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4163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485/144472 (79%)
造访人次 : 51390260      在线人数 : 70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633


    题名: 百鬼晝行:李昂、甘耀明、童偉格小說中的鬼魅敘事(2000-2010)
    Haunting in Daylight: Ghost Narrative in Li-Ang, Gan Yao-Ming, and Tong Wei-ge’s Novels.
    作者: 謝坤權
    Hsieh, Kun-Chuan
    贡献者: 范銘如
    Fan, Ming-Ru
    謝坤權
    Hsieh, Kun-Chuan
    关键词: 鬼魅敘事
    幽靈性
    魂在論
    生魂
    安魂
    Ghost narrative
    Specterness
    Hauntology
    Dead living
    Requiem
    日期: 2022
    上传时间: 2022-09-02 15:03:41 (UTC+8)
    摘要: 摘要
    揆諸古今中外,鬼魅在文學中從未缺席,只是隱身於舞台邊緣。即便有研究者注意到鬼魅在敘事中有其作用,大多也只是以鬼魅為某概念的隱喻、象徵,而非關注鬼魅本身。本論文有感於此,以鬼魅為研究中心,試圖解釋鬼魅的特性與敘事意義。鬼魅因而復返?為何作祟?又要往哪裡去?以上三個問題,經過思索與研究後後,本研究將之歸納為安魂的三段論,即復返、作祟與安息。在復返之前,鬼魅通常會先經歷死亡事件,從而引發復仇、留戀等不得不復返的理由。由此,鬼魅的復返才會發生。緊接著是鬼魅返回人世後的作祟。本論文受益於德希達提出的魂在論(hauntology),得以將他提出的幽靈特質與鬼魅的特性相互補益。加上包曼談現代性時提到的液態概念,本研究要指出鬼魅的特性是流動而不受拘束、具有跨越邊界的能力。進一步而言,跨越、模糊、取消邊界的能力,本研究將之稱為幽靈性。最後,在安息的階段,鬼魅與人之間的衝突終將消弭。達到人鬼兩安之後,鬼魅未必就此回歸亡者世界,也可能留存人世,展開新的「生命」旅程。由鬼魅發展而來的安魂三段論,納入人鬼混同個體後又開展出嶄新的取徑。這些個體既是人也是鬼。他們沒有經歷物理性死亡,卻在想像的原初記憶消泯時成為生魂。以生魂與鬼魅為出發點,本研究要指出鬼魅與生魂不只是概念與議題的象徵或載體,而是具有獨特敘事意義與擾亂能力的主體。藉由對這批小說的討論,本研究的最終意圖是在臺灣文學中拓展鬼魅敘事的路徑,開闊後來者對鬼魅的關注與想像。
    Abstract
    Throughout history, ghosts have never been absent in literature but just invisible. Even if some researchers have noticed that ghosts are indispensable in narrative, most of them only see ghosts as metaphors and symbols of some certain concepts. Therefore, I decide to take ghosts as the center of my study and try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arrative meanings of ghosts. This research summarizes them into a syllogism of mourning death as revive, haunting, and rest. Before reviving, ghosts usually experience death, which leads to revenge, nostalgia and other reasons for their desire to revive. Haunting is the next stage. When talking about haunting and modernity, this study will point out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hosts are their fluidity with the ability to cross boundaries. After reaching the reconciliation of human and ghost, ghosts are not necessarily return to the world of the dead, but may also remain in the world to start a new "life" journey.Last but not least, there are still new members in this theory. These individuals are both humans and ghosts. They do not experience physical death, but become living deads when the imaginary memories disappear. Taking ghosts and human-ghost hybrid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research aims to point out that ghosts and human-ghost hybrid are not just symbols or carriers of concepts and issues, but subjects with unique narrative meaning and disruptive abilitie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se novels, the ultimate inten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and the path of ghost narrative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to broaden the attention and imagination of ghosts in later generations.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一) 文本


    李昂。《愛情試驗》。臺北市:洪範書店出版,1982。
    李昂。《殺夫──鹿城故事》。臺北市:聯合報社出版,1983。
    李昂。《她們的眼淚》。臺北市:洪範書店出版,1984。
    李昂。《外遇》。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1985。
    李昂。《暗夜》。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1985。
    李昂。《花季》。臺北市:洪範書店出版,1985。
    李昂。《一封未寄的情書》。臺北市:洪範書店出版,1986。
    李昂。《走出暗夜》。臺北市:前衛出版,1986。
    李昂。《年華》。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1988。
    李昂。《迷園》。臺北市:李昂發行,貿騰發賣,1991。
    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臺北市:麥田出版,1997。
    李昂。《自傳の小說》。臺北市:皇冠文化出版,2000。
    李昂。《看得見的鬼》。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2004。
    李昂。《花間迷情》。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2005。
    李昂。《鴛鴦春膳》。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2007。
    李昂。《七世姻緣之台灣/中國情人》。臺北市:聯經出版,2009。
    甘耀明。《神祕列車》。臺北市:寶瓶文化出版,2003。
    甘耀明。《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臺北市:寶瓶文化出版,2005。
    甘耀明。《殺鬼》。臺北市:寶瓶文化出版,2009。
    甘耀明。《喪禮上的故事》。臺北市:寶瓶文化出版,2010。
    童偉格。《王考》。臺北市:印刻出版,2002。
    童偉格。《無傷時代》。臺北市:印刻出版,2005。
    童偉格。《西北雨》。臺北市:印刻出版,2010。
    林宜澐。《惡魚》。臺北市:麥田出版,1994。
    袁瓊瓊。《恐怖時代》。臺北市:時報出版,1998。
    邱妙津。《鱷魚手記》。新北市:印刻出版,2006。
    紫氏部著,林文月譯。《源氏物語》。臺北市:洪範出版,2000。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著。《魔幻鯤島,妖鬼奇譚─臺灣鬼怪文學特展展覽圖錄》。台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2019。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著。《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台北市:奇異果文創出版,2016。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著。《尋妖誌》。台北市:晨星出版,2018。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著。《說妖》。台北市:蓋亞出版,2019。
    新日嵯峨子、瀟湘神著。《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台北市:奇異果文創出版,2015。
    新日嵯峨子、瀟湘神、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著。《帝國大學赤雨騷亂》。台北市:奇異果文創出版,2016。

    (二) 專書

    王德威。《眾聲喧嘩:30與80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市:遠流出版,1988。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臺北市:麥田人文,2002。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市:麥田人文,2007。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市:麥田人文,2011。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市:麥田人文,2012。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新北市:印刻出版,2005。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市:麥田出版,2008。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市:麥田出版,2008。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臺北市:聯經出版,2015。
    劉亮雅。《情色世紀末》。臺北市:九歌出版,2001。
    劉亮雅。《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臺北市:元尊出版,1998。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北市:麥田出版,2006。
    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頌聖、劉亮雅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市:麥田出版,2007。
    陳正芳。《魔幻現實主義在台灣》。新北市:生活人文,2007。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市:麥田人文,2006。
    黃錦樹。《火笑了》。臺北市:麥田人文,2015。
    黃錦樹。《論嘗試文》。臺北市:麥田人文,2016。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市:麥田人文,2007。
    周芬伶。《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象1945-2006》。新北市:印刻出版,2007。
    林美容。《臺灣民俗學的人類學視野》。臺北市:翰盧出版,2014。
    雅克・德希達著,何一譯。《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邁克・克朗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市:巨流出版,2004。
    陳明柔編。《遠走到她方:台灣當代女性文學論集(上)》。台北:女書店出版,2010。
    郝譽翔。《大虛構時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2008。
    蒲慕州。《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臺北:麥田出版,2005。
    余德慧。《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臺北:心靈工坊出版,2006。
    劉人鵬、宋玉雯、蔡孟哲、鄭聖勳編。《抱殘守缺:21世紀殘障研究讀本》。新北市:蜃樓出版,2014。
    吳欣。《清代民事訴訟與社會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7。
    陳越編。《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中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劉清虔。《神.人.生死:臺灣民間信仰》。台南:人光出版,2003。
    唐娜・哈洛威著,張君玫譯。《猿猴、賽伯格和女人》。臺北市:群學出版,2010。
    彼得・艾迪著,徐苔玲譯。《移動》。新北市:群學出版,2013。
    柴克・戴維森著,陳亦苓譯。《幽靈:日本的鬼》。新北市:遠足文化,2016。
    貝瑞・斯馬特著,李衣雲、林文凱、郭玉琳譯。《後現代性》。臺北市:巨流出版,1997。
    高夫曼著,曾凡慈譯。《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臺北市:群學出版,2010。
    泰瑞・伊格頓著,李尚遠譯。《理論之後——文化理論的當下與未來》。臺北市:商周出版,2005。
    愛德華・索雅。《第三空間︰去往洛杉機和其他真實和想象地方的旅程》。臺北市:桂冠出版,2004。
    齊格蒙.包曼著,陳雅馨譯。《液態現代性》。臺北:商周出版,2018。
    弗朗茲.法農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出版,2007。
    米歇爾・傅柯著,劉北成等譯。《規訓與懲罰》。苗栗:桂冠出版,1992。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臺北:時報出版,2010。
    蘭德爾・柯林斯著,劉冉譯。《暴力:從常態到殘暴,以微觀角度探索個人、家庭和社會中超過30種暴力的形成和真相》。臺北:臉譜出版,2018。
    邁克爾・桑德爾著。《民主的不滿:美國在尋求一種公共哲學》。北京:中信出版,2016。
    帕特里克・格里著,羅新譯。《歷史、記憶與書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阿蘭・梅吉爾著,黃紅霞、趙晗譯。《歷史知識與歷史謬誤:當代史學實踐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保羅・利科著,李彥岑、陳穎譯。《記憶,歷史,遺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杜威.德拉伊斯瑪著,謝樹寬譯。《遺忘的慰藉:遺忘真的只是一種病,一種失去和空無嗎?》。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18。
    貝塞爾・范德寇著,劉思潔譯。《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臺北市:大家出版,2017。
    約瑟.傑貝利著,徐瑞珠譯。《當大腦開始崩壞:科學X人性X歷史,人類對阿茲海默症的奮戰》。臺北市:八旗文化,2018。


    (三) 外文文獻

    Chia-rong, Wu. Supernatural Sinophone Taiwan and Beyond. New York: Cambria Press, 2016.
    Avery F. Gordon. Ghostly Matters: Haunting and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8.



    (四) 期刊論文與評論

    朱立民。〈談西洋鬼故事〉。《中外文學》三卷十二期(1975年3月)。頁82-96。
    吳大誠。〈論詹姆士的「真善事」〉。《中外文學》三卷十一期(1975年4月)。頁122-129。
    葉慶炳。〈魏晋南北朝的鬼小說與小說鬼〉。《中外文學》三卷十二期(1975年3月)。頁100-119。
    姚一葦。〈「哈姆雷特」中的鬼〉。《中外文學》八卷十期(1980年3月)。頁112-115。
    黃美序。〈讀莎士比亞劇本最好糊塗些〉。《中外文學》八卷十期(1980年3月)。頁116-118。
    余國藩作,范國生譯。〈安息吧,安息吧,受擾的靈! ――中國傳統小說裏的鬼〉。《中外文學》17卷4期(1988年7月)。頁4-36。
    范銘如。〈另眼相看-當代台灣小說的鬼/地方〉。《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期(2006年4月)。頁115-130。
    范銘如。〈後鄉土小說初探〉。《台灣文學學報》十一期(2007年12月)。頁21-50。
    廖淑芳。〈通過鬼魅與自我相遇——論平路〈微雨魂魄〉中的公寓身體及其鬼魅敘事〉。《文學新鑰》第八期(2008年12月)。頁93-127。
    廖淑芳。〈空間語境與歷史暴力-論葉石濤1965後復出階段的鬼魅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三期(2011年10月)。頁127-166。
    劉亮雅。〈女性、國族、鄉土——以賴香吟的《島》與《熱蘭遮》及李昂《看得見的鬼》為例〉。《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9期(2009年10月)。頁7-36。
    劉亮雅。〈重返1940年代台灣—甘耀明《殺鬼》中的歷史傳奇〉。《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二十六期(2018年4月)。頁221-250。
    陳惠齡。〈空間圖式化的隱喻性—台灣「新鄉土」小說中的地域書寫美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九期(2009年10月)。頁129-161。
    陳惠齡。〈從景觀符號、民俗儀典到資訊媒介:作為「生產地方性」的新鄉土小說書寫現象〉。《東海中文學報》第二十七期(2014年6月)。頁241-272。
    陳素連。〈人鬼同途:論亨利詹姆士「碧廬冤孽」裡的幽靈纏繞志異論〉。《南台人文學報》第14期(2010年11月)。頁103-135。
    張以昕。〈生前的悲劇與死後的超越——李昂《看得見的鬼》的女性成長書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21期(2012年1月)。頁161-201。
    劉文淑。〈從女人到女鬼——試析李昂《看得見的鬼》之〈不見天的鬼〉〉。《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14卷第2期(2016年12月)。頁101-116。
    黃錦樹。〈歷史傷停時間裏的「寫作本身」〉。《中山人文學報》四十三期(2017年7月)。頁1-21。
    陳芷凡。〈戰爭與集體暴力—高砂義勇隊形象的文學再現與建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二十六期(2018年4月)。頁157-184。
    古添洪,〈讀李昂的《殺夫》——譎詭、對等、與婦女問題〉。收錄於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臺北市:麥田出版,2002。頁235-247。
    王曉丹。〈法律敘事的女性主義法學分析 ——最高法院二十三年上字第四五五四號判例之司法實務〉。《政大法學評論》第106期(2008年12月)。
    謝順發。〈生死兩安的招魂葬及收驚〉。《空大人文學報》第25期(105年12月)。
    楊雅儒。〈諧謔的戰爭史——《殺鬼》的歷史/暴力書寫〉。《文訊》292期(2010年2月)。
    詹閔旭。〈鬼的執念,鬼的聲音〉。《文訊》364期(2016年2月)。
    蘇偉貞。〈另類時間:童偉格《西北雨》、林俊穎《我不可告人的鄉愁》的(不)返鄉路徑〉。《臺灣文學學報》第三十五期(2019年12月)。
    葉根泉。〈反話的哲學──童偉格《西北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評台:http://artcriticism.ncafroc.org.tw/article.php?ItemType=browse&no=2209。
    柯品文。〈自我的消解與重塑——評童偉格的《西北雨》〉。《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一百四十三期(2010年11月)。
    邱貴芬。〈「無傷」「台灣」〉。《自由時報》47版(2005.03.06)。

    (五) 學位論文

    林新惠。《拼裝主體:台灣當代小說的賽伯格閱讀》。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林美齡。〈李昂《看得見的鬼》之寓意探討〉。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邱鳳儀。〈李昂小說鬼魅書寫研究〉。台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謝欣辰。〈施叔青與李昂小說中的怪誕鬼魅書寫〉。台中市: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楊雅儒。〈臺灣小說中民間信仰書寫特色之研究──以九○年代後八本小說為觀察對象〉。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王憲吉。〈民間信仰與陰陽轉換-以黃春明、李昂、吳明益九○年代以後小說為例〉。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
    何京津。〈從「鄉土」到「在地」——論90年代以降新世代鄉土小說〉。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12。
    林昭吟。〈台灣1980年代以降後鄉土小說的過渡與發展〉。台中市: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吳紹微。〈台灣新世代作家甘耀明、童偉格鄉土小說研究〉。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黃美惠。〈甘耀明《殺鬼》中的台灣原住民神話研究〉。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2015。
    朱立雯。〈後鄉土小說的歷史記憶:以吳明益《睡眠的航線》及甘耀明《殺鬼》為例〉。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陳秀珍。〈甘耀明小說《殺鬼》的鄉土、歷史與美學風格〉。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黃健富。〈傷、廢與書寫:童偉格小說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李先達。〈童偉格小說研究──敘事學進路〉。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張琬貽。《台灣當代女性小說中的鬼魅書寫(1980─2004)》。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51590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59004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1392
    显示于类别:[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900401.pdf1771KbAdobe PDF2137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