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65977      Online Users : 91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0384


    Title: 在Web2.0之下應用協作於在地化流程-以Mozilla Firefox—MozTW在地化專案與Facebook—中文(台灣)翻譯應用程式為例
    Authors: 張嘉玲
    Chang, Chia Ling
    Contributors: 李仁芳
    張嘉玲
    Chang, Chia Ling
    Keywords: 協作
    在地化
    在地化流程
    Facebook
    Firefox
    Web2.0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1 17:47:03 (UTC+8)
    Abstract: 軟體與網路服務,如社群網站(SNS)在計畫進入其他地區的市場時,「在地化」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將軟體或網路服務上的字串翻譯的適切以及符合目標市場使用者,是在地化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因為關切著使用者是否能順利的接受這項產品。而在Web2.0的網路環境下,越來越多企業、組織思考要如何運用「互動、分享」的概念融入組織發展策略當中。
    開始有企業或組織貫徹Web2.0之核心概念,將「協作」運用在「在地化流程」之中。
    基於以上原因,本研究為「在Web2.0之下運用協作於在地化流程之探討」,選取個案為Mozilla Firefox—MozTW在地化專案及Facebook—中文(台灣)翻譯應用程式,從結合「協作」與「在地化」兩個概念的案例,瞭解下列三個問題:
    在Web2.0下,協作概念的加入,促使在地化流程有何改變?
    在Web2.0下,應用協作概念於在地化流程中,有何互動產生?
    在Web2.0下,應用協作於在地化流程之中,產生的附加價值為何?
    研究發現顯示,在Web2.0的環境下,協作的運用使得在地化流程的四個階段產生變化,翻譯與測試階段不再只是企業、組織的內部作業,而是一般使用者都可以參與的過程。
    應用「協作」概念於「在地化流程」使得參與者、社群、組織及協作工具有許多的交織互動,組織聆聽社群及參與者的聲音,參與者給予組織回饋,促使協作工具得以不斷的改良。並且,翻譯的成果,可以更貼近目標市場的使用者。
    另外,由於參與者融入原本企業、組織內部的在地化活動,使得擴散得以提早發生。且協作工具應用在翻譯上,使得使用者加入開發的門檻降低,進而使參與者背景更多元,這樣的情況,也有助於擴散的發生。
    從個案中也可以瞭解,參與者多為對該軟體或網路服務忠誠度高的使用者,他們希望可以藉著參與翻譯加速中文化版本的出現,使更多人可以在沒有語言隔閡之下使用該軟體或網路服務。
    目錄 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在地化流程 3
    一、 在地化定義 3
    二、 在地化流程定義 4
    三、 翻譯於在地化之重要性 8
    第二節 WEB2.0定義 10
    第三節 協作(COLLABORATION) 12
    一、 協作定義 12
    二、 協作相關概念 12
    三、 協作工具 21
    四、 協作與虛擬社群 26
    五、 應用協作創造價值 26
    第四節 小結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9
    第二節 研究變數 30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流程 31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33
    一、 Mozilla Firefox—MozTW在地化專案 34
    二、 Facebook—中文(台灣)翻譯應用程式 34
    第五節 資料蒐集 35
    一、 次級資料 35
    二、 訪談 35
    三、 觀察 3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38
    一、 個案選取 38
    二、 無法深入個案中各地區之在地化專案 38
    三、 組織相關資料無法取得第一手資料 38
    四、 Facebook的參與者訪談採取E-mail形式訪談 38
    五、 研究架構 39
    第四章 個案分析 41
    第一節 MOZILLA FIREFOX—MOZTW在地化專案 41
    一、 Mozilla Firefox介紹 41
    二、 在地化專案與流程 48
    三、 Web 2.0下之協作行為 50
    第二節 FACEBOOK—中文(台灣)翻譯應用程式 63
    一、 Facebook介紹 63
    二、 在地化流程 74
    三、 Web 2.0之協作 77
    第三節 個案比較 88
    一、 基本資料比較 88
    二、 在地化流程比較 89
    三、 Web2.0之協作 91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93
    第一節 在WEB2.0下,協作概念的加入,在地化流程有何改變 93
    第二節 在WEB2.0下,應用協作概念於在地化流程中,組織、社群、參與者與協作工具間產生的互動 97
    第三節 在WEB2.0下,應用協作於在地化流程之中,產生的附加價值 101
    第四節 其他 10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1
    第二節 管理上的建議 113
    一、 組織必須聆聽參與者的聲音,並與之互動 113
    二、 在Web2.0之下應用協作於在地化流程,此創新並非擴散的萬靈丹 113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14
    一、 量化分析 114
    二、 智財議題 114
    三、 跨國研究 114
    四、 網路產業獲利模式之探討 114
    五、 組織與使用者之間的溝通方式之探討 115
    六、 個案選取之議題 115
    參考資料 117
    一、 書籍、論文 117
    二、 網路參考資料 120
    附錄—訪談紀錄 i
    【訪談紀錄A-1】 i
    【訪談紀錄A-2】 ii
    【訪談紀錄B】 iii
    【訪談紀錄C-1】 xi
    【訪談紀錄C-2】 xii
    【訪談紀錄C-3】 xiii
    【訪談紀錄C-4】 xiv
    【訪談紀錄C-5】 xv
    【訪談紀錄C-6】 xvi
    【訪談紀錄C-7】 xviii
    Reference: 一、 書籍、論文
     中文部份
    1. Anthony D. Willams & Don Tapscott(2006),維基經濟學(王怡文譯),台北:商智文化。
    2. Barry Libert & Jon Spector等(2008),我們比我聰明(江裕真譯),台北:培生。
    3. Everett M. Rogers(1995),創新的擴散(唐錦超譯),台北:遠流。
    4. 王亨佳(2004),「使用者社群創新協作平台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論文。
    5. 江芳儀(2007),「網路內容由使用者提供的Web2.0網站之價值共創與創新事業模式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論文。
    6. 江姿慧(1999),「使用者參與虛擬社群之行為研究」,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論文。
    7. 李仁芳(2007),名師講堂:馴服與衝撞,今週刊,第570期,民96年11月,頁18。
    8. 李廷芳(2008),「Web2.0線上影音產業以YouTube為核心之龍卷風暴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論文。
    9. 吳顯二(2005),「網路化協作模式之計畫與管制—以電子雜誌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研究所論文。
    10. 金莉華(2005),翻譯學,台北:三民。
    11. 孫藝風(2003),「翻譯距離與視角轉換」,翻譯新焦點(劉靖之主編),頁73。
    12. 張元力(2005),「虛擬社群之價值共創活動以BBS社群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論文。
    13. 張瑞麟,「虛擬社群強化社群成員歸屬感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論文。
    14. 陳定安(2005),科技英語與翻譯,台北:書林。
    15. 崔雨蓉(2008),「數位時代下創意發想之協作作業模式—以廣告代理業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研究所論文。
    16. 詹子瑩(2008),「集體協作社群於產品創新開發之應用—以Mozilla和OpenOffice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論文。
    17. 羅水木(2005),「政治技能在社會資本的連結網絡整合模式中之干擾效果」,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論文。
    18. 羅時瀚(2006),「營利與非營利虛擬社群的管理議題—以維基百科、Yahoo!奇摩知識+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論文。

     英文部份
    1. Andrea J. Hester and Judu E. Scott(2008), A Conceptual Model of Wiki Technology Diffusion, Proceedings of the 41st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2. Cyprien Lomas, Michael Burke, and Carie L. Page(2008), Collaboration Tools, EDUCAUSE
    3. David R. Millen, Michael A. Fontaine, and Michael J. Muller(2001.01), Understanding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echnical Report
    4. Esselink Bert(2000), A Practical Guide to Localization,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5. Jennifer Higgins(2007), Benefits of Using Online Collaborative Tools for Project Teams, A Cornelius & Associates Company
    6. Mark Granovetter(198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Sociological Theory, Volume 1 (1983), 201-233.
    7. Peter Sandrini(2005), Website Localization and Translation, EU-High-Level Scientific Conference Series

    二、 網路參考資料
    1. Adam Ostrow, Facebook Launches Community-Driven Project to Add Foreign Language Support, Mashable, 上網日期:2008年8月。http://mashable.com/2007/12/27/facebook-translations/
    2. Carlos Domingo, Facebook Crowdsourcing Its Localization, 上網日期:2008年10月31日。http://www.unpocodetodo.com/2008/01/13/facebook-crowdsourcing-its-localization/
    3.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上網日期:2008年9月10日。http://en.wikipedia.org/wiki/Collaborative_Innovation_Networks
    4. comScore,上網日期,2008年9月。http://www.comscore.com/
    5. Erick Schonfeld, Facebook Is Not Only The World’s Largest Social Network, It Is Also The Fastest Growing, TechCrounch, 上網日期:2008年8月。http://www.techcrunch.com/2008/08/12/facebook-is-not-only-the-worlds-largest-social-network-it-is-also-the-fastest-growing/
    6. Facebook,上網日期:2008年7月。http://www.facebook.com/
    7. Facebook sets up international headquarters in Dublin, Times Online,上網日期:2008年10月3日。http://business.timesonline.co.uk/tol/business/industry_sectors/technology/article4868721.ece
    8. Facebook Study, faberNovel, 上網日期:2008年9月10日。http://www.slideshare.net/faberNovel/facebook-study
    9. Facebook平台,對牛亂彈琴,上網日期:2008年10月。http://blog.donews.com/keso/archive/2007/07/18/1187644.aspx
    10. Firefox takes 28% market share in Europe, Mozilla Links, 上網日期:2008年10月2日。http://mozillalinks.org/wp/2007/07/firefox-takes-28-market-share-in-europe/
    11. Kristen Nicole, Facebook Platform Goes Open Source, 上網日期:2008年9月。http://mashable.com/2008/06/02/facebook-platform-open-source/
    12. Market share for browsers, operating systems and search engines, 上網日期:2008年9月19日。http://marketshare.hitslink.com/report.aspx?qprid=0&qpdt=1&qpct=3&qpcal=1&qptimeframe=M&qpsp=112
    13. Mozilla Taiwan,上網日期:2008年9月。http://moztw.org/
    14. Mozilla Localization Projects,上網日期:2008年10月。http://www.mozilla.org/projects/l10n/
    15. Mozilla將設北京辦事處欲拿下9%市場份額,新浪網,上網日期:2008年9月18日。http://tech.sina.com.cn/roll/2007-02-03/0945237500.shtml
    16. Mr. Friday, 聯合創作 - 線上翻譯的可行性?, MMDays,上網日期:2008年9月17日。http://mmdays.com/2007/02/16/%E8%81%AF%E5%90%88%E5%89%B5%E4%BD%9C-%E7%B7%9A%E4%B8%8A%E7%BF%BB%E8%AD%AF%E7%9A%84%E5%8F%AF%E8%A1%8C%E6%80%A7/
    17. Mr. Saturday, 群眾外包又一例:Facebook 開始國際化, MMDays,上網日期:2008年11月5日。http://mmdays.com/2007/12/30/facebook_translations/
    18. Open Source Initiative, 上網日期:2008年11月。http://www.opensource.org/
    19. Social Networking Goes Global, comScore, 上網日期:2008年9月18日。http://www.comscore.com/press/release.asp?press=1555
    20. Software Localization Process, Lingobit, 上網日期:2008年11月5日。http://www.lingobit.com/products/localization_process.html
    21. Percy Cabello, Is collaboration the future of invention?, CNN.com, 上網日期:2008年9月10日。http://mozillalinks.org/wp/2007/07/firefox-takes-28-market-share-in-europe/
    22. Ryan Paul, Firefox share up over 20% in Europe, mostly at expense of IE,上網日期:2008年10月2日。http://arstechnica.com/news.ars/post/20080129-firefox-gobbles-up-more-internet-explorer-market-share.html
    23. 李薇羽,21世紀經濟報道:遲到的Facebook,新浪網,上網日期:2008年9月。http://financenews.sina.com/i/2008-07-10/03112316024.shtml
    24. 徐宏宇,眾包(Crowdsourcing):由web2.0開創work2.0,上網日期:2008年11月5日。http://city.udn.com/53170/2747500?tpno=0&cate_no=0
    25. 程仁勇,Mozilla Links中文版與MozTW社群,Mozilla離線報,上網日期:2008年11月。http://alicekey.wordpress.com/2008/08/29/mozilla-links-and-moztw-community/
    26. 趙柏強,Mozilla社群,Mozilla Links中文版,上網日期:2008年11月。http://mozlinks-zh.blogspot.com/2008/08/mozilla-taiwan.html
    27. 劉祥航,第二次瀏覽器大戰 Firefox成在Google?敗在Google?,鉅亨網,上網日期:2008年11月5日。http://blog.roodo.com/haoya/archives/4504851.html
    28. 簡冠庭,「Firefox L10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上網日期:2008年9月15日。http://moztw.org/
    簡冠庭,「Mozilla軟體、擴充套件在地化」,上網日期:2008年9月15日。http://moztw.org/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5359021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35902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科技管理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70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