Reference: |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 專書論著 王逸舟,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___,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___,當代國際政治析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___、李慎明主編, 2001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2月。 王緝思,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台北:生智文化有限公司,2001年。 王列、楊雪冬編譯,全球化與世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11月。 王良能著,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2月。 王泰平主編,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8月。 大陸情勢總觀察,「中共積極謀應『全球化』趨勢」。中共研究,第34卷第7期(2000年7月),頁1-10。 王逸舟,「中國崛起與國際規則」。國際經濟評論,第Z2期(1998年),頁32-34。 ___,「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略與管理,第6期(1999年),頁13-27。 ___,「正視世界之交的國際三個大勢」。瞭望新聞週刊,第1期(1999年),頁4。 ___,「建構更合理更穩定的國際體系」。瞭望新聞週刊,第1期(2000年1月3日),頁55-56。 ___,「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研究的若干問題」。社會科學論壇(2002年),頁4-13。 王承宗,「國際因素對中俄戰略夥伴關係之影響:從俄羅斯的觀點分析」。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8期(1997年8月),頁29-41。 王成娟,「俄羅斯的全方位大國外交政策」。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1999年1月),頁110-114。 ___,「全球化作用下的國際關係」。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24卷第4期(2001年7月),頁116-119。 王義桅、江洋,「安全與發展:冷戰後世界的新主題」。探索與爭鳴,第11期(1998年11月),頁36-38。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主編,國際問題新秩序。北京:時事出版社,1992年。 王友辰,「中共對1990年代國際形勢評估之探討」。中共研究,第33卷第4期(1999年4月),頁74-83。 王德華,「邁向21世紀的中印關係」。南亞研究季刊,第1期(1994年),頁45-49。 ___,「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印關係」。社會科學,第2期(1994),頁24-28。 ___,「印度會成為未來的超級大國嗎?」。南亞研究季刊,第2期(1994),頁23-25。 ___,「試論印度新經濟政策走向」。社會科學,第5期(1995),頁25-29。 ___,「中印兩國發展市場經濟比較研究-學習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一些體會」。南亞研究季刊,第2期(1996),頁14-29。 王聯,「50年代中國在尼赫魯外交中的地位」。南亞研究,第3期(1994年)。 王鴻余,「中印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前景」。國際觀察,第2期(1994),頁7-10。 王宏緯,「在新世紀加強和深化中印關係的幾點建議」。南亞研究,第1期(2000),頁8-13。 方天賜,「印度實施經濟改革以來的外交走向」。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4期(民國90年7.8月),頁81-96。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___,「印度民族主義有一九九O年代以來的發展及其意涵」。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4期(民國91年7月),頁47-63。 ___,「印度教認同的政治化:印度人民黨的崛起及其影響」。2002年台灣政治學會(2002年12月14日)。 方華,「二OO二年中共外交」。中共研究,第37卷第1期(2003年1月)。 包淳亮,「中國大陸與印度在政治與經濟上的競爭與合作」。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7期(民國91年7月),頁91-95。 石源華、陳莉菲,「論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人的周邊外交思想」。中國外交,第37卷第1期(2001年12月)。 石之瑜,「中共第三世界外交原則之述評」。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7期(1993年7月),頁69-80。 ___,「解讀『大國外交』:論兩岸的差異」。政治科學論叢,第13期(2000年12月),頁147-164。 ___,「『中』印邊境戰爭與國家定位危機」。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11期(民國84年11月),頁65-69。 石廣生,「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努力提高利用外資水平」。中國大陸經貿法規通訊,第32期(1998年10月),頁4-5。 丙金伏、方華,「1998年國際情勢展望」。現代國際關係,第1期(1998年),頁24-2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向駿,「『中國威脅論』與『新圍堵』」,美歐月刊,第11卷第5期(1996年5月,頁25-38。 戎域,「有關國際新秩序的幾點看法」。現代國際關係,第2卷(1991年4月),頁8-12。 余麗君,「談鄧小平的國家利益思想」。鄂州大學學報,第8卷第2期(2001年4月),頁12-15。 李世華,「略論鄧小平的外交戰略思想及其總體特徵」。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6期(1994年),頁38-44。 李鐵城,「世紀之交聯合國面臨的挑戰」。外交學院學報,第3期(1996年),頁36-42。 李明,「冷戰結束後中共與巴基斯坦軍事合作之研究」。國際關係學報,第13期(民國87年12月),頁33-45。 李慎明,「正確處理戰爭與和平的關係–對新世紀我國國際戰略的思考」。馬克思主義研究,第5期(2000),頁2-11。 李軍,「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安全的影響」。中國改革,第5期(2000年),頁34-35。 李強,「全球化、主權國家與世界政治秩序」。戰略與管理,總45期(2001年2月),頁13-24。 李慶峰,「中印關係發展中的障礙」。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1卷(2001年4月),頁38-40。 __________,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向前,「從『中間地帶』到『三個世界』」。世界知識,第24卷(1993年4月)。 李登科,「印、巴核試與南亞危機」。歷史月刊(民國87年8月),頁62-67。 李瓊莉,「經濟安全概念在亞太地區的發展」。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民國88年2月),頁39-54。 ___,「當前美國亞太政策中的『經濟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4期(民國86年4月),頁15-28。 李寶俊,「中國新安全觀的提出及其主要內容」。中國外交,第15期(2001年7月),頁23-27。 呂有生,「冷戰後美國亞太戰略的特點」。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1997年),頁9-14。 汪錚,「錯誤時間的錯誤行動-印度核武試射述評」。世界知識,第11期(1998年)。 宋國誠,「全球化與中國:機遇、挑戰與調適」。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第2期(民國91年3、4月),頁1-32。 杜幼康,「印度對外戰略的調整及其國際影響」。南亞研究季刊,第2期(1995年),頁52-60。 ___,「印度對外戰略的調整及其國際影響(續)」。南亞研究季刊,第3期(1995年),頁33-37。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編,中國外交1999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___,「21世紀初的中印關係」。南亞研究季刊,第2期(2001年),頁8-12。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中美戰略關係:從夥伴到競爭對手」,中國外交,2001年4月。 林利民,「國際地緣戰略形勢與中國的選擇」。現代國際關係,第3期(2002年3月),頁26-31。 ___,「21世紀初大國經濟力量對比變化趨勢與國際政治格局」。江南社會學院學報,第2卷第4期(2000年12月),頁8-12 社論,「積極部署『十六大』,化解通縮威脅-年中大陸情勢觀察」。中共研究,第36卷第6期(2002年6月),頁1-8。 __,「在『全球化』氛圍與國際事件下各尋出路的兩岸關係」。中共研究,第35卷第11期(2001年11月),頁11-21。 吳東野,「全球反恐聯盟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遠景季刊,第4卷第1期(2003年1月),頁1-40。 孟祥青,「把握後冷戰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跨世紀國家綜合安全─江澤民新安全觀初探」。外交學院學報,第2期(1999年),頁30-35。 ___,「關於維護與改善21世界初我國安全環境的幾點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2001年),頁27-32。 ___,「論中國的國際角色轉換與對外安全戰略的基本定位」。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2002年),頁10-15。 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主編,國際形勢分析報告:一九九七年~一九九八年。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8年。 金釧,「試論鄧小平的國際戰略思想」。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4期(1999年),頁26-40。 金正昆,「中國的『夥伴』外交戰略初探」。中國外交,第4期(2000年),頁20-25。 ___,「夥伴戰略:中國外交的理性選擇」。教學與研究,第7期(2000年),頁43-48。 金高品,「試論全球化」。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0年3月),頁8-12。 俞正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國際政治新秩序」。學習與探討,第4期(1996年),頁73-76。 ___、陳玉剛,「中國國際關係的戰略轉型與理論研究二十年」。復旦學報,第1期(1999年),頁12-17;112。 ___,「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新世紀世界格局」。復旦大學學報,第1期(2000年),頁1-13。 俞邃,「珍視歷史教訓,締造美好未來–紀念中俄建交五十週年」。東歐中亞研究(1999年10月),頁5-12。 邱坤玄,「後冷戰時期東北亞國際政治結構」。政治學報,(民國81年12月),頁29-46。 ___,「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民國88年7月),頁23-38。 方柏華,國際關係格局-理論與現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6月。 ___,「中共高層領導出訪的意義與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12期(1999年12月),頁9-11。 ___,「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3期(2000年7月),頁1-14。 ___,「中共大國外交與獨立自主外交」。共黨問題研究,26卷1期(2000年11月),頁5-8。 ___,「中共新安全觀與十六大後對美政策取向」。政大外交系外交政策公共論壇(2002年11月15日),頁1-4。 邱永輝,「911事件後印度的考量」。南亞研究季刊,第4期(2001年)。 邱宏輝,「『十六大』後經濟發展策略及經濟改革發展困境探討」。中共研究,第36卷第12期(2002年12月),頁60-75。 吳福寶,「中共『夥伴關係』之理論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9期(民國90年2月),頁40-49。 俞可平,「全球化研究的中國視角」。戰略與管理,總22期(1999年3月),頁96-102。 柯玉枝,「從國際體系變遷看後冷戰時期中共與日本之外交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6期(民國87年6月),頁19-36。 唐世平,「中國-印度關係的博奕和中國的南亞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2000年),頁24-29。 石之瑜,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3年。 ___,「2010-2015年的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戰略與管理(2002年5月),頁24-29。 葉自成,「中國實行大國外交勢在必行─關於中國外交戰略的幾點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2000年),頁5-10。 葉正佳,「印度對南亞鄰國政策的調整和『古杰拉爾主義』」。國際問題研究,第4期(1997年),頁17-22。 ___,「五十年來的中印關係經驗和教訓」。國際問題研究,第4期(1999年),頁17-23。 ___,「中印建交五十週年-經驗、教訓及前景」。南亞研究季刊,第1期(1999年),頁3-10。 ___,「印度國際影響力的興衰及其根源」。南亞研究季刊,第1期(1999年),頁10-16。 施子中,「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夥伴關係之研究」。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9年7月),頁1-42。 ___,「911事件後國際情勢發展對中共『新安全觀』之衝擊」。戰略與國際研究,第4卷第3期(1999年7月),頁1-40。 ___,「俄羅斯總統普亭近期訪問中國大陸」。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28期(2000年12月)。 ___,「911事件對中共推動「上海合作組織」之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第4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28-176。 ___,後現代的政治知識。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2月。 胡志強,「中共的『大國外交』與我國因應之道」。政策月刊,第50期(1999年),頁29-36。 倪世雄、許嘉,「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歷史回顧與思考」。歐洲,第6期(1997年),頁11-15。 ___、王義桅,「均勢與國際秩序:冷戰後時代的思索」。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期(2001年),頁15-20。 ___、王義桅,「試論國際關係民主化」。國際問題研究,第3期(2002年),頁22-26。 周煦,「『十四大』後的中共外交政策:持續與改變」。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1期(民國82年1月),頁51-59。 __,「2000年中共對外關係–新世紀的中美關係」。國際關係學報,第15期(2000年12月),頁69-90。 __,「印巴之爭的原因、經過及大國的介入」。歷史月刊(民國91年8月),頁38-44。 周建民,「關於我國對外戰略的幾個問題-兼論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性」。中國外交,第15期(2001年10月),頁。 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國際問題研究小組,「2001年國際情勢之回顧與展望」,遠景季刊,第3卷第1期,2002年1月。 袁傳偉、趙鳴歧,「合作、發展、競賽、共處-世紀之交的中印關係展望」。西北師大學報,第32卷第1期(1995年),頁73-78。 李英明,中國大陸學。台北:揚智文化有限公司,1995年。 ___,「印度現代化模式的幾點探索」。社會科學,第10期(1997年),頁23-27。 ___,「世俗主義與議會民主制度-印度政治現代化的定位及其演進」。歷史教學問題,第3期(1998年),頁9-14。 秦亞青,「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溫特及其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民國90年夏季號),頁231-263。 ___,「觀念調整與大國合作」。現代國際關係,第3期(2002年),頁6-8。 ___,「權力、制度、文化-國際政治學的三種體系理論」。世界經濟與政治,第6期(2002年),頁5-10。 秦俊,「全球化背景下之中共外交」。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8期(2001年8月),頁23-28。 秦邦九,「中共推動『多極化』世界格局與『夥伴外交』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9期(民國88年9月),頁40-47。 馬加力,「努力建構中印建設性夥伴關係-紀念中印建交五十週年」。現代國際關係,第4期(2000年11月),頁1-5。 徐斯儉,「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的觀點」。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4期(民國89年4月),頁1-26。 ___,「中國大陸九O年代之政治改革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2期(民國90年2月),頁1-29。 ___,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台北:生智文化有限公司,1999年8月。 孫國祥,「北京與莫斯科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之形成與探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8期(1997年8月),頁82-97。 孫晉忠,「透視中印關係糾葛」,南亞研究季刊,第1期(2002年),頁49-53。 陳雪英、魏里亞,「鄧小平首倡『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世界知識,第9期(2000年),頁20。 陳魯直,「全球化與主權國家的國際體制」。戰略與管理,總26期(2000年5月),頁27-35。 陳偉,「21世紀發展中印關係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南亞研究季刊,第3期(2001年),頁25-27. 陳佩堯,「中國應怎樣研究制定對外戰略」。中國評論,(2000年7月),頁25-27 陸俊元,「冷戰後亞太地緣政治格局與中國安全利益」。東北亞論壇,第2期(2001年),頁69-72。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7期(1997年),頁35-58。 ___,「中共外交政策的研究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4期(1997年4月),頁45-61。 黃文鏞,「論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外交學院學報,第4期(1998年4月),頁29-36。 ___,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2月。 游豐吉,「對大陸參與經濟全球化之探討」。中共研究,第34卷第8期(2000年8月),頁48-60。 郭震遠,「怎樣看待當前和未來中國國際安全環境」。中國評論(2000年11月號),頁21。 郭承天,「單邊主義、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美歐季刊,第12卷第1期(民國86年春季號),頁1-25。 傅山源,「試論鄧小平關於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戰略思想」。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5),頁64-70。 賈都強,「全球化與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國際政治,第6期(2001年),頁10-11。 章一平,「冷戰後世界的新安全觀」。現代國際關係,第5期(1997年5月),頁38-40。 ___,「從國際體系的結構特徵看中國崛起的戰略選擇」。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1999年),頁66-69。 ___,「從冷戰後國際體系的複雜化看中國與大國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期(2000年),頁23-26。 張亞中,「全球化下的全球治理-主體與權力的解析」。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4期(2001年7月),頁7-13。 ___,「中共的強權之路:地緣政治與全球化的挑戰」。遠景季刊,第3卷第2期(2002年4月),頁7-13。 ___,重構兩岸與世界圖象。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11月。 張雅君,「中共對美國的戰略思維與行動:圍堵與反圍堵」。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5期(民國86年5月),頁19-35。 ___,「印度核子試爆與中共威脅論」。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5期(民國87年5月),頁1-2。 ___,「中共與美、日的亞太海權競爭:潛在衝突與制度性競爭機制」。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5期(民國87年5月),頁5-19。 ___,「世紀之交中共的軍事政策與亞太安全:防禦性取向模糊性的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民國88年3月),頁25-43。 ___,「印巴核武試爆後中共的南亞安全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2期(民國89年2月),頁15-34。 ___,「中共與俄羅斯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展的基礎、阻力與動力」,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3期(2000年3月),頁1-26。 張力,「印度核試以來的中印關係」。南亞研究季刊,第1期(2001年),頁39-48。 __,「從高層訪問看影響近期中印關係走向的主要因素」。南亞研究季刊,第2期(2001年),頁7-13。 張敏謙,「美對印政策調整趨向、意圖與美印關係走勢」。現代國際關係,第4期(2000年),頁31-35。 張國聖,「鄧小平理論與中共官方意識形態的重建」。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12期(1997年12月),頁16-31。 李勇軍主編,全球化浪潮-中國經濟安全面臨的挑戰與抉擇。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 張文木,「中國國家安全哲學」。戰略與管理,(2000年1月),頁24-32。 ___,「阿富汗戰爭與不對稱世界格局」。戰略與管理,(2002年2月),頁42-58。 ___,「印度的大國戰略與南亞地緣政治格局」。戰略與管理,(2002年4月),頁85-90。 殷天爵,「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3期(民國88年3月),頁82-93。 楊平學,「淺析制約中印關係發展的幾個主要因素」。南亞研究季刊,第1期(2002年),頁38-41。 楊志恆,「中共外交的策略與原則」,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0期(1999年10月),頁29-43。 楊運忠、叢向群,「論新世紀世界地緣政治的歷史性重組」,當代亞太,第4期(2001年),頁29-43 楊開煌,「對江澤民『十六大』政治報告之研析」。中共研究,第36卷第12期(2002年12月),頁25-32。 趙磊,「中印關係的回顧與思考」。和平與發展,第4期(1996),頁16-19,45。 趙文衡,「區域貿易協定與東亞國際政經體系之重組」。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6期(民國91年11/12月),頁81-107。 李景治主編,世紀之交的中國與世界-國際政治文集。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趙雲山,「中共對外戰略思想的演變」。中共研究,第29卷第6期(1995年6月),頁35-48。 趙英,「中國面臨的經濟安全問題與國家安全戰略」。中國評論,(1998年12月),頁1-24。 孫晉忠,「透視中印關係糾葛」,南亞研究季刊,第1期(2002),頁49-53。 鄭永年,「世界體系、中美關係和中國的戰略考量」。戰略與管理,第4期(2002年),頁1-16。 楚樹龍,「亞太地區安全觀、安全結構和安全戰略」。現代國際關係,第5期(1997年),頁2-7。 ___,「冷戰後中國安全戰略思想的發展」。國際政治與安全,第9期(1999年9月),頁11-15。 ___、彭春艷,「冷戰後國際安全理論的發展」。現代國際關係,第4期(1999年12月),頁28-33。 ___,「中國的國家利益國家力量和國家戰略」。戰略與管理(2000年4月),頁13-18。 歐東明,「現代中印關係中的文化因素」。南亞研究季刊,第4期(2000),頁53-56。 盧業中,「論國際關係理論之新自由制度主義」。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2期(2002年3、4月),頁43-67。 李鑫煒,體系、變革與全球化進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 劉復國,「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探討」。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民國88年2月),頁21-36。 劉麗雲,「如何看待冷戰後亞太地區的安全環境及其對中國的影響」。中國外交,第10期(2000年),頁50-55。 劉振洪,「論中國的地緣政治環境與地緣戰略選擇」。中國外交,(2001年4月),頁1-24。 譚溯澄,「蘇聯和東歐變局與國際新秩序:五項基本過渡論」。政治大學外交系所國際關係學報,第7期(民國81年6月),頁47-60。 譚中,「發展中印關係的契機」。中國評論,(2001年3月),頁47-60。 萬光,「世界需要怎樣的國際新秩序」。瞭望(1996年9月16日),頁1-24。 魯競,「江澤民主政後中共外交政策走向分析」。中共研究,第30卷第3期(1996年3月),頁26-39。 廖文義,「析論新世紀中共安全戰略之建構」,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2期(民國92年2月),頁52-69。 龍舒甲,「從石油利益論『九一一事件』後的中亞地區與其周邊情勢」。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6期(民國91年11/12月),頁109-123。 閻學通,「中國的新安全觀與安全合作構想」。現代國際關係,第11期(1997年),頁28-32。 李紹先主編,當代第三世界透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年6月。 ___,「亞太地區的安全合作」。東亞季刊,第30卷第2期(民國88年4月),頁97-110。 ___,「新世紀中國安全環境的變化趨向」。中國評論(2000年5月號),頁35-39。 ___,「對中國安全環境的分析與思考」。中國外交,第4期(2000年),頁13-15。 ___,「歷史的繼續:冷戰後的主要國際政治矛盾」。現代國際關係,第6期(2000年),頁6-12。 ___,「中國外交需要立足周邊」。瞭望新聞周刊,第11期(2000年),頁49-50。 謝昌生,「後冷戰時期中共亞太多邊安全協作關係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14卷第12期(民國87年12月),頁27-39。 戴超武,「國家利益概念的變化及其對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期(2000年),頁11-16。 貳、英文部分 一、 專書論文 Ayoob, Mohammed.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1990. 李登科主編,國際政治。台北:空中大學出版社,1996年。 ________. The Third World Security Predicament: State Making, Regional Conflict,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Boulder: Colo, :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5. Banerji Kumar Arun, Security Issues in South Asia: Domestic and Exrernal Sources of Threats to Security. Calcutta: Minerva Associates, 1998. Bajpai, Kanti P. and Stephen P.Cohen,eds. South Asia after the Cold War :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3. Bull, Hedley.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 Macmillan, 1977. Buzan, Barry. People, States, and Fear : the national security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1. Brown, Seyom. World Security : Challenges for a New Centu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8. Cheema, Pervaiz. The Security of South Asia: American and Asian Perspectives. Urba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7. Carr, E.H. The Twenty-Years Crisis, 1919-193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Macmillan,1978. Cox, W. Robert.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Downs, Erica Strecker. China’s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Santa Monica: RAND Coporation, 2000. 朱雲漢、王紹光、趙全勝主編,華人社會政治學本土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8月。 Fairbank, John King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Michigan : U. M. I., 1993. Finnemore, Martha.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 Ganguly, Shivaji. U.S. Policy Toward South Asia.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0. Gupta, Shekhar. India Redefines Its Rol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Ghosh, Partha S.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South Asia. New Delhi: Manohar Publications, 1989. Grover, Verinder, e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Foreign Policy of India. Calcutta: World Press, 1969. Holsti , K.J. Chang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 Essay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80. Haass, Richard N. and Rose, Gideon. A New U.S. Policy Toward India and Pakistan: Report of an Independent task force. New York: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Inc.,1997. Harrison, Selig S. and Geogery Kemp. India and America after the Cold War. Washington D.C.:Cam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1993. Hewitt, Vernon Marsto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South Asia.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2. 林輝基,亞太地區-國際關係概論。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Hoffmann, Steven A. India and the China Crisi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mia Press, 1990. Jain, R.K.,ed. China South Asia Relations. 1947-1980. New Delhi: Radiant, 1981. Kim, Samuel S. China, the United Nations ,and World Order . Westview Press,1979. ______. China and the World:Chinese Foreign Relation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Westview Press, 1994. ______. China and the World: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Westview Press, 1998. Kapur, H. India’s Foreign Policy 1947-1992. London: Routledge, 1994. Krepon, Michael L. and Amit Sevak eds. Crisis Prevention, Confidence Building, and Reconciliation in South Asia. England: Macmillan Press, 1995 Kapur, Ashok. Foreign Policy of India and her Neighbors. England: Macmillan Press, 1996.. Mishra, Pramod Kumar. South Asia, Conflicts and Cooperation. Delhi: Kalinga Publishers, 1996. Overholt, William H. The Rise of China: How Economic Reform is Creating a New Superpower .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1996.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6年。 Robinson, Thomas W. and Shambaugh, Davi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Rizvi, Gowher. South Asia in a Changing International Order. New Delhi: Newbury Park, 1993. Shambaugh, Davi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C.: the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1993. Soros George.The Crisis of Global Capitalism. Lond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8. Swaine, Michael D. and Tellis, Ashley J. 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anta Monica, Calif. : Rand, 2000. Taylor, Jay. The Dragon and the wild Goose: China and India.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7. Thomas, Caroline. In Search of Security : The Third World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righton: Wheatsheaf Books Limited, 1987. Waltz,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 Co., 1979. Willetts, Peter. The Non- Aligned Movement. London: Frances Printer,1976. Weiss, Thomas G. Collective Security in a Changing World.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3. 沈偉烈、陸俊元,中國國家安全地理。北京:時事出版公司,2001年。 Ziring, Lawrence, ed. The Subcontinent in World Politics: India, its Neighbors, and the Great Powers. New York: Praeger, 1982. Zhao, Quansheng. 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二、 西文期刊 Andrews-Speed, Philip.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The China Quarterly(Dec 1999), pp.1063-1064. Ayoob, Mohammed. “South Asia and U.S. Foreign Policy. ” Orbis, Vol.45, No.1 (winter 2001), pp.123-134. Ahmed Sam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errorism in Southwest Asia: September11 and Beyo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6, No.3(Winter 2001/2002). Baldwin, David A. “ The Concept of Security.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3, No.1 (1997), pp.5-26. Bachman, David. “ Decision-Making in Deng’s China: Perspectives from Insiders.” The China Quarterly(Jun 1997), pp.492-493. Bhalla, Madhu. “China`s Security Perspectives. ”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35, No.2 (1998), pp.193-208. Burns, P. Joh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50: National Political Reform.” The China Quarterly(Sep 1999), pp.580-594. 陳魯直、李鐵城主編,聯合國與世界秩序。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3年。 Chen, Qimao. “ New Approaches in China`s Foreign Policy: The Post-Cold War Era. ” Asian Survey, Vol.33, No.3 (March 1993), pp.237-251. Cunningham , J Karla.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World Affairs(Spring 1998),pp.192-201. Cutter Bowman , Spero Joan, and Tyson Andrea Laura. “New World, New Deal : A Democratic Approach to Globalization.” Foreign Affairs, Vol.79, No.2(2000),pp.80-98. Chan, K. Ming. “East and West : China ,Power and the Future of Asia.” The China Quarterly(Jun 2000),pp.564-566. Dittmer Lowell. “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34(July 1995),pp.1-34. ______ “Informal Politics Reconsidered.” The China Journal, No.34(July 1995),pp.193-208. Deng, Yong. “The Chinese Conception of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The China Quarterly, No.154 (June 1998), pp. 308-329. Dernberger, F. Robert.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50: The economy.” The China Quarterly(Sep 1999), pp.606-615. Edmonds, Louis. Rich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50 years.” The China Quarterly(Sep 1999),pp.563-568. Foot, Rosemary. “Chinese-Indian Relations and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Confide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Pacific.” The Pacific Review, Vol. 9, No.1(1996), pp.58-76. 陳啟懋編著,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文化出版社,民國89年3月。 Glaser, Bonnie S. “China`s Security Perceptions: Interests and Ambitions.” Asian Survey, Vol.33, No.3 (March 1993), pp. 252-271. Gill, Bates.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China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Since 1949: Alienation and Beyond.” The China Quarterly(Jun 2000), pp.562-564. Huntington, Samuel P. " The West Unique, Not Universal. " Foreign Affairs, Vol.75, No.6 (Nov / Dec 1996), pp. 28-46. Hiffmann, Steven A.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Southern Asia. ”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Vol.33, No.1(Feb 1998), pp.43-62. Kim, Samuel. “Mainland China in a Changing Asia-Pacific Regional Order..” Issues & Studies, Vol.30, No.10(October 1994). Karp, Aaron. “ Indian Ambitions and the Limits of American Influence . ” Arms Control Today, Vol.28, No.4(May 1998), pp.14-21. Kondapalli, Srikanth. “ China’s Response to Indian Nuclear Tests . ” Strategic Analysis, Vol.21, No.6(June 1998), pp.493-498. Kupchan, A. Charles. “ Unipolar Politics : Realism and State Strategies After the Cold War.” Foreign Affairs(Mar/ Apr 2000), p.158. Lieber, J. Robert. “Domestic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 World Affairs, Vol.161 , No.1(Summer 1998), pp.3-9. Mohan, J. Malik. "China-India Relations in the Post-Soviet Era: The Continuing Rivalry." The China Quarterly , Vol.20, No.2 (June 1995), pp.317-349. 陳永發,中共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8月。 Mansingh, Surjit.“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 Multipolar World.”World Affairs, Vol.5, No.5(Oct-Dec 2001), pp.58-63. Nathan, Andrew.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 The China Quarterly, No.53(1973). _______ and Kellee S. Tsai. “Factionalism: A New Institutionalist Restatement, ” The China Journal, No.34(July 1995),pp.157-192. Nye, Joseph S. " Redefin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 Foreign Affairs, Vol.78, No.4 (July /August 1999), pp.22-35. Pye. Lucian W. “Fac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Guanxi: Paradoxes in Chinese Administrative and Political Behaviour.” The China Journal, No.34(July 1995),pp.35-54. Pye, W. Lucian. “Informal Politics in East Asia.” Foreign Affairs(Nov/ Dec 2000),p6. Richard N. Rosecrance. “Bipolarity, Multipolarity and the Futur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September 1996). Rosen, George. “ China and India : Economic Reform and Global Integr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Mar 1997), pp.182-183. Rozman, Gilbert. " China`s Quest for Great Power Identity. " Orbis, Vol.43, No.3 (Summer 1999), pp.383-404. Sautman, Barry. “Racial nationalism and China’s external Behavior.” World Affairs (Fall 1997), pp.78-95. 陳潔華,21世紀中國外交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年。 Sinha, Mira.“China in The Post-Soviet World–Developing a Chinese Model.”World Affairs, Vol.5, No5(Oct-Dec 2001), pp.28-36. Tang Tsou. “Chinese Politics at the Top : Factionalism or Informal Politics? Balance of Power or a Game to Win All?” The China Journal, No.34(July1995), pp. 95 – 156. Wang, Hongying." Multilateralism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 Asian Survey, Vol.6, No.3 (May/June 2000), pp.475-491. Wu, Miaofa.“Role of China in Establishing a Multipolar World. ”World Affairs, Vol.5, No.5(Oct-Dec 2001), pp.46-50. Whitting, S. Allen.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 Modernizar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Dec 1999), pp.1061-1063. _______. “China Rising: Nationalism and Interdependence.” The China Quarterly(Jun 1999),pp.488-489. Xu, Jian.“China’s Role in a Changing World:Challenges and Prospects.”World Affairs, Vol.5, No.5(Oct-Dec 2001), pp.51-57. Yahuda, Michae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The Long March , Future Uncertain.” The China Quarterly(Sep 1999),pp.650-659. Zhao, Quanshe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World Affairs(Winter 1997), pp.114-129. Zhao, Suisheng. “Asia-Pacific Regional Multipolarity.” World Affairs(Spring 1997), pp.183-196. 陳立等編,中國國家戰略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參、中文報紙暨網路資料 1、 中國時報、中時電子報 2、 聯合報、聯合新聞網 3、 人民日報、人民網(www.people.com.cn) 4、 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交流基金會-未來中國研究(www.future-china.org.tw) 5、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www.npf.org.tw 6、 中國期刊網(政治大學圖書館資料庫) 俞可平、黃衛平主編,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俞正梁,大國戰略研究–未來世界的美、俄、日、歐和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___,全球化時代的國際關係。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生智文化有限公司,1999年2月。 ___,冷戰後美國的南亞政策。台北:生智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1月。 胡元梓、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胡鞍鋼,中國戰略-中國利益與使命。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 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鄧小平戰略思想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 秦夢群,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9年8月。 梁守德、洪銀嫻,國際政治學概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年。 孫士海編,南亞的政治、國際關係與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8年。 ____,印度的發展及其對外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0年。 唐永勝、郭新寧著,角逐亞太。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高連福主編,東北亞國家對外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8月。 許志嘉,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鄧小平時期的檢証分析。台北:水牛出版社,2000年。 華力進、雷飛龍主編,海峽兩岸四十年。台北:革命實踐研究院,1994年。 黃碩風,綜合國力新論。北京:中國社會學院,1999年9月。 資中筠主編,國際政治理論探索在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彭懷恩,國際關係與現勢Q&A。台北:風雲出版社,1999年。 葉自成、王福春、唐士其、方向勤主編,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魯毅、俞正梁等主編,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6月。 張亞中、孫國祥著,美國的中國政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2月。 ___、李英明著,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4月。 張蘊岭,21世紀:世界格局與大國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1月。 張忠祥,尼赫魯外交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7月。 張玉良主編,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國際戰略謀劃。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楊潔勉、趙念渝,國際恐怖主義與當代國際關係–「911」事件的衝擊和影響。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翁明賢,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台北:創世文化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 ___,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4 月。 ___,中國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國家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1月。 ___,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趙英,新的國家安全觀:戰爭之外的對抗與抉擇。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5月。 劉山、薛君度主編,中國外交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1月。 劉杰,秩序重構-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國際機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韓德強,碰撞-全球化陷阱與中國現實選擇。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1月。 鄭永年,朱江治下的中國-改革、轉型、挑戰。香港:太平洋世紀出版社,2000年5月。 鄭宇碩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外交-回顧與前瞻。香港:天地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 二、中文譯著 Beck, Urich .Politik Der Globalisierung. 王學東等譯,全球化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3月。 Baldwin David , Neo-liberalism and Neo-re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蕭歡容譯,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Henry, Alfred Kissinger. 顧淑馨、林添貴譯,大外交,台北:智庫文化,1999年3月。 Holsti, K.J.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李偉成、譚溯澄,國際政治分析架構,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7年。 Pye Lucian ,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胡祖慶譯,中國政治的變與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78年5月。 Samuel P. Huntington,,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4月。 Snyder, A Craig, Contemporary Security and Strategy,徐緯地等譯,當代安全與戰略,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大前研一,許曉平譯,中國,出租中,台北:天下文化,2002年12月。 ____,趙佳誼、劉錦秀、黃碧君譯,中華聯邦,台北:商周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月。 星野昭吉著,劉小林、張勝軍譯,全球政治學–全球化進程中的變動、衝突、治理與和平,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Zalmay Khalizard, The United State and Asia.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美國與亞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0年12月。 Zbi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林添貴譯,大棋盤,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 莫瑞原著,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王兆荃、廖中和合譯,政治哲學引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58年初版。 三、中文期刊論文 丁永康,「美國的國際新秩序」。政治大學外交系所國際關係學報,第7期(民國81年6月),頁31-46。 ___,「『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構國際新秩序分析」。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6期(民國88年6月),頁49-60。 ___,「冷戰後美國的大戰略:建立單極霸權體系之挑戰」,美歐季刊,第13卷第12期(1999年夏季號),頁161-180。 ___,「中共推動國際新秩序制約因素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7期(民國90年7月),頁31-51。 丁詩傳,「鄧小平的『世界格局觀』的新發展–學習多極化的重要論述」。外交學院學報,第2期(2000年2月),頁16-22。 于有慧,「國際因素對當前中共外交政策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6期(民國87年6月),頁7-18。 ___,「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民國88年3月),頁45-61。 ___,「中共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持續與轉變」。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6期(民國89年6月),頁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