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342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48/144635 (79%)
造访人次 : 51580552      在线人数 : 93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3422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3422


    题名: 唐前《妙法蓮華經》注研究:以竺道生、光宅法雲、智顗為主
    A Study on the Annotations of the Lotus Sūtra Before Tang Dynasty: By Zhu Daosheng, Guangzhai Fayun, and Zhiyi
    作者: 謝獻誼
    Hsieh, Hsien-Yi
    贡献者: 涂艷秋
    謝獻誼
    Hsieh, Hsien-Yi
    关键词: 法華
    竺道生
    光宅法雲
    智顗
    佛智
    佛身
    佛壽
    判教
    日期: 2024
    上传时间: 2024-09-04 15:10:52 (UTC+8)
    摘要:   本論文題名為「唐前《妙法蓮華經》注研究:以竺道生、光宅法雲、智顗為主」,在筆者碩士論文關注晉宋佛學轉向和竺道生研究的基礎上,進而擴及南朝以降的中國佛學發展,特別是圍繞《妙法蓮華經》及其注疏所展開之思想史研究。文獻材料上係採取劉宋‧竺道生《法華經疏》、蕭梁‧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以及隋‧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妙法蓮華經玄義》等四部注疏為主,探究三家《妙法蓮華經》注疏在形式特色以及義理判釋上的各個面相與相關問題。一方面既就注疏對讀進行各別思想觀點的脈絡疏理,另亦從宏觀的中國佛學思想史視野觀察其間的「源流」與「通變」。
      在經注特色方面,《法華經疏》可概括為「明經大義而不逐句釋文」,即未必所有經品皆有注釋,科判亦以簡略為主,如此特色與《法華經疏》乃早年聽法記錄和竺道生自身偏好「得意忘象」的特點有關。《法華經義記》的特色是通篇細密分科具注,在竺道生關注經典敘事脈絡的基礎上,更傳承慧龍、僧印的科判架構,體現為配應經典敘事而詳密科分的樣態,其中「解釋者言」、「一家所習」也反映出《法華經義記》的師門立場。智顗的《妙法蓮華經玄義》、《妙法蓮華經文句》則分別承擔不同釋經功能──前者透過「五重玄義」建立經題釋義的共通體例,後者則藉由本迹科判架構與「四意消文」方法來實際消釋經文,展現出方法、體例明確化的詮釋系統。另外《妙法蓮華經文句》亦見引述智顗其他相關著作,從而形構成天台宗立體多元且自給自足的義學體系。
      在三一關係與佛智論方面,竺道生從般若實相所轉出的「理一」出發,由於真理全一不可分,故其看待三一關係乃許「無三歸一」,在佛智論上則強調佛之「平等大慧」照見「理一」,屬於單一式的境智對舉關係。光宅法雲在三一關係上持「三一互顯」,方便與真實並非前後兩階段的消長變換,而是導源於佛之權實二智乃對應並舉。智顗在方便與真實的義涵裡帶入本迹觀念,區分出佛本地所行權實以及今生應化示現所說權實,展現出更為深廣的時空義理內涵。另與佛智論相關的「十如是」義,竺道生將之拆解為成就佛慧的十一項萬善事緣,最後導歸證見「理一」之「平等大慧」,立場上一貫不變;光宅法雲亦延續權實二智觀點,故將「十如是」分解成權實二智所照境;智顗則承襲南嶽慧思立場,將「十如是」連接到十法界,透過「十界互具」、「一念三千」等的闡釋,從而將原本被前二家歸類為佛智照境的「十如是」下接到凡夫的「一念無明法性心」上,打造出一條由凡入聖的獨特進路。
      在佛身論與佛壽觀方面,竺道生持許《大智度論》之二身觀,即由悟理成佛而得法身,法身則應眾生所感而現具色身;其中法身真實且超乎言語思議故無壽量可言,色身虛假但應眾生需求而現有不同壽量。光宅法雲亦許二身觀,但其從成實師立場判定《法華經》佛身不同於《涅槃經》常住義下的法身,《法華經》中的法身與應身同為一事,乃修行功德體現為長壽的表現,且能以金剛心神通延壽住世無量劫,但當如此法身為眾生具見時則轉作應身,故須由他方諸佛來彌補法身虛位。智顗持許三身觀,係將真如定為法身,報身乃法如如智契應法如如境之境智和合狀態,應身為隨應眾生之示現身;三身當中法身超越言詮分別故非量非無量,報身實際上亦屬非量非無量,但為突顯報身有別於過往無常色身而亦謂報身壽命無量,應身則隨眾生因緣而現作長壽短命,故既有量亦無量。
      在判教觀方面,竺道生將《法華》定為第三真實法輪,特點是破三成一而顯真實,故同僧叡、慧觀均判《涅槃》在歷時性與義理性上為優勝。光宅法雲在成實師立場上雖謂《法華》「會前開後詺為第一」,但仍視《法華》乃「開《涅槃》前路,作常住由漸」──無論時序、教理皆不及《涅槃》。智顗為推尊《法華》,除了重構《法華》的義理內涵,同時解構《涅槃》而削弱視其為立義完滿的看法,致使《法華》與《涅槃》並列為第五時教,甚至在說法度化的利益程度與全面性上,《涅槃》猶如《法華》收成後的附屬品。
      從詮釋學的角度上論,正因為《法華經》自身所具有的文本開放性,使得三家在注釋間得以帶入各自的不同學理背景,填補義理上的留白與模糊,進而體現為各自表述且複雜多義的三家經注內容。
    參考文獻: 一、主要文獻(依作者時代排序)
    [劉宋]竺道生:《法華經疏》,《卍續藏經》第150冊,經號577(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京都藏經書院刊本)。
    [梁]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大正藏》第33冊,經號1715(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智顗說,章安灌頂記:《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第33冊,經號1716(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智顗說,章安灌頂記:《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第34冊,經號1718(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二、佛教藏經(依譯者、作者時代排序)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大正藏》第15冊,經號602(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西晉]失譯:《薩曇分陀利經》,《大正藏》第9冊,經號265(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西晉]竺法護譯:《正蓮華經》,《大正藏》第9冊,經號263(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9冊,經號278(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東晉〕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阿毘曇八犍度論》,《大正藏》第26冊,經號1543(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東晉〕慧遠問,羅什答:《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大正藏》第45冊,經號1856(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冊,經號262(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後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經號475(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冊,經號1509(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後秦]鳩摩羅什等:《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38冊,經號1775(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四十卷本),《大正藏》第12冊,經號374(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劉宋]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本),《大正藏》第12冊,經號375(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北魏〕菩提留支共沙門曇林等譯:《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大正藏》第26冊,經號1519(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北魏〕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譯:《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大正藏》第26冊,經號1520(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梁]釋寶亮等:《大般涅槃經集解》,《大正藏》第37冊,經號1763(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梁]釋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經號2059(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梁]釋僧祐:《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經號2102(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梁]釋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經號2145(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陳]釋慧思述:《法華經安樂行義》,《大正藏》第46冊,經號1926(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闍那崛多共達摩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冊,經號264(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吉藏:《大品經遊意》,《大正藏》第33冊,經號1696(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智顗:《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大正藏》第33冊,經號1705(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吉藏:《仁王般若經疏》,《大正藏》第33冊,經號1707(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智顗說,章安灌頂記:《觀音玄義》,《大正藏》第34冊,經號1726(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智顗說,章安灌頂記:《觀音義疏》,《大正藏》第34冊,經號1728(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章安灌頂:《大般涅槃經玄義》,《大正藏》第38冊,經號1765(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吉藏:《中觀論疏》,《大正藏》第42冊,經號1824(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吉藏:《三論玄義》,《大正藏》第45冊,經號1852(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吉藏:《大乘玄論》,《大正藏》第45冊,經號1853(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智顗說,章安灌頂記:《摩訶止觀》,《大正藏》第46冊,經號1911(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智顗說,章安灌頂記:《四念處》,《大正藏》第46冊,經號1918(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隋]智顗:《四教義》,《大正藏》第46冊,經號1929(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本),《大正藏》第10冊,經號279(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唐〕良賁述:《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大正藏》第33冊,經號1709(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唐]湛然述:《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第33冊,經號1717(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唐]湛然述:《法華文句記》,《大正藏》第34冊,經號1719(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唐〕宗密述:《佛說盂蘭盆經疏》,《大正藏》第39冊,經號1772(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唐〕湛然述:《止觀義例》,《大正藏》第46冊,經號1913(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唐〕湛然:《金剛錍》,《大正藏》第46冊,經號1932(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唐]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第50冊,經號2050(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經號2060(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大正藏》第54冊,經號2128(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北宋]四明知禮:《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大正藏》第37冊,經號1751(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北宋]孤山智圓:《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卍續藏經》第58冊,經號662(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京都藏經書院刊本)。
    〔南宋〕釋法雲:《翻譯名義集》,《大正藏》第54冊,經號2131(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本)。


    三、專書(中文資料在前,並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4月)。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台北:天華,1984年12月)。
    王汎森:《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臺北:允晨文化,2014年3月)。
    任繼愈:《魏晉南北朝佛教經學》(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8月初版)。
    朱封鰲、韋彥鐸:《中華天台宗通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下兩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修訂版)。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6月臺灣初版)。
    吳汝均、陳森田合著:《中國佛學要義──以人物傳記為線索》(台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12月)。
    吳汝鈞:《《法華玄義》的哲學與綱領》(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月)。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
    吳汝鈞:《天台智顗的心靈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4月)。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8月二版)。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全二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4月三版)。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
    李幸玲:《中國中古時期《法華經》注本研究──以授記主題為中心》(台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
    李富華、何梅:《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
    杜繼文:《漢譯佛教經典哲學(上、下兩卷)》(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沈海燕:《《法華玄義》的哲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周叔迦:《周叔迦佛學論著集(上、下兩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月)。
    屈大成:《中國佛教思想中的頓漸觀念》(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月)。
    施凱華:《天台智者教判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12月)。
    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事業,2012年1月再版)。
    張雪松:《唐前中國佛教史論稿》(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年5月)。
    郭朝順:《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8月)。
    陳沛然:《竺道生》(台北:東大圖書,2011年10月二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台北:東大圖書,1990年)。
    湯用彤:《理學‧玄學‧佛學》(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1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二版)。
    程恭讓:《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全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12月)。
    黃懺華:《中國佛教史》(台北:國家出版社,2001年4月)。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4月)。
    董群:《中國佛教百科叢書‧人物卷》(高雄:佛光文化,1999年8月)。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8月)。
    劉果宗:《竺道生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5月)。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研究──南北朝時代中國佛學思想之形成》(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5月)。
    潘桂明、吳忠偉:《中國天台宗通史(全二卷)》(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7月)。
    潘桂明:《中國佛教思想史稿(全六冊)》(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
    潘桂明:《智顗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通史》(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藍日昌:《六朝判教論的發展與演變》(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4月)。
    顏尚文:《梁武帝》(台北:東大圖書,1999年10月)。
    蘇軍:《道生法師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8月)。
    〔荷〕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德]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Ⅰ: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9月)。
    [日]上野俊靜等著,釋聖嚴譯:《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臺灣商務,1998年12月)。
    [日]小林正美:《六朝佛教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93年12月);中譯本由王皓月譯:《六朝佛教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1月)。
    [日]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高雄:佛光文化,2011年10月二版)。
    [日]平岡聰:《法華経成立の新解釈─仏伝として法華経を読み解く─》(東京:大蔵出版,2012年);中譯本由釋惠敏、釋洞崧譯:《法華經成立的新解釋:從佛傳解讀法華經》(台北:法鼓文化,2016年)。
    [日]佐藤哲英:《天台大師の研究:智顗の著作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京都:百華苑,1961年)。
    [日]勝呂信靜編:《法華経の思想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2001年3月)。
    [日]橫超慧日:《中國佛教の研究第二》(京都:法藏館,1980年6月)。
    [日]橫超慧日:《法華思想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86年5月);中譯本由釋印海譯:《法華思想之研究》(加州:法印寺印行,2009年10月)。
    [日]鎌田茂雄著,周淨儀譯:《中國佛教通史》第一卷(高雄:佛光文化事業,2010年6月二版)。
    [日]鎌田茂雄著,周淨儀譯:《中國佛教通史》第二卷(高雄:佛光文化事業,2010年10月二版)。
    [日]鎌田茂雄著,周淨儀譯:《中國佛教通史》第三卷(高雄:佛光文化事業,2010年12月二版)。
    [日]鎌田茂雄著,周淨儀譯:《中國佛教通史》第四卷(高雄:佛光文化事業,2011年9月二版)。


    四、期刊論文、論文集論文(中文資料在前,並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方立天:〈中國佛教「理」思想的拓展與演進〉,《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11期(2002年11月),頁973-989。
    方廣錩:〈敦煌遺書中的《妙法蓮華經》及有關文獻〉,《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1977年7月),頁211-232。
    王新水:〈從《注維摩詰經》看竺道生和僧肇佛學思想的差异〉,《蘭州學刊》2005年第5期/總146(2005年5月),頁91-92。
    史經鵬:〈再論竺道生的佛教倫理思想──以「善不受報義」為中心〉,《佛學研究》2013年5第1期(2013年1月),頁253-261。
    史經鵬:〈竺道生「法身無色」與「佛無淨土」說考〉,《法音》2014年第6期/總358期(2014年6月),頁24-28。
    吳汝鈞:〈天台學的核心觀念與實踐:對海外的天台學研究的反思〉,《華梵人文學報》天台學專刊(2013年5月),頁1-41。
    李四龍:〈南北朝《法華經》注疏體例之演變〉,《宗教研究》2015年秋季號(2015年9月),頁16-25。
    李四龍:〈論「五重玄義」的解經體例:再談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依據〉,《華梵人文學報》天台學專刊(2013年5月),頁143-167。
    李幸玲:〈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的詮釋觀點〉,《臺大佛學研究》第16期(2008年12月),頁127-170。
    李幸玲:〈格義新探〉,《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3月),頁127-157。
    李幸玲:〈臺灣敦煌寫卷《法華經義記》研究〉,《東亞漢學研究》第8號(2018年7月),頁223-232。
    李開濟:〈竺道生的涅槃佛性思想〉,《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7期(2003年7月),頁4-8。
    汪娟:〈關於「唱導」的歧義〉,《成大中文學報》第41期(2013年6月),頁47-76。
    汪義麗:〈竺道生成佛理論的檢討〉,《慧炬》232期(1983年10月),頁4-7。
    周麗楨、陳松柏合著:〈道生佛性說之形上思維模式與深層義理-以馬丁海德格「在世能在」與「本真狀態」說為解讀媒介〉,《南開學報》第7卷第1期(2010年6月),頁43-56。
    屈大成:〈中國判教思想的濫觴〉,《正觀雜誌》第21期(2002年6月),頁185-196。
    林志欽:〈天台智顗教觀思想體系〉,《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2001年3月),頁205-232。
    林益丞:〈毘盧遮那佛的「十身說法」──以唐譯《華嚴經》與澄觀《華嚴疏鈔》為主〉,《中華佛學研究》第23期(2022年12月),頁1-36。
    姜劍雲:〈謝靈運與「涅槃聖」竺道生〉,《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9期(2005年9月),頁13-18。
    胡垚:〈法雲在梁代「神滅論」大討論中的真實地位及作用〉,《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2010年3月),頁208-210。
    胡垚:〈敦煌本《法華義記》考辨〉,《敦煌學輯刊》2010卷1期(2010年4月),頁44-50。
    夏德美:〈唐以前諸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釋名比較研究〉,《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3期(2019年6月),頁50-55。
    孫尚勇:〈經學章句與佛經科判及漢魏六朝文學理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4期(2009年7月),頁19-23。
    徐文明:〈僧叡慧叡非一人辯〉,《正觀雜誌》第25期(2003年6月),頁167-180。
    高璐:〈竺道生與慧遠佛學思想的差異〉,《宗教學研究》2013年3期(2010年3月),頁124-128。
    張伯偉:〈佛經科判與初唐文學理論〉,《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5期(2004年5月),頁149-159。
    張曼濤:〈竺道生の涅槃思想-その序説〉,《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5卷第2期/總號30(1967年3月),頁176-178。
    張凱:〈光宅法雲《法雲義記》中的佛身思想〉,《宗教研究》2015年秋季號(2015年9月)頁90-100。
    曹郁美:〈《華嚴經》中的毘盧遮那佛〉,《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9期(2007年12月),頁55-74。
    梁晉源:〈竺道生之生平與主要思想概述(一)〉,《獅子吼》第30卷第5期(1991年5月),頁3-9。
    梁晉源:〈竺道生之生平與主要思想概述(二)〉,《獅子吼》第30卷第6期(1991年6月),頁22-27。
    梁晉源:〈竺道生之生平與主要思想概述(三)〉,《獅子吼》第30卷第7期(1991年7月),頁15-21。
    梁晉源:〈竺道生之生平與主要思想概述(五)〉,《獅子吼》第30卷第9期(1991年9月),頁28-33。
    梁晉源:〈竺道生之生平與主要思想概述(四)〉,《獅子吼》第30卷第8期(1991年8月),頁35-40。
    許瀟:〈竺道生佛學思想的毗曇學印跡〉,《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1期(2013年3月),頁91-96。
    郭朝順:〈從「法華玄義」所引重要經論看智顗的思想結構〉,《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3期(2001年4月),頁93+95-102。
    郭朝順:〈智顗「四意消文」的解經方法論〉,《華梵人文學報》第1期(2003年7月),頁243-269。
    陳建守:〈語言轉向與社會史:科塞雷克及其概念史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頁171-221。
    陳艷萍、楊慶傑合著:〈「道生革命」的「期待視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5期(2001年5月),頁119-124。
    陶玉璞:〈中國佛學發展的偶然性──試論竺道生、謝靈運的佛學思想〉,《東華漢學》第4期(2006年9月),頁39-65。
    傅新毅:〈竺道生「闡提成佛」說新論〉,《哲學研究》2014年第6期(2014年6月),頁107-113+129。
    單正齊:〈竺道生的實相涅槃說〉,《江淮論壇》2007年第2期(2007年2月),頁110-116。
    彭楚珩:〈南北朝革命和尚─竺道生〉,《生力月刊》第10卷113-114期(1977年3月),頁23-26。
    曾乃芳:〈竺道生淨土觀之探悉〉,《有鳳初鳴年刊》第9期(2013年7月),頁396-417。
    焦桂美:〈論南北朝時期佛教與經學的相互滲透〉,《北方論壇》2007年第3期/總204期(2007年3月),頁107-111。
    程恭讓:〈關于佛典漢譯、理解及詮釋問題的一個反思——以法雲《法華經》權實二智詮釋理念的開展為中心〉,《普陀學刊》第十一輯(2021年8月),頁23-44。
    陽力:〈道生和尚與早期中國禪學〉,《香港佛教》403期(1993年12月),頁26-28。
    黃國清:〈《法華經》於中國佛教的判教地位──從鳩摩羅什到法藏〉,《世界宗教學刊》第16期(2010年12月),頁41-94。
    黃國清:〈再論《妙法蓮華經》之「十如是」譯文〉,《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5月),頁137-154。
    黃瑜美:〈『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から見た『法華玄義』の成立の一考察〉,《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56期第2號/總號114(2008年3月),頁691-694。
    黃鴻文:〈竺道生「佛性論」探源〉,收錄於《2010華嚴專宗學院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台北:華嚴蓮社,2010年),頁1-14。
    義廣:〈光宅法雲《法華義記》之佛身觀〉,《佛學研究》2015年第00期(2015年6月),頁251-256。
    董平:〈道生佛性說與孟子人性論的比較〉,《齊魯學刊》1986年第1期(1986年1月),頁42-44。
    廖明活:〈地論師、攝論師的判教學說〉,《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1994年7月),頁115-142。
    劉果宗:〈竺道生思想之探討〉,《獅子吼》第31卷第6期(1992年6月),頁15-21。
    劉果宗〈竺道生之生平事蹟〉(上),《獅子吼》第31卷第1期(1992年1月),頁4-10。
    劉果宗〈竺道生之生平事蹟〉(下)《獅子吼》第31卷第2期(1992年2月),頁12-19。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背景及其理論淵源〉,《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2卷第1期(1983年6月),頁65-85。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理論特色及其價值意義〉,《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3年7月),頁377-415。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理論基礎〉,《華岡佛學學報》第5期(1981年12月),頁357-375。
    劉劍鋒:〈涅槃「有」與般若「空」義理論爭的發展──從廬山慧遠到竺道生〉,《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11期(2007年11月),頁64-67。
    劉劍鋒:〈從般若「空」到涅槃「有」──晉宋佛學轉向的社會文化背景考察〉,《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6期(2007年11月),頁54-56。
    劉劍鋒:〈論早期中土佛教解經學的轉向〉,《蘭州學刊》2005年第5期/總146期,頁88-90。
    蔡惠明:〈道生大師的「頓悟成佛」學說〉,《內明》第158期(1985年5月),頁37。
    蔣哲傑:〈從解經到譯經:論道安之於中國翻譯研究的萌芽意義〉,《法音論壇》2014年第4期/總356期(2014年4月),頁13-17。
    鄧宏烈:〈道安佛經翻譯與注疏略述〉,《西藏民族社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2009年7月),頁77-80。
    鄭文惠:〈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頁223-301。
    黎惠倫:〈再論道生之頓悟論〉,收錄於Peter N. Gregory編,馮煥真等譯:《頓與漸──中國思想中通往覺悟的不同法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頁141-168。
    樸庵:〈晉宋間佛學大師竺道生〉,《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4卷第9期(1981年9月),頁60-63。
    韓國良:〈竺道生對玄學「言意觀」的解構與重建〉,《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2009年1月),頁109-114。
    豐子翔:〈敦煌遺卷南北朝利都法師《法華義記》解經思想研究〉,《法音》2022年第2期(2022年2月),頁16-22。
    釋大參:〈天台觀音感應論─以《法華玄義》的「感應妙」為中心〉,《中華佛學學報》第20期(2007年7月),頁173-204。
    釋昌如:〈「北地師」考辨〉,《佛學研究》總號第24期(2015年12月),頁166-181。
    釋慧揚:〈自性三身佛初探──《六祖壇經》與竺道生《佛性論》之比較〉,《慧炬》第408期(1998年6月),頁26-52。
    龔雋:〈從道生的頓悟學說分析早期禪的圓頓與次第觀念的由來〉,收錄於《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圓頓與次第》(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2001年10月),頁231-248。
    [日]齋藤智寬:〈伯希和2462《玄言新記明老部》初探──《老子》的義疏學〉,《敦煌學》第27期(2008年2月),頁381-395。
    [日]小林正美:〈竺道生の大乘小乘觀と一闡提成佛義〉,《Philosophia》第67期(1979年12月),頁45-75。
    [日]小林正美:〈竺道生の実相義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8卷第2期/總號56(1980年3月),頁251-256。
    [日]山口弘江:〈『法華玄義』における『維摩経』依用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6卷第2號/總號144(2018年3月),頁38-44。
    [日]山田實:〈光宅・『法華義記』の述成釈〉,《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3卷第2號/總號46(1975年3月),頁158-159。
    [日]工藤雅也:〈『注維摩』道生注における経典注釈法〉,《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8卷第2號/總號96(2000年3月),頁643-645。
    [日]木本清史:〈『法華玄義』における涅槃経の五行説〉,《天台学報》第24期(1982年11月),頁171-174。
    [日]木村宣彰:〈竺道生の「新説」とその背景〉,《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9卷第2期/總號78(1991年3月),頁81-86。
    [日]古田和弘:〈竺道生の法身無色説〉,《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7卷第2期/總號34(1969年3月),頁127-129。
    [日]古田和弘:〈僧叡の研究(上)〉,《佛教学セミナー》第10號(1969年10月),頁31-49。
    [日]古田和弘:〈僧叡の研究(下)〉,《佛教学セミナー》第11號(1970年5月),頁58-74。
    [日]古田和弘:〈竺道生の仏無浄土説〉,《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2期/總號38(1971年3月),頁313-318。
    [日]布施義高:〈「本迹判」受容の史的展開-『法華玄義』本門十妙段判麁妙の記述を手掛りとし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56卷第2號/總號114(2008年3月),630-636。
    [日]平井俊栄:〈法華玄義と法華玄論〉,《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42期(1984年3月),頁22-44。
    [日]平井俊栄:〈『法華文句』の四種釈と吉蔵四種釈義〉,《仏教思想の諸問題:平川彰博士古稀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1985年6月),頁643-663。
    [日]田村完爾:〈法華教学における仏陀観の一考察:『法華玄義』六重本迹を中心に〉,《印度哲学仏教学》第17期(2002年10月),頁200-215。
    [日]池田宗譲:〈法華玄義に於ける教相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5卷第2號/總號50(1977年3月),頁142-143。
    [日]池田宗讓:〈竺道生の空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5卷第2期/總號70(1987年3月),頁112-115。
    [日]衣川賢次:〈以敦煌寫經校訂《大正藏》芻議〉,劉進寶、高田時雄主編:《轉型期的敦煌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頁403-434。
    [日]佐藤哲英:〈法華玄義の成立過程に關する研究〉,《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卷第2號/總號12(1958年3月),頁1-11。
    [日]板野長八:〈道生の佛性論 特にその歷史性について〉,《支那佛教史學》第2卷第2號(1938年5月),頁1-26。
    [日]花野充道:〈智顗の仏身論の素材の検討:『法華文句』の文献的価値について〉,《印度哲学仏教学》第14期(1999年10月),頁231-245。
    [日]青木孝彰:〈六朝における経疏分科法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1卷第2號/總號42(1972年3月),頁319-322。
    [日]柏倉明裕:〈灌頂と吉蔵-『法華文句』にみられる吉蔵の引用文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2卷第1號/總號83(1993年12月),頁261-264。
    [日]柏倉明裕:〈『法華玄義』に於ける天台教学と『法華玄論』-教相判釈を中心にし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3卷第1號/總號85(1994年12月),頁220-222。
    [日]秋葉光寂:〈《法華玄義》釋名章「舊解」段における法雲批判─因果論を中心に〉,《天台学報》第43期(2001年11月),頁153-158。
    [日]秋葉光寂:〈『法華玄義』の境智行妙について〉,《天台学報》第47期(2005年11月),頁183-189。
    [日]堀内伸二:〈『法華玄義』における二諦説〉,《我の思想:前田専学先生還暦記念》(東京:春秋社,1991年),頁683-696。
    [日]堀内伸二:〈『法華玄義』に於ける天台教相論〉,《南都佛教》第60期(1988年12月),頁22-48。
    [日]曹良淑:〈『法華玄義』における「智妙」〉,《宗教研究》第303期(1995年3月),頁377-378。
    [日]曹良淑:〈『法華玄義』における智妙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4卷第2號/總號88(1996年3月),頁46-48。
    [日]船山徹:〈六朝時代における菩薩戒の受容過程──劉宋.南齊期を中心に〉,《東方學報》第67期(1995年3月),頁1-135。
    [日]鳥居達久:〈竺道生における帰一の実について『妙法蓮花経疏』を中心にして〉,《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第2期(1999年3月),頁137-157。
    [日]鳥居達久:〈竺道生撰『法花経疏』における「実」と「実相」〉,《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第3期(2000年3月),頁155-182。
    [日]鳥居達久:〈「諸法の實相」の意味──竺道生撰述「法花經疏」をめぐって〉,《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第4期(2001年3月),頁137-160。
    [日]鳥居達久:〈竺道生によるいわゆる十如是の解釈〉,《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0卷第2期/總號100(2002年3月),頁97-99。
    [日]勝野隆広:〈法華玄義の境と智について〉,《天台学報》第29期(1987年10月),頁142-145。
    [日]森江俊孝:〈竺道生の感応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1卷第1期/總號41(1972年12月),頁140-141。
    [日]菅野博史:〈竺道生における機と感応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第1期/總號63(1983年12月),頁261-264。
    [日]菅野博史:〈竺道生『妙法蓮花教疏』における信解品の譬喩解釈について〉,《創価大学人文論集》第2期(1990年3月),頁31-57。
    [日]菅野博史:〈道生撰『妙法蓮花経疏』における注釈の方法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9卷第1期/總號77(1990年12月),頁74-79。
    [日]菅野博史:〈道生撰『妙法蓮花経疏』における「理」の概念について〉,《創価大学人文論集》第3期(1991年3月),頁119-143。
    [日]菅野博史:〈法雲『法華義記』における一乗思想の解釈について:権実二智論と因果論〉,《創価大学人文論集》第4期(1992年3月),頁3-20。
    [日]菅野博史:〈『法華義記』における講義者法雲と執筆者〉,《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1卷第1號/總號81(1992年12月),頁71-76。
    [日]菅野博史:〈中国における法華経疏の研究史について〉,《創価大学人文論集》第6期(1994年3月),頁60-86。
    [日]菅野博史:〈『法華文句』における四種釈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54卷第1號/總號107(2005年12月),頁79-87。
    [日]菅野博史:〈中国仏教初期の機と感応思想について:道生、僧亮を中心として〉,《創価大学人文論集》第19期(2007年3月),頁33-51。
    [日]菅野博史:〈光宅寺法雲の法華経観〉,《東アジア仏教学術論集》第2期(2014年2月),頁67-89。
    [日]福島光哉:〈『法華玄義』における宗と体〉,《仏教学セミナー》第44期(1986年10月),頁1-16。
    [日]福島光哉:〈法華玄義の教相論〉,《仏教学セミナー》第15期(1972年5月),頁23-32。
    [日]関口真大:〈五時八教は天台教判に非ず〉,《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1卷第1期/總號41(1972年12月),頁6-13。
    [日]関口真大:〈天台教相に関する論争の経過と結末〉,《天台教学の研究》43期(1978年10月),頁348-374。
    [日]橋本芳契:〈註維摩詰經の思想構成─羅什・僧肇・道生三師説の對比〉,《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6卷第2期/總號12(1958年3月),頁198-202。
    [日]橫超慧日:〈釋經史考〉,《支那仏教史学》第1卷第1期(1937年4月),頁75-110。後由王磊譯,收入《漢語佛學評論》第5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0月),頁123-155。
    [日]橫超慧日:〈竺道生撰法華経疏の研究〉,《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5輯(1952年12月),頁169-276。
    [日]橫超慧日:〈竺道生の頓悟説──中国禅の源流として〉,《禪研究所紀要》第3期(1973年9月),頁97-110。
    [日]霜村叡真:〈『法華玄義』の「宗」について〉,《大正大学綜合仏教研究所年報》第19期(1997年3月),頁345。
    [日]鎌田茂雄:〈道生の頓悟思想とその展開〉,《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20期(1962年3月),頁35-48;後收錄於氏著:《中國華嚴思想史の研究》第三章「道生の頓悟思想と華嚴思想の變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5年3月),頁403-421。
    [日]瀧英寛:〈『法華玄義』七種二諦説の解読(1)〉,《大正大学綜合仏教研究所年報》第26期(2004年3月),頁1-13。
    [日]瀧英寛:〈『法華玄義』七種二諦説の解読(2)〉,《仏教文化学会紀要》第13期(2004年11月),頁37-53。
    [日]瀧英寛:〈三大部における『法華文句』四種釈〉,《仏教文化学会紀要》第15期(2007年2月),頁1-17。
    [韓]金炳坤:〈西域出土法華章疏の諸相(第65回學術大會パネル発表報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3卷第2號/總號135(2015年3月),頁834。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余日昌:《實相本體與涅槃境界──梳論竺道生開創的中國佛教本體論》(南京: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10月),後收錄於《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10月)。
    林明莉:《南北朝佛性思想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頁1-522。
    范姜如:《竺道生《法華經疏》與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1年9月),頁1-159。
    范姜冠閎:《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1月),頁1-154。
    張凱:《南北朝佛身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論文,2015年5月),頁1-226。
    陳松柏:《竺道生頓悟思想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1月),頁1-158;後收錄於《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冊95(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頁329-465。
    陳星潔:《論竺道生佛性論提出的緣由》(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月),頁1-132。
    陳苑如:《竺道生「佛性論」與孟子「性善論」之比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頁1-104。
    董靜宜:《道生法師佛性論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頁1-148。
    趙志剛:《竺道生佛性思想研究》(蘇州: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4月),頁1-46。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82年),頁1-202。
    劉劍鋒:《竺道生頓悟思想研究》(廣東:華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碩士論文,2003年6月),頁1-38。
    鄭慶田:《論竺道生佛性思想的理論特色》(重慶:西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5月),頁1-45。
    謝如柏:《從神不滅論到佛性論──六朝佛教主體思想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7月),頁1-560。
    謝東志:《南朝僧人法雲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頁1-133。
    謝獻誼:《論竺道生從毘曇到般若的轉向》(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5月),頁1-320。


    六、電子資源
    「中華佛典電子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s Association,簡稱 CBETA):CBETA Online 線上閱讀,網址: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001_001
    法鼓佛教學院:法華經數位資料庫(Saddharmapuṇḍarīka Database),網址:http://sdp.chibs.edu.tw/index.php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41515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502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50201.pdf8422KbAdobe PDF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