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8658/149719 (79%)
Visitors : 80574793      Online Users : 40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9156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9156


    Title: 犯罪中止之理論基礎與成立界限--以單獨正犯為核心
    The Rationale and Elements of Withdrawal from Attempts—Centering on Solitary Principal Offenders
    Authors: 鮮慕主
    Contributors: 李聖傑
    Lee, Sheng-Chieh
    鮮慕主
    Keywords: 犯罪中止
    失敗未遂
    未了未遂
    既了未遂
    Date: 2025
    Issue Date: 2025-09-01 15:24:18 (UTC+8)
    Abstract: 當法律針對特定行為設有處罰未遂犯之明文,且行為人業已著手實行,縱使行為並未既遂,倘其被評價為業已構成犯罪,即有相應之法律效果。惟中止未遂之法律效果有別於障礙未遂,其法理基礎似非不言自明,實值研求。對此,學理上大抵有「違法性減輕說」、「責任減輕說」、「違法性暨責任減輕說」、「刑事政策理論」、「獎賞理論」與「刑罰目的理論」等學說。惟上開見解是否妥適,容非無疑。準此,本文尋繹學理見解,闡述其基本論點,究明其核心思想,且不揣淺陋,申述己見。
    此外,犯罪中止之具體判準,亦值探求。依據部分學理見解,倘若個案係屬「失敗未遂」,即不構成中止未遂。有待推求者為,倘特定舉動依行為人於犯行開端之設想係適於實現犯罪既遂,惟付諸實行後並未奏效,若依其於最後之實行行為後之認知,迄今業已實行之行為尚不足以實現犯罪既遂,惟存在續行可能性,猶捨此不為,此類事例是否構成「失敗未遂」,似非無疑。對此,德國刑法學已在犯罪中止之審查體系中建構出「犯行計畫理論」、「整體觀察理論」及「個別舉動理論」等判準,究以何者為當,容有研求餘地,實應審酌各說之利弊得失,衡情度理,慎思而明辨之。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1. Murmann, Uwe著,周子实译,德国刑法基础课,2023年6月。
    2. Puppe, Ingeborg著,徐凌波、喻浩东译,德国刑法总论:以判例为鉴,2023年8月。
    3. Stratenwerth, Günter/Kuhlen, Lothar著,杨萌译,刑法总论Ⅰ──犯罪论,2006年2月。
    4. von Liszt, Franz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2000年5月。
    5. Wessels, Johannes著,李昌珂译,德国刑法总论,2008年11月。
    6. 王皇玉,刑法總則,10版,2024年7月。
    7. 甘添貴,刑法總論講義,再版,1992年9月。
    8. 甘添貴、謝庭晃,捷徑刑法總論,修訂版,2006年6月。
    9. 甘添貴總主編,日本刑法翻譯與解析,2018年3月。
    10.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冊),增訂10版,2008年1月。
    11.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冊),增訂10版,2008年1月。
    12. 林書楷,刑法總則,7版,2024年9月。
    13.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12版,2024年9月。
    14. 洪福增,刑法判解研究,修正增訂4版,1987年10月。
    15. 高仰止,刑法總則之理論與實用,5版,1996年2月。
    16. 陳子平,刑法總論,4版,2017年9月。
    17. 許澤天,刑法總則,6版,2025年6月。
    18. 張麗卿,刑法總則理論與運用,11版,2023年8月。
    19. 黃仲夫,簡明刑法總則,修訂5版,2016年9月。
    20. 黃惠婷,實用刑法總則,2019年9月。
    21. 黃源盛,晚清民國刑法史料輯注(下),2010年7月。
    22.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下),4版,2012年3月。
    23. 靳宗立,刑法總論Ⅰ,2010年9月。
    24. 蔡聖偉,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論,4版,2023年9月。
    25. 蔡墩銘,刑法精義,2版,2005年7月。
    26. 蔡墩銘,刑法總論,修訂10版,2013年8月。
    27. 蕭宏宜,未遂與犯罪參與,2015年7月。
    28. 蘇俊雄,刑法總論II,修正版,1998年12月。

    (二)專書論文
    1. 王乃彥,中止未遂的減免刑罰根據,載: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索(一):甘添貴教授祝壽論文集,頁263-291,2002年3月。
    2. 王皇玉,論未遂的處罰與判斷標準,載:犯罪實行理論,頁195-204,2012年4月。
    3. 余振華,刑法未遂犯之變革及適用問題,載:刑法深思.深思刑法,頁93-127,2005年9月。
    4. 林山田,論中止未遂,載:刑事法論叢(一),頁25-61,1997年3月,再版。
    5. 林東茂,中止犯,載: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一),頁287-309,2001年1月。
    6. 洪福增,中止犯之理論與實用,載:刑法之理論與實踐,頁215-260,1988年6月,修正增訂再版。
    7. 洪福增,中止犯之「己意」,載:刑法之理論與實踐,頁261-269,1988年6月,修正增訂再版。
    8. 陳子平,新修定刑法總則之理論基礎──第三章「未遂犯」,載:刑與思:林山田教授紀念論文集,頁207-245,2008年11月。
    9. 黃士軒,中止犯減免處罰根據的檢討──以我國學說與實務為中心,載:刑法總則修正十年之回顧與前瞻,頁197-250,2019年4月。
    10. 黃惠婷,強盜未遂之中止犯──最高法院98年台上字第2391號判決,載:強盜罪之構成要件及區辨,頁80-87,2019年8月。
    11. 曾淑瑜,中止犯修法前後之檢討,載: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頁207-245,2005年9月。
    12. 鄭善印,中止未遂,載:刑法爭議問題研究,頁233-242,1999年2月。
    13. 謝庭晃,共犯中止與脫離的減免根據,載:刑事法學現代化動向:黃東熊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77-98,2012年11月。
    14. 謝庭晃,共同正犯中止與脫離的減免根據──由共同正犯的本質談起,載:鳥瞰共同正犯,頁199-223,2012年12月。
    15. 謝庭晃,中止犯的減免根據──違法消滅說存在空間的再思考,載:民商法制與現代法學理論:清河雅孝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頁381-411,2014年5月。

    (三)期刊論文
    1. Murmann, Uwe著,馮聖晏、彭文茂譯,未遂不法與中止未遂,臺北大學法學論叢,106期,頁180-266,2018年6月。
    2. 王天一,失敗未遂概念的發展沿革,成大法學,39期,頁65-117,2020年6月。
    3. 王玉全,多數人參與犯罪與中止行為,月旦法學教室,246期,頁25-28,2023年4月。
    4. 王效文,中止犯減免刑罰之理由,月旦法學雜誌,194期,頁5-21,2011年7月。
    5. 甘添貴,中止犯之基本理念,中興法學,22期,頁145-178,1986年3月。
    6. 甘添貴,不能犯與中止犯適用之若干問題點,法學叢刊,55卷4期,頁1-24,2010年10月。
    7. 李聖傑,大難不死──客體不存在之未遂,法學講座,29期,頁83-92,2004年9月。
    8. 李聖傑,未遂行為刑法處遇之探究,月旦法學雜誌,194期,頁22-38,2011年7月。
    9. 吳耀宗,中止未遂之「因己意」,月旦法學教室,262期,頁22-25,2024年8月。
    10. 林山田,論未遂犯之刑罰理由及其成立要件,軍法專刊,28卷9期,頁3-5,1982年9月。
    11. 林東茂,未遂犯,月旦法學雜誌,138期,頁209-219,2006年11月。
    12. 林道,論幫助犯的歸責基礎:走出中性幫助的迷霧,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54卷2期,頁517-585,2025年6月。
    13. 周冶平,中止犯概說,刑事法雜誌,6卷4期,頁1-10,1962年8月。
    14. 周漾沂,未遂犯可罰性基礎及著手實行概念:風險輸出理論的建構與應用,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7卷1期,頁405-489,2018年3月。
    15. 周漾沂,論未了未遂中止之成立可能性,月旦法學雜誌,345期,頁70-86,2024年2月。
    16. 牧野英一著,洪復青譯,障礙未遂與中止未遂之區別,軍法專刊,1卷1期,頁17-18,1952年5月。
    17. 徐育安,中止犯,法學講座,11期,頁19-29,2002年11月。
    18. 徐育安,未了未遂與既了未遂/最高院99台上3490判決,台灣法學雜誌,193期,頁195-201,2012年2月。
    19. 徐育安,中止犯法理基礎之檢討與重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105期,頁187-236,2018年3月。
    20. 徐育安,東窗事發之憂──中止意思之自願性,月旦法學教室,214期,頁23-26,2020年8月。
    21. 高金桂,不能未遂判斷之走向,東海大學法學研究,24期,頁49-92,2006年6月。
    22. 陳子平,未遂犯修正草案之評論,月旦法學雜誌,93期,頁88-100,2003年2月。
    23. 陳子平,犯罪論重要問題的思想脈絡──未遂犯篇,月旦法學教室,100期,頁184-205,2011年2月。
    24. 陳俊偉,走味的咖啡:中止意思與錯誤類型之判斷,月旦法學教室,271期,頁24-27,2025年5月。
    25. 陳樸生,中止未遂與未遂中止,法令月刊,38卷2期,頁3-7,1987年2月。
    26. 許恒達,重新檢視未遂犯的可罰基礎與著手時點:以客觀未遂理論及客觀犯行的實質化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0卷4期,頁2397-2473,2011年12月。
    27. 許恒達,客體錯誤與中止未遂,月旦法學教室,236期,頁9-13,2022年6月。
    28. 曾淑瑜,放火殺人未遂案──評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九十八年度上訴字第七八四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12期,頁67-73,2011年12月。
    29. 黃惠婷,失敗未遂或己意中止?,月旦法學教室,29期,頁30-31,2005年3月。
    30. 黃惠婷,論中止犯之「己意」──兼評析實務上之相關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2期,頁26-40,2005年7月。
    31. 黃惠婷,既了未遂之中止犯,月旦法學教室,37期,頁20-21,2005年11月。
    32. 翟唳霞,中止犯之初步研究,刑事法雜誌,39卷2期,頁36-54,1995年4月。
    33. 鄭逸哲,罪刑法定主義下普通未遂犯和中止犯的概念認識及其刑法適用──從保齡球理論展開,台灣法學雜誌,411期,頁63-81,2021年3月。
    34. 蔡聖偉,評2005年關於不能未遂的修法──兼論刑法上行為規範與制裁規範的區分,政大法學評論,91期,頁339-410,2006年6月。
    35. 蔡聖偉,絕命醫療站(上)──透過不可歸責之途徑所發生的結果與中止,月旦法學雜誌,173期,頁297-304,2009年10月。
    36. 盧映潔,中止犯的成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6期,頁200-204,2002年7月。
    37. 韓忠謨,西德關於未遂犯之新立法,刑事法雜誌,15卷6期,頁1-14,1971年12月。
    38. 謝開平,中止未遂與準中止犯之適用──評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九十八年上訴字第七八四號暨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台上字第七三五九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5期,頁117-123,2010年10月。
    39. 謝開平,中止未遂──己意,月旦法學教室,109期,頁33-35,2011年11月。
    40. 謝開平,中止未遂之性質與檢驗,台灣法學雜誌,291期,頁141-146,2016年3月。
    41. 謝開平,中止未遂與普通未遂之區別──最高院104台上3222判決,台灣法學雜誌,298期,頁145-147,2016年6月。
    42. 謝煜偉,中止行為的要求程度,月旦法學教室,201期,頁17-20,2019年7月。
    43. 蘇俊雄,未遂犯刑罰理論之比較研究,刑事法雜誌,41卷3期,頁1-13,1997年06月。

    二、外文文獻
    (一)專書
    1. Jescheck, Hans-Heinrich/Weigend, Thomas著、西原春夫監訳『ドイツ刑法総論』成文堂(1999年4月)。
    2. Roxin, Claus著、山中敬一監訳『刑法総論第2巻[翻訳第2分冊]』信山社(2012年5月)。
    3. 山中敬一『中止未遂の研究』成文堂(2001年3月)。
    4. 山中敬一『ロースクール講義刑法総論』成文堂(2005年4月)。
    5. 山中敬一『刑法総論(第二版)』成文堂(2008年3月)。
    6. 大谷實編『刑法総論100講』学陽書房(1983年9月)。
    7. 大谷實『刑法講義総論(新版第四版)』成文堂(2012年5月)。
    8. 大塚仁等編『大コンメンタール刑法第2巻』青林書院(1989年2月)。
    9. 大塚仁『刑法概説(総論)(改訂増補版)』有斐閣(1992年3月)。
    10. 川端博『集中講義刑法総論(第二版)』成文堂(1997年6月)。
    11. 川端博『刑法総論』弘文堂(2002年4月)。
    12. 川端博『事例式演習教室 刑法(第二版)』勁草書房(2009年6月)。
    13. 中山研一『刑法総論』成文堂(1982年10月)。
    14. 中義勝『講述犯罪総論』有斐閣(1980年10月)。
    15. 今井猛嘉等共著『刑法総論(第二版)』有斐閣(2012年11月)。
    16. 井田良等共著『よくわかる刑法』ミネルヴァ書房(2006年4月)。
    17. 井田良、丸山雅夫共著『ケーススタディ刑法(第三版)』日本評論社(2011年6月)。
    18. 木村龜二編『刑法(総論)』青林書院新社(1955年9月)。
    19. 西田典之等編『注釈刑法 第1巻』有斐閣(2010年12月)。
    20. 西原春夫『刑法総論』成文堂(1977年4月)。
    21. 団藤重光『刑法綱要総論(改訂版)』創文社(1979年4月)。
    22. 町田行男『中止未遂の理論』現代人文社(2005年4月)。
    23. 松原芳博『刑法総論』日本評論社(2013年3月)。
    24. 林幹人『刑法総論』東京大学出版会(2000年9月)。
    25. 金澤真理『中止未遂の本質』成文堂(2006年3月)。
    26. 斉藤金作『刑法総論』有斐閣(1955年10月)。
    27. 浅田和茂等共著『刑法総論(改訂版)』青林書院(1997年3月)。
    28. 浅田和茂『刑法総論(補正版)』成文堂(2007年3月)。
    29. 前田雅英『Lesson刑法37』立花書房(1997年4月)。
    30. 前田雅英『刑法総論講義(第七版)』東京大学出版会(2019年4月)。
    31. 荘子邦雄『刑法総論(新版)』青林書院新社(1981年10月)。
    32. 高橋則夫『刑法総論(第三版)』成文堂(2016年10月)。
    33. 野村稔『未遂犯の研究』成文堂(1984年8月)。
    34. 野村稔編『現代法講義刑法総論(改訂版)』青林書院(1997年4月)。
    35. 曽根威彦『刑法総論』弘文堂(1987年11月)。
    36. 曽根威彦『刑法の重要問題[総論](第二版)』成文堂(2005年3月)。
    37. 植松正『再訂刑法概論Ⅰ総論(第八版)』勁草書房(1974年5月)。
    38. 植松正等共著『現代刑法論争Ⅰ』勁草書房(1983年6月)。
    39. 福田平、大塚仁共著『刑法総論Ⅰ』有斐閣(1979年10月)。
    40. 福田平『全訂刑法総論(第五版)』有斐閣(2011年10月)。

    (二)專書論文
    1. 大谷實「着手未遂と実行未遂」氏著『刑法解釈論集Ⅰ』成文堂(1984年8月)。
    2. 木村静子「中止犯」西原春夫等編『判例刑法研究 第4巻』有斐閣(1981年2月)。
    3. 斉藤誠二「中止未遂を寛大に扱う根拠」藤木英雄、板倉宏編『刑法の争点(新版)』有斐閣(1987年3月)。
    4. 斉藤誠二「中止行為の態様」藤木英雄、板倉宏編『刑法の争点(新版)』有斐閣(1987年3月)。
    5. 清水一成「実行未遂と着手未遂の限界」堀内捷三等編『判例によるドイツ刑法(総論)』良書普及会(1987年4月)。
    6. 清水一成「中止未遂における任意性、中止未遂の法的性格」堀内捷三等編『判例によるドイツ刑法(総論)』良書普及会(1987年4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1065102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65102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2401.pdf4102KbAdobe PDF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