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文獻 呂美慧,2000年,「銀行授信評等模式-Logistic Regression 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正治、江景清,2004年,「台灣企業信用評分模型建置與驗證」,金融風險管理季刊,民國九十三年六月號。 沈中華,2003年,「BaselⅡ的缺點及改進建議」,台灣金融財務季刊,民國九十二年三月號。 沈中華、張家華,2005年,「產業違約率及景氣循環」,金融風險管理季刊,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號。 沈中華、林昆立,2007年,「台灣金融機構適足資本之壓力測試」,金融風險管理季刊,民國九十六年三月號。 沈月珠,2004年,「台灣地區銀行信用評等之實證研究」,銘傳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振晃,2003年,「資料採礦技術於銀行授信之應用-以消費者貸款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州,2001年,「銀行個人消費信用貸款授信風險評估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韋端、鄭宇庭、鄧家駒、匡宏波、謝邦昌,2003年,「DATA MINING概述-以Clementine7.0為例」,中華資料採礦協會。 孫銘誼、王思芳,2004年,「信用評等模型驗證之初探-相關方法與文獻回顧」,金融風險管理季刊,民國九十四年三月號。 張勝春,2001年,「模糊類神經在銀行授信決策之應用」,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敏華,1999年,「債信等級之決定因素(上) 」,證券暨期貨管理雜誌,第17卷第11期。 郭素綾,2002年,「本國銀行信用評等實證模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忠賢,2005年,「中小企業信用評等模式之研究-以台北(縣)市中小企業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生祥,2005年,「運用資料探勘技術建構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式-結合財務與非財務資料」,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錦村、江玉娟、朱育男,2006年,「商業銀行如何建置符合新巴塞爾資本協定的信用評等制度」,金融風險管理季刊,民國九十五年三月號。 陳佳樟,2007年,「導入資料採礦技術於新巴塞爾協定下企業信用模型-以製造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楠祥,2004年,「從企業財務特性到經濟景氣循環:信用評等的新思維」,東吳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博怡、張大成、江欣怡,2006年,「考慮總體經濟因素之企業危機預警模型」,金融風險管理季刊,民國九十五年六月號。 黃秭榆,2007年,「應用資料採礦技術於信用卡進件徵審模型之建置」,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兆慶,2006年,「應用商業智慧技術於信用卡違約風險之預測」,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敬永康、林思惟、黃寶慶,2005年,「內建評等法之最低作業要求(上)」,民國九十四年一月號。 蔡明熹,2004年,「商業銀行企業信用評等模式之研究—以製造業與批發及零售業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謝邦昌、蘇志雄、鄭宇庭、葉劭緯,2006年,「資料採礦與商業智慧- SQL Server 2005」,中華資料採礦協會。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4年,「新巴塞爾資本協定全文中文版」,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英文文獻 Efron, B. (1979), “Bootstrap Methods: Another Look at the Jackknife,” The Annals of Statistics, Vol. 7, 1-26. Mensah, Y. M. (1984), “An Examination of the Stationarity of Multivariate Bankruptcy Prediction Models﹕A Methodological Stud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2 Spring, 380-320. Rose, P. S., W. T. Andrews, and G. A. Giroux(1982),“Predicting Business Failure: A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 6(1), 20-31. Sharma S. and V. Mahajan (1980), “Early Warning Indicators of Business Failure. ” Journal of Marketing, 44, 80-89. Wilson, T. (1997), “Portfolio Credit Risk, Part I,” Risk 10(9), 11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