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518
|
Title: | 從戲劇五因探討廣播節目之受眾認同分析─ 以大愛廣播「真心看世界」節目為例 The audience identification of radio programs from dramatistic pentadic analysis-Take Daai Radio`s "Seeing the World with Heart"program as an example |
Authors: | 張嘉玲 Chang, Chia-Ling |
Contributors: | 陳清河 張嘉玲 Chang, Chia-Ling |
Keywords: | 語藝 戲劇理論 五因分析 動機 認同 實質共享 廣播節目 Rhetoric Dramatism Pentadic analysis Motive Identification Consubstantiality Radio program |
Date: | 2022 |
Issue Date: | 2022-09-02 14:38:49 (UTC+8) |
Abstract: | 廣播媒體轉型之際,本研究回歸「內容」敘事基礎,探究【真心看世界】廣播節目內容與受眾的互動關聯,為言者與聽者增進對話空間。研究方法以語藝觀點「戲劇五因」分析言者動機,並進行「焦點團體法」理解聽者之接收回饋,從中核對言者與聽者實質共享因素。 研究發現節目中三言者的語藝特質,其言說互動如同心圓般由內而外層層擴展,為三層語藝覆誦強化。隱含之言者動機呼應組織精神並緊扣行動因素,具體呈現唯實論之價值觀。言者所突顯的戲劇五因元素以及比例分析,是以「行動」因素為基底,環扣「人物」因素與「場景」因素。強調於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主體人物所採取的行動。 焦點團體訪談,呈現聽眾收聽內容後產生正向行動力,是為「從內而外加強外顯行為,又從外回內加強內在信仰」。 「認同」之產生,其一為言者與聽者的「內在情感實質共享」,言者在行動中的正面心境,啟發聽者同感經驗,彼此建立共享迴路;其二是「核心價值實質共享」,慈濟組織以行動實現核心價值,言者言說自我增進身為助人者角色的正當性與意義。 整體可看出「認同」脈絡的一致性,從證嚴法師言說、主持人到各類分享者,以及受眾訪談。言者與聽者歸屬我群感的情感連結與共享,是建立彼此共識共行的核心價值觀。 At the tim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broadcasting media, this study returns to the narrative foundation of "content",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ntent of the radio program and the audience, and enhances the dialogue space for the speaker and the listener. The study method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of the speak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hetoric" pentadic analysis ", and uses the " focus group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feedback received by the listener, and check the consubstantialit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rhetorical qualities of the three-speakers in the program are that their speech interaction expands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like a heart circle, which is strengthened by the three-layer rhetorical recitation. Implicit speaker motives echo the organizational spirit and are closely linked to action factors, embodying the values of realism. The pentadic analysis and ratio by the speaker are based on the "act" , which is linked to the "agent" and the "scene". It emphasizes the actions taken by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ime, space, and between people.
Focus group interviews show that the audience has a positive action force after listening to the content, which is to "strengthen the explicit behavior from the inside out, and strengthen the inner belief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The generation of identification is one of the "inner emotional consubstantiality"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listener. The positive state of mind of the speaker in the action inspires the listener to empathize with the experience and establish a shared loop with each other; the second is the "consubstantiality of core values". ” Tzu Chi realizesits core values through actions, and the speakers speak for themselves to enhance the legitimacy and meaning of their role as a helper.
As a whole, we can se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 identification " context, from Master Cheng Yen, the host, to various sharers, and audience interviews.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 and sharing of the sense of belonging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listener is the core value to establish mutual consensus and act together. |
Reference: | 何道寬譯(2008)。《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語詞的技術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 Ong, W. J. [1982]. Orality and literacy: 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New York, NY: Routledge.)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原書W. Lawrence Neuman,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hird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7.)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圖書公司。(原書Roger D.Wimmer & Joseph R.Dominick[1991],Mass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Calirornia:Wadsworth.) 宋乃翰(1968)。《廣播與電視》。台北:商務印書館。 林靜伶譯(1996)。《當代語藝觀點》。台北:五南。(原書Sonja K.Foss, Karen A.Foss, Robert Trapp [1991].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2nd ed by Waveland Press,Inc.) 林靜伶(2000)。《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林靜伶(2004)。〈語藝學:西方發展與在台灣之現況〉。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頁166-197。臺北:巨流。 孟偉(2006)。《聲音傳播—多媒介傳播時代的廣播聽覺文本》。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邱淑絹、王慧萍(2019)。《慈濟的故事:「信願行」的實踐 參.心蓮》。台北:慈濟人文出版社。 涂裔輝(1992)。《廣播電視寫作理論與實務》。台北:正中書局。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陳清河(2017)。〈台灣廣播產業的現在進行式〉。吳芳如(主編)《天際線上的廣播-風起雲湧》,頁116-118。台北:中華民國廣播事業協會。 陳美羿等(2015)。《音緣廣播 行願三十:大愛廣播三十年》。台北: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許文宜(2017)。〈數位匯流廣播的因應之道〉。吳芳如(主編)《天際線上的廣播-風起雲湧》,頁131-136。台北:中華民國廣播事業協會。 常昌富譯(1998)。〈修辭情景〉。肯尼斯.柏克等著,常昌富、顧寶桐譯,《當代西方修辭學:演講與話語批評》,頁155-16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常昌富(1998)。〈導論:當代修辭學批評模式概述〉。大衛.寧等著,常昌富、顧寶桐譯,《當代西方修辭學:批評模式與方法》,頁1-2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葳威(2002)。《聲音的所在-透視電台節目規劃管理》。台北:道聲出版社。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台北:揚智文化。 黃葳威(2008)。《數位傳播與資訊文化》。台北:威仕曼文化。 馮小龍(1996)。《廣播新聞原理與製作》。台北:正中。 莊克仁(2017)。〈新媒體環境下的廣播行銷策略(節目、活動、產品)〉。吳芳如(主編)《天際線上的廣播-風起雲湧》,頁164-167。台北:中華民國廣播事業協會。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臺北,臺灣:貓頭鷹。(原書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NY: Signet Books.) 鞠玉梅(2017)。《肯尼斯·伯克修辭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宜燕(2012)。〈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理論初探〉,《新聞學研究》,113:39-75。 王淑美(2014)。〈1930年代前期台灣日常生活中的廣播科技〉。2014年年會論文,中華傳播學會。 朱元鴻(1993)。〈正當的(只不過)是語藝:從前蘇格拉底到後尼采〉,《傳播文化》,創刊號:83-102。 林靜伶(1993)。〈民主自由與語藝生存空間〉,《傳播文化》,1:67-80。 林靜伶(1995)。《以戲劇理論探討電視卡通內容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周雅容(1997)。〈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3:51-73。 周美雯(2015)。〈語藝與文化研究的交會與光亮〉,《文化研究雙月報》, 150:22–41。 沈孟湄(2013)。〈從宗教與媒體的互動檢視台灣宗教傳播之發展〉,《新聞學研究》,117:179-213。 曹開明(2015)。〈「典例」概念的探討─柏克戲劇五因分析方法的原則與目標〉。2015年年會論文,中華傳播學會。 孫本初(2005)。〈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 黃順星(2017)。〈媒介史的末世預言:基德勒與麥克魯漢論媒介技術台北〉,《傳播研究與實踐》,第7卷第2期: 63-92。 費翠(2012)。〈從斧鑿真理的縱深到尋訪生活的樣態:言說者定義的轉變〉,《傳播研究與實踐》2卷2期:179-207 陳明珠(2004)。〈論台灣影音(音像)科系的聲音教育問題〉,《廣播與電視》,22:79-94。 陳佳靖(2004)。〈【回應討論】喃喃囈語話語藝:管它新瓶裝舊酒,不定生出新味道〉,《資訊社會研究》,6:114-125。 賴筱茜、陳延昇(2015)。〈不只是聽廣播:廣播與社群媒介匯流的擬社會互動經驗〉,《廣播與電視》,38:1-33。 蔡鴻濱(2009)。〈語藝批評品質之反思與建議〉2009年年會論文。中華傳播學會。 蔡鴻濱(2011)。〈從語藝觀點探討荒誕宗教廣播節目之認同策略〉,《傳播研究與實踐》1卷2期:211–243。 蘇碩斌(2014)。〈口語在人間:評述Walter Ong 的Orality and Literacy Speech in the Human World: A Review of Walter Ong’s Orality and Literacy〉,《傳播研究與實踐》,261-274。 Herman B. Dutch Leonard(2016年10月)。〈慈濟組織管理與領導的典範〉, 「2016第四屆慈濟論壇」,新北市新店。 趙文詞(2016年10月)。〈實踐,而非教條─慈濟與傳統佛教〉,「2016第四屆 慈濟論壇」,新北市新店。 中文期刊部慈濟史編撰小組(2017年8月)。〈為徵信 創辦慈濟雜誌〉,《慈濟月刊》,609:6。 游珊玲(製作人)(2002年11月17日)。人間菩提。台北:大愛電視。 游珊玲(製作人)(2005年11月15日)。人間菩提。台北:大愛電視。 牛隆光(1998)。《新聞論述再現的哲學觀與價值觀─以海峽兩岸政權透過中央日報及人民日報進行「江八點」及「李六條」的對話行為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妍嬉(2015)。《2014年台北市長競選影音廣告的戲劇五因分析—以「真˙柯文哲」系列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沈孟湄(2012)。《從慈濟人文志業看宗教傳播的文化建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洳萱(2016)。《理財資訊節目語藝行為之研究-以正聲廣播公司「理財我最大」節目為例》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周緗妮(2008)。《從食品謠言解讀當代飲食觀點》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施懿珊(2002)。《李登輝總統言論之戲劇觀─從柏克戲劇五因語藝觀點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玉芳(1998)。《李登輝總統對國家認同與兩岸關係言論之戲劇五因分析─以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六年為分析範圍》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毓如(2018)。《廣播小說:二十世紀中期台灣聽覺文化與聲音敘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如冰(1988)。《修辭認同之理論與實際--美國雷根總統"國情咨文"演說(1982-1988)之修辭分析》。文化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佩(1996)。《台灣電影再現的社會規範與價值觀——以戲劇五因分析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偉凡(2016)。《台灣宗教性廣播媒體稀有化之研究》。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傳播產業與應用組碩士論文。 劉德昌(2004)。《美國總統布希在2003年美伊戰爭前演說之宣傳策略與戲劇五因分析》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玉惠(1994)。《聖界與凡界:慈濟論述之幻想主題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心怡(2018)。《以戲劇五因分析法解析習近平政治語藝動機:論中共機關報政治宣傳效能》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哲明(2010)。《臺灣選舉詆毀性訊息的語藝呈現(1998-2009)-柏克「戲劇五因」之觀點》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廣播、電視及其他媒體播報員-勞動部<行業職業就業指南> https://www.mol.gov.tw/statistics/2475/19284/19285/?Page=5&PageSize=10 2019年12月15日查詢 Alasuutari, P. ed., (1999). 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 The New Agenda.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Burke, K. (1945). A Grammar of Motives.New York:Prentice-Hall,Inc. Burke, K. (1966). Language as Symbolic Action: Essays on Life, Literature, and Method,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rke, K. (1969). A Rhetoric of Motiv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risell A (1994) Understanding Radio,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Guy Starkey (2016). Radio:The resilient medium in today’s increasingly diverse multiplatform media environment. Conver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 2017, Vol. 23(6) 660–670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5941013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41013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201296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101301.pdf | | 5895Kb | Adobe PDF2 | 162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