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537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5256/146303 (79%)
造访人次 : 54536543      在线人数 : 32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5376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5376


    题名: 論私部門貪腐之抗制對策—從企業內部防控機制建構到刑事處罰
    On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Corruption in the Private Sector: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tern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to Criminal Penalties
    作者: 蘇育弘
    Su, Yu-Hong
    贡献者: 楊雲驊
    王文杰

    蘇育弘
    Su, Yu-Hong
    关键词: 貪腐
    企業貪腐
    賄賂
    私部門賄賂
    商業賄賂
    保護法益
    公司治理
    風險辨識
    內部控制
    內部稽核
    鑑識會計
    吹哨者(揭弊者)保護
    反貪腐公約
    背信罪
    Corruption
    Corporate corruption
    Private sector corruption
    Business bribery
    Protection of legal interests
    Corporate governance
    Risk identification
    Internal control
    Internal audit
    Forensic accounting
    The protection for whistlblower
    Anti-corruption convention
    Breach of trust
    日期: 2024
    上传时间: 2025-02-04 15:17:00 (UTC+8)
    摘要: 私部門貪腐問題儼然已成為全球經濟體系中日益嚴峻的挑戰之一,貪腐不僅侵蝕企業的核心價值,破壞市場公平競爭,還嚴重損害社會信任,削弱經濟的整體活力和穩定性。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運營環境愈加複雜,私部門的貪腐行為也變得更加隱蔽和多樣化,針對這一現象,如何有效預防和打擊私部門的貪腐行為,成為各國立法機構和企業管理者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

      本論文旨在深入探討私部門貪腐問題的立法方向,從企業內部防控機制的建構到刑事處罰的立法,提出一套綜合性的應對策略。首先,本文先從近年我國發生著名的私部門貪腐案件為開端,說明現行司法實務面臨之困境,強調在立法層面進行系統性改革的必要性後,介紹私部門貪腐之定義內涵、刑事處罰的可罰性基礎與保護法益,說明私部門貪腐對國家發展造成之負面效應。

      在企業內部防控機制方面,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與稽核系統,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員工的道德教育和合規培訓外,尚還有風險辨識管控、鑑識會計、吹哨者保護等配套措施,旨在從源頭上預防貪腐行為的發生。此外,本文還將檢視外國立法例上成功的企業防控事例,為我國立法提供參考。

      在刑事處罰層面,本文將分析現行法律制度中對私部門貪腐行為規範不足之處,並提出從保護法益層面的確定、參考外國立法例(德國、英國、中國)到決定採行單一專法或分散式立法的政策之具體建議方針。

      以上,本文希望通過對企業內部防控機制和刑事處罰的雙重探討,為立法機構和企業管理者提供一套綜合性的解決方案,以有效遏制私部門的貪腐行為,促進市場的公平競爭和經濟的健康發展。
    Corruption in the private sector has become one of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challenges in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Corruption not only erodes the core values of enterprises and undermines fair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but also seriously undermines social trust and weakens the overall vita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econom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the corruption in the private sector has become more hidden and diversified. In view of this phenomenon, 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mbat the corruption in the private secto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aced by the legislature and enterprise managers of all countries.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legislative direction of private sector corruption,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corporate defense and control mechanisms to the legislation of criminal penalties, and to put forward a set of comprehensive coping strategies.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famous private sector corruption cases that happene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explains the dilemma faced by the current judicial practice, emphasizes the necessity of systematic reform at the legislative level, then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private sector corruption, the basis of the punishability of criminal penalti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legal benefits, and explain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private sector corrup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In terms of internal corporate defense and control mechanisms,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how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and auditing system,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 the staff's ethical education and compliance training, as well as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forensic accounting, the protection for whistleblower, and other ancillary measures, aiming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orruption at the source. In addition, this paper will also review successful examples of corpora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foreign legisl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urs.

      In terms of criminal penalties, the paper will analyse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in regulating private-sector corruption and propose specific recommended guidelines ranging from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of the legal interest, to the reference to foreign legislation (Germany,, United Kingdom, PRC), to the decision to implement a policy of a single special law or a decentralized case law.

      Above all, this paper hope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set of solutions for the legislature and business managers through the dual discussion of intern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s and criminal penalties, so as to effectively curb the corruption in the private sector and promote fair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 古承宗,刑法分則:財產犯罪篇,2版,2020年。
    2. 林東茂等譯,德國刑法翻譯與解析,甘添貴、林東茂主編,五南出版,初版,2018年。
    3. 邵慶平,公司法:規範與案例,2022年9月。
    4. 陳立彤,商業賄賂風險管理,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 年版。
    5. 陳子平,刑法各論(下),元照出版,三版,2020年1月。
    6. 黃源盛,刑法史料輯注(上),2010年。
    7. 褚劍宏,刑法分則釋論(上冊),2004年。
    8. 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之釋論與實務(第二冊),2015年3月

    二、譯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楊書懷譯,法務會計案例解析與應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7月。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 Bernd Heinrich著,許恒達譯,從法治國原則視角談貪污的可罰性-德國觀點,月旦法學雜誌,第260期,2016年12月,頁190。
    2. 王文杰,中國大陸反不正當競爭法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7期,2001年7月,頁54-59。
    3. 王文宇,公司負責人的受託義務,月旦民商法雜誌第68期,2020年6月,頁6-12。
    4. 王文宇,公司治理與法令遵循,元照出版,2021年6月,268 頁。
    5. 王玉全,私部門貪腐行為與其侵害法益—刑事立法的準備工作,月旦刑事法評論第4期,2017年3月,頁42-43、70-71。
    6. 王志誠,證券交易法上「特別背信罪」之構成要件,台灣法學雜誌第208期,2012年9月,頁109-110。
    7. 王怡之,反商業賄賂的法律缺失與對策,法治與社會,2018年第9期,頁64。
    8. 王煦棋、王雲澤,中國大陸商業賄賂防治架構之探討,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0),2017年11月,頁87、92。
    9. 王皇玉,法令遵循對法人刑事歸責性之意義與影響──從營業秘密法第13條之4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303期,2020年8月。
    10. 林仁光,公司治理之理論與實踐-經營者支配或股東支配之衝突與調整,台大法學論叢第33卷3期,2004年5月,頁209-211。
    11. 林良榮,論企業內部告發(揭弊)之勞工保護──以日本「公益通報者保護法」為中心,公益揭發──職場倫理新趨勢,2010年9月,頁125。
    12. 林淑芸、金旻姍,美國COSO內部控制相關報告之介紹,證券暨期貨月刊第33卷第6期,2015年6月,頁8-10。
    13. 林志潔、楊善淳、劉千瑜、林哲辰,私部門之金融揭弊者保護──我國草案與美國法之對照,交大法學評論第7期,2020年4月,頁103、122-129。
    14. 任軍,從法務會計視角看商業賄賂形成原因及治理對策,江蘇商論,2019年7月,頁92。
    15. 何芸穎,企業反商業賄賂中內部控制的優化研究,現代商貿工業,第36期,2020年,頁113。
    16. 李志強,我國吹哨者保護法制初探──以私部門為例,清流雙月刊第17期,2018年9月,頁30-31。。
    17. 李志強,安心吹哨:淺析《揭弊者保護法》草案,清雙流月刊第22期,2019年7月,頁66。
    18. 李信龍,論董事之監督義務與法令遵循制度,檢察新論第26期,2019年8月,頁146-147。
    19. 李聖傑,吹哨者保護的法制建構,月旦法學雜誌第272期,2017年12月,頁155-156、159。
    20. 李聖傑,「新」揭弊者保護法之簡介──公私部門合併,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16期,2019年4月,頁24-25、28。
    21. 李智仁,ESG評等機制發展趨勢與問題解構,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55期,2022年7月,頁73。
    22. 李進榮,背信罪之財產損害,檢察新論第25期,2019年2月,頁237-238、241-242。
    23. 李進榮,公司經理人收取回扣與收受賄賂之法律責任,檢察新論第29期,2021年5月,頁62、66-67。
    24. 李錫棟,日本法上賄賂罪職務行為之研究,法學叢刊第56卷第3期,2011年7月,頁25-26。
    25. 李沃牆,企業反貪腐及反賄賂與ESG之實踐,會計研究月刊第441期,2022年8月,頁21。
    26. 余振華,廢止貪污治罪條例暨回歸普通刑法之可行性,月旦法學雜誌,第94期,2003年3月。
    27. 呂瑞芳、劉怡莉,公司治理評鑑機制對公司績效及關鍵查核事項揭露之影響:董事會政治連結的調節效果,會計審計論叢,第13卷第1期,2023年6月,頁130。
    28. 吳宏偉、劉楊,商業賄賂的法律規制—以經濟分析為視角,蘭州學刊第11期,2006年,頁311。
    29. 吳慧玲,淺談上市上櫃公司誠信經營守則,證券暨期貨月刊第二十八卷第九期,2010年11月,頁7。
    30. 吳盈德,美國聯邦「海外反貪污行為法」對我國企業法規遵循之啟示,中正財經法學第9期,2014年7月,頁4-5。
    31. 吳永乾、張斗輝、陳瑞仁、李聖傑、吳耀宗、曾昭愷,貪污治罪條例與刑法典之整併,月旦刑事法評論第7期,2017年12月。
    32. 吳佳翰、李介文,從風險管理出發,打造企業防範不誠信行為方案,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4期,2018年4月,頁57-58。
    33. 邱靖竑,貪腐防治處方:政策工具觀,文官制度季刊(考試院八十週年慶特刊),2009年12月,頁201。
    34. 邵慶平,商業判斷原則的角色與適用—聯電案的延伸思考,科技法學評論第8卷第1期,2011年6月,頁119-122。
    35. 金旻姍,我國內部控制制度規範與國際接軌之最新發展趨勢,證券暨期貨月刊第33卷第6期,2015年6月,頁13。
    36. 周佳宥,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於我國公共服務事業之適用與限制,法務部廉政署,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7年6月,頁231-232。
    37. 周振鋒,論商業判斷法則於我國刑事案件之運用,法令月刊第68卷第1期,2017年12月,頁90-95。
    38. 胡韶雯,由公司治理導向論企業法律從業人員之保密義務與揭露義務-從我國資本市場近年實務案例出發,法令月刊第62卷第7期,2011年7月,頁80。
    39. 施錦村、溫永松,限制競爭或妨礙公平競爭之虞及其法律效果關連性之評價―公平會案例之驗證,公平交易季刊,第21卷第4期,2013年4月,頁78-80、88。
    40. 洪秀芬,經營判斷法則對董事責任追究之影響—從美國法與德國法之比較研究觀點,臺灣財經法學論叢第2卷第1期,2020年1月,頁249-251。
    41. 馬秀如,鑑識會計,日新司法年刊第8期,2008年7月,頁226。
    42. 馬秀如、朱家德,「揭弊者保護」草案之評析,月旦會計實務研究16期,2019年4月,頁50-51。
    43. 馬新國,從商業案例中略談公司的刑事合規,月旦裁判時報第105期,2021年3月,頁 91-93。
    44. 許恒達,從英國 2010 年新賄賂法談我國反貪污法制修正方向,輔仁大學,第44期,2012年10月,頁16-18。
    45. 許恒達,賄賂罪之對價關係與證明難題:評最高法院102年度臺上字第4887號刑事判決與其相關裁判,軍法專刊第60卷第2期,2014年4月,頁70-71。
    46. 許恒達,商業賄賂罪立法方向評析,檢察新論第24期,2018年8月,頁50-53、62-64、67-68、71-72。
    47. 許恒達,刑法裁判精選―簡評背信罪財產損害之近期實務動向,月旦法學雜誌,315期,2021年8月,頁148-150。
    48. 許恒達,析論背信罪之違背任務行為及財產損害,台灣法律人第3期,2021年9月,頁144-146。
    49. 許恒達,收受回扣的背信刑責?評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4250號刑事判決及其歷審見解,當代法律第3期,2022年3月,頁104-105。
    50. 許福生,聯合國反貪腐公約與我國反貪腐刑事政策之思維,收錄於《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我國之實踐與展望(法務部廉政署主編)》,2015年12月,頁40-41。
    51. 許永欽,我國公務賄賂與商業賄賂之研究,法學叢刊,第243期,2016年7月,頁107-108、115。
    52. 許澤天,法人刑法之構成要件設計,月旦法學教室,第225期,2021年7月。
    53. 張天一,論商業賄賂之可罰性基礎及入罪化必要性,月旦法學雜誌第242期,2015年7月,頁36-37。
    54. 張麗卿,臺灣貪汙犯罪實況與法律適用之疑難,法學新論第28期,2011年2月,頁15。
    55. 張天一,對行賄外國公務員罪之檢視與修正建議—以日本之立法經驗為借鏡,交大法學評論,第2期,2017年12月,頁70-71。
    56. 張遠煌、萬方,中國企業跨國商業賄賂的刑事風險與防控對策研究,II、2015年會議論文:4.中國企業跨國商業賄賂的刑事風險與防控對策研究,頁155。
    57. 張燕平,美英兩國吹哨者法規制度與實務運作之介紹,證券服務第654期,2016年10月,頁35-39。
    58. 郭大維,沉默未必是金-吹哨者法制之建構與企業不法行為之防範,台灣法學雜誌第216期,2013年1月,頁52。
    59. 郭大維,企業法令遵循與董事監督義務,月旦法學教室第179期,2017年9月,頁20。
    60. 郭大維,論商業判斷原則於董事責任法制下之運用,月旦民商法雜誌第68期,2020年6月,頁173-174。
    61. 郭理蓉、溫亞寶,我國跨國公司海外商業賄賂的預防—以企業合規為視角的探討,企業家犯罪分析與刑事風險防控報告(2015-2016卷),2016年議會論文,頁475-476。
    62. 陳肇鴻,董事會面對ESG目標的治理責任──以金融機構氣候風險管理為例,臺灣財經法學論叢,第五卷第一期,2023年1月,頁227。
    63. 陳麗秀,鑑識會計能提供的服務,有哪些?,月旦會計財稅網,2019年10月。
    64. 陳麗秀,運用鑑識會計辨認高階管理階層舞弊之真相,檢察新論第30期,2021年12月,頁22。
    65. 陳麗秀,會計人發展的新契機──鑑識會計與反舞弊,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63期,2023年3月,頁78。
    66. 黃銘傑,公司監控與監察人制度改革論,公開發行公司法制與公司監控──法律與經濟之交錯,元照出版,2001年11月,頁28-50。
    67. 黃銘傑,簽證會計師於公司治理中之地位及其法律責任──以會計師之獨立性及忠實義務為中心,檢察新論第30期,2021年12月,頁58-59。
    68. 曾宛如,董事忠實義務於台灣實務上之實踐—相關判決之觀察,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9期,2010年9月,頁146。
    69. 曾開源,檢察官於偵查程序運用鑑識會計之經驗分享,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31期,2020年7月。
    70. 惲純良,商業賄賂行為可罰性簡析──以2015年德國刑法典第299條商業賄賂罪之修正為鑑,月旦刑事法評論第4期,2017年3月,頁79、80-82、86-90、91、93-94。
    71. 楊戊龍,美國聯邦政府保護揭弊公務員之制度與發展,政治科學論叢第29期,2006年9月,頁88-89。
    72. 詹德恩,我國金融犯罪特性與抗制難題,中正財經法學第七期,2013年5月,頁174。
    73. 詹德恩,法令遵循理論與實務─金融弊案 v.法令遵循講座實錄,元照出版,2021年4月,頁3。
    74. 廖大穎、張進德,健全公司治理的鑑識會計──從證券交易法第一五七條之一重大消息成立時點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246期,2015年11月,頁105-106。
    75. 蒲樹盛,從國際反賄賂管理系統談如何建立私部門反賄及揭弊者保護制度,2019年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實錄論文集,2019年8月,頁116-119。
    76. 劉坤億、蔡淑美,公司治理(2004) ,頁3。
    77. 劉敏、李小平、莊偉,員工忠識度研究的新視角,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0年2月第1期,頁51-54。
    78. 劉邦繡,立法院第九屆及本屆審議之「揭弊者保護法草案」疑義問題與展望,台灣法學雜誌第391期,2020年5月,頁8。
    79. 劉連煜,董事責任與經營判斷法則,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7期,2007年9月,頁195-196。
    80. 劉連煜,董事責任與經營判斷法則的運用—從我國司法判決看經營判斷法則的發展,財金法學研究第3卷1期,2020年3月,頁6-7。
    81. 鄧若迅,英國賄賂罪改革研究,中國刑事法雜誌第3期,2012年,頁16-18。
    82. 蔣永民、林盈如、賴建宇,公司治理與吹哨者制度-從美英日立法例談起,內部稽核第110期,2020年7月,頁17-18。
    83. 潘昭容、黃瓊瑤、孔祥慧、買馨誼,ESG永續性報導準則與實務專題──GRI通用準則改版(一),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56期,2022年8月,頁73-74。
    84. 潘昭容、黃瓊瑤、孔祥慧、買馨誼,ESG永續性報導準則與實務專題──GRI通用準則改版(三),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61期,2023年1月,頁68。
    85. 蔡昌憲,從經濟觀點論企業風險管理與董事監督義務,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2期,2013年3月,頁 92。
    86. 蔡鐘慶,金融科技對法令遵循所帶來的衝擊與挑戰,月旦法學雜誌第335期,2023年4月,頁83。
    87. 錢小平,英國《賄賂法》立法創新及其評價,刑法叢論第30卷,2012年,頁401-402。
    88. 謝煜偉,論金融機構特別背信罪,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5卷第4期,2016年12月,頁6-7。
    89. 謝煜偉,私部門賄賂罪之可罰性基礎與規範模式,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第27期,2021年4月,頁130、145、152-153、156-159、170。
    90. 賴帥君,我國防制企業貪腐防制之研析,刑事法雜誌第六十二卷第五期,2018年10月,頁91、94、103、111-112、119-120。
    91. 賴逸涵,評釋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重上字第83號民事判決──兼論公開發行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建置與展望,萬國法律第248期,2023年4月,頁87。
    92. 薛智仁,我國圖利罪之檢討與立法展望—與瑞士及義大利法為比較—與談意見(一):公務員圖利罪之立法商榷,檢察新論第19期,2016年1月,頁24。
    93. 薛智仁,背信罪與商業判斷法則,台灣法律人第25期,2023年7月,頁54、65-66。
    四、專書論文
    1. 梁恆昌,賄賂罪之探討,刑法分則論文選輯(上),1984年,頁31。
    2. 許恒達,揭弊者保護制度的刑事政策省思,收錄於: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8),法務部司法官學院,2015年11月,79-80頁。
    3. 許恒達,貪污犯罪的刑法抗制,元照出版,2016年5月,頁215-216。

    五、學位論文
    1. 沈元楷,商業賄賂罪立法評析—從鴻海案之觀察出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
    2. 洪湘媄,刑法賄賂罪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7月。
    3. 莊詔雯,抗制商業賄賂之立法建議-以英國「賄賂罪法」為借鑒,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7月。
    4. 張傑程,從公司治理觀點探討我國「企業貪瀆」之防制對策,國立高雄大學高階法律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EMLBA),2017年8月。
    5. 張辰蔓,抗制商業賄賂行為之立法建議—以德國法之經驗為借鏡,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6月。
    6. 曾惠敏,公司治理下的法令遵循-以賄賂及反洗錢為例,開南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2021年7月。

    五、研討會會議紀錄(依姓氏筆劃排列)
    1. 法務部廉政署,「吹哨者保護法法制研討會第一場」會議記錄,2017年12月。
    2. 商業賄賂罪—借鑒德國刑法第299條商業賄賂罪之立法芻議,「貪瀆防制體系之建構研討會」第二場會議紀錄,潘怡宏發言,月旦刑事法評論第7期,2017年11月,頁87-88。
    3. 法務部廉政署,首次政府反貪腐報告第一輪審閱會議第 1 場次會議紀錄。
    4. 法務部廉政署,首次政府反貪腐報告第二輪審閱會議第 1 場次會議紀錄。

    六、政府機關與民間機構研究報告
    1. 林志潔教授主持,法務部廉政署102年度「私部門公益通報者保護法立法研究」委託案期末報告,2014年。
    2. 社團法人台灣舞弊防治與鑑識協會,《中華民國聯合國反貪腐公約首次國家報告》平行報告,2018年7月。
    3. 法務部廉政署,聯合國反貪腐公約第二章「預防措施」及第三章「定罪和執法」國內法規檢視及立法建議委託研究案研究報告,主持人:王玉全、胡紹雯、黃相博,2017年7月。
    4. 法務部廉政署,中華民國聯合國反貪腐公約首次國家報告,2018年3月。
    5. 法務部廉政署,回應聯合國反貪腐公約首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報告,2022年4月。
    6. 法務部廉政署,聯合國反貪腐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2022年8月。
    7. 臺北市政府政風處,英國廉政制度出國考察報告,2015年9月。

    七、中文網路資料與新聞
    1. GB/T279142011,http://www.sac.gov.cn/gzfw/ggcx/gjbzxgtz/201308/t20130806_139940.htm
    2. GRI 205:反貪腐 2016 - Traditional Chinese.pdf
    3. 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07-02/15/content_528431.htm
    4. http://www.chinacourt.org/law/detail/2016/04/id/148689.shtml
    5. 中時新聞網,陳昱光,ESG來真的2032在台全面用綠電,2023/06/26。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30626000109-260202?chdtv
    6. 人間福報,英軍火交易弊案 涉及沙烏地王室,2006/11/30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31765
    7. 中時新聞網,陳俊雄,「甘味人生」變味 三立前戲劇總監項德純收回扣遭訴,2019/07/15。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705003701-260402?chdtv
    8. 《The Icons》艾肯氏國際名人誌,企業ESG起手式只有一件事!美商鄧白氏國際ESG專家孫偉真:碳盤查,2023/06/26。https://vocus.cc/article/6498f397fd89780001e57076
    9. pwc,劉國佑,企業應建立防貪意識 強化法規遵循及內部控制,2023/06/02。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43102
    10. 金融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公司治理簡介,網址:https://www.sfb.gov.tw/ch/home.jsp?id=882&parentpath=0%2C8
    11. ETtoday新聞雲,蘇位榮,貪污治罪條例要不要廢除?司法界論戰,2022/10/15。https://forum.ettoday.net/news/2358557
    12. 中時新聞網,林偉信,前宏達電天才首席設計師簡志霖 收回扣當內鬼移智財法院審理,2020/07/09。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709004088-260402?chdtv
    13. 自由時報,綜合報導,鴻海高層集體收回扣案 前經理300萬交保,2014/01/22。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940414
    14. 鏡周刊,楊雲驊,【鏡法】強化企業貪腐之防制,2022/01/20。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20117inf003/
    15. 法務部廉政署推動揭弊者保護法立法進度,https://www.aac.moj.gov.tw/media/317865/%E4%B8%AD%E6%96%87%E7%89%88%E9%80%B2%E5%BA%A6.pdf?mediaDL=true
    16. 三立新聞網,綜合報導,南港輪胎協理涉貪:住處搜出2億元現鈔,2014/07/16。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1280
    17. ETtoday新聞雲,吳銘峯,三立內鬼案/《甘味人生》總監被控收回扣無罪確定,2021/12/28。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1228/2156250.htm
    18. 法務部廉政署,揭弊者保護法草案總說明(111.1.25),https://www.aac.moj.gov.tw/media/280101/1110125-%E6%8F%AD%E5%BC%8A%E8%80%85-%E4%BF%9D%E8%AD%B7%E6%B3%95%E8%8D%89%E6%A1%88%E7%B8%BD%E8%AA%AA%E6%98%8E%E5%8F%8A%E6%A2%9D%E6%96%87.pdf?mediaDL=true
    19. 張景泰,ISO 37001:2016 反賄賂管理系統概述運用 ISO 國際標準減輕賄賂風險,頁3。文章網址: https://www.bsigroup.com/globalassets/localfiles/zh-tw/e-news/no184/iso-37001-anti-bribery-thomas-chang.pdf
    20. 證交所因應如興案強化對上市公司監理機制說明。https://www.twse.com.tw/zh/news/newsDetail/ff8080818262fb8a018316aa16b90287
    21.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740830

    貳、日文文獻(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專書
    斎藤信治著,阿部純二等編,賄賂罪の問題点,刑法基本講座第六卷,法学書院,1993年。
    參、英文文獻(按作者、編者姓氏字母序)
    一、專書
    1.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 2004)
    2. ZABIHOLLAH REZAE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THICS ,2009

    二、期刊論文
    1. Bruce W. Bean & Emma H. MacGuidwin, UNSCREWING THE INSCRUTABLE: THE UK BRIBERY ACT 2010.
    2. Philippa Webb,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Global Achievement or Missed Opportuni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Volume 8

    三、網路資料
    1. bribery-act-2010-guidance,Ministry of Justice
    2. Bribery Draft Legislation 2009, available at:http://www.official-documents.gov.uk/document/cm75/7570/7570.pdf
    3. Compliance Function at Market Intermediaries Final Report, https://www.iosco.org/library/pubdocs/pdf/IOSCOPD214.pdf
    4. Deloitte ,Suggested guidelines for writing a code of ethics/conduct.pdf
    5. Leveraging COSO across the Three Lines of Defense.
    6. The Law Commission Consultation Paper No 185 ,REFORMING BRIBERY.
    7. Website of UN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at https://www.unpri.org/sustainability-issues/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issues
    8. United Nations, Who Cares Wins: Connecting Financial Markets to a Changing World 1, available at
    9. https://www.irs.gov/businesses/small-businesses-self-employed/irs-form-8300-reference-guide#reportingsuspicioustransaction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1065106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651064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6401.pdf2496KbAdobe PDF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