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826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8260/149296 (79%)
Visitors : 77308847      Online Users : 48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8264


    Title: YH127坑甲骨「犯兆」現象研究
    A Study on the ";Fan Zhao";Phenomenon in Oracle Bones from pit YH127
    Authors: 闕河仰
    Chueh, Ho-Yang
    Contributors: 林宏明
    Lin, Hong-Ming
    闕河仰
    Chueh, Ho-Yang
    Keywords: 甲骨
    犯兆
    YH127坑
    卜辭與卜兆
    Date: 2025
    Issue Date: 2025-08-04 12:47:50 (UTC+8)
    Abstract: 本論文對於YH127坑甲骨的犯兆現象進行研究。第二章中,本文分析了YH127坑中全部的犯兆卜辭所對應的卜兆,回應學界對於犯兆卜辭是否會侵犯自身卜兆的爭議,指出YH127坑中的犯兆卜辭基本不會侵犯自身的卜兆,並一併討論一條卜兆對應到兩條內容不同卜辭的特殊案例。第三章中,本文對於犯兆的條件進行討論,探討卜兆是否須為「廢兆」才能被侵犯,並進一步提出甲骨的「重要性模型」以對於「廢兆」進行定義。第四章中,本文對於YH127坑中的犯兆卜辭進行分類,以是否包含驗辭為分類標準,分出「包含驗辭的犯兆卜辭」與「不包含驗辭的犯兆卜辭」兩類,並分別討論兩類犯兆卜辭在犯兆上的原因,指出犯兆這種刻寫卜辭的方式不僅有助於讓卜辭以更顯眼的方式呈現,也有助於甲骨版面的布局,讓新占卜的卜兆能與舊的卜兆區別。
    Reference: (一) 甲骨著錄
    張秉權:《殷虛文字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7-1972年。
    郭沫若、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上海:中華書局,1982年。
    郭若愚、曾毅公、李學勤:《殷虛文字綴合》,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年。
    黃天樹主編:《甲骨文摹本大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年。
    董作賓:《殷虛文字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8年。
    嚴一萍:《殷虛第十三次發掘所得卜甲綴合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鍾柏生:《殷虛文字乙編補遺》,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年。

    (二) 專書
    何會:《殷墟王卜辭龜腹甲文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
    李宗焜:《當甲骨遇上考古—導覽YH127坑》,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8年。
    李旼姈:《甲骨文例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
    林宏明:《契合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林宏明:《醉古集—甲骨的綴合與研究》,臺北:臺灣書房,2008年。
    胡雲鳳:《卜辭與卜兆—以《殷墟文字.丙編》為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24年。
    孫亞冰:《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文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崎川隆:《賓組甲骨文分類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張秉權:《甲骨文與甲骨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88年。
    張惟捷:《殷虛文字丙編摹釋新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7年。
    張惟捷:《殷墟YH127坑賓組刻辭整理與研究》,臺北:萬卷樓,2013年。
    單育辰:《甲骨文所見動物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趙鵬:《殷墟有字甲骨鑽鑿布局與占卜形式探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劉影:《殷墟胛骨文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蔡哲茂:《甲骨綴合三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2年。
    蔡哲茂:《甲骨綴合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
    蔡哲茂:《甲骨綴合彙編》,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1年。
    蔡哲茂:《甲骨綴合續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三) 單篇論文
    方稚松:〈釋《合集》6571中的 —兼談占辭中「見」的含義〉,《古文字研究》第32輯(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頁75-82。
    石小力:〈說殷墟甲骨文舊釋「乇」之字〉,收入《第二屆古文字與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西湖論壇論文集》(杭州:2023年),頁57-67。
    李學勤:〈西周甲骨的幾點研究〉,《文物》1981年第9期,頁7-12。
    林宏明:〈從殷墟YH127坑新綴甲骨談「乙亥酒下乙」事件〉,發表於「第十二屆漢字語漢字教學國際研討會」,波瀾波茲南亞當密茲凱大學舉辦,舉辦日期:2023年2月2-5日。
    金赫、苗豐:〈釋甲骨文的「 (衝)」〉,《漢字研究》第7輯(2012年12月),頁71-79。
    胡雲鳳:〈殷墟卜辭兆序校讀七則〉,《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頁515-536。
    張宇衛:〈再探甲骨、金文「 」字及其相關字形〉,《臺大中文學報》第三十七期,2012年6月,頁1-38。
    張宇衛:〈說「逑」字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八十七期(2017年8月),頁81-118。
    張秉權:〈卜龜腹甲的序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8卷,1965年12月,頁229-272。
    張秉權:〈殷墟卜龜之卜兆及其有關問題〉,《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1954年),頁213-245。
    張惟捷、宋雅萍:〈從一版新材料看甲骨文家譜刻辭的真偽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七輯(2018年),頁20-31。
    張惟捷:〈史語所藏「類家譜」甲骨刻辭新探〉,《出土文獻》2024年第1期,頁1-10。
    章秀霞:〈從花東甲骨看殷商時期甲骨占卜中的若干問題〉,《中州學刊》2010年第6期,頁171-174。
    陳光宇、劉致慧、柯維盈、黃銘崇:〈甲骨刻辭填色的拉曼光譜分析〉,《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頁462-473。
    陳聞達:〈釋甲骨文中的「㽕」、「𣡌」〉,「惠風.友聲」滬浙三校中文專業本科生學術論壇(上海:2023年5月)。
    陳劍:〈卜辭{凶}詞覓蹤〉,收入《首屆出土文獻語言文字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22年12月,頁15-33。
    陳劍:〈昔雞簋銘用為「送」之字與相關問題〉,《有鳳來儀:夏含夷教授七十華誕祝壽論文集》(上海:上海市記出版集團、中西書局,2022年),頁326-362。
    陳劍:〈釋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三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頁1-89。
    陳劍:〈釋「瓜」〉,《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九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頁66-103。
    黃天樹:〈甲骨占卜學—談談守兆的九種方法〉,《出土文獻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頁1-8。
    黃博:〈甲骨文「南」及相關字補說〉,《出土文獻》2020年第四期,頁24-37。
    董作賓:〈安陽侯家莊出土之甲骨文字〉,《田野考古報告》第一冊(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1936年)。
    賈連翔:〈論「標」字本義與字形的關係—兼釋戰國竹書的「標」字〉,《簡帛》第二十一輯,頁13-19。黃德寬:〈釋古文字中的「杪」及相關字〉,頁3-8。
    趙鵬:〈略論甲骨指示辭〉,《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頁1-42。
    趙鵬:〈殷墟YH127坑賓組龜腹甲鑽鑿布局探析〉,《考古學報》2017年第1期,頁25-48。
    鳳儀誠:〈龜版卜辭布局初步研究〉(Quelques observations au sujet de la mise en page des textes de divination sur plastron),收入《甲骨文發現百周年紀念國際會議論文集》,ÉDITIONS LANGAGES CROISÉS, E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2001年9月,巴黎。
    劉源:〈所謂卜辭犯兆是守兆的特殊形式〉,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8年1月1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9658.html
    劉源:〈殷墟甲骨卜辭守兆的特殊形式:犯兆與正反相續〉,收入《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
    蔡哲茂:〈釋甲骨文敦字的兩個異體—「 」、「 」與「 」字〉,《第三十五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4年,頁119-132。
    謝明文:〈釋甲骨文中的「 」及相關諸字——兼論丏、亥係一形分化〉,《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頁42-67。

    (四) 學位論文
    吳品婕:《史語所「甲骨卜辭殘片」的整理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21年。
    宋雅萍:《商代背甲刻辭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
    林雅雯:《甲骨塗辭研究:以塗朱甲骨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頁60-73。
    夏大兆:《甲骨文字用研究》,安徽大學博士論文,2014年,頁304-305;
    秦楓:《殷墟YH127坑賓組龜腹甲界畫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24年,頁23-24。
    陳逸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殷墟第一到九次發掘所得甲骨之整理與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頁 61。
    楊熠:《殷墟YH127坑賓組龜腹甲兆序的整理與研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頁165。
    蔣玉斌:《殷墟子卜辭的整理與研究》,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五) 綴合資訊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242-243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1年6月15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380.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610-611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3月21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136.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614-622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3月30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174.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649-651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5月10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341.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662-663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7月12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473.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664-671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7月19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494.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694-696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8月3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610.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701-706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8月10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635.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707-712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8月17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685.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749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7年12月5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9502.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803-804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8年3月22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0010.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808-810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8年11月23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1061.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845-847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9年5月28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1712.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849-850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9年6月6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1900.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907-909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1年5月26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5728.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912-913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1年9月3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5808.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932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5月25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787.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933-936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5月31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809.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933-936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5月31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809.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937-940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6月26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907.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944-945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7月7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957.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948-952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7月23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7004.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955-960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8月12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7047.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968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4年2月17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9723.html
    胡輝平:〈國圖館藏甲骨新綴5組〉,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1年1月10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5038.html
    秦楓:〈甲骨試綴第15-22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4年1月12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9619.html
    秦楓:〈甲骨試綴第30-31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4年2月16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9714.html
    秦楓:〈甲骨試綴第33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4年2月29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9738.html
    秦楓:〈甲骨試綴第37(替換)、40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4年3月22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9815.html
    秦楓:〈甲骨試綴第37-39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4年3月14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9803.html
    張展:〈計算機輔助綴合甲骨第45-54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3年11月23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8967.html
    張展:〈計算機輔助綴合甲骨第65-74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4年4月13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9855.html
    張惟捷:〈甲骨新綴二十二則〉,《政大中文學報》第十九期,2013年6月,頁31-58。
    楊熠:〈史語所藏甲骨新綴三十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學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23年11月14日。http://www.fdgwz.org.cn/Web/Show/11070
    楊熠:〈甲骨試綴第10 ~30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8年8月20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0859.html
    楊熠:〈甲骨試綴第31-46則(附補綴二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8年9月22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0920.html
    楊熠:〈甲骨試綴第48-55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8年11月8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1023.html
    楊熠:〈甲骨試綴第67-90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9年6月3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1848.html
    楊熠:〈甲骨綴合第101-150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1年5月20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5570.html
    楊熠:〈甲骨綴合第155-170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5月10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620.html
    楊熠:〈甲骨綴合第172-180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5月17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683.html
    楊熠:〈甲骨綴合第181-190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5月20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711.html
    楊熠:〈甲骨綴合第201-210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6月6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827.html
    楊熠:〈甲骨綴合第212-220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7月5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930.html
    楊熠:〈甲骨綴合第242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4年1月17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9665.html
    楊熠:〈殷墟YH127坑甲骨綴合二十組〉,《文獻》2024年第1期,頁44-76。
    蔡哲茂:〈《殷墟文字乙編》新綴第三十則補綴〉,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09年1月5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91.html
    蔣玉斌、李霜潔、楊熠:〈人工智能引導人類直覺產生的甲骨新綴第1—20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162-177頁。
    蔣玉斌、李霜潔、楊熠:〈人工智能引導人類直覺産生的甲骨新綴第11—20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學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23年11月12日。http://www.fdgwz.org.cn/Web/Show/11067
    蔣玉斌:〈甲骨新綴35組(更新第30組)〉,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2年2月22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576.html
    闕河仰:〈甲骨新綴第18-19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7月23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7011.html
    闕河仰:〈甲骨新綴第20-24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3年7月14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8651.html

    (六) 數位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s://www.xianqin.org/。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網址:https://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3/System/pages/searchSP.jsp。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111510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1151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301.pdf8903KbAdobe PDF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