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0293
|
Title: | 蘇聯在華南的軍事顧問 1924-1927 Soviet Military Advisers in South China 1924-1927 |
Authors: | 莊詠鈞 Chuang, Yung-Chun |
Contributors: | 倪墨杰 Jack Neubauer 莊詠鈞 Chuang, Yung-Chun |
Keywords: | 蘇聯軍事顧問 國共合作 蘇聯顧問 北伐 國民革命 Soviet Military Advisers First United Front Soviet Advisers Northern Expedition Chinese National Revolution |
Date: | 2024 |
Issue Date: | 2024-03-01 14:24:36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即旨在釐清蘇聯軍事顧問在華南的具體工作規劃與成效。第一次國共合作是以各取所需的合作框架為基礎,而蘇聯顧問的影響力是一重要指標,透過分析其影響力的演變,我們將得以理解顧問的作用與角色。因此,本文將以合作框架的建立、強化,以及弱化瓦解為主軸,探討顧問影響力的變化消長。1920年代中國政治軍事情勢的發展,受到蘇聯的影響甚深,而軍事顧問是蘇聯對於國民黨軍事援助的形式之一,使國民黨得以鞏固其在廣東的根據地,進而發動北伐軍事行動。換言之,國民黨能夠至少在形式上統一中國,這些蘇聯軍事顧問的影響不容忽視。蘇聯軍事顧問作為莫斯科意志在華的延伸,雖然莫斯科的觀點決定了顧問的工作路線與方針,然而從另一方面看來,顧問也並非完全被動的執行者,在一些局勢上起到了開創性的作用。可將蘇聯顧問作為觀察窗口,對於了解1920年代中國的政治與軍事環境之演變,特別是國民革命運動的發展具有重大助益。 This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specific work plans and effectiveness of Soviet military advisers in South China. The framework of the First United Front between the KMT and the CCP was based on mutual benefit, and the level of influence of the Soviet advisers was an important index of the overall status of KMT-CCP relationship. By analyzing the evolving influence of Soviet advisors in South China, we can also understand their roles and functions. Therefore,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t, strengthening, and eventual weakening of the KMT and CCP’s framework for cooperation during the First United Front to explore the fluctuations in the Soviet advisers’ level of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ituation in China in the 1920s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oviet Union, and military advisers were one form of Soviet assistance to the KMT, enabling them to consolidate their base in Guangdong and subsequently launch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In other word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Soviet military advisers cannot be ignored, as they at least facilitated the formal unification of China under the KMT. While Moscow determined their work plans and policies, the Soviet advisers did not simply passively implement Moscow’s policies also played a proactive decision-making role in certain situations. The Soviet advisers in South China provide a window into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environment of 1920s China, particular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Revolution. |
Reference: | 參考書目 日記、回憶錄: 《蔣介石日記》。 《譚延闓日記》。 A.B.勃拉戈達托夫著,李輝譯,《中國革命紀事(1925-192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11月第一版。 石覺口述,陳存恭、張力訪問,張力紀錄,《石覺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2月初版。 伏.孟.普利瑪科夫著,王啟中、呂律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中國內戰志願兵回憶錄》第六部,臺北:國防部情報局譯印,1977年。 克利莫夫等多人合著,何智濤、李元吟譯,《在中國土地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宋希濂,《鷹犬將軍──宋希濂自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臺北:曉園,1993。 亞.伊.切列潘諾夫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譯,《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一個駐華軍事顧問的札記》,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亞.伊.趙列潘諾夫等三十人合著,王啟中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蘇俄來華自願軍的回憶》第七部,臺北:國防部情報局譯印,1978。 亞.伊.趙列潘諾夫著,王啟中、楊若晨、呂律、吳文翔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北伐》第三部,臺北:國防部情報局譯印,1976。 亞.伊.趙列潘諾夫著,王啟中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中國國民革命初期戰史回憶》第一部,臺北:國防部情報局譯印,1975。 亞.伏.佈拉戈達托夫著,王啟中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論中國革命的演變》第八部,臺北:國防部情報局譯印,1979。 孟.伊.加珊寧著,王啟中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加倫將軍總顧問室》第五部,臺北:國防部情報局譯印,1977。 孟.伏.岳列夫著,王啟中、周祉元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北伐前後的中國革命情勢》第九部,臺北:國防部情報局譯印,1980年。 恩.伊.康奇茨著,王啟中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中國日記》第二部,臺北:國防部情報局譯印,1976。 恩.依.康奇茨等多人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近代史研究所譯,《蘇聯顧問在中國(1923-192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 張國燾,《我的回憶》第二冊,香港:明報,1974。 張發奎口述,夏連蔭訪談,胡志偉翻譯,《張發奎口述自傳:中華民國第四任陸軍總司令回憶錄》,臺北: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8月修訂版。 陳公博,《苦笑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達林著,侯均初、潘榮等譯,《中國回憶錄1921-192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維.馬.普里馬科夫著,《馮玉祥與國民軍:一個志願兵的札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維什尼亞科娃-阿基莫娃著,王馳譯,《中國大革命見聞(1925-192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劉峙,《我的回憶》,臺北縣永和鎮:文海,1982。 鄭洞國,《我的戎馬生涯──鄭洞國回憶錄》,北京:團結出版社,2008。 魏西梁科娃──阿吉莫娃著,王啟中、呂律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中國兩年回憶錄》第四部,臺北:國防部情報局譯印,1976。
史料彙編: 《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資料選輯(一九一九-一九二四)》,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譯,《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6-1927》上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 中共中央黨史硏究室第一硏究部編譯,《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文獻資料選輯:1917-1925》,北京:北京圖書館,199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一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黃埔軍校》,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合編,《中國國民黨『一大』史料專輯》,廣東文史資料第42輯,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第一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蔣介石年譜初稿》,北京:檔案出版社,1992。 卡爾圖諾娃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譯,《加倫在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9月第一版。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編,《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紀錄(三)》,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21年初版。 李玉貞譯,《聯共、共產國際與中國:1920-1925第一卷》,臺北市:東大,1997。 京師警察廳編譯會編,《蘇聯陰謀文證彙編:民國十七年》,臺北縣永和市:文海。1988。 阿納斯塔西婭.卡爾圖諾娃(俄)編,張麗譯,李玉貞校,《來到東方:加倫與中國革命史料新編》,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7。 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八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 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三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編,《黃埔軍校史料(1924-1927)》,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 羅家倫主編,《國父年譜》下冊,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94。 羅家倫編,《革命文獻》第九輯,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55年。 羅家倫編,《革命文獻》第十輯,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4。
檔案: 〈蔣中正致蘇俄黨政負責人員意見書〉,國史館,《蔣中正籌筆(北伐時期)》,典藏號002-010100-00001-001。 Document 598. The Chargé in China (Mayer)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May 29, 1925,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25, Volume I, 893.00/6226: Telegram. Document 603. The Chargé in China (Mayer)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June 14, 1925,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25, Volume I, 893.00/6262: Telegram. Document 604. The Chargé in China (Mayer)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June 15, 1925,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25, Volume I, 893.00/6264: Telegram.
專書: Martin Wilbur and Lien-ying How, Documents on Communism, Nationalism, and Soviet Advisers in China 1918-1927 , New York : Octagon Books, 1972. Martin Wilbur and Lien-ying How, Missionaries of revolution: Soviet advisers and Nationalist China,1920-1927,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克思明,《早期國共關係新論:從俄聯、聯共到三大政策的辯證》,臺北市:臺灣學生,2005。 李玉貞,《孫中山與共產國際》,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96。 李玉貞,《國民黨與共產國際》,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臺北市: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 郭沛一,《戰場之塵:還原20年代中國軍隊與士兵的形貌》,桃園縣中壢市:老戰友文化,2006。 郭恒鈺,《俄共中國革命祕檔(1920-1925)》,臺北:東大,1996。 郭恒鈺,《俄共中國革命祕檔(1926)》,臺北:東大,1997。 陸軍軍官學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史稿》第二冊,南京:陸軍軍官學校,1936。 費正清主編,劉敬坤、潘君拯主譯,《劍橋中國史,第十二冊,民國篇(上)》,臺北市:南天,1999。 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蔣永敬,《鮑羅廷與武漢政權》,臺北市: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3。
期刊論文、論文集、學位論文: 王正華,〈國民政府北遷後蔣中正驅逐鮑羅廷之議〉,收入呂芳上編,《蔣中正與民國政治I》,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4,頁35-58。 白少輝,〈國民革命時期廣州革命政府聘用蘇聯軍事顧問考察〉,《軍事歷史研究》,第3期(南京,2009),頁106-107。 余敏玲,〈蔣介石與聯俄政策之再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4期(台北,2000.12),頁49-87。 李翔,〈蘇俄顧問、中共黨員與黨軍體制的發端〉,《史學集刊》,第5期(吉林,2019.09),頁64-76。 周興樑,〈蘇聯顧問團與孫中山黃埔建軍事業的開創和發展〉,收入上海市孫中山宋慶齡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孫中山宋慶齡文獻與研究(第三輯)》,上海市:上海世紀出版,2011,頁55-80。 林美莉,〈中共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推展,1959-1966──以上海經驗為中心〉,《新史學》,第26卷3期(臺北:2015.09),頁145-203。 韋慕庭,〈建立革命基地的困難:孫中山與1923年的廣州〉,收入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七輯,臺北:聯經,1980。 韋慕庭,〈孫中山的蘇聯顧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6期(臺北:1987.06),頁277-295。 陳力銘,〈國民革命時期蘇聯軍事顧問團在華活動評述〉,成都: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論文,2008。 陳存恭,〈黃埔建校前後在華南的蘇俄軍事顧問〉,收入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黃埔建校六十週年論文集(上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4。
報刊雜誌: 〈俄國高將軍火葬紀〉,《廣州民國日報》(廣州),1924年7月24日,6版。 〈追悼俄高將軍之詳情〉,《廣州民國日報》(廣州),1924年7月24日,6版。 〈唐繼堯忽就副帥職之疑問〉,《廣州民國日報》(廣州),1925年3月27日,3版。 〈當局對滇唐之妥協態度〉,《廣州民國日報》(廣州),1925年4月10日,3版。 〈革命政府對劉楊通電之態度〉,《廣州民國日報》(廣州),1925年6月5日,3版。 〈楊希閔等表明心跡之通電〉、〈劉震寰擁護政府通電〉,《廣州民國日報》(廣州),1925年7月24日,3版。 王柏齡,〈黃埔創始之回憶〉,《黃埔季刊》,第1期(成都,1939.07),頁1-14。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9153015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153015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301501.pdf | 2163Kb | Adobe PDF | 24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