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689
|
Title: | 托嬰中心不同角色人員對不當對待之覺察與防範策略探究 A probe into the perception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mistreatment of personnel with different roles in child care centers |
Authors: | 王俐文 Wang, Li-Wen |
Contributors: | 李淑菁 LI,SHU-JING 王俐文 Wang,Li-Wen |
Keywords: | 托嬰中心 托育服務 不當對待 專業能力 問題覺察 防範策略 Child care center Child care service Mistreatment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Pproblem awareness Prevention strategy |
Date: | 2022 |
Issue Date: | 2022-12-02 15:28:26 (UTC+8) |
Abstract: | 臺灣托嬰中心發展歷程,私立除早於公辦民營,其於托育服務所應備的專業能力建制與培育中,亦具有領頭之價值。然而,從2019年至今,不當對待事件接連發生在公私立托嬰中心,引起大眾媒體關注,政府相關防範作為更因此隨之建置,如:監視錄影查調、高密度加強稽查、師生比降低、重罰等等,但卻始終未能有效防範不當對待再發生,且對於相關受國家培育的托嬰中心專業人員未覺察自身出現不當對待行為,及對於政府相關防範作為策略下仍持續發生不當對待行為等議題也鮮少談論到。 本研究從探討托育需求發展脈絡、人員專業能力及防範不當對待現行政策與制度等面向中,發現不當對待與托嬰中心不同角色的人員專業能力關係密切,因此,藉由深度訪談4間不同地區托嬰中心的托育人員、主管人員、負責人共12名受訪者,來分析探究托嬰中心不同角色人員面對不當對待的樣貌(行為、手法)如何理解、觀察;她/他們所處的組織文化與當下的政策制度規範對於不當對待會有哪些防範作法與策略;組織內身處不同時期不同角色的托嬰中心人員,有哪些可能會影響她/他們覺察防範不當對待所應具備的專業必要能力。 自資料分析中可以發現,有關托嬰中心不當對待行為或手法樣貌,含括粗魯、疏忽等,其中對於疏忽的定義存在模糊認定空間,除未有更清楚的認定,亦受輿論影響。而有關不當對待防範作法及策略,則依賴自我覺察及他者提醒,忽略托育現場人員於防範作為下受非一致性樣態影響,如:在職訓練師資的實務經驗,自身對不當對待的意識程度、原生性格與托嬰實務的適宜度、與托嬰實務工作相關的「職前」及「在職」訓練內涵適切性、核備制度下的不適任篩選標準效能等。另外,針對不當對待防範應備能力,可發現除與托育現場不同角色需求具相關外,其能力亦應具備實務照顧知能及不當對待問題覺察能力,此部分包含組織內負責人角色亦應具專業資格及直接經驗;托嬰中心不同角色人員須透過托育現場實務性的指導來導入在職訓練,以有效增強照顧知能及實務技巧等能力,其中對於無相關學經歷僅取得保母技術證者,其培育應與時俱進與實務現場鍊接,並因應實務困境需求,滾動式修正;於覺察上則應藉由實務臨場訓練來建置危機意識、識別、問題解決及應變溝通等能力。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aiwan`s childcare centers is that private ones are earlier than public and private ones, and they are also of leading value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required for childcare services. However, from 2019 to the present, incidents of inappropriate treatment have occurred in public and private childcare centers one after another,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mass media, and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relevant preventive measures accordingly, such as: surveillance video investigations, high-density inspections, teacher-student ratios However, it has not been able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mistreatment, and the relevant state-trained nursery center professionals are not aware of their own mistreatment, and the government`s relevant prevention strategies continue to occur Issues such as mistreatment are rarely discussed.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care needs, personnel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urrent policies and systems to prevent improper treatment, and finds that improper treat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personnel in different roles in childcare centers. A total of 12 interviewees, nursery staff, supervisors, and persons in charge of regional childcare centers, analyzed and explored how people in different roles in childcare centers understood and observed the appearance (behavior, technique) of inappropriate treatment; she/they What are the preventive practices and strategies of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curr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for inappropriate treatment; what are the childcare center personnel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roles in the organization that may affect her/they’s awareness of how to prevent inappropriate treatment? Possess the necessary professional ability.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inappropriate behavior or appearance of the child care center includes rudeness, negligence, etc. The definition of negligence has room for vague identification. Unless there is no clearer identification, it is also affected by public opinion. The practices and strategies for preventing inappropriate treatment rely on self-awareness and reminders from others, ignoring the inconsistency of childcare site personnel affected by preventive actions, such a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on-the-job training teachers, their own awareness of inappropriate treatment degree, the suitability of the original personality and childcare practice, the suitability of the connotation of "pre-employment" and "on-the-job" training related to childcare practic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competence screening criteria under the verification system, etc. In addition, with regard to the ability to prevent mistreatment, it can be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being related to the needs of different roles in the childcare site, its ability should also have practical care knowledge and the ability to detect mistreatment. This part includes the role of the person in charge in the organization.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and direct experience; personnel with different roles in the babysitting center must introduce on-the-job training through practical guidance on the spot, so as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caring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Its cultivation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link with the practice site, and make rolling correc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terms of awareness, practical on-site training should be used to build crisis awareness, identification, problem solving, and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Reference: | 壹、專書報告 邱志鵬、周志宏、巫永森、曹萱(2008)。居家式及托嬰中心照顧服務輔導管理規範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報告。 Ann Clare(2012) 。嬰幼兒教保環境與互動實務(周淑惠譯,初版)。心理。(原著出版年:2014)。 周平、游鑑明、游美惠、林津如、劉紹華、林昱瑄、李淑菁、陳美華、高穎超、李艷梅(2010)。質性/別研究。巨流文化。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文化。 邱志鵬、魏淑君 (2021)。109年度托育事故及虐嬰案件成因分析研究。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委託彭婉如基金會辦理。 高玉泉、蔡沛倫(2015)。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逐條要義。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法規檢視暨教育訓練專案服務計畫。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期中成果報告。 張碧如(2004)譯。嬰幼兒托育照顧。嬰兒與學步兒照顧的生態學觀點。紅葉文化。 張盈堃(2008)。誰是好老師?幼教工作者的多重面貌、專業認同與其生活世界的文化探究(NSC 96-2413-H-153-0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張芷超(2019)。家長教養信念對兒少虐待態度之影響。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年-111年)核定本。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勞動部、內政部、財政部、經濟部、科技部、交通部、人事行政總處、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畢恆達(2020)。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小畢空間出版社。 葉郁菁(2014)。兒童照顧和學前教育服務的品質。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 黃賀(2015)。組織行為影響力的形成與發揮。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璟隆(2017)。兒童虐待之現今困境與解決之道。國家衛生研究院。 黃璟隆、吳漢屏(2019)。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建言。國家衛生研究院。 馮燕(1997)。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巨流文化。 經典雜誌(2006),臺灣慈善四百年。經典雜誌。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心理。 蔡延治(1995)。保母媽媽。信誼基金會。 監察院人權保障委員會(2020)。監察院兒少人權工作實錄(2014-2019)。第七篇免於體罰和不當管教(212-260頁)。監察院。 戴文鋒(1990)。臺灣史蹟源流研習會研究班論文集。育嬰堂與清代臺灣的兒童救濟事業(117-194頁)。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 貳、論文期刊 王淑英、張盈堃(1999)。托育工作女性化及相關政策檢視。婦女與兩性學刊,10,167- 194。 王舒芸、鄭清霞(2014)。我國托育服務供給模式與收費機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王珮玲(2016)。公私立小學因應少子化趨勢策略之研究-以學校行銷與經營角度探討。東海大學。 王美恩(2018)。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長庚醫訊,30(4),17,119-120。 石家瑋(2016)。台中市托嬰中心托育人員在職進修現況、需求與困難。朝陽科技大學。 李雅菁(2010)。管與不管之間—零體罰法制化效應之探究。私立淡江大學。 李岫珊(2016)。日治時期臺灣近代育嬰觀的形成與發展。國立臺北大學。 佘耕任(2017)。管控誰的風險?臺灣兒少保護案件的實務成案標準。國立台灣大學。 何書蓉(2014)。托嬰中心組織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林瑋茹(2003)。幼托整合方案下托教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林彥欣(2013)。托育人員對托嬰機構托育現況及期待之探討以新竹地區托嬰中心為例。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林維言、黃瑞雯、王奕程(2017)。臺灣兒少保護親職教育發展歷程與實施現況。社區發展季刊,167,8-16。 洪若寧(2014)。托嬰中心托育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 高晶瑩(2017)。A市公共托育中心托育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探討。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徐美蓉(2020)。縣市政府以評鑑及訪視輔導機制管理托嬰中心之探討。元智大學。 翁麗芳(2012)。從臺灣史觀點論台灣幼兒教育的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104,1-26。 張碧如、蔡嫦娟(2003)。家長對家庭保母之選擇關係之建立~兼談證照與非證照保母之比較。兒童福利期刊,4,133-154。 張憲庭(2005)。少子化現象對學校經營管理之衝擊與因應之道。學校行政,36,87-93。 張世旺(2009)。少子化的教育政策因應-論國民中小學校長對少子化知覺及學校經營策略-以苗栗縣為例。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7),47-54。 張盈堃(2013)。幼教工作者生活世界的探究-朝向文化研究取向的可能性。教育資料與研究:111期,29-53。 張唯宸(2017)。論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中教師分級制度—從 Lilian Katz的幼教師發展階段論的觀點。台灣教育評論月刊,6(6),103-106。 陳燕禎(2005)。臺灣社會福利發展-日治時代社會福利機構的歷史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9,226-244。 陳姣伶、黃迺毓 (2008) 。托嬰機構托育現況及主管人員之專業理念初探-以A市立案之托嬰中心(部)為例。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0,81-113。 陳姣伶(2009)。從家庭到托育環境--國內二十年托育文獻回顧與評析。經國學報,27,86-108。 陳若琳、涂妙如、李麗圳(2014)。A市家長對嬰幼兒托育照顧的滿意度研究。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79-102。 許惠芳(2018)。托育人員專業成長方式與需求之研究-以F市托嬰中心為例。正修科技大學。 葉肅科(2012)。臺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39,31-41。 葉育菁、楊璧珲、蔡淑惠(2017)。提升托嬰中心服務品質規劃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59,147-159。 黃玉冠(2007)。母職的抉擇:影響嬰幼兒母親選擇托嬰中心托育之研究---以台中市托嬰中心為例。靜宜大學。 黃于軒(2015)。托嬰中心主管專業素養與嬰幼兒照護環境關係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 黃源銘(2019)。教保服務人員不當管教案例暨相關法律問題探討:以A市訴願1070120894號決定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5(3),1-22。 黃美燕(2019)。托嬰中心工作人員對評鑑認知與投入意願之研究-A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 溫富榮、黃郁潔(2018)。幼兒園教學現場所需的師資培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3),32-35。 楊逸飛(2015)。淺談幼托整合後幼教老師專業地位面臨之挑戰:從專業社會學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甯應斌(1999)。從虐待、惡待到誤待兒童:“Child Abuse”的翻譯與「兒童性侵害」的政治。性別研究,5(6),273-282。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鄭毓霖(2004)。少子化現象在教育上的因應之道-「日本經驗」。臺灣教育, 630,頁14-20。 蔡馥宇(2019)。影響托嬰中心托育人員照護行為之因素與因應。靜宜大學。 趙文芳(2020)。私立托嬰中心托育服務品質之個案研究-以台南市某托嬰中心為例。國立嘉義大學。 劉慈惠(1999)。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教養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院學報,12,311-345。 劉羿廷(2021)。零處罰對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班級經營之影響探究。國立屏東大學。 盧安怡(2015)。優質保母人員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簡惠茹(2014)。幼有所托?機構式幼兒照顧工作的商品化和運作邏輯。國立清華大學。 藍嘉惠(2010)。運用藍海策略探討私立托嬰中心經營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魏道名(2018)。誰與同行-兒少保護個案之主要照顧者接受服務的經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饒欣秀(2008)。幼兒教育政策的發展與影響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参、法規文獻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年11月01日)廢止。托兒所設置辦法。取自https://reurl.cc/VR89rn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年11月20日)生效。兒童權利公約。取自 https://reurl.cc/7jRagQ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7年03月31日)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13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7年04月26日)修正。教保服務人員條例。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7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9年01月04日)廢止。廢止法規-教育部-托兒所及幼稚園改制幼兒園辦法。取自https://reurl.cc/1YvA0Q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0年01月02日)發布。托嬰中心監視錄影設置設備及資訊管理利用辦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208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0年01月20日) 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15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0年06月10日)修正。勞動基準法。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3000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1年01月20日) 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01 行政院兒童網(無日期)。兒童保護Q3。取自 https://reurl.cc/GmjyeA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7)。保母人員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取自https://reurl.cc/6aQg3y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19)。重要性別統計資料-托嬰中心專業人員人數。取自https://reurl.cc/VE5YQb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19)。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居家托育服務登記證書人數。取自https://reurl.cc/j8g9oy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21年2月底)。重要性別統計資料-丙級保母證照合格數。取自https://reurl.cc/VE5Yqn 教育部統計處(2020)。各級學校縣市別校數統計。取自https://pse.is/3h49vz 財團法人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2020)。歷年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各類別報名人數統計-12家政群幼保類。取自 https://www.tcte.edu.tw/exam4.php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4,2018)。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態調查。 取自 https://dep.mohw.gov.tw/dos/lp-1771-113.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托嬰中心所數及收托人數。取自 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8-13971-113.html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20)。全國托嬰中心及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分布圖。取自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970&pid=8126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1)。托嬰中心專業人員數。取自https://reurl.cc/28WnXm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21)。全國托嬰中心及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分布圖。取自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970&pid=8126 肆、線上媒體與書報 自由時報(2020年3月06日)。台中2托嬰中心涉虐嬰 重罰+退出準公共化。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091074 自由時報電子報(2022年2月19日)。雙胞胎幼子同一天受傷 家長控托嬰中心托育員「失控」傷子。取自https://reurl.cc/aa1maQ 李文良(2009年9月24日)。育嬰堂。臺灣大百科全書。取自 https://reurl.cc/91VNna 沈惠君(2019年2月27日)。教獄?教育!-淺論教師不當管教。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取自 https://hre.pro.edu.tw/campus/4739 宜蘭縣政府社會處(2013年8月05日)。內政部兒童局全球資訊網停止更新公告。取自 https://pse.is/3h7w7v 高雄市市政府社會局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2019年9月25日)。何謂合理與不當管教。取自https://pse.is/3dr3x8 高雄市市政府社會局(2021年11月3日)。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之公告。裁罰公告。取自https://reurl.cc/Lpl557 王順民(2020年1月06日)。從托育人員培育到虐嬰事件防範。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取自 https://www.npf.org.tw/1/22109 教育部(2020年10月28日)發佈。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取自https://reurl.cc/aa1W73 教育部(2021年5月25日)發佈。直轄市及縣(市)主管機關處理教保服務機構疑似不當對待幼兒案件注意事項。取自https://reurl.cc/28Wdyr 陳秀珍(2007年10月15日)。由虐童致死新聞案件探討保母證照制度。網路社會學通訊(65)。取自https://www.nhu.edu.tw/~society/e-j/65/65-53.htm 黃寶玉(2019年9月25日)。每個孩子都需要一位好老師。親子天下,取自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2333 新北市教育局(2021)。教保服務機構處理疑似違法處置(體罰或不當管教)事件調查處置作業流程。取自https://kidedu.ntpc.edu.tw/p/406-1000-10098,r79.php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2019)。108 年度訴字第 1884 號判決書。取自https://pse.is/3h8yhs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2020)。什麼是兒童虐待與疏忽。取自https://reurl.cc/GXe1MD 監察院(2020)。要托育更要兒安。取自https://reurl.cc/83vMpR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9)。發現兒童少年有疑似遭受虐待或不當對待,應該怎麼協助他們?可以上網爆料嗎。取自https://reurl.cc/58Mmby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9)。居家托育服務登記制度常見問題集。取自https://reurl.cc/xGEvYE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9)。父母親應如何區分合理管教與身心虐待。取自https://reurl.cc/ymkqKl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9)。衛福部要求地方政府落實防範家外送托兒虐情事之機制,並建置專區公告週知以利民眾查詢。取自https://reurl.cc/lZv1pl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20)。托嬰中心常見問答集。取自 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970&pid=9597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20年06月17日)。109年第1次托嬰中業務督導及聯繫會報紀錄。取自 https://reurl.cc/j8gQzD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托育媒合平臺(2021)。各縣市托嬰中心及托育人員違反兒少相關法規公告專區。裁罰公告。取自https://reurl.cc/VR890b 衛生福利部(2021年3月15日修正)。推動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實施計畫。取自 https://reurl.cc/X5LzAM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年09月30日)。兒童少年保護受虐類型。取自 https://dep.mohw.gov.tw/DOS/cp-2985-14084-113.html 蘇岱崙、邱紹雯(2019)。托育機構四類型,托育補助大不同。親子天下專特刊(31)。取自https://reurl.cc/EXGAYn 蘋果新聞網(2020年10月22日)。當庭勘驗影片「希望還我兒子公道」保母悶死嬰 兒揮手掙扎 父母崩潰。取自 https://reurl.cc/7rr7eD 蘋果新聞網(2022年2月18日)。虐嬰畫面曝光「倒吊嬰兒、嘴巴塞布」!托嬰中心多同受害「盧秀燕媽媽市長在哪?」。取自https://is.gd/K62Rou 聯合報(2006年12月13日)。台灣第109國立法禁體罰。A6版。
伍、英文文獻 Bullivant,B(1993).Culture:Its Nature and Meaning for Educators.In J.A.Banks & C.A.M.Banks,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ant Perspectives(2 nd ed.,pp.29-47).Boston:Allyn & Bacon. Edgar H.Schein,Peter A.Schein(2016).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5e.New York:Wiley. Howe,D.(2005)Child Abuse and Negiect:Attachment,Development and Intevention.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 James A. Banks & Cherry A McGee Banks(2004).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and Perspectives. Crosspoint Blvd, Indianapolis. Kadushin,A.,& Martin,j.A.(1988).Child Welfare Services 4 th edition.New York:McMillan Publishing Co.,Inc. Macpherson, D. A., & Hirsch, B. T. (1995). Wages and gender composition: Why do women`s jobs pay les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3, 426-471. Recchia,S.and Shin,M.(2010)”Baby Techers”:HOW Pre-service Early Childhood Students Transform their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an Infant Practicum.Early Years,30(2):135-45.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研究所 108157016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7016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201728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701601.pdf | | 5274Kb | Adobe PDF2 | 15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