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4185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1033869      在线人数 : 90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859


    题名: 緬甸僑生來台求學與就業之研究
    How Myanmar Overseas Chinese Study And Develop Careers In Taiwan
    作者: 許升洋
    Win, Kyaw
    贡献者: 于卓民
    Yu, Chwo-Ming
    許升洋
    Kyaw Win
    关键词: 僑生
    緬甸僑生
    僑生求學
    僑生就業
    僑生創業
    Overseas Chinese
    Myanmar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Overseas Chinese’s studying
    Overseas Chinese’s employment
    Overseas Chinese’s entrepreneurship
    日期: 2022
    上传时间: 2022-09-02 15:50:57 (UTC+8)
    摘要: 近年來隨著台灣少子化及人才市場的萎縮,台灣政府逐步放寬僑外生就業門檻及實施新南向政策,使得來台求學及畢業留台就業的僑生人數逐年上升。加上近兩年來,在台立足成功的僑生,如:周永明於今年成立玉山僑舍聯盟協助僑生在台求學及就業的培訓,以及群聯董事長潘健成到各校針對僑生招聘等,顯現出僑生在台生活的重要性。
    然而不同地區的僑生,其在台灣的適應狀況也多不相同。過去針對僑生的研究主要聚焦於僑教、僑生身份認同、僑生來台讀書及生活適應等方面的探討。極少對僑生在台就業有深入的研究,而對於僑生整個來台求學、就業及創業心路歷程的探討更為鮮少。
    因此本研究採個案訪談法及文獻印證的方式,探討來台念大學的緬甸僑生,有哪些因素影響其在台求學、就業及創業的歷程,並以馬來西亞僑生為驗證對象,試圖構建出僑生來台求學就業的研究架構。同時也透過受訪者的看法及建議,找出台灣政府可如何協助僑生更好地留學及在台就業,將這些優秀僑生轉化為台灣發展的人才動力。
    本研究發現,地主國(台灣)的政府法令,影響緬甸僑生在台求學與就業的彈性,且緬甸僑生的家庭經濟條件、教育背景及人格特質,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在台的緬甸僑生,大部分需要獨自賺取學雜費及生活開支,他們會把大量時間花在打工上。而教育的落差,使得原本基礎薄弱的緬甸僑生,在學業上遭遇到重大挑戰。加上緬甸僑生其交友圈較狹小,多數限於僑生朋友圈,很難融入台灣的生活圈。因而大大影響到其在台的學業、人際關係的發展、自我興趣的探索及在台的就業。並且隨著其在台求學歷程的轉變、就讀的大學科系、以及對僑居地及地主國產業趨勢及國家發展的了解,也影響其在台就業動機。
    本研究也發現,相較於緬甸僑生的害羞保守,馬來西亞僑生較開朗且自信,並且馬來西亞僑生的來台歷程也適用於本研究架構。另外,本研究也發現,僑生所就讀的科系,對其在台就業經歷(求職過程)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在分析完留台創業的4位僑生(3位緬甸僑生及1位馬來西亞僑生)的心路歷程及人格特質後,本研究歸納出其創業成功的因素在於肯吃苦耐勞、自律、有衝勁、勇敢果斷、目標導向、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一技之長及與將創業想法與僑居地連結的優勢。本研究也發現台灣政府在僑生的求學、就業、創業的輔導及協助上,並沒能提供貼合僑生的需求。最後對來台僑生及台灣政府,提出求學及就業方面的參考建議。
    This study adopts the method of case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verification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from Myanmar who come to Taiwan to study, find employment and start a business in Taiwan, and tries to construct a complete mental journey model of Myanmar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validated from Malaysia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host country affects the flexibility of Myanmar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to study and obtain employment in Taiwan. In addition, the family economic condition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lso had a certain degree of impact on their study and employment process in Taiwan.
    This study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shy and low self-esteem Myanmar overseas Chinese, Malaysia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re more open and confident. Its educational level, cultural customs (Fujian and Guangdong) and eating habit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aiwan, which also enables Malaysia overseas Chinese to quickly integrate into Taiwan’s life.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success of their entrepreneurial factors in the willingness to endure hardship, self-discipline, impetus, courageous and decisive, goal-oriented,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an advantage linked to the overseas Chinese home country.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Taiwan government has failed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to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in their study,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on study and employment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 and for the government.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 文章及書籍
    方慧(1995)。台北地區大學僑生生活適應之研究。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阮氏海(2014)。探討外籍生的人格特質對生活適應與學習效果的影響——以學
    校、輔助系統為干擾變項。元培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2012)。差異化教學與學生學習,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38期:1-
    2。
    李強、鄧建偉、曉箏(1999)。社會變遷與個人發展:生命歷程研究的正規化與方
    法。社會學研究,第6期:1-18。
    李靜兒(2004)。近半世紀的華僑教育(1950-2000)。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論
    文。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五南書局。
    林芳如(2010)。緬甸與僑生:跨國主體的形成與認同困境。國立交通大學社會
    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堂勛(2014)。在台僑生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為例。國立台
    灣海洋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添輝(2005)。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腿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
    析。台北:高點書店。
    施俊名(2004)。我國大學僑生留學選校關鍵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徐昌燕(2007)。大學僑生成功適應之質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
    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袁素娟、謝吳港、李雅卿丶翁杏如、林孟蘋(2001)。中部地區大學僑生求學現况
    及其輔導工作之調查,中山醫學雜誌,第12卷 1 期:55-67。
    高育幸(2019)。強化僑外生留台工作之策略性研究。台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陳治萍譯(1998),Mya Than 著。緬甸華人及其認同。華裔東南亞人,127-168。
    陳家聲、吳奕慧(2004)。華人創業家精神與創業模式。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
    陳迺臣(2001)。教育哲學(第三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虹雯、陳靜儀、蔡曉雯(2003)。僑生適應歷程與輔導。輔導季刊,第39卷3
    期:56-61。
    黃鏈華(1995)。外籍生適應問題及相關因素之探討。中華公共衛生雜誌,第15
    卷5期:457-468。
    蒋美華(2003)。大專僑生生活適應與生涯輔導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
    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楊仲青(2015)。新世紀緬甸僑生在台求學經歷與生活經驗輔導工作之建議。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楊極東(1975)。回國升學僑生在國内大學的生活適應研究。輔導月刊,第11卷
    7期:2-6。
    翟振孝(2006)。遷移、文化與認同:緬華移民的社群建構與跨國網絡。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文輝(1999)。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鄭世仁(2000)。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五南書局。
    劉俊男(2010)。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僑務委員會出國報告。台北市:行政院。
    劉冠吟(2013)。未育兒夫妻之生活滿意度。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
    系碩士論文。
    蘇玉龍、許雅惠、李信(2006)。海外僑生回國升讀大學之志願傾向、在學情況與
    其學業表現。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68期:197-220。

    (二) 網路資料來源
    大專校院境外學生概況(2022)。教育部。取自https://stats.moe.gov.tw/
    statedu/chart.aspx? pvalue=36。搜尋日期:2022年4月21 日。
    呂佳恩(2021/5/19)。群聯成長加速盼擴編積極向馬來西亞華僑招手。工商日
    報。取自https://ctee.com.tw/news/tech/459655.html。搜尋日期:2022年4月20 日。

    陳俐妏(2021/11/21)。群聯潘健成:啟動大幅度加薪 今年尾牙獎金一定創新高。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1121/Q4XXW4SP
    M5GY5LDZF7FVKUMEVI/。搜尋日期:2022年4月21 日。
    張建中(2016/2/24)。群聯潘健成投書 為僑外生留台發聲。台灣英文網。取自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2886121。搜尋日期:2022年4月20 日。
    留台工作僑外生人數(2022)。勞動局、教育部、國發會整理。取自
    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039607ED1B9EF460。搜尋日期:2022年4月21 日。
    僑生及外國學生權益對照表(2018)。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取自
    https://www.roc-taiwan.org/my/post/217.html。搜尋日期:2022年4月30 日。
    僑委會捐贈留台緬甸同學會民生物資關懷在台緬生(2021/7/18)。僑委會官網。
    取自https://www.ocac.gov.tw/OCAC/Pages/Detail.aspx?nodeid=346 &pid=27241490。搜尋日期:2022年4月20 日。
    熱烈祝賀玉山僑舍聯盟成立大會圓滿,周永明榮膺理事長(2022/4/28)。玉山僑
    舍官網。取自:https://www.yushanhome.com/news。搜尋日期:2022年5
    月1 日。

    二、 英文部分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enry
    Holt.
    Blau, P. M. & Duncan, O. D.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Cattell, R. B. (1948).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the measurement of group synta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55(1), 48–63.
    Elder, G. H., Jr., Johnson, M. K., & Crosnoe, R. (2003).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course theory. In J. T. Mortimer, M. J. Shanahan (Eds.),
    Handbook of the Life Course. New York: Plenum Publishers.
    Eysenck, H. J. (1947).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London: Routledge of Kegau Paul.
    McCrae, R. R. & Costa, P. T. (1986). Personality, coping, and coping effectiveness in
    an adult sam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4(2): 385-405.
    Santrock, J. W. (2006).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 Hil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
    1093631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363109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1470
    显示于类别:[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310901.pdf2742KbAdobe PDF255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