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915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8405/149442 (79%)
造访人次 : 78459199      在线人数 : 36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9157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9157


    题名: 法律中的生命想像- 從法國最高行政法院矮人秀判決談起
    Images of life in law - ";lancer de nains";judgements from Le Conseil d'Etat
    作者: 陳佑昇
    Chen, Yu-Sheng
    贡献者: 江玉林
    Ching, Yu-Lin
    陳佑昇
    Chen, Yu-Sheng
    关键词: 矮人秀
    法國最高行政法院
    生命政治
    警察學
    人性尊嚴
    阿岡本
    傅柯
    康德
    德勒茲
    日期: 2023
    上传时间: 2025-09-01 15:24:32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透過法國最高行政法院之判決事實和法院見解,作為引入點,進一步討論法律如何在一系列的權力佈署之下,逐漸成為對於生命的控制機制。在這樣的機制之中,以往法學者傳統上理解的「人性尊嚴」、「警察學」等概念,又扮演著甚麼樣的角色。接著,本文將談論在這一切論述的背後,其實潛藏著一種關於完美生命、良善秩序共同體的特定想像,而上述法律等規範機制,皆是圍繞著這樣的圖像去展開,最終目的便是將主權者統治之人民,以特定之結構加以結合起來,並透過對人民生存環境、生存方式、生存狀態之控制,逐漸形塑人民至上述的完美形象。因此本文除了討論上述權力運作的模式,也同時討論人類社會是如何產出對於生命的特定想像,並使這種想像對生命進行區分和限制。並對於上述理論間的關聯進行討論。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 專書

    1. (清)王椷,秋燈叢話,卷11,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817756#%E4%B8%80%E6%88%B6%E5%9D%80 (最後瀏覽日:2023.06.30)
    2. (明)王臨亨,粵劍篇,卷2,北京,中華書局,1987。
    3. 牟宗三著,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
    4. (清)劉因之,讕言瑣記,《叢書集成續編》第216冊,台北,新文豐,1989。
    5. 梁其姿著,朱慧穎譯,痲瘋:一種疾病的醫療社會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編製,漢生病防治工作指引,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2。
    7. (清)蕭曉亭著,瘋門全書,《珍本醫書集成》第七冊,台北,世界書局,1936,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TUL-0521057/reader (最後瀏覽日:2023.05.14)
    8. 鄺芷人著,康德倫理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9. 卡謬(Albert Camus)著,黃欣慧譯,卡謬札記第二卷1942-1951,麥田出版,2013。
    10. 彼珀(Annemarie Pieper)著,李潔譯,動物與超人之間的繩索:《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卷義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11.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吳壽彭譯,政治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12.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著,潘光旦、胡壽文譯,人類的由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3. 迪特亨利希(Dieter Henrich)著,彭文本譯,康德與黑格爾之間—德國觀念論演講錄,台北,商周出版,2006。
    14. 吉爾.德勒茲、費利克斯.瓜塔里(Giles Deleuze,Félix Guattari)著,陳永國編譯,游牧思想——吉爾.德勒茲、費利克斯.瓜塔里讀本,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15. 吉爾.德勒茲、費利克斯.瓜塔里(Giles Deleuze,Félix Guattari)著,姜宇輝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
    16. 吉奧喬.阿岡本(Giorgio Agamben)著,藍江譯,敞開:人與動物,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1。
    17. 康德(Immanuel Kant)著,李明輝譯,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
    18. 康德(Immanuel Kant)著,韓水法譯,實踐理性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19. 康德(Immanuel Kant)著,李明輝譯,道德底形上學,台北,聯經出版社,2015。
    20. 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著,陳曉林譯,自由四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
    21. 雅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王欽譯,野獸與主權者(第一卷),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21。
    22. 尚.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著,高黎平譯,社會契約論,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2017。
    23. 福柯(Michel Foucault)著,錢翰譯,不正常的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4.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錢漢,陳曉徑譯,安全、領土與人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5.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莫偉民,趙偉譯,生命政治的誕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6.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的考古學,上海,上海三民書店,2016。
    27.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林志明譯,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時報文化,2016。
    28. 笛卡兒(René Descartes)著,王太慶譯,談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29. 《創世紀》1、2、3,載於舊約聖經,中文聖經網,https://www.expecthim.com/genesis-1.html (最後瀏覽日:2023.03.26)。
    30. 《以西結書》第十章,載於舊約聖經,中文聖經網,https://www.expecthim.com/genesis-1.html (最後瀏覽日:2023.03.26)。

    (二) 專書論文

    1. 江玉林著,歐洲近代初期的「博理警察」與「警察學」,《法文化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中心,第165至179頁,2011。
    2. 李明輝著,康德的「歷史」概念及其歷史哲學,《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增訂版)》,台北,聯經出版公司,第7至38頁,2013。

    (三) 期刊論文

    1. 王必芳,行政命令的抽象司法審查——以法國法為中心,《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1期,第129至202頁,2012.9。
    2. 王必芳,法國行政法上的公益概念,《中原財經法學》,第30期,第43至111頁,2013.6。
    3. 江玉林,人性尊嚴的移植與混生¬——台灣憲政秩序的價值格局,《月旦法學雜誌》,第255期,第64至74頁,2016.8。
    4. 江玉林,康德的法哲學,《憲政時代》,第20卷4期,第77至130頁,1995.4。
    5. 江玉林,法律、權力與共通福祉——從SARS防治及紓困暫行條例談起,《2007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雙年刊》,第59至97頁,2008.3。
    6. 江玉林,後藤新平與傅柯的對話——反思台灣日治初期的殖民警察政治,《中研院法學期刊》,第7期,第41至79頁,2010.9。
    7. 江玉林,康德《法學的形上學基本原理》導讀¬¬¬¬——與當代法學的對話,《台灣法學雜誌》,第195期,第52至66頁,2012.3。
    8. 江玉林,《性事的歷史.卷一:求知的意志》導讀——傅柯的權力分析與對現代法學的權力批判,《台灣法學雜誌》,第207期,第114至129頁,2012.9.1。
    9. 吳秦雯,從SARS到COVID-19:司法院釋字第690號解釋架構下之傳染病防治法制與基本權限制,《法律與生命科學》第9卷第1期,第91至112頁,2020.6。
    10. 張惠東,司法裁判、行政裁判抑或是純粹行政?——法國行政法學的基礎課題,《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7期,第1至38頁,2010.2。
    11. 彭文本,阿利森對康德「自由理論」的詮釋,《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9期,第149至208頁,2010.3。
    12. 劉創馥,康德的自由與自發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第28卷第1期,第105至132頁,2016.3。
    13. 謝煜偉,重新檢視死刑的應報意義,《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5期,第139至206頁,2014.9。

    (四) 學位論文

    1. 歐陽徵,析論公然猥褻之除罪化,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8.7。

    二、 外文部分

    (一) 外文法規

    1. Constitution du 4 octobre 1958, Légifrance, https://www.legifrance.gouv.fr/loda/id/JORFTEXT000000571356?init=true&page=1&query=constitution&searchField=ALL&tab_selection=all (最後瀏覽日:2023.03.26)
    2. Code des communes Chapitre1 Section 1, Légifrance, https://www.legifrance.gouv.fr/codes/section_lc/LEGITEXT000006070162/LEGISCTA000006134583?init=true&page=1&query=code+des+communes&searchField=ALL&tab_selection=all&isAbrogated=true&anchor=LEGISCTA000006134583#LEGISCTA000006134583 (最後瀏覽日:2023.03.26)
    3. Conseil d’Etat du 27 octobre 1995 N°136727, Conseil d’Etat, https://www.legifrance.gouv.fr/ceta/id/CETATEXT000007877723?init=true&page=1&query=conseil+d%27Etat+136727&searchField=ALL&tab_selection=all (最後瀏覽日:2023.03.26)
    4. Ordonnance n° 45-2339 du 13 octobre 1945 relative aux spectacles, Légifrance, https://www.legifrance.gouv.fr/loda/id/LEGIARTI000006911832/1945-10-14/#LEGIARTI000006911832 (最後瀏覽日:2023.03.26)

    (二) 外文專書

    1. Douglas Keith Candland, Feral Children and Clever Animals-Reflections on Human N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 Rod Edmond, Leprosy and Empire A Med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三) 外文線上文章

    1. Bernard Stirn, Ordre public et liberté public, https://www.conseil-etat.fr/publications-colloques/discours-et-interventions/ordre-public-et-libertes-publiques (最後瀏覽日:2023.03.26)
    2. Garrath Williams, Kant’s Account of Reaso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kant-reason/(最後瀏覽日:2023.12.26)
    3. Patrick Frydman, Conclusion sur Conseil d’Etat, Assemblée, 27 octobre 1995, https://actu.dalloz-etudiant.fr/fileadmin/actualites/pdfs/09.2017/RFDA_1995._1204.pdf (最後瀏覽日:2023.03.2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1065103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651033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3301.pdf1656KbAdobe PDF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