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4968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48/144635 (79%)
造訪人次 : 51568830      線上人數 : 27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9689


    題名: 當代台韓小說的歷史書寫——以吳明益與金息為例
    Historical Writing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nd Korean Novels: The cases of Wu Ming-yi and Kim Sum
    作者: 丁莉芸
    貢獻者: 崔末順
    丁莉芸
    關鍵詞: 台韓小說
    歷史書寫
    吳明益
    金息
    Taiwanese and Korean novels
    historical writing
    Wu Ming-yi
    Kim Sum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2024-02-01 13:04:23 (UTC+8)
    摘要: 〈集團化趨緊密東亞局勢更緊繃 〉〈韓美日將於本月完成「朝鮮導彈警報 共享體系」〉〈抗衡中國北韓軍事威脅,日本沖繩美軍基地意義重大〉〈英倫熱議:眼前危險是朝鮮,長期挑戰是中國〉〈1958 年的臺海危機與日本:日美 安保條約之修訂與金門島〉〈美陸對抗,東亞緊張陷惡性螺旋〉。前述是時下 到搜尋引擎輸入「東亞局勢」會出現新聞標題。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超過七十年了,2023 年東亞地區的軍事對峙竟愈趨白熱化。究竟我們會作為戰後一 代,還是會變成戰爭時代?

    九〇年代末因應東亞地區的政治氛圍,台日韓針對二戰期間「戰爭的記憶」發生激烈又矛盾的「記憶的戰爭」,戰後的道歉賠償等歷史責任問題,在後冷戰時期的重新浮上檯面,再度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在時代流變中,各種 不同意識型態的歷史論述中,可以看見「台灣」、「韓國」不斷地被形塑與詮釋。二十一世紀,國際局勢進入新一輪的重編,作家們如何透過歷史書寫與社 會對話?鑑於台韓共有日據歷史經驗、戰後近似的歷史進程,故本文欲探討吳 明益與金息的歷史書寫策略創造出怎樣不同於上世代的歷史價值,並進一步反思當代社會議題與倫理回應,連接起過去與當代斷裂的歷史想像。

    本文將從客觀到主觀、外部到內在的分析視野探討吳明益《睡眠的航線》 《單車失竊記》與金息《最後一個人》《漂浮的大地》的歷史書寫策略,分別藉著虛實交錯的結構、非線性與多重聲音的敘事手法在小說中打造擬真的歷史 現場,再借媒介物意象來建構過去與現在的「轉接器」,最後將文本核心意義聚焦在「旁觀他人痛苦」的歷史現場所產生的情感動能和倫理行動。
    〈The situation in East Asia becomes more tense as the group becomes closer〉 〈South Korea,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will complete the “North Korea Missile Warning Sharing System” this month〉〈To counter the military threat from China and North Korea, the U.S. military base in Okinawa, Japa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ritish hot discussion: The immediate danger is North Korea, the long-term challenge is China〉〈The Taiwan Strait Crisis and Japan in 1958: Revision of the Japan-US Security Treaty and Kinmen〉〈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East Asia Tensions in a Vicious Spiral〉The above is the news headlines that will appear when you enter “the situation in East Asia” into a search engine these days. It has been more than seventy years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ended, and the military confrontation in East Asi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nse in 2023. Will we be a post-war generation, or will we become a war era?
    In response to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in East Asia in the late 1990s, Taiwan, Japan and South Korea engaged in fierce and contradictory “memory wars” over the “memory of the war” during World War II. Issues of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such as post-war apology and compensation have resurfaced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once again becam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In the changing times and historical discussions of various ideologies, we can see that “Taiwan” and “Korea” are constantly being shaped and interpreted.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has entered a new round of reorganization. How do writers engage in dialogue with society through historical writing?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aiwan and South Korea share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the similar historical process after the war,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how Wu Ming-yi(吳明益) and Kim Sum(金息;김숨)’s historical writing strategies create historical valu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further reflect on contemporary social issues and ethical responses, and connects the rupture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historical writing strategies of Wu Ming-yi’s “Routes in the Dream”(睡眠的航線) and “The Stolen Bicycle”(單車失竊記) and Kim Sum’s
    “The Last One”(最後一個人;한 명) and “The Floating Earth”(漂浮的大地;떠도는 땅) from the analytical perspective of objective to subjective, external to internal. The
    authors respectively used the intertwined structure of virtuality and reality, non-straight line and multi-voice narrative techniques to create a realistic historical scene in the novel, and then used media images to construct the “switch”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at last, the core meaning of the text focuses on the affects and ethical actions generated by the historical scene of “watching the pain of others”.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文學文本
    吳明益,《睡眠的航線》(台北:二魚文化,2007 年)。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台北:麥田,2015 年,本文採用 2021 年新版)。
    金息,胡椒筒譯,《最後一個人》(台北:時報文化,2021 年 10 月初版)。
    김숨,《떠도는 땅》(은행나무,2020 년 04 월 27 일)【金息,《漂浮的大地》 (銀杏,2020 年 04 月 27 日)因尚無中譯本,故本文將以拙譯為主。】
    二、 中文文獻
    (一)專書
    1. 中文著作
    王德威,《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 年 10 月)。
    王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2004 年)。
    王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04 年)。
    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2014 年 07 月初版)。
    柳書琴主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台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 (台北:聯經,2011 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年)。
    陳芳明,《很慢的果子:閱讀與文學批評》(台北:麥田,2015 年)。
    陳建忠,《記憶流域:臺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新北:南十字星,2018 年)。
    崔末順,《殖民與冷戰的東亞視野:對臺韓文學的一個觀察》(新北:遠景, 2021 年)。
    崔末順主編,《誰能說自己看見天空》(台北:麥田,2021 年)。
    許俊雅,《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 年)。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聯經,2014 年)。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 1895-2005》(台北: 聯經,2009 年 1 月初版)。
    黃涵榆,《閱讀生命政治》(台北:春山,2021 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 年)。
    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1999 年)。
    賴俊雄,《他者哲學 : 回歸列維納斯》(台北:麥田,2009 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1988 年)。
    2. 翻譯著作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 譯,《想像的共同體》(台北: 時報,2010 年)。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新 譯,《元史學:19 世紀歐洲的歷史想像》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年)。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永國/張萬娟 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年)。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張京媛 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年)。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申昀晏 譯,《戰爭的框架》(台北:麥田, 2022 年)。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蕭永群 譯,《非暴力的力量》(台北:商周, 2020 年)。
    卡勒(Jonathan Culler)著,陸揚 譯,《論解構:結構主義之後的理論與批評》(北 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 年)。
    琳達・哈琴 Linda Hitcheon 著,李楊、李鋒 譯,《後現代主義詩學:歷史·理論·小 說》(南京:南京大學,2009 年)。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錢翰 譯,《必須保衛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 譯,《規訓與懲罰 : 監獄的誕生》(苗栗:桂冠 圖書,1992 年)。
    馬克・柯理(Mark Currie)著,寧一中 譯,《後現代敘事理論》(北京:北京大學, 2003 年)。
    雷蒙・塞爾頓(Raman Selden),彼得・維德生(Peter Widdowson),彼得・布魯克 (Peter Brooker)合著,林志忠 譯,《當代文學理論導讀》(台北:巨流,2005 年)。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陳耀成 譯,《旁觀他人之痛苦》(台北:麥田, 2022 年)。
    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著,伍曉明 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 2005 年)。
    韓江(한강)著,尹嘉玄 譯,《少年來了》(台北:漫遊者文化,2018 年)。 朴裕河(박유하)著,劉夏如譯,《帝國的慰安婦:殖民統治與記憶政治》(玉山 社,2017 年 07 月)。
    (二)論文
    1. 專書論文
    陳佩甄,〈以我為器,銘刻他人的記憶:《最後一個人》的歷史修復之術〉。收錄:金息,胡椒筒譯,《最後一個人》(台北:時報文化,2021 年 10 月初版)。
    彭仁郁,〈過不去的過去:「慰安婦」的戰爭創傷〉,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 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2014 年 07 月初版)頁 489-494。
    2. 中文期刊
    邱貴芬,〈千禧作家與新台灣文學傳統〉《中外文學》第 50 卷第 2 期(2021 年 06 月)。
    范銘如,〈後鄉土小說初探〉《台灣文學學報》第 11 期(2007 年 12 月)。
    崔末順,〈韓國對台灣文學研究概述〉《創作與研究綜述》(台灣文學年鑑, 2010 年)頁 123-132。
    陳芷凡,〈戰爭與集體暴力——高砂義勇隊形象的文學再現與建構〉《台灣文學 研究學報》第 26 期(2018 年 4 月)頁 157-184。
    陳俊榮,〈新歷史主義的台灣文學觀〉《中外文學》第 32 卷第 8 期(2004 年 01 月)。
    陳明台,〈戰前和戰後臺灣國策文學之比較研究〉《文學台灣》第 29 期(1999 年 01 月)。
    許俊雅,〈記憶與認同——台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2006 年)。
    張隆志,〈戰爭記憶、認同政治與公共歷史:從當代東亞歷史教科書問題談起〉 《國史研究通訊》第 10 期。
    黃宗潔,〈遠方的戰爭:論《睡眠的航線》中的生態、夢境與記憶〉《東華漢學》 第 13 期(2011 年 06 月)。
    蕭阿勤,〈追求國族:1980 年代台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思想》第 22 期 (2012 年 11 月 01 日)。
    蕭阿勤,〈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〇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 《台灣社會學》第 9 期(2005 年 06 月)頁 1-58。
    劉亮雅,〈失落與追尋——吳明益《單車失竊記》中的歷史拼圖〉《中外文學》 第 49 卷第 2 期(2020 年 06 月)。
    3. 學位論文
    何佳穎,〈當代台韓小說政治暴力創傷的空間閱讀(2000-2020)〉(國立政治大 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 年 01 月)。
    林柳君,〈吳明益作品中的文化轉譯、美學實踐與隱喻政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馬翊航,《生產・禁制・遺緒:論台灣文學中的戰爭書寫(1949-2015)》(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 年 02 月)。
    傅勤閔,《戰爭記憶與戰爭認識-世代觀點下的台灣戰爭小說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年)。
    鄭祖邦,《戰爭與現代性:以民族國家為起點的社會學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年)。
    張雅雯,〈記憶的多重圖像:論吳明益自然書寫中的歷史記憶書寫與人文思考美學〉(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1 年)。
    (三)電子媒體
    崔末順,〈「大敘事」的捲土重來──當代韓國小說的主流傾向〉(見於:博客來 OKAPI 閱讀生活誌: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570,2018 年 01 月 26 日)。
    崔末順,〈評論》當代母性與歷史記憶的復原,評韓國小說家金息《女人與她們 進化的天敵》與《最後一個人》〉(見於:OPENBOOK 閱讀誌:https://www.ope nbook.org.tw/article/p-67459,2023 年 03 月 30 日)。
    三、 外文文獻
    (一)韓文 1. 專書
    김숨,《L 의 운동화》(민음사,2016)【金息,《L 的運動鞋》(民音社,2016)】 2. 論文
    鄭根埴 著,杜彥文 譯,〈韓國的民主化、轉型正義與過去清算〉《師大台灣史學 報》第 8 期(2015 年 12 月)。
    손정수,〈진행 중인 역사적 사건이 소설에 도입되는 방식들—세월호 사건 모티 프를 중심으로〉《현대소설연구》제 66 호(2017 년 06 월) 【孫正洙(音譯),〈將正在進行的歷史事件引入小說的方法—以世越號事件為 主題〉《現代小說研究》第 66 號(2017 年 06 月)頁 182】
    손정수,〈역사에 접근하는 최근 장편의 형식과 그 정치적 무의식〉《세계의 문 학》(2015 년여름호)【孫正洙(音譯),〈近期長篇小說接近歷史的形式與政 治無意識〉《世界文學》(2015 年夏季號)】
    임철우,〈연대기,괴물〉《실천문학》2015 년봄호)【林哲佑,《年代記,怪 物》《實踐文學》(2015 年春季號)】
    최혜실,〈탈냉전 이후의 문화변동과 한국 문학의 과제/역사소설과 성장소설의 변화를 중심으로〉《2007 년 세계속의 한국현대문학》(한국현대문학회,2007 년 08 월)【崔惠實,〈冷戰後韓國文學的文化變遷與挑戰―以歷史小說與成 長小說的變遷為中心〉《韓國現代文學會》(2007 年 08 月)】
    장수희,〈정동적 전회와 증언의 쓰기―김숨의『한 명』을 중심으로〉 《감성연 구》제 19 호(2019 년 09 월)【張壽禧(音譯),〈情感轉向與證言書寫―以金 息《最後一個人》為中心〉 《情感研究》 第 19 號(2019 年 09 月) 頁 95-117】
    차선일,〈증언의 기록에서 기억의 시간으로―김숨,한 명(현대문학, 2016)〉 《오늘의 문예비평》(2016 년 12 월)【車善日(音譯),〈從證言的紀錄到記 憶的時間—金息,《最後一個人》(現代文學,2016)〉《今日文藝批評》(2016 年 12 月,頁 309-31 2】
    배지연、권응상,〈(철)길 위의 사람들과 떠도는 영혼—김숨의 떠도는 땅에 나타 나는 모빌리티와 이주의 문제를 중심으로〉《어문론총》제 88 호(2021 년 6 월)【裴智妍、權應相(音譯),〈(鐵)路上的人與遊魂—以金息《漂浮的大 地》中移動和移民問題為中心〉《語文論叢》第 88 號(2021 年 6 月)】
    김형중,〈소설과 증기기관:황석영,「철도원 삼대」(창비,2020)김숨, 「떠도는 땅」(은행나무,2020)〉《문학과사회》(2020 년 가을호 제 33 권 제 3 호)【金賢重(音譯),〈小說與蒸汽機:黃皙英,《鐵道員三代》(創批, 2020)金息,《漂浮的大地》(銀杏出版,2020)〉《文學與社會》(2020 年秋 季號,第 33 卷,第 3 號)】
    김윤식,〈역사소설의 네 가지 형식〉《한국 근대소설사 연구 》(을유문화사, 1986)pp. 404-432. 【金允植(音譯),〈歷史小說的四種形式〉《韓國近代小說 史研究》(乙酉文化社,1986 年)頁 404-432】
    강영주,《한국 역사소설의 재인식》(창작과비평사,1991)【姜玲珠(音譯), 《韓國歷史小說的再認識》(創作與批評社,1991 年)】
    공임순,〈한국 근대 역사소설의 장르론적 연구〉(서강대 대학원 박사논문, 2000)【孔任順(音譯),〈韓國近代歷史小說體裁研究》(西江大學博士論文, 2000 年)】
    (二)英文
    1. 專書
    Jean-Francois Lyotard; translation from the French by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Teffery N. Cox&Larry J. Reynolds, eds., New historical Literary Stud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2. 論文
    Elspeth Probyn, “Writing Shame”, The Affect Theory Reader.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Cho, Younghan. “Desperately Seeking East Asia Amidst The Popularity Of South Korean POP Culture In Asia”, Cultural Studies, Routledge, First published on: 21 March 2011, pp. 383-404.
    Hyunjung Lee & Younghan Cho, INTRODUCTION: COLONIAL MODERNITY AND BEYOND IN EAST ASIAN CONTEXTS, Cultural Studies, 2012, 26:5, pp.601-616. José van Dijck. “Memory matters in the digital” Configurations. Dec, 2004, pp. 349–373. © 2007 b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Society for Literature, Science, and the Art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9159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15901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901101.pdf2265KbAdobe PDF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