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2970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5/145137 (79%)
造訪人次 : 52193235      線上人數 : 4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708


    題名: 企業贊助之整合行銷傳播研究-以統一超商的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為例
    作者: 馬其文
    Ma,Chi Wen
    貢獻者: 陳清河
    馬其文
    Ma,Chi Wen
    關鍵詞: 整合行銷傳播
    企業贊助
    事件行銷
    AISAS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09-09-11 16:09:21 (UTC+8)
    摘要: 由於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新興媒體的出現,企業透過傳統行銷模式進行行銷手法,已經無法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傳統媒體漸漸的被新興媒體所取代,企業在廣告投資上也逐漸分散到各不同型態的媒體上。取而興起的整合行銷傳播概念,強調透過行銷訊息的整合,建構出企業行銷的「綜效」。
    企業認知整合行銷傳播對於行銷的重要,以廣告、公關、促銷或事件行銷、直效行銷等方式,藉由不斷重複溝通訊息,達到加深消費者印象的目的,在其整合行銷傳播的操作工具中,用贊助活動方式的案例也越來越普遍,他們開始強調以「感性」為主軸來進行行銷,期望藉之接近消費者,加強企業形象,進而達到增加銷售的最終目標。因此,本研究將針對企業贊助下之整合行銷傳播的內容、模式與操作手法作深入探討。
    本研究以2006年7-ELEVEN贊助中子創新公司舉辦的「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專案為個案,訪談專案負責人輔以蒐集的初、次級資料分析,期望透過企業與活動主辦單位之操作經驗與整合行銷傳播模式,瞭解在企業贊助情況下的整合行銷傳播內容為何,提供未來企業在操作相關專案時之參考。
    研究發現在2006年舉辦的「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專案,以多元價值的整合行銷傳播行銷策略,在場地和節目上做出切合主題的設計,並依據主題特性選擇較能深度溝通的媒體工具進行傳播操作,強化網路與在途媒體的應用,企圖影響目標族群的生活。也因為贊助企業7-ELEVEN的涉入較高,更能達到贊助目的,不過研究也發現「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的操作缺乏長期的規劃,讓這次以LOHAS為主題,強調永續經營概念的行銷專案影響性受到打折。
    本研究結論符合研究目的:1、7-ELEVEN贊助交換資源之外,並且在「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內傳達LOHAS觀念。2、7-ELEVEN贊助「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可累積企業品牌正面形象,創造領導形象。3、7-ELEVEN透過一致性的訊息傳播,以及三階段整合行銷策略,透過「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達成LOHAS觀念的深度溝通。4、趨勢潮流的操作,可整合商品資源,達到商業規模經濟的效果。5、以在途媒體當做整合行銷傳播的工具將越來越普遍。能在消費趨勢改變的時代,提供企業在操作贊助相關整合行銷傳播模式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書籍、網站
    Andrew Mcllro(2003)。《文化產業的資金來源:贊助或投資》。典藏今藝術,第135期。
    王志剛、謝文雀編譯(1995)。《消費者行為》。台北市:華泰。
    方世榮譯(1998)。《行銷管理學(三版)》。台北:東華書局:Philip Kolter 著。
    汪睿祥譯(2000)。《無所不在─娛樂經濟大未來》。台北縣汐止市:中國生產力中心。譯自Michael J. Wolf。
    尚榮安(2001)。《個案研究法》。初版,台北:弘智文化。譯自Yin, R.K.(1994)。
    吳宜蓁、李素卿(1999)。《整合行銷傳播》。五南圖書。
    洪順慶(2005)。《以全傳播打造響亮品牌》。突破雜誌,第236期。
    許安琪(2001):《整合行銷傳播引論-全球化與在地化行銷大趨勢》。初版,台北巿:學富文化。
    張在山(1991):《非營利事業的策略性行銷》。台北:國立編譯館。
    張永誠(1989)。《媒體規劃策略與實務》。台北市,傳播教育。
    張永誠(1998)。《事件行銷100》。台北市:遠流出版。
    張福建(2005)。《參與公民精神的養成:彌爾(代議政府論)的一種解讀》。東吳政治學報,21期。
    陳禮安(2008)。《台灣地區閱聽人媒介評價在廣告媒介企劃中的考量與運用》。尼爾森媒體新知,2008年3月號。
    博仕達(2008)。《OOH風向球─全球OOH新契機》。凱洛媒體週報,427期。
    程紹同(2001)。《第五促銷元素:運動贊助行銷新風潮》。台灣台北,滾石文化。
    齊立文(2006)。《面對大師 / 科特勒接班人、品牌策略大師 凱文‧凱勒》。經理人月刊,2006年8月號。
    蔡美瑛、陳蕙芬(1998)。《整合行銷傳播在高科技產業行銷上之應用-以Computex Taipei‘96 英代爾公司參展個案為例》。民意研究季刊,第204期。
    廖宜怡譯(1999)。《品牌至尊-利用整合行銷創造終極價值》。初版,台北:麥格羅希爾。譯自Tom Duncan.&Sandra Moriarty(1997)。
    蓋登氏管理諮詢(2006)。《年度整合行銷傳播企劃書實作指引》。蓋登氏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劉美琪、許安琪、漆梅君、于心如(2000)。《當代廣告概念與製作》。台北市:學富。
    鐘淑娟(2000):《行銷大事典 : 認識行銷的第一本書》。初版,台北:小知堂發行。棚部得博著。
    文建會網站(2004):創意台灣,世界發光,2008.03.03, http://cci.cca.gov.tw/page/p_02.php
    論文
    朱珮忻(2003):《從消費者觀點分析企業運動贊助效果》。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慧(2001):《績效評估公平性對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的影響─以巨匠電腦公司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邱映慈(2000):《整合行銷傳播在選舉上行銷之應用─以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周俊仲(2005):《整合行銷傳播建構品牌權益之研究─以諾基亞為例》。玄奘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師豪(2004):《消費者觀點探討企業贊助職業棒球運動之效益》。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瓊云(2005):《廠商贊助活動屬性與品牌各相關度對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以國內汽車產業為例》。世新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幸福(1988):《都市整體形象及行銷通路特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貞如(2001):《品牌行銷之研究─以W品牌吉他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蒼(2001):《企業贊助對企業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昱美(2002):《企業贊助活動之相關程度、配套之行銷管理組合及贊助活動個數對於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萬淇(1985):《投資決策方法與國營事業投資計畫評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馮義方(1999):《企業對運動贊助行為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齡嬌(2002):《整合行銷傳播工具之應用與效果評估研究--以線上遊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力權(2001):《影響整合行銷傳播績效因素之探討-以服務業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佳蓉(2000):《整合行銷傳播在推廣策略上之應用—以行動電話預付卡為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楊凱婷(2005):《企業進行贊助活動對企業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焜祺(2001):《觀光節慶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鄭怡世(1998):《臺灣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模式之探討-以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蕭嘉惠(1994):《運動組織與企業組織經理人對運動贊助考量因素之比較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龍蒂(1999):《議題相關行銷對品牌權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月婷(2007):《非營利組織整合行銷傳播研究-以企業基金會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Belch, George E. (1998),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 : An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4thed).
    Dentsu(2006). Annual Reporter,For The Year Ended 2006 March 31.
    Dilenschneider, R. L. (1991).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in the Post- Advertising
    Era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Vol.17.
    Duncan T.and Everett, S. (1993). “Client Perception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Duncan T.& Moriarty, S. E. (1998). “A Communication-Based Marketing Model
    formanag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Vol:62.
    Duncan T. & Everett S. (1993). Client Perception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33, pp.30-33.
    Duncan T. & Moriarty S. (1997). Driving Brand Value : Using Integrated Marketing to
    Manage Profitable Stakholder Relationship. 1st ed.,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Duncan T. (2001). IMC:Uusing Advertsing & Promotion to Build Brands. New
    York: McGraw-Hill.
    Farquhar, P.H. (1990), Managing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es.
    Foster, James (1990). Working together: How companies are integrating corporate
    comes. Public Relation Journal.
    Hinch,T.D. (1996) Urban Tourism:Perspectives on Sustainability.Sustainable Tourism.
    Keller, 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Keller, K. L. (1998).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Build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London: Prentice Hall.
    Kim, P. (1990).A Perspective on Brands,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Vol.7.
    Kotler, Philip (1986). Megamarket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Kotler, P. & Andreasen, A. R. (1987).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ynne, E., Philip J. & Kitchen.(2000). IMC, brand communication, and corporate
    culture/advertising agency coordination and cohesion. Europe Journal of
    Marketing.Vol.34.
    Martin, G. S. & Brown, T. J.(1990). In Search of Brand Equity: 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Brand Impression Construct, in
    Childers, MacKenzie, Leigh, Skinner, Lynch Jr, Heckler, Gatignon, Fisk and
    Greham, (Eds), Marketing Theory and Alications, Vol.2,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hicago.
    McCarville, R. E. & Copeland, R. P. (1994). Understanding sport sponsorship through
    exchange theory.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Meenaghau, T. (1991). The role of Sponsorship in the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Mi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Miyazaki, A. D. & Morgan, R (2001).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vacy and security
    risks for online shopping.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Nancy J Hicks (2002). Branding Health Services. Aspen Publishers. Ogilvy,
    David. (1983) Ogilvy on Advertising. New York, NY: Crown Publishing.
    Sandler, D. M., & Shani, D.(1993). Sponsorship and the Olympic Game : The
    consumer perspective.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Speed, R. & Thompson, P. (2000).Determinants of Sports Sponsorship Respons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Schultz, D. E.(1993). How to Overcome the Barriers to Integration. Marketing News.
    Schultz, D. E.(1996). Problems That Practitioner have with IMC. Marketing News.
    Schultz, D. E.(1997). IMC in the Hyper-Competitive Marketplace. Marketing News.
    Speed R. and Thompson. P. (2000). Determinants of sports sponsor respons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William J.McEwen (2005). Married to the Brand. Why Consumers Bond with Some
    Brand for Life. Gallup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3941024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41024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105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