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8761/149825 (79%)
Visitors : 81041404      Online Users : 35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9303


    Title: 企業併購樣態與稅捐稽徵之法律問題研究—以股東所得稅為核心
    A Study of the legal and tax issues of corporate mergers and relevant tax implications − focusing on the income tax from shareholder’s perspective.
    Authors: 洪銘鴻
    Contributors: 劉連煜
    洪銘鴻
    Keywords: 企業併購
    合併
    股份轉換
    視為股利
    證券交易所得
    股份收買請求權
    Date: 2025
    Issue Date: 2025-09-01 16:21:55 (UTC+8)
    Abstract: 現今企業併購儼然已成為企業日常之常態性業務,同時也是企業迅速擴張及成長的重要途徑。而企業併購又有諸多呈現樣態,尤其我國歷年來即已進行多件跨國企業之合併或股份轉換案件。企業併購即意味著企業的買賣交易,則租稅法令之適用於併購實務過程中扮演了一個絕對重要的因素與角色,併購雙方於併購過程可能衍生之稅負效果甚至可能成為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併購的成敗關鍵。
    其中我國公司若依據企業併購法進行合併,合併消滅公司之股東於獲配合併存續公司所給付之合併對價時,若該合併對價超過消滅公司股東對消滅公司之原始出資額或取得成本之差額部分,財政部係採頒布解釋函令方式作成「視為股利」之解釋,亦即消滅公司之股東須就該合併對價與持股成本之差額繳納股利所得稅。有別於公司按企業併購法進行股份轉換交易時,被轉換公司之股東於轉換過程所獲配轉換對價超過股東對被轉換公司之原始出資額或取得成本之差額部分認屬「證券交易所得」有所不同。
    本文將嘗試參酌相關文獻,透過探究產、官、學界對於我國「股利所得」與「證券交易所得」核課稅捐之立法歷程與立法原因,討論財政部將合併交易「視為股利」之解釋是否允當,並提供修法建議。希冀對未來企業併購相關租稅核課之修法方向有所助益。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1. 王建煊,租稅法,2001年。
    2. 林進富.樓永堅.方嘉麟.周振鋒.朱德芳,2021年,企業併購理論與實務,元照。
    3. 陳志愷,稅務法規,2011年,智勝文化。
    4.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2020年,新學林。

    二、 期刊雜誌
    1. 尤重道,解釋函令稅法上之適用(上),稅務旬刊,2084期,第14至18頁,2015年3月。
    2. 尤重道,解釋函令稅法上之適用(下),稅務旬刊,2085期,第25至32頁,2015年3月。
    3. 封昌宏,合併消滅公司股東換股合併課稅問題研究,會計師季刊,第263期(6月):71-77頁,2015年。
    4. 封昌宏,合併消滅公司股東之換股課稅問題研究,中正財經法學,第15期(6月):55-95頁2017年。
    5. 吳盈德,新型態企業併購模式-以特殊目的公司為例,台灣法學雜誌,第320期(5月),14-20頁,2017年。
    6. 陳清秀,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對稅務爭訟審理之影響(上),植根雜誌,第33卷第11期(11月):417-440頁,2017年。
    7. 陳清秀,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對稅務爭訟審理之影響(下),植根雜誌,第33卷第12期(12月):441-446頁,2017年。
    8. 黃士洲,證所稅停徵扭曲稅制,稅務旬刊,2065期,第22至28頁,2009年10月。
    9. 黃源浩,實質課稅與稅捐規避行為之舉證責任,法學叢刊,第59卷第4期(10月):101-126頁,2014年。
    10. 劉連煜,公司合併態樣與不同意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月旦法學雜誌,第128期(1月),26-36頁,2006年。
    11. 劉連煜,股份收買請求權與控制權溢價,月旦法學教室,第65期(3月),26-27頁,2008年。
    12. 劉連煜,大法官釋字第770號併購正當程序與權利救濟解釋的檢討─以資訊揭露、利害迴避、現金逐出門檻與股份收買請求權為中心,月旦法學教室,第306期(11月),86-110頁,2020年。
    13. 賴永發、許毅帆,論實質課稅原則與租稅規避之責任,會計研究月刊,第409期(12月),106-113頁,2019年。

    三、 學術論文
    1. 林佩宜,企業併購相關爭議–以所得稅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稅務組碩士論文,2012年。
    2. 李慶華,企業併購交易之所得課稅問題,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11年。
    3. 陳錫山,我國企業併購法租稅措施之適用疑義–以本國個案為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4. 游雅潔,企業併購租稅負擔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資訊與法律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796103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6103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4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