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54217      Online Users : 68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4732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7325


    Title: 中國網路小說《永生》中的宗教元素
    Religious Elements in Chinese Internet Novel Eternal Life
    Authors: 魏子淇
    Wei, Tzu-Chi
    Contributors: 林振源
    魏子淇
    Wei, Tzu-Chi
    Keywords: 網路小說
    宗教文學
    道德觀
    永生
    神話重寫
    Date: 2023
    Issue Date: 2023-09-01 16:35:05 (UTC+8)
    Abstract: 網絡小說,即是以互聯網為媒介載體而存在和傳播的一種通俗小說。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網路小說已經成為現今很有影響力的流行文化消費品之一。這其中商業化最為完善的就是中國大陸的網路小說,已經發展出了十分成熟的產業鏈條,擁有十分廣泛的讀者基數以及創作者數量,風格和類型都十分眾多,並從許多不同的領域汲取元素。其中有一些熱門的網路小說借用了許多與傳統神話、宗教有關的要素,例如各種宗教神話的歷史背景、組織結構、人物甚至世界觀、道德觀等等。由於網路小說和傳統文學的表現形式大相徑庭,宗教神話題材的網路文學形態和傳統文學形態也有著許多的區別,呈現出許多完全不同於傳統神話和宗教的娛樂性特徵,故而近年來有許多學者對網路小說中宗教元素的過度娛樂化、商業化都加以批判。但與此同時,網路小說中也表達和反映了一些獨特的宗教觀與道德觀。本文以現今流行的網路小說《永生》為例,分析其中的宗教神話元素,探討現代網路小說中的宗教意涵。
    Reference: 參考書目
    一、專書
    Fiona Bowie (2004)。《宗教人類學導論》。金澤、何其敏譯。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Joseph Campbell(1997)。《千面英雄》。朱侃如譯。臺北市:立緒文化。
    John Harwood Hick(2013)。《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 蔡怡佳譯。新北市:聯經出版。
    W. E. 佩頓(2006)。《闡釋神聖:多視角的宗教研究》。 許譯民譯。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
    Mircea Eliade(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 楊素娥譯。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Mircea Eliade(2008)。《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姚蓓琴譯。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胡亞敏(2014)。《敘事學》。臺北市:若水堂。
    高莉芬(2018)。《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州島的神聖敘事》。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邵燕君(2016)。《網路文學經典解讀》,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二、期刊與論文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中外文學》,15 卷 5 期(1986),頁 36-59。
    李豐楙,〈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4),頁287-318。
    李豐楙,〈出身與修行——明末清初「小說之教」的非常性格」〉,收入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題意識與社會——文學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2004,頁277-322。
    李豐楙,〈暴力敘述與謫凡神話:中國敘事學的結構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7卷3期(2007.09),頁147-158。
    李豐楙著,〈從誤入到引導:唐人小說遊仙類型的傳承與創新〉,收入李豐楙《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387-443。
    周逸欣〈神話重述——網路文學與影視作品的新晉趨勢〉。《青年文學家》,第三期(2020),頁136-137。
    聂茂,〈新世紀網路小說的盛世敘事與中國氣派〉。《文學評論》,2022年第4期,頁 158-167。
    徐金龍、劉建華,〈「神話主義」觀照下古典神魔小說的動漫化傳承發展——以《封神演義》動漫演繹為例〉。《民間文化論壇》,2期(2002),頁 70-78。
    黃懷秋,〈依里亞德的儀式理論-兼論其與基督信仰的異與同〉,《輔仁宗教研究》,第二十一期(2010),頁85-105
    程豔林、劉曉燕。〈網路文學中的宗教形態及信仰誤區〉。《浙江萬裏學院學報》,第六期(2014),頁50-60。
    陳芳芳(2020)。〈網路「神話重寫」研究〉。成都市:四川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
    陳建嶺、賈會敏(2012)。〈網路文學創作和宗教神話的關聯性研究〉。《名作欣賞》,第二十期,頁87-88。
    游繼堯(2018)。〈動畫中的宗教意涵--以《劇場版 魔法少女小圓》為例〉。新北市: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張於中(2013)。〈動畫中的宗教意涵-以宮崎駿動畫《風之穀》、《魔法公主》、《神隱少女》為例〉。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秋陽(2008)。《中國當代玄幻網絡小說研究》,成都市: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
    歐陽友權(2004)。〈網路文學本體研究〉。成都市:四川大學文藝學博士學位論文。
    龍雷(2014)。《中國網路小說內容變遷的影響因素研究》,北京市:北京印刷學院碩士論文。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815600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600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00701.pdf1055KbAdobe PDF216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