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018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0998678      線上人數 : 85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0189


    題名: 虛偽交易行為之重大損害認定探討
    A study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significant damage to colorable transactions under Taiwan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作者: 羅邦瑜
    Lo, Pang-Yu
    貢獻者: 李聖傑
    羅邦瑜
    Lo, Pang-Yu
    關鍵詞: 不合營業常規交易
    非常規交易
    重大損害
    虛偽交易
    特別背信罪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2024-03-01 13:48:23 (UTC+8)
    摘要: 上市、上櫃公司舞弊的金融案件中,多有不法企業經營者或經理人,以各式各樣虛偽交易手法五鬼搬運廣大證券市場投資人血汗錢的案例,此時不僅損害公司財產,更造成社會大眾對投資市場失去信心與期待,進而危害整個社會經濟秩序的公平性及整體證券交易市場投資人的權益。然而,是類案件卻因不合營業常規交易罪構成要件之不明確性,常需經歷冗長的訴訟過程,不合營業常規交易罪在實務認定的歧異性越大,在個案判決上就更容易受到挑戰,往往一個案子更審來回近十年仍未有結果,對經濟環境、社會投資大眾的傷害不可謂不大。
    而不合營業常規交易罪構成要件中,究竟何謂虛偽交易?何謂重大損害?損害重大程度如何判斷?重大性有無認定標準?損害類型包含哪些?無形損害如何認定?均因缺乏明確標準,在偵辦、審判上經常輕易地成為涉嫌人抗辯的理由、法庭上攻防的要點,其中,「重大損害」的認定更是近年來檢察署發回續查或法院更審常見理由之一,但究竟「重大損害」所指為何?如何證明「重大損害」之成立?成為偵辦單位相當重要的課題。
    故本文將透過爬梳不合營業常規交易罪之立法理由及學術文獻回顧,釐清「重大損害」的定義,續以實證研究的方式,整理民國94年以來共15家公司因涉及虛偽交易涉犯不合營業交易罪之案例,共95個歷審刑事裁判意旨,先以個案研究之逐案觀察方式,了解各案特性及構成要件主軸、罪名轉換、裁判理由見解差異,續將各案判決資料透過表格整理輔以數據化分析,檢視在我國目前現有法規下,不合營業常規交易罪對虛偽交易案件之重大損害之適用狀況及認定趨勢,釐清實務對於「重大損害」認定之趨勢,是否符合不合營業常規交易罪的本質。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 中文文獻
    一、 專書
    1. 王志誠、邵慶平、洪秀芬、陳俊仁,實用證券交易法,修訂六版,2021年10月。
    2. 王澤鑑,民法總則,增訂新版,2022年8月。
    3.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修訂五版,2006年10月。
    4.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11版,2023年9月。
    5. 林志潔,白領犯罪與財經刑法-從立法、偵審到執行,2017年9月。
    6. 劉連煜,現代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增訂十九版,2023年9月。
    7. 鄭丁旺、汪泱若、黃金發,會計學原理與應用(上冊),十五版,2020年。
    8. 賴英照,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四版,2020年4月。
    9. 戴銘昇,臺灣證券交易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2019年9月。
    二、 專書論文
    涂春金,從博達案探討粉飾公司財務之刑事法律責任,載:融整法學的經驗與見證:邱聰智、張昌邦教授六逸華誕祝壽論文集,頁494-507,2006年9月。
    三、 期刊論文
    1. 王志誠,不合營業常規交易之判定標準與類型,政治大學法學評論, 第66期,第164頁,2001年6月。
    2. 王志誠,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犯罪所得之計算爭議,台灣法學雜誌,第196期,2012年3月15日。
    3. 王志誠,財務報告不實罪之判定基準:以重大性之測試標準為中心(下),台灣法學雜誌,200期,頁112,2012年5月。
    4. 王志誠,證券交易法上「特別背信罪」之構成要件,台灣法學雜誌,第208期,頁109-119,2012年9月。
    5. 王志誠,證券交易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之解釋及適用爭議,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29期,頁69-97,2018年6月。
    6. 王志誠,非常規交易法則之實務發展,財稅研究,第40卷1期,頁20-39,2008年1月。
    7. 王志誠,企業併購之評估、商譽攤銷及減損,萬國法律,第233期,頁52-65,2020年10月。
    8. 方順逸、陳惠玲,虛偽交易第二把交椅—陞技(2407),TEJ信用風險評估專刊,第4期,頁91-104,2005年9月。
    9. 古承宗,經濟刑法的保護法益與抽象危險,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第24期,頁1-44,2020年4月。
    10. 江哲旻、陳惠玲,軟體業之營收作假——協和,TEJ信用風險評估專刊,第5期,頁22-23,2006年9月。
    11. 李聖傑,因果關係的判斷在刑法中的思考,中原財經法學,第8期,頁1-145,2002年6月。
    12. 李聖傑,親愛的小孩,月旦法學教室,第131期,頁30-32,2013年8月。
    13. 李聖傑,適性犯概念在我國實務運作之探討,法務通訊,第2977期,頁3-6,2019年11月1日。
    14. 李進榮,背信罪之財產損害,檢察新論,第25期,頁232-257,2019年2月。
    15. 林東茂,危險犯的法律性質,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3卷第2期,頁267-304,1994年6月。
    16. 林東茂,經濟刑法導論,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9期,頁177-206,1995年9月。
    17. 林東茂,經濟犯罪的幾個現象面思考,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第2期,頁61-77,1999年5月。
    18. 林志潔,論證券交易法第一七一條第一項第二款非常規交易罪,月旦法學雜誌,第195期,頁79-100,2011年8月。
    19. 林志潔,非常規交易是否包括「假交易」?/最高院101台上5291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219期,頁213-220,2013年3月。
    20. 林佳蒨,101年1月4日公布之「證券交易法」修正介紹,證券暨期貨月刊,第30卷第5期,頁5-19,2012年5月。
    21. 紀凱峰,企業經營階層舞弊中財報不實罪之認定基準—重經濟實質而非法律形式,檢察新論,第30期,頁117-125,2021年12月。
    22. 袁義昕,會計與法律的交錯—論商譽,法學新論,第1期,頁87-116,2008年8月。
    23. 許永欽,掏空公司資產,檢察新論,第18期,頁76-82,2015年7月。
    24. 許恒達,背信罪的財產損害與共犯--評臺灣高等法院97年度矚上易字第1號,刑事判決臺灣法學雜誌,第238期,頁83-92,2013年12月15日。
    25. 許恒達,刑法裁判精選-簡評背信罪財產損害之近期實務動向,月旦法學雜誌,第315期,頁146-155,2021年8月。
    26. 郭土木,非常規交易與掏空公司資產法律構成要件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201期,頁122-155,2012年2月。
    27. 郭大維,非常規交易與假交易,月旦法學教室,第133期,頁24-26,2013年11月。
    28. 陳惠玲,虛偽交易手法一覽,TEJ信用風險評估專刊,第3期,頁66-81,2004年9月。
    29. 陳惠玲、高妮瑋,層層循環假交易,一心一意搞詐貸:揚華集體弊案啟示錄,TEJ信用風險評估專刊,第25期,頁10-23,2016年9月。
    30. 陳孟黎,背信罪財產損害認定解析,檢察新論,第29期,頁87-102,2021年5月。
    31. 黃培琳、陳惠玲,虛偽交易第一好手—博達(2398),TEJ信用風險評估專刊,第4期,頁80-92,2005年9月。
    32. 黃超邦、黃仲豪,淺談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第2款犯罪所得之計算—相關判決之觀察,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9卷第7期,頁23-36,2011年7月。
    33. 黃超邦,淺談非常規交易與假交易-以最高法院判決為例,證券暨期貨月刊第32卷第1期,頁32-39,2014年1月。
    34. 張淨媛、林志潔,論證券交易法上非常規交易罪與特殊背信罪之實證研究-以真假交易為討論核心,中正財經法學,第12期,頁1-49,2016年1月。
    35. 張心悌,從臺灣法院判決思考非常規交易之民事責任,月旦民商法雜誌,第75期,頁66-79,2022年3月。
    36. 惲純良,期待地位作為背信罪的財產損害/臺高院103上易2469判決,臺灣環境與土地法學雜誌,第17期,頁195-202,2015年8月。
    37. 惲純良,詐欺罪中財產損害之判斷-「財產危險」概念的回顧與展望,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103期,頁119-192,2017年9月。
    38. 惲純良,商譽損失作為背信罪之財產損害?---評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金上重更(一)字第8號判決,月旦刑事法評論,第11期,頁126-140,2018年12月。
    39. 曾淑瑜,建構符合我國刑事實體法及程序法之財經犯罪體系,台灣法學雜誌,第160期,頁59-76,2010年9月。
    40. 曾淑瑜,論金融犯罪「特別背信罪」之構成要件--臺灣高等法院九十九年度金上重訴字第三一號判決,月旦法學,第193期,頁194-204,2011年6月。
    41. 曾淑瑜,證交法第20條第2項財報不實是否以「重大性」為限,台灣法學雜誌,第337期,頁49-54,2018年2月。
    42. 曾昭愷,非常規交易犯罪之「重大損害」要件,法務通訊,第3063期,頁3-5,2021年7月。
    43. 靳宗立,證券交易法之刑事規制與解釋方法—以特別背信罪為例,臺灣法學雜誌,第166期,頁7-27,2010年12月15日。
    44. 劉連煜,掏空公司資產之法律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56期,頁83-96,2007年6月。
    45. 蔡鐘慶,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裁判評析,財產法暨經濟法,第50期,頁125-160,2017年12月。
    46. 戴銘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作真時真亦假 非常規交易罪本質之辯證—最高院104台上1003判決、最高院104台上1365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279期,頁189-194,2015年9月。
    47. 戴銘昇,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構成要件之建構,月旦法學雜誌,第297期,頁115-129,2020年2月。
    48. 謝煜偉,論金融機構特別背信罪,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5卷第4期,頁2031-2092,2016年12月。
    四、 學位論文
    1. 邱姮瑜,控制公司之非常規交易法律責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13年7月。
    2. 姜長志,證券交易法第171條非常規交易罪及特別背信罪之研究 :以「虛假交易」及「損害計算」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12月。
    3. 孫瑋澤,證券交易法上非常規交易罪之研究-兼論商業判斷原則之議題,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4. 陳佞如,證券交易法不合營業常規交易犯罪之研究,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22年7月。
    5. 蔡杰承,論商業判斷法則於經濟犯罪中之作用—以證券交易法之非常規交易罪及特殊背信侵占罪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6. 謝敏中,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第2款非常規交易罪類型化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法律數位學習碩士論文,2018年6月。
    7. 羅笠慈,證券交易法下非常規交易行為之研究,逢甲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12月。
    貳、 外文文獻
    Earl K. Stice, James D. Stice, W. Steve Albercht, Momte R. Swain, Rong-Ruey Duh, Audrey Wenhsin Hsu, Principl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3e IFRS Edition, Singapore:Cengage Learning,2021.
    參、 網路資料
    1. https://www.tpex.org.tw/web/regular_emerging/financereport/financereport.php?l=zh-tw,最後瀏覽日:2023年3月31日。
    2. https://www.law.cornell.edu/wex/colorable_transaction,最後瀏覽日:2023年7月20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99610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961008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801.pdf3734KbAdobe PDF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