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342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48/144635 (79%)
造访人次 : 51583496      在线人数 : 92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3421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3421


    题名: 中國古代五行思想中的身心論述及其意義——以《黃帝內經》為研究焦點
    The Discussion of Body and Mind in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of ";Five Elements";and Its Significance —— Taking ";HuangdiNeijing";as the Focus of Research
    作者: 楊舒雲
    Yang, Shu-Yun
    贡献者: 林啟屏
    Lin, Chi-Ping
    楊舒雲
    Yang, Shu-Yun
    关键词: 五行
    黃帝內經
    中醫
    身體觀
    身體感
    修養工夫
    Five Elements
    HuangdiN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ody concept
    body sense
    physical and mental transformation
    日期: 2024
    上传时间: 2024-09-04 15:10:39 (UTC+8)
    摘要: 昔日被定義為「方技」之流的《黃帝內經》,背後有一個更深刻的關懷,是從形軀我的層次逐步深入,最終達到一體性的身心轉化。「身體」是醫療與養生行為的對象,亦是身心轉化歷程中的載體;然而,如何解讀身體所傳遞的語言?身體所發出的訊號又當如何啟動身心轉化的契機?本論文認為:《黃帝內經》在身體與病理、醫療與養生的論述當中,事實上內蘊一套以「五行」為核心的身心修養系統;而解開「五行」與《內經》臟腑、情志系統的內部關連,是開啟《內經》身心修養之門的關鍵密碼。全書將「五行」視為一串具有基本隱喻意涵的鑰匙,釐清中國古代五行思想中的原初意象,解析《內經》中五行與五臟連結的深層原理。最終,點出《內經》通過「身體時令感」之覺知,具體而微地敘明「因時之序」的生活方式,修行者得以調整內在小宇宙以連結外在大宇宙之能量,使身心藉助自然之力同步更新。正因為接納物質性與時間性之影響,《內經》凝聚出專為「日—月—地球之子」所設的修養工夫;在節令所帶有的五行能量中,放下對立、收斂意志,在生命的遞嬗更迭中,不斷開啟新的循環。
    "HuangdiNeijing", which was defined as "technology" in the past, has a deeper concern behind it: Gradually deepen from the level of physical self, and finally reach the transformation of body and mind as a whole. This study believes that "HuangdiNeijing" actually contains a se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cultivation system with the "Five Elements" as the core. Unraveling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ve Elements" and the internal organs and emotional systems of "Neijing" is the key to unlocking the door to physical and mental cultivation in "Neijing". This study treats the "Five Elements" as a set of keys with basic metaphorical meanings, clarifies the original image in ancient Chinese Five Elements thought, and analyzes the deep principle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ve Elements and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in "NeiJing". Finally, this paper will point out that "NeiJing" explains in detail how to adjust lifestyle and thoughts according to time and seasons through the awareness of "body time sense". Practitioners can adjust the inner small universe to connect with the energy of the external large universe, so that the body and mind can be renew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help of the power of nature.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materiality and time that "NeiJing" proposes a cultivation method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ons of the earth".
    參考文獻: 參考論著

    (一)中文著作

    1. 古籍及注本(依時代先後排序)

    《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開雕本,1981。
    《大本原式精印四部叢刊正編》,上海涵芬樓藏明趙府居敬堂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
    周‧左丘明傳,吳‧韋昭注:《國語》,臺北:里仁書局,1981。
    周‧左丘明著:《國語》,臺北:宏業書局,1980。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西漢‧伏生撰,東漢‧鄭玄注,清‧陳壽祺輯校:《尚書大傳》,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
    漢‧劉向編,漢‧高誘注:《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1962。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9重印。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補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5。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段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
    漢‧趙曄著,元‧徐天祜音注,苗麓點校:《吳越春秋》,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
    魏‧王弼等注:《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晉‧郭璞注,袁軻點校:《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
    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55。
    唐‧王冰注,宋‧林億等奉敕校正,宋‧孫兆重改誤,李雲、邱浩、蕭紅艷重校:《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明嘉靖二十九年顧從德翻刻宋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19。
    宋·呂惠卿撰,湯君集校:《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宋‧朱熹撰,黃靈庚點校:《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宋‧朱熹撰:《詩集傳》,新北:藝文印書館,1974。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李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楊家駱編:《新編諸子集成》,新四版,臺北:世界書局,1983。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上)(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
    清‧郝懿行撰:《山海經箋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9。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3重印。
    清‧王聘珍撰,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清‧高士宗著,孫國中、方向紅點校:《黃帝內經素問直解》,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
    清‧張隱庵集注,孫國中、方向紅點校:《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清‧趙在翰輯,鍾肇鵬、蕭文郁點校:《七緯(附論語讖)》,共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2。
    清‧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9,二版。

    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合編:《武威漢代醫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何 寧撰:《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北京:中華書局,2012重印。
    李茂如等編:《歷代史志書目著錄醫籍匯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周生春撰:《吳越春秋輯校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河北醫學院校釋:《靈樞經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黃帝內經靈樞譯釋》,臺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2011。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梅軍校疏:《漢書五行志校疏》,北京:中華書局,2022。
    許維遹撰:《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重印。
    黃 暉:《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7。
    楊伯竣編著:《春秋左傳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魏啟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

    (日)多紀元胤:《中國醫籍考》,《皇漢醫學叢書》第三、四冊,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3。
    (日)黑田源次:《中國醫學書目》,臺北:文海出版社,1930。

    2. 專書論著(依姓氏筆畫排序)

    丁 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丁福保:《中國歷代醫藥書目》,臺北:南天書局,1979。
    于賡哲:《從疾病到人心:中古醫療社會史再探》,北京:中華書局,2020。
    尹榮方:《社與中國上古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尹榮方:《洪水神話的文化闡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方滿錦:《黃帝內經中和思想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6。
    王 煜:《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王洪圖主編:《黃帝內經研究大成》,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任應秋、劉長林編:《《內經》研究論叢》,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再版。
    何 新:《諸神的起源》,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余德慧:《詮釋現象心理學》,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以舜、甯武子、顏淵與黃憲為釋例》,臺北:里仁書局,2000。
    吳順令:《莊子道化的人生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5。
    吾 淳:《中國哲學的起源——前諸子時期觀念、概念、思想發生發展及成型的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0。
    李 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李 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李 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李似珍:《形神‧心性‧情志——中國古代心身觀述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李良松、郭洪濤編著:《中國傳統文化與醫學》,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李良松:《甲骨文化與中醫學》,福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
    李建民:《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李建民:《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李經偉、鄢良、朱建平編著:《中國古代文化與醫學》,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鐘鼎文化,1967。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李學勤、艾蘭、呂德凱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古代中國研究會編:《清華簡研究(第三輯)》,上海:中西書局,2019。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91。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
    杜維明著,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
    周一謀、蕭佐桃主編:《馬王堆醫書考注》,臺北:樂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9。
    周一謀、彭堅、彭增福:《馬王堆醫學文化》,上海:文匯出版社,1994。
    周立升:《兩漢易學與道家思想》,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周策縱:《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周與沈:《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林月惠主編:《中國哲學的當代議題:氣與身體》,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折研究所,2019。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林素英:《歲時禮俗文化論略》,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20。
    林素娟:《象徵與體物——先秦兩漢禮儀中的修身與教化觀》,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
    金仕起:《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以醫史文本為中心的一個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社,2010。
    姜廣輝主編:《郭店簡與儒學研究》,《中國哲學》第21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徐復觀:《陰陽五行觀念之演變及若干有關文獻的成立時代與解釋的問題》,臺北:民主評論社,1961。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耿占春:《隱喻》,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
    袁 珂、周明合編:《中國神話資料粹編》,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
    袁 珂:《中國神話通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貢華南:《味與味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貢華南:《味覺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馬宗軍:《《周易參同契》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
    馬繼興:《中醫文獻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張 吉、聶惠民編著:《內經病證辨析》,遼寧: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 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張金儀:《漢鏡所反映的神話傳說與神仙思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1。
    張舜徵:《周秦道論發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
    張榮明:《從老莊哲學至晚清方術——中國神秘主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張榮明:《從老莊哲學至晚清方術——中國神秘主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張艷艷:《先秦儒道身體觀與其美學意義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5。
    郭靄春等編:《黃帝內經詞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
    陳鼓應:《老莊新論(修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陳福濱主編:《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論文集》,新北:輔仁大學出版,1999。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
    陳麗桂:《漢代道家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
    傅維康主編:《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0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重印三版。
    馮 時:《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馮 時:《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馮 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楊 力:《周易與中醫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修訂二版。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楊儒賓、張再林主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臺北: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
    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
    楊儒賓:《道家與古之道術》,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
    楊學鵬:《陰陽五行——破譯、詮釋、激活》,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葉舒憲:《高唐神女與維納斯——中西文化中的愛與美主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葉舒憲、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秘數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葉舒憲編選:《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1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裘錫圭主編,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靳之林:《生命之樹與中國民間民俗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靳懷堾:《中華文化與水(上、下)卷)》,武漢:長江出版社,2005。
    廖 果:《自養之道——中國古代個體差異養生學說》,臺北:明文書局,1993。
    漆 浩:《醫、巫與氣功——神秘的中國養生治病術》,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熊 廖:《中國陶瓷美術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
    趙憶祺:《由《周易》與《黃帝內經》探討理象數術之養生及其應用》,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
    鄢 良:《人身小天地——中國象數醫學源流》,臺北:明文書局,1994。
    劉 藝:《鏡與中國傳統文化》,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
    劉成紀:《形而下的不朽——漢代身體美學考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劉長林:《內經的哲學和中醫學的方法》,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劉炳權、蘇祥編著:《古今時間醫學》,臺南:大孚書局,1994。
    劉耀中:《榮格》,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蔡怡佳:《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
    蔡璧名:《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
    鄧啟耀編:《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四川:重慶出版社,1992。
    鄭 開:《道家形而上學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鄭慧生:《甲骨卜辭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
    魯 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賴錫三:《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賴錫三:《《莊子》的跨文化編織:自然‧氣化‧身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
    錢 穆:《中國思想通俗講話》,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增訂初版。
    錢 穆:《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錢 穆:《莊老通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謝世雄主編:《養壽怡生:東亞道文化養生的多元視野》,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2。
    謝松齡:《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論》,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1991。
    謝松齡:《陰陽五行與中醫學》,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增訂二版。
    魏子孝、聶莉芳:《中醫中藥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
    嚴世芸主編:《中國醫籍通考》,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0。
    嚴善炤:《《黃帝內經》最新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23。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
    顧頡剛等:《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影印。

    (日)井上聰:《先秦陰陽五行》,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日)丹波元胤:《醫籍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
    (日)池田知久著作、王啟發譯:《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日)池田知久著作、曹峰譯:《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美)艾蘭、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美)艾蘭:《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增訂版。

    3. 單篇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室:〈馬王堆三號漢墓帛畫導引圖的初步研究〉,《文物》,1975年第6期,1975年6月。
    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室:〈馬王堆帛書四種古醫學佚書簡介〉,《文物》,1975年第6期,1975年6月。
    尹榮方:〈《山海經》創世神話考論〉,《文藝理論研究》,2010年第2期。
    王慶憲:〈試探《內經》的思維橋樑〉,《學術月刊》,1984年第6期(總第181期),1984年6月。
    王曉波:〈氣與古代自然哲學〉,《國立臺灣大學創校四十周年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1986年。
    田鳳臺:〈呂氏春秋中論君主養生之道〉,《孔孟月刊》,第19卷第10期,1981年6月。
    余自漢:〈帛書《陰陽脈死候》和《靈樞·經脈篇》〉,《中華醫史雜誌》,第14卷第4期,1984年10月。
    余靈空:〈古今「房中術」與養生之道〉,《歷史月刊》,第76期,1994年5月。
    吳彌漫:〈從《內經》看十二經脈理論的形成過程〉,《中華醫史雜誌》,第22卷第4期,1992年10月。
    李 申:〈“氣”範疇研究〉,《中國哲學》,第十三輯,1985年4月。
    李志林:〈論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兩重性——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的一個重要側面〉,《國文天地》第7卷第1期,1992年6月。
    李建民:〈馬王堆漢墓帛書「禹藏埋胞圖」箋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5本第4分,1994年12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醫學的影響(上)(下)〉,《大陸雜誌》,第30卷第1、2期,1965年1、2月。
    李韶堯:〈《黃帝內經》氣化宇宙觀的「全息」思維〉,《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0期,2007年10月。
    李豐楙:〈嵇康養生思想之研究〉,《靜宜學報》,第2期,1979年6月。
    李豐楙:〈葛洪養生思想之研究〉,《靜宜學報》,第3期,1980年6月。
    杜正勝:〈生死之間是連繫還是斷裂?——中國人的生死觀〉,《當代》,第58期,1991年2月。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收入黃應貴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
    俞世偉:〈論中國醫學藏象的始末與演變——以兩漢“火德”對古今文說之抉擇〉,《中華醫史雜誌》,第23卷第3期,1993年7月。
    俞慎初:〈近五十年來對《內經》理論的論爭〉,《中華醫史雜誌》,第16卷第4期,1986年10月。
    奕 皓:〈論《黃帝內經》取象比類的方法〉,《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0年第4期(總第79期),1990年7月。
    胡劍北:〈馬王堆醫書中時間醫學思想探討〉,《中華醫史雜誌》第20卷第2期,1990年4月。
    孫基然:〈〈靈樞〉九宮八風名及相關問題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5本第1份,2014年3月。
    秦家懿:〈「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清華學報》,第17卷第1、2期合刊,1985年12月。
    張 亨:〈《莊子》中「化」的幾重涵義〉,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
    曹 峰:〈從「食烹之和」到「和民」:清華簡《湯處於湯丘》「和」思想研究〉,《中國文化》第48期,2018年第2期。
    曹 峰:〈清華簡《三壽》、《湯在啻門》二文中的鬼神觀〉,《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總第206期)。
    曹 峰:〈清華簡《湯在啻門》所見「五」的觀念研究〉,《哲學與文化》第44卷第10期,2017年10月。
    曹 峰:〈清華簡《湯在啻門》與「氣」相關內容研究〉,《哲學研究》,2016年第12期。
    郭梨華:〈《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中的黃老思想初探〉,收入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陳振傳基金漢學研究委員會編,《出土文獻與中國古典學》,上海:中西書局,2018年。
    郭梨華:〈出土資料中的伊尹與黃老思想〉,《哲學與文化》第44卷第10期,2017年10月。
    郭梨華:〈清華簡(五)關於「味」之哲學探究〉,收入蔡方鹿主編,《道統思想與中國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郭梨華:〈曾子與郭店儒簡的身體哲學探究〉,《政大中文學報》,第3期,2005年06月。
    陳福濱:〈陰陽五行與《黃帝內經》〉,《哲學與文化》,第24卷第10期,1997年10月。
    陳德與:〈《黃帝內經》氣論的思想內涵〉,《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期,2001年1月。
    馮樹勳:〈中國陰陽五行的「家族相似」結構——先秦到西漢中葉〉,《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2009年6月。
    黃冠閔:〈觸覺中的身體主體性——梅洛龐蒂與昂希〉,《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1期,2009年11月。
    楊儒賓:〈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收入東海大學文學院編:《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臺中:東海大學文學院,1989。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03月。
    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收入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
    楊儒賓:〈先秦思想的明暗象徵〉,《中國文化與世界》,第6輯,1997年11月。
    楊儒賓:〈水月與記籍——理學家如何詮釋經典〉,《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20、21期合刊,1999年12月-2000年06月。
    楊儒賓:〈技藝與道——道家的思考〉,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06月。
    楊儒賓:〈理學家與悟——從冥契主義的觀點探討〉,收入劉述先主編:《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思想組:中國思潮與外來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楊儒賓:〈曼荼羅與觀想——榮格與佛教之相會〉,《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07月。
    楊儒賓:〈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11期,2008年06月。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收入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四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楊儒賓:〈儒門別傳——明末清初《莊》《易》同流的思想史意義〉,收入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劉笑敢:〈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內在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03月。
    蔡振豐:〈《莊子》中的知覺現象及其在修證上的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07月。
    蔡振豐:〈「離形」與「去知」——「聽之以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的詮解〉,《臺大中文學報》,第8期,1996年04月。
    蔡璧名:〈感應與道德——從判比儒、道與《易傳》的成德功夫論「道德」開展的另一種模式〉,《國立編譯館館刊》,26卷2期,1997年12月。
    蔡璧名:〈《本草備要》中的認識觀——以《本草備要》為中心重審陰陽五行理論〉,《中醫典籍學報》,2期,1999年12月。
    蔡璧名:〈身體認識:文化傳統與醫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6輯,2000年10月。
    蔡璧名:〈重審陰陽五行理論:以本草學的認識方法為中心〉,《臺大中文學報》,12期,2000年5月。
    蔡璧名:〈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煩」證的身體感〉,《臺大中文學報》,23期,2005年12月。
    蔡璧名:〈身外之身:《黃庭內景經》注中的兩種真身圖像〉,《思與言》,44卷1期,2006年03月。
    蔡璧名:〈「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一條體現《老》、《莊》之學的身體技術〉,《臺大中文學報》,34期,2011年06月。
    賴錫三:〈《莊子》「真人」的身體觀——身體的「社會性」與「宇宙性」之辯證〉,《臺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01年05月。
    賴錫三:〈《莊子》工夫實踐的歷程與超形上學的證悟——以〈齊物論〉為核心而展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第1期,1998年06月。
    賴錫三:〈《莊子》精、氣、神的功夫和境界——身體的精神化與形上化之實現〉,《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
    戴玉珍:〈莊子天人思想與《黃帝內經》養生觀之比較研究〉,《興大人文學報》,第40期,2008年03月。

    4. 學位論文

    林永勝:《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林哲民:《《黃帝內經》氣論身體觀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6。
    郭國泰:《秦漢思想中有關「陰陽」「五行」之探討》,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其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
    葉美玲:《論《黃帝內經》中陰陽五行的運用》,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
    裘 正:《《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6。
    詹筌亦:《中國古代五行宇宙圖示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1月。
    劉孝聖:《醫療與身體——以先秦兩漢出土文獻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蔡璧名:《五行系統中的色彩——試論色彩因何存在於系統化五行說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蕭進銘:《《內經》認識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4。
    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二)翻譯論著

    1. 專書論著

    (中)王愛和著,(美)金蕾、徐峰譯:《中國古代宇宙觀與政治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中)魯桂珍、(英)李約瑟著,周輝政、洪榮貴譯:《針灸:歷史與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日)河合隼雄著,林詠純譯:《神話心理學:來自眾神的處方箋》,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及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日)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日)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日)笠原仲二著,魏常海譯:《古代中國人的美意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日)石田秀實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中醫學原理與道教養生術》,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6。
    (日)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臺北: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8。
    (日)湯淺泰雄著,馬超等編譯:《靈肉探微——神秘的東方身心觀》,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
    (日)湯淺泰雄著,黃文宏譯注:《身體論:東方的心身與現代》,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
    (法)列維‧布留爾(Lucien Levy- 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法)李維‧史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杜小真、顧嘉琛譯:《火的精神分析》,新北:新雨出版社,2021。
    (美)孔恩(Thomas S. Kuhn)著,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二版。
    (美)史泰司(W. T.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
    (美)艾蘭(Sarah Allan)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二版。
    (美)孟旦(Donald. J. Munro)著,丁棟、張興東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美)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美)郝大維(David L. Hall)、(美)安樂哲(Roger T. Ames)著,施忠連譯:《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美)楊慶堃(C.K.Yang)著,范麗珠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及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美)羅洛‧梅(Rollo May)《焦慮的意義:羅洛‧梅經典》,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3,二版三刷。
    (美)奧德麗‧普內特(Audrey Punnett)著,朱惠英、陳俊元、利美萱譯:《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
    (美)陳漢生(Chad Hansen)著,周雲之、張清宇、崔清田等譯:《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美)約翰‧歐尼爾(John O’nell)著,張旭春譯:《五種身體》,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英)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0,修訂第3版。
    (英)托馬斯‧克倫普(Thomas Crump)著,鄭元者譯:《數字人類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英)汪濤著,郅曉娜譯:《顏色與祭祀:中國古代文化中顏色涵義探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瑞士)榮格(Carl G. Jung)著,楊儒賓譯:《黃金之花的秘密——道教內丹學引論》,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
    (瑞士)榮格(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瑞士)榮格(C. G. Jung)著,劉國彬、楊德友譯:《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瑞士)卡爾‧榮格(Carl G. Jung)著,莊仲黎譯:《榮格論心理類型》,臺北:商周出版,2020。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黃龍寶等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德)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Sprache und Mythas)。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再版。
    (德)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等譯:《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
    (德)諾伊曼(Erich Neumann)著,李以洪譯,《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德)弗里茲‧李曼(Fritz Riemann)著,楊夢茹譯:《恐懼的原型:分裂、憂鬱、強迫、歇斯底里人格深度探索》,臺北市:商周出版,2017。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宋立道等譯:《神秘主義、巫術與文化風尚》,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武錫申譯:《不死與自由——瑜伽實踐的西方闡釋》,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等譯:《宗教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新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王偉譯:《熔爐與坩鍋:煉金術的起源和結構》,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9。

    2. 單篇論文

    (日)櫻井謙介著,李建民譯:〈《黃帝內經素問》王冰注中有關五臟之記載〉,《大陸雜誌》,2000年7月。
    (日)山田慶兒:〈空間‧分類‧範疇——科學思考的原初的基礎的型態〉,收入《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新北:駱駝出版社,1987。
    (日)福永光司著,許洋主譯:〈道教的鏡與劍——其思想的源流〉,收入劉俊文主編,許洋主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七卷 宗教思想)》,北京:中華書局,1993。

    (三)外文論著

    Benjamin I.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Chad Hansen, A Daoist Theory of Chinese Thought: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Cho-yun Hsu, 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 B.C..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David L. Hall and Roger T. Ames, The Democracy of the Dead: Dewey, Confucius, and the Hope for Democracy in China. Chicago [u.a.]: Open Court, 1999.
    Kuang-Ming Wu, On Chinese Body Thinking: A Culture Hermeneutic. Leiden: Brill, 1997.
    Mark Csikszentmihalyi, Material Virtue: Ethics and the Body in Early China. Leiden: Brill, 2004.

    (四)其他資源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網路資源: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book/book.htm。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01515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1503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50301.pdf13269KbAdobe PDF1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