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 中文部份 Fiske, John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 Jensen, K. B. & Jankowski, N. W.著,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五南。 Michael Quinn Patton著,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桂冠出版。 毛佩琦(2004年2月27日)。(魔戒 3票房 破10億美元),《聯合晚報》,8版。 古孟釗(2003)。《漫畫同人誌在台灣的發展~休閒與文化產業的觀點》。世新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智(1998年4月7日)。(同性漫畫抒發少女對男體的慾望),《中央日報》,23版。 吳翠松(1997)。《報紙中的同志--十五年來同性戀議題報導的解析》。文化大學新研所碩士論文。 李衣雲(1996)。《斷裂與再生-對台灣漫畫生產的初探》。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汪勝(2004年10月30日)。(大溪人偶節 150名同人誌走上街頭),《TVBS》。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璇(1998)。《漫畫同人誌成員之特質、自我概念與行為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 林羿妏(2003)。《漫畫同人誌團體成員之特質、自我概念與行為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邱莉雲(2004)。《名牌服飾「迷」探索》。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茂呂美耶(2003)。《江戶日本》。台北:遠流。 唐小兵譯(2001)。《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曹明正(2003年03月10日)。(動漫同人誌》萌角色有意思),《星報》。 陳仲偉(2003)。《文化產業全球化的發展模式---以日本動漫畫產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出版社 陳怡樺(2003)。《『聖石傳說』現象的後現代文化邏輯》。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周倩漪(1996)。《9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支配與反抗之聲-性別政治、主體性、與庶民文化》。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浩譯(1997)。《同性戀》,台北:遠流。 章忠信(2001)。《著作權大哉問》。台北:書泉。 曾維瑜(2000)《閱讀日本偶像劇:《東京愛情故事》文本及《蕾娜塔報導》使用者》。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一平(2003年1月4日)。(魔戒玻璃至尊網路黑暗魔君動手腳),《星報》,2版。 傻呼嚕同盟(2003),《後少女魔鏡中的世界》。台北:大塊文化。 劉平君(2003)。《解構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試析台灣漫畫文化》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論文。 劉稼禹譯(2002)。《啥利波特BARRY TROTTER》。台北:奇幻基地。(原書麥可葛伯,Barry Trotter and the Unauthorized Parody.)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瑞香(2003)。《歌迷社群的愉悅與反抗 : 以偶像歌手之歌迷俱樂部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稻增龍夫(1999)。媒體文化與新消費者。詹宏志主編,黃恆正譯,星野克美等著,《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蕭湘文(2000)。(漫畫的消費行為與意義:漫畫迷與非漫畫迷的比較),《民意研究季刊》,213: 55-89。 蕭湘文(2000)。(閱讀同性戀漫畫與性認同之關聯性研究),《民意研究季刊》,212: 89-111。 蕭湘文(2002)。《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五南。 謝佳凌(2000)。《電視劇迷在虛擬社群中的交談意義》。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本文刊載於胡幼慧主編之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鐘瑞蘋(1999)。《同性戀漫畫讀者之特性與使用動機之關聯性研究》。文化大學新研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份 Bielby, K. D., Harrington, C. L & Bielby, W. T. (1999). Whose stories are they?fans’ engement with soap opera narratives in three sites of fan activity.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Collins, J (1992).“Postmodernism and Television”. In R. C. Allen (ed.).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Chapel hill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 Allen & Unwin Pty., Limited (Australia); (January 1989) Fiske, J. (1991). “Television: Polysemy and Popularity. ” In R. K. Avery, D. Eason (ed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media and society. New York and London: The Guilford Press. Fiske, J. (1992).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In Lewis, L. A.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London: Routledge. Fiske, J (1997),”Postmodernism and Television”. In J. Curran,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New York and London : Arnold Fiske, J (1998),” The Jeaning America” ,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Hall, S. (ed.)(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Jenkins, H. (1992). “Layers of Meaning: Fan Music Video and the Poetics of Poaching”.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 H. (1992). “Strangers No More, We Sing: Filking and The Science Fiction Fan Community”. In L.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McQuail, D.(1994)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London:Sage. Turner, G. (1993).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三、 日文部份 山根千尋(1998)。《やおい少女の來し方行く末》。日本富山大學人文學部人文學科畢業論文。 氏家幹人(1995)。《武士道とエロス》。東京:講談社。 石崎正浩、濱野頌子(1998)。《その男でいいの?——愛と性にとまどうあなたへ》。日本:なあぷる刊。 中島梓(1998)《タナトスの子供たち―過剰適応の生態学》。東京:筑摩書房 東浩紀(2001)。《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オタクから見た日本社会》。東京:講談社。 榊原史保美(1998)。《やおい幻論―「やおい」から見えたもの》。東京:夏目書房。 藤本由香里 (1991)。《ニュー・フェミニズム・レビューVOL.2:女と表現──フェミ ニズム批評の現在》。東京:白泉社。 藤本由香里、白藤花夜子(1999)。《快樂電流―女の、欲望の、かたち》。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藤本由香里(2000)。《少女まんが魂現在を映す少女まんが完全ガイド&インタビュー集》。東京:白泉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