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4715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401/145431 (79%)
Visitors : 53109148      Online Users : 96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7158


    Title: 中共軍事威嚇對臺灣軍事安全之影響 2016-2022年
    The Impact of the CCP’s Military Coercion on Taiwan’s Military Security 2016-2022
    Authors: 曾彥霖
    TSENG, YEN-LIN
    Contributors: 朱新民
    曾彥霖
    TSENG,YEN-LIN
    Keywords: 國家安全
    軍事安全
    軍事威嚇
    Date: 2023
    Issue Date: 2023-09-01 15:54:36 (UTC+8)
    Abstract: 中共的軍事威嚇行動加劇了臺灣的安全焦慮,導致臺灣不得不增加國防開支,加強軍事建設以應對可能的威脅。其次,這些威嚇行動可能削弱了臺灣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軍事合作和外交聯繫,造成國際社會對於幫助臺灣的意願減弱。第三,中共的軍事威嚇可能影響臺灣的國內政治穩定,引發社會不安和政治動盪,進一步削弱臺灣的整體安全環境。然而,臺灣不僅是被動的威脅接受者,也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來應對中共的軍事威嚇。這些措施包括增加國防投入、強化自身軍事實力、加強國際合作以及改善與國際社會的溝通。這些努力有助於提升臺灣的軍事防禦和整體安全水平,使其更能夠有效應對中共的威脅。
    本論文分五個章節進行深入探討,探討2016年至2022年間中共軍事威嚇對臺灣軍事安全的影響。在第一章緒論中,定義了論文的研究範疇並探討了此問題的重要性。第二章就對軍事安全的定義進行了深入討論,我們提出了一個全面且精確的定義,並指出此定義如何塑造我們理解和應對中共軍事威嚇的方式。第三章,分析中共對臺灣的軍事威嚇行動,透由共軍機艦擾臺、繞島巡航及圍臺軍演,分析中共威嚇行動的特徵與目標。第四章專注於探討臺灣內部與外部敵情威脅影響與應對策略,探討了中共的軍事威嚇對臺灣的安全威脅,並提出了應對這些威脅的可能策略。在第五章結論中,總結了本論文的主要發現,並對如何處理和防範中共的軍事威嚇,及如何增強臺灣的軍事安全提出了建議。
    Reference: 中文部分
    專書
    Fred N. Kerlinger、Howard B. Lee著,黃營杉、汪志堅譯,2002。《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臺北:湯姆生國際。
    丁渝洲主編,2005,台灣戰略安全評估(2004-2005),台北:遠景基金會。
    丁渝洲主編,2006,台灣戰略安全評估(2005-2006),台北:遠景基金會。
    卜睿哲(Richard C. Bush) ,2013,林添貴譯《未知的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Uncharted Strait: the future of China-Taiwan relations) ,台北:遠流出版。
    子杉著,2002,國家的安全與選擇,上海:三聯書店。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編。2015。《美中台關係專題研究─2014-2015》,台北:中央研究院。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2017,《共軍裁軍 30 萬虛與實及台灣戰略應對》,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3,《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北京:中華人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5,《中國的軍事戰略》,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2001,《戰略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華民國 102 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編纂委員會,2013。《中華民國 102 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台北:國防部。
    中華民國 106 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編纂委員會,2017,《中華民國 106 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台北:國防部。
    中華民國 98 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編纂委員會,2009,《中華民國 98 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台北:國防部。
    中華民國九十一國防報告書,2002 年。
    中華民國九十四國防報告書,2005 年。
    中華民國國防部,2018,《107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國防部所屬單位預算上冊》。台北:國防部。
    孔令晟,1995,大戰略通論,台北:好聯出版社。
    王文科,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王信賢、寇健文、鍾延麟、蔡文軒、王嘉州、張弘遠、林雅鈴、劉致賢、曾偉峯、王韻、王占璽、王毓莉、黃瓊萩、呂冠頤、張登及、沈明室、郭瑞華,2020。《中國大陸概論》。臺北:五南。
    王建東編著,1985,孫子兵法,台北:門將文物出版社。
    王高成編,2009,《兩岸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戰略》,台北:淡江戰略所。
    王崑義,2006,《反三戰系列之一─中共對台輿論戰》,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王逸舟主編,1999,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民進黨政策委員會,2003,《台灣兵力規模研究報告》,台北:民主進步黨。
    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 ,2015,林添貴譯《2049 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秘密戰略》(The Hundred-Year Marathon: China’s Secret Strategy to Replace America as the Global Superpower) ,台北:麥田出版。
    石黑,2020。《新香港民族論:時代變更,世代之爭》。臺北: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共和國國務院。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9。《108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105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106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8。《107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台北:行政院。
    佈局》(China’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Building for Regional and Global Reach)。台北:國防部出版。
    何清漣,2019《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台北:八旗文化。
    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鍾延麟、蔡文軒、張執中、曾偉峯、張弘遠、王韻、林雅鈴、張登及、黃瓊萩,2022年。《一個人或一個時代》。臺北:五南。
    吳釗燮,2010。〈主導性霸權的困境─九一一後國際局勢與美中台關係演變〉,《東吳政治學報》28,1:1-32。
    李怡,2020。《香港覺醒:2019,歷史的里程碑》。香港:升出版。
    李哲全、李俊毅編,2018,《2018 印太區域安全情勢評估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
    易思安(Ian Easton),2018,申安喬、李自軒、柯宗佑、高紫文譯《中共攻台大解密─1000 個轟炸目標、14 個登陸的戰場,一年兩度的時機,以及台灣人民何去何從》(The Chinese Invasion Threat: Taiwan’s Defense and American Strategy in Asia) ,台北:遠流出版。
    林正義,2007,〈「戰略模糊」、「戰略明確」或「雙重明確」:美國預防臺海危機
    林正義,2009,〈美國與臺灣軍事合作:威脅的評估與因應〉,《遠景基金會季刊》10,2:101-152。
    林正義、林碧炤編,2009,《美中台關係總體檢:台灣關係法 30 年》,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的政策辯論〉,《遠景基金會季刊》8,1:1-51。
    邱垂正、童振源,2008,〈陳水扁政府與馬英九政府的中國戰略之比較與檢討〉。
    政戰學校編輯群,2006,《反三戰系列之三─中共對台法律戰》,台北:政治作戰
    施正鋒,2010,〈戰略研究的過去與現在〉。《台灣國際研究季刊》6,3:42-45。
    倪世雄等著,2000,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翁明賢,2003,〈我國國防戰略前瞻規劃〉,《新世紀智庫論壇》,21:26-58。
    翁明賢,2010,《解構與建構: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台北:五南出版。
    翁衍慶,2018,《中共情報組織與間諜活動》,台北:新銳文創。
    馬振坤等,2006,《反三戰系列之二─中共對台心理戰》,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17,《中華民國 106 年國防報告書》。台北: 國防部。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Christopher E. Hornbarger、David W. Kearn, Jr.編著),2002,變遷世界中的國家戰略與能力(National Strategies and Capabilities for a Changing World)。
    國家安全會議,2008,《2006 國家安全報告(2008 修訂版)》,台北:國家安全會議。
    張伊寧主編,2006。大陸現代軍事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張旭成,2013,〈二十一世紀的台美關係〉,《台灣國際研究季刊》9,3:27-47。
    陳文政,2008,〈台灣應發展遠距精準打擊之嚇阻戰力〉,《新社會政策雙月刊》。1:14-18。
    陳文政,2010,〈二○二○年的國軍─軍事的威脅與組織的因應〉,《台灣國際研究季刊》。6,3:107-138。
    陳文政,2013,〈檢討「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從政軍關係的角度〉,《新社會政策雙月刊》27:32-41。
    陳福成,2000,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台北:時英出版社。
    陳德昇,1994年。《兩岸政經互動:政策解讀與運作分析》。臺北:永業出版社。
    陸忠偉主編,2003,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童振源。2011,《台灣的中國戰略:從扈從到平衡》,台北:新銳文創出版社。
    策智庫有限公司。直*
    費學禮(Richard D. Fisher Jr.),2011。國防部譯《中共軍事發展:區域與全球勢力》。
    鈕先鍾譯,1975,(John M. Collins 著),大戰略,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黃煌雄,2017,《台灣國防變革:1982-2016》。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楊國樞、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主編,2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資料分析》。臺北:東華書局。
    劉兆佳,2012。《回歸十五年以來香港特區管治及新政權建設》。香港:商務印書館。
    蔡明憲編,2011,《建構台灣國防安全─國防戰略與政策再造》,台北:新台灣國
    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羅傑.克里夫(Roger Cliff),2012,國防部譯《21 世紀中共空軍用兵思想》(Shaking the Heavens and Splitting the Earth: Chinese Air Force Employment Concepts in the 21st Century)。台北:國防部出版。
    蘇紫雲、曾怡碩編,2018,《2018 國防科技趨勢評估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
    期刊論文
    王世塗,評論我國國家安全體制,國防雜誌,第 11 卷第 8 期,1996 年2 月。
    安全研究論戰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 37 卷第 8 期,1998 年 8 月。
    朱蓓蕾,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 46卷第 6 期,92年 11 月。
    李智琦,2013/4。〈習近平的決策心理分析:從胡規習隨展望兩岸關係〉,《戰略安全研析》,第96期,頁52-53。
    范世平,2018/1。〈臺灣面對2018年中共對臺政策之機遇與挑戰〉,《清流雙月刊》,第13期,頁14-15。
    唐永瑞,2020/4。〈中共對臺政策與兩岸關係發展的續與變〉,《展望與探索》,第18卷第4期,頁21。
    唐欣偉,2019/12。〈中共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後的對港態度〉,《戰略安全研析》,第159期,頁13。
    馬振坤,2022/8。〈中共對臺軍演觀察〉,《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0。
    張五岳,2018/3。〈從中共2018對臺工作會議研析未來對臺策略〉,《展望與探索》,第16卷第3期。
    張仕賢、陳筑君,2008/9。〈從一國兩制看中共的港澳政策〉,《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第1卷第2期,頁81。
    張祥山,2018/7。〈習近平對臺思想初探〉,《展望與探索》,第16卷第7期,頁53。
    郭瑞華,200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中共對臺工作機制研究:政府過程的觀點》,頁161。
    郭瑞華,2019/4。〈地方包圍中央:中共對臺新策略與挑戰〉,《展望與探索》,第17卷第4期,頁158-159。
    郭瑞華,2020/2。〈2020年中共對臺工作會議與兩岸情勢觀察〉,《展望與探索》,第18卷第2期,頁16-17。
    陳欣之,國際安全研究之理論變遷與挑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 4 卷第 3 期,2003年7 月。
    潘錫堂,2019/7。〈從中共19大的政治報告到「習五條」論當前中共對臺政策〉,《展望與探索》,第17卷第7期,頁117。
    網際網路
    Abby Huang、楊士範,〈40年後中國再發表《告臺灣同胞書》,習近平稱臺獨是『歷史逆流』、『絕路』〉,《關鍵評論網》,2019年1月2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1225>
    BBC NEWS,〈中共建黨百年慶典舉行 習近平稱欺負中國必將『頭破血流』〉,《BBC NEWS》,2021年7月1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7676182>
    BBC NEWS,〈特朗普簽署『臺北法案』 中國稱威脅中美關係臺海穩定〉,《BBC NEWS》,2020年3月28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2061844>
    BBC NEWS,〈解放軍戰機飛越臺灣海峽『中線』,中美臺三方角力再掀波瀾〉,《BBC NEWS》,2019年4月2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7750525>
    Zhuj,〈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中國臺灣網》,2009年8月10日<http://www.zhongguotongcuhui.org.cn/stzl_37497/stjg/yjjg/201210/t20121018_3192885.html>
    人民網,〈習近平:止暴制亂 恢復秩序 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人民網》,2019年11月14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19/1114/c1024-31456243.html>
    大陸中心,〈《告臺灣同胞書》9大重點,習提12次「一中」、45次「統一」〉,《ETtoday》,2019年1月2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102/1345956.htm>
    大陸中心,〈『習四條』引關注 陸學者:兩岸同胞能共圓中國夢〉,《ETtoday新聞雲》,2014年2月24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0224/328112.htm>
    中央社,〈『最豪華中共辦公室』:駐港國安公署開幕,將不受港府管轄、自行收集分析情報〉,《關鍵評論網》,2020年7月8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7417>
    中央社,〈BBC:中共對臺灣經濟制裁 專家說影響有限〉,《中央社》,2022年8月13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208130091.aspx>
    中央社,〈中共對臺工作會議召開 汪洋強調反獨促統〉,《中央社》,2022年1月25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201250374.aspx>
    中央社,〈習近平對臺政策 2016是關卡〉,《阿波羅新聞網》,2012年11月5日<https://tw.aboluowang.com/2012/1105/267264.html>
    中央社,〈習近平講話 分析:中央全面管治香港才有自治〉,《中央社》,2022年7月1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207010276.aspx>
    中央社,〈學者:對臺策略 習做比說積極〉,《中央社》,2013年6月13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0613004858-260407?chdtv>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2014年6月10日<http://www.scio.gov.cn/tt/Document/1372801/1372801.htm>
    中華民國國防部,〈國防部發布新聞稿,說明「共機越過海峽中線」乙情〉,《中華民國國防部》,2022年7月8日<https://www.mnd.gov.tw/Publish.aspx?p=80045&title=%E5%9C%8B%E9%98%B2%E6%B6%88%E6%81%AF&SelectStyle=%E6%96%B0%E8%81%9E%E7%A8%BF>
    中華民國經濟部,〈推動新南向政策〉,《中華民國經濟部》,2023年1月26日,<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HotTopic/HotTopic.aspx?menu_id=32788&topic_id=2>
    史書華,〈只有武統一途嗎?中共二十大後 臺灣最該警覺的事〉,《聯合新聞網》,2022年10月27日<https://udn.com/news/story/6841/6718346>
    呂伊萱,〈吳釗燮︰臺灣人保持警惕不恐慌〉,《自由時報》,2022年11月5日<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549757>
    呂佳蓉,〈解讀20大報告涉臺部分 學者:從量變到質變〉,《中央社》,2022年12月16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210160119.aspx?fbclid=IwAR32QSTQoSABOWAMVbwtJkk04-fNqsjWhBAHrIVDyzcQAeWmaXk4NotNpEY>
    李子壬,〈移民潮愈演愈烈 兩年近38萬人離開 香港還剩什麼?〉,《看中國》,2022年8月11日<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2/08/11/1014032.html>
    李忠謙,〈2878票贊成、1票反對、6票棄權:中國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風傳媒》,2020年5月28日<https://www.storm.mg/article/2695528?page=1>
    李春,〈香港反送中逾萬人被捕 其中逾千人被定罪〉,《聯合新聞網》,2022年4月27日<https://udn.com/news/story/7331/6271578>
    李莉,〈新聞背景:香港七一遊行十年〉,《BBC NEWS》,2013年7月1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3/07/130701_hk_71_rally_10years>
    李連傑,〈習近平訪白宮 歐巴馬關注人權與貿易〉,《新頭殼Newtalk》,2012年2月15日<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2-02-15/22224>
    美國之音,〈中國稱: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發出『危險的信號』〉,《美國之音》,2022年9月24日<https://www.voacantonese.com/a/u-s-sending-dangerous-signals-on-taiwan-china-tells-blinken-20220923/6761410.html>
    范世平,〈習近平透過連戰向蔡英文遞出了橄欖枝?〉,《信傳媒》,2018年7月16日<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0857>
    院》,<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4&SerialNo=93714>。
    國防安全研究院,2018/12。「《2018 大陸政軍發展評估報告》」,《國防安全研究
    郭正亮,2022/8/10。「大陸軍演期間,雷根號表現讓大家傷透心!」,《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810001083- 260407?chdtv>。
    揭仲,2022/8/11。「大陸片面推翻『中線默契』所造成的挑戰」,《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article/4466177?mode=whole>。
    華視新聞網,「柯林頓上海宣示對臺三不政策」,《華視新聞》,<https:// news.cts.com.tw/cts/general/199807/199807010017200.html>。
    黃介正,2017/8/8。「中時專欄:黃介正 - 創新的重層嚇阻與多維作戰」,《中時電子報》,<https://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808006714-262104>。
    黃偉恩,2019/06/22。「中國建造 094 型飛彈核潛艦的戰略企圖」,《國防安全週報》(臺北),<https://indsr.org.tw/respublicationcon?uid=12&resid=707&pid=2576 >。
    聯合報,2022/4/9。「密利:嚇阻陸最佳防禦 是臺灣人自己來」,《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6225739>。
    聯合新聞網,2022/9/1。「北約戰略概念視陸為『系統性挑戰』北京: 離十萬八千里怎影響?」,《 聯合新聞網 》,< https://udn.com/news/ story/7331/6432202 >。
    聯合新聞網,22022/8/8。「陸媒:臺海軍演常態化」,《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6520043 >。

    英文部分
    專書
    Bonny Lin,Tracking the Fourth Taiwan Strait Crisis ,(China Power,2023)<https://chinapower.csis.org/tracking-the-fourth-taiwan-strait-crisis>。
    Wang, J. P. (1982). Grey system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1(1), 1-8。

    期刊論文
    Barry Buzan, People, States and Fear ,( Copenhagen School of security studies,1983)pp.112-14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998102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98102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Program in NAtional Security and Mainland China Studie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2201.pdf1516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