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025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0998799      Online Users : 85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0253


    Title: 《笠》詩刊早期詩風與鄉土意識的滋生(1964-1974)
    Li Poetry Society’s early poetic style and their birth of “Hsiang-tu” consciousness.(1964-1974)
    Authors: 張國勳
    Chang, Kuo-Hsun
    Contributors: 崔末順
    張國勳
    Chang, Kuo-Hsun
    Keywords: 《笠》詩社
    現代主義
    現代詩
    鄉土
    地方
    Li Poetry Society
    modernism
    modernist poetry
    ";hsiang-tu"
    place
    Date: 2024
    Issue Date: 2024-03-01 14:09:21 (UTC+8)
    Abstract:   本研究關注《笠》詩刊發行早期,《笠》詩社如何參與台灣現代詩壇1960年代的現代主義風潮。以往研究常以本土/寫實/批判/鄉土以及語言上的質樸,對照現代派與創世紀詩社的「現代(性)」與語言晦澀,來概括《笠》詩人的特色。然而在《笠》詩刊成立早期,卻可以發現他們仍在「詩的現代化」框架下,進一步修正詩壇的現代主義弊端。在詩風上,《笠》詩人同樣強調主知的寫作手法,詩作的主題也涉及現代社會下個人的孤獨,或是存在主義式的個體困境;在語言上,《笠》詩人也並不完全追求語言直白,對於語言的精鍊仍持開放角度。
      有別於現代派的極端個人主義,與創世紀詩社對現實的虛無,《笠》在現代主義的框架下,強調「根植於生活的詩」。詩人取材必須經由生活經驗,再以「批評的」眼光揭露現實背後的真實。所以《笠》詩刊早期除了具有批判性的詩作外,有大量以鄉土素材寫現代主義題材的作品。當中涉及明確的台灣鄉鎮地名、台灣常見的花草樹木與鄉土景象,以及關於宗教、民俗信仰等題材。《笠》詩人有意識地書寫台灣鄉土的風貌,相較其餘詩社對現實的忽視,以及著眼於中國傳統意象與風景,顯示了對「生活的鄉土」的認同。
      而在《笠》詩刊中,詩人透過大量的作品合評、翻譯英、美、德、日等國的詩與詩論來精進詩藝。此外,《笠》詩人同樣翻譯跨語世代作家的日文詩作,也整理日治以來的文學傳統與養成,讓他們的詩風與主張,漸漸受到了村野四郎等人的新即物主義影響,也把《笠》詩人戰前世代的經歷,傳承至戰後世代。這樣與其餘詩社不同的主張與文學養成,讓《笠》詩人在1970年代前後,陸續與葡萄園詩社、羅門、創世紀詩社發生論戰。最後在論戰的過程中,更進一步確立了《笠》的鄉土與批判意識。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the Li Poetry Society, particularly its early engagement with the Li Poetry Quarterly,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modernist movement in Taiwanese poetry during the 1960s. While prior scholarship has often juxtaposed the modernity and enigmatic language of the Contemporary Poetry Society and the Epoch Poetry Quarterly against the nativist, realistic, and critical themes, as well as the earthy language, of the Li Poetry Society,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during its initial phase, the Li Poetry Society operated within the paradigm of "modernizing poetry" to address the shortcomings of modernism in Taiwanese poetry.

      The poets affiliated with the Li Poetry Society emphasized intellectualism in their stylistic approach and delved into themes such as individual solitud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existential crises. Unlike the extreme individualism of the Contemporary Poetry Society and the nihilistic tendencies of the Epoch Poetry Quarterly, the Li Poetry Society advocated for a poetry grounded in everyday life within the modernist framework. Poets were encouraged to draw inspiration from mundane experiences to critically illuminate the truths of reality.

      During this formative period, the Li Poetry Society produced poems that integrated indigenous Taiwanese elements, including specific township names, natural landscapes, and themes related to local religions and rituals. This emphasis on the Taiwanese landscape and cultural context stood in contrast to the focus of other poetry societie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imagery and landscapes, often at the expense of addressing social realities.

      The Li Poetry Quarterly served as a platform for poets to refine their craft through extensive poetry reviews and translations of works from Great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Japan. Additionally, the society engag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Japanese poetry by cross language writers, drawing upon literary traditions cultivated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Consequently, the poetic style of the Li poets gradually evolv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igures like Murano Shiro and the ethos of Neue Sachlichkeit, transmitting pre-war experiences to subsequent generations.

      These divergent artistic strategies and literary influences sparked debates with other poetry societies, such as the Vineyard Poetry Quarterly, Luo Men, and the Epoch Poetry Quarterly. Through these debates, the Li Poetry Society solidified its commitment to portraying the "hsiang-tu" (local) experience and fostering critical consciousness within Taiwanese poetry.
    Reference: 一、 專書
    (一)文學作品
    杜潘芳格,《慶壽》(台北:笠詩社,1977年)。
    陳秀喜,《斗室》(台北:笠詩社,1970年)。
    陳秀喜,〈臺灣〉,《樹的哀樂》(台北:笠詩刊社,1974年)。

    (二)學術專書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
    2003年)。
    羊子喬,《神秘的觸鬚,台灣新詩六十年簡述》(台北:台笠出版社,1996年)。
    李敏勇,《語言綻放的玫瑰:20位台灣詩人政治情境》(台北:玉山社,1997年)。
    李敏勇,《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雙重構造的精神史》(台北:九歌,2019年)。
    阮美慧,《見與不見──「笠」詩社發展前緣及其「現代性」探尋》(台中:晨星出版,2020年)。
    阮美慧,《戰後台灣「現實詩學」研究──以《笠》詩社為考察中心》(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邱貴芬,《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年)。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新北:聯經出版,2015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出版,2010年)。
    班雅明著,莊仲黎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台北:商周出版社,2019年)。
    陳明台,《逆光的系譜:笠詩社與詩人論》,(台北:前衛出版社,2015年)。
    黃美娥編,洪淑苓著,《世界中的台灣文學【台灣史論叢 文學篇】》(2020年)。
    楊小濱,《欲望與絕爽:拉岡視野下的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台北:麥田出版,2013年)。
    楊宗翰,《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台北市:秀威經典,2017)。
    解昆樺,《臺灣現代詩典律與知識地層的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察核心》(台北:秀威資訊,2013)。
    齊偉先,《交互比較視野下的現代性:從台灣出發的反省》(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年)。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新店:立緒文化,2000年)。
    劉紀蕙,《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人文,2000年)。
    鄭慧如,《現代詩史》(新北:聯經,2019年)。
    李育霖,《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陳康芬,《詩語言的美學革命:臺灣五○、六○年代新詩論戰與現代軌跡》(臺北:萬卷樓,2018年)。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市:春暉,1997年)。
    莫渝編,《笠文論選1: 時代的見證》(高雄市:春暉,2014年)。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5年)。
    杜國清,《詩論.詩評.詩論詩》(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李敏勇,《綻放語言的玫瑰》(台北:玉山社出版,1997年)。
    洪淑苓,《思想的裙角──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
    林淑芬編,《疆界、主權、法》(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年)。
    張誦聖,《臺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年)。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年)。

    二、論文
    (一)期刊論文
    阮美慧,〈陳千武在《笠》發展史上的地位〉,《東海中文學報》17期(2005年7月),頁153-179。
    阮美慧,〈戰後陳千武文學中「歷史創傷」的 象徵與衍繹〉,《高雄師大國文學報》36期(2022年10月),頁29-76。
    林巾力,〈「自我」與「大眾」的辯證:以現代詩論戰為觀察中心〉,《台灣學誌》6期(2012年10月),頁27-52。
    林巾力,〈冷戰意識形態與現代主義的文化想像 以戰後台灣與中國的現代詩論述為觀察中心〉46卷2期(2017年6月),頁119-160。
    林巾力,〈想像「現代詩」:以林亨泰五O年代的「現代主義」建構為例〉,《中外文學》35卷2期(2006年7月),頁111-140。
    莫渝,〈綠色荒原的徘徊者──杜潘芳格研究〉,《竹塹文獻》第22期(2002年1月),頁38-59。
    陳允元,〈論杜國清在《現代文學》、《笠》的譯/介活動〉,《文史台灣學報》13期(2019年10月),頁61-87。
    陳芳明,〈檢討民國六十二年的詩評〉,《中外文學》3卷1期(1974年6月)。
    解昆樺,〈意象中國:1970 年代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國族符號建構〉,《文史台灣學報》11期(2017年12月),頁113-151。

    (二)學位論文
    何元亨,〈李敏勇現代詩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7年)。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
    張詩勤,《「台灣近代詩」的形成與發展(1920-194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22年)。
    陳芷凡,〈語言與文化翻譯的辯證──以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奧威尼.卡露斯盎、阿道.巴辣夫為例〉(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6年)。

    (三)研討會論文
    丁旭輝著,鄭烱明編,〈笠詩社與新即物主義〉,《笠詩社四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4年)。
    丁威仁,〈現實主義的藝術導向──八〇年代《笠》詩論初探〉,《笠與七、八〇年代台灣詩壇關係》(高雄:春暉出版社,2008年,8月)。
    林淇瀁,〈「現代」與「現實」的辯證:《笠》詩刊本土論述的雙軸延伸〉,《笠與七、八零年代台灣詩壇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8年8月)。
    陳瀅洲,〈「笠」的「現實」爆炸:被發明的現實傳統〉,《笠與七、八零年代台灣詩壇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8年8月)。
    蕭蕭,〈五〇年代新詩論戰評述〉,《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3月)。

    (四)單篇論文
    李敏勇,〈劃時代的詩文學軌跡──《笠》前一百二十期的見證〉,《時代的眼‧現實之花:《笠》詩刊1─120期景印本》(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
    劉心皇編,〈自由中國初期的文壇〉,《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篇〉(臺北:天視, 1981),頁359-376。

    三、期刊、報紙
    〈作者合評〉,《笠》7期(1965年6月)。
    〈作品合評〉,《笠》4期(1964年12月)。
    〈作品合評〉,《笠》6期(1965年4月)。
    王勇吉,〈戰爭年代的鴿子〉,《笠》7期(1965年6月)。
    王詩琅,〈臺灣新詩的回顧──日據時期新詩二三事〉,《笠》56期(1973年8月)。
    王憲陽,〈遊圓通寺〉,《笠》4期(1964年12月)。
    古貝,〈旋動年代〉,《笠》8期(1965年8月)。
    本社,〈古剎的竹掃〉,《笠》1期(1964年6月)。
    本社,〈本刊嚴正聲明〉,《笠》46期(1971年12月)。
    本社,〈本社啟事〉,《笠》1期(1964年6月),頁5。
    本社,〈非音樂的音樂性〉,《笠》5期(1965年2月)。
    本社,〈幽門狹窄〉,《笠》2期(1964年8月)。
    本社,〈破攤子與詩人〉,《笠》4期(1964年12月)。
    本社,〈現代詩座談會記錄〉,《笠》11期(1966年2月)。
    本社,〈笠下影.陳千武〉,《笠》3期(1964年10月)。
    本社,〈笠下影.喬林〉,《笠》23期(1968年2月)。
    本社,〈笠下影:林泠〉,《笠》10期(1965年12月)。
    本社,〈笠下影:桓夫〉,《笠》3期(1964年10月)。
    本社,〈笠下影:詹冰作品介紹〉,《笠》1期(1964年6月)。
    本社,〈笠下影:鄭愁予〉,《笠》9期(1965年10月)。
    本社,〈惡意的智慧〉,《笠》3期(1964年10月)。
    本社,〈新即物主義〉,《笠》23期(1968年2月)。
    本社,〈詩刊的理想與使命──笠詩雙月刊八週年紀念會討論專題〉,《笠》50期(1972年,6月)。
    本社,〈精神與方法〉,《笠》6期(1965年4月)。
    本社,〈潛在力與持續力〉,《笠》37期(1970年6月)。
    本社,〈編輯手記〉,《笠》60期(1974年4月)。
    本社,〈藍星、創世紀、笠三角討論會.會議紀錄〉,《笠》第115期(1983年6月)。
    白浪萍,〈春廊〉,《笠》6期(1965年4月)。
    白萩,〈作品合評〉,《笠》9期(1965年10月)。
    白萩,〈與宋志揚先生會面記〉,《笠》46期(1971年12月)。
    白萩,〈魂兮歸來(一)〉,《笠》2期(1964年8月)。
    白萩,〈魂兮歸來(二)〉,《笠》4期(1964年12月)。
    白萩,〈暴裂肚臟的樹〉,《笠》8期(1965年8月)。
    白萩、桓夫,〈對談.詩的基本質素(一).無繪畫性、無音樂性的詩能存在嗎?〉,《笠》16期(1966年12月)。
    石湫,〈笠下披沙.詩與現代詩人創作的立場〉,《笠》7期(1965年6月)。
    石湫,〈詩與文字的表達能力〉,《笠》5期(1965年2月)。
    石湫,〈詩與詩人的限度:經驗〉,《笠》6期(1965年4月。
    朱彥中,〈觀音山下〉,《笠》6期(1965年4月)。
    吳瀛濤,〈作品合評〉,《笠》7期(1965年6月)。
    吳瀛濤,〈現代詩用語辭典(八)〉,《笠》13期(1966年6月)。
    吳瀛濤,〈現代詩用語辭典(六)〉,《笠》11期(1966年2月)。
    吳瀛濤,〈現代詩用語辭典〉,《笠》9期(1965年10月)。
    吳瀛濤,〈現代詩的困擾〉,《笠》27期(1968年10月)。
    吳瀛濤,〈現代詩的思想與抒情〉,《笠》16期(1966年12月)。
    吳瀛濤,〈現代詩問答〉,《笠》11期(1966年2月)。
    吳瀛濤,〈詩精神的建立──如何解除現代詩的孤立〉,《笠》10期(1965年12月)。
    吳瀛濤,〈詩與哲學──論詩的真實性〉,《笠》9期(1965年10月),。
    吳瀛濤,〈過火〉,《笠》18期(1967年4月),頁24-25。
    吳瀛濤,〈臺灣新詩的回顧〉,《笠》33期(1969年12月)。
    吳瀛濤,〈臺灣新詩的回顧──兼論臺灣新文學的發展〉,《笠》35期(1970年2月)。
    李魁賢,〈我的期望〉,《笠》7期(1965年6月)。
    李魁賢,〈為「地域性」進一解〉,《笠》53期(1973年2月)。
    李魁賢,〈讀「世界各詩選譯」想起〉,《笠》10期(1965年12月)。
    村野四郎著,桓夫、錦連譯,〈詩的主題〉,《笠》9期(1965年10月)。
    村野四郎著,桓夫、錦連譯,〈詩的語言與日常用語〉,《笠》6期(1965年4月)。
    村野四郎著,錦連、桓夫譯,〈村野四郎詩論.詩的主題〉,《笠》9期(1965年10月)。
    杜國清,〈作品合評〉,《笠》6期(1965年4月)。
    杜國清,〈作品合評〉,《笠》7期(1965年6月)。
    杜國清,〈李賀歌詩評釋〉,《笠》59期(1974年2月)。
    杜潘芳格,〈相思樹〉,《笠》14期(1966年8月),頁34。
    沙牧,〈不過隨筆〉,《笠》10期(1966年2月),頁6-8。
    岩上,〈台北〉,《笠》,13期(1966年6月)。
    岩上,〈蘇花公路〉,《笠》13期(1966年6月)。
    林亨泰,〈作品合評〉,《笠》5期(1965年2月)。
    林亨泰,〈作品合評〉,《笠》6期(1965年4月)。
    林亨泰,〈作品合評〉,《笠》7期(1965年6月)。
    林亨泰,〈作品合評〉,《笠》8期(1965年8月)。
    林亨泰,〈農舍〉,《笠》1期,1964年6月。
    林亨泰,〈臺灣詩壇十年史(一)──自民國四十五年至民國五十五年〉,《笠》22期(1967年12月)。
    林亨泰、陳明台、謝秀宗,〈詩話錄音〉,《笠》23期(1968年2月)。
    林宗源,〈我是神〉,《笠》7期(1965年6月)。
    林宗源,〈媽祖出巡〉,《笠》13期(1966年6月)。
    林煥彰、林錫嘉,〈二林對談.鄉土藝術〉,《笠》20期(1967年8月)。
    施善繼,〈安平〉,《笠》19期(1967年6月)。
    施善繼,〈嘉義〉,《笠》17期(1967年2月)。
    柳文哲,〈詩壇散步〉,《笠》3期(1964年10月)。
    柳文哲,〈詩壇散步〉,《笠》4期(1964年12月)。
    柳文哲,〈詩壇散步〉,《笠》5期(1965年2月)。
    柳文哲,〈論詩的語言底純粹性〉,《笠》1期(1964年6月)。
    柳文哲編,〈臺灣新詩的回顧──江肖梅的白話詩〉,《笠》55期(1973年6月)。
    洛夫,〈作品合評〉,《笠》7期(1965年6月)。
    洛夫,〈超現實主義宣言〉,《笠》7期(1965年6月)。
    紀弦,〈給趙天儀先生的一封信〉,《笠》14期(1966年8月)
    桓夫,〈作品合評〉,《笠》39期(1970年10月)3。
    桓夫,〈我怎樣寫「野鹿」這首詩〉,《笠》12期(1966年4月)。
    桓夫,〈春喜〉,《笠》23期(1968年2月)。
    桓夫,〈假日〉,《笠》7期(1965年6月)。
    桓夫,〈野鹿〉,《笠》11期(1966年2月)。
    桓夫,〈詩.詩人與歷史〉,《笠》15期(1966年10月)。
    高峠,〈祭神日〉,《笠》14期(1966年8月)。
    張彥勳,〈后里旅情〉,《笠》5期(1965年2月)。
    陳千武,〈台灣現代詩的歷史和詩人們──《華麗島詩集》後記〉,《笠》40期(1970年12月)。
    陳千武,〈看不見和看得見的詩〉,《笠》47期(1972年2月)。
    陳千武,〈笠書簡〉,《笠》46期(1971年12月)。
    陳千武,〈臺灣新詩的回顧──巫永福特輯〉,《笠》52期(1972年10月)。
    陳千武,〈臺灣新詩的回顧──鹽分地帶的詩人們〉,《笠》52期(1972年10月)。
    陳千武,〈談「笠」的創刊〉,《台灣文藝》第102期(1986年9月)。
    陳千武,〈關於北園克衛〉,《笠》2期(1964年8月)。
    陳千武,《野鹿》(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
    陳千武著,吳瀛濤譯,〈中日現代詩的交流〉,《笠》12期(1966年4月)。
    陳千武編譯,〈臺灣新詩的回顧〉,《笠》60期(1974年4月)。
    陳千武譯,村野四郎著,〈新即物主義〉,《笠》24期(1968年4月)。
    陳秀喜,〈我的筆〉,《笠》48期(1972年4月)。
    陳明台,〈笠詩誌五年記〉,《笠》30期(1969年4月)。
    陳明台,〈櫟社研究〉,《笠》47期(1972年2月)。
    陳鴻森,〈作品合評〉,《笠》40期(1970年12月)。
    陳鴻森,〈青年詩人論之一.烱明論〉,《笠》54期(1973年2月),。
    陳鴻森,〈從反省出發〉,《笠》56期(1973年6月)。
    傅敏,〈再出發〉,《笠》54期(1973年2月)。
    傅敏,〈招魂祭〉,《笠》43期(1971年6月)。
    喬林,〈配在鬼屋上的窗〉,《笠》6期(1965年4月)。
    彭捷,〈作品合評〉,《笠》6期(1965年4月)。
    彭捷,〈作品合評〉,《笠》7期(1965年6月)。
    黃荷生,〈旁觀者清〉,《笠》47期(1972年2月)。
    楓堤,〈工業時代〉,《笠》7期(1965年6月)。
    葉泥,〈作者合評〉,《笠》7期(1965年6月)。
    葉泥,〈笠書簡.葉泥寫給楓堤〉,《笠》13期(1966年6月)。
    葉笛,〈作品合評〉,《笠》6期(1965年4月)。
    葉笛,〈作品合評〉,《笠》7期(1965年6月)。
    葉笛,〈跋〉,《野鹿》(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
    詹冰,〈水牛圖〉,《笠》15期(1966年10月)。
    詹冰,〈蠶之歌〉,《笠》7期(1965年6月)。
    趙天儀,〈「笠」詩話會〉,《笠》16期(1966年12月)。
    趙天儀,〈小鎮紀行〉,《笠》1期(1964年6月)。
    趙天儀,〈四種偶像之蔽〉,《笠》47期(1972年2月)。
    趙天儀,〈作品合評〉,《笠》41期(1971年2月)。
    趙天儀,〈作品合評〉,《笠》7期(1965年6月)。
    趙天儀,〈批評精神的建設〉,《笠》7期(1965年6月)。
    趙天儀,〈那年颱風〉,《笠》2期(1964年8月)。
    趙天儀,〈高麗的聲音──許世旭譯「韓國詩選」〉,《笠》4期(1964年12月)。
    趙天儀,〈現代詩的暗礁〉,《笠》3期(1964年10月)。
    趙天儀,〈詩壇散步〉,《笠》10期(1965年12月)。
    趙天儀,〈詩壇散步〉,《笠》11期(1966年2月)。
    趙天儀,〈詩壇散步〉,《笠》12期(1966年4月)。
    趙天儀,〈詩壇散步〉,《笠》13期(1966年6月)。
    趙天儀,〈詩壇散步〉,《笠》6期(1965年4月)。
    趙天儀,〈詩壇散步〉,《笠》7期(1965年6月)。
    趙天儀,〈詩壇散步〉,《笠》8期(1965年8月)。
    趙天儀,〈歷史的跫音〉,《笠》52期(1972年10月)。
    趙啟宏,〈論詩的真摯性〉,《笠》9期(1965年10月)。
    蔡淇津,〈作品合評〉,《笠》6期(1965年4月)。
    錦連,〈作品合評〉,《笠》7期(1965年6月)。
    錦連,〈挖掘〉,《笠》6期(1965年4月)。
    鮎川信夫著,桓夫譯,〈詩性想像力〉,《笠》10期,1965年12月。
    謝秀宗,〈嘉南平原〉,《笠》19期(1966年6月)。
    隱盧,〈潮州生活〉,《笠》12期(1966年4月)。
    龔顯宗,〈啊.清明.清明〉,《笠》12期(1966年4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61590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90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00101.pdf3851KbAdobe PDF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