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1/144292 (79%)
Visitors : 50924408
Online Users : 923
|
|
|
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763
|
Title: | 情人果電影劇本的創作與理論 Substitute Lover script & thesis |
Authors: | 湯素貞 Tang, Su Chen |
Contributors: | 李少偉 Lee, Philip S W 湯素貞 Tang, Su Chen |
Keywords: | 類型電影 高概念電影 次文化 點子 創新 |
Date: | 2007 |
Issue Date: | 2009-09-11 16:15:38 (UTC+8) |
Abstract: | 李安在2007年舉辦的「世紀電影講座」中表示:「世界沒有自由,電影可以讓人躲在框框(電影院、鏡頭)裏求自由。電影是夢想,創作者要盡量把夢經營得很吸引人。」他和多年的美國搭檔;製片兼編劇的James Schamus共同提到《臥虎藏龍》之所以能在美國大賣,是因為剛好迎向了美國次文化(subclture)轉型的需求;1943年美國戰爭時期上映的戰爭電影《卡薩布蘭加》(Casablanca)並未受到觀眾的青睞,卻在70年代新好萊塢時代來臨之後重映掀起了「cult」(特定群眾狂熱追捧的次文化類型)的熱潮。James Schamus認為一般人所認定的好萊塢就是大而奢華的代名詞,其實是一種意識形態的錯認,有很多型態的經營方式在好萊塢進行著,但他認為李安唯一不變的信念就是「創新」,雖然是躲在框框裏圓夢,卻不斷的打破框框。「電影小子」Steven Spielberg,也對電影的「點子」(idea)著迷。
美國是全世界電影事業發展得最蓬勃的地方,也是佔領我國及亞洲票房的最大贏家,此等成功並非偶然,美國也曾經面臨片場制瓦解之後的危機,但隨即能夠在電影敘事技巧(類型走向高概念)及發行體系的調整後更上高峰。近幾年,香港導演、明星進軍好萊塢及李安《臥虎藏龍》效應之後,東西方電影界似乎有了新的合縱連橫機制,這也率先挑戰了編劇的跨文化敘事技巧,正如李安所言:「在創作這類的題材時,要常常考慮到,並不是只有我們自己在檢視自己的文化。」 電影劇本是電影企劃案的最先鋒,和完成的電影之間還有一大段距離,編劇得在擇善固執與纳百川意見之中展現過人的智慧。 |
Reference: | 中文部分 丁乃非等(1994)。〈《姓越名南》或和姓女名人:專訪越裔美籍獨立製片女導演鄭明河〉《中外文學》,第228期,P.6-21。 《人間副刊》(2000年8月20日)。〈《臥虎藏龍》中的青春欽羨與戀童壓抑〉。 王蕙玲、蔡國榮、夏慕斯、王度盧(2000)。《臥虎藏龍》。新店 : 天行國際。 王秀惠(2006)。《種族歧視與性別 : 二戰之前美國本土大陸男性華人之經歷》。臺北 : 允晨。 王若璧譯(1990)。《種族歧視》。台北: 遠流。(原書Francois de Fontette. Le racisme.) 天下編輯(2001)。《活用波特的競爭策略》。台北。天下雜誌。 尹鴻、王曉豐(2007)。〈高概念電影模式及其商業啟示〉。《人民網》。 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00/76588/76590/5258864.html 石美倫譯(2006)。《史蒂芬.金談寫作》。臺北: 城邦文化。(原書Stephen King. 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水門事件(1972)《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9%97%A8%E4%BA%8B%E4%BB%B6 江耀進、武佩榮譯 (1991)。《戀人絮語 : 一本解構主義的文本》。臺北:桂冠。(原書Barthes, Roland. 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nureux.) 《自由時報》(2007年11月21日)。〈天使與魔鬼不敢拍反恐喊卡CSI停工〉。 《自由時報》(2007年9月20日)。〈李崗:李安拍到女人心裡了〉。 李鳳鳴整理(2006)。〈用理性與感性看台灣電影——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李安專題講座〉《文化總會、新聞局》。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 http://images.google.com.tw/imgres?imgurl=http://www.ncatw.org.tw/manager/UploadImage/Forum_Pic/forum_pic_31.JPG&imgrefurl=http://www.ncatw.org.tw/forum/detail_1.asp%3Fforum_id%3D16&h=2896&w=1944&sz=2106&hl=zh-TW&start=4&tbnid=TsxYdsKrmZhMiM:&tbnh=150&tbnw=101&prev=/images%3Fq%3D%25E6%259D%258E%25E9%2581%2593%25E6%2598%258E%26gbv%3D2%26svnum%3D10%26complete%3D1%26hl%3Dzh-TW%26sa%3DG 李其寅譯(1990)。《不能再有一個越南》。 李芬芳、汪 仲譯(1996)。《戰之罪 : 麥納瑪拉越戰回顧》。臺北: 智庫。(原書Robert S. McNamra. [2001].In. Retrospect.) 李時珍(1987)。《本草綱目》。臺北: 新文豐。 李學勤編(2001)。《爾雅注疏》。台北:古籍。 周黎明(2005)。《好萊塢啟示錄》。中國:復旦大學出版社。 易智言等譯(2001)。《電影編劇新論》。台北:遠流。(原書 Ken Dancyger and Jeff Rush. [1991].Alternative Scriptwriting:Writing Beyond the Rules.) 武文祥(1985)。《越戰的回顧與檢討》。臺北: 黎明。 胡洲賢譯(2003)。《找回生命的答案 : 自殺者親友的重建書》。臺北: 麥田。(原書Rita Robinson. [2001]. Survivors of Suicide. Career Press.) 胡耀恒譯(1999)。《世界戲劇藝術欣賞》。台北:志文。 洪翠娥(1988)。《霍克海默與阿多諾對「文化工業」的批判》。台北:唐山。 姚一葦譯著(1993)。《詩學箋註》。台北:鼎易。(原書Aristotle.On Poetics.) 香港:聯合聖經公會譯(1996)。《聖經---新標點和合本》。香港:聯合聖經公會。(原書The Holly Bible.) 侯紀萍(2007)。《台灣文學部落格》〈髒話記事簿-生活在髒話〉。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1522 徐舟濤、王執中譯(2002)。《越戰忠魂》。臺北: 星光。(原書Lt. Harold G.Moore(ret.)and Joseph L.Galloway. [1992].We are soldiers.) 高海夫、金性堯編(1993)。《詩經》。台北:地球。 唐清蓉譯(1996)。《冰風暴》。台北:方智。(原書Rick Moody. The Ice Storm. [1994]) 《時報週刊》(2007年11月2-8日)。〈秋天自殺潮死亡人數十年增一倍〉,第1550期,P.38-45。 章廷珪(1978)。《針灸大全》。臺北縣: 大方。 許文堂、謝奇懿(1990)。《大南實錄清越關係史料彙編》。臺北: 中研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 袁文靖(1977)。《越南戰爭史》。台北: 國際現勢周刊社。 陳德中譯(2004)。《希臘神話故事》。台北:知己。(原書Gustav Schwab. Gods and Heroes of Ancient Greece.) 黃丘隆譯(1989)。《自殺論》。台北: 結構群。(原書Emiue Durkheim.Suicide) 黃福瑞(2007)。〈市場區隔的藝術〉。《企業經營服務e網通》。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sme.nat.gov.tw/ECRC_PortalContent/ECRC_Scenario/howTo_business_b4_2.htm 曾西覇譯(2001)。《實用電影編劇技巧》。台北:遠流。(原書Syd Field. [1982]. Screenplay:The Foundtains of Screenwriting. Dell Publishing.) 曾偉禎譯(2001)。《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台灣分公司。(原書David Bordwell , Kristin Thompson. Film Art:an introduction.6 th ed[2001].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馮建三譯(2003)。《全球好萊塢》。台北:巨流出版社。(原書Miller, Toby. Global Hollywood.) 湯素貞(2004)。〈點字成金的劇本創作人--王蕙玲〉。《台灣電影網》。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4907&ctNode=62 越南戰爭(1960)《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6%8A%E5%8D%97%E6%88%98%E4%BA%89 第七印 (電影)(1957)《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8%83%E5%B0%81%E5%8D%B0 張定綺譯(2003)。《心靈地圖 : 追求愛和成長之路》。臺北: 天下遠見。(原書M. Scott Peck.[2002] .The road less traveled.) 張靚蓓(2002)。《十年一覺電影夢》。台北:時報文化。 楊淑智譯(2001)。《難以承受的告別 : 自殺者親友的哀傷旅程》。臺北: 心靈工坊。(原書Christopher Lukas and Henry M. Seiden. [1997]. Living in the wake of suicide.) 楊碧川(1998)。《胡志明與越南獨立》。臺北: 一橋。 楊士賢(2003)。《台灣電影產業國際競爭力與全球化策略情境規劃—波特鑽石體系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新浪網(2007)。〈不寫了就是不寫了,美國編劇協會醞釀二十年來最大規模罷工〉。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ent.sina.com.cn/f/v/wgastrike/index.shtml 廖金鳳譯(2002)。《電影百年發展史》。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台灣分公司。(原書David Bordwell , Kristin Thompson. Film History:an introduction. [1994].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劉宏謀譯(1972)。《越戰簡介. 1969年》。臺北: 國防部史政局。 劉宏謀(1972)。《越南開國以來大事記》。臺北: 國防部史政局。 廣州日報。〈暑期電影票房放榜 “海盜”成頭號搶錢王〉。《新華網》。 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nt/2006-09/06/content_5055119.htm 鄭雅妃(2000)。《種族歧視在美國 : 墨裔與華裔移民之比較》。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硏究所。 鄭樹森(2005)。《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臺北:洪範。 謝彩妙(2004)。《尋找青冥劍》。台北:亞太圖書。 龍仲樹(1996)。《現代針灸學大全》。臺北: 著者。 戴寧(2005)。《武俠片聲音規則之運用—胡金銓《大醉俠》與李安《臥虎藏龍》之比較》。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硏究所。 魏玓(2003)。《從在地走向全球:台灣電影全球化的類型初探》。台灣藝術大學 電影系主辦之研討會論文。 《蘋果日報》(2007年11月30日)〈《色,戒》韓國吸金750萬,觀影人次破百萬〉。 藍祖蔚(2007)。〈色戒專訪王蕙玲〉。《藍藍的movie blog》。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12020445 英文部分 Amanda Wang.(2004).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reative Production and Global Marketing for Chinese Film, Taiwan. CineFinance LLC. Bill White(2007)〈Day Watch:` High on concept, low on content 〉,《seattlepi.com》。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seattlepi.nwsource.com/movies/320766_watch22q.html Chicago(2002)〈Genre for Chicago 〉,《IMDB》。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imdb.com/title/tt0299658/ Christian Blauvelt(2007)〈Summer 2006: High-Concept, Low-Brow 〉,《Northwestern Chronicle》。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chron.org/tools/viewart.php?artid=1416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2000)〈Box office / business for Wo hu cang long 〉,《IMDB》。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 http://www.imdb.com/title/tt0190332/business Edith Bukovics (2004)〈High Concept, Low Budget〉,《Kamera.co.uk》。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kamera.co.uk/features/high_concept_low_budget.php High concept(2007)〈Jurassic Park (film)〉,《Wikipedia》。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High_concept Janet,W.(2003).How Hollywood Works. London:Cornwall. Jim Shepard(2000).Writers at the Movies. HarperCollins Poblishers.Inc. Lust Caution(2007)〈Box office / business for Se, jie 〉,《IMDB》。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imdb.com/title/tt0808357/business Little Miss Sunshine(2006)〈Box office / business for Little Miss Sunshine〉,《IMDB》。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imdb.com/title/tt0449059/business Matt Damon & Ben Affleck .(1997).Good will hunting. New York:Miramax. Philip S.W Lee.(2005).The Art and Business for Producing Feature Films. Premise (film) (2007)《Wikipedia》。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Premise_(film) Wyatt, Justin(1994).High concept : movies and marketing in Hollywood. Austin :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視聽資料: 史蒂芬達德利(Stephen Daldry)(2003)。《時時刻刻》《The Hours》。美國。 安東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1997)《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 美國。 米拉奈爾(Mira Nair)(2006)《同名之人》《The Namesake》。美國。 李安(2000)。《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台灣。 李安(1993)。《喜宴》《Wedding Banquet》。台灣。 李安(1997)。《冰風暴》《Ice Storm》。美國。 尚皮耶居內(Jean-Pierre Jeunet)(2001)。《愛蜜莉的異想世界》《Amelie》。法國。 保羅海吉斯(Paul Haggis)(2005)。《衝擊效應》《Crash》。美國。 岩井俊二(Iwai Shunji)(1995)《情書》《Love Letter》。日本。 珍康萍(Jane Campion)(1993)。《鋼琴師和他的情人》《The Piano》。澳洲。 郭在容(KWAKJae-yong)(2001)《我的野蠻女友》《My Sassy Girl》。韓國。 宮崎駿(Hayao Miyazaki)(2001)《神隱少女》《Spirited Away》。日本。 華特薩勒斯(Walter Salles)(1999)《中央車站》《Central Station》。日本。 強納森達頓(Jonathan Dayton)(2006)《陽光小少女》《Little Miss Sunshine》。美國。 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1986)。《前進高棉》《Platoon》。美國。 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1989)。《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美國。 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1993)。《天地》《Heaven and Earth》。美國。 葛斯范桑(Gus Van Sant)(1997)。《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美國。 瓊-杰奎斯•安諾德(Jean-Jacques Annaud)(1992)。《情人》《The Lover》。法國。 藍道華勒斯 (Randall Wallace)(2002)。《勇士們》《We Were Soldiers》。美國。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4453006 96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453006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
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
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