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0514
|
Title: | 自願性財務預測制度與資訊揭露 |
Authors: | 王佑生 |
Contributors: | 康榮寶 王佑生 |
Keywords: | 財務預測 自願公開 資訊揭露 |
Date: | 2005 |
Issue Date: | 2009-09-12 12:18:41 (UTC+8) |
Abstract: | 壹、研究內容重點: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一直存在於證券市場,為了能夠有效保障投資者的權益,並減少投資者和內部經理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稱,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於民國八十年便開始推動財務預測制度。財務預測制度的推動主要在增加公司之財務透明度,促進證券市場之健全發展,希望藉由資訊之透明化與公平取得,來弭平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使參與市場交易的投資人,皆有同等的機會取得有助於其投資判斷的相關資訊,並進而促使證券市場得以更有效率的運作。然而從過去財務、會計上的實證研究顯示,我國財務預測資訊準確度不高,公開發行公司公佈財測結果後往往更新次數頻繁,而市場上投資人對於財務預測資訊亦普遍缺乏信心,造成更新後的財測資訊除了負面修正的結果外,大多不具資訊內涵,或是資訊在揭露之前,取得內線消息人士,利用資訊不對稱,不當獲取超額報酬。主管機關爰修正財務預測制度改採自願公開方式,並參考國外有關預測性資訊公開之相關規定及實務運作方式,提出相關調整方向。雖然主管機關為消除前揭財測失真、胡亂發佈修正資訊、引發內線交易等弊端而廢除強制性財務預測制度,然改採自願公開的財務預測制度是否能完全解決上述問題,尚待更多實證結果加以佐證。經就財務預測新制運作近一年之結果分析,截至94年11月底止,上市櫃公司採新制公開94年度財務預測者計72家(其中23家曾更新、更正或重編財測,占32%),相較93年度公開財務預測之上市櫃公司合計738家(其中345家曾更新、更正或重編財測,占47%),更新、更正或重編財測之比率雖有顯著下降,但公司預測性資訊揭露亦大幅減少,故廢除強制公開財務預測後,投資人是否能獲取充分之資訊以為投資決策之參考,確為值得探究之問題。由於美國資本市場發展相當興盛,相關證券法規也相當成熟,故本研究將參考美國財務預測資訊揭露之相關規範制度,探究加強公司預測性資訊揭露之解決方案,以及提昇對上市櫃公司預測性資訊監管制度之措施,提供主管機關政策制定之參考。貳、結論及建議事項:世界各主要國家都相當重視上市櫃公司資訊公開的平等原則。繼美國證管會實施「公平揭露規則」後,包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家之證券主管機關紛紛研議採取類似之作法。在我國方面,有關股市資訊的揭露,除了法人說明會,尚有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及業績說明會。當上市上櫃公司營運產生重大變化,必須透過觀測站發布或至交易所(櫃買中心)召開記者說明會,讓公司大小股東、法人及投資大眾都能公平取得資訊。惟資訊透明化仍有待上市上櫃公司落實資訊揭露,例如公司有潛在之利多或利空資訊尚未對外公開前,常被董事、監察人、大股東等內部人士當做營私牟利的工具(包括調升或調降財務預測),違反證交法內線交易的規定,其危害更為嚴重,不可漠視。我國推動財務預測制度,亦旨在增加公司之財務透明度,消弭投資人、法人與公司間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使證券市場得以更有效率的運作。本次主管機關修正財務預測制度改採自願公開方式,期能達到提高財務預測準確度及健全預測資訊公開環境的效益。然就新制財測上市櫃公司大幅減少預測性資訊揭露等相關問題,相關監管制度是否仍有修正之空間?本研究認為可從「提高公司資訊透明度」及「強化市場監控」二個面向思考,一方面加強公司預測性資訊揭露之意願,另一方面仍需加強市場監理以避免不當資訊之發佈。本研究藉由探討美國財務預測資訊揭露相關的規範制度,對目前預測性資訊監管制度提出以下建議:一、 在提高公司資訊透明度方面(一)建議公司得於每季公告財務報告時,併同公開下一季預測性資訊。並可採用資訊揭露評鑑加分方式,鼓勵公司公開財務預測資訊。 ( (二)建議縮短年度財務報表申報期限。第三季財務報告與年度財務報告的申報時間差距達6個月之久,資訊空窗期過長可能造成資訊公開及時效性不足,而使公司內部人員與投資人產生資訊不對稱之現象。故建議廢除強制財測後,應以循序漸進方式縮短年度財務報告申報期間,以增進資訊公開之透明度。(三) 建議增設「安全港規則」的相關免責規定。為鼓勵上市櫃公司自願揭露預測性資訊,可參考美國作法增訂「安全港規則」(Safe Harbor Provision),即只要公司揭露財測時符合:(1) 有清楚表達預測性質的說明、(2)基於善意、(3) 需揭露公告合理的基本假設、(4)揭露可能影響財測結果的風險因素、(5) 財測恐無法達成的有意義的警示性語句,則可受到安全港規則的保護。藉由「安全港規則」以鼓勵體質健全的公開上市(櫃)公司在市場機制的監控下,踴躍揭露合理有用的財測資訊,供市場上投資人及機構投資人參閱。 (四)建議強化分析師等專業人員對預測性資訊扮演之角色。財務預測若能由居於獨立第三人地位的專業財務分析師提供,將可避免自利動機。因此,如何促進財務分析師間的良性競爭,創造有效率的分析師競爭機制,將是促進資訊品質的重要方式。此外,如果法規可要求公司直接以投資者需求的財務預測格式與內容提供資訊,則投資者可以更有效率的使用財務預測資訊。如此投資者便可以充分監督公司所提供財務預測的品質,也才可以有效增進財務預測的資訊品質。 二 、在強化市場監控方面(一)建議參考美國制度訂定財務報告應揭露「管理當局對財務狀況及營運結果之討論分析」(MD&A)之規定。發行公司每年所登載的「管理當局對財務狀況及營運結果之討論分析」(MD&A),並須登載重大不確定事項之預期性資訊。美國證管會(SEC) 主張:一、公司必須揭露目前已經知曉的發展趨勢、影響經營的相關事件及可以合理預見將對公司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不定風險因素。二、在MD&A 中除須討論公司的資本來源,及其他足以了解營運結果、財務狀況之其他資訊外,尚須揭露未登載於財務報告上而管理階層已知曉之重大事件,並允許公司揭露預測的未來發展趨勢或事項,或重大不確定事項之預期性資訊。 (二)建議強化對於自願性資訊揭露的監管。主管機關和證券交易所及櫃檯買賣中心對於自願性資訊揭露的市場監管,已對於防止發行公司隨意揭露虛假資訊,保護市場秩序產生相當之效果。然而相對於強制性資訊揭露的監管,自願性資訊揭露的監管中需要主觀判斷的內容更多,更具挑戰性。例如,自願揭露資訊的價值相關性較強,可靠性要差一些,但如何判斷價值相關性卻非易事。本研究認爲,在制訂自願性資訊揭露監管原則時,以下方面值得強調:第一,完整性,發行公司自願揭露的資訊是否既包括利多資訊,也包括利空資訊;第二,即時性,發行公司是否能於時限內揭露相關之資訊;第三,動態性,發行公司是否長期自願揭露某些資訊。(三) 建議參考美國「警示性法則」的相關規定。美國法上對於財務預測資訊的揭露雖然採行自願的揭露方式,且為鼓勵公司踴躍揭露財測資訊尚有相關配套的免責規定,但是對於免責規定的適用,美國司法體系採行「警示性法則」作為審查判斷免責與否的標準,警示性說明不夠完整者即應該立即列入內線交易查核選案的標準,如此作法,一者可藉以達到嚇阻不法人士濫用財測結果操縱公司股價,以間接獲取暴利的不法意圖。二者可以確保投資人利用財測資訊為投資判斷決策時,有較合理正確的參考標準,亦能間接增加投資人對使用財測資訊的信心。三者,更能有助於不法內線交易案件的查緝。(四) 建議規定自願公開財務預測者應於每月15日前公告上個月之自結損益及累積損益,並與財務預測比較。公司每月公佈之自結損益累積數字若與財務預測之損益數字差異達一定比例、或金額時,公司管理當局應決定是否更新、或發佈不再適用的說明。主管機關可按每季實際數與預測數比較之機制約束公司,並列入資訊評鑑指標。(五) 建議除加強公司損益的即時資訊揭露,讓投資人掌握公司近況(上述每月15日前公告自結損益)外,亦應按季與會計師簽證或核閱之財務報表作比較,差異達一定標準時,應公告原因及事實。監理機關除可將發生頻率列為實質審閱之參考,亦可做為公司治理判斷標準之一。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3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範圍 2
第三節、研究方法 2
第四節、研究架構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15
第一節、強制性揭露與自願性揭露之理論 4~5
第二節、自願性資訊揭露之實證 6~11
第三節、自願性資訊揭露產生之效果 12~15
第三章 我國財務預測制度之沿革及發展 16~30
第一節、我國財務預測制度之沿革 16~20
第二節、我國現行財務預測制度 21~26
第三節、新制財務預測之影響 27~30
第四章 美國證券市場之財務預測制度 31~53
第一節、 美國財務預測資訊揭露制度之沿革 31~32
第二節、 加強預測性資訊揭露的意義 33~43
第三節、 美國證券分析師與財務預測 44~49
第四節、 美國證管會對於公佈預測資訊的相關規範 50~53
第五章 財務預測法律案件之探究 54~72
第一節、 財務預測與內線交易 54~55
第二節、 案例分析-京元電案 56~60
第三節、 案例分析-訊碟案 61~67
第四節、 禁止內線交易之法令規執行所遇困難 68~71
第五節、 本章小結 7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3~83
第一節、 我國財務預測制度變革之影響 73~75
第二節、 以美國財務預測制度思考我國制度之配套措施 76~83
參考文獻 84~91
附錄 92~113 |
Reference: |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一)論文及期刊 余雪明,證券交易法,財團法人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出版,民國九十二 年四月 賴元河、王仁宏、王泰銓、柯芳枝…等13 人合著,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西元二○○二年一月出版。 李開遠,證券管理法規新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二○○一年十月出版。 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三),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西元二○○二年五月出版。 劉連煜,公司監控與公司社會責任,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一九九五年九月初版 林國全,〈企業內容資訊揭露制度之有效性基準〉,收於林氏著《證券交易法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二○○○年九月初版。 蘇淑卿,「財務預測新制之實施與管理」,證券暨期貨月刊第二十三卷第四期,民國九十四年四月。 蔡瑋純,「從資訊揭露觀點探討我國強制性財務預測法制之未來」,中央大學產業經 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施堤盈,「證管會、會計師、學術界三角對談--論辯財務預測資訊公開相關措施之實施成效」,會計研究月刊第一百零二期,民國八十三年三月。 張則堯,「成本效益分析之實用可能性及其問題」,保險專刊,第三十五輯,民國八十三年三月。 康榮寶,「財務報表使用無效率,財務預測美意打折扣—財務預測資訊與會計規範體系」,會計研究月刊第一百一十九期,民國八十四年四月。 林嬋娟、溫芳郁,「財務預測規範需要更多成本效益之研究」,會計研究月刊,第125 期,八十五年四月。 康榮寶,「財務預測規範應從長計議」,會計研究月刊第一百二十五期,民國八十五年。 尚光琪,「我國實施財預測情形及未來發展方向之研究」,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陳櫻琴,「從法律觀點論證管會財務預測實施要點」,月旦法學雜誌第二十八期,民國八十六年九月。 康榮寶主持、季秀、陳曉珮、許孟彥報告,「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預測合理性及相關衍生之問題」,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發展基金會,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 黃芳琪,「公開發行公司財務預測準確性之研究」,環球商業專科學校學報第六卷,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 康榮寶主持、金成隆、陳美娥、羅吉台、何秋穎..等研究員合著,「財務預測規範體系之研究」,中華民國證券同業公會之研究報告,民國八十八年三月。 金成隆、林修葳、張永芳,「強制性財測誤差與盈餘管理關係--20%門檻限制影響之研究」,中國財務學刊,第七卷第一期,民國八十八年四月。 吳偉文,「拍立得企業評價法」,大華學報第十五期,民國八十八年五月。 熊秉元,「經濟學和法律分析」,月旦法學第二十一期,民國八十八年二月。 賴榮崇,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我國財務預測制度之介紹,證交資料第四百四十九期,民國八十八年九月。 尚光琪,「我國財務預測制度實行成效之實證探討」,會計研究月刊第一百六十期,民國八十八年三月。 劉連煜,「公司財務預測法制之研究」,收錄於月旦法學雜誌第五十九期,民國八十九年四月。 田弘茂主持、李存修、林建輔、王文宇、葉銀華、蘇裕惠偕同主持,「我國證券交易市場改革之研究—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預測制度之探討」,台灣證券交易所研究報告,民國八十九年。 金成隆、林修葳、黃書楣,「國內現金增資企業盈餘管理之實証研究」,中山管理評論,第八卷第四期,民國八十九年。 張四明,「成本效益分析在政府決策上的應用與限制」,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三期,民國九十年八月。 張漢傑,會計研究月刊第一百九十一期,民國九十年十月。 金成隆、林修葳、林美鳳,「新上市公司股價異常漲跌與財務預測關係之研究」, 會計評論第三十四期,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林國全,財務預測制度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九十七卷,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吳林,「對現行財務預測制度之看法與建議」,證券櫃檯第八十四卷,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陳峰富,「公司財務預測制度與證券投資人之保護(上)(下)」,司法週刊1173 期,民國九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黃英陶,「代理問題對公司資本結構之影響」,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 王泰升,「從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論公開公司發行法制」,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 武永生,「證券市場內線交易之研究美國法為中心之法律與經濟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年七月。 熊士愛,「財務預測實用性之研究」,政大會計學研究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 楊碧雲,「強制揭露下影響財務預測準確度因素之研究」,東吳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 陳子琦,「強制性財務預測資訊特質與內涵之研究」,政大會計學研究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 林麗萍,「盈餘預測準確度與其資訊內涵之研究」,淡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民國八十四年。 張希恭,「自願性揭露下管理當局盈餘預測準確度決定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王士珮,「證券交易法上一般反詐欺條款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林明璋,「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周俊德,「管理當局信譽與自願性盈餘預測資訊內涵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民國八十八年。 陳靜玲,「以經濟分析之觀點論內線交易之規範」,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陳肇鴻,「由經濟觀點論董事之行為規範與責任制度」,台大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吳政穎,「我國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薪籌設計與公司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 政大企業管理學系學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魏乃昌,「從財務人員觀點探討現行財務資訊公開體系」,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江俊彥,「從「資訊不對稱」觀點論公司併購消息之規範—附論公司法上合併資訊之公開」,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林繼耀,「資訊公平揭露與終結內線交易」,中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龔怡霖,行為財務學:文獻回顧與未來發展,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六月。 陳貞臻,「台灣上市公司現金增資與盈餘管理行為相關性之實證研究」,中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胡浩叡,「股份有限公司內部機關之研究—以權限分配與公司治理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袁義晰,「從資訊財產權之觀點論證券市場內線交易」,銘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林中一,「證券交易法上內線交易行為構成要件認定之研究—以實際之案例分析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張榮輝,「我國上市(櫃)公司財務預測制度存廢之探討」,清大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班論文,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翁儷臻,「財務預測公開與更新門檻之盈餘管理行為研究」,東吳大學會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鍾一先,「剖析財務預測更新與盈餘管理之關係」,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研究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何里仁,「公司治理之資訊透明度與績效評核關聯性之研究」,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莊太平,「財務預測準確度與財務預測更新對股價的影響」,台大財金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郭齡鞠,「以行為財務學檢視證券交易規定」,政大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陳德純,「企業改革法制建構之比較法探討」,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民國九十二年一月。 后祥雯,「證券分析師在財務預測資訊中所應扮演的積極角色與功能發揮」, 證券櫃檯月刊九十七期。 (二)網路資源: 證券市場低效率的根源:制度缺陷,網址為:http://www.studa.com/newspaper/2003-11-3/2003113144357.asp 李儒哲,我國企業盈餘管理手法之研究「我國企業盈餘管理手法之研究」,http://www.taxresearch.org.tw/publishcation/specialtopic/topic_88.htm 美國股市崩盤--行為財務學的分析,資料來源,請參考:http://www.e521.com/magazine/ckyk/200104/0306111440.htm 。 我國中華信評公司的信用評等檢測指標的相關資料,可查詢:中華信用評等公司網站, http://www.taiwanratings.com/tw 二、英文文獻 Cadwalader Wickersham &Taft , “SEC Release On Materiality In Financial Disclosure” 資料來源: http://library.lp.findlaw.com/articles/file/00343/001689/title/Subject/topic/Securities %20Law_Fraud%20%20Insider%20Trading/filename/securitieslaw_1_289 Shefrin H., Meir Statman , “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 資料來源:http://rider.wharton.upenn.edu/~prc/PRC/WP/WP2003-9.pdf 關於「無效率市場」的更進一步的實證研究結果,可參見Andre Shleifer , “A review of Shleifer`s Inefficient Markets: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資料來源:http://www.efalken.com/inefficient_markets.htm 。 美國早期關於財務預測的編制及查核準則的介紹,資料來源可參考:Robertson, Jack C., “Accountant’s services on prospective financial information”, http://www.nysscpa.org/cpajournal/old/07916826.htm Timonthy k. Roake and Gordon K. Davidson , “The 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 , Corporate&Securities Law Update (January 1996 ) 資料來源:http://www.fenwick.com/docstore/publications/corporate/sec/Corp_Sec_01-00-96.pdf Speech by SEC Commissioner:”Rethinking Information About Issuers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Remark by Laura S. Unger , Commissioner , U.S. Securities&Exchange Commiss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chool of Law 21st Annual Conference on Securities Regulation and Business Law, February 18, 1999. 資料來源:http://www.sec.gov/news/speecharchive/1999/spch258.htm Martin D. Chitwood and Lauren E. Wagner , 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 (2001 update) , Duke Law Journal (November 9 ,2001), 資料來源:http://classlaw.com/CM/Articles/articles5.asp Laura S. Unger , “Special Study:Regulation Fair Disclosure Revisited” , (December 2001) 資料來源: http://www.sec.gov/news/studies/regfdstudy.htm , SEC Release Nos. 33-8039 , 34-45124 , FR-59 (Cautionary Advice Regarding the use of “pro forma”Financial Information in Earnings Releases) 資料來源:http://www.sec.gov/rules /other/33-8039.htm Guidelines of Prospective Financial Information guidelines 。Best , Mimi Blanco , “What‘s new in prospective financial information” 。資料來源:http://www.nysscpa.org/cpajournal/old/07734812.htm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1932315 94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32315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253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