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6470
|
Title: | 借名登記契約之實務問題與研析 The Practical Issues and Analysis of Nominee Registration Contracts |
Authors: | 何欣儒 HE, SIN-RU |
Contributors: | 楊淑文 Yang, Shu-Wen 何欣儒 HE,SIN-RU |
Keywords: | 借名登記 信託契約 消極信託 通謀虛偽意思表示 脫法行為 私法自治 契約自由 無名契約 物權變動原則 Nominee registration Trust contract Passive trust Collusive false Declaration of intent Circumvention of law Private autonomy Freedom of contract Unnamed contract Principle of change in property rights |
Date: | 2024 |
Issue Date: | 2025-04-01 11:49:40 (UTC+8) |
Abstract: | 本論文係聚焦在借名登記契約之實體法問題進行討論,並區分為四大主軸分析並檢討借名登記契約。 首先,本文將以最高法院之判決切入,試劃定借名登記契約之範圍,歸納出借名登記行為之共通性特徵。再者,於明確化借名登記契約之定義後,本文從實務與學理之兩個層面探討借名登記契約之有效性,確立借名登記契約即便在私法自治與契約自由原則運作下,似仍無法通過民法第72條規定之檢驗。漸次,囿於借名登記契約普遍存在且深根於我國社會之現況,目前實務之穩定見解大多於具體個案中肯認借名登記契約之效力,故即便本文於結論上對借名登記契約之效力持懷疑之態度,本論文仍於後續章節探討分析借名登記契約性質以釐清當事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在借名登記契約之應如何為法律之適用方面,借名登記契約性質上屬無名契約,又由於契約之締結與委任契約同重在當事人間之信賴關係,且二者亦具相似之利益回復狀態,故於當事人就契約之重要事項漏未約定時,結論上應類推適用委任契約規定。 最後,本文於第五章透過深入分析「於出名人未經借名人同意擅自處分借名登記不動產」之重要爭議問題,併同介紹我國不動產物權移轉之要件及不動產登記制度後,得出其處分行為之效力應視該借名登記不動產之所有權係歸屬於借名人或出名人而定。 This paper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substantive legal issues of the borrowing name registration contract, and analyzes and reviews the contract in four major areas. First, the paper begins by examining the Supreme Court's rulings to define the scope of the borrowing name registration contract and to summarize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registration behavior. Next, after clarify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borrowing name registration contract, the paper explores its validity from both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establishing that, even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private autonomy and freedom of contract, the borrowing name registration contract still seems unable to pass the scrutiny of Article 72 of the Civil Code. Gradually, given the widespread and deeply rooted nature of borrowing name registration contracts in the current state of society, the prevailing view in practice tends to recognize the validity of such contracts in specific cases. Therefore, even though the paper expresses doubts about the validity of borrowing name registration contracts in its conclusion, it continue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nature of the contract in subsequent chapters to clarify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the parties involved. Regarding the legal application of borrowing name registration contracts, the contract is a nameless contract by nature. Since both this contract and the mandate contract rely heavily on the trust between the parties, and share similar outcomes in terms of the return of benefits, it is concluded that when important matters of the contract have not been agreed upon by the parties, the provisions of the mandate contract should be applied by analogy. Finally, in Chapter 5, the paper delves into the important issue of "the disposal of borrowing name registered real estate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borrower", and after introducing the elements of real estate property transfer and the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concludes that the effect of such disposal should depend on whether the ownership of the borrowing name registered real estate belongs to the borrower or the name lender. |
Reference: | 一、中文書籍(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尤重道,自耕能力,永然文化出版,1997年。 方嘉麟,信託法之理論與實務,月旦出版,1998年1月。 王千維,繼續性債之關係之基本理論,新學林,2020年1月。 王志誠,信託法,五南圖書出版,2023年3月十版一刷。 王澤鑑,民法物權,作者自版,2023年2月,增訂新版,頁128。 王澤鑑,民法總則,作者自版,2014年2月,增訂新版。 王澤鑑,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契約、無因管理,作者自版,2006年9月。 朱柏松,民事法問題研究─物權法論,元照出版,2010年3月,初版第一刷。 何孝元著、李志鵬修訂,民法總則,三民書局,1993年8月。 吳光明,新物權法論,三民出版,2009年9月。 林雪玉,民法總則,三民出版,2005年10月。 林誠二,民法總則(下),瑞興圖書出版,2007年3月。 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出版,2014年8月。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作者自版,2010年5月修訂版。 張心媚,借名登記契約之爭議問題──以我國實務判決為中心,司法周刊,第1831期,2016年12月30日,頁3。 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元照出版,2014年2月,三版一刷。 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新學林出版,2013年9月,二版一刷。 陳聰富,民法總則,元照出版,2014年12月。 黃立主編,黃立、謝銘洋、楊佳元、蘇惠卿、郭麗珍、姚志明、林一山、陳聰富、杜怡靜、王惠玲、王千維,民法債編各論(下),元照出版,2002年7月,頁215-216。 黃茂榮,買賣法(增訂版),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2005年5月。 楊芳賢,民法債編總論(上),三民出版,2016年8月。 葉啟洲,民法總則,元照出版,2022年9月,二版一刷。 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下),新學林出版,2022年3月,修訂版第四刷。 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三民出版,2009年8月初版第三刷。 劉得寬,民法總則,五南圖書,1996年6月修訂版。 鄭玉波著、黃宗樂修訂,民法物權,三民出版,2016年10月。 鄭玉波著,黃宗樂修訂,民法物權,三民書局出版,2004年3月修訂十四版二刷。 鄭冠宇,民法債編總論,新學林出版,2021年8月,四版一刷。 鄭冠宇,民法物權,新學林出版,2018年8月,八版。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新學林出版,2014年9月修訂六版。 謝哲勝,民法物權,三民書局出版,2012年9月,增訂四版一刷。 二、專書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林誠二,由借名登記契約論不動產物權變動登記之效力,台灣法學的實踐與創新-陳猷龍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上冊),2013年7月,頁402-419。 張格明,不動產登記的功能與立法政策,載於謝哲勝主編,不動產登記法律與政策,元照出版,2016年2月,初版第一刷,頁3-40。 陳佳聖,臺灣不動產登記之法治經驗──以不動產物權登記法治變遷之觀察為中心,載於謝哲勝、樓建波(主編),兩岸房地產法比較研究(一),元照出版,2018年12月,頁149-170。 陳明燦,我國不動產登記的基礎制度與實務問題,載於謝哲勝(主編),不動產登記法律與政策,元照出版,2016年2月,頁41-80。 黃健彰,不動產登記的客體,載於謝哲勝主編,不動產登記法律與政策,元照出版,2016年2月,初版第一刷,頁123-152。 蕭長瑞,臺灣房屋土地政策最新發展,載於謝哲勝、樓建波(主編),兩岸房地產法比較研究(一),元照出版,2018年12月,頁36-62。 三、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千維,不定期繼續性供給契約之任意終止──評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2238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教室,第225期,2021年7月,頁69-80。 王千維,由最高法院一○六年度第三次民事庭會議決議看不動產借名登記,月旦法學雜誌,第271期,2017年12月,頁28-38。 王文宇,契約法釋義學應納入經濟分析觀點,月旦律評,第12期,2023年3月,頁37-54。 王文宇,無名契約定性為典型契約之侷限:從一則工程承攬判決談起,當代法律,第11期,2022年11月,頁80-86。 王文宇,契約解釋與任意規定-比較法與案例研究(上),台灣法學雜誌,第290期,2016年2月,頁21-47。 王文宇,契約定性、漏洞填補與任意規定:以一則工程契約終止的判決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8卷,第2期,2009年6月,頁131-186。 向明恩,約定內容不完備或不明確時,意思表示是否一致,契約是否成立?/最高院九七台上二六七八,台灣法學雜誌,第154期,2010年6月,頁209-211。 吳密察,臺灣總督府「土地調查事業(1898-1905)」的展開及其意義,師大台灣史學報,第10期,2017年12月,頁5-35。 吳家慶,「權利車」交易法律關係之探討─兼論車輛移置保管與發還相關民事法律問題,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 24 期,2013年4月,頁173-205。 吳從周,借名登記之出名人將借名財產信託登記與第三人是無權處分?,月旦法學教室,第213期,2020年7月,頁13-16。 吳從周,法律行為解釋、契約解釋與法律解釋-以民法第98條之立法溯源與實務運用為中心,中研院法學期刊,第23期,2018年9月,頁81-169。 吳從周,我國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發展現狀-特別著重觀察內部效力與外部效力演變之互動,軍法專刊,第61卷,第4期,2015年8月,頁47-68。 吳從周;卓心雅,借名登記與無權處分─最高法院九八台上七六,台灣法學雜誌,第137期,2009年10月,頁162-165。 卓心雅,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近十年之發展,全國律師,第24卷,第10期,2020年10月,頁4-17。 卓心雅,論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以所有權歸屬為中心,法學新論,第33期,2011年11月,頁91-113。 林大洋,借名登記對外效力之探討-法學方法與債法現代化之思考,中華法學,第 17 期,2017年11月,頁105-127。 林誠二,契約之成立與推定成立,月旦法學教室,第82期,2009年8月,頁10-11。 姚志明,民事契約解釋原則與公共工程契約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246期,2015年10月,頁113-125。 姚志明,契約總論:第一講—契約之基本概念,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2004年9月,頁52-63。 范思婷,借名登記不動產出售所得之課稅研究,財稅研究,第49卷,第4期,2020年7月,頁133-154。 桂祥晟,民宿借名登記及讓與擔保之稅務問題─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上字第886號判決評析,月旦財稅實務釋評,第36期,2022年12月,頁68-73。 張大為,消極信託之研究,月旦財經法雜誌,第 35 期,2014年11月,頁195-224。 張譯文,土地登記的推定力 ─ 兼評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字第 23 號民事判決,台灣法律人,第4期,2022年4月,頁153-166。 許政賢,台灣法上之公序良俗,收錄於:民事法學之比較與整合,元照出版,2020年3月,初版第一刷,頁26-49。 郭松濤,談借名登記契約─兼評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990 號判決,司法周刊,第 1579 期,2012年2月,頁2-3。 陳忠五,民事法裁判精選(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1063 號民事判決等 20 則裁判之說明),月旦實務選評,第 3 卷 第 6 期,2023年6月,頁3-27。 陳俊元,只怕陌生人?談人身保險、保險利益與公序良俗,台灣法律人,第 6 期,2021年12月,頁99-111。 陳榮傳,非律師的法律服務與公序良俗-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25 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80期,2019年2月,頁5-18。 陳聰富,脫法行為、消極信託及借名登記契約──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三六二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23期,2005年5月,頁220-231。 游進發,借名登記是信託且可能無效──以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792號民事判決為例,月旦裁判時報,第101期,2020年11月,頁35-47。 黃士洲,所得名目、歸屬及實質課稅之運用,月旦法學教室,第81期,2009年7月,頁88-100。 黃健彰,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有效性的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 64 期,2019年7月,頁55-130。 黃健彰,美國不動產契據登記制與托崙斯登記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中原財經法學,第35 期,2015年12月,頁109-167。 楊崇森,混合契約之研究,法學叢刊,第4 卷,第4期,1959年10月,頁42-52。 楊淑文,定型化契約之管制與契約自由—德國與我國法制發展之比較分析,政大法學評論,第132期,2013年4月,頁163-213。 楊傳珍,淺談最高法院決議與判例-土地法第三十條之「自耕」是否包括同法第六條之「準自耕」,萬國法律,第48 期,1989年12月,頁32-34。 溫俊富,有償共益信託契約的要物性-臺灣高等法院九十六年度重上字第一八四號民事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99期,2011年11月,頁210-226。 葉啟洲,人身保險借名投保之法律關係與公序良俗,台灣法律人,第 29期,2023年11月,頁12-29。 葉啟洲,從道德危險到公序良俗-人身保險利益規範目的與解釋論之省思,台灣法律人,第24期,2023年6月,頁72-88。 葉新民,由無因債務承認契約談無因行為與其原因之關係─以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重再更(一)字第1號民事判決及其歷審判決為例,月旦裁判時報,第81期,2019年3月,頁25-34。 詹森林,借名登記出名人之無權處分及借名人回復登記之請求權基礎,兼論出名人之不法管理責任──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114號判決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186期,2011年10月,頁49-59。 詹森林,借名登記契約之法律關係,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3期,2003年2月,頁133-136。 詹森林,違法轉售國宅之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21期,1997年2月,頁84-85。 詹森林,私法自治原則之理論與實務─臺灣法制發展之情形,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2卷,第2期,1993年6月,頁355-379。 劉姿汝,借名買房案──評天津市河北區人民法院(2014)北民再字第3號判決,月旦民商法雜誌,第 54 期,2016年12月,頁126-139。 蔡旻耿,原住民保留地借名登記之法律關係─兼評最高法院 108 年台上大字第 1636 號民事裁定,法源法律網,2022年1月,https://www.lawbank.com.tw/treatise/dt_article.aspx?AID=D000024066(最後瀏覽日:2024年03月14日),頁1-26。 蔡旻耿、陳靜瑩,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法源法律網,2016年01月17日,https://www.lawbank.com.tw/treatise/dt_article.aspx?AID=D000023582(最後瀏覽日:2024年07月23日),頁1-26。 鄭冠宇,物權行為無因性之突破,法學叢刊,第43卷,第4期,1998年10月,頁59-72。 謝哲勝,原住民保留地借名登記契約無效─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1636號裁定評釋,裁判時報,第122期,2022年8月,頁5-11。 謝哲勝,不動產登記客體與效力的檢討,中原財經法學,第27期,2011年12月,頁1-37。 謝哲勝,借名登記之名消極信託之實-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度台上字第七六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1期,2010年2月,頁58-62。 謝哲勝,消極信託和借名登記形同脫法行為─實務相關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 132 期,2006年4月,頁188-201。 魏大喨,不動產借名登記法律關係內部與外部效力──契約自由界線與風險分配,月旦民商法雜誌,第81期,2023年9月,頁61-85。 蘇永欽,違反強制或禁止規定的法律行為-從德國民法 § 134 的理論與實務操作看我國民法 § 71,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特刊號,1987年11月,頁229-252。 蘇惠卿,從契約自由原則論航空公司拒載旅客之爭議,臺灣海洋法學報,第26期,2018年12月,頁47-66。 四、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許文琪,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實務問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陳汶津,實質課稅原則在稅法上之運用–以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相關問題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 陳誼涵,不動產借名登記之法律關係,國立臺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2年。 黃德聖,不動產借名登記之理論與實務-以實體與程序交錯適用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駱怡君,不動產名實不符的法律關係,國立中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五、網路資源 法源編輯室,納稅義務人利用人頭戶炒房規避奢侈稅國稅局:依法補稅處罰並移送法辦,發佈日期:2013年3月13日,檢自法源法律網法律新聞:https://www.lawbank.com.tw/news/NewsContent.aspx?NID=109343.00 (最後瀏覽日:2024年7月1日) 性別統計分析報告,發佈日期:2020年12月25日,檢自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性別平等專區:https://www.freeway.gov.tw/Publish.aspx?cnid=3374 (最後瀏覽日:2024年7月2日) 違規統計,檢自中華民國交通部公路局:https://www.thb.gov.tw/StatisticsSex.aspx?n=424&_Query=8b7354ab-89e1-4904-94db-ec811564b3e4(最後瀏覽日:2024年7月2日) 費率資訊,檢自強制汽車責任保險:https://www.cali.org.tw/Rate/Default?t=3&y=107 (最後瀏覽日:2024年7月2日) 消費貸款及建築貸款餘額,發佈日期:2024年4月25日,檢自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https://www.cbc.gov.tw/tw/cp-526-1078-7BD41-1.html (最後瀏覽日:2024年7月5日)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10651040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651040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104001.pdf | 1346Kb | Adobe PDF | 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