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010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48/144635 (79%)
造访人次 : 51658387      在线人数 : 49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0107


    题名: 生技製藥產業的價值創造模式-以APEX、NEXMED、BURRILL&COMPANY為例
    How to Create the Value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ase Study of APEX, NEXMED, and BURRILL&COMPANY.
    作者: 林群倫
    Lin, Chun Lun
    贡献者: 劉江彬
    陳桂恆

    Liu, C.B.
    Chan, Keith K.H.

    林群倫
    Lin, Chun Lun
    关键词: 生技製藥
    智慧財產
    實體審查
    無形資產鑑價
    價值創造
    技術移轉
    Biopharmaceutic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Due Diligence
    Intangible Asset Valuation
    Value Cre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日期: 2007
    上传时间: 2009-09-11 17:15:35 (UTC+8)
    摘要: 新藥開發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需要專業的技術實驗人才、以及具產業經驗的管理團隊,但是其所獲取的價值和領域也是相對較大的。生技製藥產業包括新藥、學名藥、中草藥、基因及蛋白質製劑、遠距醫療、預防醫學、醫療器材等。台灣在生技製藥已經投入許多資源,但是所獲得的成果並不如預期,主要原因除了缺乏像國際大廠的充足資金之外、且沒有完整的生技製藥產業鏈,更重要的是缺少了對生技製藥智慧財產管理的經驗、沒有國際行銷能力去取得市場。起因點則為台灣生技製藥公司仿照國際成功的生技製藥大廠模式,卻沒有自己的價值創造和創新模式,為了替台灣生技製藥廠商尋找新的利基和成功模式,本文分析了國內與國外的生技製藥公司,以尋找適合台灣的價值創造模式。
    台灣生技製藥廠商主要缺乏的並非是技術,而是結合智慧財產的法律議題、並且發展出市場導向的生物技術研發模式。智慧財產相關議題在生技製藥產業更是最關鍵的因素,因為新藥研發動輒10年,而一般資金來源的銀行和創投都無法忍受所投資的公司必須要十年才可以獲利退出,因此透過不同臨床時期開發的新藥,其價值也會有顯著的不同,再透過技術移轉、授權和相關合約的簽訂,才能促使台灣中小型的生技製藥公司可以生存。本文要提出價值創造模型之前,必須要針對生技製藥產業的技術研發特性進行分析,接著必須透過智慧資本與財務會計的方式計算生技製藥產業無形資產的價值,最後透過個案中不同公司的營運策略,找出最適合現今生物製藥產業發展的模式。
    生技產業需要相當多的資金去做新藥研發與市場行銷,這也是生技產業特殊的供應鏈上最重要的一環。因為,創投公司不只會投資金錢,它還會幫忙被投資公司尋找人才、市場、和策略發展。因此,本文第三個個案公司Burrill&Company為美國生技創投公司,最近幾年也可以看到它在大中華地區尋求投資機會。Apex International公司選對人才創造出優良品質的委託臨床試驗、和NexMed透過技術授權所產生平台技術,三家公司所創造的價值,去印證本文所提出的生技製藥產業價值創新模式的適用性。
    論文研究結果顯示生技製藥產業最成功的關鍵因素至少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核心能耐(Core Competence)的建立、第二點就是選擇對的人才。由本論文的價值創造模式中心出發,便是透過紮實的研究發展技能;建立優良的管理技巧以降低研發風險;透過創造新的技術和產品價值的核心能力建立,再選擇正確的人才組合,創造出外部的價值,最後達到整體價值創造的綜效。希望台灣不光只是擁有科技基本法與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等政策,而是可以透過本論文提出之價值創造模式,有效提升整體生技製藥產業的環境,以期產生更多成功的故事。



    關鍵字:生技製藥、智慧財產、實體審查、無形資產鑑價、價值創造、技術移轉。
    Biopharmaceutical is driving force of the global healthcare economy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for a biopharmaceutical company to gain value from a new drug during its clinical development, capital investment,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management team with industrial experience are needed.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re included of new drugs, generic drug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enetic and protein preparations, tele-medicine, preventive medicine, medical devices and so on. Taiwan has invested a lot of resources at biopharmaceutical fields but the results are not as expectation. The main reason is the lack of adequate funding from international big pharma, and the operation is no integrity of the value chain at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More importantly is the lack of management experienc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no marketing ability to access to the global technology supply and demand market. The key point is that they copy of the format of big pharma but lack the spirit of th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 analyzed the three cases in the thesis and tried to find a niche and successful model for the value-adding on the Taiwan’s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aiwan does have the technology know-how, but most of the companies’ problems are the lack of market-oriented R&D model and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s. IP issues including management know-how related to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re the most crucial factors. Most companies tends to spend ten years on developing a new drug. Most of the investment banking and venture capitals are hard to endure by the long-term exit mechanism. The value will be totally different if the investors can exit at various clinical stage of new drugs at various stages with the strategy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licensing agreement. Such business model can make Taiwan’s small and medium-sized bio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easier to survive. To verify this value creation model, I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calculate the value of intangible assets on the technology by the methodology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 Finally, I will identify the most suitable model by compared with the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in three representative cases.
    The biotech industry needs a lot of funding to do R&D and marketing of new drugs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 this special supply chain. Not only to invest money, venture capitalist should help the company to recruit the talent, target the market, plan and execute the strategy. Therefore, the third case is the U.S. venture capital firm called Burrill & Company. In recent years, it moved to the Great China region to seek th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pex International recruit the right talents to the right position and create a great world class quality project on the clinical trial, and NexMed bring their value through the platform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 licensing. All the cases are selected to examine the availability and suitability of the value creation model.
    At least two key successful factors for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has been revealed by the research of the thesis study. The first one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n the technology in their respective business, and the second one is the management know how in putting the right person on the correct position. Overall, the value creation model is build on a soli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kills, a great management know-how to reduce the risk, and the spirit of entrepreneurship to create the true innovative products or services. With all the core competences, we can integrate the team with multidisciplinary talents to expand the value with the outside resources, and give the synergy of the whole value-added model. Hope that with the recent enactment of the Ba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w and New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Act in Taiwan, more successful stories can be created by this value-added model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第一章 續論 1
    第一節、前言 1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範圍 5
    第四節、研究架構與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台灣生技製藥產業的產業鏈 7
    第二節、智慧資本的應用 13
    第三節、智慧財產的管理 17
    第四節、無形資產的評價模式 26
    第五節、新藥開發的法規與過程 36
    第六節、價值創造的策略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0
    第一節、研究架構與分析模式 50
    第二節、研究對象 52
    第三節、資料收集(初級資料、次級資料) 52
    第四節、研究限制 53

    第四章 智慧財產加值下的生技製藥的創新模型 54
    第一節、智慧財產對於生技製藥產業的重要性 54
    第二節、如何利用專利、商標及品牌對生技製藥產業加值 55
    第三節、如何利用實體審查(Due Diligence)來增加公司價值 59
    第四節、生技製藥產業的價值創造模型 62

    第五章 個案研究:APEX 66
    第一節、公司組織與服務介紹 66
    第二節、全球臨床試驗的代工模式與專案整合模式 68
    第三節、Apex的融資模式 70
    第四節、Apex的價值創造策略 71

    第六章 個案研究:NEXMED 73
    第一節、公司組織與產品線介紹 73
    第二節、中小型生技公司如何切入大型公司的利基市場 76
    第三節、NexMed的融資模式 77
    第四節、NexMed的價值創造策略 78

    第七章 個案研究:Burrill&Company 81
    第一節、公司組織與發展策略介紹 81
    第二節、如何評估並選擇適當的投資目標物 83
    第三節、新藥授權與加值的模式 90
    第四節、創新型技術融資與專業團隊輔導模式 92
    第五節、Burrill & Company的價值創造策略 95

    第八章 個案彙整與研究發現 97
    第一節、全球生技製藥的價值衡量模式 97
    第二節、全球生技製藥的私募融資管道 103
    第三節、全球新藥技術授權的談判策略 105
    第四節、全球生技製藥的階段性任務 107
    第五節、台灣生技製藥產業的價值創造模式 112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19


    圖目錄

    【圖1】純新藥研發製程 8
    【圖2】生技製藥國家型科技計畫架構 11
    【圖3】生技製藥產業價值鏈 12
    【圖4】全球生技製藥產業價值鏈 13
    【圖5】智慧資本價值衡量架構 15
    【圖6】Skandia Navigator 16
    【圖7】智慧財產管理的價值鏈 22
    【圖8】智慧財產管理珍珠圖 25
    【圖9】時間價值基礎 30
    【圖10】人體臨床試驗許可審查流程說明 36
    【圖11】新藥開發申請審核流程 38
    【圖12】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適用對象 42
    【圖13】生技新藥條例相關優惠措施統整 43
    【圖14】生技製藥產業價值創造模式論文研究架構 51
    【圖15】智慧財產與產業結構的關係 56
    【圖16】生技製藥產業的產業鏈 56
    【圖17】台灣新藥開發的供應鏈 57
    【圖18】智慧資源資本化過程 58
    【圖19】Patent Protfolio—Panacor Bioscience LTD. 63
    【圖20】生技製藥產業的價值創造模型 64
    【圖21】國際精鼎(APEX)的功能性組織圖 67
    【圖22】NexACT的經皮吸收加強劑技術 77
    【圖23】NexMed的經營模式 79
    【圖24】NexMed目前正在研發和試驗中的藥物產品 80
    【圖25】Burrill & Company 的組織架構與策略功能圖 82
    【圖26】Burrill & Company選擇投資標的流程 83
    【圖27】Burrill & Company 的新藥授權和加值模式 91
    【圖28】生技製藥產業的決策樹模型 99
    【圖29】Apex 的智慧資本價值 101
    【圖30】Symphony Capital的融資模式 105

    表目錄

    【表1】生技製藥產業開發流程 1
    【表2】2004 ~ 2020 年專利到期藥主要藥品 3
    【表3】FDA歷年開發純新藥核准通過數目 10
    【表4】評估價值方法的優劣勢分析 28
    【表5】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與促產條例的比較表 43
    【表6】台灣生技相關專利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狀況 44
    【表7】主要的實體審查(Due Diligence)之原則和過程 59
    【表8】其他實體審查(Due Diligence)之原則和過程 59
    【表9】CRO公司的產業鏈分佈圖 69
    【表10】NexMed 在台灣所販賣的藥品 73
    【表11】Burrill & Company 投資生技領域與地區分佈 84
    【表12】Burrill & Company 技術融資和顧問團隊加值過程 92
    【表13】生技製藥產業併購值所創造的價值 95
    【表14】2007年全球13個主要藥品市場分析 97
    【表15】生技製藥產業藥物價值的標準模組 100
    【表16】NexMed的價值估算 102
    【表17】大型公司與廠商合作育成新藥 103
    【表18】韓國政府的Biotech 2000計畫 109
    【表19】韓國推動生技產業之政策性工具 110
    【表20】中國863計畫的研發要點及成果 111
    參考文獻: 中文著作:
    王惠玲著。發明專利申請實務—化學、醫藥、生物科技相關發明。2006年4月。
    周延鵬。一堂課2,000億,智慧財產的戰略與戰術。2006年12月。
    周延鵬。虎與狐的智慧力,智慧資源規劃九把金鑰。2006年3月。
    孫小萍著。處方藥產業的法律戰爭—專利侵權之學名藥實驗例外。元照出版、2008年1月。
    秦慶瑤。藥品委外硏發及生產的發展現況及趨勢。2004年7月。
    渡邊康夫著、先鋒企管部譯。企業價值完全圖解,公司投資與獲利的財務指標。2007年6月。
    楊代華著。處方藥產業的法律戰爭—藥品試驗資料之保護。元照出版、2008年1月。
    楊長賢。生物科技與法律:美國生技發明專利案例分析。2002年。
    劉江彬、黃俊英合著。智慧財產管理總論。華泰出版,2003年12月。
    工研院產經中心與資策會合編。2015年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2007年2月。
    劉江彬。美國建構多元技轉系統。http://iip.nccu.edu.tw/iip/NEW-iip/page/pauliu/article%202.htm
    歐盟專利局:http://www.epo.org/
    Yahoo財經資料:http://finance.yahoo.com/
    資料庫:
    ITRI-IEK 產業情報網 http://ieknet.itri.org.tw/
    Recap http://www.recap.com/
    Thomson Pharma http://www.thomson-pharma.com/
    英文著作:
    Armitage, S. The cost of capital : intermediate theory. 2005/5.
    Steven M. Auvil, et al. IP litigation best practices : leading lawyers on protecting and defending your compani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05/10.
    Claas, Junghans et 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 a guide for scientists, engineers, financiers, and managers. 2006/3.
    Steven Dresner and E.Kurt Kim. PIPEs: A Guide to 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 Bloomberg Press. 2003/6.
    Peter Howson. Due diligence : the critical stage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2003/4.
    Ottoo, Richard E. Valuation of corporate growth opportunities : a real options approach. 2000/3
    John Wiley & Sons. Valuation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 intangible assets, goodwill, and impairment analysis, SFAS 141 and 142. 2002/4.
    英文期刊:
    Anil G. D’souza, David J. Keeling, and Richard D. Philips. Improving quality in pharma manufacturing. Mckinsey survey 2007/9.
    Emmanuel V. Pitsilis, Andrew Sheng, and James Twiss. Why ASEAN’s stock markets must work together. Mckinsey survery 2007/10.
    Benjamin Leader, Quentin J. Baca and David E. Golan. Protein therapeutics: a summary and pharmacological classification—A guide to drug discovery. p21~39, 2008/1.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
    Martha Luehrmann. Valuate2000 and ValBio2000 fro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n AUTM valuation model. 2000/12.
    Sam Marwaha, Samir Patil, and Navjot Singh. Using IT to speed up clinical trials. Mckinsey survey 2007/7.
    William A. Sahlman. How to write a great business pla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7/7.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TVCA。2007 Year Book 台灣創業投資年鑑。2007年7月。
    AUTM 2006 annual report.2008/1.
    How companies approach innovation. Mckinsey Global Survey on Innovation 2007/12.
    日本Innovation 25 戰略會議翻譯本,工研院產經中心(IEK)編譯。長期戰略指導方針「創新25」:創造未來、對無限可能的挑戰。2007年7月出版。
    台灣經濟研究院。全球農業生技產業趨勢分析代表性個案研究。2007年1月。
    野村總合研究所著、黃瓊仙譯。2010計畫,掌握亞洲大錢潮,前進大湄公河經濟圈戰略。2008年1月。
    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資本研究中心與財團法人資策會情報中心合編。智慧資本管理。2006年1月。
    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2007年中華民國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簡介。2007年7月出版。
    Anita M. McGahan著、李芳齡譯。創新的軌跡,產業演變與企業策略。2007年3月。
    Lars Tvede著、蕭美惠、陳儀譯。景氣為什麼會循環,歷史、理論與投資實務。2007年11月。
    Phil Rosenzweig著、徐紹敏譯。光環效應,科學分析成功模式的九大陷阱。2007年9月。
    Vijay Mahajan、Kamini Banga著,顧淑馨譯。86%市場學,前進金磚市場的九大成功法則。2006年12月。
    William Brittain-Catlin著、李芳齡譯。揭開境外金融的秘密,境外共和國。2007年1月。
    中文期刊及論文:
    王世晞、張重昭。製藥產業之演進、現況、與趨勢。2004年6月。2004年6月。
    王伯元。創業投資之現況與展望。玉山科技月刊Vol 62,2007年1月。
    王俊賢、吳怡萱。共同基金投資標的對基金流量與基金績效間關係之影響–以國內生技基金為例。2005年6月。
    包志華、林妙雀、林衛理。技術移轉、行銷策略與創新策略對台灣生技製藥業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2004年6月。
    朱明珠、劉尚志。以美國Amgen公司為例探討生技醫藥公司發展之專利策略。2001年6月。
    江明鴻、盧陽正。應用多階段複合實質選擇權模式探討專利保護期間的到期對生技製藥公司成長機會價值的影響。2003年6月。
    任苙萍、梁文貴。國際技術移轉與競爭優勢之研究─以台灣生技廠商為例。2004年7月。
    江雪嬌、李仁芳。從研發創新系統與智慧資本探討大學成果擴散績效。2007年10月。
    李主平、耿筠、廖本哲。專利在公司獲利能力之遞延效果的研究-以美國製藥業為例。2004年6月。
    李建宏、顏聰榮。生物科技產業評估模式之探討。2003年6月。
    李昆遠、陳啟斌。極端情境存在之投資組合風險評估模型研究 - 以美國生技類股股票為例。2003年6月。
    李昱慧、洪育忠。智慧資本衡量之研究─以製藥產業為例。2005年7月。
    范文昇、謝銘洋。論美國專利法及拜杜法案對生技產業發展之影響―兼論我國專利法及科學技術基本法。2005年7月。
    范生平、吳啟銘。企業價值評估與創造策略之研究--以百略公司為例。2002年6月。
    林佳樺、于卓民。影響技術授權價格因素之研究-以製藥產業為例。2005年6月。
    林順陽、李佳玲。製藥產業研發支出、非財務性指標與公司績效之關聯-以原料藥產業為例。2005年6月。
    林偉鴻、黃振聰。台灣生技產業融資策略之探討-自由現金流量觀點。2004年6月。
    洪景原、陳忠仁。生技公司營運特性、組織能力及經營績效之關聯性研究。2004年6月。
    夏松喬、李揚。海外直接投資對台灣生技廠商營運績效影響之研究。2007年6月。
    陳正源、范惟翔。策略聯盟之動機類型、互動機制與聯盟績效之關係-以台灣製藥廠為例。2005年6月。
    陳永宜、陳月霞。生技製藥業供應鏈管理模式之研究─以LLY 公司為例。2004年6月。
    許仲豪、于卓民。多國製藥公司邁向國際化的路程—以必治妥施貴寶為例。2004年6月。
    陳俊賢、孔憲法。產業群聚現象之研究-以製藥產業為例。2007年6月。
    陳榮政、黃文鴻。台灣發展生技科技產業政策之結構與策略分析--以「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為例。2002年6月。
    翁文棟、李顯峰。瑞士政府對製藥業研發協助之研究:以諾華公司為例。2004年6月。
    翁群楷、黃金發。生技公司價值創造因素之研究–平衡計分卡之觀點。2006年6月。
    曹嘉麟、邱永和。生物科技廠商效率分析。2002年6月。
    曾念國。全球原料藥產業2005年回顧與2006年展望。IEK產業情報網 2006年4月。
    曾靖雯、侯英泠。新藥人體試驗契約之探討。2006年6月。
    黃慶鴻、溫秀英。創投公司投資生技領域決定因素之探討。2001年6月。
    曾僑俞、邱永和。營運環境對台灣生技廠商營運績效影響之研究。2006年6月。
    楊旻翰、譚瑞琨。台灣生技產業前景及各國發展模式分析。2000年11月。
    詹盛元、林博文。製藥公司聯盟後對新藥產出之影響。2006年6月。
    葉森魁、蔡千姿。製藥產業之通路關係經營與行銷差異化策略研究。2005年6月。
    楊博翔、黃振聰。以系統動力學探討製藥產業創新模式。2007年6月。
    賈國中、張東生。衡量生技產業研發之專利績效。2004年6月。
    張瑞平、虞孝成。台灣生技化妝品企業經營策略-以台鹽、台糖、台塑生醫為例。2006年6月。
    鄭光泉、方至民。台灣生技與製藥產業之企業競爭優勢與創新經營模式之建構。2004年6月。
    劉江彬、劉文卿、張孟元「技術價值關鍵指標之研究」,資訊管理學報 (SSCI期刊),2003年。
    劉江彬、孫遠釗、耿筠,「美國法院對醫療用生物科技產品專利之可實施性的見解」,智慧財產權月刊,第二十六卷,頁3-21,2001年2月。
    劉江彬、孫遠釗、耿筠,「美國法院對生物科技發展之專利醫療用產品之非顯著性的見解」,智慧財產權月刊,第二十三卷,頁12-26, 2000年11月。
    鄭如惠、吳豐祥、楊子江。上市藥廠的策略作為與績效研究--財務分析的觀點。2000年6月。
    鄭秋欽、曾盛恕。知識密集服務業群聚之形成 -以生技服務業為例。2005年7月。
    劉靜達、潘東豫。投資生物科技產業評估準則之探討。2003年6月。
    魏翠亭、謝銘洋。生技製藥產業技術移轉與研發契約之研究─兼論專利集管與強制授權制度。2004年6月。
    戴德賢。台灣生技公司財務績效之研究。2003年6月。
    蘇張和惠、蔡明田。國際市場進入模式的選擇—印度和台灣藥廠經驗之實證研究。2005年6月。
    研討會資料:
    生物科技研發成果商品化,政大智慧財產研究所主辦。台北亞太會館。2008年2月。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研發成果發表暨97年度產學研合作說明會。2008年1月16日,台大第二活動中心集思會議中心。
    第一屆台灣生醫產業選秀大賽。時代基金會主辦。2007年12月11日。
    國內新藥審查準則及美國FDA CFR 505(b)(2)規範。財團法人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2007年10月。
    經濟部「培訓科技背景跨領域高級人才計畫」--96年海外培訓成果發表會第四章—從美國藥品訴訟案例看台灣學名藥廠發展之道。2007年11月。
    醫藥經營之籃海策略與自費市場商機研討會。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主辦。2007年11月。
    2005生技與投資學院—生技醫藥公司之財務操作與實務應用篇。2005年3月,南港軟體園區A棟。
    2007 Monte Jade BioInvestor Forum. 2007年4月。台灣玉山科技協會主辦。台北喜來登飯店。
    網站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http://www.sipo.gov.cn/sipo/
    日本特許廳:http://www.jpo.go.jp/
    生化、醫藥、集中草藥專利資料庫:http://biotech.tipo.gov.tw/html/search_index.html
    生技法規資料庫(南港生技育成中心):http://www.nbic.org.tw/s_4.asp
    世界智慧財產組織:http://www.wipo.int/portal/index.html.en
    美國專利商標局:http://www.uspto.gov/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http://www.fda.gov/
    經濟部智財局:http://www.tipo.gov.t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智慧財產研究所
    95361005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361005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智慧財產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74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