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文獻 王亞維譯(1996),Barsam, M. Richard著(1992)。《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市:遠流。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市:允晨文化。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11月:6-19。 王泰俐(2003)。〈從麥克魯漢觀點檢視本土電視新聞研究與雙重文本概念之演變〉。《中華傳播學刊》4:145- 183。 牛隆光、林靖芬著(2006)。《透視電視新聞 實務與研究工作談》。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毕然,郭金華譯(2002),Halbwachs著(1992)。《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Babbie, 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八版)。台北市:時英。 吳珮慈譯(1996),Aumont, J. & Marie, M.著,《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市:遠流。 吳慧卿(1992)。《社會記憶與新聞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季斌、王立君、白錫堃譯(2007),Welzer著(2001)。《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大學出版社。 芮傳明、趙學元譯(1992),Durkheim著(1915)。《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市:桂冠。 周慶祥、方怡文(2003)。《新聞採訪寫作》。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胡正光(2007)。〈從柏格森到阿伯瓦希:論集體記譯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147-201。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洪蘭譯(2004),Rupp, Rebecca著。《記憶的秘密》。台北:貓頭鷹出版社(城邦)。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117-149。 梁欣如(1993)。《電視新聞神話的解讀》。台北:三民書局。 張依雯(1999)。「三立頻道家族」之經營策略初探:一個收視率意義解讀取向的分析。新聞學研究61:179-222。 張恩光譯(1991),Seiter, E.著,〈符號學與電視研究〉。《當代》60:20-32。 張培倫,鄭家瑜譯(2002),Matthew Kieran編(1998)。《媒介倫理》。台北:韋伯文化。 夏春祥(2000)。《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1947-200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論文。 夏春祥(2003)。〈新聞論述與台灣社會二二八事件的議題生命史〉。《新聞學研究》75:201-242。 陳玉箴譯(2003),Silverstone, R.著。《媒介概念十六講》。台北市:韋伯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出版。黃新生(1993)。《電視新聞》。台北:遠流出版社。 陳清河(1991)。《電視新聞的視覺文化》。台北:電視文化探索學術研討會。 陳毓麒(2001)。〈電視新聞影音結構與閱聽人理解〉。《廣播與電視》17期:119-143。 黃葳威(1993)。〈電視新聞配樂對閱聽人的影響〉。《廣播與電視》1卷3期:67-90。 景軍(1995)。〈社會記憶理論與中國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秋季卷12:41-51。 楊治良、郭力平、王沛、陳寧編著(2001)。《記憶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董橋(1997)。《英華沉浮錄(六),新聞是歷史的初稿》。明窗出版有限公司。 鄭文琦譯(2005),James L. McGaugh著(2003)。《記憶與情緒-持久的記憶如何形成》。靈鷲山般若基金出版。 鄭郁欣、林佳誼、蔡貝倫譯(2008),Sanders, K.著(2003)。《探究新聞倫理》。台北:韋伯。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卷1期:247-296。 蔡美瑛(1995)。〈議題設定理論之發展:從領域遷徙、理論延展到理論整合〉。《新聞學研究》50:97-124。 戴寧(2005)。《武俠片聲音規則之運用—胡金銓《大醉俠》與李安《臥虎藏龍》之比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世宏譯(2000),Werner J. Severin, James W. Tankard Jr.著。《傳播理論 起源、方法與運用》。五南出版社。 姜雪影譯(1994),Roshco著(1975)。《製作新聞》。遠流出版社。 二、英文文獻 Adoni, Hanna & Sherrill Mane (1984). 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11:323-37. Berger, John (1978). Ways of Remembering. Camerawork 10. Carey, J. W. (1989)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Boston, MA: Unwin Hyman. Coser, Lewis A.(1992). “Introduction:Maurice Halbwachs 1877-1945”. In Lewis A. Coser(Ed).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kstrom, M.(2002). Epistemologies of TV journalism: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ism, Vol.3(3), 259-282. Johnson, T. J. (1995). The Rehabilitation of Richard Nixon: the Media’s Effect on Collective Memory, Garland Publishing Inc. Lippmann, W. (1922/1956)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McQuail, Denis (1987).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Manus, J. H. (1995). A market-based modle of news production. Communiction Theory, 5(4): 301-338 Newson, D. & Wollert, J. A. (1988). Media Writing: Preparing Information for the Mass Media (2n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Schudson, M. (August 1986). What time means in a news story. Gannett Center For Media Studies Occasional Paper No.4. ---------------- (1992). Watergate in American Memory: How We Remember, Forget, and Reconstruct the Past. New York: Basic Books. Schwartz, Barry(1982). The Social Context of Commemoration: A Study in Collective Memory. Social Forces, 61(2): 374-402. ------------------- (1991). Social Change and Collective Memory: The Democratization of George Washingt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6(2):221-236. Sontag, Susan (1997).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Farrar. Tota, Anna Lisa (2003). Collective Memorues at“Work” : The Public Remembering of Contested pasts. In Fredrik Engelstad(Ed).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ulture and power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Boston, Mass: JAI Van Dijck, J. (2004). Mediated memories: Personal cultural memory as object of cultural analysis.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e Studies, Vol.18(2), 261-278. Zelizer, B. (1992). Covering the Body: The Kennedy assassination, the Media, and the Shaping of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Zerubavel, Yael (1995). Recover roots: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making of Israeli national tra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三、網路資料 吳秉嵩(2005)。〈陳雅琳「福爾摩沙事件簿」做出名氣,觀眾想買DVD收藏。〉,(2005年10月18日),《星報》。取自http://udn.com/。 李順德(2007年5月9日)。〈新聞局:責在三立 違約扣款〉,《聯合報》。取自:http://udndata.com.ezproxy.lib.nccu.edu.tw:8090/library/。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1日。 廣電基金會(2006)。「2006年度優良電視節目」名單新聞稿,(2006年12月15日),取自 廣電基金網址:www.bdf.org.tw。 創市際(2005)。「2005. 3台灣地區媒體及媒體使用基礎調查」,(2008年6月14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crossmedia_200503_1.html。 公開資訊觀測站網址http://newmops.tse.com.tw/。 四、報章雜誌 李志德(2007)。〈三立228報導造假—系列特別報導移花接木 將國軍在上海處決共產黨畫面 指為基隆港屠殺紀實〉,(2007年5月8日)。《聯合報》,頭版。 余麗姿(2008)。〈股權之爭落幕,經營不變色,每股65元,林昆海買回三立17%股權〉。(2008年2月6日),《經濟日報》,A3版,今日焦點。 何孟奎,余麗姿(2007)。〈蔡正元:代每買家 洽購三立股權 每股出價65元承購港商持有17%股權 三立避免藍綠爭議 擬以每股45元優先買回〉。(2007年11月22日),《經濟日報》,A10版,綜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