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61336      Online Users : 80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廣告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29741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741


    Title: 名牌服飾「迷」探索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ns of prestigious brands
    Authors: 邱莉雲
    Chiou, Li-yun
    Contributors: 孫秀蕙
    邱莉雲
    Chiou, Li-yun
    Keywords: 名牌服飾

    自我一致
    商品戀物
    消費文化
    文化消費
    符號消費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9-11 16:13:00 (UTC+8)
    Abstract: 在這高度強調「享樂」、「戀物」的年代,以西方為主導的名牌服飾,掀起了全球消費名牌風潮,眾家國際精品品牌更爭相炒熱亞洲市場,引爆「東亞」名牌消費風潮。同時除了穩固既有購買力金字塔頂端的客層,更紛紛進行品牌形象重新塑造,增添年輕、活力的元素,開發出新的潛在年輕名牌迷,更滿足了名牌迷共同追求心靈年輕年齡的慾望。在台灣,精品業者陸續在北、中、南部進駐全新精品店,加上傳播媒體大量與即時的報導時尚資訊,大大助長了名牌消費風潮。

    □ 蔚為風潮的名牌消費現象,正印證了馬克思的商品「拜物」論述,在名牌服飾廣告長期和強力洗腦、品牌「崇拜偶像化」經營,使消費者容易陷入「商品崇拜」的狀態。也可印證布西亞(1993)提出的擬像概念(simulation),精品工業便運用符號的「擬像」特質,再經由媒體的符碼轉譯,共同建構出夢幻的時尚符號。

    □ 而國內迷的研究焦點,主要是媒介相關的特定內容的迷,如歌迷、影視迷、漫畫迷、電視劇迷、布袋戲迷等主題,如何迷「名牌」的相關探討付之闕如。同時,國內名牌消費相關研究焦點,在消費者部分,主要探討炫耀消費、物質主義;在精品產業部分,主要探討精品產業的行銷策略、時尚符號生產機制、精品空間塑造、仿冒品研究。本研究欲從「迷」的角度切入,把「商品拜物」、「商品崇拜」、「符號擬像」等概念再做延伸和探討,綜合心理、消費文化理論,從不同的角度描繪出名牌迷的面貌,進一步了解名牌迷、名牌與精品工業的從動關係,以及他們著迷名牌的經驗,探索名牌對於這群狂熱名牌迷的意義。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王幸慧(1999)。《日劇•網路•迷:以中央情報局BBS站上的日劇迷為分析焦點》。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龍祥(1997)。《流行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行為與心態初探》。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凱凌(2004)。《以名牌精品消費考察台灣消費社會1970-2004》。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
    沈游振(2003)。《使用者形象對時尚品牌消費型態影響研究~以吉安尼•凡賽斯為例》。私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宋丁儀(2002)。《消費社會的閱聽人-以霹靂布袋戲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吳曉雯(2002)。《影響職棒球迷選擇支持球隊的因素及其與忠誠度、滿意度的關係》。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杜佳玲(2001)。《炫耀性消費行為之省思---以Y世代服飾為例》。私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李坤崇(1997)。大學生心理需求困擾之訪談、評量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NSC86-2413-H024-002。
    李性蓁(2003)。《時尚A-Z》。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別蓮蒂、E-ICP研究中心(2002)。《台灣消費者生活型態白皮書》。台北:東方線上股份有限公司。
    邱魏頌正、林孟玉(2000)。〈從當代流行文化看消費者從眾行為—以日本流行商品為例〉,《廣告學研究》,15:115-137。
    林恩盈(2002)。《星巴克在台北—消費文化的省思》。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
    林志鴻(2001)。《時尚符號的媒體產製與消費:以中國風流行風潮下的本土時尚意識為例》。私立輔大織品服裝研究所。
    林瑞端(1998)。《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私立世新大學89年度傳播研究所。
    林怡璇(1997)。《漫畫同人誌成員之特質、自我概念與行為研究》。私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若瑋(2001)。m網際網路在精品行銷策略上的應用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出版社。
    徐達光(1996)。〈物質主義:概念發展與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5-2413-H-030-003。
    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台北:揚智出版社。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______(1998)。《當代社會理論》。台北:五南。
    張錦華(2002)。〈從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主體/結構辯證關係的研究〉,《傳播文化》,9:61-99。
    張小虹(2002)。《在百貨公司遇見狼》。台北:聯合文學。
    郭瓈憶(2004)。《精品業經營策略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出版社
    陳昭如(1999)。《活在拜物星球》。紅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郭生玉(199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許舜英(1993)。〈拜物現象、魔術與廣告--廣告語言探討〉,《廣告雜誌》,27:36 。
    湯禎兆(1999)。《俗物圖鑑—流行文化□的日本》。台北:商周出版。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元淳(2002)。《象徵經濟的空間化-進口精品品牌服飾的空間行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秋碧(1998)。《漫畫閱讀之遊戲、快感經驗與社會實踐— 以政大、世新大學生為例》。私立世新傳播所碩士論文。
    黃文貞(1997)。《流行及其符號生產機制-以服飾流行工業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維倫(2003)。《情境脈絡與台灣日劇迷的收視經驗》。私立世新大學傳播所。
    楊純宜(2002)。《以情緒強度、物質主義傾向來探討自我表達消費動機、衝動性消費與享樂購物傾向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
    趙政豪(2000)。《品牌與消費者間人格自我狀態互動之研究-交流分析觀點》。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潘瑞香(2003)。《歌迷社群的愉悅與反抗 : 以偶像歌手之歌迷俱樂部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P.Bourdieu與N.Luhmann的理論介紹〉,《台大社會學刊》,26:1-51。
    鄭芯慧(2003)。《物以稀為貴?消費者獨特性需求初探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
    鄭君仲(2001)。《我迷,故我在─流行音樂樂迷和流行音樂文本互動關係之探索》。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謝佳凌(2001)。《電視劇迷在虛擬社群中的交談意義》。國立政治大學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佳玲(2003)。《愛名牌走進名牌世界的第一本書》。恆兆文化有限公司。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的初探》。國立中正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玉珍(1993)。〈香火鼎盛的拜物教--談幾則「美」的廣告 〉,《廣告雜誌》, 25:24-27。
    尼古拉斯.柯瑞奇著,張定綺譯(1995)。《流行陰謀:名牌時裝帝國遊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星野克美著,黃恆正譯(1990)。《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David M.Fetterman著,賴文福譯(2000)。《民族誌學》。弘智文化。
    Dancy L.Jorgensen箸,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弘智文化。
    Fiske,J.著,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
    Jean Baudrillard 著,蔡崇隆譯(1991)。《消費社會與消費慾望》,當代(65), p.48-72。
    John Storey 著,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Jensen, K. B. & Jankowski, N. W.著,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五南。
    Meahan, E.著,顧玉珍譯(1996)。《商品閱聽人與真正的閱聽人:一場盲點論戰》,當代(114),p.18-31。
    Michael Quinn Patton著,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桂冠出版。
    Sut Jally著,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
    阿潼(2001年11月3日)。〈哈日零距離 日本女性縮衣節食為名牌〉,《聯合報》,43版休閒文化周報豐富生活。
    陶福媛(2003年7月14日)。〈省錢買精品 香奈fan無悔〉,《民生報》,A5版品味生活家。
    陳若華(1994年10月23日)。〈消費新貴 多金敢秀〉,《聯合報》,15版都會掃描。
    許舜英(1990年3月24日)。〈讀秒時刻 商品神話重新定義需求透視消費與生活〉,《民生報》,22版婦女。
    彭芸芳(2002年9月27日)。〈蘇慧娟 獨愛LV商品〉,《聯合報》,18版新竹縣市新聞。
    蔡春娉(1997年7月16日)。〈凡賽斯在台灣 想拚過亞曼尼〉,《聯合晚報》,3版話題新聞。
    《壹週刊》(2004年8月26日)。〈奢華即生活〉,名氣生活版。
    9999汎亞人力銀行與33Beauty「水水女人國」網站共同發表2004年粉領族對名牌精品消費態度大調查http://www.9999.com.tw/sys010sub2.asp?id=20030130105728&info_sn=20040531110352
    Fashionguide時尚網路購物中心□籈}:http://www.fashionguide.com.tw
    孫正華,《孫正華耍流行》,番薯藤網站Her Café 女人區的名家talk專欄。
    網址:http://hercafe.yam.com/past/past.cgi/talkssun
    新華全球新聞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ashion/2003-08/25/content_1042901.htm
    批踢踢實業坊/生活娛樂館/購物/Brand版□P位址:ptt.cc
    二、英文部分
    Aaker, Jennifer L. (1999).The malleable self:the role of self expression in persua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XXXVI, 45-57.
    Belk, R. W. (1988).Possessions and the Extended Self,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5 (September), 139-168.
    Bourdieu ,Pierre.(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Colin(1987).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 .
    Oxford :Blackwell.
    Dolich, I. J. (1969).Congruenc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 image and product brand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6,No. 1, 80-84 .
    Dittmar, H. (1992).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Material Possessions: To Have Is To Be.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Fournier, S. (1998). Consumers and Their Brands: Developing Relationship Theory in Consumer Research,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4 (March), 343-373.
    Graeme Evans(2003). Hard-Branding the Cultural City From Prado to Prad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nal Research,27.2(6),417-438.
    Hills,M.(2002). Fa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Lynn E McCutcheon, Diane D Ashe, James Houran, John Maltby(2003). A cognitive profile of individuals who tend to worship celebritie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7(7) , 309.
    McGuire,Michael J,Maki Ruth H.(2001). When knowing more means less:The effects of fan on metamemory judg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7(5), 1172-1179.
    Netemeyer, R.G., S. Burton, and D.R. Lichtenstein (1995). Trait Aspects of Vanity:
    Measurement and relevance to Consumer Behavior,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1(March), 612-626.
    Rader Lynne M,Donavos,Dimitrios K,Erickson.(2002).Perceptual match effects in direct tests of memory, Memory and Cognition, 30(2), 312-323.
    Ross, Ivan(1971).Self-Concept and Brand Choice,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44, 38-50.
    Sukhdial,Ajay Aiken,Damon,Kahle Lynn.(2002).Are you old school?A scale for measuring sports fans’old-school orienta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42(4), 71-81.
    Stever Gayle S.(1991).The Celebrity Appeal Questionnaire, Psychological Reports, 68, 859-866.
    Sirgy, Joseph (1982).Self-concept in consumer behavior: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 287-300.
    Wong, N.Y.,and Ahuvia, A. C. (1998). Personal Taste and Family Face: Luxury
    Consumption in Confucian and Western Societies, Psychology & Marketing, 15 (5),
    423-441.
    Wallendorf M. & Arnould E. J. (1988). My Fvorite Things: A Cross-Cultural Inquiry into Ojbect Attachment, Possessiveness, and Social Linkag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4 (March) ,531-547.
    Ward and Daniel Wackman(1971) . Family and Media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 Consumer Learning,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4(Jan-Feb),415-427.
    Vigneron&Johnson(1999). A review an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prestige-seeking consumer behavior .access [Online]:Available: http://www.amsreview.org/articles/vigneron01-1999.pdf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10/25/2003). Not Yet in the Bag, Economist, Vol. 369, Iuuse8347, 56.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7/5/2003).When Profits Go out of Fashion, Vol. 368, Iuuse8331, 55.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3/23/2002). Every Cloud Has a Satin Lining, Vol. 362, Iuuse8265, 6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研究所
    91452001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45200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廣告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3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