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4403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32649      線上人數 : 90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4038


    題名: 冷戰下的怪獸奇觀: 臺灣特攝電影(1969-1978)
    The Spectacle of Monsters in the Era of Cold War : Taiwan Tokusatsu Cinema
    作者: 曾怡凡
    Tseng, Yi-Fan
    貢獻者: 陳儒修
    Chen, Ru-Shou
    曾怡凡
    Yi-Fan Tseng
    關鍵詞: 特攝電影
    吸引力電影
    乾坤三決鬥
    封神榜
    朱洪武
    關公大戰外星人
    Tokusatsu Cinema
    Cinema of Attractions
    The Valiant Villain
    Feng Shen Bang
    The Founding of Ming Dynasty
    Gwan Gung Vs Aliens Remastered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2023-04-06 17:58:18 (UTC+8)
    摘要: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臺灣電影業出現一批以特技和特效技術為賣點的「特攝電影」,業者在既有的民間故事文本中,運用特技手法製造幻境,並以特攝技術產製現實不存在的幻想生物和怪獸,將日本「特撮映画」主題的電影在地化,在影像中呈現壯麗的奇觀。本研究以冷戰的東亞地緣政治、臺灣社會背景的歷史與脈絡切入,探究在嚴格的電檢制度下,以及彩色電影技術未臻成熟之際,臺灣公民營業者如何透過與日本技術人員跨國合作,增強特效技術的製作。

    過去臺灣電影史在神話、奇幻、神怪題材等民間故事的研究相當有限,本研究試圖檢視1960至1970年代,臺灣彩色國語片四部殘存的幻想類文本,以特效、特攝怪獸為軸,透過文本分析和符號學等研究方法,輔以影史資料,探問當時臺灣特攝電影中的敘事、風格與美學,以及跨國合作的文化混雜性。另外,學界在冷戰脈絡下多討論電影大型製片廠的合製,而本文的研究對象,其一《乾坤三決鬥》來自中影公營片廠,其他三者《封神榜》、《朱洪武》、《關公大戰外星人》皆為民營製片廠所攝製。

    本研究發現,中影和民營影業因應電影市場的商業趨勢,在各大民間話本輪迴的情境中,試圖導入受歡迎特攝片的元素,與日本的特效人員跨國合作,在既有民間故事改編的電影類型中,增加特殊技法,以新奇的技術吸引觀眾,糅雜進臺灣本土的電影文本,將日本特攝主題的電影複雜化;而影人更在敘事中加入特攝怪獸,從原先神話題材中的幻想生物,逐漸轉變為臺灣特有種的特攝電影。雖本文研究對象是光怪陸離的電影,但其故事背景的框架仍維持當時政府欲傳達,所謂主題正確的意識形態。此外,在當時冷戰的環境下,不僅東亞大型製片廠相互合作,臺灣民營業者仍有許多小規模的電影工作者,與日本交流,跨國合製電影。
    Taiwanese cinema saw the rise of “ Tokusatsu Cinema”, a film genre capitalizing on themes that focused on Japanese special effects and techniques in the late 1960s to 1970s. Tokusatsu is a Japanese term that makes heavy use of practical special effects. Taiwanese filmmakers utilized Japan techniques to create fantastic illusions, produce imaginary creatures and present the spectacles of monsters on screen. This thesis contextualizes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s of Taiwan in the Cold War era, exploring how Taiwanese film industry created cross-border collaboration with Japanese film technicians and enhanced its own special effects techniques, despite strict censorship and immature color film technology.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found both the Central Motion Picture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studios in Taiwan responded to the commercial trends of film market by incorporating elements from popular Japanese Tokusatsu films into traditional Taiwanese folklore narratives. Through the collaboration with Japanese special effects technicians, those films incorporated special techniques into existing film genres adapted from folk tales, attracting audiences with novel technology and mixing Japanese tokusatsu themes with Taiwanese film texts. Furthermore, filmmaker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using mythical creatures from folklore to creating their own unique Taiwanese tokusatsu monsters, thus complicating the Japanese tokusatsu theme in Taiwan cinema. Although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on the fantastical elements of these films, the underlying ide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narrative remains one that conveyed the political ideology of the time.

    Moreov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ld War, not only were major film studios in East Asia collaborating with each other, but there were also many small-scale film companies in Taiwan exchanging ideas with their Japanese counterparts and engaging in cross-border film production.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英文書目
    Allen, R. C. (1980). Vaudeville and Film 1895-1915: A Study in Media Interaction. New York: Arno Press.
    Allison, A. (2006). Millennial Monsters: Japanese Toys and the Global Imagination (1 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nardi, J. (2006). Teaching Godzilla: Classroom Encounters with a Cultural Icon In Godzilla’s® Footsteps (pp. 111-125): Springer.
    Bukatman, S. (2006). Spectacle, attractions and visual pleasure. The cinema of attractions reloaded, 71-82.
    Burke, K. (1969). A grammar of motives (Vol. 177):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Campbell, J. (2008).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Vol. 17): New World Library.
    Carroll, N. (1990). The Philosophy of Horror: Or, Paradoxes of the Heart (1st ed.) (Vol. 41): Routledge.
    Crafton, D. (1995). Pie and chase: Gag, spectacle and narrative in slapstick comedy: na.
    Davis, F. (1979). Yearning for yesterday: A sociology of nostalgia: Free Press.
    Davis, N. Z. (2011). Slaves on screen: Film and historical vision: Vintage Canada.
    De Saussure, F. (1960).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London: Peter Owen.
    Eco, U. (1985). " Casablanca": cult movies and intertextual collage. SubStance, 14(2), 3-12.
    Ferro, M. (1977). Cinéma et histoire: le cinéma agent et source de l`histoire: Denoel/Gonthier.
    Gaudreault, A. (1987). Theatricality, Narrativity, and Trickality: Reevaluating the Cinema of Georges Méliès. Journal of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 15(3), 110-119. doi: 10.1080/01956051.1987.9944092
    Gerow, A. (2006). Wrestling with Godzilla: intertextuality, childish spectatorship, and the national body In Godzilla’s® Footsteps (pp. 63-81): Springer.
    Grant, B. K. (2018). Monster Cinema: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Gunning, T. (1986). The cinema of attractions: Early film, its spectator and the avant-garde. Wide Angle, 8(3-4), 63-70.
    Gunning, T. (1986/2006). The Cinema of Attraction[s]: Early Film, Its Spectator and the Avant-Garde. In W. Strauven (Ed.), The Cinema of Attractions Reloaded (pp. 381-388):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Gunning, T. (1989a). An aesthetic of astonishment: Early film and the (in) credulous spectator. Art and text, 34(1), 31-45.
    Gunning, T. (1989b). " Primitive" Cinema: A Frame-up? Or the Trick`s on Us. Cinema Journal, 28(2), 3-12.
    Heller, T. (1987). The delights of terror: An aesthetics of the tale of terror: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Hilmes, M. (1997). Radio voices: American broadcasting, 1922-1952: U of Minnesota Press.
    Huang, C.-Y. (2013). Performing an`Absent`China: Cultural Propaganda in anti-Communist Taiwan in the 1950`s and 1960`s.
    Katsuno, H. (2006). Kikaida for life: Cult fandom in a Japanese live-action TV show in Hawai’i In Godzilla’s® Footsteps (pp. 167-180): Springer.
    Kessler, F. (2006). The Cinema of Attractions as Dispositif. In W. Strauven (Ed.), The Cinema of Attractions Reloaded (pp. 57-70):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Krutnik, F., & Neale, S. (2006).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 comedy: Routledge.
    Kushner, B. (2006). Gojira as Japan’s First Postwar Media Event In Godzilla’s® Footsteps (pp. 41-50): Springer.
    Lee, S. (2020). Cinem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 US Diplomac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Asian Cinema Netw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etz, C. (1991). Film language: A semiotics of the cinem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yamoto, Y. (2016). Gendered bodies in tokusatsu: Monsters and aliens as the atomic bomb victims. T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49(5), 1086-1106.
    Mulvey, L. (1975).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reen, 16(3), 6-18.
    Murphy, B. (1972). Monster Movies: They Came From Beneath the Fifties. Journal of Popular Film, 1(1), 31-44.
    Napier, S. J. (1993). Panic sites: The Japanese imagination of disaster from Godzilla to Akira. 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 19(2), 327-351.
    Propp, V. I. (1928/1968).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Vol. 9):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Rony, F. T. (1996). The third eye: race, cinema, and ethnographic spectacle: Duke University Press.
    Silverstone, R. (1999). Why study the media? Why Study the Media?, 1-176.
    Sobchack, V. C. (1997). Screening space: The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film: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Sontag, S. (1965). The imagination of disaster. Commentary, 40(4), 42.
    Tacchi, J. (1998). Radio texture: between self and others1. Material Cultures: Why Some Things Matter, 25.
    Telotte, J. P. (1988). The Movies as Monster: Seeing in" King Kong". The Georgia Review, 42(2), 388-398.
    Tezuka, Y. (2011). Japanese Cinema Goes Global: Filmworkers` Journeys (Vol. 1):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Toyosama, K. (1991). Gojira no ronri. Tokyo: Chu¯kei Shuppan.
    Tsutsui, W. M. (2006). Introduction. In W. M. Tsutsui & M. Ito (Eds.), In Godzilla’s® Footsteps: Japanese Pop Culture Icons on the Global Stage (pp. 1-8).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US.
    Vogler, C. (2007). The writer`s journey: Michael Wiese Productions Studio City, CA.
    White, H. (1988).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中文書目
    丁伯駪(2000)。《一個電影工作者的回憶》,香港:亞洲文化事業。
    三澤真美惠(2012)。〈美國新聞總署和臺灣「自由」電影陣營的形成〉(蓋曉星 譯),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
    三澤真美惠(2017)。〈日本人拍攝臺語片的視角:訪日籍導演小林悟〉(訪談:上野昂志、三澤真美惠;訪問日期:2000年6月26日), 收錄於王君琦編,《百變千幻不思議─臺語片的混血與轉化》,第492-504頁,臺北:聯經
    中影四十特刊籌備小組編(1994)。《中影四十年紀念特刊》,臺北:中影。
    王君琦(2010)。〈悲情以外:1960年代中期以前台語電影的女性主義閱讀〉,《電影欣賞學刊》,7: 2,頁4-9。
    王君琦(2017)。〈臺語電影與日本電影的親密與殊異:以電影通俗劇的比較分析為例〉, 收錄於王君琦編,《百變千幻不思議─臺語片的混血與轉化》,第297-326頁,臺北:聯經
    王志弘譯(1999)。《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原書:Said, E. [1978]. Orientalism: Western concepts of the Orient. New York: Pantheon.)
    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臺北:群學。(原書Rose, G. [2001].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ing with visual materials. London, UK: Sage.)
    王萬睿(2021)。〈冷戰玉女:張美瑤明星形象的生成軌跡〉,《藝術學研究》,28: 125-159。
    宇業熒(2002)。《璀璨光影歲月——中央電影公司紀事》,臺北: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侃如譯(2020)。《千面英雄:70年經典新編紀念版,從神話學心理學到好萊塢編劇王道》,臺北市:漫遊者文化。(原書Joseph Campbell. [2008].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Vol. 17). New World Library.)
    江灝譯(2019)。《神話學》。臺北:麥田。(原書Barthes, R. [1957]. Mythologies. Paris, France: Éditions du Seuil.)
    何曉芙譯(2018)。《國族音影:書寫臺灣‧電影史》,新北市:聯經。(原書Hong, Guo-Juin(洪國鈞)[2011]. Taiwan Cinema: a contested nation on screen. UK: Palgrave Macmillan.)
    吳昊(2005)。《邵氏光影系列:第三類型電影》。香港,三聯。
    吳珮慈譯(1996)。《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臺北:遠流。(原書Aumont, J. & Marie, M. [1988]. L’Analyse des films. Paris, France : Editions Fernand Nathan.)
    呂訴上(199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
    李天鐸(1997)。《臺灣電影、社會與歷史》,臺北:亞太。
    李幼蒸(1996)。《理論符號學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幼蒸編(1994)。《結構主義和符號學》。臺北:桂冠。
    李亞梅譯(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製作與片廠制度》。臺北:遠流。(原書Schatz, T. [1981]. Hollywood genres: formulas, filmmak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李依倩(2006)。〈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台灣」圖像〉,《新聞學研究》,87: 51-96
    李顯立、吳佳琪、游惠貞譯(1999)。《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臺北:遠流。(原書Bordwell, D. [1985].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杜而未(1996)。《鳳麟龜龍考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沈曉茵(2017)。〈錯戀台北青春:從1960年代三部臺語片的無能男談起〉,《藝術學研究》20:6,頁57-89。
    周承人(2009)〈冷戰背景下的香港左派電影〉,黃愛玲、李培德編著《冷戰與香港電影》,頁21-30。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周承人、李以庄(2009)。《早期香港電影史(1897—1945)》。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英雄、馮品佳主編(2007)。《影像下的現代:電影與視覺文化》。臺北:書林。
    周樑楷譯(1993)。〈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 當代》,88: 10-17(原文:White, H. [1988].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周蕾Rey Chow(2005)〈幻影學門〉,林建國(譯),劉紀惠編《文化的視覺系統》,頁21-25。臺北:麥田。
    岩淵功一(1998)。〈共犯的異國情調──日本和它的他者〉,收錄自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與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編《解殖與民族主義》,頁 194-197。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林文淇(2009)。《華語電影中的國家預言與國族認同》。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臺北市:遠流。(原書:Graeme Turner [1988].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林文錦(2020)。《掌鏡人生:金馬獎攝影師林文錦自傳,見證1950-1980年代台灣電影發展史》,臺北:時報。
    林果顯(2005)。《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 :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 》。臺北:稻鄉
    林奎章(2020)。《臺語片的魔力:從故事、明星、導演到類型與行銷的電影關鍵詞》。臺北:游擊文化。
    林鴻亦(2012)。〈美援下的台灣廣播產業與國民黨政府的對外宣傳〉,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臺北:稻鄉。
    林贊庭編著(2003)。《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臺北:文建會。
    邱淑婷(2003)。〈邵氏電影的日本因素〉,廖金鳳、傅葆石、卓伯棠、容世誠編著《邵氏影視帝國:文化中國的影像》,頁76-109。臺北:麥田出版。
    邱淑婷(2006)。《港日電影關係——尋找亞洲電影網絡之源》,香港:天地圖書
    施茗懷(2017)。〈「串」住最後一笑:晚期臺語片的戲曲傳承、喜劇與敢曝的魅力〉,收錄於王君琦編,《百變千幻不思議─臺語片的混血與轉化》頁170-172,台北:聯經。
    段義孚(2021)。《逃避主義:從恐懼到創造》,臺北:立緒
    胡靜譯(2008)。《影像中國:當代中國電影的批評重構及跨國想像》。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原書:張英進 Zhang, Y. [2002]. Screening China: Critical interventions, 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No. 92).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唐澄暐譯(2015)。《怪獸大師 圓谷英二》,臺北:時報。(原書:Ragone, A. [2007]. Eiji Tsuburaya: Master of Monsters: Defending the Earth with Ultraman, Godzilla in the Golden Age of Japanese Science Fiction Film. Chronicle Books.)
    徐樂眉(2015)。《臺灣百年電影史》。臺灣:揚智。
    徐叡美(2012)。《製作「友達」:戰後臺灣電影中的日本(1950s-1960s)》。臺北:麥田。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社。
    屠明非(2009)。《電影技術藝術互動史:影像真實感探索歷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張婌娃譯(1998)。《電影與歷史》,臺北:左岸文化。(原書Ferro, M. [1977]. Cinéma et histoire: le cinéma agent et source de l`histoire. Denoel/Gonthier.)
    張梨美譯(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詞彙》,臺北:遠流。(原書 Stam, R. (Ed.). [1992]. New Vocabularies in Film Semiotics: Structuralism, post-structuralism and beyond. Routledge)
    張靚蓓(2012)。《龔弘:中影十年暨圖圖資料彙編》。臺北:文化部。
    張繼文(2013)。〈視覺文化交會中的「異國風情」想像〉,收錄於李堅萍等編《跨界的視野》,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頁108-126。
    梁良編(1984)。《中華民國電影上映總目》(上、下)。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清水麗著(2021)。〈日華關係的重構與結局〉,松田康博等人著,黃偉修譯,收錄《台日關係史(1945-2000)》,頁71-101,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
    莊仲黎譯(2019)。《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臺北:商周出版。(原書Benjamin, W. Das Kunstwerk im Zeitalr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orduzierbarkeit.)
    陳玉箴譯(2003)。《媒介概念十六講》。臺北:韋伯文化。(原書:Silverstone, R. [1993]. Why study the media? London: Sage.)
    陳志軒(2021)。〈崩壞後的復興:哥吉拉的現代性寓言〉,《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3:1-21
    陳芸芸譯(2004)。《視覺文化導論》。新北:韋伯文化。(原書 Mir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Psychology Press.)
    陳衍秀、陳湘陽譯(2019)。《溫情主義寓言.當代華語電影》。臺北:麥田出版社。(原書:周蕾Rey Chow [2007].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New York, NY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陳雅雯(2022)。〈鬼影幢幢世紀末:以梅里葉作品看早期電影與視覺文化〉,漫遊藝術史作者群著、曾少千主編《漫遊怪奇藝術史》,頁56-66。臺北:原點出版。
    陳榮彬譯(2002)。《奴隸、電影、歷史 :還原歷史真相的影像實驗》,臺北:左岸文化。(原書:Davis, N. Z. [2011]. Slaves on screen: Film and historical vision. Vintage Canada.)
    陳儒修(2013)。〈從《三鳳震武林》探索臺語武俠片的類型化〉。收錄於陳儒修,《穿越幽暗冥界:臺灣電影百年思考》,頁29-36。臺北:書林。
    陳儒修、郭幼龍譯(2013)。《電影理論解讀》。臺北:遠流。(原書Stam, R. [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陳儒修譯(2021)。《盧米埃星系:未來電影的七個關鍵詞》。臺北:一人出版社。(原書Casetti, Francesco. [2015]. The Lumière Galaxy: Seven Key Words for the Cinema to Come.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單德興(2022)。《從文化冷戰到冷戰文化:《今日世界》的文學傳播與文化政治》,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 5-42。
    焦雄屏(2018)。《映像臺灣》。臺北:蓋亞文化。
    華慧英(2000)。《捕捉影像的人:華慧英攝影步途五十年》,臺北:遠流。
    黃仁(1994)。《悲情臺語片》。臺北:萬象。
    黃仁(2004)。《臺灣電影百年史話》(上集)。臺北:中華影評人協會。
    黃仁(2008)。《日本電影在臺灣》。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黃建業、張偉男譯註(1992)。《電影經驗》。臺北:書林。(原書Huss, R., & Silverstein, N. [1968]. The film experience: Elements of motion picture art. New York: Harper & Row.)
    黃建業等(2005)。《跨世紀臺灣電影實錄1898-2000》。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楊豫譯(2008)。《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Burke, P. (2001). 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葉彥龍(1999)。《春花夢露:正宗臺語電影興衰錄》。臺北:博揚。
    葉彥龍(2006)。《臺灣的老戲院》。臺北:遠足。
    劉立行(2014)。《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臺北:五南。
    劉現成(1997)。《臺灣電影、社會與國家》,臺北:揚智。
    劉森堯(1996)。《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臺北:遠流。(原書Metz, C. [1994]. Essais sur la signification au cinéma. Klincksieck.)
    劉森堯譯(1991)。《電影記號學導論》,臺北:尖端。(原書:Wollen, P. [1969]. Signs and Meaning in the Cinema. Secker & Warburg; British Film Institute.)
    潘壘(2014)。《不枉此生:潘壘回憶錄》,臺北:國家電影圖書館。(潘壘口述;左桂芳編著)
    蔡孟堅(1981)。《蔡孟堅傳真記》,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頁73。
    蔡國榮(1983)。〈夢幻英雄的昨日今日明日─武俠片的流變〉,《文藝月刊》,163: 58-67。
    蔡鵑如譯(2013)。《作家之路:從英雄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臺北:商周。(原書Christopher Vogler. [2011].The Writer`s Journey: Mythic Structure for Writers, 3rd Edition.)
    蔡瀾(2011)。《日本電影院》,臺北:聯經。
    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臺北:群學。(原書Appadurai, A.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盧非易(1998)。《臺灣電影:政治、歷史、經濟與社會》。臺北:遠流。
    韓曉強譯(2021)。〈早期電影:對電影史的挑戰?〉,《 世界電影》,4: 5-28(原文Gaudreault, A., & Gunning, T. [1989]. Le cinéma des premiers temps : un défi à l’histoire du cinéma?. L`histoire du cinéma: nouvelles approches, Paris: Publications de la Sorbonne, 49-63)
    魏玓譯(2003)。《科幻電影奇航—遊走虛擬螢幕空間》,臺北:書林。(原書:King, G. and Kryzywinska, T. [2000]. Science Fiction Cinema–From Outerspace to Cyberspace. UK.)
    羅世宏(2010)。《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原書Barker, C [2008].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 SAGE)
    羅卡、吳昊、卓伯棠(1997)。《香港電影類型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蘇致亨(2020)。《毋甘願的電影史》,臺北:春山。
    酈蘇元、胡菊彬(1996)。《中國無聲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龔弘(2005)。《影塵回憶錄》,臺北:皇冠。(龔弘口述;龔天傑整理)

    學位論文
    王洛(2018)。《拆解國族共同體 – 從1970年代的抗日愛國電影談起》。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奎章(2007)。《尋找台語片的類型與作者:從產業到文本》,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維敏(2009)。《右翼文藝戰鬥復生、電影政經監控起飛、敘事文本美學再現:六十年代台灣健康寫實電影的崛起》。輔仁大學比較文學所博士論文。
    陳睿穎(2011)。《家庭的情意結—台語片通俗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碩士論文。
    施如芳(1997)。《歌仔戲電影研究》。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聞報紙
    〈「乾」片拍外景 老虎生病躍姿不佳〉(1968年10月12日)。《聯合報》,5版。
    〈「健康綜藝」代替「健康寫真」〉(1968年9月11日)。《聯合報》,8版。
    〈十年電源開發計劃 已宣告定案 投資五百廿億元半數有著落 將增加發電量三百八十萬瓩〉(1968年11月12日)。《聯合報》,2版。
    〈三名日本技師:來台協助拍片〉(1968年9月27日)。《經濟日報》,8版,俱樂部。
    〈中影「八」片 陳洪民指導〉(1969年3月23日)。《聯合報》,3版。
    〈中影今在新竹 攝取打虎鏡頭〉(1968年9月29日)。《聯合報》,5版。
    〈中影拍「乾」片 外景告段落〉(1966年10月39日)。《聯合報》,5版。
    〈中影計劃於今年內 拍十一部片 三部新片近期開拍〉(1969年5月12日)。《聯合報》,5版。
    〈中影起用新人 乾片陣前易將 改由剪接師陳洪民執導 田野‧左艷蓉將分任男女主角〉(1968年9月8日)。《中國時報》,5版。
    〈中影將拍 八仙過海〉(1969年1月14日)。《經濟日報》,8版。
    〈中影新片「乾坤三決鬥」 真老虎將上銀幕〉(1968年10月08日)。《經濟日報》,8版,俱樂部。
    〈日本專家八木政雄 談特技鏡頭〉(1966年07月19日)。《聯合報》,08版。
    〈我預定後年初興建第三核能電廠 向美購鈾原料三九四噸可用五至六年 期滿後仍可繼續採購燃料當不虞匱乏〉(1975年5月15日)。《經濟日報》,2版。
    〈協助中影拍「乾」片 日三特技專家抵台〉(1968年9月27日)。《聯合報》,5版。
    〈東影製片廠 下月底竣工 將拍一新片作紀念〉(1968年11月22日)。《聯合報》,5版。
    〈秦始皇尚在拍攝中:大映刊登巨幅廣告 僅有中影協力字樣〉(1962年6月30日)。《聯合報》,8版。
    〈國片影壇人才缺缺 紛紛延攬日本導演 湯淺浪男仰慕中華文化 改名湯潛正式歸化我國〉(1968年2月11日)。《聯合報》,5版。
    〈國際核能發電技術及應用 研討會議後天在台揭幕 我國當局將「能源危機」視為長期性問題 對工業用電效率決予提高並加強開發核能〉(1975年1月11日)。《經濟日報》,1版。
    〈臺灣電源開發.步入新的境界 核能電廠完成計劃〉(1968年12月29日)。《聯合報》,2版。
    〈擴充核能發電台電決定 投資二千億 明年五月後不再限電.目前仍盼用戶節約〉(1973年7月10日)。《經濟日報》,2版。
    〈陳洪民一步登天〉(1969年4月5日)。《經濟日報》,8版。
    申渠(1969年11月8日)。〈神奇的特技〉《經濟日報》,9版
    何凡(1968年10月23日)。〈玻璃墊上 觀影雜感〉,《聯合報》,9版,聯合副刊。
    余心善(1962年12月19日)。〈蔡孟堅面臨考驗 上〉。《聯合報》,6版。
    李政亮(2020年7月15日)。〈上海電影在臺灣(下):反殖民或反階級?電影作為社會運動的教材〉,《鳴人堂》。檢索日期:2022年8月05日,取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55/4626629
    李政亮(2021年09月03日)。〈【影像內外】1960年代台日電影合作變奏曲〉,《想想副刊》,檢索日期:2022年8月20日。檢自: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8474
    李政亮(2021年09月03日)。〈日本特攝之神圓谷英二(上):從《哥吉拉》到《超人力霸王》〉,《聯合報新聞網》,檢索日期:2022年8月15日。檢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55/5018593
    周銘秀(1968年10月17日)。〈特技攝影的秘密〉,《經濟日報》,8版。
    范倫(1968年3月19日)。〈新娘與我拍續集 白景瑞以為不可〉,《經濟日報》,8版,俱樂部
    范倫(1968年9月12日)。〈銀河 矮仔財經營旅社 方光德將返大阪〉,《經濟日報》,8版,俱樂部。
    范倫(1969年3月27日)。〈王星磊積勞成疾 陳洪民將拍虎俠〉,《經濟日報》,8版,俱樂部。
    黃寤蘭(1978年10月28日)。〈電影特技製作不容易 目前國內的水準不高〉,《聯合報》,6版
    楊瑜(1969年1月27日)。〈觀影小感 八仙過海〉,《經濟日報》,8版。
    諸戈(1969年02月01日)。〈電影的反常現象〉,《經濟日報》,8版,俱樂部。
    戴獨行(1969年05月15日)。〈神話片趨熱門,取材範圍太窄:雙包多包風波層出不窮〉,《聯合報》,5版。
    戴獨行(1969年1月22日)。〈爭拍八仙過海 兩公司鬧雙包 中影牽涉其中調處困難〉,《聯合報》,5版。
    謝鍾翔(1969年02月05日)。〈武俠片一落千丈:製片業者轉拍神怪片,金銓加緊拍俠女,古門決定改名不速客〉,《聯合報》,5版。

    日文書目
    成田亨(2015)。《成田亨の特撮美術》,東京,羽鳥書店
    井上泰幸(2022)。《生誕100年特撮美術監督井上泰幸展》,東京,キネマ旬報社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546403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464035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3501.pdf23130KbAdobe PDF2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