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4367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48/144635 (79%)
造訪人次 : 51569606      線上人數 : 9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3677


    題名: 多媒體時代下廣播經營聽眾的參與感
    The Study on Audience Participation in Radio of the Multimedia Era
    作者: 陳端慧
    Chen, Tuan Hui
    貢獻者: 陳清河
    陳端慧
    Chen, Tuan Hui
    關鍵詞: 廣播
    聽眾
    聽眾參與感
    個人媒介依賴
    社會臨場感
    電腦中介傳播
    Radio
    The sense of audience participation
    Media system dependency
    Social Presence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2023-03-09 18:02:12 (UTC+8)
    摘要: 隨著收聽載具與科技革新,電台節目不僅可聽還可以看直播,線上收聽與回放功能更蔚然成趨勢。然而當廣播遇上Podcast來勢洶洶,不禁令人反思,當今多媒體運用與社群平台盛行,向來以互動特色為強的電台節目,是否能從中獲得利基?在討論聽眾逐漸流失的原因之前,更想探究聽眾願意持續收聽的情境參
    與感是如何,相較於過去有何不同?

    本研究以「個人媒介依賴Media system dependency 」、「社會臨場感 Social Presence 」、「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理論,將聽眾對媒介的依賴關係、參與節目線上與線下社群互動的情境、使用多媒體資源或參與跨平台互動時的行為與現象,歸納為:一、不同階段的需求與滿足所達成的理解、指導、娛樂的依賴。二、節目粉絲在社群平台的對話交織越豐富,社會臨場感越高。三、粉絲匿名以代號互動,反而形成溝通的安全感與社會成見的去除。
    本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以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就節目播出前、播出中、播出後三個不同時段做分析。以資深廣播節目主持人,且具長期使用社群經營聽眾互動、善用多媒體資源與跨平台之節目為研究對象,藉由質性研究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做資料蒐集與彙整分析。

    研究結果,廣播經營聽眾參與感,針對一般大眾類節目,可歸納為:「日常的儀式感」、「紀錄性的榮譽感」、「真實的存在感」、「忠實的共存感」、「趣味與臨場感」、「以身作則使命感」。針對特定目標群節目,可歸納為:「不認識卻互關心的認同感」、「忠實的共存感」、「自我表現與實踐感」。此外,研究發現,特定目標族群的聽眾,粉絲之間更注重交流感與回饋,相較於一般類節目,顯示節目分眾化的屬性需求有所不同。
    就多媒體資源與跨平台在社會臨場感與電腦中介理論分析。一般節目對現場節目來說,社群是廣播節目的第二現場;對特定目標型節目來說,社群與節目播出無絕對的聯動關係,但卻是凝聚互動與信任感的加掛列車。
    With the innovation of listening devices and technology, radio programs are not only audible, but also visible through live broadcasting, while online listening and playback func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evalent. However, when radio encounters the surging trend of podcasts, it makes people ponder: with the prevalent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and community platforms, can radio programs, which have always excelled in interactive features, gain even greater niche? Before discussing the reasons for the gradual loss of audiences,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s and sense of participation that audiences are willing to continue listening to and how they differ from the past.

    This study uses the theories of “Media System Dependency,”“Social Presence”,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o analyze the audience`s reliance on media, their participation in online and offline community interactions, and their behaviors and phenomena when using multimedia resources or engaging in cross-platform interactions. The finding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dependency on understanding, guidance, and entertainment achieved by different stages of needs and satisfaction. 2. The richer the dialogue between program fans on community platforms, the higher the social presence. 3. Anonymous interactions among fans using aliases can create a sense of communication security and remove social prejudices.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using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ing method to analyze three different time period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program broadcasting. The research subjects are senior radio program hosts who have long-term experience in using community to engage with their audience, making good use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and cross-platform programs.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are conducted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sense of audience participation in broadcasting operations.
    For general audience programs, they can be categorized as "a sense of daily ritual", "a sense of documentary honor," "a sense of real existence," "a sense of faithful coexistence," "a sense of fun and presence," and "a sense of mission by example".
    For programs targeting specific audiences, the categories can be summarized as: "a sense of identity among strangers with mutual concern," "a sense of loyal coexistence," and "a sense of self-expression and self-practice."
    In addi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for specific target audiences, the fans place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sense of communication and feedback among each other.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attribute needs for program segmentation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general programs.
    In terms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and cross-platform analysis of social presence and computer-mediated theory. General programs are the second site of broadcast programs for live programs. For pre-recorded programs, the community is not absolutely linked to the program broadcast, but it is an additional train to build up interactive trust and reach new audiences.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文化內容策進院(2021)。《2020年台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計》。台北:文化內容策進院
    王伯維(2018)。《臺灣新創產業發展Podcast之現況探討》。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論文。
    王怡雰(2004)。《電腦溝通媒介與任務型態對媒介認知之影響》。中華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論文。
    王勃文(2010)。《廣播健康類型節目之閱聽人Call-in行為研究─以NEWS98廣播電台「名醫OnCall─健康贏家」節目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尤傳莉譯(2012)。《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台北。早安財經文化出版社。
    江嘉軒(2004)。《虛擬社群網站使用動機與社會臨場感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巾英(2007)。《網路廣播閱聽人收聽行為、收聽情境之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孟苹(2021)。《從有線電視插播廣告探討地方性媒體平台與廣告業者間的互賴關係》中山大學傳播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靜宜譯(2015)。《圖解獲利世代實戰操作手冊》。台灣:如果出版社。

    吳泯儒(2020)。 《耳朵裡的新浪潮!探討Podcast使用者持續使用行為之研究》。
    中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芬滿(2000)。《網路廣播電台閱聽人生活型態與收聽行為之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宗璠、謝清佳(2000),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四版,台北市,智勝。
    林佑輿(2009)。《影響部落客自我揭露意圖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伶璇(2018)智慧型手機之使用擴散與媒介依賴關聯性研究-以銀髮族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巨流圖書公司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孟穎(2015)。《媒體多工行為與注意力和工作記憶關係之探索性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繶筳(2021)。《探討Podcast聽眾模式分析》。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信立君(2012)。《廣播聽眾媒介使用與滿足之研究—警察廣播電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哀曉培(2021)。《耳朵裡的新戰場! Podcast 內容產製策略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子珺(2021)。《以科技接受模型探討播客(Podcast)之使用行為》。世新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論文。
    徐國安(2015)。《廣播電台APP之應用_亞洲電台個案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碧蓮(2004)。《廣播聽眾收聽動機與情境關聯性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純安(2021)。《新媒體環境對臺灣廣播產業電台定位與人才培育分析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常勤芬(2001)。。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荐為(2014)。《影響部落格使用者黏著度因素-部落經營能力之觀點》。正修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珮(2004)。《閱聽人概念的探索: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刊,第五期 民93年6月。
    陳祥、翁碧蓮(2004)。《廣播聽眾之情境、行為與動機之研究 —以情境作為預測變數》。廣播與電視,第二十三期 民93年7月。
    陳志堅(2011)。《從「聽」到「閱聽」-淺談網路廣播現象及發展趨勢》。文藻外語學院創意藝術產業研究所論文。
    陳世敏、王石番、彭家發(1985)《廣播收聽動機及使用程度調查之一~一般民眾收聽廣播習慣之研究》。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陳婷玉、王瞬偉(2006)。《愚昧無知或享受參與?—廣播賣藥節目的閱聽人分析》廣播與電視,第三十八期 民104年6月。
    陳慧瑩(2002)。《網路廣播網站設計、互動性功能與便利性對閱聽人線上收聽偏好之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燕玲(2007)。《電腦中介傳播下的社會臨場感與信任關係》。發表於「2007第四屆數位創世紀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行動研究室主辦。
    彭芸、吳翠珍、關尚仁(1997)。《我國媒體人才供需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傳播中心。
    黃怡婷(2014)。《虛實之間:Facebook對廣播節目內容產製流程及聽眾關係經營之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葳威(2002)。《聲音的所在》。香港;道聲出版社。
    黃嬿(2021)。《台灣公營電台經營策略與轉型研究─以教育電台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華威行銷研究股份有限公司。《2019 年廣播發展趨勢與收聽行為調查研究報告》。
    葉俊佑(2015)。《媒體豐富度與社會臨場感對溝通品質之影響-以LINE行動即時軟體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齊力平(1996),「電子郵件的使用對組織傳播民主化的影響」,碩士論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劉本善(2021)。《從語音平台興起探討台灣廣播的未來 ─以Podcast為例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
    潘玲娟(2009)。《Podcast (播客)的興起對傳統廣播的影響》 , 復興崗學報 民98,94期。
    蔡瑋帆(2021)。《以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播客閱聽眾收聽意圖》。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筱茜、陳延昇(2015)。《不只是聽廣播﹔廣播與社群媒介匯流的擬社會互動經驗》,廣播與電視,第三十八期 民104年6月
    陳光燦(2019)。《融媒體環境下兩岸廣播主持人專業素養之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靖樺(2016)。《傳統廣播電台數位行銷策略分析 -以Hit FM、ICRT、中廣等電台為例》。銘傳大學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學系研究所論文。
    鄭翰林(2007)。傳播理論。風雲論壇。
    英文文獻
    Ball-Rokeach, S., & DeFleur, M. (1976). A Dependency Model of Mass-Media Effects.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3, 3-21. http://dx.doi.org/10.1177/009365027600300101
    Blumler . (1979). The Role of Theory i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Studies
    James G Webster(2014).The Marketplace of Attention: How Audiences Take Shape in a Digital Age
    Gaver, W. (1991). Technology affordances.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 79-84. Retrieved from http://www.it.hiof.no/interaction-design/papers/gaver1991ta.pdf
    Hutchby, I. (2001). Technologies, texts and affordances. Sociology, 35(2), 441-456.
    網路文獻
    天下雜誌(2021年6月3日)。﹤「2021聽經濟大調查」﹥。取自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www-cw-com-tw/article-pdf/202106/article-pdf-60b88ead64ca9.pdf
    陳清河(2021年3月12日)。﹤如何讓讀者認同媒體?營造客戶主動參與「敘事」是好方法! ﹥。取自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936069
    盧炳勳(2022年4月15日)。﹤2022媒體大決戰,廣告論壇揭流量密碼,新數位思維引領趨勢 ﹥。取自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230737
    提姆科技觀察(2022年11月08日)﹤Podcast難變現,缺的是「互動」機制 ﹥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5427-audio-future-interactivity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494102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4102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2301.pdf8882KbAdobe PDF2196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