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154
|
Title: | 日本在華武力護僑之研究(1911-1928) Japan’s Military Protection of Its Residents in China, 1911-1928 |
Authors: | 朝野嵩史 Asano, Takafumi |
Contributors: | 應俊豪 劉維開 朝野嵩史 Asano, Takafumi |
Keywords: | 護僑 中日關係 外交 軍事 干涉 |
Date: | 2022 |
Issue Date: | 2022-08-01 17:46:04 (UTC+8) |
Abstract: | 近代以來,每當中國發生戰亂或排外運動時,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便會以護僑為由派出軍隊。而日本由於與中國地理位置相近,再加上經濟過於依賴中國市場,僑居在中國的日本人也極多,因此日本的武力護僑舉措相較於其他西方國家更加強硬,甚至以護僑為名侵犯中國主權。回顧中日關係史,日俄戰爭結束後,旅華日僑人數急劇增長,在一戰以前,日僑人數佔所有旅華外僑的一半。辛亥革命爆發,導致中國陷入南北交戰的局面,日本立即以護僑為由增援軍隊,但因當時日本受到西方各國的壓力,始終未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除了革命的衝擊以外,日本還受到中國民族主義的挑戰,排日風潮高漲後,日本以護僑為名派遣軍隊,反而引發更強烈的排日情緒。一戰結束後,中國內戰與排外風潮更趨激烈,日本試圖在「不干涉」與「國際協調」的理念下因應中國局勢及變化,然而從日本的護僑措施可以看出,其對華政策中有「干涉」與「不協調」的一面。另外,堅定的中國民族意識促成中國國民黨的北伐,在國民革命軍佔領南京的過程中,日僑與日本領事館遭到侮辱,引發日本輿論沸騰,無論是政界或是商業界紛紛要求採取更強烈的護僑作為,最終日本政府以護僑之名出兵山東而引發軍事衝突,結果對中日兩國留下嚴重的傷痕。本研究旨在透過辛亥革命至濟南事件期間日本的武力護僑,探討其政策演變及對中日關係的影響。 |
Reference: | 一、未刊檔案 (1)中文
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庋藏 《內戰時期之各國交涉》 《日本在廈門設警案》 《官軍收復南京戕害日人交涉案》 《國內軍事問答》 《撤退駐漢口日軍案》 《福州青島日警案》 《福州案》
國民政府外交部檔案,國史館庋藏 《日本出兵山東(一)》 《南京事件(三)》
(2)日文 外交文書,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庋藏 《大正十四年支那暴動一件/五・三十事件 第一巻》 《大正十四年支那暴動一件/五・三十事件/朝鮮・台灣・關東廳・遣外陸海軍》 《反奉天派紛擾事件/帝国ノ態度及在留邦人保護 第一巻》 《反奉天派紛擾事件/帝国ノ態度及在留邦人保護 第二巻》 《支那人日本品「ボイコット」一件(日支交渉前後)/日支交渉前後 第二巻》 《支那国 第五拾八号 済南事件解決に関する文書(昭和四 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南京にて調印)》 《支那南北衝突事変ニ対スル帝国ノ態度一件 松本記録》 《各国内政関係雑纂/支那ノ部/奉直紛争 第八巻》 《各国内政関係雑纂/支那ノ部/奉直紛争 第五巻》 《各国内政関係雑纂/支那ノ部/奉直紛争 第四巻》 《江浙並奉直紛擾関係/各国ノ態度 第一巻》 《江浙並奉直紛擾関係/各国ノ態度 第四巻》 《清国革命動乱ノ際東亜同文会ニ於テ同国各地へ駐在員派遣一件》 《清韓両国ニ関スル列国間ノ協商雑件》 《済南事件/各地在留邦人(山東ヲ除ク)ノ避難、引揚、保護関係》 《最近支那關係諸問題摘要(第五十七議會用)》 《最近支那關係諸問題摘要(第五十七議會用)第二卷(對國民政府關係、交涉案件、東三省關係其他)》
陸軍文書,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庋藏 《密大日記 大正14年 6冊の内 第5冊》 《密大日記 其5 5冊の内 第5冊 大正13年》 《清国革命動乱ニ関スル情報/陸軍ノ部 第一巻》 《清国革命動乱後ノ状況ニ関スル各省及府県庁報告雑纂/陸軍省及参謀本部ノ部 第一巻》
海軍文書,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庋藏 《大正13年 海軍公報》 《大正十三年 公文備考 騒乱一 巻百三十》 《大正十三年 公文備考 騒乱一 巻百三十一》 《昭和二年 公文備考 艦船十五 巻四十四》 《昭和二年公文備考 巻四十三 艦船十四 第一遣外艦隊三》 《恩給叙勲年加算調査 上巻》 《清国革命動乱ニ関スル情報/海軍ノ部 第一巻》 《清国革命動乱ニ関スル情報/海軍ノ部 第二巻》 《清国革命動乱ニ関スル情報/海軍ノ部 第三巻》 《清国革命動乱後ノ状況ニ関スル各省及府県庁報告雑纂/海軍省及軍令部ノ部 第二巻》 《陸戰隊經過概要(1)》
二、已刊史料 (1)中文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日關係史料 一般交涉(上) 中華民國元年至五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日關係史料 軍事外交交涉 中華民國七年至十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中共二大史料編纂委員會,《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 年。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史料專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84 年。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編,《近代中日關係史料彙編:國民政府北伐後中日外交關係》,香港、台北:開源書局、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19 年。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編,《近代中日關係史料彙編:國民政府北伐後中日直接衝突》, 香港、台北:開源書局、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19 年。 湖南省志編纂委員會編,《湖南近百年大事紀述》,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 年。 程道德、鄭明月、饒戈平編,《中華民國外交史資料選編(1919-193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年。 程道德等編,《中華民國外交史資料選編(一)(1911-191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年。 黃嘉謨編,《白崇禧將軍北伐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年。 褚德新、梁德主編,《中外約章匯要》,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 年。
(2)日文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大正七年 第二冊 上卷》,東京:外務省,1969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大正九年 第二冊 上卷》,東京:外務省,1972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大正二年 第二冊》,東京:日本國際協會,1938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大正八年 第二冊 下卷》,東京:外務省,1970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大正十一年 第二冊》,東京:外務省,1973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大正十二年 第二冊》,東京:外務省,1979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大正十三年 第二冊》,東京:外務省,1981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大正十五年 第二冊 上卷》,東京:外務省,1985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大正十四年 第二冊下卷》,東京:外務省,1984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大正四年 第二冊》,東京:外務省,1966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日中戰爭 第一冊》,東京:外務省,2011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昭和期Ⅰ第一部第一卷(昭和二年)》,東京:外務省,1989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昭和期Ⅰ第一部第二卷(昭和三年)》,東京:外務省,1990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第33卷 別冊 北清事變 上》,東京:日本國際連合協會,1956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第四十四卷 第四十五卷 別冊 清國事變(辛亥革命)》,東京:日本國際連合協會,1961年。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 満州事変 第一巻 第一冊》,東京:外務省,1977年。 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東京:原書房,1988年。 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下)》,東京:原書房,1988年。 東亞同文書院編,《東亞同文書院大旅行誌 5 孤帆雙蹄》,東京:雄松堂出版,2006年。 秦郁彦編,《日本陸海軍總合事典》,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
(3)英文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24, Vol. I, eds. Joseph V. Fuller and Tyler Dennett,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39.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25, Vol. I, eds. Joseph V. Fuller and Tyler Dennett,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0.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27, Vol. II, eds. Joseph V. Fuller and Tyler Dennett,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2.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28, Vol. II, eds. Joseph V. Fuller and Tyler Dennett,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3.
三、報紙、雜誌、公報 (1)中文 《大公報》(長沙)。 《大夏周刊》(上海)。 《申報》(上海)。 《大公報》(天津)。 《東方雜誌》(上海)。
(2)日文 《東京朝日新聞》(東京)。 《朝日新聞》(大阪)。 《朝日新聞》(東京)。
(3)英文 The Municipal Gazette (Shanghai).
四、日記、個人史料、全集 (1)中文 秦孝儀主編,《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 38(談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年。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10,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 年。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 年。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孫中山全集 第十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
(2)日文 田中義一傳記刊行會、高倉徹一邊編,《田中義一(下卷)》,東京:原書房,1981年。 吉野作造,《吉野作造選集 9》,東京:岩波書店,1995 年。 宇垣一成,《宇垣一成日記 Ⅰ》,東京,みすず書房,1968 年。 山浦貫一編,《森恪》,東京:森恪傳記編纂會,1940 年。 幣原平和財團編,《幣原喜重郎》,東京,幣原平和財團,1955 年。 幣原喜重郎,《外交五十年》,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7 年。
五、專書 (1)中文 石源華,《中華民國外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臼井勝美著;陳鵬仁編譯,《中日外交史(北伐時代)》,台北:水牛出版社,1989 年。 吳翎君,《美國與中國政治(1917-1928)-以南北分裂政局為中心的探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年。 呂慎華,《中日二十一條交涉在中國》,台北:翰蘆圖書出版,2021年。 李育民,《近代中國的條約制度》,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年。 李恩函,《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年。 杜恂誠,《日本在舊中國的投資》,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 年。 沈予,《日本大陸政策史(1868-194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年。 來新夏等著,《北洋軍閥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8 年。 周鯁生,《國際法》(上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年。 林明德,《近代中日關係史》,台北:三民書局,2009 年。 林家有主編,《辛亥革命運動史》,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 年。 俞辛焞,《辛亥革命時期中日外交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年。 唐啟華,《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年。 唐啟華,《洪憲帝制外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孫中山,《三民主義》,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年。 張洪祥,《近代中國通商口岸與租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年。 戚其章,《晚晴海軍興衰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章伯鋒,《皖系軍閥與日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台北:曉園出版社,1994 年。 勞特派特(H. Lauterpacht)修訂,王鐵崖、陳體強譯,《奧本海國際法》(上卷 第二分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年。 黃自進,《蔣介石與日本:一部近代中日關係史的縮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 年。 趙樹好,《晚清教案交涉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 劉文明,《全球史理論與文明互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年。 樂炳南,《日本出兵山東與中國排日運動 民國十六年-十八年》,台北:國史館,1988年。 蔡振豐,《一戰時期的中國國際法實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19年。 應俊豪,《「丘八爺」與「洋大人」:國門內的北洋外交研究(1920-192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9 年。 應俊豪,《外交與砲艦的迷思-1920 年代前期長江上游航行安全問題與列強的因應之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0 年。 瀋殿忠主編,《日本僑民在中國》,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 年。
(2)日文 ユージン・ステーレー著;山田文雄譯,《國際原料資源論》,東京:中央公論社,1940 年。 入江昭,《極東新秩序の模索》,東京:原書房,1968 年。 服部龍二,《東アジア国際環境の変動と日本外交 1918-1931》,東京:有斐閣,2005 年。 小林元裕,《近代中国の日本居留民と阿片》,東京:吉川弘文館,2012 年。 北岡伸一,《日本陸軍と大陸政策 1906-1918 年》,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9 年。 北岡伸一,《官僚制としての日本陸軍》,東京:筑摩書房,2012年。 外務省編,《外地法制誌 第 12 卷 関東州租借地と南満州鉄道付属地 前編》,東京:文生書院,1990 年。 矢野仁一,《現代支那概論:動かざる支那》,東京:目黑書店,1938 年。 伊香俊哉,《近代日本と戦争違法化体制―第一次世界大戦から日中戦争へ―》,東京:吉川弘文館,2002 年。 池井優,《日本外交史概說》,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06年。 臼井勝美,《日中外交史 北伐の時代》,東京:塙書房,1971 年。 臼井勝美,《満州事変 戦争と外交と》,東京:中公新書,1989年。 佐藤元英,《近代日本の外交と軍事―権益擁護と侵略の構造―》,東京:吉川弘文館,2000年。 佐藤元英,《昭和初期対中国政策の研究-田中内閣の対満蒙政策-》,東京,原書房,2009 年。 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中国方面海軍作戦<1>―昭和十三年三月まで―》,東京:朝雲新聞社,1974 年。 奈良岡聰智,《対華二十一カ条要求とは何だったのか》,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5 年。 岡本隆司,《近代日本の中国観 石橋湛山・内藤湖南から谷川道雄まで》,東京:講談社,2018 年。 俞辛焞,《辛亥革命期の中日外交史研究》,東京:東方書店,2002 年。 俞辛焞,《孫文の革命運動と日本》,東京:六興出版,1989 年。 厚生省援護局編,《引揚げと援護三十年の歩み》,東京:厚生省,1977年。 後藤春美,《上海をめぐる日英関係 1925 年-1932 年―日英同盟後の協調と対抗》,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6 年。 家近亮子,《蒋介石と南京国民政府》,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02 年。 島田俊彦,《関東軍》,東京:中央公論社,1988年。 畠山秀樹,《三菱合資会社の東アジア海外支店―漢口・上海・香港―》,大阪:追手門學院大學出版會,2014 年。 高橋泰隆,《昭和戦前期の農村と満州移民》,東京:吉川弘文館,1997 年。 參謀本部編纂,《昭和三年支那事変出兵史》,東京:巌南堂書店,1971年。 斎藤聖二,《北清事変と日本軍》,東京:芙蓉書房出版,2006 年。 淺田喬二,《日本植民地研究史論》,東京:未來社,1994 年。 植田捷雄,《在支列國權益概說》,東京:巖松堂書店,1939 年。 馮青,《中国海軍と近代日中関係》,東京:錦正社,2011年。 緒方貞子,《満州事変 政策の形成過程》,東京:岩波書店,2015年。 橫濱對外關係史研究會、橫濱開港資料館編,《横浜英仏駐屯軍と外国人居留地》,東京:東京堂出版,1999 年。 藤井昇三,《孫文の研究―とくに民族主義理論の発展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勁草書房,1983 年。 藤田博生,《日本帝国主義と五四運動》,京都:同朋社,1982 年, 櫻井良樹,《辛亥革命と日本政治の変動》,東京:岩波書店,2009 年。 櫻井良樹,《華北駐屯日本軍 義和団から盧溝橋への道》,東京:岩波書店,2015 年。
(3)英文 Akira, Iriye, After Imperialism: The Search for A New Order in the Far East 1921-1931,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65. Brooks, Barbara J., Japan’s Imperial Diplomacy: Consuls, Treaty, Ports, and War in China, 1895-1938,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Brownlie, Ian,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Use of Force by Stat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3. Cohen, Warren I., America ` s response to China : A histor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 Gong, Gerrit W., The standard of “Civi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Kennedy, Malcom D., The Estrangement of Great Britain and Japan 1917-35,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King, Wunsz, China at the Washington Conference 1921-1922, New York: St. John ` s University Press, 1963. Kirby, William C., Germany and Republic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Liao, Kuang-Sheng, Antiforeignism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1860-1980,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4. Louis, William Roger, British Strategy in the Far East 1919-1939,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1. Morton, William Fitch, Tanaka Giichi and Japan’s China Policy, Folkestone: Dawson, 1980. Nish, I. H., Alliance in Decline A Study in Angro-Japanese Relations 1908-23, London: the Athlon press, 1972. Pollard, Robert T.,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1917-1931,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33. Remer, C. F., A Study of Chinese Boycott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ir Economic Effectiveness, Taipei: Cheng Wen Publishing Company, 1966.
六、論文 (1)中文 李少軍,〈民國初期在漢口之日本陸軍派遣隊述略〉,《近代史研究》,2013年02期,頁79-96。 李少軍,〈論八一三事變前在長江流域的日本海軍陸戰隊〉,《近代史研究》,2014 年第 5期,頁118-137。 李盈慧,〈「民國」政府保護「國民」:民初革命黨的保僑交涉與建言〉收入麥勁生、李金強編著,《共和維新:辛亥革命百年紀念論文集》,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3 年,頁 383-399。 周斌,〈從對日經濟絕交到經濟援助-1923 年為收回旅順、大連的國民外交述評〉,收入《中國社會科學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 2004 年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 年,頁474-488。 郭豫明,〈上海“泥城之戰”〉,《史林》1987 年 03 期,上海:上海社會科學研究所,頁55-65。 葛夫平,〈義和團運動時期列強在上海的駐軍與撤軍〉,《史林》2018 年 03 期,上海:上海社會科學研究所,頁147-159。 應俊豪,〈抵制日輪與中日衝突-長沙案及其善後交涉(1923-1926)〉收入《東吳歷史學報》,第 19 期,頁111-180。 應俊豪,〈海軍武嚇、上海中立化與合作政策:江浙戰爭期間列強對華舉措分析〉,收入《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 36 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11 年,頁1-83。 蘇全有、鄒寶剛,〈從《申報》的報導看“五九國恥紀念日”的興衰〉,《開封大學學報》,第 25 卷第 3 期,2011 年 9 月,頁 50-55。
(2)日文 加藤聖文,〈独立守備隊と満鉄附属地―関東軍の基幹部隊〉,收入坂本悠一編,《帝国支配の最前線 植民地》,東京:吉川弘文館,2015年,頁112-125。 伊藤信哉,〈大正期における日本の国家間賠償(一)〉,收入《レファレンス》582 號,頁 36-64。 池井優,〈パリ平和会議と人種差別撤廃問題〉,收入《国際政治》,第23號,東京:有斐閣,1963年,頁44-58。 松隈清,〈在外自国民保護のための武力行使と国際法〉,收入《大幡大學論集》(第 18 卷第 1、2、3 合拼號),1967年,頁 123-153。 栗原健,〈阿部外務省政務局長暗殺事件と対中国(満蒙)問題〉,收入《國際法外交雜誌》,第五十五卷第五號,東京,1956 年 11 月,頁50-76。 副島圓照,〈戦前期中国在留日本人人口統計(稿)〉,收入和歌山大学教育学部紀要委員会編,《和歌山大学教育学部―人文科学―》第 33 集,和歌山:和歌山大學,1984年,頁1-35。 鳥海靖,〈パリ講和会議における日本の立場:人種差別撤廃問題を中心に〉,收入《法政史学》,東京:法政大學史學會,1994年,頁1-18。 塚本元,〈福州事件と中日交渉―「軍閥期」北京外交部の役割の一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第三屆近百年中日關係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1996.03),頁385-414。 溝部竜,〈第一次山東派兵における出兵決定過程-陸軍省部と外務省の対応を中心として〉,防衛研究所戰史部編,《防衛研究所戦史部年報》第1號,頁22-33。 霍耀林,〈寛城子事件に至る在華日本領事館警察の自国民保護の実像〉,收入《北東アジア研究》(第 29 號),頁 101-117。 瀨川善信,〈日清戦争(1894-1895)における居留民保護問題-在清公館引揚との関連において〉收入《埼玉大学紀要 社会科学篇》(第 24 卷),頁 1-21。 瀨川善信,〈北清事変(一九〇〇年)における日本陸軍出兵問題-居留民保護との関連において〉收入《埼玉大学紀要 社会科学篇》(第 29 卷),頁 1-31。 藤井昇三,〈一九二〇年安直戦争をめぐる日中関係の一考察―辺防軍問題を中心として―〉,收入日本國際政治學會編,《日本外交史研究 日中関係の展開》,東京:有斐閣,1961年,頁56-70。
(3)英文 Fung, Edmund S. K., “The Sino-British Rapprochement”, 1927-1931,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 17, No.1 (1983), pp. 79-105. Quigley, Harold S., “Foreign Concessions in Chinese Hands”, Foreign Affairs, Vol. 7, No. 1 (1928), pp. 150-155. Luo, Zhitian, “National Humiliation and National Assertion: The Chinese Response to the Twenty-One Demands”,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27, No.2 (1993), pp. 297-319.
七、學位論文 王金山,〈民國元年北京兵變詳考-兼談史料與北洋軍閥史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年。 李南,〈中國近代避暑地的形成與發展及其建築活動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11 年。 林於威,〈閩臺海底電線與中日交涉之研究(1895-1904)〉,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 年。 胡峰,〈黎元洪與民初政局〉,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年。 陳志剛,〈1926-1941 年美國在華武力護僑政策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 朝野嵩史,〈排日問題與中日交涉(1919-1920)〉,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7 年。
八、網路資料 帝国議会会議録検索システム,網址:https://teikokugikai-i.ndl.go.jp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6153507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3507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201084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350701.pdf | | 9199Kb | Adobe PDF2 | 22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