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501/145531 (79%)
Visitors : 53379788      Online Users : 122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9164


    Title: 平行輸入商標使用之探討
    A Study on the Parallel Importation of the Trademarks Goods
    Authors: 謝嘉哲
    Hsieh, Chia-Che
    Contributors: 馮震宇
    Feng Zhen-Yu
    謝嘉哲
    Hsieh Chia-Che
    Keywords: 商標
    權利耗盡原則
    平行輸入
    Trademark
    The Principle of Exhaustion
    Parallel Importation
    Date: 2022
    Issue Date: 2022-03-01 16:50:57 (UTC+8)
    Abstract: 商標權權利國際權利耗盡原則,所指的是商標權權利人對於附有商標而流通於市場之商品,若有經過商標權權利人同意或者透過商標權權利人授權之人同意,且沒有商標法第三十六條第二項但書之情形,不管該商品首次被流通於市場是在我國領域內或我國領域外,都不能再次主張對於該商品的商標權權利,我國明文承認商標權之國際耗盡。但是商標權權利人以相同商標於不同國家註冊,不論是自己為之或者授權他人為之,在屬地主義概念下就是分別的商標權權利,於此情況下,是否必然發生商標發生耗盡結果即有不同之討論必要。
    International exhaustion doctrine of trademark rights means that for goods with trademarks that are circulated in the market, if there is the consent of the trademark right holder or a person authorized by the trademark right holder, and there is no proviso in Article 36, Paragraph 2 of the Trademark Law,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goods are circulated in the market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country or abroad, the trademark right holder can no longer claim trademark rights. Our country expressly recognizes the international exhaustion doctrine of trademark rights.

    However, if the trademark owner uses territoriality to register the trademark separately at home and abroad, whether it is registered by himself or by another authorized person, it will become two different trademark rights. In this case, the international exhaustion doctrine of trademark rights must be discussed.
    Reference: 參考書目及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以姓名筆劃排序):

    1、 王文宇,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4月。
    2、 王澤鑑,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增訂三版),王澤鑑,2012年3月。
    3、 史尚寬,債法總論,自版,1990年8月。
    4、 史尚寬,債法各論,自版,1986年11月。
    5、 李茂堂,商標新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
    6、 汪渡村,商標法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0月,三版。
    7、 邱志平,真品平行輸入之解析,三民書局,1996年3月。
    8、 林發立,萬國法律事務所編,真品平行輸入、真品加工、真品行銷、真品與授權契約 商標實務大解碼,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11月。
    9、 林誠二,民法總則新解體系化解說(上),瑞興書局,2012年2月。
    10、 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上),瑞興書局,2010年9月。
    11、 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下),瑞興書局,2010年3月。
    12、 林誠二,民法債偏各論(上),瑞興書局,2007 年3月。
    13、 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興書局,2011年1月。
    14、 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下),瑞興書局,2002年3月。
    15、 范建得、莊春發,公平交易法系列二–不公平競爭,漢興書局,1994年5月。
    16、 陳文吟,商標法論,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四版。
    17、 陳昭華,商標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6月,三版。
    18、 陳昭華、鄭耀誠,商標法實例解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2月,二版。
    19、 曾陳銘汝,商標法原理,曾陳明汝,2004年1月,再版。
    20、 曾陳明汝、蔡明誠(續),商標法原理,新學林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三版。
    21、 馮震宇,智慧財產權發展趨勢與重要問題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1月,二版。
    22、 楊智傑,智慧財產權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6月,三版。
    2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商標法逐條釋義,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3年12月,三版。
    24、 劉江彬,智慧財產法律與管理案例評析(五),華泰文化,2007年9月。
    25、 賴清陽、冷耀世,美國商標案例解析,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
    26、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9月,七版。
    27、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基本問題研究,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7月。
    28、 羅昌發,國際貿易法,月旦出版社,1996年10月。

    期刊論文(以姓名筆劃排序):

    1、 王志誠,商標權「平行輸入」法理之探討,法律評論,第五十八卷第四期,1992年4月。
    2、 王健全,由經濟觀點論水貨之平行輸入,企銀季刊,1992年4月。
    3、 張作為,真品平行輸入之商標權問題-從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二年度上易字第二六九○號刑事判決,政大智慧財產評論,第四卷第二期,2006年10月。
    4、 許雅雯,真品平行輸入之商標權侵害研析,法律評論,第六十九卷第七–九期合刊,2003年9月。
    5、 陳匡正,商標之真品平行輸入的研究,財產法暨經濟法,第三十八期,2014年6月。
    6、 陳匡正,真品平行輸入與商標權之侵害,世新法學,第八卷第二號,2015年6月。
    7、 陳昭華,進出口商標權人不同時得否禁止平行輸入/智慧財產法院105年度民商上字第14號,台灣法學雜誌,第三五一期,2018年9月。
    8、 張凱娜,著作物平行輸入立法之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二十六期,1997年7月。
    9、 黃茂榮,平行輸入、智慧財產權與公平交易法,公平交易季刊,第二卷第二期,1994年4月。
    10、 黃茂榮、謝銘洋,國際(價格、品質)歧視與真品平行輸入,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託台大法學基金會82年度合作計畫3,1993年6月。
    11、 馮震宇,水貨解禁消費者的大勝利 美國政策大轉彎台灣對應之道,能力雜誌,2013年4月。
    12、 曾陳明汝,論商標之經濟價值與保護範圍,台大法學論叢,第十八卷第二卷,1989年6月。
    13、 曾勝珍,商標法耗盡原則之探討- 以美國法理論與案例為主,嶺東財經法學,第七期,2014年12月。
    14、 曾勝珍、郭志斌,真品平行輸入我國與美國實務案例之探討,嶺東財經法學,第四十一期,2017年6月。
    15、 蔡明誠,論智慧財產權之用盡原則 - 試從德國法觀察、兼論歐洲法之相關規範,政大法學評論,第四十一期,1990年6月。
    16、 蔡明誠、許忠信、李裕勳、高訢慈、謝佳純,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禁止真品平行輸入法制之研究期末報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7年2月。
    17、 蘇遠程,論商標權之屬地主義-商標在國際上之使用範圍,法學叢刊,第十一期,1966年1月。

    其他從網路搜尋之資料(以網址筆劃排序):

    1、 引用之我國各級法院判決,均自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 https://law.judicial.gov.tw/FJUD/default.aspx ,最後瀏覽日:2022年1月17日。
    2、 引用之我國立法理由,均自立法院法律系統 https://lis.ly.gov.tw/lglawc/lglawkm ,最後瀏覽日:2022年1月17日。
    3、 引用之商標相關我國官方資料,均自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商標主題網 https://topic.tipo.gov.tw/trademarks-tw/ ,最後瀏覽日:2022年1月17日。
    4、 引用之國外各國法院判決,均自Westlaw International法學資料檢索系統 https://www.westlawinternational.com/ ,最後瀏覽日:2022年1月17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893206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932069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0200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6901.pdf1208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