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343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51/144438 (79%)
造訪人次 : 51321889      線上人數 : 87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3431


    題名: 繼親家庭親屬關係及家庭認同之探討
    Exploring Kinship and Identity in Step Families
    作者: 陳韻筑
    Chen, Yun-Ju
    貢獻者: 陳人豪
    陳韻筑
    Chen, Yun-Ju
    關鍵詞: 繼親家庭
    親屬關係
    心理親屬
    家庭認同
    stepfamily
    kinship relationship,
    psychological kinship
    family identity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2024-09-04 15:13:22 (UTC+8)
    摘要: 繼親家庭普遍出現在社會中,其組成打破傳統以血緣及法律所定義的親屬關係,過去的繼親家庭研究較少以親屬關係的家庭認同為核心主題,本研究以「認同是定位與劃界」的觀點切入討論繼親家庭子女的家庭認同圖像與其親屬關係,藉此了解子女對於自己及家人的定位與其角色期待。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了11位在繼親家庭中已生活至少兩年的繼子女,重點在於探討他們如何界定其親屬關係及其背後的原因。研究發現,繼子女通常不以血緣或法律關係作為主要的界定標準。然而,這些界定方式並未完全消失,而是協助繼子女劃定「誰是我的家人」的界限。研究進一步指出,繼子女通過日常生活互動和情感支持(親屬實踐)來界定家庭成員的「親疏遠近」位置,並且每個位置對應著特定的角色期待。這些角色期待反映了關係互動模式的期望,但這些期望不一定旨在拉近距離,保持距離和維持關係同樣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
    Stepfamilies are a prevalent social phenomenon, characterized by the reconfiguration of traditional kinship structures defined by blood ties and legal bonds. Previous research on stepfamilies has often overlooked the central theme of family identity within kinship relationships. This study approaches the discussion of stepchildren's family identity through the lens of "identity as positioning and boundary setting," aiming to understand how stepchildren position themselve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their associated role expectations. This study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using purposive sampling to select 11 stepchildren who have been living in stepfamilies for at least two years.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how these stepchildren delineate their kinship relationships and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such delineation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stepchildren are less likely to use biological ties or legal definitions as primary means of establishing boundaries. Instead, thes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delineation persist but serve to help stepchildren define the boundaries of "who is my family." The study further shows that stepchildren delineate the "closeness" or "distance" of each family member through daily interactions and emotional support (kinship practices), with each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specific role expectations. These role expectations reflect anticipated patterns of relationship interaction, but such expectations do not necessarily aim to increase proximity. Maintaining distance and preserving the relationship may also be an expected outcome.
    參考文獻: 王舒榆(2018)。繼親家庭子女對親職角色的感受。玄奘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江玉婷(2020)。繼手足關係互動歷程之研究。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吳安妮、施妙瑾(2020)。淺談繼親家庭子女之生活感受與社會資源。雲林國教,第75期。
    吳金桂、王慧琦(2019)。生命的蛻變:繼母的生命歷程探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17卷,第1期。第53 - 85頁。
    吳語融、楊少頤、鄭如意(2018)。家庭教育雙月刊。第76期,第29 - 34頁。
    周一郎(2010)。繼親青少年家庭適應問題之探討。諮商與輔導。第296期,第43 - 46及第 38 頁。
    周麗端、唐先梅主編(2020)。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I),主題軸一:家庭的組成、發展與變化。臺北:教育部。
    林宜蓁(2018)。從家庭韌力視角看繼親家庭的發展歷程-繼親子女的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林怡光(2008)。談繼親家庭的親子問題。諮商與輔導,第265期,第22 - 24頁。
    金熹暻(2019)。異常的正常家庭,簡郁璇譯。臺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2017年)
    胡晏菽(2017)。繼親家庭手足關係之發展歷程:成年前期階段的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未出版,臺北。
    康依婷、林子世(2018)。以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的「他者」探究繼母的適應困境與輔導意涵。輔導季刊,第54卷,第4期,第64 - 72頁。
    張玉佩(2002)。繼母的心路歷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梁鳳儀(2008)。再婚家庭親職教育之探討。諮商與輔導,第265期,第13 - 17頁。
    許瀞心(2015)。再婚家庭內繼親子互動現況與從何協助。諮商與輔導,第355期,第38 - 41頁。
    陳勤敏(2012)。非為同根生,能否和平處?-繼親家庭之親子與手足關係。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薏如、楊幸真(2010)。初探女同志家庭親屬工作之運作。台灣性學學刊,第16卷,第2期,第43 - 60頁。
    彭明雅(2021)。生母繼父重組家庭中子女對新家庭認同歷程之探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曾玉姍(2016)。繼親家庭子女的家庭經驗與適應力成之分析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游美惠(2004)。性別權力與知識建構:《親職教育》教科書的論述分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17期,第1 - 45頁。
    游美惠、易言嬡(2004)。親職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檢視親職教育通俗書籍的性別平等意識。高雄師大學報,第16期,第1 - 18頁。
    鈕文英(2019)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2版)。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淨晞(2016)。繼親家庭子女成年後對家庭關係改變調適歷程之詮釋。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黃琇敏(2009)後繼有利:談繼親家庭發展任務及教育界入策略。家庭教育雙月刊,第18期。
    黃瑞雯(2000)。繼親家庭青少年之生活適應歷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趙淑珠、蔡素妙(2002)。家庭的意義:大學生的家庭概念調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第11期,第167 - 188頁。
    劉旻宜(2022)。已成年繼親家庭子女與父母的互動歷程之敘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蔡嘉芳(2018)。初婚女性共組繼親家庭之經驗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謝沛欣(2017)。淺談繼親家庭親職教育的策略。家庭教育雙月刊,第66期,第65 - 72頁。
    羅惠玉(2014)。善用家庭教育介入-讓繼親家庭更有生命。家庭教育雙月刊,第47期,第6 - 12頁。
    羅皓誠(2012)。繼親家庭中父母親職經驗之敘說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羅皓誠、洪雅鳳(2011)。重整之路:再婚家庭常見的議題與介入考量。台灣心理諮商季刊,第3卷,第1期,第29 - 48頁。
    羅皓誠、洪雅鳳(2012)。繼親家庭中的兒童是應、親子關係與親職合作。輔導季刊,第48卷,第2期,第30 - 41頁。
    Ahern, S. & Bailey, K. G.(1997)。另類家庭 : 多樣的親情面貌,鄭清榮、諶悠文譯。台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年)
    Bauman, Z.(2018)。液態現代性,陳雅馨譯。商周出版。(原著出版年:1999年)
    Bourdieu, P. (1993). Sociology in Question. London: Sage.
    Gilroy, P.(2006)。離散與認同的繞行。第547 - 622頁,載於Woodward, K編,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新北市:韋伯。(原著出版於1997年)
    Hall, S.(2006)。文化認同與族裔離散。第83 - 103頁,載於Woodward, K編,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新北市:韋伯。(原著出版於1997年)
    Hochschild, A. & Machung, A. (2012). The second shift: working families and the revolution at home. Penguin Books.
    Jenkins, R.(2006)。社會認同,王志弘、許妍飛譯。巨流圖書公司。(原著出版年:1996年)
    Short, L. (2007). Lesbian Mothers Living Well in the Context of Heterosexism and Discrimination: Resources, Strategies and Legislative Change. Feminism& Psychology 17(1), 57 - 74.
    Weston, K. (1991). Families we choose lesbians, gays, kinship / Kath West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oodward, K.(主編)(2006)。認同與差異,林文琪譯。新北市:韋伯。(原著出版年:1997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1072540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25400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社會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0301.pdf2921KbAdobe PDF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