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9362
|
Title: | 蔡英文總統執政時期中共對我國的經濟戰略分析 Analysis of China's Economic Strategy towards Taiwan during President Tsai Ing-wen's Tenure |
Authors: | 蔡佩瑜 Cai, Pei-Yu |
Contributors: | 朱新民 Zhu, Xin-Min 蔡佩瑜 Cai, Pei-Yu |
Keywords: | 蔡英文 兩岸關係 中共對台政策 經濟戰略 經濟制裁 惠台措施 新南向政策 Tsai Ing-wen Cross-Strait Relations China’s Taiwan Policy Economic Strategy Economic Coercion Preferential Measures New Southbound Policy |
Date: | 2025 |
Issue Date: | 2025-09-01 16:44:05 (UTC+8) |
Abstract: | 蔡英文總統自2016年執政以來,兩岸關係日趨緊張,中共對台政策隨之轉變,經濟戰略逐漸由早期的經濟拉攏轉向施壓與融合並行。本文以蔡英文執政期間(2016–2024)為研究範圍,分析中共對台經濟戰略的背景、手段與政策意圖,並探討台灣政府與民間的應對措施。 研究採取歷史途徑與文獻分析法,歸納出中共對台經濟戰略具備短、中、長期分層目標:短期內透過貿易限制、企業施壓等手段,干擾台灣內部政治與選舉;中期則以深化產業鏈融合、吸引人才與投資等方式,加強台灣對中國市場的依賴;長期更進一步推動制度性融合,試圖為最終的政治統一鋪設經濟與社會基礎。 本文指出,中共施行如「惠台31條」、「對台26條」等政策,表面上提供優惠,實則結合統戰與策略性依賴布局,藉由經濟手段塑造「命運共同體」的政治敘事。另一方面,中共亦透過限制台灣參與國際經貿體系、操控供應鏈、封鎖特定產品進口等作法,對台構成實質經濟壓力。 對此,蔡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產業多元化、台商回流與供應鏈重組等措施,並強化與民主盟國的經濟合作。儘管部分成果已初步展現,然而中共的壓力與滲透手段仍具挑戰性,台灣需持續強化經濟韌性與國際合作以因應未來變局。 Since President Tsai Ing-wen assumed office in 2016, cross-strait relations have grown increasingly tense. In respons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has adjusted its Taiwan policy, shifting its economic strategy from early-stage incentives to a dual-track approach of pressure and integration.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Tsai administration period (2016–2024),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methods, and strategic intentions of China’s economic approach toward Taiwan, while also exploring the countermeasures taken by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and civil society. Through a historical approach and literature-based analysis, this study identifies that China’s economic strategy toward Taiwan comprises short-, medium-, and long-term layered objectives. In the short term, China seeks to interfere with Taiwan’s internal politics and elections through trade restrictions and corporate pressure. In the medium term, it aims to deepen industrial chain integration and attract Taiwanese talent and investment to increase Taiwan’s economic dependence on China. In the long term, China promotes systemic integration as a means of lay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foundation for eventual political unification. This study finds that CCP policies such as the “31 Preferential Measures for Taiwan” and the “26 Measures” present themselves as economic benefits but are in fact embedded within a united front strategy that fosters strategic dependency and frames a political narrative of a “shared destiny.” At the same time, China exerts substantial economic pressure on Taiwan by restricting it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frameworks, manipulating supply chains, and blocking specific imports from Taiwan. In response, the Tsai administration has implemented measures such as the New Southbound Policy,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reshoring of Taiwanese businesses, and supply chain restructuring, while strengthening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democratic allies. Although some results have begun to emerge, China's ongoing pressure and infiltration tactics remain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aiwan must continue to enhance its economic resilience 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 to navigate the evolving landscape ahead. |
Reference: | 一、專書 李玫憲、洪銘德、蔡東杰,《圖解兩岸關係》。五南出版,2018年。 邵海宗原著,《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2016-2020)》。五南出版,2017年。 張紹勳,《研究方法》臺中:蒼海書局,民國93年。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1999年 趙春山主編,《兩岸關係與政府大陸政策》。三民出版,2019年。 二、期刊 王信賢(2016)。〈2016選後兩岸政經情勢分析〉,《新新聞雜誌》,第290期,頁6–9。 王衛星(2023)。〈和平統一台灣是中國共產黨一貫的追求〉,頁1-29 立文(2021)。〈2021年中共對臺工作會議評析〉,《展望與探索》,第19卷第2期,頁23–31。 吳介民(2017)。〈以商業模式做統戰:跨海峽政商關係中的在地協力者機制〉《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頁 676‑719。 吳介民、廖美(2015)。〈從統獨到中國因素:政治認同變動對投票行為的影響〉,《台灣社會學》第29期,頁89–132。 吳宗翰(2023年7月)。〈中共對臺認知作戰的「形、勢、力」〉。《清流雙月刊》,(46),頁34–39。 吳惠林(約2010年)。台商投資中國的回顧與展望。《台灣新世紀論壇》,44,頁1–12。 吳福成(2016)。〈新南向政策機遇與挑戰之研析〉。《貿易政策論叢》,25,頁1–25。 宋學文(2018年4月)。〈台灣「新南向政策」與中國「一帶一路」的競合〉。《交流雜誌》,158,頁數未標示。 宋學文(2018年4月)。台灣「新南向政策」與中國「一帶一路」的競合。《交流雜誌》,158。 李佩珊(2023)。〈經濟戰視角下的中國對臺貿易壁壘調查〉。《展望與探索》,21(5),1–6頁。 李松林(2016)。〈試論蔡英文與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思想理論教育導刊》,(12),頁48–53。 汪宏倫。(2022)〈台灣民眾的「戰爭認識」初探。中國效應研究小組報告〉。《中國效應》。頁290-322。 沈伯洋(2021)。〈中國認知領域作戰模型初探:以2020臺灣選舉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22(1),頁1–36。 松田康博(2021)。〈中國對台政策及台灣總統選舉:1996–2020〉,《歐亞研究》,第16期,頁1–24。 林巍(2016)。〈創新經濟創造台灣機會〉。《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9(1),頁43–49。 徐遵慈〈『新南向政策』:內涵、機會與挑戰〉,《亞洲金融季報》,2016年特刊,2016年11月,頁3。 海軍司令部(2021年)。〈析論中國對我國人才磁吸之影響與衝擊〉,《海軍軍官》頁22-33。 袁華興(2018)。〈促進區域共榮,創造互利合作模式〉。《政視野》,第317期,頁1–11。 張力(2016)。〈蔡英文當局兩岸政策影響因素與走向探析〉,《學術探索》,(4),頁20–26。 張五岳(2018)。〈從中共2018對臺工作會議研析未來對臺策略〉,《展望與探索》,第16卷第3期,頁1–7。 張五岳(2019年)。〈從中共2018對臺工作會議研析未來對臺策略〉,《展望與探索雜誌社》,第16卷,頁1-7。 張五岳、呂明洋(2019)。〈中共對臺政策與城市交流:機遇與挑戰〉。《Prospect & Exploration》,17(5),頁79–93。 張五岳、呂明洋(2019年11月9日)。〈中共對台經貿戰略與策略〉。發表於中華技術學院中技社論壇,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張峻豪(2018)。〈2018年選後兩岸政策走向研析〉。《展望與探索》,頁87-95。 張執中(2024)。〈2024年中共對台工作會議與對臺統戰方略〉,《戰略安全研析》,第185期,頁13–22。 曹小衡(2018)。〈兩岸經濟深度融合對臺灣經濟影響分析〉,《財經報導》,2018年2月,第39–41頁。 陳子昂、何心宇(2017)。〈2017年第9屆海峽論壇—惠臺政策觀察〉。《展望與探索》,15(7),10–14頁。 陳竹梅(2018)。〈中共「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新南向政策」的因應思維與實踐〉。《復興崗學報》,112,頁97–128。 陳亨安(2018)。〈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成效與展望及對臺影響〉,《經濟研究》,第18期,第431–456頁。 陳育正、孫懋嘉、顧志文、林立偉(2018)。〈由社群媒體的觀點論習近平主政後對台統戰策略對我國民眾的影響:以對台31項措施為例〉,《中國研究》第63卷第2期,頁111-150。 陳建良(2023)。〈前瞻中國二十大後對台灣經濟之影響〉《經濟研究》第23期(112年3月),頁1-30。 陳華昇(2017)。〈蔡英文執政週年的兩岸關係情勢〉,《理論與政策》,第20卷第2期(總第73期),第173–178頁。 陳福裕(2020)。〈蔡英文所謂的“勝”與孤立的臺灣經濟〉,《兩岸犇報》第219期,頁21-22。 黃健群(2021年5月14日)。解析「中國標準2035」發展及戰略。《工商時報》。 劉孟俊、鄭至涵(2021)。〈解析中國「雙循環與新基建」戰略〉,《兩岸經貿月刊》,第2期,頁2–5。 謝明瑞,〈中國31項惠台(對台)措施對台灣的影響〉,《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8 年7月12日刊出。 聶建中(2016)。〈大陸紫光集團全球布局及欲收購臺灣高科技產業的威脅與挑戰〉。《展望與探索》,14(1),頁11–17。 魏艾(2018)。〈大陸31項惠台措施的政策意涵及其影響〉,《海峽評論》328期,頁38-41。 譚瑾瑜(2015)。〈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產業的影響〉,《產業與管理論壇》,第284期,頁6–9。 嚴安林(2021)。〈新時代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的基本內涵、特色與歷史意義〉,《兩岸關係》,2021年第1期。 二、 網站與報導資料 〈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蔡英文女士就職演說〉《總統府網站》,2016年5月20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0444 《紅色滲透》(2017)。〈中資如何「從暗到明」入主台灣媒體?〉。報導者。取自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1525 BBC News 中文.(2025年2月)。〈TikTok禁令臨近美國用戶「逃難」中國小紅書〉。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uA8e4Xzak I-chia, L. (2025, April 16). MOFA keeps up efforts to join CPTPP. Taipei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taiwan/archives/2025/04/16/2003835269 New York Times 中文網. (2022年6月23日).〈中國禁止台灣石斑魚進口,台灣指責北京進行經濟脅迫〉 取自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20623/china-taiwan-grouper-ban/zh-hant/ Yahoo 奇摩新聞(2015年4月3日)。〈申請亞投行被拒 台聯斥馬熱臉貼冷屁股蔡正元諷美耍誤〉。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E7%94%B3%E8%AB%8B%E4%BA%9E%E6%8A%95%E8%A1%8C%E8%A2%AB%E6%8B%92-%E5%8F%B0%E8%81%AF%E6%96%A5%E9%A6%AC%E7%86%B1%E8%87%89%E8%B2%BC%E5%86%B7%E5%B1%81-%E8%94%A1%E6%AD%A3%E5%85%83%E8%AB%B7%E7%BE%8E%E8%80%BD%E8%AA%A4-005500054.html 人民網台灣頻道(2023年10月26日)。〈為台商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搭建更多平台〉。取自 https://tw.people.com.cn/BIG5/n1/2023/1026/c14657-40103502.html 于思(2025年3月23日)。〈中國經濟放緩的全球影響〉。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E4%BA%8E%E6%80%9D%E5%B0%88%E6%AC%84-%E4%B8%AD%E5%9C%8B%E7%B6%93%E6%BF%9F%E6%94%BE%E7%B7%A9%E7%9A%84%E5%85%A8%E7%90%83%E5%BD%B1%E9%9F%BF-180003541.html 大紀元時報(2019年1月17日)。〈大陸點名66外企改台灣名 台外交部強烈譴責〉。取自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9/1/17/n10981356.htm 大紀元時報(2019年9月20日)。〈一週連失兩個邦交國 台灣批中共金錢利誘〉。取自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9/9/20/n11534689.htm 大紀元時報(2021年9月25日)。中國對台經濟脅迫手段與因應。取自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1/9/25/n13260195.htm 大陸委員會(2019年2月27日)。〈中國公布「對臺31項措施」周年,其實施成果「言過其實」,所謂「惠臺融合」意在「利中促統」〉。取自 https://tinyurl.com/24cjn2h9。 大陸委員會(2020年6月)。〈中國對臺商推動「同等待遇」政策措施之研究〉。取自 https://ws.mac.gov.tw/001/Upload/295/relfile/7845/74309/754cda93-2524-4bad-a21d-e9c0db00dc4c.pdf 工商時報(2021年5月14日)。〈解析「中國標準2035」發展及戰略〉。取自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10514700505-431302 中央社(2023年10月18日)。〈中國將辦兩岸農業交流大會 鎖定台農民及農會代表〉。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310180265.aspx?utm_source=chatgpt.com 中央社.(2019年8月9日)。〈台媒與中新社合作遭疑 陸委會:勿傷新聞專業與台灣利益.〉中央通訊社。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8090213.aspx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20年6月2日)。〈中研院民調:逾7成台灣人不認為中國政府是朋友〉。中央社。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006020303.aspx 中央通訊社(2024年12月3日)。〈中國:在福建打造兩岸融合示範樣板 推進統一大業〉。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412030228.aspx 中央通訊社(2024年7月3日)。〈調查局示警中共對台滲透多元 文化統戰潛移默化.〉中央社。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7030159.aspx 中共中央、國務院.。(2023, 9 12).〈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人民網。取自https://cpc.people.com.cn/BIG5/n1/2023/0913/c64387-40076436.html 中國時報(2024年12月18日)。〈政府推動「Chip Team Taiwan 晶片國家隊」計畫,強化晶片內需市場〉。取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41218003882-260405?chdtv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5年12月9日)。〈長江三角洲已成為台商在大陸投資的重點地區〉。取自 https://www.gov.cn/jrzg/2005-12/09/content_122269.htm 中華民國外交部(2021年9月23日)。〈有關中國外交部表示反對台灣申請加入CPTPP事,外交部駁斥回應如下〉。取自 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97&s=96510&sms=75 中華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23)。中小企業數位轉型推動方案。取自 https://www.moeasmea.gov.tw 中華民國總統府(無日期)。〈從戒急用忍到走入世界〉。取自 https://presidentiallth.drnh.gov.tw/article.php?access=PATA00064/d2adb8b6 中華經濟研究院(2021年9月17日)。〈中國申請加入CPTPP 中經院學者:試探美國態度〉。取自 https://www.cier.edu.tw/news/detail/80523 中華經濟研究院(2021年9月17日)。〈中國申請加入CPTPP 中經院學者:試探美國態度〉。取自 https://www.cier.edu.tw/news/detail/80523 中華經濟研究院(2022年1月1日)。〈RCEP今上路 衝擊台灣傳產業〉。取自 https://www.cier.edu.tw/news/detail/80721 公共電視新聞網. (2022, 12月16日)。〈中國禁止逾 2 千件台灣食品輸入:5張圖看懂對台影響〉公共電視新聞網. 取自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14336 天下雜誌(2023年9月11日)。〈ECFA對台灣經濟有多重要?ECFA走向「清零」會怎樣?〉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9247 孔德廉、劉致昕(2020年1月5日)。〈寫手帶風向不稀奇:AI產文、侵入私人LINE群,輿論軍火商已全面升級〉。《報導者》。取自 https://www.twreporter.org/a/information-warfare-business-weapons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8年8月28日)。〈文化部推動新南向政策 從音樂出發 台流新南向 正式啟動〉。取自 https://www.bamid.gov.tw/News_Content.aspx?n=3482&s=122126 北美智權報編輯部(2024年3月6日)。〈2024年台商海外布局:傳產、電子業首選越南,服務業瞄準美國〉。北美智權報。取自 https://naipnews.naipo.com/4574 台灣經濟研究院(2024年3月)。〈中國地方債務問題與影響〉。取自 https://vos.tier.org.tw/ArticleMore.aspx?DGUID=7403e306-8d16-4907-ad71-27378a35ea10 自由亞洲電台(RFA).(2023年12月25日)。〈深度報道|中共外宣在台灣之四:海峽兩岸的兩家《導報》〉。取自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factcheck/taiwan-media-china-united-front-work-12252024131042.html 自由時報(2021/08/14),〈釋迦、蓮霧遭中國禁輸 陳吉仲批:中國根本政治打壓〉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66103 自由時報自由開講(2024年2月24日)。〈中國逐步中止ECFA對台灣〉。取自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50618 自由筆記/Billy Lin.(2020年6月1日)。〈第四屆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觀察紀錄〉。HackMD。取自 https://hackmd.io/@billy3321/BJepntX3N 行政院(2016年9月26日)。〈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行政院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86f143fa-8441-4914-8349-c474afe0d44e 行政院(2024年2月)。〈2023年新南向政策執行情形一覽表〉。取自 https://www.ey.gov.tw/File/ADAF8891418BE383?A=C 行政院。(2023年11月8日)。〈能源轉型,打造綠能科技島—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b1314730-a254-49f1-8944-ac1a449a5981 行政院。(2025年01月02日)。〈卓揆:「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串聯南部半導體S廊帶 帶動臺灣進入AI應用時代〉。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b1314730-a254-49f1-8944-ac1a449a5981 何自力(2017年4月1日)。〈台商投資大陸的五大特點〉。《澳門日報》。取自 https://www.waou.com.mo/2017/04/01/台商投資大陸的五大特點/ 何自力(2017年4月8日)。〈台商大陸投資的歷史演進與階段性特點〉。《澳門日報》。取自 https://www.waou.com.mo/2017/04/08/台商大陸投資的歷史演進與階段性特點/ 吳惠林(約2010年)。〈台商投資中國的回顧與展望〉。《台灣新世紀論壇》,44,頁1–12。取自 https://www.taiwanncf.org.tw/ttforum/44/44-06.pdf 宋鎮照。(2018)。深化新南向:展望當前政策發展契機與建議。《台北經濟論壇》。取自https://taipeiecon.taipei/Topics/more?id=1001023276114252722&utm_source=chatgpt.com 投資台灣事務所(2025年5月)。〈三大投資方案成果專區〉。 沃草 Watchout.(2025年1月16日)。〈抖音成中國「大外宣」工具 美國研究證實:看越多 TikTok 越覺得中國好〉。取自 https://watchout.tw/reports/qFAkMTTWYN4fWJc6B1Pp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2024年4月)。〈深度報導:中共外宣在台灣(最終篇):抖音離共產黨有多近?對台行動有效嗎?〉。取自 法務部調查局(2022年)。〈中國招攬臺灣人才趨勢評析〉。取自 https://www.mjib.gov.tw/FileUploads/eBooks/51a2d6e529634644842e65e3f0a1f9b4/Section_file/bb63c20879cf4839920810573e8a9078.pdf 香港經濟導報(2020年2月26日)。〈從“惠台31條”到新“惠台26條” 看兩岸的融合發展〉。取自 https://www.jdonline.com.hk/content_47345.html 海軍司令部(2021年)。〈析論中國對我國人才磁吸之影響與衝擊〉。取自 https://navy.mnd.gov.tw/Files/Paper/二、析論中國對我國人才磁吸之影響與衝擊.pdf 海峽交流基金會(2022年)。〈台商在兩岸經貿發展的過去與未來〉。取自 https://www.sef.org.tw/article-1-131-8782 海峽交流基金會(2023)。韌性供應鏈發展對臺商投資布局的影響。載於《海基會兩岸經貿網》。取自 https://www.seftb.org/cp-15-2227-2f462-1.html 海峽青年節執委會編(2019)。《台灣青年實習計畫》。取自http://www.hxqnj.org.cn/big5/2023/20230713/64afb2e83b43f.shtml 財政部。(2023)。產業創新條例(最新修正條文)。取自https://www.mof.gov.tw 商業周刊(2023年9月11日)。〈ECFA對台灣經濟有多重要?ECFA走向「清零」會怎樣?〉取自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9247 國台辦《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31條)》,2018年發布。取自http://www.gwytb.gov.cn/zccs/bszn/zzks/201802/t20180228_11928139.htm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3年)。〈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110年~113年)〉。取自https://www.ndc.gov.tw/cp.aspx?n=7F220D7E656BE749&s=9A0DBFA4FF4BDF50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3年)。〈前瞻中國二十大後對台灣經濟之影響〉。取自 https://ws.ndc.gov.tw/Download.ashx?icon=.pdf&n=MTIu5YmN55675Lit5ZyL5aSn6Zm45LqM5Y2B5aSn5b6M5bCN6Ie654Gj57aT5r%2Bf5LmL5b2x6Z%2B%2FLnBkZg%3D%3D&u=LzAwMS9hZG1pbmlzdHJhdG9yLzEwL3JlbGZpbGUvMC8xNTE4Mi80YWU5Y2Q3Mi1hZDliLTQ2NjItOWY0Ni02ZDZjODFlZThiMTAucGRm 教育部統計處。大專校院境外學生人數統計表。取自 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News_Content.aspx?n=5A930C32CC6C3818&sms=91B3AAE8C6388B96&s=8A351A43EC0708BF 陳華昇(2022年7月19日)。〈「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意涵與效應〉。海基會兩岸經貿網。取自https://www.seftb.org/cp-4-1712-5033c-1.html 報導者(2024年12月18日)。〈經濟部產業技術司64項創新科技助攻市場新商機10/17於TIE盛大亮相〉。取自 https://www.limedia.tw/comm/54288/ 華夏經緯網(2021年12月29日)。〈2021回顧|台灣水果暫停輸往大陸〉。取自 https://big5.huaxia.com/c/2021/12/29/952436.shtml 黃介正。〈兩岸經貿合作與統戰策略〉。《聯合報評論網》,2021年4月26日。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705/5291332。 黃健群(2022年2月25日)。〈中國經濟情勢與臺商機遇及挑戰。兩岸經貿網〉。取自 https://www.seftb.org/cp-4-1548-5281c-1.html 搜狐新聞.(2019年4月18日)。〈平潭打造「澳前台灣小鎮」,台灣青年創業基地初具規模.〉搜狐新聞。取自 https://www.sohu.com/a/307995547_336604 新華澳報(2021 年7月31日)。〈我們對常住大陸台灣青年有哪些政策性支持〉.取自https://www.waou.com.mo/2021/07/31/%E6%88%91%E5%80%91%E5%B0%8D%E5%B8%B8%E4%BD%8F%E5%A4%A7%E9%99%B8%E5%8F%B0%E7%81%A3%E9%9D%92%E5%B9%B4%E6%9C%89%E5%93%AA%E4%BA%9B%E6%94%BF%E7%AD%96%E6%80%A7%E6%94%AF%E6%8C%81/ 經濟日報(2024年1月)。〈陸駐澳大使:堅決反對台灣加入CPTPP在內的官方組織〉。取自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8649024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無日期)。〈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取自 https://investtaiwan.nat.gov.tw/showPagecht1135?lang=cht&search=1135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20年)。〈2020年中國「國民經濟循環」政策簡析〉。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21年12月7日)。〈臺美共同宣布建立「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取自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98090 農業部(2022),〈中國禁止台灣農產品輸入之相關說明〉https://www.m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agri_trade&id=7355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021年2月26日)。〈針對中國3月1日起暫停臺灣鳳梨輸入相關因應措施〉。取自 https://www.m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id=8339 鉅亨網.(2016年1月19日)。〈台灣對大陸2015年出口衰退12% 金融海嘯以來最慘〉。https://news.cnyes.com/news/id/747680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8年2月28日)。〈大陸國台辦31條惠台措施全文〉。取自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大陸國台辦31條惠台措施全文-030333269.html 澎湃新聞(2022年10月10日)。〈中華書局推「中華經典通識」系列,圖文並茂通俗解經典.〉澎湃新聞。取自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461837 衛生福利部國際合作組(2022)。〈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衛福季刊》,34,6–9。取自 https://www.mohwpaper.tw/adv3/maz34/PDF/unit2.pdf 賴中強、歐栩韶(2023年6月2日)。〈中國對台經濟脅迫手段與因應政策報告〉。取自https://www.edunion.org.tw/thinktankreport/%E3%80%8C%E4%B8%AD%E5%9C%8B%E5%B0%8D%E5%8F%B0%E7%B6%93%E6%BF%9F%E8%84%85%E8%BF%AB%E6%89%8B%E6%AE%B5%E8%88%87%E5%9B%A0%E6%87%89%E3%80%8D%E6%94%BF%E7%AD%96%E5%A0%B1%E5%91%8A/ 賴中強、歐栩韶(2023年6月2日)。〈中國對台經濟脅迫手段與因應政策報告〉。經濟民主連合。取自 https://www.edunion.org.tw/thinktankreport/%E3%80%8C%E4%B8%AD%E5%9C%8B%E5%B0%8D%E5%8F%B0%E7%B6%93%E6%BF%9F%E8%84%85%E8%BF%AB%E6%89%8B%E6%AE%B5%E8%88%87%E5%9B%A0%E6%87%89%E3%80%8D%E6%94%BF%E7%AD%96%E5%A0%B1%E5%91%8A/ 聯合新聞網(2023/03/13),〈金門與廈門簽訂農產合作備忘錄 陸媒大幅報導惠台成果〉https://udn.com/news/story/7333/7043285 魏艾(2022)。〈美中亞太經貿競逐台灣何去何從-從ECFA、RCEP到CPTPP〉。《遠見雜誌》特刊。取自 https://www.pf.org.tw/uploads/files/美中亞太經貿競逐ECFA-RCEP-CPTPP.pdf 四、外文文獻 David A. Baldwin, Economic Statecraf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37–45. Everington, K. (2021, March 1). PINEAPPLES (TAIWAN – CHINA). Economic Coercion website. https://economiccoercion.com/2021/03/31/pineapples-taiwan-china/ Financial Times. (2025, Mar 28).Taiwan accuses Chinese chipmakers of illegally poaching engineers. Retrieved from Freedom House.(2022)。Beijing's Global Media Influence: Taiwan Country Report。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2010, July 1). President Ma holds press conference to discuss signing of ECFA. Retrieved from Robert D. Blackwill and Jennifer M. Harris, War by Other Means: Geoeconomics and Statecraf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105–123. The World Bank. (2023). Belt and Road economics: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of transport corridors (2023 Update). Retrieved from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111922006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1922006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200601.pdf | | 2590Kb | Adobe PDF | 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