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4710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451/144438 (79%)
造访人次 : 51288488      在线人数 : 87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7101


    题名: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與臺灣社會變遷:1962~2016
    Documentaries As Mirrors of Social Change in Taiwan: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Golden Horse Award Best Documentary Films (1962-2016)
    作者: 王遵銘
    Wang, Tsun-Ming
    贡献者: 鄭自隆
    Cheng, Tzu-Leong
    王遵銘
    Wang, Tsun-Ming
    关键词: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台灣社會變遷
    鏡子理論
    Golden Horse Award for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Social Change
    Mirror Theory
    日期: 2023
    上传时间: 2023-09-01 15:40:56 (UTC+8)
    摘要: 金馬獎被視為世界級的華人電影獎項,其得獎紀錄片扣連當時社會政治、文化氛圍。本研究即透過歷史與文本分析,探討其在台灣社會脈絡下的意義,研究範圍為1962年至2016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政治體制制約媒體內容呈現,本研究藉立意抽樣,抽取11部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試圖找尋不同執政者任內「得獎」內容的差異,取樣影片包含蔣中正時期《今日金門》、《河山並壽》與《愛心與信心》;蔣經國時期《慶祝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國慶閱兵大典》與《殺戮戰場的邊緣》;李登輝時期《人民的聲音-環保篇》與《阿嬤的秘密》;陳水扁時期《Viva Tonal跳舞時代》與《翻滾吧!男孩》;馬英九時期《沿江而上》與《看見台灣》。

    研究結果發現,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角色從「政治文宣式的紀錄片」演變至「紀錄片式的政治文宣」,威權時期的得獎片假紀錄片之名包裝政治文宣;民主化以後的得獎片雖然以紀錄片形式為包裝,但內容還是迎合當權者意識形態立場。其次,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呈現台灣政治發展脈絡,契合傳播媒介是反映社會或政治變遷的「鏡子」理論。
    The Golden Horse Awards, regarded as a world-class Chinese film festival and award ceremony, is closely tied to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limate during the different governments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uses historical and textual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Golden Horse Award for Best Documenta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Taiwan’s society from 1962 to 2016.

    Political systems have been affecting media content. This research selects 11 winning films from the documentary category of the Golden Horse Awards by using a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and, ultimately, aims to identify the content differences depending on different governments. The sampled films are as follows: Chin Jih Kin Men (Today’s Kinmen), He Shan Ping Shou (Celebrate with River and Mountain), and Ai Hsin Yu Hsin Hsin (Love and Faith) from the government of Chiang Kai-Shek; R.O.C National Day Military Parade and Beyond the Killing Fields: Refugees on the Thai-Cambodian Border from the government of Chiang Ching-Kuo;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and A Secret Buried for 50 Years - A Story of Taiwanese Comfort Woman from the government of Lee Teng-Hui; Viva Tonal - The Dance Age and Jump! Boys from the government of Chen Shui-Bian; Up the Yangtze and Beyond Beauty, Taiwan from Above from the government of Ma Ying-Jeou.

    The research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role of the Golden Horse Awards` category of Best Documentary has evolved from being "politically propagandistic documentaries" to "documentary-style political propaganda." The award-winning films from the authoritarian era used the guise of documentary to package political propaganda. Although the winning films that appeared in the democratization era were presented as documentaries, they still catered to the ideology of the ruling authorities. Furthermore, the Best Documentary winners of the Golden Horse Awards portray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aiwan in such a way as to align with Mirror theory which presents media as a reflection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人民的聲音-環保篇〉(無日期)。取自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網頁https://docs.tfai.org.tw/zh-hant/film/4193
    〈三十年前淡江發聲—李雙澤引燃民歌火焰〉(2007年10月8日)。取自淡江時報網頁https://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16892
    〈大事紀〉(無日期a)。取自台北金馬影展網頁https://www.goldenhorse.org.tw/aboutus/history/?sc=8&search_year=1962&ins=47
    〈大事紀〉(無日期b)。取自台北金馬影展網頁https://www.goldenhorse.org.tw/aboutus/history/?sc=8&search_year=1979&ins=12
    〈大事紀〉(無日期c)。取自台北金馬影展網頁https://www.goldenhorse.org.tw/aboutus/history/?sc=8&search_year=1978&ins=16
    〈反核之歌〉(2011年3月31日)。取自環境資訊中心網頁https://e-info.org.tw/node/64872
    〈台北金馬影展入圍得獎〉(無日期)。取自台北金馬影展官方網頁https://www.goldenhorse.org.tw/awards/nw/?serach_type=award&sc=8&search_regist_year=2022&ins=51
    〈「世紀女性.台灣風華」製作手記〉(無日期)。取自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網頁http://web.pts.org.tw/~web01/females/index2.htm
    〈台灣反核運動大事記 1978~2022〉(2022年3月17日)。取自環境資訊中心網頁https://e-info.org.tw/node/10598
    〈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無日期)。取自台灣大百科全書網頁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0925
    〈台灣紀錄片的時期發展〉(無日期)。取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人文學院網頁http://ge.tnua.edu.tw/taiwan/03.html#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無日期)。取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網頁http://www.pct.org.tw/ab_doc.aspx?DocID=00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無日期)。取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網頁http://www.pct.org.tw/ab_doc.aspx?DocID=001
    〈台灣新電影〉(無日期)。取自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網頁https://edumovie-tfai.org.tw/article/content/126#
    〈用影像見證「慰安婦」阿嬤的生命故事 -專訪《阿媽的秘密》導演楊家雲〉(無日期)。取自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網頁https://www.amamuseum.org.tw/tw/title/134
    〈行憲後歷任總統〉(無日期)。取自中華民國總統府網頁 https://www.president.gov.tw/Page/84
    〈抗議鄧匪小平訪美「怒潮澎湃」紀錄片製作完成近將上映〉(1979年3月1日)。《聯合報》,7版。
    〈來臺(居住地)人次統計〉(無日期)。取自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資料庫網頁 https://stat.taiwan.net.tw/inboundSearch
    〈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中央公職人員增選補選辦法〉(無日期)。取自中華民國總統府網頁https://www.president.gov.tw/Page/294/38841/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中央公職人員增選補選辦法-
    〈金馬蹄聲不准官員上台漠視本土佳片?朱延平開砲李天鐸反擊〉(1996年11月15日)。《民生報》,版10。
    〈紀錄片水準落後十年﹖金馬評審:從缺提名目的在引起討論〉(1996年11月13日)。《聯合報》,版31。
    〈基金會簡介〉(無日期)。取自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網頁https://www.mpfroc.org/about.php?func=1
    〈第五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蔣總統致詞〉(1972年5月20日)。取自華視新聞網頁https://news.cts.com.tw/cts/politics/197205/197205201744198.html
    〈健康寫實電影〉(無日期)。取自台灣大百科全書網頁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1992
    〈園區簡介〉(無日期)。取自新竹科學園區網頁https://www.sipa.gov.tw/home.jsp?mserno=201001210037&serno=201001210039&menudata=ChineseMenu&contlink=content/introduction_2_1.jsp&serno3=201002010007
    〈資料庫搜尋器〉(無日期)。取自Taiwan Docs台灣紀錄片資料庫網頁https://docs.tfi.org.tw/zh-hant/film-db?type=film&year%5Bmin%5D%
    5Bdate%5D=1953&year%5Bmax%5D%5Bdate%5D=1986&genre=1130
    〈劉必稼Liu, Pi-Chia〉(無日期)。取自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網頁
    https://edumovie-tfai.org.tw/article/content/518
    〈「隨手關燈 hen 好,能源稅再說?」從民調看台灣人節能減碳的知行落差〉(2019)。取自中研院網頁https://newsletter.sinica.edu.tw/19717/
    〈歷史上的今天:廣電法方言設限解除〉(2022年7月14日)。取自新台灣和平基金會http://www.twpeace.org.tw/wordpress/?p=2070
    《教育部國語辭典》(無日期)。取自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45469
    〈獎項沿革〉(無日期)。取自台北金馬影展網頁https://www.goldenhorse.org.tw/awards/about/milestones/
    丁松筠神父(製作人),李道明(導演)(1986)。《殺戮戰場的邊緣》【影片】。(光啟社,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33巷20號)。
    三立新聞(2013年11月29日)。〈《看見台灣》列環境教育片 齊柏林吐槽:曾遭拒〉,《三立新聞》。取自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5551
    毛雅芬(2007年8月30日)。〈從紀實到實驗李道明、黃庭輔談台灣紀錄片〉,《放映週報》。取自https://funscreen.tfai.org.tw/article/9276
    王天濱(2002)。《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亞太圖書。
    王玉燕(2011年5月6日)。〈啟動華人紀錄片與國際的鏈結CNEX執行長蔣顯斌專訪〉,《放映週報》。取自https://funscreen.tfai.org.tw/article/9459
    王雅萍(2020)。〈台灣雜誌創刊號《台灣政論》〉,《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50:110-115。
    王慰慈(2006)。《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臺北:同喜文化。
    台灣阿布電影(2013年10月15日)。《看見台灣幕後花絮-邁步向前篇玉里大腳印》。【Youtube影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qWIatNDxs
    史文鴻(2009)。《電影藝術與社會(上)》。香港:電影雙周刊有限公司。
    朱約信(2009)。〈朱頭皮的音樂大道-都是臺大害的!〉,《臺大校友雙月刊》,69:34-37。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3)。《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與策略》。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6)。《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與策略》。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何凡(1979年3月6日)。〈玻璃墊上「怒潮澎湃」大有可觀〉,《聯合報》,12版。
    何鳳嬌(2010)。〈我所認識的中華民國歷任總統──王作榮先生訪談紀〉,《國史館館訊》,5:8-22。
    何憶如、張耀宗、彭煥勝、曾素秋、葉憲峻(2009)。《台灣教育史》。高雄:麗文文化。
    吳元黎(1988年5月)。〈美蘇鬥爭下的台灣經濟 — 由人還是由己?〉,《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4235
    吳尚軒(2020年11月21日)。〈金馬57參賽影片10年暴增6倍從金馬獎一窺「華人世界」影視產業變遷〉,《風傳媒》。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3220454?page=1
    吳冠平(2005)。〈當代中國電影創作述評〉,《二十一世紀評論雙月刊》,91:135-143。
    吳俊雄、林淑英(2015)。〈國家發展計畫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國土及公共治理》,3:81-87。
    吳泰豪(2009)。《《大學雜誌》政治主張之研究-以1971年至1973年為中心》。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秀蓮(2016)。《非典型副總統呂秀蓮》。臺北:國史館。
    李天鐸(1996)。《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臺北:時報文化。
    李功勤(2011)。〈蔣經國主政時代的政治精英(1972-1988)-以行政院內閣成員為例〉,《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2:153-207。
    李幼新(1988年11月9日)。〈金馬獎的兩則憂慮〉,《聯合報》,版20版。
    李敖(1999)。《李敖回憶錄》。台灣:李敖出版社。
    李登輝(1980)。《台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臺北:聯經。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
    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臺北:玉山社出版。
    李道明(2000a)。〈台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李道明編《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頁517-545。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李道明(2000b)。〈什麼是紀錄片?〉,李道明編《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頁285-297。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李道明(2000c)。〈新聞片與台灣〉,李道明編《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頁614-623。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李道明(2009)。〈從紀錄片的定義思索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混血形式〉,《戲劇學刊》10:79-109。
    李道明(2020)。《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臺北:三民。
    李達義(2005年2月23日)。〈從「歌舞中國」和「跳舞時代」的票房勝利談起〉,《台灣電影網》。取自https://taiwancinema.bamid.gov.tw/Articles/ArticlesContent/?ContentUrl=7244
    杜維運(1995)。《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
    汪浩(2020)。《意外的國父:蔣中正、蔣經國、李登輝與現代臺灣》。台灣:八旗文化
    卓庭伍(2020)。〈教壞臺灣電影:臺灣黑電影〉,《國影本事》,10。
    周俊宇(2007)。〈「一人有慶,兆民賴之」蔣中正在臺時期的祝壽現象及其領袖形象塑造〉,《臺灣文獻》58:117-148。
    周郁齡(2018年11月)。〈拿起你的弓箭,射下九個太陽:《劇場》的實驗電影與香港第一波實驗電影浪潮匯流〉,「共再生的記憶-重建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西區。
    周綾昀(2015年10月2日)。〈海角七號阿嘉的家 陸客朝聖〉,《中國時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2000638-260107?chdtv
    周慧菁、尹萍、莊舒淇、林怡廷、鄧凱元(2018)。《逆風台灣:民主開放崎嶇路 我們一起走過》臺北:天下雜誌。
    房慧真(2022年8月)。〈我不是「削蘋果」烈士:成為出版人之前的電影事-專訪作家陳雨航〉,《報導者》。取自 https://www.twreporter.org/a/saturday-features-film-chen-yu-hang-interview
    放映週報編輯室(2010年6月4日)。〈聽見台灣電影的聲音2000-2009十大台灣電影名單揭曉〉,《放映週報》。取自https://funscreen.tfai.org.tw/article/9413
    林木材(2006年5月)。〈如果紀錄有顏色:綠色小組30年〉,「2016 TIDF日日談」,台北市中正。
    林木材(2009年2月15日)。〈訪問《沿江而上》Up the Yangtze導演張僑勇〉,《紀工報》。取自http://docworker.blogspot.com/2009/02/up-yangtze.html
    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臺北:遠流。(原書Turner, G. [1993].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London, UK: Psychology Press)
    林玉體(1993)。《臺灣教育面貌40年》。臺北:自立晚報。
    林佳龍(1999)〈解釋台灣的民主化—政體類型與菁英的策略選擇〉,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頁87-152。臺北:月旦出版社。
    林宗弘、胡伯維(2017)。〈進擊的巨人:台灣企業規模迅速成長的原因與後果〉,李宗榮、林宗弘編《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頁229-266。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林長慶(2008年11月2日)。〈海角七號看過沒?國片市場漸露曙光 政府角色應更積極〉,《工商時報》,版C5。
    林昭儀(2014年2月21日)。〈「金融挺文創」後,如何複製下一個《看見台灣》?〉,《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56132?page=1
    林泉忠(2015年3月)。〈釣魚台列嶼爭議一百二十年〉,《明報月刊》。取自https://mingpaomonthly.com/article/details/%E5%B0%88%E9%A1%8C%EF%BC%8E%E7%89%B9%E8%BC%AF%2F2015-03%2F1590997935584%2F%E9%87%A3%E9%AD%9A%E5%8F%B0%E5%88%97%E5%B6%BC%E7%88%AD%E8%AD%B0%E4%B8%80%E7%99%BE%E4%BA%8C%E5%8D%81%E5%B9%B4%E3%80%80%EF%BC%88%E6%9E%97%E6%B3%89%E5%BF%A0%EF%BC%89
    林梅伊(2016年10月17日)。〈中國人聽了都抓狂的敏感詞:為何喊「支那」是侮辱,喊「China」就沒關係?〉,《風傳媒》。取自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78402?page=2
    林惠君(2001)。《金馬獎的再現分析(1962-2000)》。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家宜(2019)。〈台灣戒嚴時期的「假新聞」:〈南海血書〉案例〉,《傳播文化與政治》,9:1-30。
    邱國禎(2007)。《近代台灣慘史檔案》。臺北:前衛出版。
    邱萬興(2016年9月2日)。〈【街頭人生】黨外運動再起:黨外公政會與編聯會路線之爭〉,《民報》。取自https://www.peoplenews.tw/news/30f5c7cd-345c-4410-ac1e-b0ffeff4de8c
    邵冰如(2006年8月7日)。〈台灣慰安婦阿嬤的‘大姐大’ 第一位拿下面紗 公開露臉者大桃嬤與外省老兵的野蠻愛情〉,《聯合晚報》,版4。
    房慧真(2021)。〈念念不忘,必有「影響」──專訪《影響》雜誌發行人王曉祥〉,《Fa電影欣賞2021》,188:48-64。
    金鐘(1987)〈台灣政治的突破性發展—兼論對大陸政治影響力〉,風雲論壇編輯委員會編《蔣經國變法維新》,頁47-59。臺北:風雲論壇。
    侯坤宏(2007)。〈戰後臺灣白色恐怖論析〉,《國史館學術集刊》,12:139-203。
    施如芳、鍾秀梅、蘇致亨、洪國鈞、陳龍廷、施茗懷、蔡玫姿、沈曉茵、張英進、蔡明燁、王君琦、林奎章、林芳玫、王俐茹、梁碧茹、陳幸祺、林慧羚、石婉舜、三澤真美惠(2017)。《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新北:聯經。
    洪健倫(2021年9月28日)。〈臺灣類型片成新主流:流淚了、驚呆了、拳頭硬了?〉,《文化內容策進院》。取自https://taicca.tw/article/5a8004e2
    洪淑苓(2016)。《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臺北:釀出版。
    風景映畫創作社(製作),朱柏穎、廖憶玲(導演)(2020)。《歲月風景》【影片】。(國立台灣美術館,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秋貴芬(2016)。《「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胡昌智譯(1986)。《歷史知識的理論》,臺北:聯經。(原書Droysen, Johann Gustav. [1937]. Historik. München, German: München.)
    胡慧玲(2001)。《十字架之路:高俊明牧師回憶錄》。臺北:望春風文化。
    苦勞網報導(2005年4月21日)。〈鐵馬影展映後座談(二)「無米樂」映後座談〉,《苦勞網》取自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59671
    英漢(2015年12月10日)。〈六一七六一九〉,《金門日報》。取自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261477
    韋政通(1987)。〈台灣三十年來的思想界〉,《台灣文藝》,106:62。
    孫松榮(2001)。〈超紀實之眼:論張照堂1970年代的另類紀錄片〉,《現代美術學報》,27:77-104。
    孫詠珊(2011年10月16日)。〈歷史與空間:《Viva Tonal─跳舞時代》:讓原音重現〉,《文匯報》。取自http://paper.wenweipo.com/2011/10/16/OT1110160001.htm
    徐正光、宋文里編(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市:巨流。
    徐正棽(1996年10月26日)。〈不問來處,華語電影比高下,金馬起跑,大陸 港片突圍〉,《聯合報》,版22。
    徐淵濤(2000)。《替李登輝卸妝》。臺北:方言實業出版。
    徐樂眉(2012)。《百年台灣電影史》。新北市:揚智文化。
    翁曉玲(2020)。〈「黨政軍退出媒體」是憲法要求?-從廣電自由制度性保障和本國文化保護談起〉,《教育法學評論》,6:77-81
    馬以工(1994)。《邁向21世紀的臺灣》。臺北:正中。
    張玉佩(1996)。《臺灣電影再現的社會規範與價值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炎憲(2008)。〈民主的崛起〉,張炎憲編《民主崛起-1980年代台灣民主化運動訪談錄2》,頁VII-XVII。臺北:國史館。
    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2000)。《台灣共和國(上)(下)-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臺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建隆(1999)。〈蜂擁的政治參與—一九七八年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歷史的凝結:1977~79 臺灣民主運動像史》,頁 21-23。臺北:時報文化。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市: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張釗維(2003)。《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臺北:滾石文化。
    張瑋(2010)。《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分析:黨國意識與去黨國意識(1962-2009)》。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鐵志(2008)。〈台灣經濟自由化的政治邏輯:黨國資本主義的轉型與新政商聯盟1980-2000〉,《台灣政治學刊》,12(1):101-145。
    許文貞(2017年9月28日)。〈60年代文青 台灣第一部現代紀錄片《上山》修復完成〉,《中國時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amp/realtimenews/20170928005285-260508
    許銘閎(2008)。《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政教關係之研究》。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力昕(2014)。《真實的叩問》。臺北:麥田
    陳支平(2020)。《台灣通史・第六卷・現代》。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世宏(2010)。〈試論美麗島政團的形成與歷史資產〉,張炎憲、陳朝海編《美麗島事件30週年研究論文集》,頁123-150。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陳世昌(2015)。《戰後70年臺灣史》。臺北:時報出版。
    陳孟珠(2005年12月)。〈創意行銷打造國片新天地?〉,《Cheers雜誌》。取自 https://new.cwk.com.tw/article.php?db=cheers&id=3146&flag=1
    陳建湧(2020)。〈我國國家安全情報制度發展與變革之研究〉,《陸軍學術雙月刊》,56:50-69。
    陳逸達、李道明、陳允元、林傳凱、陳睿穎、陳平浩、林奎章、林亮妏、江怡音、林木材、鄭秉泓、但唐謨、楊元鈴、王君琦、蘇致亨(2020)。《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臺北:春山。
    陳儀深(2002)。〈泰源監獄事件專輯〉,《口述歷史》,11:1-392。
    陳儀深(2006)。〈彭明敏與海外臺獨運動(1964-1972)-從外交部檔案看到的面向〉,《國史館學術集刊》,10:189-219
    陳儀深(2019)。《認同的代價與力量:戒嚴時期台獨四大案件探微》。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慶蓁(2015)。《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風格演變與作者論的探討》。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儒修(2012)。〈走出悲情:台灣電影的另一種面貌〉,《中華傳播學會》,2012年刊3-2B:1-15。
    陳曉峯(2018)。《《金馬影展》華語電影劇情風格發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單德興(2018)。《華美的饗宴: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臺北:書林。
    曹文傑(2012)。《有蘊含且自律的心靈~以自我敘說與行動研究探詰》。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瑞金(1999)。《葉石濤評傳》。高雄:春暉出版。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游惠貞(2014)。《紀錄亞洲》。臺北:遠流。
    游鴻裕(2002)。〈台灣勞工薪資與家計生活之探討〉,《三民主義學報》,25:173-189。
    湯志傑(2007)。〈勢不可免的衝突:從結構/過程的辯證看美麗島事件之發生〉,《台灣社會學》,13:71-128。
    焦雄屏 寶島聯播網(2020年5月1日)。《歲月下的映像風華細說台灣電影並推薦好片》。【YouTube 影片】。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7qcYPTD4TY
    焦雄屏(2002)。《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臺北:麥田。
    黃北朗(1986年11月30日)。〈忠實記錄泰國邊境的苦難-殺戳戰場的邊緣得獎〉,《聯合報》,12版。
    黃怡翎(2021年5月)。〈踩在血泊之路上:戰後最慘礦災、怪病女工和過勞死工程師,他們用生命犧牲讓我們看見職業傷害〉,《故事》。取自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story-journalism-12-occupational-injury-and-disease/
    黃建業總編輯(2005)。《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黃衍方(2019年4月23日)。〈蔡明亮睽違五年重返電影院《你的臉》打破類型疆界華山獨家上映〉,《上報》。取自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61883
    楊力州(2016)。《我們的那時此刻》,台北:遠見天下文化。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1999a)。《歷史的凝結:1977~79 臺灣民主運動像史》。臺北:時報文化。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1999b)。《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臺北:時報文化。
    楊力州(2016)。《我們的那時此刻:華語電影五〇年流金歲月》。臺北:30雜誌。
    楊孝濚(1983)。《傳播社會學》。臺北:商務。
    楊照(2012年2月6日)。〈【楊照專欄】歷史評價的壓力〉,《新新聞》。取自https://reurl.cc/kZlap9
    經濟部(2011)。《荏苒流光:中華民國百年經濟發展》。臺北:經濟部研究發展委員會
    葉月瑜、戴樂為(2016)。《台灣電影百年漂流》。台灣:書林。
    葉石濤(1977)。〈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14:68-75。
    葉萬安(2009)。〈臺灣究竟創造哪些經濟奇蹟〉,《國史館館訊》,3:2-21。
    葉萬安(2010)。〈臺灣究竟創造哪些經濟奇蹟〉,《台灣經濟論衡》,8:6-42。
    葉萬安(2019)。《為什麼台灣經濟由盛到衰?70年來經濟自由化發展經驗》。臺北:遠見天下文化。
    葉龍彥(2017)。《圖解台灣電影史》。台中:晨星。
    葉龍彥(2000)。《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上)》(頁38-50),李道明編,2000,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葛力泰(2013年11月29日)。〈真實的力量 當紀錄片搶進商業市場〉,《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取自https://tavis.tw/Post?PId=23456
    詹嘉雯(2007)。《中壢事件與台灣政治轉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鄒景雯(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臺北:印刻。
    聞天祥(2007)。〈2006年台灣電影回顧新時代的生存術〉,光華畫報出版社編輯部《台灣電影年鑑‧2007》,頁17-24。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褚明仁(1990年8月17日)。〈金馬獎更動部分獎項名稱〉,《民生報》,版10。
    齊柏林(2013)。《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臺北:圓神。
    齊隆壬(1987)。〈侷限於體制下的「新電影」〉,《1987金馬獎國際電影展特刊》,215-217。
    劉士豪(2008)。〈我國勞資爭議協調與調解程序初探〉,《臺灣勞工》,11:14-22。
    劉宜良(2017)。《蔣經國傳:江南版》。臺北:前衛。
    劉澤民(2015)。《台灣大事年表》。南投縣: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劉藝(1986)。《紀錄影片論集》。臺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樊洛平(2006)。《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臺北:臺灣商務。
    蔡文輝(1995)。《社會變遷》。臺北:三民。
    蔡明亮(2019年8月8日)。《蔡明亮最新電影《你的臉》:把電影院變成美術館的一次試驗 Dialogue with Tsai Ming-liang (2/2)》。【Youtube 影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epOWJ5CT0
    鄭自隆(2008)。《廣告與台灣社會變遷》。臺北:華泰文化。
    鄭自隆(2015a)。《廣告、媒體與社會》。臺北:華泰文化。
    鄭自隆(2015b)。《傳播研究與效果評估》。臺北:五南圖書。
    鄭鴻生(2001)。〈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臺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129-204。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臺北:遠流。
    盧非易(2001)。〈台灣新聞與紀錄片資料庫之建構與片目研究初探〉,《廣播與電視期刊》,16:1-25。
    蕭李居(2009)。〈國防會議的設置與法源初探 (1952 - 1967)〉,黃翔瑜編《戰後檔案與歷史研究:第九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頁387-438。台北市:國史館。
    蕭新煌(1990)。〈撥開雲霓見明月—分析當前的環境意識與運動〉,《石油通訊》,482:13-15。
    蕭新煌(1991)。〈一九八〇年代末期台灣的農民運動:事實與解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0:67-93。
    蕭新煌、何明修(2006)。《台灣全志.卷九,社會志,社會運動篇》。南投市:台灣文獻館。
    閻嘯平(1999)。〈面向二十一世紀的電影:中國觀點對法國觀點〉,《二十一世紀評論雙月刊》,51:84-90。
    戴天昭(2019)。《台灣政治社會變遷史》。臺北:前衛。
    薛化元(2010)。〈1970年代強人威權體制的內涵與轉換〉,張炎憲、陳朝海編《美麗島事件30週年研究論文集》,頁123-150。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韓旭爾(2001)。《台灣新聞片與紀錄片產製之歷史分析(1945-2001)》。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博洲(1993)。《二二八暨五〇年代白色恐怖民眾史》。臺北:揚智文化出版。
    鏡週刊調查組(2017年6月16日)。〈【全文】揭5大害未解決齊柏林看見台灣山河仍破碎〉,《鏡週刊》。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615inv001/
    嚴家淦(1976)。〈力行遺訓迎接勝利成功〉,《師友月刊》,106:2-3。
    龔卓軍(2010)。〈視差與折射之捕逃籔〉。《藝術觀點ACT》:41。取自http://act.tnnua.edu.tw/?p=442
    蘇倖儀(2014)。《國家體制下的原住民族主體意識建構-以〈蘭嶼觀點〉、〈我家門前有大河〉、〈原運─破除吳鳳神話〉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英文部分
    Edwards, L. H. (2013). The triumph of reality TV: The revolution in American television. Santa Barbara, CA: Praeger.
    Kuhn, T.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Quail, D. (201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6th ed.). London: SAGE.
    Nichols, B. (2017). 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ollock, JC. (2007). Tilted Mirrors: Media Alignment with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 [Hampton Press Communication Series (Mass Media & Journalism Subseries)] (1st ed.). NY: Hampton Press, Inc.
    Rifon, N. J., Smreker, K., & Kim, S. (2014). Celebrity violence outside the Ad Context: Synergies and concerns. In N. J. Rifon, M. B. Royne, & L. Caron (Eds.), Advertising and violence: Concepts and perspectives (pp. 134-150). New York: M. E. Sharpe.
    Rotha, P. (1935). Documentary. London, UK: Faber & Faber.
    vox Populi.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view/10.1093/oi/authority.2011080312025465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7464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464015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401501.pdf28243KbAdobe PDF2124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