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95731      Online Users : 96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920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9204


    Title: 北平輔仁大學與中西交通史的萌芽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and the germination of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Authors: 張揚舞
    Chang, Yang-Wu
    Contributors: 彭明輝
    Pang, Ming-Fui
    張揚舞
    Chang, Yang-Wu
    Keywords: 北平輔仁大學
    學術共和國
    中西交通史
    現代中國史學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Republica Literaria
    Date: 2022
    Issue Date: 2022-03-01 17:09:36 (UTC+8)
    Abstract: 本文以北平輔仁大學為個案,從學術機構之角度,分析史料收藏、時代回應、機構宗旨、人際網絡與典範傳承,如何促成中西交通史的萌芽與形塑?
    中西交通史大略在1920-30前後逐漸萌芽。然窮本溯源,可上溯至晚清域外史地、西北史地、元史學,與域外東方學之匯流。此專史類門之型塑,背後所體現之研究動能,除史料、方法之傳承外,亦反映在與歐洲文明交會後,知識分子再思對古代中國於世界上之地位。1922年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主張觀察「世界中的中國史」,1924年章太炎在〈救學弊論〉斥當代中國史研究是為外人而作,即反映了此專史之時代特性。1928年張星烺於《中西交通史料彙編》自序中對西與中的編排,明確表示出中西交通史,所欲回應西力東漸後重思歷史中的中國與世界這個時代提問。張星烺此作,為中西交通史的價值作了說明,也為此專史日後之研究,奠下重要的史料與方法基礎。
    輔仁雖非最早開設中西交通史課程之學校,然以下四大原因,使其在中西交通史萌芽歷程中,輔仁佔有重要關鍵。其一,陳垣長年擔任輔仁大學校長,張星烺擔任輔仁史學系主任,兩學人在中西交通史方面有重大貢獻,以此兩人外擴的人際網絡構成一中西交通史學術共和國。其二,輔仁因為是教會大學,教師來源相較北大、清華等校較不拘一格,且因為外國教會背景,長年有不同國籍學者任教其中,並參與相關學術活動,特別能顯現出其跨國性學術共和國特徵。其三,輔仁雖為一天主教會設立之教會大學,然主持者為中國人,且以國學研究作為創校之基礎,別具溝通天主教、西方科學與中國文化之意涵。中國基督教史本身即為中西交通的重要論題,輔仁在此方面有重大貢獻。例如陳垣對元代也里可溫之考據,即出自輔仁大學前身輔仁社的社課活動。其四,輔仁創校者與師生在中西交通史研究中具有承先啟後之特性。英華、馬良與陳垣、張星烺,上承晚清西北史地與天主教中國傳教史之史料與人際;張星烺、方豪又下啟中西交通史之研究典範。若以史學類門建構而言,輔仁大學在中西交通史研究萌芽中,實為重要之環節。
    本文除緒論與結論外,第二章〈中西交通史論題與萌芽背景〉,自晚清元史補證、西北史地與域外史地著手,說明西北、域外這些討論中西交通史的基本材料,何以逐漸開始受到晚清士人如魏源(1794-1857)、徐繼畬(1795-1813)、姚瑩(1795-1873)等注意,並著重於探討史家與史家間的材料承接及其人際網絡。進而討論域外東方學下漢學研究的「審邊塞」傳統,由十六世紀開始之傳教士如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1577-1628),乃至十九世紀以來的歐美、日本學院漢學家如夏德(Friedrich Hirth,1845-1927)、伯希和、白鳥庫吉(1865-1942),何以著重傳統士人所不在意的邊塞、族群、外來宗教問題,並梳理域外漢學家與晚清士人的交流中,如何逐漸將這項傳統,傳輸晚清士人與民國學者。第三章〈輔仁創校、課程與中西交通史研究傳統〉,探討輔仁大學的設立背景,自英華、馬良籌辦輔仁社談起,並整理二人之教會背景、政界背景,說明二人投入基督宗教高等教育與明清天主教研究的各項原因,揭出史料優勢與中西交通使命,乃輔仁自創校即著重於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背景因素。續論陳垣、張星烺二人的治學歷程與學術貢獻,說明二人如何為輔仁立下中西交通史的研究典範,以及陳垣接掌輔仁大學,如何透過其人際網絡羅致師資團隊,建立中西交通史課程。第四章〈輔仁對中西交通史產生之影響〉,對輔仁三大學術刊物《輔仁學誌》、《輔仁英文學誌》(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華裔學誌》(Monumenta Serica)刊載之中西交通史論題發展進行分析,並討論專書出版與後期教師研究成果,證明輔仁已然何成為一跨學校、跨國界之中西交通史學術共和國。
    北平輔仁大學由於其創校背景與史學系執行者陳垣、張星烺之傳統奠定、學術共和國創建與葉德祿、方豪的典範傳承,為促成此中西交通史萌芽之重要關鍵。輔仁或不足以呈現中西交通史萌芽之全貌,惟在此領域之發展過程中,確然舉足輕重,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This thesis takes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as an example, investigating social networks, rare books collec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s of method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More importantly, I want to unveil the myster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in China.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tarted in 1920’s. But if we trace back to its origin, the root of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can trace to the history of Yuan empire,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on north-wester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Oriental study in late Qing. The reason why this historical research became more significate include the books inherited, scholars social network, and the role of foreign civiliz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When meet the other civilization. The clue of this thesis can found in Liang, Chi-Chao’s 中國歷史研究法(1922) and Chang, Tai-Yan’s 救學弊論(1924). In Chang, Hsing-Lang`s foreword of The Materials for a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中西交通史料彙編序)(1930), he told us that the aim of doing research on twenty century Chinese: to prove the importance of China in the world history, and the significant of other civiliz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is not the first university to teach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But there are some reasons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was still famous for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First, the founders Yin-Hua and Ma-Liang collected some publication of Catholic during late Ming to early Qing. Therefore they planned to educate Catholic in influential scholars in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Second, there were two Chinese professor Chen Yuan and Chang Hsing-Lang, two necessary historians about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directing and teaching in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for long time, training some second generation historian. Third, as a “Christian background” university, Fu-Jen have multiple background teacher, and it built up a academic exchange network with Chinese scholars and foreign Sinologists.
    This thesis have five chapters. Except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chapter 2 analyzing how did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growth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histor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nd sinology. Chapter 3 will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department of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which was famous for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Chapter 4 will investigate the achievement of history department publications of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wadays,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is still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Chinese society.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was undoubtedly played a crucial role on establishing a model on research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educating new scholars, and creating a crossing-boundaries academic community,
    ”Republica Literaria”.
    Reference: 一、中日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 檔案
    1. 〈大學部各系科課程表〉,《輔大校刊》,2.4(北平,1930.10):2。
    2. 〈本校重要布告〉,《輔大校刊》,1(北平,1929.12):2。
    3. 〈本校各系課程及教員所任科目時數一覽表〉,《輔大校刊》,6(北平,1930.03):2。
    4. 〈本校公布錄要〉,《輔大校刊》,8(北平,1930.04):3。
    5. 〈本校公布錄要〉,《輔大校刊》,10(北平,1930.5):1。
    6. 〈本校畢業論文目錄〉,《輔仁學誌》,6.1-2:280-281。
    7. 〈本校畢業論文目錄〉,《輔仁學誌》,8.1(北平,1939.12):154。
    8. 〈本校畢業論文目錄〉,《輔仁學誌》,9.1:190-192。
    9. 〈本校畢業論文目錄〉,《輔仁學誌》,10.1-2:235。
    10. 〈本校三十年度文史兩系畢業論文目錄〉,《輔仁學誌》,11.1-2:247-248。
    11. 〈本校三十一年度文史兩系畢業論文目錄〉,《輔仁學誌》,12.1-2(北平,1943.12):298。
    12. 〈本校三十二年度文史兩系畢業論文目錄〉,《輔仁學誌》,13:1-2:260。
    13. 〈本校三十三年度文史兩系畢業論文目錄〉,《輔仁學誌》,13.1-2:262-263。
    14. 〈本校三十四年度文史兩系畢業論文目錄〉,《輔仁學誌》,14.1-2(北平,1946.12):242。
    15. 〈本校三十五年度史學研究所及文史兩系畢業論文目錄〉,《輔仁學誌》,15.1-2:287-288。
    16. 〈弁首〉,《輔仁學誌》,1.1(北平,1928.12):無頁碼。
    17. 「私立輔仁大學章則規程案」,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教育部檔案》,檔號:A309000000E/0016/142.11/0001/0001。
    18. 「私立輔仁大學19-24年度畢業生案」,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教育部檔案》,檔號:A309000000E /0024/142.11-10/0001/0001。
    19. 「私立輔仁大學計畫報告及會議案」,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教育部檔案》,檔號:A309000000E /0035/142.11-36/0001。
    20. 「私立輔仁大學研究院所及學部案」,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教育部檔案》,檔號:A309000000E /0022/142.11-15/01。
    21. 〈李東華教授生平事略〉,收入關玲玲、楊宗霖(編校),《李東華教授論文集》(新北:稻香,2013),iii-vi。
    22. 〈抗戰期間本校文史出版目錄〉,《輔仁學誌》,13:1-2(北平,1945.12):263。
    23. 〈附錄:馮承鈞翻譯著述目錄:截至民國二十九年止〉,《圖書季刊》,新7.3-4(北平,1946.12):72- 75。
    24. 〈校聞〉,〈輔大校刊》,2.1(北平.1930.10):1。
    25. 〈訓令第108號:為通令查明各該管區內私立專門以上學校校數促其速行並限制新辦學校遵章立案〉,《教育部公報》,1.1(南京,1929.01):36- 37。
    26. 〈教育部訓令第1409號:為私立北平輔仁大學准予立案未盡妥善各點應迅圖改進仰飭知照〉,《教育部公報》3:33(南京,1931.08):8- 9。
    27. 〈教務處佈告〉,《輔大校刊〉,4(北平,1930.2):2。
    28. 〈援庵所著書價目〉,《輔仁學誌》,9:1:196。
    29. 〈國史編篡處通告〉,《政府公報》,1302(北京,1919.09),18。
    30. 〈編輯略例〉,《輔仁學誌》,1.1(北平,1928.12):無頁碼。
    31. 〈輔仁學誌編輯委員會〉,《輔仁學誌》5.1-2(1936.12):無頁碼。
    32. 〈輔仁大學叢書目錄〉,《輔仁學誌》,9:1(北平,1940.06):195。
    (二) 專書
    1. Jerome Oetgen(著),張琰(譯),《北京輔仁大學創辦史:美國本篤會在中國》,新莊:輔大出版,2001。
    2.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黃中憲(譯),《賽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臺北:聯經,2015。
    3. 上海書店(編),《元史二種》,上海:上海古籍、上海書店重印,1989。
    4. 王瑞霖,《一日一談》,上海:上海書店重印,1990,影印1936年復興書局版。
    5.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學與史家(增訂版)》,臺北:允晨,2020。
    6.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2003。
    7. 王德昭《歷史哲學與中國文化》,香港:商務印書館,1992。
    8. 王家儉,《魏源年譜》,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7。
    9. 王應憲(編校),《現代大學史學系概覽(1912-1949)》,上海:上海古籍,2016。
    10. 王仲犖、姜亮夫(等)(編),《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2014。
    11. 王毅,《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研究》,上海:上海世紀,2005。
    12. 王叔子(編),《文廷式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13. 王德毅,《王國維先生年譜》,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7。
    14. 王德毅(編著),《姚從吾先生年譜》,臺北:新文豐,2000。
    15. 方聞(編),《清徐松龕先生繼畬年譜》,臺北:臺灣商務,1982。
    16. 方豪,《中西交通史》(一至三冊),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
    17. 方豪,《中西交通史》(四、五冊),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
    18. 方豪(編),《馬相伯先生文集》,上海:上海書店重印,1990,重印北平上智書店1947年版。
    19. 方豪(編),《馬相伯先生文集續編》,上海:上海書店重印,1990,重印北平上智書店1947年版。
    20. 方豪(編錄),《英斂之先生日記遺稿》,臺北:文海出版重印,1974,重印北平上智編譯館1948年版。
    21.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入物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2007。
    22. 內藤湖南(著),神田喜一郎、內藤乾吉(編),《內藤湖南全集:第六卷》,東京:筑摩書房,1972。
    23. 石田幹之助(著),朱滋萃(譯),《歐人之漢學研究》,太原:山西人民重印,2015,重印北平中法大學1934年版。
    24. 石田幹之助、山本達郎(編修),《白鳥庫吉全集第四冊》,東京:岩波書店,1970。
    25. 石田幹之助、山本達郎(編修),《白鳥庫吉全集第五冊》,東京:岩波書店,1970。
    26. 石田幹之助、山本達郎(編修),《白鳥庫吉全集第六冊》,東京:岩波書店,1970。
    27. 石田幹之助、山本達郎(編修),《白鳥庫吉全集第七冊》,東京:岩波書店,1970。
    28. 玉爾(Henry Yule)(著),張緒山(譯),《東域紀程錄叢》,北京:中華書局,2008。
    29. 皮錫瑞(著),周予同(注),《經學歷史》,樹林:漢京文化,1983。
    30. 北京輔仁大學校友會(編),《北京輔仁大學校史》,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
    31. 向達,《中外交通小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32. 向達,《中西交通史》,上海:中華書局,1934。
    33. 江上波夫(編),林慶彰(譯),《東洋學的系譜:第一集》,臺北:萬卷樓,2015。
    34. 江藩、方東樹(著),徐興洪(編校),《漢學師承記》,上海:上海文藝,2012。
    35. 牟潤孫(著),《海遺叢稿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9。
    36. 米建華(James A. Millward)(著),譚建飛(譯),《嘉峪關外:1759-1864年新疆的經濟、民族和清帝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2017。
    37. 朱育麒,《徐松與《西域水道記》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15。
    38. 沙畹(Édouard Émmannuel Chavannes)(著),邢克超、楊金平、喬雪梅(譯),《沙畹漢學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2014。
    39. 沙畹(著),馮承鈞(譯),《摩尼教流行中國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40. 利瑪竇(Ricci Matteo)、金尼閣(Trigault Nicolas)(著),何高濟、王遵仲、李申(譯),《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
    41. 祁韻士,《西陲要略》,臺北:台灣商務重印,1966,重印光緒八年十月同文館聚珍版。
    42. 祁韻士,《西陲總統事略》,永和:文海出版印行,1965。
    43. 祁韻士,《萬里行程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景印光緒胡思敬校勘問影樓輿地叢書本。
    44. 杜鼎克、黃一農、祝平一(等)(編),《徐家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文獻》,新莊:輔仁大學神學院,1996。
    45. 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三)》,臺北:華世,1980。
    46.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2004。
    47. 沈垚,《落颿樓文稿》,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影印道光洋上文校刊連筠簃叢書。
    48. 沈曾植(著),錢仲聯(校注),《沈曾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
    49. 沈曾植(著),錢仲聯(輯),《海日樓札叢(外一種)》,上海:上海古籍,2009。
    50.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1984。
    51. 余英時,《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臺北:聯經,2008。
    52. 何秋濤,《朔方備乗》,蘭州:古籍書店,1990。
    53. 何炳棣,《讀史閱事六十年》,臺北,允晨,2004。
    54. 吳惠齡(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史料》,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1992。
    55. 吳宗儒,《清儒與元史》,臺北:花木蘭,2006。
    56. 宋浩杰(主編),《歷史上的徐家匯》,上海:上海文化出版,2005。
    57. 肖黎(主編),《中國歷史學四十年》,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
    58. 來新夏,《林則徐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2011。
    59. 周萍萍、吳小新(編),《英斂之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13。
    60. 李孝遷,《域外漢學與現代中國史學》,上海:上海古籍,2014。
    61. 李思純,《元史學》,永和:文海出版印行,1971。
    62. 李東華(編),《方豪晚年論文輯》,新莊:輔仁大學出版,2010。
    63. 李東華,《一位自學史家的成長:方豪生平與治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
    64. 李國強,《中國當代名人錄》,香港:廣角鏡出版,1988。
    65. 李森(編),《民國時期高等教育史料續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
    66. 李森(主編)《民國時期高等教育史料三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2017。
    67. 李慶,《日本漢學史:第一部起源和確立》,上海:上海世紀,2010。
    68. 汪暉祖,《元史本證》,永和:文海出版印行,1984,據紹興先正遺書影印。
    69. 門多薩(Mendoza Juan Gonzales de)(著),孫家堃(譯),《中華大帝國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2009。
    70. 私立北平輔仁大學(編),《私立北平輔仁大學一覽:民國二十六年度》,北平:私立輔仁大學,1937。
    71. 私立輔仁大學(編),《私立輔仁大學一覽:民國三十年度》,北平:私立輔仁大學,1941。
    72. 私立輔仁大學(編),《私立輔仁大學一覽:民國三十一年度》,北平:私立輔仁大學,1942。
    73. 洪鈞(著),田虎(校注),《元史譯文證補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1990。
    74. 柯劭忞,《新元史》,臺北:成文出版印行,1971,景印東海徐氏退耕堂刊本。
    75. 柯博識(Jac Kuepers)(著),袁小涓(譯),《私立北京輔仁大學1925-1950:理念、歷程、教員》,新莊:輔大出版,2007。
    76. 英華,《萬松野人言善錄》,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32。
    77. 英華,《也是集》,天津:大公報,1907。
    78. 胡禮垣,《胡翼南先生全集卷一:新政真詮》,永和:文海出版,1976。
    79.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編(七)》,合肥:安徽教育,2001。
    80. 俞大維,《談陳寅恪》,臺北,傳記文學,1978。
    81. 施立業,《姚瑩年譜》,合肥:黃山書社,2004。
    82. 姚瑩(著),歐陽躍峰(點校),《康輶紀行》,北京:中華書局,2018。
    83.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2001。
    84. 夏燮,《中西紀事》,永和:文海出版社印行,1967。
    85. 夏德(F. Hirth)(著),朱杰勤(譯),《大秦國全錄》,鄭州:大象出版,2009。
    86. 徐松,《西域水道記》,永和:文海出版印行,1966,景印北平隆福寺文奎堂藏本。
    87. 徐繼畬(著),宋大川(校注),《瀛寰志略校注》,北京:文物出版,2007。
    88. 桑原騭藏,《宋末の提舉市舶西域人蒲壽庚の事蹟》,東京:東亞攻究會,1923。
    89. 桑原騭藏(著),陳裕菁(譯訂),《蒲壽庚考》,北京:中華書局,1929。
    90. 桑原騭藏,《東西交通史論叢》,東京:弘文堂書房,1934。
    91.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2014。
    92. 耿昇,《法國漢學史論》,北京:學苑出版,2015。
    93. 馬漢茂(主編),《德國漢學:歷史、發展、人物與視角》,鄭州:大象出版,2005。
    94. 唐屹軒,《無錫國專與傳統書院的轉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8。
    95. 孫邦華,《輔仁大學:會友貝勒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2004。
    96. 修彩波,《近代學人與中西交通史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2010。
    97. 張穆,《蒙古游牧記》,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3,景印同治卯季壽陽程氏本。
    98. 張相文,《南園叢稿》,上海:上海書店重印,1990,據中國地學會1929年版影印。
    99. 張星烺,《馬可孛羅遊記導言》,北京:中國地學會,1924。
    100. 張星烺(編著),朱杰勤(校訂),《中西交通史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
    101. 張星烺,《泗陽張沌谷居士年譜》,臺北:廣文書局印行,1971。
    102. 張若谷,《馬相伯先生年譜》,上海:上海書店,1990,重印商務印書館1939年版。
    103. 張國剛、吳莉葦,《中西文化關係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4. 屠寄《蒙兀兒史記》,臺北:鼎文書局印,1983。
    105.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上)(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6、1989。
    106. 許全勝,《沈曾植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
    107. 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專題論文集第四屆研討會(上冊)》,臺北:國史館,1998。
    108.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2。
    109. 梁廷枏(撰),駱驛、劉曉(點校),《海國四說》,北京:中華書局,1993。
    110.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2008。
    111.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華正書局,1974。
    112. 梁啟超(著),《飲冰室專集(一)》,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
    113. 陳垣(著),陳智超(主編),《陳垣全集:第一冊》,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114. 陳垣(著),陳智超(主編),《陳垣全集:第二冊》,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115. 陳垣(著),陳智超(主編),《陳垣全集:第四冊》,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116. 陳垣(著),陳智超(主編),《陳垣全集:第五冊》,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117. 陳垣(著),陳智超(主編),《陳垣全集:第七冊》,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118. 陳垣(著),陳智超(主編),《陳垣全集:第九冊》,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119. 陳垣,《吳漁山先生年譜》,北平:輔仁大學,1937。
    120. 陳美延(編),《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121. 陳寅恪(著),陳美延(編),《陳寅恪集:詩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122. 陳美延(編),《陳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123. 陳智超(編),《勵耘書屋問學記(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124. 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
    125. 陳以愛,《中國現代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國學門為中心》,臺北:政大歷史系,1999。
    126. 陳建守,《燕京大學與現代中國史學(1919-195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9。
    127. 陳祖武(選輯),《晚清名儒年譜(第十七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2006。
    128. 陳其泰、劉蘭肖,《魏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29. 陶飛亞、吳梓明,《基督教大學與國學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1998。
    130. 郭麗萍,《絕域與絕學:清代中葉西北史地學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131.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2003。
    132. 黃兆強,《清人元史學探研:清初至清中葉》,板橋:稻香出版,2000。
    133. 葉昌熾(著),《緣督廬日記》,南京:江蘇古籍重印,2002。
    134. 葉德祿(編輯),《民元以來天主教史論叢》,北平:輔仁大學圖書館,1943。
    135. 曾德昭(Alvaro Semedo)(著),何高濟(譯),《大中國志》,上海:上海古籍,1998。
    136. 馮友蘭,《三松堂學術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137. 葛劍雄,《悠悠長水:譚其驤前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1997。
    138. 熊月之、周武(主編),《聖約翰大學史》,上海:上海人民,2007。
    139. 輔仁社(編),《公教大學》(兩冊) ,北京:輔仁社,1912。
    140. 輔大編輯委員會(編),《輔大五十季》,新莊:輔仁大學,1979。
    141. 輔仁大學歷史系(編),《七十年來中西交通史的回顧與展望:以輔仁大學為中心》,臺北:輔仁大學歷史系,2000。
    142. 嘉興博物館(編),《函綿尺書:沈曾植往來信札》,北京:中華書局,2012。
    143. 衛匡國(Martin Martini)(著),何高濟(譯), 《韃靼戰紀》,北京:中華書局,2008。
    144.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經籍考》,臺北:臺灣商務,1987。
    145. 劉師培(著),萬仕國(點校),《中國歷史教科書》,揚州:廣陵書社,2015。
    146.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北京:新星出版,2007。
    147. 劉龍心,《知識生產與傳播: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臺北:三民,2019。
    148. 劉乃和(編),《勵耘承學錄》,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2。
    149. 劉乃和、周少穿、王明澤、鄧瑞全,《陳垣年譜配圖長編》,瀋陽:遼海出版,2000。
    150. 劉賢,《學術與信仰:宗教史家陳垣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13。
    151. 錢大昕(著),陳文和(主編),《錢大昕全集(七):十駕齋養新錄(增訂本)》,南京:鳳凰出版,2016。
    152. 錢大昕(著),陳文和(主編),《錢大昕全集(九):潛研堂文集(增訂本)》,南京:鳳凰出版,2016。
    153. 錢穆,《國史大綱(第四次修訂本)》,臺北:台灣商務,2017。
    154. 閻國棟,《俄羅斯漢學三百年》,北京:學苑出版,2007。
    155. 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第八卷:觀堂集林》,杭州:浙江教育出版,2009。
    156. 魏源,《海國圖志》,臺北:成文出版,1967;景印道光丁末古微堂鐫版。
    157. 魏源(著),張廷茂、陳文源(點注),《海國圖志》,長沙:岳麓書社,1998。
    158. 魏源,《元史新編》,永和:文海出版印行,1984,景印光緒乙巳慎微堂刊本。
    159. 魏源,《聖武記》,臺北:世界書局印行,1980
    160. 藤田豐八(著),池內宏(編),《東西交涉史研究(西域篇及附篇)》,東京:圖書刊行會,1974。
    161. 藤田豐八(著),池內宏(編),《東西交涉史の研究(南海篇)》,東京:圖書刊行會,1974。
    162. 藤田豐八(著),何健民(譯述),《西域南海古代交通叢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163. 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香港:龍門書店,1964。
    164. 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2007。
    (三) 論文
    1. Hans Wilm. Schütte(著),周克駿(譯),〈中國學學術的創立:科學文化史一瞥〉,馬漢茂(主編),《德國漢學:歷史、發展、人物與視角》(鄭州:大象出版,2005),3- 12。
    2. Wolfgang. Franke (著),胡隽吟(譯),〈德國青年漢學家〉,《中德學誌》,3.1(北平,1941.03):78- 91。
    3. 王國維,〈沈乙庵先生七十壽序〉,收入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第八卷:觀堂集林》(杭州:浙江教育出版,2009),618-620。
    4. 王國維,〈鬼方昆夷玁狁考〉,謝維揚、房鑫亮(編),《王國維全集卷八:觀堂集林》,392- 394。
    5. 王國維,〈西胡考(上)(下)〉,謝維揚、房鑫亮(編),《王國維全集卷八:觀堂集林》,392- 398。
    6. 王國維,〈西胡續考〉,謝維揚、房鑫亮(編),《王國維全集卷八:觀堂集林》,399-400。
    7. 王國維,〈九姓迴鶴可汗碑〉,謝維揚、房鑫亮(編),《王國維全集卷八:觀堂集林》,500- 501。
    8. 王國維,〈高昌寧碩將軍麴斌造寺碑跋〉,謝維揚、房鑫亮(編),《王國維全集卷八:觀堂集林》,498- 499。
    9. 王國維,《長春真人西遊記校注》,謝維揚、房鑫亮(編),《王國維全集十一》,533-646。
    10. 王國維,〈胡服考〉,謝維揚、房鑫亮(編),《王國維全集卷八:觀堂集林》,555- 557。
    11. 王國維,〈西域井渠考〉,謝維揚、房鑫亮(編),《王國維全集卷八:觀堂集林》,401-403。
    12. 王國維,〈元朝秘史地名索引〉,謝維揚、房鑫亮(編),《王國維全集十一》,223-238。
    13. 王國維,〈蒙韃備錄箋證〉,謝維揚、房鑫亮(編),《王國維全集十一》,333- 362。
    14. 王國維,〈黑韃事略箋證〉,謝維揚、房鑫亮(編),《王國維全集十一》,363- 406。
    15. 王典彬,〈太古中西同源說〉,《大公報》(天津),1914年10月21日,第3版。
    16. 王典彬,〈元李翀論佛理書撮要〉,《大公報》(天津),1915年4月30日,第2版。
    17. 王典彬,〈元李翀論佛理書撮要續〉,《大公報》(天津),1915年5月1日,第2版。
    18. 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與「新史學」〉,收入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學與史家(增訂版)》(臺北:允晨,2020),14-46。
    19. 王汎森,〈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民國的新史學及其批評者〉,《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2003),377-462。
    20. 王汎森,〈清代儒者的全神堂:《國史儒林傳》與道光年間顧祠祭的成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9.1(臺北,2008.03):63-93。
    21. 王德昭,〈方豪《中西交通史》第四五冊〉,收入王德昭《歷史哲學與中國文化》(香港:商務印書館,1992),336-340。
    22. 王皓,〈陳垣史學與教會因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7(臺北,2017.09):87- 121。
    23. 王東平,〈張星烺先生對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學術貢獻〉,《史學史研究》,2002.03(北京,2002):9-15。
    24. 方壯猷,〈室韋考〉,《輔仁學誌》,2.2(北平,1931.09):91- 152。
    25. 方子銘,〈評張星烺氏著歐化東漸史〉,《圖書季刊》,1:2(上海,1934.06):87-94。
    26. 方豪,〈六十年來之中西交通史〉,收入李東華(編),《方豪晚年論文輯》(新莊:輔仁大學出版,2010),533-556。
    27. 白鳥庫吉,〈粟特國考〉,見白鳥庫吉(著),石田幹之助、山本達郎(編修),《白鳥庫吉全集》第七冊,43-124。
    28. 白鳥庫吉,〈大秦國及び悠林國に就きて〉,石田幹之助、山本達郎(編修),《白鳥庫吉全集》第七冊,125-204。
    29. 白鳥庫吉,〈條支國考〉,石田幹之助、山本達郎(編修),《白鳥庫吉全集》第七冊,205-236。
    30. 田中正美,〈那珂通世(1851-1908)〉,江上波夫(編),林慶彰(譯),《東洋學的系譜:第一集》(臺北:萬卷樓,2015),1-9。
    31. 冉佩三,〈擬重刊辯學遺牘序〉,《大公報》(天津),1915年9月14日,第2版。
    32. 冉佩三,〈廣揚聖教芻議〉,《青年會季刊》,2:2(北平,1930.06):34-35。
    33. 甲凱,〈陳新會史學〉,《輔仁學誌》,8(新莊,1979.06):143-164。
    34. 甲凱,〈北平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之回憶〉,收入輔大編輯委員會(編),《輔大五十 季(1929-1979)》,95-99。
    35. 向達,〈悼馮承鈞先生〉,《民主周刊(昆明)》,3:3(昆明,1946.03):9-13。
    36. 伯希和(Paul Eugène Pelliot)(著),馮承鈞(譯),〈中亞史地叢考〉,《輔仁學誌》,3.1(北平,1932.01):95-129。
    37. 牟潤孫,〈崇禎帝之撤像及信仰〉,《輔仁學誌》,8.1(北平,1939.06):64- 73。
    38. 牟潤孫,〈發展學術與延攬人才:陳援庵先生的學人風度〉,《海遺叢稿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9),115- 122。
    39. 牟潤孫,〈敬悼先師陳援庵先生〉,《海遺叢稿二編》,81。
    40. 牟潤孫,〈談談我的治學經歷〉,收入牟潤孫,《海遺叢稿二編》,295- 300
    41. 沙畹(Édouard Émmannuel Chavannes)(著),邢克超、楊金平、喬雪梅(譯),〈突厥十二生肖〉,沙畹(著),邢克超、楊金平、喬雪梅(譯),《沙畹漢學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2014),273-349。
    42. 岑仲勉,〈漢書西域傳康居校釋〉,《輔仁學誌》,4.2:5- 26。
    43. 岑仲勉,〈漢書西域傳菴蔡校釋〉,《輔仁學誌》,4.2:27-32。
    44. 岑仲勉,〈再說欽察〉,《輔仁學誌》,5.1-2(北平,1936.12):31- 61。
    45. 岑仲勉,〈新唐書突厥傳擬注〉,《輔仁學誌》,6.1-2(北平,1937.06):180- 254。
    46. 岑仲勉,〈跋突厥文闕特勤碑〉,《輔仁學誌》,6.1-2:256- 280。
    47. 杜正勝〈新史學基地的剖析:史語所七十年〉,收入杜正勝,《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2004),273- 296。
    48. 杜進科,〈向達史學初探〉,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碩士論文,2012。
    49. 余嘉錫,〈漢武伐大宛為改良馬政考〉,《輔仁學誌》,9.1(北平,1940.06):4-8。
    50. 余英時,〈中國史學的現階段:反思與展望〉,《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臺北:聯經,2008),89-114。
    51. 李東華,〈懷援庵與亮塵,念覺明與杰人:略論民國以來國人的中外關係史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2),901-914。
    52. 李東華,〈方豪的中西交通史研究〉,《七十年來中西交通史的回顧與展望:以輔仁大學為中心》,61-76。
    53. 李東華,〈「中外關係史」相關科目教學的內容問題〉,收入關玲玲、楊宗霖(編校),《李東華教授論文集》(新北:稻香,2013),179-188。
    54. 李孝遷,〈民國時期中西交通史課程設置〉,《史學史研究》,2012:1(北京,2012):105- 117。
    55. 李樂,〈學術傳教思想與輔仁大學的興起〉,《基督宗教研究》,2019.01(北京,2019):250-272。
    56. 吳傑民,〈英斂之先生學案〉,《青年會季刊》,2:2(北平,1930.06):2-7。
    57. 汪榮祖,〈陳垣史學風格〉,《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北京,2011.12):51- 64。
    58. 汪澗,〈奪取漢學中心的理念與實踐:以《輔仁學誌》為中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0。
    59. 佛應(羅香林),〈讀顧頡剛先生《古史辨》〉,《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1.1(廣州,1933.01):87-95。
    60. 佚名,〈永歷軼事匯考〉,《大公報》(天津),1915年11月12日,2版。
    61. 佚名,〈永歷軼事匯考續〉,《大公報》(天津),1915年11月13日,第2版。
    62. 佚名,〈永歷軼事匯考再續〉,《大公報》(天津),1915年11月14日,第2版。
    63. 佚名,〈永歷軼事匯考三續〉,《大公報》(天津),1915年11月15日,第2版。
    64. 佚名,〈永歷軼事匯考四續〉,《大公報》(天津),1915年11月16日,第2版。
    65. 佚名,〈永歷軼事匯考五續〉,《大公報》(天津),1915年11月17日,第2版。
    66. 竺沙雅章,〈陳垣與桑原騭藏〉,《歷史研究》,1991:3(北京,1991):13- 19,所引在14- 15。
    67. 松村潤,〈白鳥庫吉(1865-1942)〉,江上波夫(編),林慶彰(譯),《東洋學的系譜:第一集》,29-36。
    68. 邱樹森,〈陳垣對回教史研究的貢獻〉,《七十年來中西交通史的回顧與展望:以輔仁大學為中心》,9-30。
    69. 周予同,〈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收入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三)》(臺北:華世,1980),371-428。
    70. 英華、馬良,〈上教宗為中國興學書〉,《輔仁生活》,2(北京,1939.12):9-10。
    71. 姚士鰲,〈中國造紙術輸入歐洲考〉,《輔仁學誌》,1.1(北平,1928.09):8-92。
    72. 姜萌,〈陳垣「把漢學中心奪回中國」考〉,《東岳論叢》,35.3(濟南,2014.03):180- 184。
    73. 段志強,〈顧祠會祭研究(1843-1922)〉,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
    74. 胡適,〈共產黨統治下絕沒有自由:跋所謂陳垣給胡適的一封公開信〉,《自由中國》,2:3(臺北,1950.02):75-76。
    75. 洪式閭,〈東方學術之將來〉,《晨報五週年紀念增刊》(北京,1923.12.1),第19張。
    76. 柯勞斯(著),姚從吾(譯注),〈蒙古史發凡〉,《輔仁學誌》,1.2:74-183。
    77. 夏雲巒,〈讀金正希集書後〉,《大公報》(天津),1914年7月19日,第3版。
    78. 夏雲巒,〈論惑於風水之謬〉,《大公報》(天津),1914年12月28日,第3版。
    79. 夏雲巒,〈景教碑考〉,《大公報》(天津),1915年3月16日,第2版。
    80. 夏雲巒,〈讀魏叔子地獄論書後〉,《大公報》(天津),1915年5月3日。
    81. 夏雲巒,〈廣揚聖教芻議〉,《青年會季刊》,2:2(北平,1930.06):31-33。
    82. 夏雲巒,〈送同學諸友回津序〉,《青年會季刊》,2:2(北平,1930.06):76。
    83. 徐希德,〈元也里可溫考〉,《大公報》(天津),1914年11月23日,第3版。
    84. 徐希德,〈讀二曲集書後〉,《青年會季刊》,2:2(北平,1930.06):67- 68。
    85. 徐致功,〈從善如登說〉,《大公報》(天津),1915年5月2日,第2版。
    86. 徐致功,〈記宋沈存中論用陽曆事〉,《大公報》(天津),1915年8月3日,第2版。
    87. 徐致功,〈擬重刊辯學遺牘序〉,《大公報》(天津),1915年9月16日,第2版。
    88. 徐志江,〈張相文學術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0。
    89. 柴德賡,〈陳垣先生的學識〉,陳智超(編),《勵耘書屋問學記(增訂本)》,80- 104。
    90. 孫江,〈拉克伯里「中國文明西來說”在東亞的傳布與文本之比較」〉,《歷史研究》,2010.1(北京,2010):116-137。
    91. 修彩波,〈張星烺與《中西交通史料彙編》〉,《史學史研究》,2010.3(北京,2010):96-104。
    92. 修彩波,〈方豪與中西交通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2003.03(北京,2003):141-148。
    93. 章太炎,〈救學弊論〉,收入章太炎(著),王仲犖、姜亮夫(等)(編),《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2014),88-96。
    94. 張星烺,〈唐時非洲黑奴入中國考〉,《輔仁學誌》,1:1(北平,1928.12):100- 118。
    95. 張星烺,〈中國人種中印度日爾曼分子〉,《輔仁學誌》,1:2(北平,1929.09):8- 23。
    96. 張星烺,〈國家及地境之形成〉,《中德學誌》,3.1(北京,1941.03):129-132。
    97. 張星烺,〈中國歷代戰爭與氣候之關係(上)〉,《中國學報》,3.1(北京,1945.01):1-11。
    98. 張星烺,〈道家仙境之演变及其所受地理之影響〉,《中國學報》,1.4(北京,1944.06):26-52。
    99. 張鴻翔,〈明外族賜姓考〉,《輔仁學誌》,3.2(北平,1932.07):108- 145。
    100. 張鴻翔,〈明外族賜姓考(續)〉,《輔仁學誌》,4.2:53- 136。
    101. 張維華、于化民,〈略論中西交通史的研究〉,《文史哲》,1983:1(濟南,1983.01):3-9。
    102. 張至善,〈張星烺著《中西交通史料彙編》的一處增補――對阿里•阿巴克《中國紀行》的評價〉,《七十年來中西交通史的回顧與展望:以輔仁大學為中心》,107-124。
    103. 張淑勤,〈陳垣對吳漁山的研究〉,《七十年來中西交通史的回顧與展望:以輔仁大學為中心》,31-46。
    104. 梁啟超(任公),〈中國史緒論〉,《清議報》,90(橫濱,1901.09):1-5。
    105. 梁啟超(任公),〈中國史緒論(接前冊)〉,《清議報》,91(橫濱,1901.09):1- 4。
    106. 梁啟超,〈太古及三代載記〉,梁啟超(著),《飲冰室專集(一)》(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1-29。
    107. 梁園東,〈讀書提要:歐化東漸史〉,《人文(上海1930)》,6.6(上海,1935.08):1-2。
    108. 彬田耕作(著),張我軍(譯),〈自考古學上觀察東亞文明之黎明〉,《輔仁學誌》,2:2(北平,1931.09): 31-57。。
    109. 陳垣,〈雍乾間奉天主教之宗室〉,《輔仁學誌》,3.2:8-42。
    110. 陳垣,〈吳漁山晉鐸二百五十年紀念〉,《輔仁學誌》,5.1-2:7-29。
    111. 陳垣,〈吳漁山先生年譜〉,《輔仁學誌》,6.1-2:7-39。
    112. 陳垣,〈湯若望與木陳忞〉,《輔仁學誌》,7.1-2(北平,1938.12):3-29。
    113. 陳垣,〈回回教入中國史略〉,《東方雜誌》,25:1(上海,1928.01):115-124。
    114. 陳寅恪,〈敦煌劫餘錄序〉,收入陳寅恪(著),陳美延(編),《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266-268。
    115. 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併序〉,陳美延(編),《陳寅恪集:詩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12-17。
    116. 陳寅恪,〈朱延豐突厥通考序〉,收入陳美延(編),《陳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162-163。
    117. 陳樂素,〈陳垣同志的史學研究〉,陳智超(編),《勵耘書屋問學記(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19- 44。
    118. 陳珍幹,〈我所認識的陳垣〉,李國強,《中國當代名人錄》(香港:廣角鏡出版,1988),170- 185。
    119. 陳高華,〈中國海外交通史的回顧與展望〉,《歷史研究》,1996:1(北京,1996.01):110-124。
    120. 陳高華,〈陳垣與元代基督教史研究〉,《七十年來中西交通史的回顧與展望:以輔仁大學為中心》,47-60。
    121. 陳致平,〈五十年來輔仁之回顧與展望〉,輔大編輯委員會(編),《輔大五十季》(新莊:輔仁大學,1979),42-45。
    122. 陳以愛,〈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1。
    123. 陶覺民,〈擬重刊辯學遺牘序〉,《大公報》(天津),1915年9月13日,第2版。
    124. 陶覺民,〈信仰迷信辯〉,《大公報》(天津),1915年9月20日,第2版。
    125. 傅斯年,〈史語所工作旨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1(廣州,1928.10):3-10。
    126. 馮承鈞,〈元代幾箇囊家台〉,《輔仁學誌》,4.2(北平,1934.06):33- 49。
    127. 馮承鈞,〈樓蘭鄯善問題〉,《輔仁學誌》,3.2(北平,1932.07):146- 157。
    128. 馮承鈞,〈高車之西徙與車師鄯善國人之分散〉,《輔仁學誌》,11.1-2(北平,1942.12):3- 14。
    129. 馮友蘭,〈中國近年研究史學之新趨勢〉,收入馮友蘭,《三松堂學術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330-331。
    130. 葉德禮,〈一封公開的信〉,《輔仁生活》,4(北平,1940.02):13。
    131. 葉德祿,〈七曜曆入中國考〉,《輔仁學誌》,11.1-2(北平,1942.12):139-159。
    132. 葉德祿,〈唐代胡商與珠寶〉,《輔仁學誌》,15.1-2(北平,1947.12):97-122。
    133. 葉德祿,〈釋胡奴〉,《益世報》(天津),1947年8月4日,第6版。
    134. 葉得祿,〈唐代西域幻術:魔術〉,《益世報》(天津),1947年12月22日,第6版。
    135. 葉德祿,〈乾隆絳州志之韓霖〉,葉德祿(編輯),《民元以來天主教史論叢》,199-207。
    136. 葉德祿,〈聖教史略與天主教傳行中國考〉,葉德祿(編輯),《民元以來天主教史論叢》,208-217。
    137. 許正弘(編),〈蕭啟慶先生著作目錄稿〉,收入蕭啟慶教授追思文及編輯委員會(編),《蕭啟慶教授追思文集》(桃園:蕭啟慶教授追思文集編輯委員會,2015),257-270。
    138. 彭明輝,〈外國史地引介與晚清史學〉,《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7(臺北,2000.05):197-228。
    139. 趙偉圻,〈祁韻士的西域行及其知識建構〉,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
    140. 楊葆初,〈輔仁社課選:輔仁社參考書集目錄略記〉,《青年會季刊》,2:2(北平,1930.06):76-78。
    141. 楊葆初,〈記宋沈存中論用陽曆事〉,《大公報》(天津),1915年8月4日,第2版。
    142. 楊葆初,〈信仰迷信辯〉,《大公報》(天津),1915年9月24日,第2版。
    143. 楊葆初,〈書王船山遺書〉,《大公報》(天津),1916年7月4日,第1版。
    144. 楊葆初,〈廣揚聖教芻議〉,《青年會季刊》,2.2(北平,1930.06):33-34。
    145. 楊葆初,〈輔仁社課選:唐景教碑考〉,《青年會季刊》,2.2(北平,1930.06):58- 59。
    146. 鄭天挺,〈深切懷念陳援庵先生〉,收入陳智超(編),《勵耘書屋問學記(增訂本)》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14-18。
    147. 編者(葉德祿),〈我愛輔仁我對不住輔仁〉,《磐石雜誌》,3.10(天津,1935.12):602。
    148. 蔣竹山,〈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當代歷史學研究的幾種新取向導讀〉,收入蔣竹山(主編),《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當代歷史學研究的幾種新取向》(臺北:聯經,2019),5-26。
    149. 臺靜農,〈北平輔仁舊事〉收入輔大編輯委員會(編),《輔大五十季(1929-1979)》,54-58。
    150. 劉龍心,〈七十年來對於「現代中國史學史」(一九零二~一九四九)的研究回顧與評析〉,收入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專題論文集第四屆研討會(上冊)》(臺北:國史館,1998),1051-1088。
    151. 錢穆,〈維新與守舊〉,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二十三冊》(臺北:聯經,1998),19-40。
    152. 蕭啟慶,〈推陳出新的史學家陳垣〉,《新史學》,16.3(臺北,2005.09):101- 136。
    153. 蕭啟慶,〈千山獨行:我的習史歷程〉,收入蕭啟慶教授追思文及編輯委員會(編),《蕭啟慶教授追思文集》,13-32。
    154. 魏尚文,〈元也里可溫考〉,《大公報》(天津,1914年11月24日),第3版。
    155. 魏尚文,〈信仰迷信辯〉,《大公報》(天津,1915年9月27日),第2版。
    156. 藤田豐八,〈大宛の貴山城と月氏の王庭〉,藤田豐八(著),池內宏(編),《東西交涉史の研究(西域篇)》(東京:圖書刊行會,1974),1-44。
    157. 藤田豐八,〈月氏の古地とその西移の年代〉,藤田豐八(著),池內宏(編),《東西交涉史の研究(西域篇)》,45-96。
    158. 藤田豐八,〈條支國考〉,藤田豐八(著),池內宏(編),《東西交涉史の研究(西域篇)》,211-252。
    159. 藤田豐八,〈狼牙脩國考〉,藤田豐八(著),池內宏(編),《東西交涉史の研究(南海篇)》(東京:圖書刊行會,1974)1-38。
    160. 藤田豐八,〈前漢に於ける西南海上交通の記録〉,池內宏(編),《東西交涉史の研究(南海篇)》,95-136。
    161. 藤田豐八,〈宋代の市舶司及び市舶条例〉,池內宏(編),《東西交涉史の研究(南海篇)》,281-398。
    162. 藤田豐八,〈宋代輸入の日本貨〉,池內宏(編),《東西交涉史の研究(南海篇)》,493-504。
    163. 顧孝勇(Piotr Adamek),〈關於傳教士漢學的幾點思考:以卜彌格、比丘林、鮑潤生為例〉,《漢學研究通訊》,35.3(臺北,2016.08):1-10。
    164. 礪波護,〈桑園隲藏(1871-1931)〉,江上波夫(編),林慶彰(譯),《東洋學的系譜:第一集》,95-102。
    二、西文部分(依作者姓名英文字母排列)
    (一) 專書
    1.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A Missionary Foundation of the American Benedictines. Latrobe: St. Vincent Archabbey, 1927.
    2. Burke, Peter.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From Gutenberg to Didero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0.
    3. Hirth, Friedrich. China and the Roman Orient: Researches into their Ancient and Mediœval Relations as Represented in Old Chinese Records. Cambridge: Chadwyck-Healey, 1995.
    4. Lacouperie, Terrien de. Western origin of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Osnabrück: Proff & Co, 1966, reprint of the edition 1894.
    5. Yule, Henry. Cathy and the way thither being a collection of medieval notices of China. London: Hakluyt Society, 1998.
    (二) 論文
    1. “A word to our friends,”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1(Latrobe, 1926.09):5
    2. “A general prospectus of the institution,”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1: 13-16.
    3. “Obituary of Sir Vincent Ying, K.S.G,”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1: 29- 33.
    4. ”Pei-Ching Kung Chiao Ta Hsueh: The Chinese name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1:7-9.
    5. “The MacManus Academy of Chinese studies,”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1: 40-52.
    6. Bernard, Henri. “whence The philosophic movement at the close of The Ming(1580-1640),”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no8(Pepping, 1931.12):67- 73.
    7. Bernard, Henri. “L’Eglise catholique des XVIIe-XVIIIesiè et sa place dans I’ evolution de la civilization chinoise,” Monumenta Serica, nov 1(Peiping, 1935): 155-167.
    8. Bernard, Henri. “Les étapes de la cartographie scientif fiquepour la Chine et les pays voisins (depuis le xvie jusqu la fin du xville siècle),” Monumenta Serica, nov1: 428- 477.
    9. Bernard, Henri. “Note sur I’histoire du Chirstianisme en extreme-Orient,” Monumenta Serica, nov 1: 478-486.
    10. Bernard, Henri. “L’Encyclopédie astronomique du Père Schall,” Monumenta Serica, nov 3(Pepping, 1938):35-77; 441-482; 483-527.
    11. Bernard, Henri. “Ferdinand Verbiest, continuateur de i’Oeuvre Scientifique d’Adam Schall-Quelques complément à I’ édition rément de sa Correspondance,” Monumenta Serica, nov5(Pepping, 1940):103-140, in 103.
    12. Bernard, Henri. “Les adaptation chinoises d’ouvrages européens,” Monumenta Serica, nov 10(Pepping, 1945):1-57.
    13. Bagchi, P. C. “Ancient Chinese name of India,” Monumenta Serica, nov13(Pepping, 1948): 366-375.
    14. Chavannes, Édouard Émmannuel. “Le cycle turc des douze animaux,” T’oung Pao, série 2 vol. 07(Paris, 1906): 51-122.
    15. Chavannes, Édouard Émmannuel. et Paul, Eugène Pelliot. “Un traité manichéen retrouvé en Chine,” Journal asiatique, II (Paris, 1911): 499-617.
    16. Ch’en, Yuan. Hon, Rt. trans, “Manichaeism in China,”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4(Latrobe, 1928.05):59- 68.
    17. Ch’en, Yuan. “The Ch’ieh-yun and It’s Hsien-pi authorship,” Monumenta Serica, nov1: 345-352.
    18. Clougherty, Dom Francis. “The Franciscan Contemporaries of Marco Polo,”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5(Latrobe, 1928.10):37- 60.
    19. Chang, Hsing-lang. “The importation og Negro slaves to China under the Tang dynasty,”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no7:37-62.
    20. Chang, Hsing-lang. “The rebellion of the persian garrison in Chuan-Chou (A.D 1357 -1366),” Monumenta Serica, nov3: 611-627.
    21. Drake, F. S. “Nestorian monasteries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site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Nestorian tablet,” Monumenta Serica, nov2(Pipping, 1936-37): 293- 340.
    22. Drake, F. S. “Mohammedanism in the Tang dynasty,” Monumenta Serica, nov8(Pipping, 1943): 1-40.
    23. Dehergne, Joseph. “Les origins du Christianisme dans I’lle de Hainan,” Monumenta Serica, nov5:329-348.
    24. Eberhard, Wolfram. “Ein chinesisches dokument in Istanbul,” Monumenta Serica, nov11(Pepping, 1946): 334- 335.
    25. Franke, Wolfgang. “Walter Fuchs in memoriam,” Oriens Extremus, vol:27(Wiesbaden, 1980):141-150.
    26. Fuchs, Walter. “Mandjurica,”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9(Pepping, 1934.11): 97- 104.
    27. Fuchs, Walter. “Remarks on a new “Hua-I-I-Yu”,”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no8:91-97.
    28. Groenbech, Kalgan. “Turkish inscription from inner Mongolia,” Monumenta Serica, nov4(Pepping, 1939-40): 305- 307.
    29. Herrmann, Albert. “Ta Ch’in: oder das China des ferner Western. Eine histori sch geograph ische untersuchung (mit einer karte),” Monumenta Serica, nov6(Pepping, 1941): 212- 272.
    30. Ildephonse, Prior. “A pilgrimage to the Trappist monastery of Yang Chia Ping,”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2(Latrobe, 1927.03):27-36.
    31. Löwenthal, Rudolf. “The name culture of Jews in China,” Monumenta Serica, nov12(Pepping, 1947): 97-126.
    32. Mostaert, Antonie. “The Mongols of Kansu and their language,”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no8:75-90.
    33. Mostaert, Antonie. “Ordosica,”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no9: 1-96.
    34. Martin, Desmond. “Preliminary report on Nestorian remains North of Kuei-Hua, Suiyuan,” Monumenta Serica, nov3: 232-249.
    35. Otoole, G. B. ”Random notes on early Christianity in China,”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no3(Latrobe, 1927.09):31- 40,in 32- 33.
    36. O’Toole, G. B. “John of Montecorvino: first archbishop of Peking,”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no6 :13- 54.
    37. Pelliot, Paul. “ Paul Pelliot: Letter to the editor,” Monumenta Serica, nov 1: 192.
    38. Rauth, Dom Charles.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From the accession of Yao(2375 B.C) to the end of the San Tai period,”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5: 61- 85.
    39. Rauth, Dom Charles.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the second of a Series of articles,”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6: 55- 65.
    40. Saeki, P. Y. “The sutra on The mysterious rest and joy,”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no9: 105- 132.
    41. Saeki, P. Y. “The Ta-Ch’in Luminous religion sutra on the origins of origins,”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9: 106-133.
    42. Stehle, Dom Callistus. “Climpses of China,”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no3:17-30, in17-18.
    43. Schreiber, Gerhard. “Das volk der Hsien-pi,” Monumenta Serica, nov12: 145-203.
    44. Thomas, P. J. “Was the apostle Thomas in south india?,”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no7(Peiping, 1930.12):103- 114.
    45. Wang, Ching-ju. “Arsi and Yen-ch `i, Tokai and Yueh-shih),” Monumenta Serica, nov9(Pepping, 1944): 81-91.
    46. Ying, Lien-Chih.”Letter to pope PiusX, “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1: 35-37.
    47. Ying, Ki Ignatius. “The last emperor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Catholicity,”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no1:25- 30.
    48. Ying, Ki Ignatius. “The secularization decree of Wu Tsung,”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no6 (Latrobe, 1929.07):119- 124.
    49. Zoltan, de Takacs. “On the Hsi ung-nu figure at the tomb of Huo Ch u-ping,” Monumenta Serica, nov3: 275-277.
    三、網路資料
    1. 上海圖書館「全國報刊索引文獻導航:專書#輔仁大學出版」:
    https://www.cnbksy.com/literature#。2021.11.23檢索。
    2. 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搜索:公教大學講義:
    http://find.nlc.cn/search/doSearch?query=%E5%85%AC%E6%95%99%E5%A4%A7%E5%AD%B8&secQuery=&actualQuery=%E5%85%AC%E6%95%99%E5%A4%A7%E5%AD%B8&searchType=2&docType=%E5%85%A8%E9%83%A8&isGroup=isGroup&targetFieldLog=%E5%85%A8%E9%83%A8%E5%AD%97%E6%AE%B5&fromHome=true。2020.12.15檢索。
    3. 〈課程大綱:中西文化交流史〉,「國立台灣大學課程地圖」:
    https://nol.ntu.edu.tw/nol/coursesearch/print_table.php?course_id=123%20M6200&class=&dpt_code=1230&ser_no=95176&semester=97-1。2021.12.05檢索。
    4. 〈大學部108學年度第2學期課表〉,「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網站」:
    http://www.history.nchu.edu.tw/course_detail.php?Key=223。2021.12.05檢索。
    5. 〈109學年度各學群課程表〉,「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網站」:
    https://history.ntpu.edu.tw/wp-content/uploads/2020/08/109%E5%AD%B8%E5%B9%B4%E5%BA%A6%E5%90%84%E5%AD%B8%E7%BE%A4%E7%A7%91%E7%9B%AE%E8%A1%A8.pdf。2021.12.5檢索。
    6.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49-1,引用自「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87^120768656^807^^^702110010013031500010010^9@@800146956#top。2020.7.24檢索。
    7.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349-2,引用自「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93^1221285851^807^^^702110010013034300010012^10@@731942359#top。2020.7.25檢索。
    8.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101-1-2,引用自「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57^373854846^807^^^702110010013039500010014^11@@1334101635#top。2020.7.26檢索。
    9.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682416/。2021.4.15檢索。
    10.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學術名詞既辭書資訊網」: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2678/。2021.3.27檢索。
    11. 輔仁大學校史室網站:http://www.fuho.fju.edu.tw/sketch/writing/12.html。2021.7.22檢索。
    12. 趙爾巽(等傳),楊家駱(校),《清史稿:本紀二十三》引用自:「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19^1802112502^807^^^702020250001002300010016^82@@1447451711#top。2020.7.15檢索。
    13. 趙爾巽(等傳),楊家駱(校),《清史稿:列傳二百三十三》引用自:「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19^1802112502^807^^^60202025000402330007^96@@1846494203#top。2020.7.15檢索。
    14. 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清史稿:列傳二百七十二》引用自「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80^1107640034^807^^^702020250004027200010023^13@@2144727464。2020.6.22檢索。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715300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3007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0316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00701.pdf9088KbAdobe PDF270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