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部分 李強(2003),「影響大陸城鄉流動人口的推力與拉力因素分析」,《大陸社會科學期刊》,126,139。 林弘志(2006),「我國外籍配偶婚姻移民規制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論文,45-53。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莊啟彬(2002),「全球化下多元族群與國家安全之關聯-以臺灣新移民問題為例」,21-26。 陳世宗(2019),「越南人士經漁船海上非法入境模式之轉變與防制對策之研究」,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事資訊科技系碩士論文。 陳正峯(2008),「區域整合下臺灣的南向政策:以臺灣對越南互動關係為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49(1),47-96。 朱慧芳(2010),「我國新南向政策免簽證措施下東南亞外來人口犯罪情勢研究──以高雄市為例」,10-14。 董旭英、黃怡娟譯(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臺北市:弘智文化」,49-63。 譚瑾瑜(2017),「新南向政策之展望」,《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0(2),15- 21。 林崑峯(2011),「全球人口移動之決定因─引力模型與貿易網絡分析之應用」,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碩士論文。 行政院(1995),「加強對東南亞及澳紐地區經貿工作綱領」,《專案報告》,行政院,1995年4月25日. 監察院(2010),《監察院外交及僑政委員會調查報告結案情形》,監察院,2010年9月25日. 李宜秦、陳建瑜、劉宥廷、陳鴻偉,「最大宗脫團整團剩領隊1人新南向漏洞152越客抵臺落跑」。大陸時報,2018年12月26日,A8版. 龔勝生,熊琳(2002),「旅遊犯罪學:定義、領域、方法與意義」,《旅遊學刊》,17(3),16-19。 2016至2019年來臺(國籍)人次統計(2021),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網-觀光統計資料庫,2021年4月11日. 我與新南向18國相互簽證待遇(2022),外交部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2022年11月14日. 楊翹楚(2009),「我國移民制度之探討--以大陸地區配偶與外籍配偶為例」,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12,1-29。 來臺旅客來臺目的統計(2023),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網,2023年2月20日. 英文部分 Jef.Huysmans(2006), “The Politics of Insecurity:Fear,migration and asylum in the EU” New York:Routledge, 16-17. Lee﹐E(1966),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Vol.3﹐47-57. Massey, D. and Malone, N(2002), “Pathways to Iegal Immigration”Popul Res Policy Rev. 21(6): 473–504. Meng Xiangjing.(2010),“Analysis of the Push and Pull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Migration in Sanjiangyuan Area in China” (China: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6. Hein de Haas(2011),“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Oxford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s,32(2).9-20.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Report on Human Development: New Dimensions on Human Security(NewYork:Oxford Univerity Press,1994). Beatrice Knerr(2107),“Determinants of Illegal Migration”International Labor Migration,19-23. Amany Hassan Abdel-karim(2016),“Determinants of Illegal Migration from North Africa to Southern Europe”,28(2) ,442-446 Felson&Boba(2010), “Crime and Everyday Life”,3(2)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