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69/144892 (79%)
Visitors : 51878738      Online Users : 2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4268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680


    Title: 跨族群與性別的信仰象徵:台灣媽祖進香與觀音朝山的比較研究
    Religious Symbols of Cross-Ethnicity and Gende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a-zu and Kuan-yin Pilgrimages in Taiwan
    Authors: 黃美英
    Huang, Mei-Ying
    Contributors: 蔡源林
    Tsai, Yuan-Lin
    黃美英
    Huang, Mei-Ying
    Keywords: 跨族群
    王權
    性別文化
    媽祖儀式
    觀音朝山
    Cross-ethnicity
    Dynastic realm
    Gender culture
    Mazu ritual activities
    Guanyin’s pilgrimage to the mountain
    Date: 2022
    Issue Date: 2022-12-02 15:26:27 (UTC+8)
    Abstract: 台灣各地區存在多元族群的「文化混雜性」(cultural hybridity),也有不同族群的宗教認同共同體,且因台灣的土地範疇不太,漫長歷史過程中,各社群或族群的遷移流動和接觸頻繁,尤其歷代政權的各種政策,對於民眾的信仰也產生複雜影響。宗教群體(religious community)和王朝領域(dynastic realm)可視為相關的兩個文化體系(cultural systems);換言之,本論文探討在王朝、族群及宗教社群之中,如何再生產(reproduce)共同的宗教信仰,如何詮釋過去的「歷史」;尤其是王朝為達成統治的合理化及民眾共同意識的建立,往往藉由建立一種權威性傳統(an authoritative tradition),來號召民眾的認同和歷史感。
    回顧台灣以往的研究,較忽略閩粵移民與台灣平埔原住民之間的互動關係,另一方面,對於歷代政權的治理,以及倡導官民合作的建廟和舉辦祭典活動,做為攏絡民心及信仰習俗的規範與治理,以及對於跨地域、跨祖籍,尤其在跨族群研究方面,則較少著墨。因此台灣歷代政權統治,以及不同族群的交互作用,對於與民俗及宗教信仰,以及相關儀式活動的建構和影響,也是本論文探討的課題。
    本論文共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漢傳佛教的觀音信仰方面,主要是呈現觀音法門和女相「化身」的經典依據,以及妙善傳說的孝道與梵行實踐。第二部分針對皇朝王權與媽祖信仰,以及性別文化與倫理教化方面,第三部分則是有關「跨族群」信仰象徵的建立,並藉由祭典和聯庄的遶境活動,成為泛漢人的聯盟及防止「番害」,並導致族群勢力移轉的意涵。此三部分看似缺乏直線式的關連,但在帝國統治和多族群的台灣複雜歷史過程,卻是民眾生活和信仰之間密切相關的重要環節。
    論文結論是提出三大層面的比較研究,首先是比較佛教與民俗信仰的基本差異,針對漢傳佛教在經典教義、修行法門和觀音朝山活動,與媽祖信仰和儀式活動的不同性質,二是針對媽祖香火儀式的在台灣歷史脈絡,蘊含的社會文化意義,此亦不同於觀音信仰的修行實踐活動,第三節是比較媽祖信仰和儀式活動,與世俗權力、性別與跨族群的關聯及象徵意涵。
    There is actually a multi-ethnic “cultural hybridity” in various regions of Taiwan, and there are also ethno-religious identity of communitarianism with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because the territory in Taiwan is not very large, the migration and contact of various communities or ethnic groups in the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especially the various policies of successive regimes, have also had a complex impact on the people`s beliefs. Religious communities and dynastic realms can be seen as two related cultural systems; In other word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reproduce common religious beliefs in dynastic, ethnic, and religious communities, and how to interpret the “history” of the past; In particular, dynasties, in order to rationalize their dominance and establish a common consciousness of the people, often called on the people`s identity and sense of history by establishing an authoritative tradition.
    Looking back at Taiwan`s previous researc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ujian-Cantonese immigrants and the pingpu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is more neglected,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less attention to the governance of successive regimes,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emples and the holding of festivals that advocat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as a norm and governance to win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people and beliefs and customs, and to cross-regional and cross-ancestral origins, especially in cross-ethnic studies. Therefore, the successive regimes of Taiwan and th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re also the topic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fluence of folk customs and religious beliefs, as well as related ritual activities.
    There are three parts of this treatise, the first of which is the Guanyin belief in Chinese Buddhism, which mainly presents the classical basis of the Guanyin Dharma and the female “incarnation”, as well as the filial piety and Buddhism practice of the Miaoshan legend. The second part deals with imperial monarchy and Mazu beliefs, as well as gender culture and ethical indoctrination, while the third part deal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ross-ethnic" religious symbols, which through rituals, the relocation of union villages, and Pilgrimage becomes an alliance of pan-Han Chinese and prevents indigenous peoples and leads to the transfer of ethnic power. These three parts may seem to lack linear connections, but the complex historical process of imperial rule and multi-ethnic Taiwan is an important link between popular life and beliefs.
    The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is to put forwar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major levels, the first is to compare the basic differences between Buddhism and folk beliefs, for the different natures of Chinese Buddhism in its classical teachings and practice methods, Guanyin pilgrimage activities, and the Mazu belief and ritual activities; the second is to targe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Mazu incense ceremony in Taiwa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contained in it, which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practice of Guanyin faith; and the third section is to compare the relationship and symbolic meaning of Mazu belief and ritual and secular power, gender and cross-ethnicity.
    Reference: 一、古籍文獻
    (一)佛教典籍
    《大正新脩大藏經》、《卍新纂續藏經》與《嘉興藏》的資料引用,是出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 CBETA) 的線上電子佛典。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10,第279號。CBETA 2022.Q3, T09, no. 278。
    《佛說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大正藏》冊20, 第1185A號。CBETA 2022.Q3, T20, no. 1185A。
    《佛祖統紀》,《大正藏》冊49,第2035號。CBETA 2022.Q3, T49, no. 2035。
    《宋高僧傳》,《大正藏》冊 50,第2061號。CBETA 2022.Q3, T50, no. 2061。
    《蓮邦消息》,《卍續藏》冊62,第1193號。CBETA 2022.Q3, X62, no. 1193 // R110 // Z 2:15。
    《百丈清規證義記》,《卍續藏》冊63,第1244號。CBETA 2022.Q3, X63, no. 1244 // R111 // Z 2:16。
    《普菴印肅禪師語錄》,《卍續藏》冊69,第1356號。CBETA 2022.Q3, X69, no. 1356 // R120 // Z 2:25。
    《補續高僧傳》,《卍續藏》冊77,第1524號。CBETA 2022.Q3, X77, no. 1524 // R134 // Z 2B:7。
    《空谷道澄禪師語錄》,《嘉興藏》冊39,第B471號。CBETA 2022.Q3, J39, no. B471。
    (二)其他古籍
    丁曰健編,1867,《治臺必告錄》,《台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六十七,1745,《番社采風圖考》,《台灣文獻叢刊》第90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王必昌編纂,1751,《重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13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王瑛曾編纂,1764,《重修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余文儀,1762,〈山川•鳳山縣〉,收錄於余文儀著,《續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13-18,1962。
    佚 名,1895,《安平縣雜記》,《臺南文化》第6卷第2:72-144,1958。
    佚 名,1895,《安平縣雜記》,《台灣文獻叢刊》第52種。臺北:台灣銀行研究室,1959。
    佚 名,1788,《欽定平定台灣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102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周鍾瑄,1717,《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姚 瑩,1829,《東槎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7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室,1957。
    范咸纂輯,1718,《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05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夏獻綸編製,1880,《台灣輿圖》,《台灣文獻叢刊》第45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張耀錡,1964,《台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第三冊平埔族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連 橫,1918,《台灣通史》,《台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連 橫,1975,《台灣通史》,台北:幼獅。
    陳文達編纂,1720,《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4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陳國瑛等編,年代不詳,《台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55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黃叔璥,1722,《臺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楊 英,1664-1666,《從征實錄》,《台灣文獻叢刊》第32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1-194,1958。
    劉良璧,1740,《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劉韻珂,1847,〈奏勘番地疏〉,收錄於丁日健輯,《治臺必告錄》,《台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207-212,1959。
    蔣師轍,1892,《臺游日記》,《台灣文獻叢刊》第6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蔣毓英編纂,1688,《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310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7。
    鄧傳安,1960,《蠡測彙鈔》,《台灣文獻叢刊》第9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鄭兼才、謝金鑾纂輯,1807,《續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2。
    盧德嘉編纂,1894,《鳳山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錢琦撰,1752,〈錢序〉,《重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13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韓廷傑譯,1996,《島史》,臺北:慧炬。
    藍鼎元,1721,《平臺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14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1732,《東征集》,《台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二、專書
    (一)中文
    Hobsbawm, Eric等著;陳思仁等譯,2002,《被發明的傳統》,臺北:猫頭鷹。
    Marcus, George E. and Michael M. Fischer,2004 [1986],林徐達譯,《文化批判人類學:一個正在實驗的人文科學》,臺北:桂冠,。
    Weber, Max著;康樂、簡惠美合譯,1993,《宗教社會學》,臺北:遠流。
    丁仁傑,2009,《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臺北:聯經。
    ───,2013,《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臺北:聯經。
    ───,2020,《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
    臺北:聯經。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張華裔譯,2005,《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于君方著;陳懷宇、林佩瑩、姚崇新譯,2009,《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北:法鼓文化。
    大甲鎮瀾宮管理委員會編印,1974,《大甲鎮瀾宮志》,大甲:大甲鎮瀾宮管理委員會。
    仇德哉,1985,《台灣廟神大全》,作者自印。
    內門紫竹寺重建委員會,1978,《內門紫竹寺沿革》,高雄:內門紫竹寺。
    文崇一、許嘉明、瞿海源、黃順二,1975,《西河的社會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6,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元林,2016,《國家正祀與地方民間信仰互動研究:宋以後海洋神靈的地域分佈與社會空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見川、李世偉,2000,《台灣媽祖廟閱覽》,臺北:博揚文化。
    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著;趙旭東譯,2018,《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浙江:江蘇人民出版社。
    古正美,2003,《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 : 中國中世佛教治國意識形態形究》,臺北:商周。
    石萬壽,1985,《臺南府城防務的研究:臺南都市發展史之一》,臺南:友寧出版有限公司。
    ───,2000,《台灣的媽祖信仰》,臺北:臺原出版社。
    伊能嘉矩著,林熊祥主編,溫吉譯,1997,《台灣番政志》,臺北:南天書局。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編譯,1985,《台灣文化志》上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江燦騰,1996,《台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臺北:南天書局。
    ───,2020,《台灣佛教史》,臺北:五南出版。
    呂維棋,1985,《孝經本義》,北京:中活書局。
    李四龍,1997,《中國佛教與民間社會》,鄭州:大象出版社。
    李安邦,年代不詳,《漢族開臺基地笨港舊跡及其歷史文物考》,嘉義:新港奉天宮董事會。
    李利安,2008,《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杜贊奇(Pasenjit Duara)著;王福明譯,2004,《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 年的華北農村》,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阮昌銳,1990,《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臺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林文豪主编,1992,《海内外學人論媽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林美容、張珣、蔡相煇主編,2003,《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台灣宗教學會;北港: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
    林衡道,1974,《台灣寺廟大全》,臺北:青文出版社。
    林瓊瓔、張慶宗、李澄清,2011,《雙吉宮誌》,埔里:雙吉宮管理委員會。
    林鶴亭,1965,《安平開臺天后宮志》,臺南:開臺天后宮管理委員抽印出版。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著;林偉盛等譯,2016,《台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上、下冊),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洪麗完,1997,《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共512頁,臺北:稻鄉出版社。
    ───, 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之考察(1700-1900)》,臺北:聯經出版社。
    侯坤宏,2017,《流動的女神:觀音與媽祖》,高雄:佛光出版社。
    後藤大用著,黃佳馨譯,1994,《觀世音菩薩本事》,臺北︰天華,四刷(1982初版)。
    埔里社教站編印,1997,《舊情綿綿:埔里地區舊照片選輯》,埔里:社教站。
    埔里恆吉宮管理委員會撰述手稿,2000,《恒吉宮聖母大媽顯威靈開發水源事蹟》,埔里:恆吉宮管理委員會。
    徐一智,2016,《明代觀音信仰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
    Hobsbawm, Eric等著;陳思仁等譯,2002,《被發明的傳統》,臺北:猫頭鷹。
    桑高仁(Sangren, P. Steven)著;丁仁傑譯,2012,《漢人的社會邏輯:對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異化」角色的人類學解釋》,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家麟,2008,《台灣宗教儀式與社會變遷》,臺北:蘭臺出版。
    張 珣,2003,《文化媽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隆志,1991,《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史的重建和理解》,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梅慧玉編著,2009,《埔里民族誌:戊子清醮篇》,埔里: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莊英章,1977,《林圮埔:一個台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專刊乙種》8。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秋坤,1994,《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正之,2004,《紫竹生春:內門紫竹寺文化志》,高雄:內門紫竹寺管理委員會。
    陳玉女,2017,《觀音與海洋:明代東南沿海的觀音信仰》,高雄:佛光出版社。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
    陳春麟,2000,《大埔城的故事:埔里鎮史》,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陳益源、阮秋賢主編,2020,《亞洲觀音與女神信仰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陳益源主編,2015,《府城大觀音亭與觀音信仰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1996,《探險台灣》,臺北:遠流出版。
    鹿港天后宮管理委員會,年代不詳,《鹿港天后宮簡介》,彰化:鹿港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鹿港新祖宮管理委員會編印,年代不詳,《鹿港新祖宮簡介》,彰化:鹿港新祖宮管理委員會編印。
    黃柏棋,2009,《從聖典到教史──巴利佛教之思想交涉》,臺中:明目文化事業。
    黃美英,1988,《千年媽祖:湄洲到台灣》,臺北:人間出版社。
    ───,1994,《台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臺北:自立文化出版。
    ───主編,1995,《凱達格蘭族文化資產保存研討會專刊》,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主編,1996a,《三貂社凱達格蘭族口述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主編,1996b,《凱達格蘭族文獻彙編》,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主編,2008a,《壓不扁的生命:埔里四庄的災後重建》,臺北:財團法人921震災重建基金會。
    ───主編,2008b,《春回四庄:噶哈巫的文化重建》,臺北:財團法人921震災重建基金會。
    ───主編,2010,《噶哈巫家族老照片》,埔里:普羅文化出版。
    ───,2017,《噶哈巫的演變》,南投縣埔里鎮:普羅文化。
    ───,2018,《黃美英台灣史研究名家論集》(二編),臺北:蘭臺出版社。
    葛伯納(Bernard Gallin)著;蘇兆堂譯,1979,《小龍村:蛻變中的台灣農村》,
    臺北:聯經。
    鈴木清一郎著;高賢治、馮作民編譯,1978,《台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
    劉枝萬,1952,《台灣埔里鄉土志稿》,作者自印油印版。
    ───,1958,《南投縣沿革志開發篇稿》,南投:南投縣文獻委員會。
    ───,1983,《台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石璋如,1983,《南投縣志稿(八):風俗志宗教篇》,臺北:成文出版。
    蔡相煇,1989,《台灣的王爺與媽祖》,臺北:臺原出版社。。
    蔡源林,2011,《伊斯蘭、現代性與後殖民》,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衛惠林,1981,《埔里巴宰七社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甲種》27,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鄭振滿、丁荷生編纂,1995,《福建宗教碑銘彙編.興化府分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蕭燦輝主筆,龔文雄總策劃,1992,《內門鄉誌》,高雄:內門鄉公所。
    簡史朗,2005,《水沙連眉社古文書研究專輯》,南投:南投縣文化局。
    簡史朗、曾品滄,2002,《【水沙連】埔社古文書選輯》,臺北:國史館。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1980,《太虛大師全書.第三十五冊.第十編.學行》,臺北:普導寺佛經流通處。
    釋厚重,2005,《觀音與媽祖》,臺北︰稻田。
    釋印順,1994,《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新竹:正聞出版社。
    釋聖嚴,2010,《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臺北:法鼓文化。
    ───,梁寒衣整理,2003,《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臺北:法鼓文化。
    ───,胡麗桂整理,2007,《法鼓山故事》,臺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等,2007,《觀世音菩薩與現代社會:第五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
    臺北:法鼓文化。
    闞正宗,1989,《台灣佛寺導遊(一)大臺北地區(上)》,臺北:菩提長青出版。
    ───,1999,《台灣佛教一百年》,臺北:東大圖書。
    ───,2018,《台灣觀音信仰的「本土」與「外來」》,臺北:博揚出版。
    顧頡剛,1969,《妙峯山》,中山大學民俗叢書,臺北:福祿圖書公司。

    (二)日文、英文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1900,《台灣蕃人事情》,臺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伊能嘉矩編,1988,《大日地名辭書續編,第三:台灣》,東京:富三房。(初版:1909)
    安倍明義編,1937,《台灣地名研究》。臺北:蕃語研究會。
    李獻璋,1979,《媽祖信仰の研究》。東京:泰山文物出版社。
    Banton, Michael. 1983. Racial and Ethnic Compet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77(1972).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Richard Nice,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nes, Charles B.. 1999. Buddhism in Taiwan: Religion and the State, 1660-199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Kemper, Steven. 1991. The Presence of the Past: Chronicles,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Sinhala Life,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nott, Kim. 2005. The Location of Religion: A Spatial Analysis, London: Equinox Pub.
    Lefebvre, Henri. 1991a.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London: Verso.
    ───. 1991b.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OX, UK: Blackwell.
    Naquin, Susan and Chün-fang Yü. ed. 1992.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angren, P. Steven. 1987.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 Press.
    Tambiah, Stanley J.. 1977. World Conqueror and World Renouncer: A Study of Buddhism and Polity in Thailand against a Historical Backgrou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6. Sri Lanka: Ethnic Fratricide and the Dismantling of Democracy,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urner, V. W.. 1974. 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Symbolic Action in Human Socie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Yu, Chün-fang.. 2001. K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śvar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三、期刊論文、單篇論文
    (一)中文
    Allio, Fiorella(艾茉莉),2002,〈遶境與地方身份認同:地方歷史的儀式上演〉,《法國漢學》7,北京:中華書局,頁376-396。
    丁仁傑,2013,〈大型地方性網絡:臺南西港刈香村際網絡再思考〉,收錄於張珣主編,《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漢人民眾宗教研究︰田野與理論的結合》,臺北:中央研究院,頁161-227。
    ───,2014a,〈由象徵功能論到象徵資本動員論︰臺南保安村的宗教場域變遷〉,台灣宗教研究13(2):5-40
    ───,2014b,〈楊慶堃與中國宗教研究:論中國宗教研究典範的繼承、轉移與競爭〉,《人文宗教研究》4(2013):185-232。
    ───,2017,〈目連救母、妙善救父、哪吒大戰李靖︰父系社會中兒子與女兒的主體性建構〉,《民俗曲藝》198:1-62。
    ───,2019,〈大型地方性:臺南西港刈香村際網絡再思考〉,收錄於謝國興編,《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297-351。
    ───,2020〈民間信仰的邊界與翻轉:由欲望的制度化形式到母女相認的當代性展演〉,收錄於趙恩潔主編,《南方的社會,學(上):她者亦是共同體》,新北:左岸文化,頁77-104。
    ───,2021,〈女神拯救父權社會?!女性成神歷程中的性別對話與靈驗展現〉,《華人宗教研究》17:27-81。
    于君方,1993,〈寶卷文學中觀音與民間信仰〉,收錄於《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頁333-352。
    ───,1999,〈中國的慈悲女神──觀音〉,《香光莊嚴》61:6-20。
    ───,1999,〈多面觀音〉,《香光莊嚴》59:72-79。
    ───,1999,〈現身南海度化善才.龍女〉,《香光莊嚴》61:96-113。
    ───,1999,〈觀音在亞洲〉,《香光莊嚴》59:6-21。
    ───,2000,〈女性觀音:觀音的信仰(下)〉,《香光莊嚴雜誌》61,嘉義:香光莊嚴雜誌出版,頁6-113。
    ───;釋自衍譯,2000,〈中國的「慈悲女神」:觀音的中國女性形象〉,《香光莊嚴雜誌》61:6-21。
    方長生,1992,〈觀音「中國化」的範例:舟山民間的觀音信仰〉,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編,《中國民間文化》5,上海:學林出版社,頁151-168
    古正美,1987,〈從佛教思想史上轉身論的發展看觀世音菩薩在中國造像史上轉男成女像的由來〉,《東吳中國藝術史集刊》15,頁157-216。
    ───,1995,〈中國的第一個佛教皇帝──漢桓帝〉,《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下輯》,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頁791-810。
    石泰安(R. A. Stein)著;耿昇譯,1997,〈觀音,從男神變女神一例〉,《法國漢學》2,北京:清華大學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頁86-192。
    石萬壽,2017,〈鄭氏三世建置媽祖廟新探〉,《新世紀宗教研究》15:59-85。
    朱榮貴,1996,〈台灣民間宗教中所呈現的孝道:以善書及媽祖信仰為例〉,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頁67-98。
    佐伯富著;陳舜平譯,1999,〈近世中國的觀音信仰〉,《圓光佛學學報》3:423-438。〔譯自佐伯富,1960,〈近世中國における觀音信仰〉,《塚本博士頌壽記念佛教史學論集》,頁372-389。〕
    何鴻明、王業立,2010,〈地方派系如何操控寺廟的管理權?──以大甲鎮瀾宮的人事選舉為例〉,《台灣民主季刊》7(3):123-186。
    余光弘,1983,〈台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民族所集刊》53:67-10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1983,〈從比較宗教學觀點談朝聖進香〉(黃美英訪問整理),《民俗曲藝》25:1-23。
    李世偉,2005,〈「媽祖加封天后」新探〉,《海洋文化學刊》1:15-31。
    ───,2014,〈虛實交映下台灣的普陀山因緣〉,《圓光佛學學報》24:163-204。
    ───,2020,〈中國近代民間宗教與觀音信仰〉,收錄於《「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市:博揚文化事業公司,頁1-32。
    ───,2021,〈聖地傳奇:民國時期普陀山觀音靈驗事蹟析論〉,《圓光佛學學報》37:139-179。
    李世偉、王見川,2003,〈臺北艋舺龍山寺「民間佛教」性格之歷史變化〉,《圓光佛學學報》7:185-210。
    李玉珍,2009,〈中國婦女與佛教〉,收錄於李貞德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聯經,頁463-492。
    李亦園,黃美英訪問整理,1983,〈從比較宗教學觀點談朝聖進香〉,《民俗曲藝》25:1-23。
    李向平,2006,〈專制王權下的傳統中國佛教制度〉,《普門學報》34:39-68。
    李利安,1996,〈中印佛教觀音身世信仰的主要內容與區別〉,《中華文化論壇》4:82-85。
    ───,1997,〈觀音文化簡訊〉,《人文雜誌》1:78-81。
    ───,1997,〈觀音思想的組成、架構與主要特點〉,《宗教哲學》3(1):139-153。
    ───,1999,〈觀音文化研究回顧〉,《中國佛學》2(1):339-345。
    ───,2004,〈從中國民間觀音信仰看中國道教文化與印度佛教文化的對話〉,《人文雜誌》1:16-20。
    李貞德,2003,〈最近中國宗教史研究中的女性問題〉,收錄於李玉珍、林美玫編,《婦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里仁出版社。
    李豐楙,1983,〈媽祖傳說的原始及其演變〉,《民俗曲藝》25:119-152。
    ───,1993,〈媽祖與儒釋道三教〉,《歷史月刊》63:34-42。
    李獻璋,1965,〈安平、臺南的媽祖祭典〉,《大陸雜誌》30(9):276-280。
    余光弘,1983,〈台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民族所集刊》53:67-103。
    呂玫鍰,2008,〈社群建構與浮動的邊界:以白沙屯媽祖進香為例〉,《台灣人類學刊》6(1):31-76。
    ───,2016,〈想像、體驗與儀式再結構中的地方社會〉,收錄於黃應貴、陳文德編,《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臺北:群學,頁177-234
    貝逸文,2003,〈論普陀山南海觀音之形成〉,《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3):26-31。
    邢 莉,2002,〈觀音信仰與中國少數民族〉,《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9(2):118-124。
    林美容,1990,〈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研院民族所集刊》68:41-104。
    ───,2008,〈台灣觀音信仰的主要型態:兼論民間佛教與民間信仰的關係〉,
    《台灣文獻》59(1):1-20。
    林美容、蘇全正,2003,〈台灣的民間佛教傳統與「巖仔」的觀音信仰之社會實踐〉,《新世紀宗教研究》2(3):1-34。
    林開世,2008,〈移動的身體:一個繞境儀式的分析〉,收於黃應貴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臺北:漢學研究中心,頁197-244。
    林鶴亭,1965,〈臺南安平地方特有俚諺〉,《台灣風物》15(5):頁碼待確認。
    邱正略,2007,〈古文書與地方史研究:以埔里地區為例〉,收錄於《台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逢甲出版社,頁19-24。
    ───,2012,〈埔里的媽祖信仰:兼論彰化媽祖信仰的內山傳播〉,收錄於《2012彰化媽祖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彰化縣文化局;臺中:逢甲大學,頁27-66。
    ───,2014,〈劉枝萬先生的平埔族研究〉,收錄於潘英海主編,《劉枝萬與水沙連區域研究》,新北:華藝學術出版社,頁71-92。
    侯坤宏,2017,〈觀音信仰的流傳與衍化〉,《人間佛教.學報.藝文》10:14-41。
    施振民,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8。
    洪秀桂,1973,〈南投巴宰海人的宗教信仰〉,《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2:490-492。
    科大衛(David Faure)、劉志偉,2008,〈「標準化」還是「正統化」?從民間信仰與禮儀看中國文化的大一統〉,《歷史人類學學刊》6(1-2):1-21。
    徐一智,2010,〈明代政局變化與佛教聖地普陀山的發展〉,《玄奘佛學研究》14:25-88。
    ───,2013,〈明代帝王與觀音信仰:以永樂與萬曆朝編纂的兩本觀音經典為例〉,《東吳歷史學報》29:1-57。
    桑高仁(Steven P. Sangren)著,丁仁傑譯,2020,〈中國宗教象徵符號中的女性性別:觀音、媽祖和「永恆之母」〉,《華人宗教研究》15:155-188。
    張小軍,2009,〈實踐史:一個歷史人類學化的研究視角:以民間信仰研究為例〉,收錄於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民間」何在誰之「信仰」》,北京:中華書局,頁26-32。
    張伯鋒、陳國川,2010,〈權力、空間與象徵:大甲鎮瀾宮的進香路線〉,《地理研究》,第53:49-70。
    張 珣,1995,〈女神信仰與媽祖崇拜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9:185-203。
    張慶宗,1981,〈大甲鎮瀾宮的肇建與北港進香〉,《大甲風貌》,頁255-342。
    曹仕邦,2002〈淺論華夏俗世婦女的觀世音信仰:兼論這位菩薩的性別問題〉,《中華佛學學報》15:155-175。
    許木柱,1978,〈岩村的宗教活動: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活動之三〉,《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73-95。
    許丙丁等,1961,〈鹿耳門古港道里方位考〉,《台灣風物》11(9):3-34。
    許炳南,1961,〈鹿耳門天上聖母像之考據〉,《台灣風物》11(7):12-15。
    許嘉明,1973,〈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研院民族所集刊》38:165-190。
    陳元煦,2003,〈莆田人普遍信仰媽祖的原因:兼談「娘媽」名稱的由來及其演變〉,收錄於林美容、張珣、蔡相煇主編《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台灣宗教學會;北港: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頁260-283。
    陳美華,2009a,〈導論: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宗教、政治與族群〉,收錄於李豐楙、林長寬、陳美華、蔡宗德、蔡源林合著,《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宗教與認同:伊斯蘭、佛教與華人信仰》,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頁xxiii-xxxvii。
    ───,2009b,〈馬來西亞的漢語系佛教:歷史的足跡、近現代的再傳入與在地紮根〉,收錄於李豐楙、林長寬、陳美華、蔡宗德、蔡源林合著,《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宗教與認同:伊斯蘭、佛教與華人信仰》,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頁53-121。
    ───,2009c,〈馬來西亞佛教總會的國家和文化認同〉,收錄於李豐楙、林長寬、陳美華、蔡宗德、蔡源林合著,《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宗教與認同:伊斯蘭、佛教與華人信仰》,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頁221-266。
    陳國燦、胡先哲,2018,〈略論古代浙東沿海地區觀音信仰的海神化〉,《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9-34。
    陳清香,1973,〈觀音菩薩的形像研究〉,《華岡佛學學報》3:57-78。臺北:中華學 術院佛學研究所。
    ───,2011,〈來自普陀山的毗盧觀音〉,《慧炬雜誌》564:33-38。
    陳緯華,2012,〈資本、國家與宗教:「場域」視角下的當代民間信仰變遷〉,《台灣社會學》23:1-49。
    鹿耳門聖母廟董事會,1961,〈鹿耳門天上聖母像暨聖母廟遺跡辨正〉,《台灣風物》11(7):7-11。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2006〈泰山女神信仰中的權力、性別與多元文化〉,收錄於韋思諦(Stephen C. Averill)編;陳仲丹譯,《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頁116-142。(原版:1997)
    ───,2009,〈上下泰山:中國民間信仰政治中的碧霞元君(約公元1500年至1949年)〉,《新史學》20(4):169-211。
    焦 杰,2017,〈唐高宗武則天時期的婦女崇佛與觀音的女性化〉,《平頂山學院學報》32(4):102-105。
    黃柏棋,2004,〈從王權觀的轉化看斯里蘭卡佛教史詩與僧伽羅意識之形塑〉,《台灣宗教研究》4(1):1-35。
    ───,2009,〈前景未卜之印度宗教社群衝突〉,「宗教、暴力與和平學術研討會」論文。
    黃美英,1993,〈媽祖香火與神威的建構〉,《歷史月刊》63:43-46。
    ───,1995,〈香火與女人:媽祖信仰與儀式的性別意涵〉,收錄於《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印,頁537-549。
    ───,1996,〈宗教與性別文化:台灣女神信奉初探〉,收錄於《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頁297-325。
    ───,1998,〈台灣媽祖信仰的歷史文化特色〉,刊於《澳門媽祖論文集》,澳門:澳門海事博物館、澳門文化研究會合編,頁109-113。
    ───,2005,〈埔里「四庄番」與「噶哈巫」:地域與族群的認同意識〉,發表於「2005南投縣平埔族群文化研討會」,埔里:暨南國際大學。
    ───,2010,〈以「噶哈巫」為名:家族的詮釋與社群認同〉,收於黃美英主編,《噶哈巫:家族老照片》,埔里:普羅文化出版,頁251-271;另收於潘英海主編,2014,《劉枝萬與水沙連區域研究》,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社,頁119-246。
    ───,2012,〈聖母難為:媽祖信仰的政治與性別意涵〉,收錄於《2012臺中媽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頁91-114。
    ───,2015,〈噶哈巫的祭典演變與現代意涵〉,收錄於《2015南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頁19-52。
    ───,2016〈埔里恒吉宮媽祖的跨族群與區域性意涵〉,收錄於《2016臺中媽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頁419-458。
    ───,2018,〈番界之神:跨祖籍與跨族群的台灣媽祖信仰〉,收錄於溫宗翰、洪瑩發、楊玉君主編,《台灣民俗學青年論集》,臺北:豐饒出版社,頁2-16。
    ───,2019,〈不婚與孝道:媽祖、妙善與碧霞元君的比較研究〉,收錄於《宗教與性別:傳統宗教中女性的形象、組織與禁忌論文集》,臺中:財團法人臺中樂成宮、中興大學歷史學系,頁91-114。
    黃敦厚,2015,〈清代埔里的大甲移民與媽祖信仰〉,收錄於《2015南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頁79-96。
    楊美惠(Yang, Mayfair)著;陳美華譯,2003,〈橫跨台灣海峽的女神媽祖:國界、 進香和衛星電視〉,收錄於林美容、張珣、蔡相煇主編《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台灣宗教學會;北港: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頁206-233。
    溫宗翰,2012,〈論媽祖信仰與儀式的春季祭儀性質〉,收錄於《媽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市文化局,頁165-181。
    廖迪生,1999,〈地方認同的塑造:香港天后崇拜的文化詮釋〉,收錄於《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文集》,香港:學峰文化,頁222-235。
    廖漢臣,1965,〈北港朝天宮與其祭典〉,《台灣文獻》16(3):69-83。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2,《大甲媽祖進香》,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初版:1988)
    劉枝萬,1960,〈台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台灣文獻》11(2):37-236。
    ───,1978,〈清代台灣之佛教寺廟〉,收錄於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八)──台灣佛教篇》,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頁187-232。
    ───,1994,〈台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台灣風物》44(1):15-29。
    劉雪瓊,2011,〈高雄內門紫竹寺傳說對聚落認同之研究〉,《高雄文獻》1( 3-4):42-71。
    歐大年,2004,〈歷史、文獻和實地調查:研究中國宗教的綜合方法〉,《歷史人類學學刊》2(1):197-205。〔原:Overmyer, Daniel L.. 1998. “History, Texts and fieldwork: a combined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 Speech at the Department of Religion,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July.〕
    ───,2007,〈神明、神媒、聖徒和遶境:從中國文化觀點比較地方民間信仰傳統〉,收錄於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編,《宗教信仰與想像》,香港:香港城市大學,頁1-18。
    鄭振滿,2011,〈安平的廟宇與儀式傳統〉,《臺南府城歷史特展專刊》,台南:台灣歷史博物館。
    蔡相煇,1984,〈明鄭時代台灣之媽祖崇祀〉,《臺北文獻》59:263-272。
    ───,1985,〈媽祖信仰起源新考〉,《高雄文獻》22/23:51-75。
    ───,1988,〈台灣之媽祖崇祀〉,收錄於台灣省文獻會編,《慶祝成立四十周年紀念論文專輯》,臺中:台灣省文獻會,187-214。
    蔡源林,2004,〈從伊斯蘭法的公共論述看馬來西亞社群主義的建構〉,《亞太研究論壇》23:15-36。
    盧嘉興,1983,〈明鄭有無奉祀媽祖考〉,《台灣文獻》34(4):45-47。重載於1983,《臺南文化》16:63-88;亦重載於1984,《台灣研究彙集》24:4-37。
    ───,1983,〈明鄭有無奉祀媽祖考〉,《台灣文獻》34(4):45-57。
    蕭鳳霞,2009,〈反思歷史人類學〉,《歷史人類學學刊》7(2):105-137。
    謝重光,1992,〈媽祖與我國古代河神、海神的比較研究〉,收錄於林文豪編《海外學人論媽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頁94-109。
    謝繼昌,1973,〈水利和社會文化之適應:藍城村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36:57-78。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藍吉富,2007,〈寺院巡禮與觀音信仰〉,收錄於釋聖嚴等著,《觀世音菩薩與現代社會》,臺北:法鼓文化,頁351-353。
    顏尚文,2001,〈赤山龍湖巖觀音信仰與嘉義縣赤山保地區的發展(1661-1895)〉,《台灣師大歷史學報》29:95-132。
    ───,2003,〈清代以來嘉義市觀音信仰寺廟類型之發展〉,《臺大佛學研究》8:200-235。
    釋永東,2012,〈台灣三十三番觀音靈場之現況研究〉,《台灣文獻季刊》63(3):303-338。
    釋慧嚴,1995,〈台灣佛教史前期〉,《中華佛學學報》8:264-305。
    ───,1996,〈明末清初閩台佛教的互動〉,《中華佛學學報》9:209-242。

    (二)日文、英文
    伊能嘉矩,1899,〈埔里社平原に於ける熟蕃〉,《蕃情研究會誌》2:31-66。
    Bourdieu, Pierre. 1991.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Religious Field,” Comparative Social Research 13:1-44.
    Bynum, Caroline Walker. 1986. “Introduction: The Complexity of Symbols,” pp. 1-22, in Caroline Walker Bynum, Stevan Harrell, and Paula Richman eds. Gender and Religion: On the Complexity of Symbols, Boston: Beacon Press..
    Dumont, Louis. 1999. “Appendix D: Nationalism and Communalism,” pp. 314-334, in Louis Dumont, Homo Hierarchicus: The Caste System and its Implications,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 Michael. 1991. “Governmentality,” pp. 87-104, in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eertz, Clifford. 1963.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 pp. 105-157, in Clifford Geertz eds.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Harrell, Stevan. 1986. “Men, Women, and Ghosts in Taiwanese Folk Religion,” pp. 97-116, in Caroline Walker Bynum, Stevan Harrell, and Paula Richman eds. Gender and Religion: On the Complexity of Symbols, Boston: Beacon Press.
    Ji, Zhe. 2008. “Secularization as Religious Restructuring: Statist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Buddhism and Its Paradoxes,” pp. 233-260, in Mayfair Mei-hui Yang eds. Chinese Religiosities: Afflictions of Modernity and State Forma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gerwey, John. 1992. “The Pilgrimage to Wu-tang Shan,” pp. 293-332, in Susan Naquin & Chün-fang Yü eds.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aquin, Susan. 1992. “The Peking Pilgrimage to Miao-feng Shan: Religions Organizations and Sacred Site,” pp 333-377, in Susan Naquin & Chün-fang Yü eds.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yitray, Vivian-Lee. 2007. “Question of gender in Tianhou/ Mazu scholarship,” pp. 127-168, in 張珣 and 葉春榮 eds. 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 臺北: 南天書局。
    Paden , William E. 2005 . “Comparative Religion,” in John R. Hinnells, ed.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pp.208-225. London: Routledge.
    Sangren, P. Steven. 1983. “Female Gender in Chinese Religious Symbols: Kuan Yin, Ma Tsu, and ‘the Eternal Mother’,” Signs 9: 4-25.
    ───. 1988. “History and The Rhetoric of Legitimacy: The Ma Tsu Cult of Taiwan,”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ety and History 30: 674-697.
    ───.1993. “Power and Transcendence in the Ma Tsu Pilgrimages of Taiwan,” American Ethnologist 20(3): 564-582.
    ───. 2003. “American Anthropology and the Study of Mazu Worship,” pp. 7-24, in 林美容, 張珣, and 蔡相煇 eds. 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 台灣宗教學會, 北港: 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
    Watson, James L.. 1985.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 pp, 292-324, in David Johnson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olf, Arthur P.. 1974,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pp. 131-182, in Arthur P. Wolf eds.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四、學位論文
    王志中,1990,《埔里盆地聚落演化的歷史考察》,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芝君,2009,《現代社會中的觀音信仰──理論與現象之探究》,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王秋惠,2005,《府城寺廟奉祀觀音之研究》,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健忠,2010,《臺南府城路關之探究──以大天后宮為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鴻明,2008,《媽祖信仰與地方政治生態互動模式之研究──以大甲鎮瀾宮人事組織與選舉方式為中心考察》,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志忠,2005,《內門地區宋江陣之研究》,臺南: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論。
    林素梅,2003,《臺南市媽祖信仰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正略,1992,《清代台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正略,2009,《日治時期埔里的殖民統治與地方發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侯明福,2011,《組織與活動──臺南府城大觀音亭興濟宮的發展與變化》,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柯明章,2005,《媽祖信仰與政治──以大甲媽祖為例(1949-2000)》,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洪瑩發,2005,《戰後大甲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轉變》,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論。
    徐一智,2007,《明代觀音信仰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
    連瑞枝,2003,《王權、觀音與妙香古國:十至十五世紀雲南洱海地區的傳說與歷史》,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
    程士毅,1984,《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英,1992,《權力與情感的交融:媽祖進香儀式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2《默照禪在現代生活的運用──教材的編製與推行》,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碩士班研修畢業呈現。
    ───,2015《《壇經》「見性成佛」的當代詮釋與實踐──以聖嚴法師為主》,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碩士論文。
    黃敦厚,2012,《台灣媽祖信仰與商人精神──以大甲、北港媽祖為研究中心》,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鈴雅,2019,《臺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信仰與信仰活動之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劉妮玲,1980,《清代台灣民變研究》,臺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劉蔡春美,2002,《當代台灣觀音信仰的研究:以七個道場為例》,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百興,1990,《清代台灣(南)府城空間變遷的論述》,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信宏,2020,《清代台灣宮廟赴湄洲進香之研究──以鹿港天后宮和新竹長和宮為中心》,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全正,2001,《台灣民間佛教「巖仔」信仰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五、網路資料
    「何謂朝山」,http://dharma.fgs.org.tw/shrine/fgsastw8z/new_page_25.htm。
    (2022年03月23日瀏覽)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網站,「觀音山」,
    http://www.northguan-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3283。
    (2022年03月23日瀏覽)
    本報新竹訊,「33石觀音 豐富新竹十八尖山內涵」,人間福報,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121209。
    (2022年03月23日瀏覽)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網站,「開山因緣」
    http://fagushan.ddm.org.tw/content/about/about.aspx。
    佛光山朝山禮佛修持系列報導,「朝山的意義」,(2022年03月23日瀏覽)https://www.fgs.org.tw/2006active/95chao-shan/01.htm。
    李豐楙、劉怡君,「遶境」,全國宗教資訊網,(2022年03月23日瀏覽)
    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224&fbclid=IwAR0dSfkBquOLApd83LDTmskq3CtzofU_cNBm8_V3xqPCbinrZVIViUbNhz8。
    李利安,「中國觀音信仰的基本體系,佛學研究網,(2022年03月23日瀏覽)
    http://www.wuys.com/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8534。
    龍山寺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E%8D%E5%B1%B1%E5%AF%BA。(2022年03月23日瀏覽)
    台灣佛寺時空平臺,http://buddhistinformatics.dila.edu.tw/taiwanbudgis/。
    (2022年03月23日瀏覽)
    鄭振滿,〈安平的廟宇與儀式傳統〉,(2022年05月03日瀏覽)https://crlhd.xm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01/f7/9dad26974fd29b2717b8e044febe/e66cb7b5- fed-4fe1-a1e5-5e5f3adaa393.pdf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11565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6503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1693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50301.pdf3203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