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10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92/144379 (79%)
造訪人次 : 51231693      線上人數 : 91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商學院 > 資訊管理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1102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102


    題名: 我國高等教育數位學習發展策略與品質認證規劃之研究
    作者: 徐敏珠
    貢獻者: 楊建民
    徐敏珠
    關鍵詞: 數位學習
    SWOT分析
    發展策略
    品質認證規劃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09-09-14 09:15:26 (UTC+8)
    摘要: 近年來國內外的數位學習發展快速,在高等教育上的發展尤為突出。根據英國經濟學人(EIU)的調查發現數位學習有助於提升國家競爭力與縮短數位落差,因此世界各國莫不將之視為知識經濟時代的關鍵競爭策略。尤其在全球化與WTO的體制下,國內的服務業環境為之丕變,不只工商農業等市場面臨全球競爭的壓力,高等教育市場也將面對來自國外競爭者的威脅,但也可視為我國教育服務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契機。所以我國高等教育將因激烈的競爭而局蹐不安,或充分把握市場開放與自由化的契機,獲得永續發展,端視我們如何面對挑戰、因應與調適。
    當此數位學習狂潮席捲全球,以及全球教育市場開放下,使學習者得以接觸與獲得更多學習機會的同時,也將造成國內學校極大的生存競爭與壓力。當各大學竭盡各種策略或利用數位學習來招徠學生時,可能致使部分學生的學習產出品質未充分受到重視,造成質量失衡。
    因此,本研究將探討目前國內高等教育所面臨之社會變遷、科技發展的環境,思考國內高等教育推動數位學習之可行策略。本研究首先進行SWOT分析,從高等教育數位學習發展環境之變化與限制來提出數位學習發展之討論議題;其次,根據討論議題設計問卷以調查國內大專院校教職員對高等教育數位學習發展之意見;再者,根據專家焦點團體對問卷結果與議題之討論過程,提出更具體化之策略議題,作為專家焦點團體進一步之討論內容,透過重複不斷的討論過程凝聚共識,進而獲得我國高等教育數位學習之發展策略。最後,根據發展策略的建議,召開專家焦點團體會議,規劃符合我國需求之數位學習品質認證制度。依據上述研究歷程與結果,提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期能對政府、學校發展數位學習有所貢獻。
    本研究提出之高等教育數位學習發展策略,包含「環境面」、「管理面」、「教學面」,以及「市場面」等,共16項策略:
    一、環境面:(1)成立具備統籌資源與推動發展國內數位學習之組織;(2)培育國內數位學習領域專業人才;(3)建立數位智慧財產權管理環境;(4)推動建立與國際接軌之數位學習平台標準。
    二、管理面:(1)放寬數位學習學分與學位之限制;(2)建立數位學習品質認證機制;(3)建立數位學習教師激勵機制;(4)大學評鑑可納入數位學習項目。(5)推動大學院校的數位學習發展規劃;(6)推動跨校合作與國際策略聯盟。
    三、教學面:(1)成立在地數位學習輔導中心;(2)以混成模式為主要學習模式;(3)引用在地化實例為教學內涵。
    四、市場面:(1)拓展全球華語文市場;(2)發展國際級之數位學習課程;(3)以推廣教育或成人教育為利基。
    本研究所規劃之我國高等教育數位學習認證制度,係以確保數位學習品質為主要目的,其重點有四項:(1)建立品質認證架構,規劃認證與輔導工作的權責區分,並建立數位學習認證的督導機制。(2)認證的類型分為辦學機構認證、數位課程認證、數位教材認證等三個類別,各類認證分別訂定其專屬的認證規範標準與認證程序。(3)數位學習認證是由各校自主決定申請與否,不是強制性行動。(4)通過認證之辦學機構、課程與教材,可提高數位學習學分占畢業總學分數之比例。
    參考文獻: Alavi, M., and Leidner, D. E.(2001) “Research Commentary: Technology-mediated Learning - A Call for Greater Depth and Breadth of Research.”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2(1), 1-10.
    Apps, J. W.(1998). Higher education in a learning soc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Bates, A. W. (1996b). Technology, open learning and distance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Bates, A. W.(1996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distance education. In A. C. Tuijnman(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85-291. Oxford:Elsevier Science.
    Becker, H. J. (1999). Internet use by teacher: conditions of professional use and teacher-directed student use. Center for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s. http://www.crito.uci.edu/TLC/findings/internet-Use/startpage.htm
    BuBrin, A. J.(2002),Essentials of management,金安娜譯,台中:滄海書局。
    Burder, I.(1989). Distance learning: What’s holding back this boundless delivery system? Electronic Learning, 8(6), 30-35.
    Carnevale, D.(2000). “Accrediting bodies consider new standards for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September 8, P.A58.
    CHEA(1998). Recognition of accrediting organization policy and procedures.Washington, DC.
    CHEA(2002). The Fundamentals of Accreditation: What do you need to know. Washington, DC.
    Clark R. E.(1985)”Confounding in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 137-148.
    李青蓉(2002a)。初探中高齡學習者學習電腦技能之教學方式與過程:以上機課混合網路教學為例。教學科技與媒體,62,38-51頁。
    李青蓉(2002b)。探討數位內容時代電視教學節目的設計:以資訊科技類教學節目為例。隔空教育論叢,14,101-116頁。
    李曜昇(2003)。遠距教學資訊系統品質量表發展。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保男、張基成、傅心怡(2002)。台灣地區企業e-learning市場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從企業訓練面向觀之,教學科技與媒體,62,69-84頁。
    周郁峮(2000),淺談策略管理—SWOT分析。http://www.filaweaving.org.tw/silk/documents/32/g322601.htm
    岳修平(2001)。遠距教學成效評估問題探討。2001年兩岸開發及遠距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22-234頁。
    岳修平、徐式寬、李盈蓁(2005)。教師教學資訊尋求歷程研究與網路教學資源庫建置。教學科技與媒體,73,33-45頁。
    林本炫(2002)。加入WTO對台灣高等教育體系影響之研究。教育部研究計畫報告。
    林甘敏、陳年興(2002)。網路大學學習問題探討。資訊管理研究,4(2),65-85頁。
    林甘敏、陳年興、方國定(2005)。結合傳統與網路教學和純網路教學在學習成效與班級氣氛之比較。當代教育研究,13(4),133-165頁。
    Clark,R.C. and Mayer, R.E. (2003). 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 Proven Guidelines for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of Multimedia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Pfeiffer.
    林姿妙(2001)。兒童學習網站品質評鑑準則之發展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振春(1992)。社會調查。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敏慧、陳慶帆(2003)。植基於Web的多媒體線上測驗系統之建置。教育研究,116,50-63頁。
    林敏慧、陳慶帆(2004)。快速建構網路教學平臺的新方案:Moodle。教育研究,126,85-98頁。
    林涵妮(1999)。影響國小教育人員接受創新態度與教學科技接受程度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騰蛟(2002)。加入WTO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與對策。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72。http://w3.sce.pccu.edu.tw/tveb_20070326/68-73web/72thweb/comment_1.htm
    邱義城(1997)。策略聖經。台北:商周出版。
    洪琮琪、于富雲、程炳林(2005)。網路出題與合作學習策略運用對學力提昇與學習焦慮之影響。新竹師院學報,20,219-244頁。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
    計惠卿(2001)。從知識管理看教育資源網站之規劃建置。中等教育。52(1)期,70-86。
    Dede, C.(1996) Emerging technology in distance education for business,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71(4), 197-204
    計惠卿(2002)。以網路學習環境作為落實課程統整的著力點。教育研究資訊,10(2),65-86頁。
    計惠卿(2003)。數位學習之人機互動構面研析。隔空教育論叢,15,109-125頁。
    計惠卿、莊靜圓(2003)。解析PBL網路活動之合作分享功能。教學科技與媒體,64,85-101頁。
    計惠卿、鐘乾癸(2004)。數位學習專業人力培訓規劃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9,81-103頁。
    徐新逸、黃美羚(2005)。線上教師教學職能分析及專業發展之探究。教學科技與媒體,72,22-32頁。
    徐新逸、楊德思(2005)。數位教材中情意領域教學策略設計原則之探討與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74,80-100頁。
    國科會科教處(2006) 國科會科教處網站。<http://www.nsc.gov.tw/sci/>。(2006/4/11)
    張吉成(2003),ABET工程教育認證在技職校院實施之策略。技術與職業教育,75,7-13頁。
    張君豪(2004)。大學校院導入委外數位學習系統之專業實務與決策考量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國恩,陳明溥(2004),品質服務中心服務績效報告,經濟部工業局專案計畫。
    Dempster.(2006). Evaluating E-Learning: Undertaking a needs analysis for e-learning. Center for academic Practice in then university of Warwick. http://www2.warwick.ac.uk/services/cap/resources/pubs/eguides/
    張基成(1998)。教師專業成長網路學習社群之規劃及其預期效益與挑戰。教學科技與媒體,40,31-42頁。
    張基成(2002)。能力本位網路學習與訓練系統之研發:兼論能力成長歷程檔案的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61,69-78頁。
    張基成、王秋錳、彭星端(2003)。美國企業E-Learning之現況、趨勢與展望。就業安全,第2卷第1期,33-47頁。
    張基成、周保男(2006)。能力本位網路學習系統之發展、實施與成效評估,科學教育學刊,第14卷第2期,209-235頁。
    張基成、唐宣蔚(2000)。大學網路學習社群之實施研究:相關問題、教學策略及實施模式。成人教育學刊,4,161-189頁。
    張基成、唐宣蔚(2001a)。大學網路學習社群之教學實施策略及相關問題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56,50-64頁。
    張基成、唐宣蔚(2001b)。大學網路學習社群評鑑與效果分析之研究。隔空教育論叢,13,79-111頁。
    張基成、傅心怡(2003)。網路學習社群討論分享行為表現之量化實證研究:性別與上網次數對行為表現之影響。教學科技與媒體,66,4-17頁。
    張淑芬(2003)。建構學校網站之品質衡量模式:Kano`s model之量化與應用。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敏、張善斌(1996)。運用品質系統與技術來進行教育品管之推動。南開學報,1,239-250頁。
    DETC(2006),http://www.detc.org
    教育部(2001a)。國立大學校院區域資源整合發展計畫。教育部公報,321。http://140.111.1.22/cgi-bin/checkgopher1.pl?school=/home1/gopher-data//moe/secretary/moe-news/./9009/./b35&subject=高教△研訂「國立大學校院區域資源整合發展計畫」
    教育部(2002)。國外學歷查證認定作業要點。教育部網站: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BICER/EDU4146001/c23/c23i/c2320218-8.htm
    教育部(2005)。大學遠距教學實施辦法。教育部網站: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
    教育部統計處(2006)。http://www.edu.tw
    許士軍(1990)。美國大學管理教育發展歷史的回顧與展望。臺大管理論叢,1(1),1-30頁。
    許士軍(2001)。企業競爭優勢:從策略規劃到知識管理,收錄於方至民著企業競爭優勢推薦序。台北:前程企管。
    陳人豪(2005)。2004年我國數位學習產業發展現況。經濟部工業局網站:http://www.elearn.org.tw/NR/exeres/104C1546-BEC8-46E7-B84D-4713C3EBF421.htm
    陳年興(2003)。網路教學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9(1),5-14頁。
    陳年興、王逸宏(2004)。網路學習重要觀念與小組同步合作學習模式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25,74-92頁。
    陳年興、石岳峻(2001)。新世紀教學架構與教學設計。資訊管理學報,7(2),81-101頁。
    Eastmond D. V. (1995), Alone but together: Adult distance study through computer conference, Oesskill, NT: Hampton Press
    陳年興、林甘敏(2002)。網路學習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分析。資訊管理學報,8(2),121-133頁。
    陳年興、謝盛文(2006)。成人學習者與網路學習科目之適配性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75,86-102頁。
    陳明溥(2005)。數位教材品質評鑑之分析與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74,55-69頁。
    陳明溥(2006)。產出型教師研習課程之目標策略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75,56-68頁。
    陳姿伶、陳姿蓉、岳修平(2006)。從創新傳播觀點探討公務員學習者的數位學習知覺效益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77,4-20頁。
    陳姚真(2004)。高等教育機構教師參與數位學習發展的障礙因素、誘因與獎勵機制:文獻回顧與評析。教學科技與媒體,68,23-38頁
    陳威介(2005)。體育教學資訊網站品質評鑑指標發展之研究。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純美(2003)。探討大學網站服務品質之研究─以政大資管系網站的建置與評估為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偉(2004)。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啓示,http://gradschool.ustc.edu.cn/ylb/zzjb/yjsjj/2004_1/content/pg1.htm
    陳健文、李世忠(2000)。網路新課程軟體的設計與製作:以國小三年級自然科網路電腦教學軟體為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7(4),404-417頁。
    Eaton, J.S.(2000).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Encyclopedia”, Santa Barbara, CA:ABC-CLIO
    陳銘貞,黃柏叡(2001)。加入WTO對台灣教育之衝擊,教育研究月刊,95,89-96頁。
    陳德懷、黃亮華(2003)。邁向數位學習社會。台北:遠流出版。
    陳慶帆、梁曉慧、林敏慧(2004)。以XOOPS架構網路教學網站之設計與評析。教學科技與媒體,70,50-67頁。
    傅雅秀、李德竹(1993)。美國書目計量學博士論文評析。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51,231- 240頁。
    景祥祜、游寶達、吳美美(2002)。教育部91年大專遠距教學訪評計畫研究報告。
    曾志朗(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
    游光昭(1998)。「生活科技」課程運用網路教學之可行性分析。教學科技與媒體,42,2-7頁。
    游光昭、蔡福興、蕭顯勝、徐毅穎(2004a)。線上遊戲式的網路學習成效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289-309頁。
    游光昭、蕭顯勝、洪國勳、蔡福興(2004b)。線上遊戲式學習系統之設計與評估。教學科技與媒體,68,59-75頁。
    湯堯(2001)。論述高等教育經營之策略:以SWOT為例。教育學刊,17,147-161頁。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04),EIU white paper: The 2003 e-Learning readiness rankings,http://www-5.ibm.com/de/pressroom/
    湯堯(2002)。再論述高等教育經營策略分析:以建立內部品保系統與外部標竿系統為主。推動高等教育整合與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研討會。
    黃志忠、黃偉訓(2000)。社工人員繼續專業教育的新方式:運用網際網路教學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92,321-332頁。
    黃志忠、黃偉訓、郭閔然(2003)。知識創新與專業繼續教育:從社會工作線上學習談起。社區發展季刊,99,225-240頁。
    黃志浩(2006)。線上學習服務品質之影響因素探討。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孟元、黃嘉勝(1999)。遠距教育的定義、演進及其理論基礎。臺中師院學報,13,495-508。
    黃秋惠(2002)。如何以學習科技落實學習品質之探討。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珮菁(2003),應用網路教學於大一英文課外指定閱讀之成效研究─以慈濟大學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忠銘(2004)。網路教學品質、品牌形象對顧客滿意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政大公企網路學院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建民、邱貴發、游寶達(2005)。我國加入WTO對高等教育數位學習的影響評估與因應策略。教育部研究計畫。
    楊建民、景祥祜、楊家興、李世忠(2004)。數位學習認證與內容交換分享機制。教育部研究計畫。
    Elearners(2006), http://www.elearners.com ,2006/10/20
    楊家興(2000)。航向新世紀的願景:網路上的開放教育環境。遠距教育,15期,75-84頁。
    楊家興(2001)。網路教學在九年一貫課程下的應用。臺灣教育,607,2-9頁。
    楊家興(2004),我國數位教學品質指標芻議。管理與資訊學報,9,207-228頁。
    楊家興(2005)。線上教學的帶領。教學科技與媒體,73,46-61。
    楊家興、黃恆(2001)。學習加油站:為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加油。教學科技與媒體,58,91-100頁。
    楊家興、裘友善(2003)。開放教學環境下發展網路教學的策略。管理與資訊學報,8,257-281頁。
    楊國德(2002)。全球化與網路學習。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全球化與成人教育,237-264頁。台北:師大書苑發行。
    楊國賜(2003)。提升大學教育品質,增進國際競爭力。教育資料與研究,54,75-86頁
    經濟部工業局(2005)。數位學習產業推動與發展計畫。<http://www.elearn.org.tw/eLearn/>。(2006/4/11)
    葉至誠(2002)。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與願景。台北:揚智文化。4頁
    E-learning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earning>
    葉庭荺(2003a)。旭聯:e-Learning是多元學習的體現。資訊與電腦,276,13-17頁。
    葉庭荺(2003b)。育碁:專注發展數位學習軟體平台。資訊與電腦,276,18-21頁。
    葉庭荺(2003c)。訊連:e-HR市場成熟時,e-Learning亦水到渠成。資訊與電腦,276,22-26頁。
    僑委會(2005)。九十一至九十四 年度環境情勢分析與優先發展課題。僑委會網站:http://www.ocac.gov.tw/bulletin/
    趙美聲(2001),遠距教學課程之規劃與教師專業發展。2001兩岸開放及遠距教育研討會,空中大學。
    趙美聲(2004)。多面向展延我國數位學習的觸角:澳洲數位學習參訪的省思。台大教與學網站:http://edtech.ntu.edu.tw/epaper/930610/prof/prof_1.asp
    趙美聲、黃仁竑(2003)。數位學習出國參訪考察計畫--澳洲參訪報告。教育部研究計畫。
    趙貞怡(2003)。國小二年級學童數位學習能力與策略之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8(2),197-223頁。
    趙貞怡(2004)。Hyperbook系統在國小國語科數位學習上的應用。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數理科技教育類,17(1),215-237頁。
    趙貞怡、李曉嵐(2003)。多媒體數位學習中心之建置架構、目標及教學設計與支援模式之探究。中華民國資訊學會通訊,6(3),33-45頁。
    Evans, T. & Tregenza, K.(2003).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Studying Australian Courses in Hong Kong. 載於張偉遠主編:國際論壇--現代遠程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其實例,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173-194頁。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劉兆漢(2002)。數位學習華文領航者。經濟部工業局網站:http://www.elearn.org.tw/NR/exeres/31CFA5C4-57C1-493A-9998-3B95513E4A53.htm
    數位台灣計畫辦公室(2003)。eTaiwan數位台灣計畫網站。<http://www.etaiwan.nat.gov.tw/group/application/etaiwan/index.php>。
    歐素汝譯(2000),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文化。
    滕淑芬(2004),經濟浪潮下的中文熱—兩岸競逐華語市場,光華雜誌,29(9)。http://www.sinorama.com.tw/ch/print_issue.php3?id=200449304032c.txt&mag=past
    蔡明月、洪世芳(2002)。OPAC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大學圖書館,6(1),15-38頁。
    蔡義昌(2007)。以web 2.0精神經營華語文市場。http://www.elearn.org.tw/NR/exeres/585D38C3-E712-4DB3-A39F-E63BAD386EB1.htm
    蔡福興、游光昭(2003)。「數學、科學、科技」科際整合策略應用於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9,139-176頁。
    蔡憲(2001),論高教遠端教育定位。電化教育,103。http://jjzx.hebeu.edu.cn/training/jjpx/lwjj/journal/articledigest13/lun-gaoxiao.htm
    鄧守信等(2000)。美國大學中文教學環境之調查研究。僑委會研究計畫。
    Filipczak, B.(1995). Putting the learning into distance learning. Training, 32(10),111-118(EJ 511253)
    蕭涵云(2004)。談數位教材認證-以美國ASTD ECC認證為例,http://www.elearn.org.tw/NR/exeres/569F9780-67B1-451E-A5F5-110D8300277F.htm
    戴進隆(2002)。串流媒體式網路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聯合報(2005)。全球漢語熱。6月20日,A13版。
    謝文亮(2002)。志工教育訓練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佳玲、于富雲、陳德懷(2002)。線上學習遊戲系統於學科運用之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60,80-93頁。
    顏國偉(2003a)。IBM:完整學程的e化才是真e-Learning!。資訊與電腦,276,32-35頁。
    顏國偉(2003b)。Oracle:法規、平台、分工將是e-Learning起飛三要素。資訊與電腦,276,36-39頁。
    顏國偉(2003c)。企業級e-Learning到底牽涉多少技術?:學習e化應避免井蛙觀!。資訊與電腦,278,51-55頁。
    顏榮泉、陳明溥(2006)。知識擷取與社群參與導向之網路專題學習成效及互動探討。師大學報:教育類,51(2),67-89頁。
    饒達欽、鄭增財(1997)。談教師教學品質。技術及職業教育,42,7-11頁。
    Hubbard,G.(1995) Beverly Rodgers, Jerry Ashton and Jana Bland (1995),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 Current Practice & House Bill 2128, TX: Texas Center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HEP(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000). Quality on the Line: Benchmarks for success in internet-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ihep.com/Pubs/PDF/Quality.pdf
    Kasten, K. L.(1984). Tenure and merit pay as rewards for research, teaching, and service at a research university.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5(4), 500-514.
    Keegan(1986). Desmond, Found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Routedge.
    Keller, G. (1983). Academic Strategy: The management revolution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Kenneth, A.(1980).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Dow Jones-Irwin.
    Khan, B. H. (2001). A framework for Web-based Learning. In B. H. Khan, Web-based training. Englewood Cliff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Khan, B. H.(1997). Web-based instruction. Englewood Cliff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Learning Circuits (2005). E-learning glossary. <http://www.learningcircuits.org/>.(2006/4/11)
    Lorenzo, G., & Moore, J.C. (2002). The Solan consortium report to the nation: five pillars of quality online education. The Sloan Consortium. http://www.sloan-c.org/effective/pillarreport.pdf
    Mintzberg, H.(2000). Mintzberg on Management. 閔茲伯格談管理,上官翻譯,台北:中天出版
    Moore, J.C. (2005). The Sloan consortium quality framework and the five pillars. The Sloan Consortium. http://www.sloan-c.org/publications/books/qualityframework.pdf
    Moore, M. G. & Kearsley, G. (1996). Distance Education: A system pedagogy. TESOL Quarterly. 17(4), 553-574.
    Nacke, O. (1979). Informetrie: Ein Neur Name fur Eine Neue Disziplin. Nahrichten für Dokumentation. 30, 219-226.
    Nadler, L.(1982). Designing Training Programs: The Critical Events Model,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NCES(1998). Distance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http://nces.ed.gov/pubs98/distance/98062-1.html
    Noble, D.F. (1998). Digital Diploma Mills: The auto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irst Monday. 3(1). http://www.firstmonday.dk
    ODL QC(2006).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Quality Council. http://dspace.dial.pipex.com/odlqc/standard.htm.
    Olcott, D. Jr.& Wright, S. J. (1995). An institutional support framework for increasing faculty participation in postsecondary distance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9(3), pp.5-17
    Olsen, F.(1999). Virtual institutions challenge accredtiors to devise new ways of measuring quality.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August 6, P.A29.
    Owlia, M. S., & Aspinwall, E. M. (1996).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A survey.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7(2), 161-171.
    Porter, M. E.(1994). What is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4(6), 61-78.
    Pritchard, A. (1969). Statistical Bibliography or Bibliometric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5(4): 348-349.
    QAA(2000). Handbook for Academic Review. London: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QAA(2001). 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QAA(2002). Extral Review Process f Higher Education in England: Operation descrption. London: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QAA(2003). 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Annual report and financial summary. London: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QAA(2006). Distance Learning Guides. London: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Rajan, T.N (1985). Informetrics: The Concept and Ramifications. FID/IM Newsletter, 1(1), 1-2.
    Ramstad, G. O.(1997).A Model for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Media Market.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10(3), 45-50.
    Roffe, I.(2002) E-learning: Engagement, enhancement and execution.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 10(1), 40-50.
    Rosenberg, M. J.(2001). 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New York: McGraw-Hill, 28-29.
    Ruben, B.(1995). The quality approach in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 and concepts for change. In B. Ruben (Eds.),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34.
    Sallis, E. (199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London: Kogan Page.
    Schifter, C.(2002). Perception differences about participating in dista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Distance Learning Administration, 5(1).
    Steiner, G. A.(1969). Top Management Planning. Macmillan.
    USDE(2000). e-Learning: Putting A World-class Education at the Fingertips of all Children. http://www.ed.gov/about/offices/list/os/technology/reports/e-Learning.pdf
    WCET (2005). Retrieved from http://www.wcet.info/
    Weihrich H.(1982). The TOWS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 15(2), 54-66.
    Wellman, J.(2000), Point of view: Accreditors have to see past learning outcome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September 22, P.B20.
    Wills, B. (1993). Distance education: A practical guide.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Inc.
    Wolcott, L. and Haderlie, S. (1996). I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distance teaching: Asurvey of reward practice. Distance, 2-5
    Wolcott, L. L. & Betts, K. S. (1999). What’s in it for me? Incentive for faculty particip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4(2),34-49.
    丁嘉仁、徐敏珠、楊建民(2007)。數位學習期刊書目與內容分析之研究。第十八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于富雲(2003)。網路學習科技的影響與角色之正視。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1(1),99-108頁。
    于富雲、洪琮琪、劉祐興、葉家忠、陳德懷(2003a)。網路出題互評瀏覽學習系統之建置與學科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64,53-67頁。
    于富雲、鄭守杰(2004)。網路同儕互評與標準建構歷程對國小學生後設認知影響的實證性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教育類,17(1),197-225頁。
    于富雲、鄭守杰、杜明璋、陳德懷(2003b)。網路同儕互評與評量標準來源對批判思考能力之影響。南師學報:教育類,37(2),1-21頁。
    方至民(2001)。企業競爭優勢:從策略規劃到知識管理。台北:前程企管。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平湘(2004)。國立空中大學服務品質認知之研究。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王立行(1991)。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探討。http://rs.edu.tw/information/docs/iecai52/ba009.htm
    王保進(1997)。大學教育評鑑之內涵分析。載於陳漢強主編之大學評鑑,161-218頁。台北:五南。
    王保進(2003)。規劃成立辦理大學評鑑事物之財團法人專責單位案。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建台。(2000)。文獻分析法。載於學校體育教學研究方法,140-163頁。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編。
    王梅玲(2002)。終身學習與遠距教育,國家圖書館遠距教學--資訊地球村課程http://www3.nccu.edu.tw/~meilingw/globe/u8/webpage/u8_pt1.html
    王梅玲(2005)。能力本位教育應用於資訊素養網路課程的設計與評鑑。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74,95-117頁。
    王燕超(1999)。教學科技與遠距教學的發展趨勢,載於施冠慨主編之教學科技與教育革新,225-240頁。台北:師大書苑。
    古永嘉譯(1996)。企業研究方法。Cooper, D. R. & Enory, C. W.原著。台北:華泰書局
    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新論 : 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台北:智勝出版。
    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TAECT,2006)。http://www.taect.org/service/faq/default.htm
    朱則剛、王國聰(2002)。我國1990至1999教學科技期刊論文及引述文獻分析之研究。大學圖書館,6,2-30頁。
    何光國(1994)。文獻計量學導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何克抗(2001)。e-Learning與高校教學的深化改革。中國教育部網站:http://www.edu.cn/20011225/3015160.shtml
    吳東樺(2005)。遠距學習資訊系統中有關品質管理之研究。長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美(2002)。e時代國家現代化指標:資訊素養與資訊政策。圖書與資訊學刊,40,1-9頁。
    吳美美(2003)。網路時代國家現代化指標資訊素養與資訊政策。現代化研究,34,1-10頁。
    吳美美(2004)。數位學習現況與未來發展。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0(2),92-106頁。
    吳美娟(2002),網路學習主體建構暨各國網上學習政策之評析。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斯茜(2003)。數位學習產業人才之加值型轉化訓練:新加坡的經驗與意涵。人事月刊,37(3),24-31頁。
    吳斯茜、蔡錫濤(2003)。e-Learning+全球化=跨國界+跨文化。管理雜誌,351,108-110頁。
    吳斯茜、蔡錫濤(2005)。藉網路途徑實踐全球化教育。教學科技與媒體,71,22-29頁。
    吳筱萌(2006)。遠距教育理論與實踐課程投影片。北京大學。http://www.gse.pku.edu.cn/de/
    呂木琳(2001),加入WTO與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廿一世紀私立大學經營發展策略與提升競爭力研討會會議文集。
    李世忠、徐瑜璘(2004)。網路教學互動討論方法之介面設計與發展。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1(3),389-404頁。
    李世忠、康靜文(2004)。網路教學視訊討論系統之發展。教育研究,125,65-73頁。
    李青蓉(1998)。淺談空大網路面授:自學結合合作學習的新契機。隔空教育論叢,10,169-188頁。
    李青蓉(1999)。從空大網路面授經驗談互動性策略。隔空教育論叢,11,169-192頁。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88356503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8356503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資訊管理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21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