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2970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1/144292 (79%)
Visitors : 50931795      Online Users : 98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704


    Title: 深海水域展示設計之研究 ─以台灣海生館之「世界水域館」為例
    Authors: 萬 榮 奭
    Wang, Jung Shih
    Contributors: 曾 國 峰
    萬 榮 奭
    Wang, Jung Shih
    Keywords: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BOT
    深海水域
    虛擬實境
    人工智慧
    即時運算
    尚‧布希亞
    超真實
    National Museum of Marine Biology & Aquarium
    BOT
    The Deep Sea
    Virtual Reali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al-time operation
    Jean Baudrillard
    hyper-reality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1 16:08:59 (UTC+8)
    Abstract: 【中 文 摘 要】
    博物館功能主要為「展示、教育、研究、典藏」,其中「展示」為博物館與大眾接觸最直接的方式。在現代科技發展中,「展示」的觀念與形式也有所改變,互動式展示日受重視,虛擬呈現的比例亦逐漸加重。
    本研究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之BOT專案「世界水域館」《深海水域》電子展示設計為主題,以實務個案為例,探討自然博物館如何規劃與製作深海水域的生態展演,與如何利用〝虛擬實境〞、〝人工智慧〞與〝即時運算〞等尖端技術,架構出「世界第一」無水水族館的展示模式。
    往昔自然生態展示以活體展示為主,即複製生態空間讓水中生物悠遊水族箱內。但為了超越時空,讓全球代表生態皆能集中於特定展示館內,遂有電子展示的觀念與製作,以擬仿物取代真實,創造尚‧布希亞的「超真實」世界。
    本研究於製程的影音紀錄與相關人員的訪談中,歸納、整理出發展生態電子展示設計的因素與理想,探討製作上的困難之處,同時也以研究者觀點對展示設計過程提出檢討與建議。
    深海水域生態在陸地上展示係屬跨越時空的創舉,本個案不但為台灣首例,在世界上亦為先驅。創新嘗試,成果雖不如預期,但以整個專案的具體呈現而言,實為相關領域之前鋒。本研究認為,整理與探討本個案,對未來電子展示設計與製作皆有參考價值;同時,由本個案所建置的生態電子展示平台,亦為台灣博物館界提供國際化的新思維,對博物館未來的展示設計奠定了新的基礎,創造一個新的開始。
    Abstract

    The main functions of museums are demonstration/exhibitio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collection/preservation. “Exhibition” provides the most direct link between a museum and the public. As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concepts and formats of “exhibition” have also evolved. Interactive exhibits become more valued, and virtual simulation approaches have also increased in proportion.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study is the electronic display design for the Waters of the World – 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Project, pioneered b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Marine Biology & Aquarium. This study uses this project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how a Nature museum planned and produced an exhibit of The Deep Sea waters ecology, and with the use of the most advanced technology such as VR (Virtual Reality),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real-time operation,” etc., how the museum built the world’s first protocol for a water-less aquarium.

    In the past, ecological exhibits mainly constituted real living creatures, by duplica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necessary for underwater creatures to survive in an
    aquarium. But, in order to go beyond the limitation of space and time, and to
    facilitate the presentation of global ecology within a specific exhibition space, the electronic display concept and production has thus been introduced. It is to imitate reality and create a world of hyper-reality, as depicted by Jean Baudrillard.

    Relying on historical video and audio records, and actual interviews with key people
    on the project, this research study summarized factors and objectives of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discussed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addition,
    the study also provided input and recommendations concerning the design process.

    The exhibition of The Deep Sea waters ecology on land is a pioneering act, second to
    none. The case is not only a 1st in Taiwan, but also a 1st of its kind in the world. Although the new attempt has not exactly achieved the expected outcomes, it did
    initiate a pioneering work within ecology demo field. The researcher believes that
    the case study i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future electronic display design and
    production. In the meantime, the ecological electronic-platform created by this
    project provide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establishes a new mileston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文、期刊與專書部份】
    中華民國營造業研究發展基金會。《BOT模式─第一章緒論》,p.1~p.8。
    毛治國。《特許興建營運BOT模式簡介》。經建會主辦,公務員人力發展中心協辦「促進間參與公共建設BOT策勵營」交通部毛次長治國「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基本概念」講稿。游於藝雙月刊,第十四期,第二版。
    王道還譯(2001)/喬治‧戴森著。《電腦生命天演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雅各譯(1998)/Carol Duncan著。《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湘浩(2001)。〈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子學與計算機》,台北市: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方 珊(2001)。《美學的開端─走進古希臘羅馬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丘宏義、呂克華譯(2004)/薩根(Carl Sagan)著。《宇宙‧宇宙》,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元鴻(1992)。〈布西亞科幻劇場〉,《當代》,第75期,p.12~p.27,台北:合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永清譯(1993)/日經廣告研究所編。《廣告創意》,台北:朝陽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勇輝、何采蓁(2007)。《超越海洋─世界水域館建置理念與過程》,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華卓斯基兄弟(1999)。《駭客任務》VCD,三重: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BBC,《藍色星球》(THE BLUE PLANET),台北: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BBC,《海底深淵》(THE ABYSS),台北: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BBC,《地球脈動》(PLANET EARTH),台北: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Discovery CHANNEL VIDEO,《深海奧秘》,台北:協和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Discovery CHANNEL VIDEO,《深海科學探秘─海底實驗室》(SCIENCE OF THE DEEP─AQUARIOUS:UNDERSEA LAB),台北:協和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Discovery CHANNEL VIDEO,《深海科學探秘─險峻深海》(SCIENCE OF THE DEEP─HOSTILE DEEP),台北:協和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NHK VCD,《潛行四千米》(4000 METERS UNDER THE SEA),台北:佐峰商社。
    NHK DVD,《深海之光─螢火烏賊》(The Global Family:Light from the Depths-Firefly Squid),台北:協和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李永適 (1998) 。〈全像的奧秘〉,《大地地理雜誌》120期,p.18~ p.25,台北:大地地理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NATIONAL GEOGRAPHIC VIDEO,《深海探險隊》(MASTER OF THE ABYSS),台北:協和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李坤燕(2002)。《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海洋教育教師研習活動之成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德毅、劉常昱、杜鷧、韓旭(2004)。〈不確定性人工智能〉,《軟件學報》,vol.15,no.11。
    季桂保(2002)。《布西亞》,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國平主編(2007)。《時尚故宮‧數位生活》,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林書民(2000)。〈什麼是數位藝術?〉,《數位藝術─歐洲: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台北市:宏碁數位藝術中心。
    林鴻佑(1991)。〈布希亞的擬像社會理論〉,《當代》,第65期,p.31~ p.47,台北:合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任宗浩(2002)。〈類比思考人工智慧研究及其對於科學教育的意涵〉,《科學教育月刊》,第248期。
    何采蓁&江美玲(2005)。《BOT主流派?─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經營故事》,屏東縣車城鄉: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吳國淳(2005)。《理解與詮釋:觀眾與博物館學習研究》。台北市:史博館。
    林彥銘(2004)。《互動式多媒體展示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國立雲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林忠孝等(2005)。《精采人生、盡在海生》,屏東縣車城鄉: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沈高毅譯(2001)/Igor Aleksander著。《A.I.人工智慧─不可思議的心靈》,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祖詠譯(1995)/貝瑞‧薛曼&菲爾‧傑金斯著。《模擬真實》,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祝寶梅(1986)。《環華百科全書》,「缪思」項,台北:兒童教育出版社。
    耿鳳英(2006)。《虛與實:新世紀的博物館展示趨勢》,博物館學季刊20(1)。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馬藹萱(2004)。〈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質性研究方法導論》,國立政治大學第十一期「研究方法研習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陳光興(1991)。〈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第65期,p.18~ p.29,台北:合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維振等譯(2005)/Douglas Kellner編。《波德里亞:批判性的讀本》,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陳文俊譯(2005)/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新加坡商湯姆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陳月霞譯 (1998)/詹姆斯‧特非爾著。《人工智慧之謎》,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均坤(2002)。《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觀眾參觀行為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炳(2002)。〈BOT模式之得失探討-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為例〉,《2002年博物館公辦民營政策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http://beta.nmp.gov.tw/main/07/7-3/3-2/2-2/9.pdf。
    張譽騰(1986)。《環華百科全書》,「博物館」項,台北:兒童教育出版社。
    張譽騰等譯(2000)/G.Eills Burcaw著。《博物館這一行》,台北: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許瓊瑩譯(2004)/Andrew Byatt、Alastair Fothergill、Martha Holmes著。《藍色星球:一部海洋的自然史》。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曾于珍等編譯(2004)/Friedrich Waidacher原著。《博物館學:德語系世界觀點》。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黃光男(1999)。《博物館新視覺》,台北:正中書局。
    黃國俊(2004)。〈數位化產業如何推動資源共享〉,《行銷與科技:博物館資源共享的新策略─2004年博物館館長論壇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永川等(2005)。《博物館營運的新思維》,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振家等譯(2000)/Roger D Wimmer Joseph R Dominick著。《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春融、詹寶珠(2003)。〈由影像處理到電腦視覺〉,《科學發展》2003年1月,361期,12 ~ 19頁(pdf檔)。
    楊玉齡譯(1997)/佛利曼‧戴森著。《想像的未來─戴森再掀宇宙波瀾》,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裕富、洪俊源(1999)。〈台灣博物館展示設計之歷史回顧與未來趨勢〉,《中原大學1999跨世紀國際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廖康任(2005)。〈史博館數位學習概況〉,《博物館營運的新思維》,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劉興地譯(1984)/費根堡等著。《第五代電腦革命》,台北:志文出版社。
    劉瑞玉,崔玉珩(2001)。〈中國大百科全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台北市: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齊若蘭譯(1997)/尼葛洛龐帝著。《數位革命》,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鄧盛銘譯(1999)/彼得‧丹寧等著。《新電腦時代》,台中:晨星出版社。
    劉慶宗(2001)。《博物館觀眾參觀經驗之研究─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第六屆碩士論文。
    劉海粟(1976)。《中國繪畫上的六法論》。台北:齊雲出版公司。
    顏邵威、陳永年、李同益(2003)。〈談《太空戰士》幕後製作〉,《科學發展》2003年3月,363期,p.12 ~ p.17(pdf檔)。
    【網路部份】
    2005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
    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dc_p5_2005.php#Scene_1
    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03794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http://www.cam.org.tw/big5/museum01.asp
    中華民國人工智慧學會
    http://www.taai.org.tw/
    全景軟體
    http://www.formosoft.com.tw/
    世界水域館網站
    http://www.infoxion.com/DemoCase/WWE/index.htm
    海景公司網站
    http://www.aquarium.com.tw/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網站
    http://www.nmmba.gov.tw/
    會宇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gowisdom.com.tw/mydpi.nsf/0/537844171E523E1948256E2A000E97E7?OpenDocument
    楊裕富建築教學網
    http://ayf.myweb.hinet.net/adt01.html
    維基百科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B4%E5%9F%BA%E7%99%BE%E7%A7%91
    數位之牆
    http://www.digitalwall.com/
    博物館史﹝本篇內容由上旗文化─『逛博物館』一書提供﹞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2/C0215800006/h.htm
    數位內容學院
    http://www.dci.org.tw/portal/index.jsp
    躍獅影像科技
    http://www.yaox.com/
    國立故宮博物院資訊中心(2005)。〈科技於博物館之創新應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網站專題報導
    http://www.cam.org.tw/big5/publish_033.htm#2
    聯合知識庫
    http://udndata.com.ezproxy.lib.nccu.edu.tw:8090/library/
    【影音資料部份】
    何惠珍、萬榮奭(1999)。〈迎向海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經典》節目,台北:慈濟大愛電視台。
    何惠珍、萬榮奭(2000)。〈行腳珊瑚王國館〉,《經典》節目,台北:慈濟大愛電視台。
    何惠珍、萬榮奭(2000)。《相約在海角天涯─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台北:慈濟大愛電視台。
    何采蓁、萬榮奭(2002)。《小白鯨週記》,屏東:海景世界股份有限公司。
    何采蓁、萬榮奭(2002)。〈鯨豚圈養〉,《經典》節目,台北:慈濟大愛電視台。
    何采蓁、萬榮奭(2006)。《與海洋同在》,屏東:海洋教育發展基金會。
    何采蓁、萬榮奭(2007)。《We are the Ocean》,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何采蓁、萬榮奭(2007)。《超越海洋─世界水域館建館紀錄片》粗剪版,台北:欣視傳播有限公司。
    林育塘、萬榮奭(2006)。《探索世界海洋之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台北:欣視傳播有限公司。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3941013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4101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EMA Program in Communication]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65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