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893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1092384      在线人数 : 38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8933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8933


    题名: 范耕研《莊子》學研究
    A Research on Fan Gengyan`s Studies of Zhuangzi
    作者: 黃子玲
    Huang, Tzu-Ling
    贡献者: 陳睿宏
    Chen, Rui-Hong
    黃子玲
    Huang, Tzu-Ling
    关键词: 范耕研
    莊子章旨
    莊子詁義
    莊子學
    當代思潮
    Fan Gengyan
    Zhuangzi Zhangzhi
    Zhuangzi Guyi
    Studies of Zhuangzi
    Contemporary thought
    日期: 2022
    上传时间: 2022-02-10 13:04:44 (UTC+8)
    摘要: 范耕研(1894-1960),本名尉曾,學養深厚,專治周秦諸子。其於1940年代避居寶應期間,完成多部探討《莊子》文義之注本:《莊子章旨》、《莊子詁義全稿》、《莊子音》、《莊子詁義》。雖部分篇章於文革中散佚,然傳世之篇幅,其間所囊括的思想議題與名家觀點,卻為20世紀上半葉極具代表性者。換言之,范耕研莊子注所探討的議題,輻輳了民國莊子研究的多元面向,深具啟發之意義。  

    本文以范耕研四部莊子注為研究基礎,輔以《蘦硯齋日記》之敘述,由思想架構、詮釋特色、中西會通等角度,勾勒范耕研《莊子》學之面貌,並總結其研究得失。第二章首先釐清范耕研《莊子》學的思想基底,包含范耕研的生平、學術論著、閱覽書目,及其注解內、外雜篇的重要思維。  

    第三章則考察范耕研《莊子》學的思想架構與詮釋特色。此部分一方面探討范耕研對諸家注解的評論,包含眾注解的特色、徵引比例較高之注(郭象、章太炎注)對范耕研之影響;另一方面則聚焦范耕研訓詁的方法、辨析《莊子》與老儒釋思想的理路及其對《莊子》內文相近概念之釐清。

    第四章探討范耕研《莊子》學對現當代思潮的回應,主要由三個面向切入。一為莊子的救世精神,分析范耕研判定莊子救世之心的原因,及其注解中相應於當代政治、社會制度的討論。二為莊子對「知」的看法,除說明范耕研對民國學界「絕聖棄知」說與「混淆是非」說之反省,亦探究實證主義對莊子是非觀、知識論的影響。三為莊子思想的西學詮釋,既觀察西學對民國學術的刺激,亦省思范耕研如何在思潮紛起的現當代,反芻、取捨中西的學術資源。

    整體而言,范耕研治《莊》以考據為主,並兼及了西方思潮與民初的學術議題。然須注意的是,范耕研《莊子》學中關於當代的討論,雖蘊有裨益民族、國家之思考,卻也產生了偏離原文之聯想與比附。
    Fan Gengyan(1894-1960), also known as Fan Weizeng, was an erudite scholar in Pre-Qin Philosophy. He wrote several Zhuangzi commentar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sheltering in Baoying in the 1940s, including Zhuangzi Zhangzhi, Zhuangzi Guyi Quangao, Zhuangzi Yin, and Zhuangzi Guyi. Although some of the pages were scattered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urviving ones contain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ssues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n other words, Fan’s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zi offers a multifaceted view of studies on Zhuangzi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Based on Fan’s four Zhuangzi commentaries and The Diary of Lingyanzhai, this paper outlines Fan’s studies of Zhuangzi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text features. Chapter two first clarifies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Fan’s studies, including his life, works, reading lists, and central thought among the inner, outer, and miscellaneous chapters.

    Chapter three examines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n’s studies of Zhuangzi. For one thing, it discusses Fan’s comments about various annotations, including different scholar’s writing styles, and how annotations which get the higher citing rate ( Guo Xiang, Zhang Taiyan `s annotations of Zhuangzi ) have an influence on Fan. For another, it focuses on Fan’s exegetical methods, elucidation about the three teachings, and clarification on the similar concepts in Zhuangzi.

    Chapter four discusses Fan’s reflections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hought, which ar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First is “the saving spirit of Zhuangzi.” It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Fan assumed Zhuangzi had the saving spirit, and the discussions of contemporary politics and social systems. Second is “Zhuangzi’s view on knowledge.” It not only explains Fan’s comprehension of “zhi(知)” in Zhuangzi, but also explores the influences that Positivism brought to Zhuangzi’s ideas of equalization and epistemology. Third is “the western interpretations of Zhuangzi.” Apart from the stimulation of the eastward dissemin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it also reflects how Fan accepted or rejected Chinese and Western academic resources in modern times.

    To sum up, Fan’s studies of Zhuangzi are based on textual research. Additionally, they involve western thoughts and academic studies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Howeve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although Fan’s discussions about contemporary could benefit ethnicity and nation, it also forms associations and comparisons that deviate from the original text.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時代先後排序)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吳〕支謙譯:《佛開解梵志阿颰經》,《大正藏》冊1。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卷1,《大正藏》冊1。
    龍樹菩薩造,梵志青木釋,〔後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卷4,《大正藏》冊30。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10,《大正藏》冊2。
    護法等菩薩造,〔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卷9,《大正藏》冊31。
    〔唐〕法藏述:《大乘起信論疏》卷1,《乾隆大藏經》(新文豐版)冊141。
    〔唐〕陸德明撰,黃焯彙校,黃延祖重輯:《經典釋文彙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魏徵,褚遂良,虞世南合編:《群書治要》,臺北:世界書局,2011年。
    〔唐〕李鼎祚撰,王豐先點校:《周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宋〕林希逸著,周啓成校注:《莊子虞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宋〕程頤撰,王孝魚點校:《程氏周易傳》,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明〕陳治安:《南華真經本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明〕方以智:《浮山文集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清康熙此藏軒刻本,2010年。
    〔明〕釋德清:《莊子內篇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清〕姚鼐:《莊子章解》,收入《惜抱軒遺書三種》,清光緒桐城徐宗亮刊本,1879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宣穎撰,曹礎基校點:《南華經解》,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清〕王夫之著,王孝魚點校:《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王世舜注譯:《莊子注譯》,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
    王叔岷:《莊學管窺》,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臺北:成均出版社,1984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方國華:《中國古代本體思想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5年。
    方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方勇:《《莊子》學史(增補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王治心撰,徐以驊導讀:《中國基督教史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李世平:《救世與救心──中國近代佛教復興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李寶紅,康慶:《二十世紀中國莊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呂思勉:《中國文化思想史九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沈清松:《形上學:存有、人性與終極真實之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年。
    吳汝均:《老莊哲學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吳汝鈞等著:《道家詮釋學與純粹力動現象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沈延國等點校:《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年。
    阮毓崧:《莊子集註》,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
    郎擎霄:《《莊子》學案》,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姜寶昌:《墨經訓釋》,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郁賢皓校注:《李太白全集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
    胡適:《胡適文存》,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4年。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胡適:《胡適文存三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胡適:《胡適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胡適著,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胡遠濬撰,吳光龍點校:《莊子詮詁》,合肥:黃山書社,2014年。
    范耕研:《墨辯疏證》,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范冕著,范研耕整理:《范氏隱書》,臺北:文景書局,1990年。
    范耕研:《呂氏春秋補注》,臺北:文景書局,1990年。
    范耕研:《莊子詁義》,臺北:文景書局,1991年。
    范耕研:《蘦硯齋詩文殘稿》,臺北:文景書局,1991年。
    范耕研:《蘦硯齋襍著兩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范耕研:《說文部首授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范耕研:《周易詁辭》,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范耕研:《莊子詁義全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范耕研:《章實齋先生年譜》,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范耕研:《學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范耕研:《范耕研手蹟拾遺》,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范耕研:《蘦硯齋日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范耕研:《蘦硯齋讀書隨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0年。
    范耕研:《江都焦里堂先生年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范耕研:《江都焦里堂先生年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
    范耕研:《國學常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0年。
    范希曾:《南獻遺徵箋》,臺北:文景出版社,1990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馬敘倫:《莊子義證》,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
    馬其昶:《莊子故》,臺北,成文出版社,收入《無求備齋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35》,1976年。
    桑兵:《晚清民國的學人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高亨:《墨經校詮》,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高華平,王齊洲,張三系譯註:《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高深,王德龍著:《安徽莊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
    時曉麗:《莊子思想的西學闡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郭沂:《孔子集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張欽士:《國內近十年來之宗教思潮》,北京:燕京華文學校,1927年。
    張之洞撰,范希增補正,徐鵬導讀:《書目答問補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張銀樹:《莊子遊的人生哲學思想》,臺北:輔大出版社,2006年。
    張默生:《莊子新釋》,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張志烈等校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陳獨秀:《獨秀文存》,上海:上海亞東圖書館,1922年。
    陳柱:《莊子內篇學》,上海:中國學術討論社,1929年。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臺北:駱駝出版社,1992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6年。
    陳鼓應註釋:《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
    陳鼓應註釋:《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陳鼓應:《道家的人文精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 年。
    陳伯适:《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 :《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陳昭瑛:《荀子的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崔大華:《莊學研究──中國哲學一個觀念淵源的歷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崔大華:《莊子歧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曹礎基:《莊子淺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莊耀郎:《王弼玄學》,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張亨:《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年。
    張丰乾編:《莊子天下篇注疏四種》,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上海:中華書局,2012年。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梁啟超:《莊子天下篇釋義》,《飲冰室合集》第10冊,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章太炎著,虞雲國標點整理:《菿漢三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章太炎撰,龐俊、郭誠永疏證:《國故論衡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章念馳編訂:《章太炎演講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童書業:《先秦七子思想研究》,山東:齊魯書社,1982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香港:成元書局,1966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馮友蘭著,涂又光譯:《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勞思光:《當代西方思想的困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年。
    傅亞庶:《孔叢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彭鑫:《傷精與養精康復之道》,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4年。
    萬松巢著,范耕研重編:《十六錢硯齋詩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虞云國,馬勇整理:《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楊森富:《中國基督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楊文會撰,周繼旨校點:《楊仁山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0年。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6年。
    鄭開:《莊子哲學講記》,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劉師培:《劉申叔遺書》,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年。
    劉洪生:《20世紀莊學研究史稿》,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7年。
    劉笑敢:《兩種自由的追求:莊子與沙特》,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劉笑敢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輯——注釋、詮釋,還是創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劉固聖,肖海燕,熊鐵基:《中國莊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劉固盛,劉韶軍,肖海燕:《近代中國老莊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 年。
    錢穆:《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錢穆:《莊老通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蕭裕民:《《莊子》「心」思想研究:一個「道」「物」兼含與「心」「物」溶融之示例》,臺北:文津出版社,2013 年。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大出版社,2008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年。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年。
    蘇美文:《章太炎《齊物論釋》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釋印順:《大乘廣五蘊論講記》,新竹: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2018年。
    釋聖嚴:《正信的佛教》,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
    釋聖嚴:《探索識界:八識規矩頌講記》,臺北:法鼓文化,2005年。
    《哲學研究》編輯部編:《莊子哲學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中國哲學編委會編:《中國哲學》第11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二十四史(簡體字本)》,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日〕福永光司著;王夢蕾譯:《莊子內篇讀本》,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
    〔日〕橋川時雄編:《中國文化界人物總鑑》,北京:中華法令編印館,1940年。
    〔美〕詹姆士著,孟憲承譯:《實用主義》,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
    〔英〕羅素著,李國山等譯:《自由之路》上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美〕愛蓮心著;周熾成譯:《向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年。

    三、期刊、論文集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原明:〈《淮南子》認識論探析〉,《哲學與文化》第22卷第6期,1995年6月,頁541-549。
    王元明:〈實用主義在中國〉,《哲學動態》2000年第3期,頁11-14。
    王晴佳:〈從整理國故到再造文明:五四時期史學革新的現代意義〉,收入張國剛主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第5卷,頁127-138。
    王憲明:〈嚴譯名著與中國文化的現代性──以嚴復譯《群學肄言》微粒的考察〉,《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頁24-30。
    方立天:〈中國佛教的氣本原說和道體說〉,《宗教學研究》1997年4期,頁56-61。
    包兆會:〈二十世紀《莊子》研究的回顧與反思〉,《文藝理論研究》2003年第2期,頁30-39。
    包兆會:〈英語世界莊學研究回顧與反思〉,《文藝理論研究》2004年第1期,頁76-86。
    包兆會:〈一部具有路標性的巨著——評方勇的《《莊子》學史》〉,《諸子學刊》2010年第1期,頁537-543。
    皮明庥:〈近代西學東漸三個段階及其社會影響〉,《江漢論壇》1986年10期,頁60-65。
    任繼愈:〈莊子探源——從唯物主義的莊周到唯心主義的「後期莊學」〉,《北京大學學報》1961年第2期,頁1-18。
    江淑君:〈死生無變於己—莊子生死觀析論〉,《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6期,2000年,頁69-86。
    吳汝鈞:〈莊子的終極關懷〉,《哲學雜誌》第17期,1996年,頁172-197。
    吳肇嘉:〈《莊子.應帝王》中「即內聖即外王」的應世思想〉,《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6月,頁205-230。
    沈明謙:〈釋德清《老子道德經解》與《莊子內篇註》互文詮釋方法析論〉,《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七期,2015年9月,頁55-58。
    李智福:〈近代啟蒙語境下兩種莊子詮釋典型範式之考察〉,《廣西社會科學》2016年7月,頁42-48。
    李隆獻:〈《莊子》、《列子》中的「孔子形象」〉,《東亞觀念史集刊》第8期,2015年6月,頁311-341。
    林明照:〈《莊子》他者倫理中的情感性〉,《哲學論集》第49期,頁61-79。
    林明照:〈《莊子》論處世的兩難困境與因應之道〉,《東華漢學》第6期,頁51-80。
    林明照:〈觀看、反思與專凝──《莊子》哲學中的觀視性〉,《漢學研究》第30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33。
    范耕研:〈呂氏春秋補注〉,《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年刊》第6年刊,1933年,頁3-148。
    范耕研:〈墨辯疏證通論〉,《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年刊》第7年刊,1934年,頁1-14。
    范耕研:〈江都焦理堂先生年表〉,《斯文》第1卷第17、18期合刊,1941年,頁7-12。
    范耕研:〈江都焦理堂先生年表(續完)〉,《斯文》第1卷第20期,1941年,頁17-20。
    郜積意:〈漢代隱逸與經學〉,《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頁27-54。
    袁春華:〈《淮南子》認識論思想初探〉,《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1期,頁32-36。
    袁青:〈20世紀以來黃老學研究的回顧與反思〉,《史學月刊》2018年第1期,頁119-132。
    郭澤寬,陳祥丹:〈民國初年小學國語課本的實用主義傾向──以黎錦暉編寫版本為主要分析對象〉,《教科書研究》第6卷第3期,2013年12月,頁59-94。
    徐聖心:〈位移.開眼.合一.反相──《莊子》論天人關係重探〉,《臺大中文學報》第57期,2017年6月,頁17-58。
    徐聖心:〈「莊子尊孔論」系譜綜述──莊學史上的另類理解與閱讀〉,《臺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頁21-66。
    徐聖心:〈聖王的誕生──《莊子》中的堯舜禹形象〉,《漢學研究》第37卷第2期,2019年6月,頁25-56。
    張洪興:〈南華學案之極軌——評方勇教授《《莊子》學史》(增補版)〉,《諸子學刊》2018年第2期,頁433-439。
    陳志明:〈東南亞華人的土地神與聖跡崇拜──特論馬來西亞的大伯公〉,收入林富士,傅飛嵐主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臺北:允晨,1990年,頁59-60。
    陳利權:〈論《大乘起信論》的「一心二門」〉,《普門學報》第9期,2002年5月,頁1-5。
    陳先初:〈五四時期易白沙的思想貢獻〉,《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頁27-32。
    陳志強:〈對郭象哲學所受質疑提出辯解〉,《清華學報》新44卷第3期,2014年9月,頁351-384。
    陳少明:〈啟蒙視野中的莊子〉,《意林文匯》2018年第4期,頁70-81。
    莊耀郎:〈郭象獨化論的再省思〉,《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8期,2012年7月,頁1-21。
    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史學方法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頁243-301。
    黃克武:〈何謂天演?嚴復「天演之學」的內涵與意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5期,2004年9月,頁129-187。
    黃子玲:〈錢澄之《莊子內七詁》以儒解莊探析〉,《孔孟學報》第98期,2020年9月,頁191-213。
    傅凱瑄:〈范耕研《莊子》研究初探〉,《中國文學研究》第43期,2017年2月,頁117-162。
    葛兆光:〈西潮卻自東瀛來──日本東本願寺與中國近代佛學的因緣〉,《西潮又東風: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頁47-66。
    葛兆光:〈自家寶藏的失而復得——晚清久佚唯識典籍由日本反傳中國之影響〉,《史學集刊》2010年1期,頁66-71。
    葉蓓卿:〈論郭象的「適性逍遙」說〉,《諸子學刊》第三輯,2009年12月,頁295-308。
    楊儒賓:〈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第41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587-620。
    劉生良:〈莊子哲學思想辨惑〉,《思想戰線》2005年第4期,頁5-10。
    劉笑敢:〈從超越逍遙到足性逍遙之轉化──兼論郭象《莊子注》之詮釋方法〉,《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3期,頁5-14。
    劉元青:〈方以智對中西文化的比較與會通──以「質測即藏通幾」為中心〉,《哲學與文化》第45卷第7期,2018年7月,頁99-115。
    劉榮錦:〈莊子認識論和相關學說新探〉,《新亞學報》第36卷,2019年8月,頁1-48。
    劉滄龍:〈「內在他者」──論莊子思想中「生命的有限性」與「實踐的可能性」〉,《清華學報》新49卷第2期,2019年6月,頁267-292。
    劉滄龍:〈心物之間的美學辯證──從牟宗三的《莊子》詮釋談起〉,《清華學報》新51卷第3期,2021年9月,頁513-537。
    蔡岳璋:〈學問家的革命與傳統的發明──以章太炎《齊物論釋》為例〉,《清華中文學報》第 9期,2013年 6月,頁123-168。
    錢穆:〈道家思想與安那其主義〉,《思想與時代》1943年第22期,頁7-16。
    蕭裕民:〈從澄清誤解的角度談《莊子》思想〉,《人文學報》第30期,2006年12月,頁315-346。
    謝廷玉:〈科學進步與社會進化:進化論與莊學研究──以胡適、劉文典、聞一多為例〉,《名作欣賞》2019第6期,頁83-85。
    戴璉璋:〈王弼易學中的玄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期,1991年 3月,頁199-240。
    譚彼岸:〈批判胡適所謂「莊子書中的生物進化論」〉,《生物學通報》1956年第8期,頁1-4。
    簡光明:〈近二十年來台灣的莊學研究〉,《諸子學刊》第三輯,頁435-465。
    嚴春友:〈對莊子思想五種定性說的質疑〉,《河北學刊》第25卷第3期,2005年5月,頁20-26。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時華:《民國時期三大《莊子》學著作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施璇蓉:《嚴復評點故書三種與西學會通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張瑾:《新文化運動時期三位主將的《莊子》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陳伯适:《韓非之學歸本於黃老析探》,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楊明:《民國時期的《莊子.天下篇》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年。
    蘇紅:《先秦名家與古希臘詭辯思想比較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邏輯學碩士論文,2014年。

    五、報紙、地方文獻

    胡適:〈新思潮的意義〉,《新青年》,1919年12月1日,卷7。
    陳獨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新青年》,1919年1月15日,卷6。
    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江蘇省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臺北市淮陰縣同鄉會編印:《淮陰文獻(第三輯)》,臺北:臺北市淮陰同鄉會,1991年。

    六、電子資源

    CBETA 2018電子佛典集成,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淮陰名人錄:http://ren.bytravel.cn/Celebrity/index1230.html
    黃鳴奮:〈互文性:網路時代對後結構主義的追思〉,《文化研究》,2005年。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culturestudy/theory/02.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61510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1003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0145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0301.pdf3697KbAdobe PDF229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