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4213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451/144438 (79%)
Visitors : 51284937      Online Users : 89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135


    Title: 論侯孝賢電影中的表演調度
    The mise-en-scene of performance in Hou Hsiao-Hsien’s films
    Authors: 蔡宜汎
    Tsai, I-Fan
    Contributors: 陳芳明
    Chen, Fang-Ming
    蔡宜汎
    Tsai, I-Fan
    Keywords: 侯孝賢
    巴贊
    表演調度
    舒淇
    Hou Hsaio-Hsien
    Andre Bazin
    Mise-en-scene of performance
    Shu Qi
    Date: 2022
    Issue Date: 2022-10-05 09:17:49 (UTC+8)
    Abstract: 本文以探討「侯孝賢電影中的表演調度」為主題,主要研究範疇為《兒子的大玩偶》(1983)到《刺客聶隱娘》(2015)共16部電影作品。論文主要分成四部分論述:一是描述侯孝賢電影的表演調度演進史。二是建構侯孝賢以表演調度為核心的導演思考及創作論。三是從演員舒淇與其合作的表演風格轉變,論證侯孝賢運用其表演調度手法引導演員所塑造出的表演深度。四是以《刺客聶隱娘》論侯孝賢的晚近風格,透過表演文本分析展示本論文的表演分析系統與思考脈絡以及分析成果,以下簡述各章重點。

    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綜論侯孝賢開啟其獨特的表演調度思考的背景、演變過程和逐漸的核心轉移。本章逐片細讀電影表演文本與劇本,反覆對照分析與辯證,主要參照巴贊對新寫實主義電影的表演論述,明晰侯孝賢藉由推動表演的即興現場以致更改、延伸發展劇本設定的創作方法,從純粹寫實逐漸轉變到關注個人存在的當下抉擇,其後期作品逐漸脫離了巴贊所推崇的寫實主義「深焦長鏡頭」。

    第三章以歸納法重建侯孝賢以表演調度為核心的創作論,從他的拍攝與思考脈絡中統整且建構出獨屬於侯孝賢的導演理論。本章借用心理學巨擘薩提爾所提出的冰山理論,與侯孝賢引導演員投入的觀點產生互動,闡發侯孝賢獨有的冰山創作理論,探析其核心的創作觀點:反對以文本情節為中心戲劇性、劇本的可變動性以及絕對信賴演員的態度,本於此發展出非職業演員的運用及即興現場的限制與自由,剖析他在創作環節中不斷拉進「角色—演員」距離的方法。

    第四章以實證法溯因推理,透過明星舒淇與侯孝賢的合作,從其明星形象到影像表演的轉型,並逐漸成為演員作者的主動性,驗證侯孝賢的導演創作思考對演員表演的啟發、深刻化與影響,其中借用尤金諾.芭芭的表演人類學以及戴爾的明星理論相互參照。

    第五章透過《刺客聶隱娘》(2015)的深入分析、對照表演文本與劇本,探究侯孝賢的晚期風格。本章汲取《後戲劇劇場》的觀點佐以帕維斯(Partice Pavis)之表演分析理論(performance analysis)作為依據,探討侯孝賢晚近的表演文本呈現出的「時間的層次感」,以此對文字劇本產生的框架挪移以及形塑出角色發自內在超越因果的自由抉擇,並進一步反思電影評論以文本為單一中心的困境。第六章則為結論,論述侯孝賢透過「無我」的表演調度所締造的電影美學成就。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ise-en-scene of performance in Hou Hsiao-Hsien`s 16 films, from The Sandwich Man (1983) to The Assassin (2015). The research consists of four parts: First, i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se-en-scene of performance in Hou`s films. Second, it establishes Hou’s directori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with the mise-en-scene of performance at the core. Third, through changes in the performance style of actress Shu Qi in her collaboration with Hou,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ways that Hou uses his performance mise-en-scene techniques to direct actors to build the depth of performance. Fourth, it analyzes The Assassin to examine Hou’s late style. The performance text analysis shows the research thinking context, the system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focuses of each chapter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is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 2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how Hou formed the ideas for his unique performance mise-en-scene, hi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his gradual shift in focus. This chapter closely studies the performance text and script text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dialectics. Referencing the writings of Andre Bazin on the performance in Neorealism, the chapter sheds light on Hou’s approach to directing performance through improvising as well as his changing and expanding settings in the script. Shifting from pure realism to the immediate moment of an individual`s decision, Hou’s later work slowly moves away from the deep focus shot in the Bazinian realism.

    Chapter 3 summarizes and reconstructs Hou’s creative approach to the mise-en-scene of performance as the core. Through the background context of Hou’s shooting and thinking, the chapter constructs a unique director’s theory of Hou. Studying Hou’s direction of the a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nowned psychotherapist Virginia Satir’s Iceberg Theory, the chapter elaborates on Hou’s unique filmmaking theory and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his creative viewpoint: opposing the plot-centered dramatic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script, and the absolute trust in actors, which he bases on to develop his work with non-professional actors and the freedom and limitations of improvisation. The chapter analyzes his approach to closing the gap between the “character” and the “actor” in various creative aspect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asoning method, the fourth chapter explores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famous actress Shu Qi and Hou and traces her proactive transformation from her stardom image to a film performer and eventually into an auteur actress. It verifies the inspiration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f Hou’s directorial thinking on actors’ performances with references to Eugenio Barba’s idea of Theatre Anthropology and Richard Dyer’s star theory.

    The fifth chapter explores Hou`s late style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Assassin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text and the script text. The chapter borrows the perspective of Postdramatic theatre and Patrice Pavis’ performanc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layers of time” in the performance text in the later work of Hou. In this way, the performance text reframes the script text, building up the characters` self-owned freedom of choice beyond causality. The chapter also reflects on the predicament of film criticism focusing on the text as a single source. The sixth chapter concludes and summarizes Hou’s achievement in film aesthetics through his spontaneous and organic mise-en-scene of performance.
    Reference: 主要參考文獻
    一、侯孝賢電影
    侯孝賢:《就是溜溜的她》,台北金世紀影片公司,1980年。
    侯孝賢:《在那河畔青青草》,台北東大有限公司,1981年。
    侯孝賢:《風兒踢踏踩》,台北金世紀影片公司,1982年。
    侯孝賢:《風櫃來的人》,台北萬年青有限公司,1983年。
    侯孝賢:《光陰的故事》第一段〈兒子的大玩偶〉,台北三一有限公司,1983 年。
    侯孝賢:《冬冬的假期》,台北萬寶路有限公司,1984年。
    侯孝賢:《童年往事》,台北中央電影公司,1985年。
    侯孝賢:《戀戀風塵》,台北中央電影公司,1986年。
    侯孝賢:《尼羅河女兒》,台北學甫有限公司,1987年。
    侯孝賢:《悲情城市》,台北年代,1989年。
    侯孝賢:《戲夢人生》,台北年代,1993年。
    侯孝賢:《好男好女》,台北侯孝賢電影社有限公司,1995年。
    侯孝賢:《南國再見,南國》,台北侯孝賢電影社有限公司,1996年。
    侯孝賢:《海上花》,台北侯孝賢映像製作有限公司,1998年。
    侯孝賢:《千禧曼波》,台北侯孝賢映像製作有限公司,2001年。
    侯孝賢:《珈琲時光》,日本松竹電影公司,2003年。
    侯孝賢:《最好的時光》,台北三視多媒體網路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侯孝賢:《紅氣球之旅》,台北三視多媒體網路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侯孝賢:《刺客聶隱娘》:光點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寰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華策影業有限公司
    中國夢電影文化產業有限公司,2015年。

    二、楊德昌電影
    楊德昌:《光陰的故事》第二段〈指望〉,1982年。
    楊德昌:《海灘的一天》,1983年。
    楊德昌:《青梅竹馬》,1985年。
    楊德昌:《恐怖份子》,1986年。
    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年。
    楊德昌:《獨立時代》,1994年。
    楊德昌:《麻將》,1996年。
    楊德昌:《一一》,2000年。

    三、與侯孝賢共同創作/合作記錄、劇本、訪談
    (按姓氏筆劃)
    Burdeau, Emmanuel(艾曼紐.布爾多)訪問,林晏夙翻譯整理:〈侯孝賢訪談〉,《侯孝賢》(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年)。
    白睿文編訪、朱天文校訂:《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白睿文:《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石朝穎:〈與侯孝賢談「風櫃」與「冬冬」〉,《今日電影》第167期,1984年10月。
    朱天文:〈電影專輯,拍片隨記:導演作者著述〉,《幼獅少年》第117期1986年7月。
    朱天文:《好男好女—侯孝賢拍片筆記、分場、分鏡劇本》(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6月)。
    朱天文、侯孝賢:《極上之夢—海上花電影全紀錄》(台北:遠流出版事業 1998年10月)。
    朱天文:《最好的時光:侯孝賢電影紀錄》(台北:印刻出版社,2008年2月)。
    朱天文:《朱天文作品集9:劇照會說話(圖文集)》(台北:印刻出版社,2008 年)。
    朱天文:《紅氣球的旅行:侯孝賢電影紀錄續編》(山東:山東畫報出版,2009年)。
    朱天文:《千禧曼波:電影原著中英文劇本》(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李天祿口述、曾郁雯撰錄《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台北:遠流出版事業1993年5月)。
    吳念真、朱天文:《悲情城市》(台北:三三書坊,1989年11月)。
    吳念真、朱天文:《戀戀風塵》(台北:遠流出版事業,1989年10月)。
    卓伯棠:《侯孝賢電影講座》(香港:天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2月)。
    林文淇等著、毛雅芬編:《珈琲時光.索引》(台北:三視多媒體,2004年)。
    侯孝賢、吳念真、朱天文:《戲夢人生——侯孝賢電影分鏡劇本》(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5月)。
    紀錄片-姜秀瓊、關本良:《Focus Inside:《乘著光影旅行》的故事》(台北:漫遊者文化,2010年)。
    紀錄片-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侯孝賢畫像》(台北:鼎立娛樂有限公司出品,1997年)。
    紀錄片-是枝裕和:《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與楊德昌》(日本:富士電視台,1993年)。
    紀錄片-林文龍:《侯孝賢說侯孝賢》(2015年)。2019年2月23日取自https://reurl.cc/oe0kNq。
    黃文英、曹智偉:《海上繁華錄—海上花的影像美感》(台北:遠流出版事業 ,1998年10月)。
    黃婷:《千禧曼波電影筆記》(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11月)。
    謝海盟:《行雲紀:《刺客聶隱娘》拍攝側錄》(台北:印刻出版社,2015年)。
    蕭菊貞:〈蕭菊貞專訪侯孝賢〉,網路平台「TV&MOVIE」: 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66788。

    三、中文文獻
    (一)專書(按姓氏筆畫)
    1.翻譯書籍
    Olivier Assayas等著,林志明等譯:《侯孝賢》(Hou Hsiao-hsien)(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年12月)。
    David Mamet著,曾偉禎譯:《導演功課》(台北:遠流出版,2020年)。

    Declan Donnellan,馬汀尼、陳大任譯:《演員與標靶》(台北:聲音空間,2010年)。
    Rober Brustein著,劉森堯、鄧伯宸譯:《寫給青年演員們--以及熱愛表演的你和我》(台北:立緒出版社,2009年)。
    Udden, James(詹姆斯.烏登)著,黃文杰譯:《無人是孤島 侯孝賢的電影世界》 (No Man an Island: Th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
    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well)著;游惠貞、李顯立譯:《電影意義的追尋:電影解讀手法的剖析與反思》(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年)。
    大衛.鮑德威爾 (David Bordwell),克莉絲汀.湯普遜(Kristin Thompson):《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第十版)(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2013年)。
    尤金諾.芭芭(Eugenio Barba)著,丁凡譯:《劇場人類學辭典:表演者的秘藝》(台北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2年)。
    艾德華.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彭淮棟譯:《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10年)。
    史坦尼斯拉夫斯著;鄭君里、章泯譯:《演員的自我修養》(台北:新銳文創,2013年)。
    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崔君衍譯:《電影是什麼》(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肯.丹尼爾(Ken Bancyger)著,吉小倩譯:《導演思維》(北京:世界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夏布洛著、繆詠華譯:《如何拍電影:夏布洛觀點》(台北:桂冠出版2004年)。
    茱迪絲.衛斯頓(Judith Weston)著,何平、何和譯:《電影表演──導演必修課》(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康德(Kant, Immanuel, 1724-1804)著,牟宗三譯:《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上冊)(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雅克琳娜.納卡什著,李銳、王迪譯:《電影演員》(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
    斯坦利‧卡維爾:《看見的世界──關於電影本體論的思考》(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0年)。
    葉蓁(June Yip),黃宛瑜譯:《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Envisioning Taiwan: Fiction, Cinema, and the Nation in the Cultural Imaginary)(台北:書林,2011年)。
    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約翰‧貝曼 (John Banmen)、珍‧歌柏 (Jane Geber)、瑪莉亞‧葛茉莉 (Maria Gomori)原著;林沈明瑩、陳登義、楊蓓譯:《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漢斯-蒂斯雷曼(Hans-Thies Lehmann)著,李亦男譯:《後戲劇劇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熱奈特(Gérard Genette),王文融譯(民 79)。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中文著作
    明.憨山釋德清註:《莊子內篇注》(台北:廣文書局影本,1991年)。
    小野:《一個運動的開始》(台北:時報文化,1986年)。
    王昀燕:《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台北:商務印書館,2014年)。
    朱天文著、趙曼如編:《朱天文電影小說集》(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朱天文:《炎夏之都》(上海:上海文藝,2001年)。
    朱天文:《巫言》(台北市:印刻出版社,2008年2月)。
    朱宏章:《導演與演員一起工作:談史坦尼斯拉夫基體系運用經驗》(台北:威秀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
    李亞梅總編輯:《台灣新電影二十年》(台北:台北金馬影展執委會,2003年)。
    李屏賓:《光影詩人李屏賓》(台北:田園城市,2009年)。
    杜德利•安德魯(Dudley Andrew)著,陳國富譯:《電影理論》(The Major Film Theory)(台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
    林文淇、王玉燕主編:《臺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臺灣影人》(台北:書林
    出版公司,2010年)。
    林文淇等著:《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林文淇等著:《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的城市、歷史、美學》(台北: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2015年)。
    林年同:《鏡游》(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洛楓:《情書光影:洛楓藝術評論集1》(香港:點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洛楓:《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香港:三聯書局,2008年)。
    孫松榮:《入鏡|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台北:五南書局,2014年)。
    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死: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市〉》(台北:唐山,1991),
    張愛玲:《張看》(台北:皇冠,1997年)。
    張靚蓓:《電影靈魂深度的溝通者:廖慶松》(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9年)。
    張靚蓓:《凝望.時代─穿越悲情城市二十年》(台北:田園城市,2011年)。
    張靚蓓:《聲色盒子:音效大師杜篤之的電影路》(台北:大塊文化,2009年)。
    黃儀冠:《從文字書寫到影像傳播—台灣「文學電影」之跨媒介改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1年)。
    程予誠:《電影敘事影像美學:剪接理論與實證》(台北:志文出版社,2001年)。
    陳相因等著:《聶隱娘的前世今生》(台北:時報出版,2016年)。
    陳儒修著,羅頗誠翻譯:《臺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
    焦雄屏:《台灣新電影》(台北:遠流出版,1990年)。
    焦雄屏:《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
    焦雄屏:《時代顯影》(台北:遠流,1998年)。
    楊小濱著:《你想了解的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但又沒敢問拉岡的)》(台北:印刻出版社,2013年)。
    謝世宗:《侯孝賢的凝視—抒情傳統、文本互涉與文化政治》(台北:群學出版社,2021年)。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出版社,1995年)。
    饒曙光等著:《電影要從非電影處來──侯孝賢電影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年)。

    (二)單篇論文/文章(按發表年份排列)
    Ian Bunting著、岑溢成譯:〈哲學之基本概念(五)──私人語言論證〉,《鵝湖月刊》第105期(1984年3月),頁41-54。
    盧非易:〈近四十年台灣地區電影學術研究與出版概況〉,《廣播與電視》第一卷第3期(1993年12月)。
    蓮實重彥著,張昌彥譯:〈考古學的恍惚:談侯孝賢的《悲情城市》〉,《電影欣賞》第13卷第1期,1995 年。
    後藤隆至著,劉德仁譯:〈電影《悲情城市》與台灣〉,《電影欣賞》第 13 卷第1期(1995年)。
    陳儒修:〈迷失在歷史、現實、與幻象之間的《好男好女》〉,《影響》第63期(1995年)。
    陳儒修:〈歷史與記憶:《好男好女》到《超級大國民》〉,《中外文學》第 293 期(1996年)。
    張靚蓓:〈台灣廣告,有電影的味道:想尋找侯孝賢導演的身影嗎?請緊盯電視螢光幕〉,《華航雜誌》第86卷第6期(1997年)。
    林文淇:〈九0年代台灣都市電影中的歷史空間與家/國〉,《中外文學》第27卷第5期(1998年10月)。
    李振亞:〈從歷史的回憶到空間的想像:侯孝賢電影中都市影像的失落〉,《中外文學》第27卷第5期(1998年10月),頁120-135。
    葉月瑜:〈臺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中外文學》第 27 卷第 8 期(1999年1月)。
    李義達訪問:〈侯孝賢的電影人生〉,《電影欣賞》第99期(1999年5月),頁76-83。
    簡素琤:〈文字與影像的跨越:從朱天文安安的假期童年憶往式的鄉愁到侯孝賢冬冬的假期土地凝視的超越與體悟〉,《電影欣賞》第18卷第3期,2000年3-5月,頁94-95。
    艾曼紐•布爾多著,林志明譯:〈間接的偶然〉,Olivier Assayas 等著,林志明等譯:《侯孝賢》(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年12月),頁33-44。
    賈克•龐班諾著,林志明譯:〈影戲之光〉,Olivier Assayas 等著,林志明等譯:《侯孝賢》(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年12月),頁66-69。
    李幼新:〈楊德昌的《一一》與侯孝賢的《千禧曼波》〉,《世界電影》第403期(2002年7月)。
    孫松榮:〈蔡明亮電影中身體影像-陌生與懷舊〉,《蕉風》489期(2003年1月),頁54 –70
    張靚蓓:〈侯孝賢--長鏡頭下的歷史凝視〉,《Look》第91期(2004年4月)。
    呂彤鄰著,蕭聿譯:〈從無聲的父親到父親的聲音侯孝賢:《童年往事》、《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大陸台灣文化論壇新電影與現代性》(2004年),頁139-148。
    蓮實重彥著,劉慕沙譯:〈侯孝賢、從香港碼頭到白山通人行道〉,《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5期(2004年11月)。
    伊格言:〈超人的咖啡時光:皮克斯《超人特攻隊》與侯孝賢《咖啡時光》〉,《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85期(2005年2月)。
    范銘如:〈騎著仙女棒的女巫──評《巫言》〉,《印刻生活文學誌》第4
    卷第九期(2008年5月),頁144-145。
    侯孝賢演講,楊佳嫻記錄撰文:〈細節•寫實•生活〉,《印刻文學生活誌》第58期(2008年6月)。
    林文淇:〈「醚味」與侯孝賢電影詩學〉,《電影欣賞學刊》第25期(2007年3月)。
    周慧玲:〈不只是表演:明星過程、性別越界與身體表演──從張國榮談起〉,《戲劇研究》第3期(2009年1月),頁217-248。
    謝世宗:〈後現代、歷史電影與真實性:重探侯孝賢的《好男好女》〉,《中外文學》第38卷第4期(2009年12月)。
    林偉瑜:〈「怎麼說」.「說什麼」.「說是什麼」─中國當代劇場導演林兆華 的導表演美 學戲劇學刊》〉《戲劇學刊》第十一期(2010年),頁269-327。
    孫松榮:〈「複訪電影」的幽靈效應:論侯孝賢的《珈琲時光》與《紅氣球》之 「跨影像性」〉,《中外文學》第39卷第4期(2010年12月)。
    張小虹:〈巴黎長鏡頭:侯孝賢與《紅氣球》〉,《中外文學》第40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39-73。
    王敬翔記錄:〈從地緣情感到文化想像力:張小虹訪談朱天文、侯孝賢〉,《印刻文學生活誌》第8卷第8期(2012年4月)。
    林文淇:〈鄉村城市:侯孝賢與陳坤厚城市喜劇中的臺北〉,《藝術學研究》第11期(2012年12月)。
    謝世宗:〈再探侯孝賢《風櫃來的人》:一個互文關係的研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7期(2013年10月)。
    686(詹正德):〈時光的味道──從《煮海時光》談侯孝賢導演的創作方法〉,《本本/A Book》雙月刊第5期(2014年)。
    周慧玲:〈臺灣現代劇場的產業想像:一個「參與觀察者」的劇場民族誌
    初步書寫〉,《戲劇研究》第13期(2014年1月),頁145-174。
    印刻文學生活誌編輯:〈三十年來最不取悅世界的導演── 侯孝賢專刊〉。《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43期(2015年,7月),頁30。
    林偉瑜:〈多重意識的戲劇時空與表演—李六乙「純粹戲劇」及其《原野》之表演分析〉,《戲劇研究》第二十四期(2019年7月),頁69-116。
    盧偉力:〈香港新浪潮電影的訊息系統〉,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系主辦「第四屆台灣與亞洲電影史國際研討會:1980年代台灣與香港電影交流」(2019年4月)。
    盧偉力:〈從憂鬱的反叛到性格的演繹——談張國榮的 銀幕形象〉,轉載《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張國榮專輯》(2019年7月),頁38-43。

    (三)學位論文(按發表年份排列)
    蔡佩娟:《〈悲情城市〉的論述建構:市場行銷、類型與歷史敘事》(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沈雨亭:《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學系學士論文,1996年)。
    張育嘉:《表演者的秘密:尤金諾.芭芭及其劇場人類學研究》(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系碩士論文,1997年)。
    黃美鳳:《侯孝賢電影暨其美學涵義初探》(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1998年)。
    呂亭穎:《侯孝賢電影風格研究》(宜蘭: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張瓊云:《電影音樂的符號性─以侯孝賢的電影為例》(台北,東吳大學音樂學系,2000年)。
    張世倫:《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台北:政大新聞所碩士班論文,2001年)。
    林慧婷:《記憶、想像與歷史的疊印:電影《好男好女》的真實與虛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美融,〈另一種電影詩學:侯孝賢電影裡的火車-影像〉(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廖師宏:《侯孝賢電影中的青年群像與青春敘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0年)。
    古正宇:《侯孝賢電影中的客家意象研究》(台北: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2010年)。
    曾芷筠:《懷舊與侯孝賢都市電影美學:《戀戀風塵》、《南國再見,南國》、和《千禧曼波》(台北: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2011年)。
    申偉佩:《女性、城市、現代性――朱天文劇本與侯孝賢電影之互文研究
    (1987-2007)》(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2年)。
    楊雅君:《沈從文與侯孝賢風格之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
    史靄琍:《侯孝賢與蔡明亮之後:台灣電影於法國行銷之研究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英語學系學程碩士論文,2012年)。
    廖之綺:《跨地華語電影明星:香港電影產業與三地導演形塑的舒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徐玉蓮:《從電影《戲夢人生》解析侯孝賢的歷史意識》(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13年)。
    何佩芸: 《一顆星的誕生?論伊能靜在《好男好女》中明星表現的多重性》(台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駱穎慧:《侯孝賢電影中的女性聲音》(台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碩士論文,2019年)。
    林美惠的《武俠電影「臥虎藏龍」與「刺客聶隱娘」女性形象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四、外文文獻
    Christoper Lupke The Sinophon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 Culture, Style, Voice and Motion.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16).
    David Bordwell: Figures Traced in Light: On Cinematic Stag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pp. 186-237.
    Emilie Yueh-yeh and Darrell William Davis: Taiwan Film Directors: A Treasure Isla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 pp. 133-176.
    James Udden (2009) No man an Island: Th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June Yip:Envisioning Taiwan: Fiction, Cinema, and the Nature in the Cultural Imagina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2004).
    Pavis, Patrice(2003) Analyzing Performance: theater, dance, and film. Trans. David Williams. Ann Arbor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Tzvetan Todorov(1966), Les Catégories du récit littéraire ,Paris:Communications, 125-151.
    星野幸代、西村正男、薛化元編:《侯孝賢の詩学と時間のプリズム》(名古屋:あるむ,2012年)。

    五、網路資料
    Bordwell、James Udden, Csh譯:〈詹姆斯·烏登片場走訪記錄〉,https://www.gushiciku.cn/dc_dr/tEYEDavid Bordwell&James UddenDavid。瀏覽時間:2022年2月15日。
    女人迷主編Audrey Ko:〈荒涼世代裡尋找同類- 朱天文談聶隱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孤獨處境」〉,取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8263。瀏覽時間:2020年5月17日。
    北美華文作家協會:〈朱天文美南演講「文學與電影之間」報導〉,http://chinesewritersna.com/review/?page_id=22891
    大衛.鮑德威爾架設的電影研究網站:http://www.davidbordwell.net/books/figures_intro.php?ss=1。瀏覽時間:2022年2月15日。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115151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151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1622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51101.pdf28275KbAdobe PDF218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