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0655
|
Title: | 大臺北地區的流行病史與歷史記憶 History and Historical Memory of Pandemics in Greater Taipei Area |
Authors: | 林祐安 LIN, YU-AN |
Contributors: | 藍適齊 Lan, Shi-Chi 林祐安 LIN, YU-AN |
Keywords: | 歷史記憶 疾病記憶 社會框架 民間信仰 Historical memory Disease memory Social framework Folk beliefs |
Date: | 2024 |
Issue Date: | 2024-04-01 14:21:15 (UTC+8) |
Abstract: | 有關於歷史記憶的研究中,群體經歷過的大型創傷經常是形成歷史記憶的重要因素。但是對於同樣可能造成群體大型創傷的疾病,卻少見與其相關的歷史記憶形成。對此已有部分研究嘗試提出解釋,或是就創傷與歷史記憶的關聯性進行探討。但這些研究當中,卻鮮少有就宗教信仰的角度來切入。然而在進入工業化、商業化的現代社會以前,宗教信仰往往是一般民眾的價值觀與世界觀的來源與展現,更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當面對疾病的侵襲時,宗教信仰經常是提供民眾解決之道與心靈療癒的來源。即使在今日,宗教信仰仍然是民眾處理疾病時,在現代醫療以外的另一幫助。是以若是從宗教信仰這一角度來探討疾病歷史記憶,著實有助於得到更多的發現。 本論文以大臺北地區為範圍,探討關於疾病記憶在本區域的流傳狀態,並就其中三個民間信仰的疾病記憶進行分析。由於日治時期以前的疾病,大部分都並未有明確的辨識出來,僅是用「瘟、疫、瘴、癘」等四個字來稱呼。並且也缺少相對應的防治措施與紀錄媒介,因此就日治時期以前的疾病,幾乎沒有什麼相關的疾病記憶產生。最多只是大略的以「瘟疫」這個名詞,來概括記憶日治時期以前的所有疾病。但進入日治時期以後,由於各類疾病能夠透過現代醫學與公共衛生體系的框架進行辨別,並且有相對應的防治措施與紀錄媒介。因此造成大型傳染與死亡的疾病,其相關記憶在理論上應該能夠有所形成並被保存下來。同時基於不同疾病防治措施對於當時民眾日常生活的介入程度,以及是否成功被根除等因素,疾病記憶應當會有強弱的不同。大抵上是鼠疫、霍亂與瘧疾依序弱化。 然而在戰後臺灣,由於政府避談日治時期歷史政策所形成的社會框架,以及部分疾病,如瘧疾霍亂等,仍然再次回到民眾日常生活中,未被根除。因此除了與醫療相關人士之外的大部分民眾,對於日治時期疾病記憶都是薄弱的。直到解嚴後以及本土化運動興起等因素,才讓這些疾病記憶被動式的被呼喚出來。並且基於戰後政府頗用力於瘧疾防治,甚至取得WHO認證,成為亞洲首個瘧疾根除國家,這讓瘧疾記憶的強度,是高於其他疾病的。但無論是在主動或被動記憶中,大臺北地區的疾病記憶就文字紀錄上而言,仍然都不甚強烈。反倒在本地區的三個民間信仰當中,明確保存有關於鼠疫的疾病記憶。分別是淡水清水祖師、關渡媽祖與艋舺青山王信仰。不過這些信仰中的疾病記憶還是會有衰退、競爭的情形產生。這主要是受到幾個因素影響,分別是1.乘載媒介的差異,例如是否具有與疾病相關的例行性儀式展演與身體操演所形成的身體記憶。2.政府政策的影響,即社會框架下的限制。3.漢人民間信仰對於根基或起源歷史悠久的追求。 而這些信仰中的疾病記憶衰退時,則轉化成了文化記憶中的儲存型記憶。當信眾或廟方的現下需求有所改變時,仍然可能透過文字資料的找尋,或是參照其他地區同一神明的信仰與傳說,來找回這些疾病記憶,讓它們成為功能型記憶。同時這些疾病記憶由於與信仰被保存在信仰當中,也具有與其他媒介保存的疾病記憶額外的療癒作用。信徒能夠透過這些疾病記憶,強化了對於崇敬神明有關驅逐疾病神力的信仰。進而在面對不同疾病時,透過對於這些神明的信仰,得到療癒作用。 In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memory, significant traumas experienced by a community often constitute crucial factors in shaping historical memory. However, there is a notable scarcity of historical memory formation related to diseases that may similarly inflict collective trauma upon a group. Several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provide explanations o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uma and historical memory. However, a noticeable gap exists in these studies, as few have delved into the perspective of religious beliefs. Nevertheless, prior to the adv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in modern society, religious beliefs often served as the foundation and manifestation of values and worldviews for the general populace, becoming an integral part of their daily lives. Faced with the onslaught of diseases, religious beliefs frequently provided people with pathways to resolution and a source of spiritual healing. Even today, religious faith continues to be a source of assistance for individuals dealing with illnesses, offering support beyond contemporary medical interventions. Therefore, 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dise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igious beliefs could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gaining deeper insigh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Greater Taipei area, investigating the transmission status of disease memory within this region. The study 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disease memories associated with three folk beliefs prevalent in the area. Prior to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many diseases were not distinctly identified, often referred to collectively using four words: "plague, epidemic, miasma, and pestilence"(wen, yi, zhang, li 瘟、疫、瘴、癘).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lack of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recording media for diseases before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s a result, there are few associated disease memories from this period. At most, there is a generalization of all diseases before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using the term " plague " (瘟疫). However, ente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various diseases could be identified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modern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systems. With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recording media in place, consequently, diseases that caused widespread contagion and fatalities theoretically should have generated and preserved relevant memories. Simultaneously, based on the degree of intervention in the daily lives of the people at that time, the success of eradication measures, and other factors related to differen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strength of disease memories should vary. Generally, memories of diseases such as plague, cholera, malaria would likely weaken in that order. However, in post-war Taiwan, the societal framework formed by the government's policy of avoiding discussions on the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long with the reappearance of certain diseases like malaria and cholera in people's daily lives, which were not eradicated, contributed to a weakened memory of disease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except for those directly involved in healthcare. It was only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and the rise of localization movements, among other factors, that these disease memories were passively invoked. Furthermore, due to the post-war government's vigorous efforts in malaria control, including obtaining WHO certification as the first Asian country to eradicate malaria, the strength of malaria memori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diseases.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 is in active or passive memory, in terms of written records, the disease memories in the Greater Taipei area still do not appear to be very strong. On the contrary, among the three folk beliefs in the local area, there are explicit records preserving disease memories related to the plague. They are the beliefs of Tamsui Qingshui Zushi(淡水清水祖師), Guandu Mazu(關渡媽祖) and Menga Qingshan Wang(艋舺青山王). However, memories of diseases within these belief systems may still experience decline and competition. This is primarily influenced by several factors, namely: 1. The disparity in carrier media, such as whether there are routine rituals performances, and bodily performance related to diseas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bodily memory. 2.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policies, that is, the constraints within the social framework. 3. The pursuit of foundational history or origin History in Han Chinese folk beliefs refers to the inclination of these beliefs towards establishing a long and historically grounded foundation. As the disease memories within these beliefs decline, they transform into storage-type memories within cultural memory. When the current needs of believers or temples change, it is still possible to retrieve these disease memories through the search for textual data or by referring to the beliefs and legends of the same deity in other regions. This process allows these memories to become functional memories. Simultaneously, because these disease memories are preserved within religious beliefs, they offer an additional therapeutic effect compared to disease memories stored in other media. |
Reference: | (一)史料與檔案 1.〈「コレラ」病豫防檢疫委員設置ノ件廢止〉,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官)報》,〈大正8年12月臺灣總督府報第1983期〉,典藏號:0071021983a002。 2.〈「コレラ」病檢疫施行廢止〉,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官)報》,〈大正8年12月臺灣總督府報第1983期〉,典藏號:0071021983a003。 3.〈ペスト消滅檢疫廢止ノ件拓殖務省ヘ通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七卷衛生〉,典藏號:00004504004(本件有目無文)。 4.〈ペスト病發生ノ件拓相ヘ報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六卷衛生〉,典藏號:00004503017。 5.〈マラリア防遏規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官)報》,〈大正2年4月臺灣總督府報第192期〉,典藏號:0071020192a001。 6.〈マラリア防遏規則施行規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官)報》,〈大正2年4月臺灣總督府報第192期〉,典藏號:0071020192a002。 7.〈マラリア防遏規則施行規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官)報》,〈大正2年4月臺灣總督府報第192期〉,典藏號:0071020192a002。 8.〈安平ニ於ケル類似ペスト病狀況台南支部長報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八年開府以降軍組織ニ至ル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書類第五卷衛生土地家屋戶籍人事軍事〉,典藏號:00004490a10。 9.〈安平ペスト流行狀況〉,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六卷衛生〉,典藏號:00004503013。 10.〈安平及打狗地方ペスト病景況〉,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六卷衛生〉,典藏號:00004503008。 11.〈為配合霍亂防治工作,切實制止霍亂蔓延起見,提請對臺灣省各類民間拜拜,一律予以禁止,藉利事功。當否?乞核奪。〉,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省政府委員會議》,〈臺灣省政府委員會議第735次會議〉,典藏號:00501073511。 12.〈臺北縣縣令第四十號縣令二十六號ペスト流行ニ付諸興行禁止解除〉,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九卷文書〉,典藏號:00000088022。 13.〈臺北廳令第九號(1916)〉,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大正六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十五卷地方〉,典藏號:00002650005。 14.〈臺南縣告諭第五號ペスト流行ニ關スル件〉,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七卷文書〉,典藏號:00000086001。 15.〈臺灣ペスト病毒汚染物處分規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官)報》,〈明治41年2月臺灣總督府報第2365期〉,典藏號:0071012365a001。 16.〈臺灣ペスト病毒汚染物處分規則施行規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官)報》,〈明治41年2月臺灣總督府報第2365期〉,典藏號:0071012365a002。 17.〈臺灣家屋建築規則(1900-08-12)〉,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官)報》,〈明治33年8月臺灣總督府報第799期〉,典藏號:0071010799a001。 18.〈臺灣家屋建築規則施行細則(1900-09-30)〉,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官)報》,〈明治33年9月臺灣總督府報第829期〉,典藏號:0071010829a001。 19.〈臺灣家屋建築規則施行細則(1907-07-30)〉,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藏,《臺灣總督府(官)報》,〈明治40年7月臺灣總督府報第2243期〉,典藏號:0071012243a001。 20.甘為霖(Rev. William Campbell)英譯,李雄揮漢譯,翁佳音校訂,《荷蘭時代下的福爾摩沙》,臺北:前衛,2017。 21.江樹生主譯、註,《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擊V 1629-1636[3]》,南投、臺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史博館,2015。 22.吳桭臣,《閩遊偶記》,收入《臺灣輿地彙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 23.李騰嶽等,《臺灣省通志》,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72。 24.周鍾瑄主修、陳夢林等編纂,《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25.姚瑩,《中復堂選集目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6.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27.洪查某填寫,〈艋舺青山宮調查表〉,臺灣省文獻會編,《臺灣省宗教調查表(1959)》,中研院民族所藏,第35139-01至35139-04。 28.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29.孫元衡,《赤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30.徐福全、王惠君等編著,《臺北市大同區公所辦理地方文化特色活動-美哉視界大同:臺北市大同區寺廟、宮觀、祠堂、教堂、教會調查報告書》,臺北:臺北市政府大同區公所,2000。 31.財團法人台北市廣照宮編撰,《加蚋庄三月十二年例簡冊》,無出版項,頁P1V05-P2V05。 32.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33.陳三井等,《臺北市發展史(四)》,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3。 34.張同崑填寫,〈大同蓬萊宮調查表〉,臺灣省文獻會編,《臺灣省宗教調查表(1959)》,中研院民族所藏,第35110-01至35110-04。 35.張秀蓉編註,《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修訂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36.莫爾士(H.B. Mnorse)撰,謙祥譯,《1882-1891臺灣淡水海關報告書》,收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經濟史六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頁85-107。 37.許錫慶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衛生史料彙編(明治三十一年一月至明治三十四年十二月)》,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 38.陶德(John Dodd)著,陳政三譯述,《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臺北:五南,2015。 39.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40.黃振超、曹永和等編纂,《日據前期臺灣北部施政紀實:衛生篇、大事記》,臺北:臺北文獻會,1986。 41.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4。 42.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1989。 43.臺北州總務部總務課編輯,《昭和十五年 臺北州統計書》,臺北:臺北州總務部總務課,1942。 44.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印,《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 45.臺灣省政府,〈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函〉教二字第05197號,《臺灣省政府公報》,六十二年秋字第65期(臺北,1973)。 46.臺灣省政府編撰,《臺灣光復三十年》,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75。 47.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商事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48.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述報法兵侵臺紀事殘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 49.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編,《臺灣總督府第二十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1916。 50.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編,《臺灣總督府第十七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1913。 51.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編,《臺灣總督府第十九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1915。 52.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編,《臺灣總督府第十八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1914。 53.臺灣總督府民政局編,《社寺廟宇ニ関スル調查 台北廳》,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局,1915。 54.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編,《臺灣衛生概要》,大正十四年(1925)本,臺灣圖書館館藏。 55.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編,《臺灣衛生概要》,臺北:成文出版社,2010,據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編大正二年(1913)刊本影印。 56.臺灣總督府編輯,《(大正八年分) 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 第二十五編》,出版事項不詳,臺灣圖書館藏本。 57.臺灣總督府編輯,《(明治四十年分) 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第十三編》,出版事項不詳,臺灣圖書館藏本。 58.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大正八、九年コレラ病流行誌》,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22。 59.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編,《マラリア防遏誌》,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1932。 60.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編,《衛生調查書 (基本調查の三) 臺灣マラリア統計 (原表の部)》,大正十四年(1925)本,臺灣圖書館館藏。 61.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編,《衛生調查書 (基本調查の四) 臺灣マラリア統計 (記述の部)》,大正十五年(1926)本,臺灣圖書館館藏。 62.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編,《衛生調查書(基本調查の二):臺灣に於ける最近五箇年間の法定傳染病患者及死亡》,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1924。 63.艋舺青山宮編印,《艋舺青山宮介紹手冊》,無出版項,筆者2016年取得。 64.艋舺青山宮編印,《艋舺青山宮介紹手冊》,無出版項,筆者2023年取得。 65.劉銘傳撰,陳澹然釐訂,《劉壯肅公奏議》,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66.鄭順德譯,《孤拔元帥的小水手》,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4。 67.噶諾(E.Garnot)著,黎烈文譯,《法軍侵臺始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二)報紙資料 1.《中華日報》 2.《中國時報》 3.《中央日報》 4.《民報》 5.《經濟日報》 6.《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7.《臺灣日日新報》 8.《臺灣新報》 9.《聯合晚報》 10.《聯合報》 (三)回憶錄、傳記與口述歷史 1.朱浤源等人主訪,《口述歷史(二二八事件專號之一)》,3(臺北,1992.02),頁15-310。 2.朱浤源等人主訪,《口述歷史(二二八事件專號之二)》,4(臺北,1993.02),頁17-390。 3.何來美,《鄉醫鄉依:謝春梅回憶錄》,新北:聯經出版,2018。 4.吳平成、胡慧玲,《草地醫生》,臺北:玉山社,1997。 5.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臺北:前衛,1989。 6.吳濁流,《無花果》,前衛:臺北,1993。 7.吳濁流,《臺灣連翹》,草根:臺北,1995。 8.林萬傳紀錄,〈大同區耆老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獻》,直字第91期(臺北,1990.03),頁1-17。 9.張文義整理記錄,《回首來時路:陳五福醫師回憶錄》,臺北:吳三連基金會,1996。 10.梁妃儀等編著,《台灣中部醫療人物誌第一集》,臺中:中國醫藥大學,2009。 11.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大稻埕耆宿座談會〉,《臺北文物》,2:3(臺北,1953.11),頁2-12。 12.劉翠溶、劉士永、陳美玲訪談;劉士永、劉翠溶整編、中譯,《蘭大衛醫生口述歷史》,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2。 (四)日記 1.《吳新榮日記》,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網址: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e9%a6%96%e9%a0%81。 2.《黃旺成先生先生日記》,1919年09月05日,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網址: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E9%BB%83%E6%97%BA%E6%88%90%E5%85%88%E7%94%9F%E6%97%A5%E8%A8%98#.E7.80.8F.E8.A6.BD.E6.97.A5.E8.A8.98。 3.《灌園先生日記》,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網址: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e9%a6%96%e9%a0%81。 (五) 專書 1.Alexander, Jeffrey The Meanings of Social Life: A Cultural Soci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小田俊郎著,洪有錫譯,《台灣醫學五十年》,臺北:前衛,1995。 3.王怡茹,《淡水地方社會之信仰重構與發展:以清水祖師信仰為論述中心》,臺北:國史館,2014。 4.皮國立,《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臺北:時報文化,2022。 5.吉娜・科拉塔(Gina Kolata)著,黃約翰譯,《流行性感冒:1918流感全球大流行及致命病毒之發現》,臺北:商周,2020。 6.宋光宇,《宗教與生活》,臺北:東大,1995。 7.宋怡明(Michael Szonyi)著,黃煜文、陳湘陽譯,《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8.李建民,《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臺北:允晨文化,2009。 9.林立夫主編,《民俗臺灣》第六輯,臺北:武陵出版,1991。 10.林美容、辜神徹編著,《迎神在臺北-台北迎城隍‧艋舺迎青山王‧台北靈安社陣頭》,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13。 11.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著,潘璐譯,《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12.保羅˙康納頓(Paul Connerton)著,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3.施翠峰,《風土與生活》,臺中:中央書局,1966。 14.徐裕健主持,《台北市第三級古蹟艋舺青山宮調查研究與整體修復計畫》,臺北:財團法人艋舺青山宮管理委員會,2002。 15.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6.康豹(Paul R. Katz),《台灣的王爺信仰》,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 17.張恒豪主編,《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 18.張珣,《疾病與文化:台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89。 19.荷西.馬西亞.阿瓦列斯(José María Alvarez)著,李毓中、吳孟真譯,《西班牙人在臺灣(1626-1642)》,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 20.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1.許峰源,《世界衛生組織與臺灣瘧疾的防治(1950-1972)》,臺北:政大歷史系,2015。 22.陳淑芬,《戰後之疫:台灣的公共衛生問題與建制(1945-1954)》,新北:稻鄉出版社,2000。 23.陸傳傑,《隱藏地圖中的日治台灣真相-太陽帝國的最後一塊拼圖》,新北:遠足文化,2015。 24.麥克尼爾(William Hardy McNeill)著,楊玉齡譯,《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臺北:天下遠見,1998。 25.傑瑞米・布朗(Jeremy Brown)著,王晨瑜譯,《百年抗疫:1918後被流感改變的世界》,臺北:今周刊,2020。 26.彭明輝,《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2001。 27.揚‧阿斯曼(Jan Assmann)著,金壽福、黃曉晨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8.辜神徹,《台灣清水祖師信仰:落鼻祖師的歷史與文化》,臺北縣:博揚文化,2009。 29.飯島涉著,樸彥、余新忠、姜濱譯,《鼠疫與近代中國:衛生的制度化和社會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30.楊孟軒,《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23。 31.葉昌嶽,《萬華古蹟追尋:龍山寺資深解說員導覽萬華古蹟與軼事》,臺北:作者自行出版,2001。 32.圖姆斯(S. Kay Toombs)著,邱鴻鐘、陳蓉霞、李劍譯,《病患的意義:醫生和病人不同觀點的現象學探討》,青島:青島出版社,2000。 33.廖怡錚,《女給時代:1930年代臺灣的珈琲店文化》,新北:東村出版,2012。 34.鄭志明,《臺灣神明的由來》,臺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2001。 35.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研院社研所,2010。 36.賴進祥,《傳染病與228》,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15。 37.鮑曉鷗(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著,Nakao Eki譯,《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臺北:南天,2008。 38.戴維理(Evan Dawley)著,堯嘉寧譯,《成為臺灣人:殖民城市基隆下的民族形成(1880s-1950s)》,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 39.鍾肇政,《怒濤》,前衛:臺北,1993。 40.簡有慶,《關渡媽祖信仰及其年例變遷硏究》,臺北:博揚文化,2012。 41.藍博洲主編,《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臺北:時報文化,1993。 42.魏嘉弘,《日治時期臺灣「亞洲型霍亂」之研究(1895-1945)》,臺北:政大出版社、國史館,2017。 43.蘿拉・史賓尼(Laura Spinney)著,陳芳智譯,《世紀大瘟疫後的變與不變:西班牙流感的歷史借鏡》,臺北:原水文化,2021。 (六)期刊、會議論文與論文集 1.Carmichael, Ann G. “Plague Persistence In Western Europe: A Hypothesis,” Pandemic Disease in the Medieval World (Arc Humanities Press, 2015), 157-191. 2.Carmichael, Ann G. “The Last Past Plague: The Uses of Memory in Renaissance Epidemic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Allied Sciences 53.2(APRIL 1998): 132-160. 3.Frith, John “The History of Plague – Part 1. The Three Great Pandemics,” Journal of Military and Veterans' Health 20, 2(April 2012): 11-16. 4.Ghoshal, Raj Andrew “Transforming Collective Memory: Mnemonic Opportunity Structures and the Outcomes of Racial Violence Memory Movement.” Theory and Society 42.4 (July 2013): 329-350. 5.Halbwachs, Maurice “The Social Frameworks of Memory,” in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pp.35-190 6.Marie Getz, Faye “Black Death and the Silver Lining: Meaning, Continuity, and Revolutionary Change in Histories of Medieval Plagu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24.2(Summer, 1991): 265-289. 7.Winter, Jay “Introduction,” War, Memory, and Remembrance, in Remembering War: the Great War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Yale UP, 2006), 1-13. 8.丁崑健,〈1918-20年台北地區的H1N1流感疫情〉,《生活科學學報》,12(新北,2008),頁141-175。 9.丁崑健,〈1918-20年臺灣各地的流行性感冒疫情〉,《白沙歷史地理學報》,8(彰化,2009),頁1-44。 10.下村八五郎,〈臺南州下ニ於ケル「マラリア防遏作業ノ實際ト其成績〉,《臺灣醫學會雜誌》,358(臺北,1935.01),頁56-77。 11.小泉丹,〈臺灣ニ於ケル麻剌利亞防遏作業ニ關スル私見竝ニ提案(麻剌利亞ノ流行學及ビ防遏ニ關スル研究竝ニ私見-第六)〉,《臺灣醫學會雜誌》,275(臺北,1928.02),頁109-131。 12.不著撰人,〈本會12月例會 前記諸氏ノ口演ニ對スル追加〉,《臺灣醫學會雜誌》,18:197(臺北,1920.03),頁473-476。 13.不著撰人,〈流行性感冒患死者調(一)大正七年十二月十五日調〉,《臺灣醫學會雜誌》,19:208(臺北,1920.02),頁附1。 14.丹葳,〈北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死亡之舞〉,《史學研究》,18(臺北,2004),頁1-61。 15.王一剛,〈傳說的誤傳與相似性〉,《臺北文物》,7:4(臺北,1958.12),頁118。 16.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北京,2001),頁136-191。 17.王洛,〈三年來台北市衛生行政〉,《臺北文物》,1:1(臺北,1952.12),頁73-78。 18.王洛,〈臺北市衛生行政之回顧與前瞻〉,《臺北文物》,8:3(臺北,1959.10),頁64-83。 19.伊能嘉矩,〈臺灣通信(第十六回):臺灣の支那人に行はるゝ一種の宗教迷信〉,《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2:134(東京,1897.05),頁306-310。 20.朱天順,〈惠安青山王和臺灣的關係〉,《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第2期,頁120-124。 21.朱迺欣,〈十九世紀後期台灣的腦神經疾病-中國海關醫報的紀錄〉,《臺灣神經學雜誌》,14:4(臺北,2005),頁221-233。 22.吳槐,〈鄉俗漫談〉,《臺北文物》,5:4(臺北,1957.06),頁48-77。 23.吳槐,〈臺北附近の俚諺〉,《民俗臺灣》,2:8(臺北,1942.08),頁18-19。 24.宋光宇,〈日據時期臺灣的瘟疫與迎神〉,收入《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1995),頁67-101。 25.李衣雲,〈身體的記憶與義務的記憶:戰後臺灣集體記憶的潛伏與再建構〉,收入李承機、李育霖主編,《「帝國」在臺灣II:「日本時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頁151-184。 26.李宏明、李承宇,〈世界各地的黑死病紀念柱〉,《天天愛科學》,2020年第06期(北京,2020),頁10-15。 27.李尚仁,〈重讀《瘟疫與人》―疾病史研究的回顧〉,收入葉高樹主編,《歷史:經典導讀》(臺北:五南,2019),頁143-162。 28.李騰嶽,〈台北市傳染病院之今昔〉,《臺北文物》,1:1(臺北,1952.12),頁84-91。 29.汪文聖,〈創傷的記憶或遺忘?一個時間現象學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5(台北,1999),頁77-100。 30.沈孜穎、許瑛敉、侯伊倫、賴惠雯、陳昶華,〈後新冠病毒疫情下古老傳染病之威脅:瘧疾之回顧與預防〉,《感染控制雜誌》,32:6(臺北,2022.12),頁369-378。 31.沈佳姍,〈從義愛公故事看日警變成臺灣神的虛實與意義〉,《臺灣文獻》,69:2(臺北,2018),頁157-194。 32.林文龍,〈省文獻會與漢詩關係初探〉,《臺灣文獻》,59:2(南投,2008.06),頁137-182。 33.林玉茹,〈潟湖、歷史記憶與王爺崇拜-以清代鯤身王信仰的擴散為例〉,《臺大歷史學報》,43(臺北,2009.06),頁43-85。 34.林祐安,〈日治時期艋舺青山宮祭典研究〉,「第三屆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臺中: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2018年7月18-19日。 35.邱坤良,〈黑色軌跡──追尋吳松谷先生〉,《文訊》,295(臺北,2010.05),頁8-12。 36.春城,〈五十年來北市見聞錄〉,《臺北文物》,5:1(臺北,1956.04),頁28-45。 37.范燕秋,〈鼠疫與臺灣之公共衛生1896-1917〉,《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1:3(臺北,1995),頁59-84。 38.范燕秋,〈醫學與殖民擴張-以日治時期臺灣瘧疾研究為例〉,《新史學》,7:3(臺北,1996.09),頁133-173。 39.倉岡彥助,〈本會1月例會 流行ノ狀況ヨリ觀察シタル「インフルヱンザ」の病原〉,《臺灣醫學會雜誌》,18:197(臺北,1920.03),頁476-482。 40.孫江,〈太陽的記憶--關於太陽三月十九日誕辰話語的知識考古〉,收入《作為他者的宗教 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宗教:孫江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2016),頁230-261。 41.容世明,〈〈華生(Robert Briggs Watson)日記〉 的研究價值: 戰後初期臺灣瘧疾防治研究〉,《臺灣史研究》,24:4(臺北,2017),頁113-154。 42.荒井惠,〈本會12月例會 本年本島ニ流行シタル流行性感冒ノ疫學的觀察〉,《臺灣醫學會雜誌》,18:197(臺北,1920.03),頁464-466。 43.高振宏,〈日治時期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的組織與審查制度研究〉,《民俗曲藝》,186(臺北,2014.12),頁181-229。 44.康豹,〈新莊地藏庵的大眾爺崇拜〉,《人文學報》,16卷(桃園,1998),頁123-159。 45.張珣,〈「醫病也醫命」:民俗宗教的醫療行為及其概念〉,《台灣文獻》,62.1(南投,2011),頁97-126。 46.張珣,〈道教「祭解」儀式中的懺悔與「替身」:一個文化心理學的探討〉,收入余安邦主編,《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臺北:中研院民族所,2008),頁375-417。 47.張淑卿,〈日治時期臺灣的結核病防制政策與議論〉,《臺灣史研究》,13:1(臺北,2006),頁51-97。 48.張靖委,〈淡水清水巖的平安遶境「安四方」之空間建構〉,《博物淡水》,9(新北,2018.05),頁32-43。 49.張靖委,〈淡水境:淡水清水巖所建構的信仰場域〉,《臺北文獻(直字)》,186(臺北,2013.12),頁157-215。 50.許峰源,〈戰後臺灣霍亂的防治(1945-1947)〉,《檔案半年刊》,17:1(臺北,2018.06),頁40-55。 51.許錫慶,〈日據時期在臺防疫工作序幕戰─明治二十九年(一八九六)之鼠疫流行始末〉,《臺灣文獻》,50:2(南投,1999),頁251-276。 52.許瓊丰,〈「遏」、「疫」之戰:1895年-1945年臺灣的傳染病與公共衛生〉,《書香遠傳》,151(臺中,2020.09),頁64-65。 53.陳秀蓉,〈日據時期台灣民間信仰的發展〉,《歷史教育》,3(臺北,1998),頁143-161。 54.陳佳利,〈創傷、博物館與集體記憶之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6(臺北,2007),頁105-143。 55.陳家煌,〈論孫元衡及其《赤崁集》〉,《漢學研究》,23:2(臺北,2005.12),頁289-320。 56.陳翠蓮,〈臺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臺大歷史學報》,58(臺北,2016.12),頁195-248。 57.單德興,〈瘟疫的文學再現與生命反思〉,收入康豹、陳熙遠主編,《研下知疫: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臺北:中央研究院出版中心,2021),頁17-36。 58.揚‧阿斯曼、阿萊達·阿斯曼著,陳玲玲譯,〈昨日重現-媒介與社會記憶〉,收入馮亞琳、埃爾(Erll , A.)主編,《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20-33。 59.費克光(Carney T. Fisher),林玉梅、劉翠溶譯,〈中國歷史上的鼠疫〉,收入劉翠溶、伊懋可(Mark Elvin)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下)》(臺北:中研院經濟所,1995),頁673-745。 60.黃水沛,〈大龍峒小志〉,《臺北文物》,2:2(臺北,1953.08),頁47-51。 61.黃自進,〈抗戰結束前後蔣介石的對日態度:「以德報怨」真相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5(臺北,2004.09),頁143-194。 62.詹子嫻,〈談《哈美倫斑衣笛手》中所象徵的歷史真實性與虛構性〉,《史學研究》,21(臺北,2007),頁1-42。 63.窪田一夫,〈臺灣ニ於ケル「コレラ」ノ疫學的觀察 (未完)〉,《臺灣醫學會雜誌》,34:367(臺北,1935.11),頁1682-1725。 64.赫什伯格(Scott Hershberger)著,鄧子衿譯,〈被遺忘的大流感〉,《科學人》,2021年第1期(台北,2021),頁82-85。 65.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8:1(臺北,2001.06),頁41-88。 66.劉士永,〈日治時期台灣地區的疾病結構演變〉,收入林富士主編,《疾病的歷史》(臺北:聯經,2011),頁367-400。 67.劉士永,〈日治時期臺灣公共衛生的發展與研究特徵〉,收入祝平一主編,《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臺北:聯經,2013),頁145-174。 68.劉枝萬,〈臺灣之瘟神信仰〉,收入《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2008),頁222-234。 69.劉枝萬,〈臺灣之瘟神廟〉,收入《臺灣民間信仰論集》,頁235-284。 70.劉翠溶、劉士永,〈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臺灣史研究》,4:2(臺北,1997),頁89-132。 71.潘宗億,〈「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興建爭議及其所涉記憶政治〉,《臺灣文獻》,73:4(南投,2022.12),頁140-205。 72.潘宗億,〈瑪德萊娜時刻:以戰後臺灣飲食書寫中的食物記憶爲例〉,《中國飲食文化》,46(臺北,2016),頁91-176。 73.潘宗億,〈歷史記憶研究的理論、實踐與展望〉,收入蔣竹山編,《當代歷史學新趨勢》(臺北:聯經,2019),頁247-283。 74.蔡怡佳,〈精神分析、宗教療癒與文化:以Sudhir Kakar對印度教之民間宗教的考察為例〉,《臺灣宗教研究》,5:1(臺北,2006.03),頁39-61。 75.蔡承豪,〈「西班牙夫人來了」―1918年流感侵襲下的臺灣社會景況〉,收入胡春惠、薛化元主編,《中國知識分子與近代社會變遷》(臺北:政大歷史系,2005),頁337-362。 76.蔡承豪,〈流感疫病下的地域社會景況與公衛因應:以1918年臺南廳為例〉,《成大歷史學報》,42(臺南,2012.6),頁175-222。 77.蔡承豪,〈流感與出草──臺中地區的泰雅族動亂(1918-1923)〉,《臺灣文獻》,56:1(南投,2005),頁171-205。 78.蔡承豪,〈流感與霍亂:臺灣傳染病情個案之探討(1918~1923)〉,《臺灣學研究》,15(新北,2013.6),頁119-170。 79.蔡承豪,〈雙疫來襲──1918~20年間阿緱廳的流感與霍亂疫情〉,《臺灣學研究》,11(新北,2011.6),頁121-142。 80.蔡錦堂,〈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師大臺灣史學報》,3(臺北,2010),頁3-22。 81.戴文峰,〈《海關醫報》與清末臺灣開港地區的疾病〉,《思與言》,33:2(臺北,1995),頁157-213。 82.櫨山生,〈通信 全島各廳下に於ける流行性感冒患、死者概況〉,《臺灣警察雜誌》,33(台北,1920.02),頁29-34。 83.顧雅文,〈日治時期臺灣瘧疾防遏政策──「對人法」?「對蚊法」?〉,《臺灣史研究》,11:2(臺北,2004),頁185-222。 (七)學位論文 1.丁文惠,〈臺灣日治時期瘧疾防治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2.卓英燕,〈王詩琅臺灣民間文學作品之研究〉,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3.洪瑩發,〈臺灣王爺信仰的傳說研究—以臺南地區為主的考察〉,花蓮: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4.孫偉恩,〈日治前期臺灣主要防疫策略之統治意涵〉,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5.袁幸萍,〈正向心理學在本土宗教療癒之脈絡探究〉,南投:國際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6.張純芳,〈「內地人的恥辱」—日治時期臺灣傷寒之討論與防治〉,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7.陳喻掄,〈1962年臺灣副霍亂大流行之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8.陳雅芳,〈民俗慶典活動與集體記憶的探討─以艋舺青山宮為例〉,臺北:臺灣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1。 9.詹千慧,〈台北艋舺青山宮廟會之組織與象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12。 10.蘇芳玉,〈清末洋人在臺醫療史—以長老教會、海關為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八)網路資源 1.臺北稻江靈安社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linganshe/posts/pfbid04LwBvkjofAAaQaBq4j9B76FdW1ubbkAVUARfkcxLSeDno1v86W4DuyhCCtVRKjpSl。2023年08月03日最後檢索。 2.臺灣宗教文化地圖「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cultural/3_0011.aspx?i=81。2023年08月01日最後檢索。 3.緯旅攝 On my WEI 臉書貼文「關渡八媽與大稻埕」: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mAQ6mBkt8Ryd4NtLijQiQS9aRHCo1VzQkdeHCNzMzfSTtv9cfceoxeVXXXBTcgFWl&id=665390553652149。2023年08月16日最後檢索。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9153003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153003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300301.pdf | | 5941Kb | Adobe PDF | 4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