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258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24/144300 (79%)
造訪人次 : 51148787      線上人數 : 83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2581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2581


    題名: 國民參政會中的臺灣議題之研究
    Taiwan Issue in Proposals of the People’s Political Council
    作者: 吳昱佑
    Wu, Yu-Yu
    貢獻者: 藍適齊
    Lan, Shi-Chi
    吳昱佑
    Wu, Yu-Yu
    關鍵詞: 國民參政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
    臺灣收復
    公眾輿論
    People’s Political Council
    Public Opinion
    Taiwan Retrocession
    WWII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2024-08-05 12:47:51 (UTC+8)
    摘要: 國民參政會(1938-1948)是中日戰爭至戰後中國菁英重要的參政言論場域,甚至可以視為彼時輿論圈的核心。因此以其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現代中國菁英如何與統治者對話頗具研究價值,然而這樣的視角尚未被深入關注。過往關於國民參政會研究,多集中於其形成背景、基本性質、運作形式、政治意義等。較少研究者從參政員身分、提案、輿論互動等角度切入,將之視為一言論場域,從而觀察特定議題在其中醞釀與發酵之過程。同時,學界關於戰時「接收臺灣」議題的考察,多囿於中國國民黨黨內所進行之調查、討論,而對於戰後臺灣社會、臺籍菁英如何與新政權互動的研究,則集中於探討國民政府對臺灣接收、統治與戰後初期臺灣民主運動史議題。使得目前學界不僅較為忽視戰時臺灣議題與中國輿情互動,甚至對於戰後臺灣人如何試圖加入中華民國政治體系、如何於政治場域展開實際作為,又與中國菁英產生哪些互動仍有待進一步爬梳。
    本研究將以國民參政會自1940年臺灣議題首次現於國民參政會以來,至1948年參政會終止運作間,有關臺灣的提案為核心史料,跨時段地討論臺灣議題如何於國民參政會萌芽,在諸多中國菁英與國民政府的互動中如何生成當時中國對臺灣的想像,這樣的想像又於戰後臺籍人士進入參政會後受到何種衝擊。本文首先梳理1938年國民黨五屆第86次中常會加強新聞言論管控以來,國民參政會與文化圈一同爭取新聞自由,並相互影響形成「抗戰時期國統區輿論圈」之系譜,並透過半山刊物等史料,爬梳臺灣議題進入輿論圈之過程。再者,透過中央設計局臺灣調查委員會與參政員提案間的關係,找到參政會中「樂觀接收臺灣」神話之誕生淵源。最後以戰後臺籍國民參政員提案為核心史料,並輔以同時期其他省籍參政員提案、臺灣菁英於報刊中的發聲進行考察臺籍參政員如何於該場域「破除神話」,並對中國菁英輿論、國民政府作為與臺灣社會、臺灣人自身看待中華民國產生之影響。
    本研究試圖打破過去學界,以執政者單一視角探討「臺灣接收」議題,將國民參政會視為一重要的言論場域,並以此考察國民黨如何於訓政體制中將自身意識貫徹於其他非國民黨籍菁英、在中國菁英們與統治者意見碰撞下,如何於戰時在異地建構臺灣想像、戰後臺籍參政員加入該場域後,如何於參政會中再現自身經驗並主導議題發展。
    The People’s Political Council (國民參政會, 1938-1948) was an important field for Chinese elite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from the Sino-Japanese War to the post-war period, and can even be regarded as the core of the public opinion circle at that time. It is of great research value to use it as a research object to observe how modern Chinese elites dialogue with the rulers. However, such a perspective has not yet been deeply concerned. In the past, research on the People’s Political Council association has mostly focused on its formation background, basic nature, operational form, political significance, etc. Few researchers have approached the People’s Political Counci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litical commissioners’(參政員) identities, proposals, and public opinion interaction, viewing it as a field of speech and observing the process of specific issues brewing and fermenting within it. At the same time,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Taiwan Retrocession” during wartime is mostly limited to investigations and discussions within the Kuomintang (中國國民黨, KMT) party, while research on post-war Taiwanese society and how Taiwanese elites interact with the new regime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acceptance and rule of Taiwan, as well as the history of Taiwan's democratic movement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As a result, we must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aiwan issues and Chinese public opinion during the war, but also how Taiwanese people tried to jo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the war, how they actually acted in the political field, and what interactions they had with the Chinese mainstream need to be further constructed and sorted out.
    This research first reviews the process of the People’s Political Council and the cultural circle fighting for press freedom since the strengthening of news and speech control at the 15th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KMT in 1938, and their mutual influence has formed the genealogy of the “Chongqing Public Opinion Circle”. Through historical materials, it explores the process of Taiwan's issue entering the public opinion circle. Finally, with the proposals of post-war Taiwanese political commissioners as the core historical material, supplemented by proposals from other provincial political commissioner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nd the newspaper articles by Taiwanese elites to examine how Taiwanese political commissioners “dispelled myths” in this field,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public opinion of Chinese elites,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aiwanese society, and the Taiwanese people's own percep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is study attempts to break the previous academic perspective of observing “Taiwan's Restoration” with the ruling class as the core, viewing the People’s Political Council as an important field of speech, and examining how the KMT implements its own consciousness in the Period of Political Tutelage system to other non-KMT elites, how it constructs Taiwan's imagination in a different place during wartime when the opinions of Chinese elites collide with those of rulers, and how post-war Taiwanese politicians, after joining this field, reproduce their own experience and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issues in the People’s Political Council.
    參考文獻: 一、史料
    1.提案、會議記錄
    中國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1943年09月13日)。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卷,五屆十一中全會會議紀錄,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紀念圖書館藏,檔號:會5.2/129.4。
    國民參政會秘書處,《國民參政會第三屆第三次大會 提案原文》,南京:國民參政會秘書處,1947,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紀念圖書館藏(黨史特藏 S 428.12 06)。
    國民參政會秘書處,《國民參政會第四屆第三次大會紀錄》,南京:國民參政會秘書處,1947,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紀念圖書館藏(檔號:一般520.1/58.1)。
    國民參政會秘書處編,《國民參政會決議案實施情形一覽》,重慶:國民參政會秘書處,1939,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紀念圖書館藏(黨史特藏 S 428.12 06)。
    國民參政會秘書處編,《國民參政會第五次大會決議案實施情形一覽》,重慶:國民參政會秘書處,1940,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紀念圖書館藏(黨史特藏 S 428.12 06)。
    國民參政會秘書處編,《國民參政會第四屆第一次大會紀錄》,南京:國民參政會,1946,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紀念圖書館藏(一般520.1/57.1)。
    國民參政會秘書處編,《第一屆國民參政會第二次大會紀錄》,重慶:國民參政會秘書處,1938,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紀念圖書館藏(一般520.1/37.2)。
    國民參政會秘書處編,《第一屆國民參政會第三次大會紀錄》,重慶:國民參政會秘書處,1939,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紀念圖書館藏(一般520.1/37.3)。
    國民參政會秘書處編,《第一屆國民參政會第四次大會紀錄》,重慶:國民參政會秘書處,1939,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紀念圖書館藏(一般520.1/37.4)。

    2.檔案、官方統計
    〈布告對日德義三國宣戰案〉,《國民政府》,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1-070011-00001-005
    〈事略稿本—民國三十二年十二月〉,《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60100-00183-003。
    〈事略稿本—民國三十五年四月〉,《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60100-00211-030。
    〈國民政府文官處函國民參政會秘書處為國民參政會第四屆第三次大會關於參政員林茂生林宗賢於臺灣事變中被捕請迅令查明釋放案行政院呈復辦理情形函達查照轉陳〉,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01-011130-00059-065。
    〈臺灣黨務:策動日韓臺革命運動〉,(1940-03~1940-05),《朱家驊先生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館藏號301-01-06-031。
    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處(1943年11月29日)。三屆二次參政會建議維護正當輿論,國防檔案第三門。典藏於: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紀念圖書館,檔號:防003/2657。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機要室編印,《陳長官通知輯要(第一輯)》,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機要室,1946。
    臺灣總督府,《[昭和十七年] 臺灣總督府第四十六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府,1944。
    臺灣總督府,《[昭和十七年] 臺灣總督府第四十六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府,1944。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臺灣總督府學事第三十六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40。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臺灣總督府學事第三十六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40。
    臺灣總督府企畫部,《昭和十六年末 臺灣常住戶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企畫部,1942。
    臺灣總督府企畫部,《昭和十六年末 臺灣常住戶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企畫部,1942。

    3.報刊(含複刻)
    〈本省言論有無自由?〉,《民報》(臺北)1946年9月14日,第一版。
    〈要緊接收人心〉,《民報》(臺北)1946年8月26日,第二版。
    大公報社,〈中國必收復臺灣——臺灣是中國的老淪陷區〉(重慶,1943.01.07)。王遂今,〈福建與臺灣〉,《東南日報》(麗水,1943.02.03)。
    王白淵,〈社論:告外省人諸公〉,《政經報半月刊》二卷二號,1946年1月25日(臺北,政經報社)。
    王溪森,〈起用臺灣人材應有的認識:帝國主以支配下五十年來的政治淘汰〉,《政經報半月刊》二卷一號,1946年1月10日(臺北,政經報社)。
    范予遂,〈國民參政會與憲政運動〉,《時事新報》(重慶)1939年11月5日。
    廣西日報社,〈從馬卡斯到臺灣〉(桂林,1943.09.05)。
    嚴秀峰編,《台湾先鋒:第一期-第十期合訂本》共二冊,臺北:海峽學術出版,2004。

    4. 出版品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Who's Who in China,上海:上海密勒氏評論報,1950。
    中華民國人事錄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人事錄》,臺北:中國科學公司,1953。
    中華民國人事錄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人事錄》,臺北:中國科學公司,1955。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中華民國工商人物志》,臺北: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1963。
    外務省アジア局,《現代中国人名辞典》,東京:霞山会,1966。
    外務省情報部編,《現代中華民國滿洲帝國人名鑑》,東京:財團法人東亞同文會,1937。
    李元信總編,《環球中國名人傳略》,上海:環球出版社,1944。
    孫文,《國民政府建國大綱》,臺北:青年印刷所翻印,1945。
    馬星野,《英國之新聞事業》,重慶:文風書局,1943。
    馬星野,《英國之新聞事業》,重慶:文風書局,1943。
    張九如、童蒙聖、馬星野、華西園、浦乃鈞、光虞,《戰時言論出版自由》,重慶:獨立出版社,1939。
    戚再玉、茹辛、潘孚碩、張溪愚、黃靜安、邢建平、林星垣編,《上海時人誌》,上海:展望出版社,1947。
    陳之邁,《中國政府》第二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
    陳盛清,《五五憲草釋論》,重慶:中國文化服務社,1944。
    陳盛清,《憲法要義》,上海:昌明書屋,1948。
    童蒙聖、范予遂、陳盛清、薩師炯、劉偉森、潘應昌,《國民參政會》,重慶:獨立出版社,1939。
    編者不詳,《參政會與言論自由》,出版地不詳:上海雜誌公司,1941。
    薩師炯,《三民主義概要》,重慶:獨立出版社,1943。
    薩師炯,《戰時政治機構》,重慶:獨立出版社,1938。

    5.史料彙編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88。
    王白淵原著,莫渝編,《王白淵:荊棘之道》,臺中:晨星出版,2008。
    包清岑編,《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輯要》,出版地不詳:拔提書店,1938。
    四川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編,《國民參政會資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何鳳嬌編,《政府接收臺灣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1990。
    周永林等,《論國民參政會,國民參政會紀實續編》,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
    孟廣涵主編,《國民參政會紀實》上下二冊,重慶:重慶出版社,1985。
    孟廣涵主編,《國民參政會紀實續編》,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
    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第二歷史檔案館編,《臺灣光復檔案》,北京:九州,2005。
    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十七輯,臺北:國史館,1998。
    國民參政會史料編纂委員會編,《國民參政會史料》,臺北:國民參政會歷屆在臺參政員聯誼會,1962。
    張海鵬主編,《臺灣光復史料彙編》,重慶:重慶出版社,2017。
    張瑞成編,《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臺北:國民黨黨史會出版,1990。
    張瑞成編,《抗戰時期收復臺灣之重要言論》,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90。
    張瑞成編,《臺籍志士在祖國的復臺努力》,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90。
    陳興唐主編,《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卷)》,臺北:人間,1992。
    陸大鉞、李禹階主審,鄭洪泉、黃立人主編,重慶市檔案館、重慶師範大學合編,《中華民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1937年11月-1946年5月》,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七)新聞自由1945-1960》,臺北:國史館,2002。

    6.日記、回憶錄
    王世杰,《王世杰日記》,典藏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本文中筆者使用該館「近代春秋TIS」系統所提供原文影像。
    陳逸松口述,吳君瑩紀錄,林忠勝撰述,《回憶錄:太陽旗下風滿臺》,臺北:前衛,1994。
    曾健民撰述,《陳逸松回憶錄(戰後篇):放膽兩岸波濤路》,臺北:聯經,2015。

    二、近人論著
    1.中文專書
    Jurgen Habermas著,曹衛東等合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2002。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抗日戰爭大辭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1995。
    王政文,《臺灣義勇隊:臺灣抗日團體在大陸的活動(1937-1945)》,臺北:臺灣古籍,2007。
    王飛仙著,林紋沛譯,《版權誰有?翻印必究?:近代中國作者、書商與國家的版權角力戰》,新北:臺灣商務,2022。
    王凌霄,《中國國民黨新聞政策之研究:1928-1945》,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6。
    王鳳青,《積極表達與消極回應:國民參政會提案研究(1938-1945)》,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王繼先,《堅守與徘徊:新聞人馬星野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18。
    加藤聖文監修、編輯,《臺湾統治終末報告書/臺湾省接収委員会日産処理委員会結束総報告書》,東京:ゆまに書房,2002。
    呂東熹,《二二八記者劫》,臺北:玉山社,2016。
    呂東熹,《政媒角力下的臺灣報業》,臺北:玉山社,2010。
    呂芳上,《民國史論》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
    李玉等編著,《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臺北:聯經,2015。
    李筱峰,《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
    李筱峰,《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臺北:玉山社出版,1996。
    李筱峰,《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沈謙芳,《鄒濤奮傳》,北京:三聯書店,2016。
    周天度、孫彩霞,《沈鈞儒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周勇編,《國民參政會》,重慶:重慶出版社,1995。
    馬起華,《抗戰時期的政治建設》,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6。
    高郁雅,《國民黨的新聞宣傳與戰後中國政局變動(1945-1949)》,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張士丞,《我國對臺澎主權的法理依據》,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1。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下冊)》,臺北:東華書局,1977。
    張若彤,《究竟228 : 林茂生之死與戰後臺灣反日力量的覆滅》,臺北:講臺文化有限公司,2021。
    郭慧英,《帝國之間、民國之外:英屬香港與新加坡華人的經濟策略與「中國」想像(1914-1941)》,臺北:季風帶文化,2021。
    陳三井、許雪姬訪問,陽明哲紀錄,《林衡道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2)。
    陳致中,《臺灣報業:歷史、現狀和展望》,臺北:風雲時代,2016。
    陳翠蓮,《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一 自治的夢想》,新北:衛城,2013。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臺北:遠流,2008。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廈門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廈門市志》第五冊,北京:方志出版,2004。
    褚靜濤,《二二八事件實錄》,臺北:海峽學術出版,2007。
    褚靜濤,《國民政府收復臺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
    鄧津華(Emma Jinhua Teng)著,楊雅婷譯,《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鄭梓,《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臺灣現代史研究論集》,臺北:新化圖書,1994。
    賴澤涵總主筆,《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文化,1994。
    鍾堅,《臺灣航空決戰:美日二次大戰中的第三者戰場》,臺北:燎原出版,2020。
    藍博洲,《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1913-1945)》,臺北:時報文化,1993。
    藍綢,《國民參政會對我國民主憲政的貢獻》,臺北:黎明,1988。

    2.學位論文
    吳永芳,〈國民參政會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李國生,〈戰爭與臺灣人:殖民政府對臺灣的軍事人力動員(1937~19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周馥儀,〈開展公共領域•擊向糖業帝國主義——論臺灣知識份子的糖業書寫(1920-1930年代)〉,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林月先,〈殖民地臺灣出版業的誕生:思想戰與「國民/島民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林德政,〈日治時期臺灣人在中國的政治活動(1895-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陳志昌,《重起爐灶:遷臺初期的《中央日報》(1949~1953)》,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
    陳郁莛,〈「權力」中譜寫「權利」之聲:探討日治時期林獻堂的音樂贊助與公共領域之建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
    劉建新,〈反右派運動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蕭淑惠,〈遷臺後蔣介石的反共論述(1949-197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應俊豪,〈公眾輿論與北洋外交─以巴黎和會山東問題為中心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0。

    3.專書、期刊論文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江庸(1877~1960)〉,《上海社會科學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中村元哉,〈戦時言論政策と內外情勢〉,收錄於石島紀之、久保亨編,《重慶国民政府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4。
    王良卿,〈國民政府與戰時國家體制的建立〉,收錄於呂芳上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參、全民抗戰》,臺北:國史館,2015)。
    王鳳青,〈抗戰前期黃炎培在國民參政會調解國共爭端的努力〉,《抗日戰爭研究》2008年第2期(北京,2008)。
    王鳳青,〈傅斯年在國民參政會揭露孔祥熙貪污的議案〉,《世紀橋》(哈爾濱,2009.1)。
    何鳳嬌,〈臺灣戰後初期制鹽會社土地的接收與處理〉,《國史館學術集刊》第6期(臺北,2005)。
    何慶華,〈胡秋原先生生平事略〉,收錄於毛鑄倫編,《人格的自由與學問的尊嚴:中國當代民族主義思想家胡秋原先生逝世周年紀念文集》,臺北:海峽學術,2005。
    吳聰敏,〈臺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1945—1950)〉,《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0期(臺北,2006)。
    呂芳上,〈抗戰時期在大陸的臺灣抗日團體及其活動〉,《近代中國》雙月刊第49期(臺北,1985)。
    呂芳上,〈臺灣同胞參與抗戰的歷史及其意義〉,《中華軍史學會會刊》創刊號(臺北,1995)。
    宋青紅,〈抗戰時期女參政員參與國民參政運動述論〉,《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4月(南昌,2013)。
    李東華,〈光復初期(1945—1950)的民族情感與省籍衝突—從臺灣大學的接收改制做觀察〉,《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5期(臺北,2006.11)。
    汪朝光,〈抗戰與建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研究〉,收錄於:呂芳上編,《戰爭的歷史與記憶(2):戰時的政治與外交》,臺北:國史館,2015。
    沈嵐編選,〈四屆一次國民參政會設臺灣接收委員會提案核辦情形〉,《民國檔案》(南京,2002)。
    沈嵐編選,〈四屆一次國民參政會設臺灣接收委員會提案核辦情形〉,中國歷史第二檔案館《民國檔案》2002年第2期(南京,2002)。
    周勇,〈抗戰時期的國民參政會〉,《光明日報》(檳城,2006.01.24)。
    周勇,〈陳嘉庚斥汪電報提案考證〉,《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5期(北京,1987)。
    林欣捷,〈抗日愛臺的政治活動家謝南光〉,《兩岸關係》2009年第2期(北京,2009)。
    林秋敏,〈謝娥在臺灣政壇的崛起與退出(1946-1949)〉,《國史館館刊》第二十七期(臺北,2011.3)。
    金智,〈中華民國空軍在遷臺初期的整建與發展(1949-1958)〉,《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16期(臺北,2011)。
    柳鏞泰,〈從國民會議到國民參政會———職業代表制的持續與變化〉,《南京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南京,2006)。
    唐伯友、扶小蘭著,〈四十年來國民參政會研究綜述〉,《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重慶,2019)。
    孫宏年,〈國民參政會與國民政府的治藏政策〉,《中國邊疆史研究》(北京,2002.3)。黃利新,〈抗戰時期的國民參政員對海外華僑的統戰思想〉,《華僑華人歷史研究》(北京,2005.3)。
    徐乃力,〈中國的「戰時國會」:國民參政會〉,收入薛光前主編,《八年對日抗戰中之國民政府(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章紅,〈國民參政會述論〉,《抗日戰爭研究》1996年第3期(北京,1996)。
    許雪姬,〈二二八事件中的林獻堂〉,胡健國主編,《20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2。
    郭昭昭,〈抗戰期間國民參政會中女參政員群體的考察〉,《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6月(合肥,2013)。
    陳佳宏,〈「半山」在中國〉,《臺灣學通訊》101期(新北,2017)。
    陳瑞榮,〈農業100年精華-臺灣農業科技政策百年發展重點及成果〉,收錄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農政與農情》第237期(臺北,2012)。
    陳翠蓮,〈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1946年「臺人奴化」論戰為焦點〉,《臺灣史研究》第9卷第2期(臺北,2002)。
    曾文亮、王泰升,〈被併吞的滋味:戰後初期臺灣在地法律人才的處境與遭遇〉,《臺灣史研究》第14卷第2期(臺北,2007)。
    黃自進,〈戰後臺灣主權爭議與《中日和平條約》〉,《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4期 (臺北:2006.12)。
    黃利新,〈抗日戰爭時期國民參政會提案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北京,2005)。陳國勇,〈抗戰時期國民參政會財政經濟提案研究〉,《西南大學》(重慶,2011)。
    黃英哲,〈「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初探〉,《史聯雜誌》第二期(臺北,1983)。
    聞黎明,〈王世杰與國民參政會( 1938—1944)〉,《抗日戰爭研究》1993年第3期(北京,1993)。.
    趙慶華,〈抗戰時期臺灣接收幹部的培訓及其影響〉,《閩臺文化研究》總第53期(漳州,2018)。
    趙慶華,〈抗戰時期臺灣接收幹部的培訓及其影響〉,《閩臺文化研究》總第53期(漳州,2018)。
    劉維開,〈從訓政到憲政〉收錄於:呂芳上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臺北:國史館,2015。
    賴澤涵、黃富三、黃秀政、吳文星、許雪姬、蔡說麗,〈林忠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四期(臺北,1993)。
    藍適齊,〈超越民族想像──中國的臺灣論述與民族論述〉,載於若林正丈、吳密察合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2004。
    藍適齊,〈臺湾における「大東亜戦争」の記憶:一九四三~五三年 ―当事者の不在―〉,《軍事史学》Vol.45, No.4,(東京,2010)。

    4.英文論著
    Alan M. Wachman, Why Taiwan? : geostrategic rationales for China’s territorial integrity, Singapore : NUS Press, 2008.
    Iza Ding, “Performative Governance,” World politics, 2020, Vol.72 (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525-556.
    Lawrence nae-lih Shyu(徐乃力),The people's political council and China's wartime problems, 1937-194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oQuest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 1972.
    Shi-chi Mike Lan (藍適齊), “Re-creating Memories of Taiwan in China, 1942 – 1945, ”Evolving Cultural Memory in China and Her Neighbours, Hong Kong Education Publishing Co., 2008.
    Shi-chi Mike Lan (藍適齊), “Taiwanese in China and their multiple identities, 1931—1945”, in Nam-kook Kim, ed., Multicultural Challenges and Redefining Identity in East Asia (Surrey, UK: Ashgate, January 2014).
    William L.Tung(董霖),The Political Institutions of Modern China, Leiden: Martinus Nijhoff, 1964.

    5.網路資源
    〈歷任董事長/校長:陳霆銳〉,東吳大學校史,https://scuhistory.lib.scu.edu.tw/CMS/Index,擷取時間:20240422。
    《兵役法》,中華民國32年2月27日全文修正,中華民國32年3月15日公布,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235C92D47B000000000000000000A000000002000000^01417032022700^00000000000,擷取時間:2022.01.04。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War Message to Congress,1941.12.8, 美國在臺協會,Info USA,https://web-archive-2017.ait.org.tw/infousa/zhtw/PUBS/AmReader/p663.htm,擷取日期2021.12.04。
    蘇永明,《教育大辭書》,〈就學率〉,2000年12月,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1138/,擷取時間:2021.12.1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101530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153004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00401.pdf4720KbAdobe PDF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