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67925      Online Users : 95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0353


    Title: 相聲產業之變遷歷程研究~複雜調適系統觀點
    Authors: 王勝弘
    Contributors: 吳思華
    王勝弘
    Keywords: 相聲
    表演藝術
    複雜調適系統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9-11 17:43:34 (UTC+8)
    Abstract: 表演藝術的商品革新一直是表演從業人員所關心的時代議題,但是劇種的生與滅的關鍵卻往往不容易被清楚辨別,而且鮮少研究文獻觸及,因此,本研究嘗試以相聲商品在台灣的演化歷程為例,引用複雜科學理論中的複雜調適系統的概念予以結構化的分析,進而定位出相聲產業發展的階段性,並且詳加說明各階段特徵與事跡,主要研究結果有如下:
    一、相聲產業中商品型態的世代交替演化機制:
    1.相聲產業發展歷程中心智模式(dominant schema)的認同具有商品型態發展的決定性影響力。
    2.相聲產業的分歧可以分為三構面:商品組合、廠商經營方式、觀眾心智模式。
    3.「相聲劇」的突現是一種相聲商品「新價值」創造的過程
    4.相聲劇是一個偶然發生卻又持續發揮影響力的突現現象。
    5.「數位化唱片」是促進相聲商品型態蓬勃發展及加速相聲產業演化的Killer Application。
    6.相聲產業的競爭層次非來自內部,而是源自於外部娛樂市場環境的競爭。
    7.相聲產業的演化正向強化推力以相聲劇為中心。
    二、相聲產業在台灣發展的演進歷程:
    1.相聲產業發展歷程確實符合複雜調適系統的主要特性,因此適用複雜適應系統的演化分析方式。
    2.「顧客價值結構的變遷」是相聲產業演化的重要動力來源。
    3.系統的新秩序均衡仍未達成。
    4.歷史觀點的相聲產業發展歷程大致為「新商品突現」□「新心智模式」□「新經營模式」□「產業分歧」。
    三、相聲產業變革之於表演藝術商品的管理意涵:
    1.相聲商品的順利更新,關鍵在於相聲產業環境自行業創建以來便是航行於混沌邊緣,具有隨境創新的產業特性。
    2.產業內部慣性阻力小,是相聲商品型態得以持續存在創新行為的關鍵。
    3.產業意見領袖的出現使得商品型態的革新更容易達成。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相聲型態概論 5
    壹、相聲的起源 5
    貳、相聲的形成 7
    參、相聲的特徵 8
    肆、相聲的表演藝術意涵 13
    伍、傳統觀點的相聲表演藝術門類 15
    陸、小結 20
    第二節 表演藝術的商品消費觀點 21
    壹、顧客的「認知」 21
    貳、商品組合的「傳遞」 24
    參、廠商的「創造」 26
    肆、小結 31
    第三節 複雜調適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 32
    壹、耗散結構(dissipative structure) 33
    貳、自我組織(self-organization) 34
    參、突現(emergence) 37
    肆、分歧(bifurcation) 39
    伍、小結 41
    第四節 間斷均衡學說(Punctuated Equilibrium) 43
    壹、間斷均衡說的緣由與論述 43
    貳、產業進入間斷均衡的觸媒-Killer Application 44
    參、小結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架構說明 50
    第三節 研究設計 53
    壹、研究方法 53
    貳、研究範圍 54
    參、資料收集方式 55
    第四章 產業描述 57
    第一節 相聲產業的意涵 57
    第二節 產業的背景與發展軌跡 61
    壹、相聲行業的建立 61
    貳、相聲的向外傳播 62
    參、台灣相聲產業的發展軌跡 63
    第五章 研究分析 73
    第一節 動蕩的楔子-價值結構的改變 73
    壹、價值結構的變化 73
    貳、價值結構變化後的影響 75
    第二節 引領分歧的前奏曲-突現 78
    壹、新型態商品「相聲劇」的偶然出現 78
    貳、相聲劇的持續性影響力 80
    參、相聲劇的突現作用 83
    第三節 分歧的進行曲-產業分歧三構面 87
    壹、商品組合-核心商品標準的分歧 87
    貳、廠商-經營方式的分歧 92
    參、觀眾-心智認知的分歧 112
    第四節 演化歷程的終曲-新秩序的誕生或幻滅 118
    壹、新秩序仍未達成 118
    貳、新秩序的正向強化推力 119
    參、新秩序的觸媒-Killer Application 124
    第六章 研究結論 127
    第一節 相聲產業中商品型態的世代交替演化機制 127
    第二節 相聲產業在台灣發展的演進歷程 133
    第三節 相聲產業變革之於表演藝術商品的管理意涵 136
    參考文獻 139
    中文部份 139
    英文部份 142
    Reference: 中文部份
    1. 小宮隆太郎、奧野正寬、鈴村興太郎 (1986),日本的產業政策,台灣經濟研究所譯,台北:台灣經濟研究所
    2.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 (1983),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3. 中國曲藝出版社編 (1989),曲藝特徵論,北京:中國曲藝出版社
    4. 中國曲藝志編輯委員會編 (1996),中國曲藝志,北京:中國曲藝出版社
    5. 文崇一,台灣休閒生活的趨勢 (1994):以表演藝術為例,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6. 王決 (1982),曲藝漫談,北京:廣播出版社
    7. 王嘉棣 (1995),表演藝術觀賞行為與自我監控、藝術觀感、生活型態之關係,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8. 王决、汪景壽、藤田香合著 (1995),中國相聲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4),藝文活動消費人口屬性調查,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0.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3),文化創意產業現況調查研究之規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1.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4),文化白皮書,2004年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2. 何哲仁 (1999),表演藝術團體之整合行銷溝通策略初探,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13. 佐藤圭司 (1997),《普通話》與《台灣國語》的對照研究,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14. 吳文科 (2002),中國曲藝通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5. 吳思華 (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
    16. 宋炎本 (1981),台北市文化藝術活動觀賞行為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17. 李雙燕 (1988),表演藝術觀賞者生活型態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18. 汪景壽 (1994),中國曲藝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 汪煜民 (1985),企業經營者藝術觀賞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20. 林義郎 (1984),表演藝術活動觀賞行為與其價值觀及生活型態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21. 邱文寶譯 (Downes, Larry & Mui, Chunka原著) (2000), Killer App-12步打造數位企業(Unleashing the Killer App:Digital Strategies for Market Dominance),台北:天下文化
    22. 侯寶林、薛寶琨、汪景壽、李萬鵬合著 (198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3. 侯寶林、薛寶琨、汪景壽、李萬鵬合著 (1982),相聲溯源,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4. 洪一權 (1993),產業生命週期與合作策略關聯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25. 英斂之 (1908),也是集續篇,(出版社不詳)
    26. 倪鐘之 (1991),中國曲藝史,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
    27. 夏業良、魯煒編譯(Pine II, B. Joseph and Gilmore, James H.原著) (2003),體驗經濟時代(The experience economy: work is theatre & every business a stage),台北:經濟新潮社發行:城邦文化出版
    28. 夏學理、耿建興 (1998),表演藝術之媒體行銷研究,空大行政學報第8期,1998年5月,第307-337頁
    29. 孫玉奎、金明德合著 (1962),傳統相聲探索,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30. 孫麗珠、陳樹衡譯(Brown, Shona L. & Eisenhardt, Kathleen M.原著)(2000),邊緣競爭:游走在混沌與秩序邊緣的競爭策略(Competing On The Edge:Strategy As Structure Chaos),台北:商周出版
    31. 馬季 (1980),相聲藝術漫談,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32. 高登第譯(Philip Kotler & Joanne Scheffe原著) (1998),票房行銷(Standing Room Only),台北:遠流
    33. 張次溪 (1982),人民首都的天橋,北京:中國曲藝出版社
    34. 陳克晶和王貴友 (1994),解自生之謎,台北:淑馨出版社
    35. 陳亞萍 (2000),北市表演藝術觀眾之生活型態與行銷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6. 陳怡潓 (1996),傳統相聲藝術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37. 陳朝福 (2003),組織轉型研究-新科學典範的創造性演化觀點,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38. 陳德揚 (1991),藝術休閒的相關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39. 曾國屏譯(Mainzer, Klaus原著) (2000) , 複雜性中的思維(Thinking in Complexity),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40. 溫慧玟計劃主持 (2003),中華民國九十一年表演藝術產業生態報告,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41. 葉怡均 (2000),有趣的說唱:大陸系說唱在台灣,商周編輯顧問公司
    42. 翟灝 (1977),通俗編,台北:大化書局
    43. 蓋洛普徵信股份有限公司 (1994),藝文活動消費人口調查-綜合結論建議,文建會未出版的調查報告
    44. 劉梓鈺 (1990),相聲藝術的奧秘,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45. 劉梓鈺、劉琦、萬鏡明主編 (1999),春華秋實——天津藝術研究所獲獎論文選
    46. 劉增鍇 (2001),大陸曲藝近五十年在台灣之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
    47. 滕人傑 (2004),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初探:以新興之音樂與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與工業產業為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7卷第6期,2004年6月,第90-100頁
    48. 蔡美鈴譯(Billington, Michael原著) (1989),表演藝術(Performing Arts),台北:桂冠圖書
    49. 鄭玉玲 (1995),必然性與偶然性,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
    50. 戴宏森 (1989),論曲藝的藝術特徵,北京:中國曲藝出版社
    51. 薛寶琨 (1985),中國的相聲,北京:人民出版社
    52. 謝耀龍 (1986),大學生之生活型態與國劇觀賞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53. 蘇怡仲譯(Moore, James F.原著) (2001), 競爭加倍速:創新致勝(The Death of Competition),台北:智庫
    54. 酈佩珍 (1996),台北市民觀賞表演藝術行為之區隔化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1. Ashby, W. R. (1947), Principles of the self-organizing dynamic system, J. Gen. Psychol.
    2. Baker, P. L. (1993), Chaos, Order,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Sociological Inquiry, 63(2), P.123-149.
    3. Bain, J.S. (1968),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68.
    4. Berlyne, D. E. (1971), Aesthetics and Psychology, New York: Appleton- Centory-Crofots.
    5. Evans G. (2001), Cultural Planning: An Urban Renaissance ? London: Routledge.
    6. Goldstein, J. (1999) , Emergence as a Construct: History and Issues, Emergence, Vol.1, P.49-72.
    7. Gummesson, E. (2000), Qualitative Methods in Management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Inc., London. Chap. 4, Case Study Research.
    8. Hirvela, D. P. (1990), The Performing Art-An Audience’s Perspective,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9. Hill, W. L. & Jones, G. R. (1995),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0. Holbrook, M B., Chestnut, R. W., Oliva, T. A., Greenleaf E. A. (1984), Play as Consumption Experiences: The Role of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ity in The Enjoyment of Gam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1 (September 1984), P.729-739.
    11. Holland, J.H. (1995), Hidden Order: How Adaptation Builds Complexity, Perseus Books.
    12. Leifer, R. (1989),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using a dissipative structure model. Human Relation, 42(10), P.889-916.
    13. Macintosh, R. & MaClean, D. (1999), Conditioned emergence: A Dissipative Structures Approach To Transform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0, P.297-316.
    14. Mathews, K. M. and White, M. C. (1999), The Problem of Prediction and Control in Theoretical Diversity and the Promise of Complexity Scie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Vol.8, No. 1, 1999, P.17-31
    15. Meamber, L. A. (1997), The Constitution for The Arts as Cultural Production: The Role of The Consumer, Arts, and Cultural Intermediary as Producer/Consumer of Meaning,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IN. USA.
    16. 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17.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18. Porter, M. 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19. Prigogin, I. (1972), Thermodynamics of Evolution, Physics Today, December.
    20. Prigogine, I. & Stengers, I. (1984), Order out of chaos: Man`s New Dialogue with Nature, New York: Bantam Books.
    21. Scherer, F.M. (1970),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Public Policy, Rand Mcnally Chicago.
    22. Shepherd, W.G. (1979),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Prentice Hall New York.
    23. Tansley, A. G. (1935), The use and abuse of vegetational concepts and terms. Ecology: 16, 1935, P.284-307
    24. Tasaka, H. (2000), Twenty-First-Century Management and The Complexity Paradigm, Emergence, Vol. 4, No. 1, 2000, pp115-123.
    25. Utterback, J. M. & Abernathy, W. J. (1975), A dynamic model of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Omega, Vol. 33.
    26. Utterback, J. M. (1994), 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7. Woods, W. A. (1987), Classical Aesthetics and Arousal Theory: Implications for Fine Arts Marketing, Advances in Nonprofit Marketing, 2, Belk, Russell W. ed. London: Jai Press Inc., P.203-239
    Description: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1359018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35901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科技管理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7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