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0674
|
Title: | 探討公務人員在職進修研究所的學習動機之研究:以雙北市行政機關為例 A Study of Public Servants` Motivation to On-job Master Degree Pursuing: Using Taipei and New Taipei City as Examples |
Authors: | 鄭蘋瑄 Cheng, Ping-Hsuan |
Contributors: | 陳敦源 Chen, Don-Yun 鄭蘋瑄 Cheng, Ping-Hsuan |
Keywords: | 終身學習 學歷貶值 在職進修 公務人員 學習動機 Lifelong learning Academic devaluation On-the-job training Civil servants Learning motivation |
Date: | 2022 |
Issue Date: | 2022-07-01 16:24:02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係探討臺北市與新北市在職進修公務人員的學習動機,採用質化研究方法訪談 24 名個人背景條件相似的公務人員,並以配對比較法訪談 12 名在職進修者及12 名未參與在職進修者。除了檢析不同的學習動機因素如何影響公務人員參與在職進修選擇之外,更從性別、婚姻狀況及是否為在職進修者身分,加以探討選擇在職進修的學習動機因素。
研究結果發現,受訪者最重視的學習動機因素為工作環境、法規制度及自我實現。無論男性與女性皆最重視工作環境因素,已婚者重視薪資報酬因素、未婚者重視工作環境因素,而在職進修者重視工作環境與自我實現因素、未參與在職進修者重視工作環境及薪資報酬因素。最後經由本研究發現,提出建議政府部門重視公務人員進修的實務見解,不僅應改善現有的工作環境、法規制度及薪資報酬因素,更應提升公務人員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才能讓更多的公務人員願意參與進修,提升政府的服務品質與競爭力。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otivation of civil servants who studies in Taipei and New Taipei City on-the-job training by using the paired comparison method in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interviewed 12 teams of civil servants. The motivations were categorized into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such as "gender," "marital relationship," and "training status" are the conditions that focus on.
The finding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study motivation of the respondents were the work environment, regulations and self-knowledge. Both male and female values i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Salary is essential for married people, whil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 for singles. On-the-job trainees valu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self- realization factors, while those who do not participate in on-the-job training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salary.To sum up,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focus on further education for civil servants, and improv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regulatory system, self-realization, and remuneration factors, so that more civil servants a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further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government. |
Reference: | 壹、中文文獻 王金國(2013)。教師進修碩士學位-敘薪?或提昇教學品質。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104-106。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https://reurl.cc/eEVp5b 行政院(2013)。終身學習法修正草案。取自行政院網址:https://reurl.cc/AgWamd 李靜美、陳欣蘭(2021)。中高齡者參與回流教育學習之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9(2),177-186。 李雅芬(2016)。地方公務人員訓練進修需求之研究-以某縣政府中階人事人員。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李咏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心理。 李咏吟(2001)。學習輔導。臺北:心理。 全筱曼(2022)。國中非健康教育專長教師參與在職進修課程之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朱延智(2007)。人力資源管理。臺北:五南。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五南。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呂育誠、林俞君、陳薇安(2019)。精進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制度之研究,公務人員保 障暨培訓委員會108年培訓專案委託研究。 宋曜廷、潘佩妤(2010)。混合研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97-130。 吳嘉瑜(2005)。配對研究的行與思-以一個受訪家庭為例。輔導與諮詢學報,27(2),71-92。 吳嘉陵、謝忠武及榮佩琪(2001)。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專題研究。公務資訊季刊,5(1),26-40。 吳美連、林俊毅(2002)。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余品嫻(1997)。政府部門中訓練評估之研究。研考雙月刊,21(1),84-93。 邱明寬(2017)。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臺北。 林欽榮(1994)。工業心理學。臺北: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林倖年(2015)。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屏東大學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研究所為例。國立屏東大學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俞君(2017)。新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比管理更重要的事。公共行政學報,52,121-130。 林俞君(2021)。終身學習就是教育訓練嗎?從公務人員特質反思公務人力資源發展。公共行政學報,61,79-114。 周希烱(2003)。學習動機、人格特質與學習滿意間關係之研究-以私立大學商管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為例。淡江大學商管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周瑛琪(2008)。人力資源管理-跨時代領航觀點(第三版),台北市:全華圖書。 范斯淳、陳君瑜(2021)。第二專長教師投入生活科技教育之動機、課程意識建構與教學實踐初探。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6(3),31-59。 柯筱榕(2008)。金門縣幼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取向、需求與其接受創新程度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施瑋廷(2011)。台東縣國小五年級學生鄉土教學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敦源、黃建勳(2019)。繁文縟節如何影響公共服務動機?2011年臺灣文官調查資料之分析。文官制度季刊,11(1),35-71。 陳敦源、吳舜文、陳揚中、王光旭(2019)。從工作要求資源模式檢視公共衛生護理人員職業倦怠因素:以公共服務動機為調節變數。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8(5),478- 497。 陳敦源、李仲彬、張鎧如(2013)。公部門陞遷制度之實證研究:以正義觀點為核心的檢視。臺北市:考試院。 陳李綢(2008)。中學生情緒智慧測量與適應性指標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61-81。 陳金貴(1999)。人力資源發展的新趨向-公務人員職能的提升。公務人員月刊,40,6-14。 陳金山(1997)。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需求評估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建光(1996)。企業教育訓練與員工生涯發展之關係研究—以 IC 產業為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啓明、邱政鋒(2009)。成人參與高等回流教育學習動機之量表建構與現況之研究。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8(3),93-109。 陳秋政(2016)。地方公務人員訓練進修需求之研究-以某縣政府中階人事人員為例。 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貞芳(1996)。花東地區六班國小教師行政工作角色壓力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婉芝(2008)。技職院校實習生成就動機、工作滿足與留任意願關聯性之研究-以餐旅相關學系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9154/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頁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 許正淳(2015)。我國成人參與研究所在職進修教育動機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張珮玲(2004)。從教師專業發展探討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美慧(2011),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職能指標建構之研究-以臺灣高科技產業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芬芬(2004)。女性國小教師在職進修角色衝突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芳全(2021)。國中生的家庭背景、家庭學習資源、學習動機、教育期望、自然學習成就對數學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學報教育類, 52(2),1-30。 張廖麗珠(2007)。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2(1),68-79。 張鎧如、陳敦源、李仲彬、簡鈺珒(2015)。探索台灣公務人員工作績效之影響因素:能力、動機、與機會的整合觀點。東吳政治學報,33(4),1-71。 張志鵬(2001)。國小教師在職進修動機取向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順原(2015)。學習態度、學習動機、激勵因素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消防特考班學員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碩博士班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瑞濱、賀力行(2003)。從訓練需求評估論公務人員訓練進修之策略。人力資源管理學報,3(1),81-111。 黃富順(1985)。成人的學習動機─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之探討。高雄:復文書局。 黃富順(1996)。終身學習與生活文化。成人教育雙月刊,38,7-12。 黃富順(2001)。以終身學習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成人教育,61,26-35。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台北:五南。 鈕文英(2019)。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 黃秋霞(2016),淺談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9),149-154。 黃誌瑩(2001)。教育訓練制度規劃之個案研究---以K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黃英忠、溫金豐(1995)。外在經營環境與企業教育訓練實施及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人力資源學報,5,41-60。 董祥開、張鎧如及陳敦源(2021),「合得來」重要嗎?公務人員個人組織配適度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社會科學論叢,15(1),45-84。 詹棟樑(1998)。回流教育的重要課題。師友月刊,376,4-8。 葉炳煙(2013)。學習動機定義與相關理論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6,290-291。 葉建宏(2016)。高等教育學歷貶值問題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6),158-161。 葉世凱(2020)。彰化縣公務人員在職進修動機取向、影響因素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楊國賜(2014)。終身學習的新思維與新方向。台灣教育,689,2-7。 廖志昇(2004)。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師院在職進修碩士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鄭怡世、巫麗雪、劉幸宜(2017)。台灣老人日間照顧服務從業人員職場疲勞之探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1-53。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潘瑛如(2012)。公共服務動機與基礎訓練滿意度及成效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培村、武文瑛(2007)。我國回流教育政策發展回顧與檢討。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03。 蔡佳蓉(2020)。角色衝突、工作投入與生活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以海軍艦隊女性軍士官兵為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昕璋(1999)。二專在職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狀況相關之研究-以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進修推廣部應用外語科學生為例。北商學報,16,195-216。 蔡旭昇(1999)。企業訓練與發展。就業與訓練,17(5),3-7。 謝美蘭(2001)。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學生學習與工作衝突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簡碩傑(2021)。社會支持對在職進修者角色扮演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鍾富萍(2020)。臺中市政府公務人員在職進修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未出版,臺中。 魏惠娟(1994)。大學在成人教育的角色。台北:大學成人教育。 魏惠娟(1998),從終生學習的觀點反思我國成人教育政策及未來行動。教育政策論壇,1(2),50-80。 羅大涵(1988)。我國教育發展配合經建人力需求所採措施之回顧與前瞻。工業職業教育雙月刊,6(5),5-14。 樊祖燁、潘博宇(2021)。雙因子理論對學生學習成就之影響-以學習態度作為中介變數。商管科技季刊,22(2),257-297。
貳、西文文獻 Adams, J. S. (1963).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5), 422-436. Amabile, T. M.(1996).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A.Rosenthal(1965). OrganiOational Stress: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0(1) ,125-129. Brown, H. D. (1980). Principl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Cremin, L. A. (1959). John DeweI and the Progressive-Education Movement. The School Review, 67(2), 160-173. Creswell, J. W. (2015). Revisiting Mixed Methods and Advancing Scientific Practices.In S. Hesse-Biber,& R. B. Johnson(Eds.), The Zxford Handbook of Multimethod and MiEed Methods Research Inquiry, New York: Zxford UniversitI Press. CropleI, A. J.(1979). Lifelong Education:A Stocktaking. Hamburg: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Deci, E. L. & RIan, R. M. (2017),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in Work Organizations:The State of a Science. Annual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Vol.4, 19-43. Herbert, T.T. (1976).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New York:Collier Macmillan. Hilgard, E. (1953). Introduction to psIchologI: Motivation. New York, the U.S.:Thomson. Houle, C. O. (1973). The external degree. San Francisco:JosseI-Bass. Herzberg, F. (1968). One more time:How do Iou motivate emploIe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46, 53-62. Herzberg, F. (1974). Motivation-Hygien profiles:Pinpointing what ails the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3(2), 18-29. Janet G.& Colleen K. (2019). Reflections on the Adult Education Professoriate in Canada. Education Sciences,9(43),1-11. Keller,J.M. (2010). Motivational Design f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The ARCS Model Approach.New Iork:Springer. Kruglanski, A. W., & GigerenOer, G. (2011). Intuitive and deliberative judgments are based on common principl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18, 97-109.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I:Harper & Row Publishers.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Harper. McCombs, B. L. (2000). Reducing the achievement gap. Society, 37(5), 29-36. McGregor, D. M. (1957). 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 The Management Review, 46(11), 22-28. Sharlene Hesse-Biber,Deborah Rodriguex,and Nollaig A.Frost(2015). A Qualitativel Driveny Approach to Multimethod and Mixed Methods Research. In S. Hesse- Biber,& R. B. Johnson (Eds.), The Zxford Handbook of Multimethod and Mixed Methods Research Inquiry,New York:Zxford UniversitI Press. Spradley, J. P. (1980).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tipek, D.(1995). Effects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on Young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t , 66 (1), 209-223. Vroom,V.(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 New York:Wiley.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105256030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256030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200577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603001.pdf | | 9524Kb | Adobe PDF2 | 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