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2978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451/144438 (79%)
Visitors : 51314850      Online Users : 85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783


    Title: 收視率於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媒體購買公司的電視媒體購買策略應用之研究
    Authors: 林宜蓁
    Contributors: 彭芸
    林宜蓁
    Keywords: 媒體購買
    媒體企劃
    收視率
    Date: 2002
    Issue Date: 2009-09-11 16:18:31 (UTC+8)
    Abstract: 在早期僅有三家無線電視台的時代,電視公司坐擁一切資源,是強勢主導廣告市場的「賣方」。但是,隨著有線電視的普及與第四家無線電視台進入市場,整個媒体購買生態已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收視率」數據,被電視台主管認為是廣告主決定下廣告比例的依據。
    但是,收視率調查原本是為因應廣告主需要一個公平、合理的訂價系統而產生的參考數據。若真要完全以收視率決定媒體購買,那麼在收視率上吃虧有線電視的節目,便不足以吸引廣告主與廣告代理商。但是,有線電視卻以CPRP的賣法,突破收視率不足的困境,廣告量逐年上昇,在2000年甚至超越了無線電視台。所以廣告主與媒體購買公司在媒體購買上,除了收視率外,必定另有考量。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收視率調查於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及媒體購買公司,在電視媒體廣告購買決策上的應用。在收視率調查方法不斷改進,及電視產業面臨多頻道競爭與重組的變化之際(黃葳葳,1999),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及媒體購買公司對收視率數字的解讀有何轉變?
    因為廣告媒體策略的擬定,向來偏重實務工作而少理論論述,故本研究藉訪談廣告主內部專職電視廣告媒體策略之決策人員,及於廣告代理商或媒體購買公司任職之資深人員—涵蓋媒體研究、媒體企劃及媒體購買三個部門,還有電視台業務部、收視率調查機構之執行者,勾勒出研究問題之全貌,並且有以下的發現:
    一、 影響廣告主及媒體公司購買決策的因素:
    1、廣告主的企業內規:有效到達、成本效益、購買附加價值
    2、媒體的經營作為:即節目收視率和品質的表現、業務企劃能力。
    二、收視率在媒體企劃上被當作是:
    1、專業媒體企劃人員為廣告主做廣告預算分配、媒體選擇的參考依據:
    2、專業媒體公司說服廣告主接受媒體企劃的依據:
    3、廣告主評估媒體投資效益的基準:
    4、廣告主評估媒體購買公司績效的指標: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丁榮國(1999):〈電視收視率量與質的探討〉,《復興崗學報》,第67期,頁191-222。
    公共電視(7/1/1999):〈電視生死符:收視率(上)(下)〉,《公共電視閱讀天下網頁》,http://203.74.200.13/~reading/。
    方世榮譯,Kotler, Philip著 (1998) :《行銷管理學:分析、計劃、執行與控制》。台北:台灣東華。
    王婷玉(1/1999):〈多頻道電子媒體環境裡的忠誠閱聽人—收視率調查新技術與重複收視率〉,《廣播與電視》,第十三期,頁32-40。
    石蒨蓁(9/2000):〈別再亂蓋了!—頻道商與系統業者大和解〉,《廣告雜誌》,頁32-34。
    石蒨蓁(9/2000):〈媒體代理商的新定位—傳立擴展全方位服務 獨占鼇頭〉,《廣告雜誌》,頁152-153。
    何銘驥、鄒光華譯(1985):《廣告媒體計畫》,台北:廣告時代雜誌社。
    呂宜霖(2002):<傳立組織調整9人求去 群邑媒體新任總經理夏彪>,《廣告週報》第十二期。
    李倩玲(2001):<台灣的媒體奇蹟>,《動腦雜誌》,二月份:頁44-47。
    李國川(1999):《台灣廣告市場「媒體集中購買」制度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Picard , Robert G. (1989). Media Economics. 1st. ed., Newbury Park CA:Sage.
    Roberts, E. J. (1984). Program appeal and program impact: A new approach to qualitative ratings. Research working paper.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Columbia University.
    Rothschild, M. L. (1987). Advertising: From fundamentals to strategies (1st ed.). US, D. C.: Health and Company.
    Sandage , C. H., Fryburer, V. & Rotzoll, K.(1989). Advertising. New York Pitman Publishing Inc.
    Stavitsky, A. G. (1998). Counting the house in public television: A history of
    ratings use, 1953-1980.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2(4), 520-
    534.
    Shimp, T. A. (1997). Advertising, promotion, and supplemental aspects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4th ed.). US: The Dryden Press.
    Shimp, T. A. (1997). Advertising, promotion, and supplemental aspects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4th ed.). US: The Dryden Press.
    Sissors, J. Z. (1971). Matching media with market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1(5), 39-45.
    李瞻(1984):《電視制度》,台北:三民書局。
    Smith, W. R. (1956).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segmentation as alterna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rketing, 21(1), 3-8.
    Sonia Yuspeh and Garth Hallberg(1983). J. Walter Thompson - the radical potential of cable advertising - Jar, August/September, 1983. Newsweek Media Research.
    Surmanek, J. (1993). Introduction to advertising media: Research , planning, and buying. Lincolnwood, Ill.: NTC Business Books.
    Webster, J. G., & Lichty, L. W. (1991). Rating Analysis: Theory and Practice. Hillsdale ,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Wells, W., J. Burnett & S. Moriarty(1989), Advertising:Principles and Practice, 3rd ed., International Editions, New Jersey:Prentice-Hall.
    Wober, J.M. (1988). The use and abuse of television: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changing scen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Wimmer Roger D. & Dominick Joseph R. (1991),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3rd ed.
    Jhally, Sut (1989).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e. In Augus, I. And Jhally, S. (Eds.) Cultural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pp. 65-81.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Jugenheimer, Donald W., & White, Gordon E. (1994). Basic Advertising.
    周亦龍(1999):《媒體的做點》。台北:動腦。
    岳心怡(3/2000):〈媒體公司大出頭—1999年媒體購買公司一覽〉,《廣告雜誌》,頁66-70。
    林維娟(1995):《跨國性廣告在三家無線電視台及衛星電視台的媒體使用策略之比較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伶(1999):〈專業電影台與專業新聞台收視情況分析>,《廣電人》,59:56-57。
    林彥伶整理(1999):〈今天不喝奶—閱聽眾分析與節目發展>,《廣電人》,60:44-47。
    胡光夏(2000):〈廣告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法初探〉,《新聞學研究》,第64期。
    柳婷(1999):《廣告與行銷》,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洪平峰(1995):《生態變遷中的電視經營管理》,台北:黎明。
    胡堯廷(1997)《有線電視綜合性頻道對無線電視在節目策略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鉅昌(1986):《電視傳播》,台北:華視出版社。
    徐榮隆(1994):《有線電視廣告行為 時段、頻道及節目選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玉芳(2000):〈尋找閱聽人—網際網路閱聽人調查方法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廣播與電視》,第15期,頁139-184。
    高渠(1985):《電視廣告創作學》,臺北:華視出版社。
    高端訓(1993):《策略性廣告媒體計劃架構之建立理論與實務運作》。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宏源(1996):<媒體規劃策略與實務>,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張依雯(1999)〈「三立頻道家族」之經營策略探討:一個月收視率意義解讀取向的分析,《新聞學研究》,61期,頁179-222。
    張依雯(2000):《解構台灣地區電視經營生態與收視率之關聯》。國立政治大學廣播與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智、方菁容(1998):〈廣告管理之研究-廣告主之廣告組織結構形式與作業決策〉,《廣告學研究》,第7集。
    張素華(8/2000):〈客戶您要用哪份報告〉,《相關報導》,頁27-30。
    曹劍中,(3/1999):〈廣告主的惡夢—擁擠不堪的廣告時段〉,《廣告雜誌》,頁106-108。
    梁世斌、郭魯萍(2000):<收視率調查與電視廣告的販售>,《台灣的廣告發展》,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莫季雍(12/1999):〈今天不喝奶—閱聽眾分析與節目發展〉,《廣電人》,頁44-47。
    陳可立(1996):《全球媒體策略—跨國媒體組合、載具選擇和媒體排程之考慮因素探討》。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韋仲(2000第四季):<媒體公司品牌小組之探討>,《傳立媒體季報》,頁2。
    陳韋仲(7/2000):〈媒體購買公司對廣告公司有多大衝擊?〉,《廣告雜誌》,頁18-20。
    陳德愉(12/9/1999):〈媒體不用心怪罪收視率,鄭淑敏—怒廣告圈發笑〉,《新新聞》,666期,頁68-73。
    陳曉莉(10/2001):〈ACNielsen eRatings.com:美國網路人口比例已達60%〉, PCHOME新聞。
    彭芸、王國樑(1997):《影視媒體產業(值)調查分析》。行政院新聞局綜合計畫處委託研究報告。
    彭芸、鍾起惠、陳一香(1999):《由節目評鑑看電視節目品質標準的建立》。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計畫。
    程宗明(1999):〈「黨政軍退出三台」之後—從批判政治經濟學思考無線電視台制度的改造〉,《廣播與電視》,(13)頁87-122。
    馮建三譯,Robert G.Picard 著(1994):《媒介經濟學》,臺北:遠流出版社。
    馮建三譯,Sut Jhally 著(1989):《廣告的符碼》,臺北:遠流出版社。
    黃振家(2000):《閱聽人對電視廣告態度之研究—一般廣告態度模式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振家譯,Wimmer, R. D. & Dominick, J. R.著 (2002) :《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學富文化。
    黃啟瑞 (1979):《廣告主對媒體印象與媒體接觸行為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葳葳(1999):〈虛擬閱聽人?從回饋觀點分析台灣地區收視╱聽率調查的現況—以潤利、紅木、尼爾森台灣公司為例〉,《廣播與電視》,14期,頁25-61。
    黃德琪(2001):〈潛談收視質概念〉,《廣告雜誌》,第117期,頁108-110。
    虞晨曦、劉世筠(1994):〈迎接收視率調查新紀元〉,《廣告雜誌》,第38期,頁84-87。
    趙碧華、朱美貞譯,Allen Rubin, Earl Babbie 著(1995):《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臺北:雙葉。
    劉世筠(07/1994):〈節目收視率等於廣告收視率?〉,《廣告雜誌》,頁42-49。
    劉幼俐(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90年代的電視媒體與閱聽人收視行為研究》。台北:時英。
    劉幼俐、劉美琪(1997):《多頻道環境下的電視經營—問題與對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
    劉美琪(1995)《促銷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正中書局。
    劉美琪(1998):〈廣告媒體研究—問題與展望〉,《廣告學研究》,10集,頁143。
    樊志育(1992):《廣告學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編輯部(3/1999):〈動腦"98年台灣綜合廣告代理商暨整合傳播集團排行榜〉,《動腦雜誌》,頁43-51。
    編輯部(3/1999):〈`98媒體購買公司排行榜--媒體購買公司的發展趨勢〉,《動腦雜誌》,頁94。
    編輯部(6/2000):〈台灣媒體大勢〉,《動腦雜誌》,頁26-30。
    編輯部(3/2001):〈封面故事: Who is the No.1? 2000年廣告量年度調查報告 〉,《廣告雜誌》頁33-56。
    編輯部(5/2002):〈2001年廣告量回顧〉,《廣告雜誌》頁20-24。
    蔡念中(1996):《電視台外製外包制度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蔡念中、張宏源、莊克仁(1996):《傳播媒介經營與管理》,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蔡美瑛編譯(1997):《廣播電視媒介銷售》,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原書 Warner, C., & Buchman, J.〔1931〕. Broadcast and cable selling. Calif. Belmont: Wadsworth Pub.)
    鄭自隆(1995):<廣告與台灣社會:戰後50年的變遷>,《廣告學研究》,13:19-38。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
    鄭淑敏(11/30/1999):〈我的呼籲—正視AC Nielsen對台灣電視亂象的影響〉,第9版,中央日報。
    鄧朝中(2002):《廣告媒體產業知識特性之研究--以電視媒體企劃與購買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祥蔚(2000):〈從李豔秋砲轟吳宗憲事件再談收視率的百年迷思〉,《廣電人》,第66期,頁36-37。
    賴寧寧(12/12/1999):〈我們的電視節目太爛了!中視董事長鄭淑敏為何單挑AC尼爾森?〉,《今週刊》,頁100-103。
    鍾倫納(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鍾起惠、陳炳宏(1999):〈公共電視新聞性節目編排策略之研究—節目類型與收視率研究結構之觀點〉,《廣播與電視》,14期,頁63-87。
    顏伯勤(1991):<台灣經濟發展與廣告發展的關係>,《新聞學研究》,45:頁119-138。
    魏宏展(2002):《收視質於廣告媒體企畫之應用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蘅、陳雪雲(2000)。〈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64,頁103-138。
    羅文坤,林隆儀,鄭英傑合譯,Don E. Schultz原著 (1988) :《廣告策略精論》,。台北:清華管理。
    羅文坤(1991):《行銷傳播學》,臺北:三民。
    羅淑貞(9/2000):〈寬頻上網三國鼎立—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瓜分寬頻網路市場大餅〉,《廣告雜誌》,頁32-34。
    關尚仁(1994),〈節目策略研究初探〉,《廣播與電視》,P15~P33。
    蘇蘅(1986):《傳播研究調查法》,臺北:三民。
    二、英文部分
    Ang , I. (1991). 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 London : Ithaca Press.
    Assael, H., & Cannon, H. M. (1979). Do demographics help in media selec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6), 7-11.
    Barban, A. M., Cristol, S. M., & Kopec, F. J. (1993). Essentials of media planning (3rd ed.). Lincolnwood, Ill.: NTC Business Books.
    Bagdikian, B. H. (1992). Media Monopoly (4th ed.). MA: Beacon Press.
    Bryant, J., & Comisky, P. W. (1978). The effect of positioning a message within differentially cognitively involving portions of a television segment on recall of the message.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5(1), 63-75.
    Bruno, A. V., Hustad T. P., & Pessemier, E. A. (1973). Media approach to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3(2), 35-42.
    Buzzard, K. (1997). Electronic media ratings: Turning audiences into dollars and sense.
    Cannon, H. M., (1984). The “Naïve” approach to demographic media selec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4(3), 21-25.
    Eastman, S. T., Sydney, W. H., & Lewis, K. (1989). Broadcast / Cable Programming: Strategies. N.Y.: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Eastman, S. T., Head, S. W., & Klien, L., (1989) Broadcasting/Cable Programming-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Garfinkle, N. (1963). A marketing approach to media selec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4), 7-15.
    Gensch, D. H., & Ranganathann, B, (1974). Evaluation of television program content 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onal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1(4),390-398.
    Gitlin, T. (1983). Inside prime time. New York: Pantheon.
    Goldberg, M. R., & Gorn, G. J. (1987). Happy and sad TV programes: How they affect reaction to commercial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4(3), 387-403.
    Haley, R. I. (1968). Benefit segmentation: A decision-oriented research tool. Journal of Marketing, 32(3),30-35.
    Lloyd, D., & Clancy, K. J. (1991). CPMs versus CPMIs: implications for media plann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1(4),34-44.
    McPhee, W. N. (1963). Formal theories of mass behavior. New York: Free Press.
    McQuail, D. (1997). Audience analysis. London: Sage.
    Murphy, J. H., Cunning, I. C. M., & Wilcox, G. B. (1979). The impact of programme environment on recall of humorous television commercial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8(2), 17-2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87451019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745101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9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