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8405/149442 (79%)
Visitors : 78365174      Online Users : 19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8351


    Title: 生成式 AI 技術的市場推廣模式與商業化策略:以S 公司NeuroChain計畫探討
    A Study on the Market Promotion Model and Commercialization Strategy of Generative AI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of S Company’s NeuroChain Project
    Authors: 花晨凱
    Hua, Chen-Kai
    Contributors: 謝明華
    Hsieh, Ming-Hua
    花晨凱
    Hua, Chen-Kai
    Keywords: 生成式人工智慧
    企業轉型
    AI平台
    NeuroChain
    產品化策略
    知識內嵌
    資訊服務業
    Date: 2025
    Issue Date: 2025-08-04 13:05:34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以S公司內部自主開發的NeuroChain生成式AI控制塔為研究核心,探討其平台架構設計、導入挑戰、應用場景與策略推動模式。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近年快速興起,為企業帶來流程自動化與知識生成的嶄新可能。然而,多數企業在實務導入時,常遭遇技術門檻高、缺乏標準化導入流程、部門間資訊斷裂等問題,導致生成式AI難以落實於日常營運中。
    NeuroChain平台強調「任務導向、流程內嵌、知識鏈接」三大核心設計,整合提示工程模組、知識RAG架構與腳本編排機制,支援文生文、表轉文、多語生成與部門對話流程建構,可應用於政府、醫療、教育、法人等知識密集型單位。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搭配半結構式訪談,實地參與平台設計與推動過程,並分析導入歷程中所面對的關鍵挑戰與因應策略。
    研究發現,平台成功推動需仰賴跨部門整合、使用者教育、高階管理支持與標準化腳本設計四大推動因素。組織文化與流程慣性是生成式AI導入的關鍵門檻,唯有建立彈性模組化設計與可擴充治理架構,方能在企業內部達成長期應用與迭代。S公司透過內部導入NeuroChain所累積之經驗,亦為未來推廣至外部市場奠定基礎。
    本研究不僅提供平台設計與導入經驗之系統性彙整,亦提出一套具可行性的生成式AI推動策略與導入邏輯,期盼為台灣資訊服務產業與數位轉型企業提供參考。
    Reference: 中文部分以作者之姓氏筆劃(由少至多)作編排,英文部分以作者姓氏字母(由A到Z)依序排列。
    書籍
    丁磊,2023,生成式人工智慧:AIGC的邏輯與應用
    羅光志,2023,從 AI 到生成式 AI:40 個零程式的實作體驗,培養新世代人工智慧素養
    蔡朝隆,2024,全面掌握生成式AI與LLM開發實務:NLP×PyTorch×GPT輕鬆打造專屬的大型語言模型
    陳威廷,2024,LLM大型語言模型的絕世祕笈:27路獨步劍法,帶你闖蕩生成式AI的五湖四海
    張奇,桂韜,鄭銳,黃萱菁,2023,大規模語言模型:從理論到實踐
    研究計畫
    德勤(Deloitte)人工智慧研究院,2023,生成式人工智慧對企業的影響和意義
    亞馬遜雲科技,2024,生成式AI商業價值最大化
    資誠(PWC),2025,2024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
    資誠(PWC),2024,2023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
    博碩士學位論文
    蔡明娟,2024,AI應用對銀行客服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王淑芳,2024,生成式人工智慧於媒體代理商產業之經營策略與導入應用:以A公司為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廖煜誌,2023,人工智能客戶關係管理-以資訊服務公司為例,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班
    周國凱,2020,資訊服務系統整合業者之轉型策略-以S公司為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潘慧珍,2023,智慧新零售商場之即時互動 AI 化研究-以台北某百貨商場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臺大-復旦 EMBA 境外專班
    許人崇,2022,資訊服務業之經營策略研究-以 K 公司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高語凱,2024,企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會如何影響營運-以優勢、挑戰及趨勢探討,國立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黃揚博,2024,中小型企業之生成式 AI 應用階段 -以顧問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洪婉瑢,2024,生成式人工智慧之商業模式創新-以財富管理應用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
    鍾志浩,2024,生成式 AI 於零售業應用之探究-以 Microsoft AI 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 EMBA 碩士在職專班
    網際網路
    MIC產業情報研究所,【2024年資通訊產業前景一】生成式AI落地終端引爆商機 AI Agent化掀軟體變革,2024年,檢自https://mic.iii.org.tw/news.aspx?typ=I&id=658&List=16
    MIC產業情報研究所,【2024年資通訊產業前景二】國際政策搖擺 電動車市場有變數 矽光子技術快速發展、5G Redcap生態體系即將成形,上網日期2024年5月20日,檢自https://mic.iii.org.tw/news.aspx?typ=I&id=659&List=17
    經濟部統計處洪專員玉玲,電腦及資訊服務業營業額迭創歷史新高,今年可望挑戰5,500億元,2024,檢自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112919
    經濟部新聞稿,113年第1季電腦及資訊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租賃業營業額統計, 2024年,檢自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wHandNews_File.ashx?file_id=110594
    IDC 國際數據資訊有限公司,IDC公布2025年台灣資通訊(ICT)市場重點趨勢預測,2024年,檢自https://www.idc.com/getdoc.jsp?containerId=prAP52836824&utm_medium=rss_feed&utm_source=alert&utm_campaign=rss_syndication
    專家簡報
    邵成武,2024年,NeuroChain部署與啟動方式,凌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邵成武,2024年,NeuroChain產品實作說明,凌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邵成武,2024年,NeuroChain Multi-Agent產品實作說明,凌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邵成武,2024年,Syscom AI Agent凌羣生成式AI案例分享,凌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邵成武,2024年,生成式AI發展概況及凌群生成式AI產品運作架構說明,凌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1293213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293213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13901.pdf1976KbAdobe PDF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