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625
|
Title: | 胡適與顧頡剛日記中的自我建構 The Self-construction in Diaries of Hu-Shih and Ku Chieh-Kang |
Authors: | 曾宇宸 Tseng, Yu-Chen |
Contributors: | 劉季倫 劉龍心 曾宇宸 Tseng, Yu-Chen |
Keywords: | 日記 日記學 自我認同 自我建構 主體性 現代性 胡適 顧頡剛 Diary Self identity Self-construction Modernity Hu-Shih Ku, Chieh-Kang |
Date: | 2022 |
Issue Date: | 2022-09-02 15:01:40 (UTC+8) |
Abstract: | 摘要 本論文是一篇思想史、文化史與生活史的結合,但更精確而言,是一篇日記研究。本論文不將日記看作是單純的材料,而是將日記當作是一個研究對象,分析影響一篇日記生成的各種因素以及日記主如何利用書寫日記建構自我認同。本論文認為,自我認同的產生受到生活、表達自我的方式、時代環境與思想脈絡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而自我認同也同樣會反過來影響一個人對生活的理解、選擇與詮釋,讓他選擇以某種特定的形式、以特定的思想表達自我。換句話說,自我認同與上述幾個因素是呈現相互為用的辯證性關係。人是在這種多層次的複雜辯證關係中,反身性的理解自己是甚麼人、建構自我認同。而也因為自我建構是與客體世界辯證性的相關,人的主體性與主觀能動性因而得以展現,就這層面而言,人是懷抱著主觀能動性的與客體世界建立聯繫,主客體雖然分離,卻未必真正斷裂。 本論文即以這樣的角度考察胡適與顧頡剛兩人青年時期的日記,從中探究兩人的自我認同如何在長時間的生活中逐漸建構而生。筆者認為,胡適的自我認同在民國肇建後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日記體例、生活主軸、書寫筆法都產生了巨大的改變,而背後則是受胡適強烈的愛國情懷所推動。他因此從農科轉到文科,希望能從思想文化上進一步的改變中國,也開始注重自己的學習狀況,將日記的格式改為專記自己思想的劄記,希望能藉由書寫來整理自己的想法,把自己鍛鍊成一名思想學問廣博,各方面都能指導國家發展;道德人格高尚,足以令人效仿的「國人導師」。 顧頡剛也同樣受到民國建立莫大的衝擊,但與胡適不同,他想進一步推動革命,達到個人的絕對平等與自由。然而在民國建立後的政治動盪下,他的革命情懷也漸趨冷卻,直到第一任妻子吳徵蘭病逝後才再次發揮影響。他將吳徵蘭的死全是為舊家庭對人格的壓抑所致,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壓抑了人的獨立自由,他因此對自己的獨立相當重視。在出社會後,他開始寫日記,利用獨特的日程格式來安排與控制自己的時間,希望能藉此在社會的壓迫下維持自己的獨立性。然而隨著他工作日久,他開始明白現代學術工作者不僅要讀書研究,也必須從事他不擅長也不喜歡的其他工作,他也慢慢地調整自己,讓自己更貼近一名現代史學家的要求。 胡適與顧頡剛兩人的自我認同與建構固然相當不同,但也都呈現了一些共同的脈絡,例如新的時間觀、趨新的意識、國家的觀念、生活的焦慮等等。這些共同之處,都能放在現代性的脈絡下理解。換句話說,儘管兩人未曾自知,但兩人的自我建構中都同樣展現了現代性的意義。 儘管如此,胡適與顧頡剛兩人在人我群己的關係上仍有相當不同的理解。對胡適來說,他認為個人與群體是能夠透過國家這個要素聯繫的,就某種層面來說,他不認為人是絕對的個體。但顧頡剛卻以追求獨立自由為要,他將那些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事物都看做是對自己的壓迫,在他身上,他者與我是絕對的兩立。這樣的差異,在某種程度上也能理解為兩人的「現代」程度有所不同,雖然這樣的不同並非絕對。胡適與顧頡剛不過相差兩歲,卻在某些觀念上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這也反映了中國在所謂「轉型時期」中的變化有多麼劇烈。 This thesis is a combination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cultural history and daily history. But most important of all, it’s a history of diary, of self identity and self-construction. In this thesis, I see diaries as not an object, but rather a subject. Diaries, as a form of self-narration, does not only tell who the diarist is, but also who he think he or she is. Through writing of self, diarist express, imagines who he or she was, is, and who they want to be. To put it simply, diary can be see as a form of self-construction. Under such cognition, I carefully analyze the diaries of Hu-Shih (胡適)and Ku, Chieh- Kang (顧頡剛)and finds tha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elf is very different. Hu-Shih sees himself as a national, strives to give all he can for his country, in short, the country’s need is what he thinks his responsibly is. In the other hand, Ku, Chieh- Kang sees nation, society and others as stress, something that keeps him away from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The way they sees themselves is of course based by their life experience and different ideology. Hu-Shih understands the concept of nation through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Neo-Confucianism of the Sung-Ming Period to be exact, and Ku, Chieh- Kang understands the relation of self and others from a rather modern poin of view. Hu-Shih is only older than Ku, Chieh- Kang by two years, yet the way they sees themselves has such a big difference, this shows how much China is changing during the so-called “ Transformation Period”(轉型時代). |
Reference: | 徵引書目 一、 基本史料 1.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第一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 2.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第二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 3. 胡適著,潘光哲編,《胡適時論集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8。 4. 胡適著,潘光哲編,《胡適中文書信集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8。 5. 胡適著,耿雲志編,《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第33卷,合肥:黃山書社,1994。 6. 胡適著,耿雲志、李國彤編,《胡適傳記作品全編》第一卷(上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9。 7. 顧頡剛,《顧頡剛日記》第一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 8. 顧頡剛,《顧頡剛日記》第二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 9. 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一,北京:中華書局,2010。 10. 顧頡剛,《顧頡剛書信集》卷一,北京:中華書局,2011。 11. 顧頡剛,《顧頡剛書信集》卷二,北京:中華書局,2011。 12. 顧頡剛,《顧頡剛書信集》卷四,北京:中華書局,2011。 13. 顧頡剛,《顧頡剛讀書筆記》卷一,北京:中華書局,2011。 14. 顧頡剛,《顧頡剛讀書筆記》卷二,北京:中華書局,2011。 15. 顧頡剛,《顧頡剛寶樹園文存集》卷六北京:中華書局,2011。 16. 顧潮,《顧頡剛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二、 專書期刊 1. Corbin, Alain. “Backstage” 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Volume IV: From the Fires of Revolution to the Great Wa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 Hellbeck, Jochen. "The Diary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 Historian’s Critical Response." The Russian Review, 63:4 (Oct 2004): 621-629. 3. Hogan, Rebecca. "Diarist on Diaries" Auto/Biography Studies, 2:2 (1986): 9-14. 4. Huff, Cynthia. "Memory, Memorabilia, and Life Narrative." Auto/Biography Studies, 23:1 (2008): 25-40. 5. Nussbaum, Felicity. "Toward Conceptualizing Diary", in Studies in Autobiography,128-14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6. Olney, James. “Autobiography and the Cultural Moment.” in Autobiography: Essays Theoretical and Critical, 3-27.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7. Olney, James. Metaphors of Self: The Meaning of Autobiograph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2. 8. Olshen, Barry N. "Subject, Persona, and Self in the Theory of Autobiography" Auto/Biography Studies, 10:1 (1995): 5-16. 9. Paperno, Irina. “What Can Be Done with Diaries?” The Russian Review 63:4 (Oct 2004): 561-573. 10. Paperno, Irina. Chernyshevsky and the Age of Realism: A Study in the Semiotics of Behavior .Redwoo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11. De Bary, William Theodore. “Individualism and Humanitarianism in Late Ming Thought” ,in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145-247.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12. Wang, Jing M. When “I” Was Born: Women’s Autobiography in Modern China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2008. 13. Ng, Janet.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Chinese Autobiography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3. 14. Gerard Delanty著、駱盈伶譯,《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知識、權力與自我》,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2009。 15. Inkeles and Smith著、何欣譯,《邁向現代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 16.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頁227-272。 17. 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頁273-340。 18. 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台北:聯經出版社,2013,頁1-41。 19. 王汎森,〈從「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的「自我」與「政治」〉,《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台北:聯經出版社,2017,頁53-90。 20. 王汎森,〈人的消失?!——兼論二十世紀史學中「非個人性歷史力量」〉,《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7,頁353-393。 21. 王汎森,〈「煩悶」的本質是什麼——近代中國的私人領域與「主義」的崛起〉,《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7,頁114-163。 22.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兼論思想史的層次〉,《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7,頁19-53。 23.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出版社,1993。 24. 王晴佳、古偉瀛著,《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25. 王煦華編,《顧頡剛先生學行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26. 卞冬磊,〈古典心靈的現實轉向:上海新聞紙與中國現代性的發生〉,《二十一世紀》,2014:143(香港,2014),頁68-81。 27. 江勇振,《舍我其誰:胡適〔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 28. 呂芳上,〈提供史料不提供觀點的盛會〉,《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台北:世界大同出版社,2011,頁1。 29. 余英時,〈未盡的才情:從《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顧頡剛日記》第一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頁(1)-(113)。 30.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增訂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 31.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32. 李丁讚、吳介民,〈現代性、宗教與巫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5:59(台北,2005),頁143-184。 33. 安東尼.吉登斯著、田禾譯,《現代性的後果》,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 34. 艾森斯塔特著,曠新年、王愛松譯,《反思現代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35. 查爾斯.泰勒著、韓震等譯,《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36. 施耐德著、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台北:華世出版社,1984。 37. 紀登斯著、趙旭東等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文化,2005。 38. 許雪姬,〈序二〉,《日記與台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8,頁iii-vii。 39. 陳幼慧,〈「主體性」(Subjectivity)與「現代性」(Modernity):黑格爾與哈伯瑪斯之「現代性論述」〉,《哲學與文化》,39:12(台北,2012),頁124-145。 40. 陳弱水,〈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一個類型的與整體的考察〉,《公義觀念與中國文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20,頁14-75。 41. 凱斯.詹京斯著、江政寬譯,《後現代歷史學:從卡耳和艾爾頓到羅逖與懷特》,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 42. 鄭作彧,〈駕馭速度(?)的理論:評哈穆特•羅沙《加速:現代時間結構的改變》〉,《文化研究》,2008:7(台北,2008),頁244-257。 43. 張鳳陽,《現代性的譜系》,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2。 44.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時代的探索》,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社,2004),頁37-60。 45. 黃克武,〈引言〉,《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頁i-xi。 46. 黃克武,〈從追求正道到認同國族——明末至清末公私觀念的重整〉,《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頁59-112。 47. 黃進興,《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台北:三民書局,2009。 48. 黃瑞琪,〈現代性的省察——歷史社會學的一種詮釋〉,《台灣社會學刊》,1996:19(台北:1996),頁169-211。 49. 翟志成,〈宋明理學的公私之辨及其現代意涵〉,《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頁1-57。 50. 羅志田,《再造文明之夢:胡適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51. 顧潮,《我的父親顧頡剛》,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52.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 53. 劉龍心,《知識生產與傳播: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台北:三民書局,2019年。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7153008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3008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201476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300801.pdf | 2290Kb | Adobe PDF2 | 131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