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799802      Online Users : 81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331


    Title: 藏傳佛教在台之宗教傳播策略研究:以「台籍僧侶」的疑慮消除策略為例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aiwan: The Uncertainty Reduction Strategies of “Taiwanese Monk”
    Authors: 劉皓齊
    Liu, Hao-Chi
    Contributors: 黃葳威
    Huang, Wei-Wei
    劉皓齊
    Liu, Hao-Chi
    Keywords: 藏傳佛教
    宗教傳播
    傳播策略
    疑慮消除策略
    台籍僧侶
    Tibetan Buddhism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Uncertainty reduction strategies
    Taiwanese Monk
    Date: 2021
    Issue Date: 2021-10-01 10:16:17 (UTC+8)
    Abstract:   本文是藏傳佛教在台灣的宗教傳播研究,並以「台籍僧侶」作為研究對象,所提出的初探性研究。藏傳佛教在台灣的主要弘法者,首先從1949年傳入台灣時的「漢人上師」,1980年代轉變為海外藏僧蒞台弘法,並逐漸有台灣信徒前往藏傳佛教寺院學法回台後成為弘法者,本文稱為「台籍僧侶」。
      過往文獻指出宗教傳播中「師徒關係」具有特殊重要性,藏傳佛教更以強調「上師」概念為其特色之一。有研究曾比較並分析藏傳佛教早期在台的漢人上師與海外藏僧間弘法的難題。本文認為台籍僧侶可能會面臨類似的難題,或其他的傳播挑戰。本文將台籍僧侶在台灣進行的弘法活動,從疑慮消除策略的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對於11位藏傳佛教的台籍僧侶進行深度訪談。
      研究結果顯示台籍僧侶接觸藏傳佛教的原因,主要受到家庭或學校社團的影響;另一部分則是接觸早期在台的「漢人上師」弘法者。而後受訪者們前往印度、尼泊爾等藏傳佛教寺院學法。台籍僧侶依照獲得的頭銜、身份,以及回台後的自我定位,進行不同的弘法活動。本文將台籍僧侶的角色區分為傳法者、協助者兩類。同時將受眾劃分為信徒、非信徒。並整理歸納台籍僧侶進行宗教傳播時的困境與挑戰,進而透過疑慮消除策略的研究取向,探討台籍僧侶在弘法時的消極策略、積極策略、互動策略三種傳播方式。
      This study is about the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aiwan with the subject of "Taiwanese Monks". The main propagators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aiwan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types chronologically. First, the "Han Guru" in 1949. Next, the “Overseas Tibetan Monks” in the 1980s. Finally, the “Taiwanese Disciples” who studied in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ies became propagators after they returned, which is named “Taiwanese Monks” in this article.
      Previous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the "Mentor-Disciple Relationshi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and have analyzed the challenges of missionary work for "Han Guru" and the “Overseas Tibetan Monks”. This study believes that “Taiwanese Monks” may face similar problems or other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Therefor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uncertainty reduction strategies” of Taiwanese Monks’ missionary work in Taiwan, and conduct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1 Taiwanese Monks of Tibetan Buddhism.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main reason why Taiwanese Monks contact with Tibetan Buddhism was the influences of their families or school clubs, and the other part of reason was their contact with the "Han Guru" who preached in Taiwan. Taiwanese Monks then studied Dharma in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ies, and after returning to Taiwan, they carry out different missionary work according to their titles, identities, and self-positioning. This study divides the roles of Taiwanese Monks into “preachers” and “assistants” and the audience into “believers” and “non-believers”. And then summarized the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of Taiwanese monks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uncertainty reduction strategies, exploring the negative, active, and interactive strategies of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during Taiwanese monks’ missionary work.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大方廣佛華嚴經》。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0冊,No. 279。取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資料庫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279_053
    《大智度論》。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5冊,No. 1509。取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資料庫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509_001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No. 2008。取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資料庫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2008_001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8冊,No. 245。取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資料庫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245_001
    《景德傳燈錄》。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1冊,No. 2076。取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資料庫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2076_001
    《摩訶止觀》。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No. 1911。取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資料庫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911_004
    大寶法王噶瑪巴官方中文網(2017年3月9日)。〈【第一屆比丘尼僧團傳戒會‧特別報導,系列六之一】〉。取自大寶法王噶瑪巴官方中文網https://www.kagyuoffice.org.tw/kaguy-lineage/17th-karmapa/focus/20170309-2
    巴珠仁波切藏文原著;堪布索達吉譯(2015)。《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台北:喇榮文化。
    巴麥欽哲仁波切(黃英傑博士)(2019)。《金剛乘事件簿:民國密宗年鑑(1911-1992)》。台北:商周出版。
    布頓著;蒲文成譯(2006)《布頓佛教史》。台北:大千出版。
    白瑪措(2008)。《藏傳佛教的蓮花生信仰》。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石義宇(2018)。《藏傳佛教寧瑪派在台灣的發展:以中華民國寧瑪巴喇榮三乘法林佛學會為研究》。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碩士論文。
    印順法師(1950)。〈大乘不共法〉,《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第 42 冊 No. 40 成佛之道(增注本)。取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資料庫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Y0040_005
    印順法師(1953)。〈信心及其修學〉,《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第 15 冊 No. 15 學佛三要。取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資料庫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Y0015_005
    江中信(2002)。《人際傳播學》。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李江琳(2010)。《1959拉薩!達賴喇嘛如何出走》。台北:聯經出版。
    李江琳(2012)。《當鐵鳥在天空飛翔:1956~1962青藏高原上的祕密戰爭》。台北:聯經出版。
    李玉珍(2016)。《戰後臺灣佛教與女性:李玉珍自選集》。新北市:博揚文化。
    見鉢法師(2011)。〈願令眾生得無畏〉,《中台山月刊》。第136期。取自https://www.ctworld.org.tw/monthly/136/a02-3.htm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作;姚仁喜譯(2012)。《不是為了快樂──前引修持指引》。台北:橡實文化。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著;姚仁喜譯(2016)。《上師也喝酒?》。台北:橡實文化。
    明珠仁波切(2000)。〈藏傳佛教寺院在台灣──白馬山菩提講堂〉,《西藏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蒙藏委員會。
    林冠群(2004)。〈吐蕃贊普墀祖德贊研究〉,《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2期。頁 1-41。
    俞肇福(2013年4月12日)。〈台灣男童陞座 認證為轉世活佛〉,《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669855
    姚麗香(2007)。《藏傳佛教在台灣》。台北:東大圖書。
    星雲大師(1994)。《十大弟子傳》。高雄:佛光文化。
    星雲大師(2009)。《星雲法語(2)──生活的佛教》。新北:香海文化。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
    修慈法師(2009)。〈《勝鬘夫人經》十大受之身心教化〉,《慧炬雜誌》。第540期。頁19-23。
    徐佳士(1997)。〈中國傳統中人際傳播特徵初探〉,《資訊爆炸的落塵:今日傳播與文化問題探討》。台北:三民。
    拿望炯內(2018)。〈佛日增輝:薩迦派在台之發展近況與展望〉,《藏傳佛教格魯派與薩迦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化部。
    翁仕杰(2018)。〈格魯派在台灣的發展機制──漢藏政教傳承的界限與交融〉,《藏傳佛教格魯派與薩迦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化部。
    耿振華(2000)。〈台灣藏傳佛教的現狀與發展〉,《西藏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蒙藏委員會。
    馬修.李卡德、賴聲川(2010)。《頂果欽哲法王傳──西藏精神》。台北:全佛。
    唯色(2007)。《看不見的西藏》。台北:大塊文化。
    張珣(1985)。〈台灣不同宗教的信徒與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第17期。頁15-44。
    張駿逸(2006)。〈藏傳佛教造像色彩與方位相關性探討〉,《民族學報》,第25期。頁1-20。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著;蔣揚仁欽譯(2012)。《覺燈日光:道次第講授成滿智者所願》。台北:商周出版。
    陳玉蛟(1988)。〈台灣的西藏佛教〉,《西藏研究論文集》,第3期。頁105-117。
    陳向明(2006)。《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陳家倫(2012)。〈南傳佛教在台灣的發展與影響:全球化的分析觀點〉,《台灣社會學》,第24期。頁155-206。
    陳家倫(2017)。〈面對外來佛教:佛教全球化對台灣漢傳佛教僧尼的影響〉,《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6卷第1期。頁73-119。
    遍智吉美林巴藏文原著;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講記;張福成譯(2012)。《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 顯宗分講記》。台北:橡樹林文化,城邦文化出版。
    堪布慈誠羅珠(1999)。《密宗斷惑論》。台北:中華民國寧瑪巴喇榮三乘法林佛學會。
    堪布丹增拉巴編撰(2015)。〈師君三尊略傳〉,《大阿闍黎蓮花生傳記:生世法源.摩尼寶鬘》。頁213-215。新北:大千出版社。
    黃玉蘭(2017)。《飄洋過海來適應:馬來西亞在台僑生使用臉書與跨文化適應》。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黃英傑(2019年11月8日)。〈馬來西亞的金剛乘佛教弘法師資初探〉。「第五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論壇3:《弘法與教育》」第四場專題報告。取自馬來西亞佛教居士總會-第五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論文】下載網頁http://www.mbka.org.my/5wbkf3-4/
    黃英傑編(1995)。《民國密宗年鑑》。台北:全佛。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台北:正中。
    黃葳威(2000)。〈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宗教傳播策略的變遷〉,「2000年文化研究國際學術會議」。
    黃葳威(2008)。〈數位時代宗教傳播策略〉,《數位傳播與資訊社會》。頁291-328。新北:威仕曼文化。
    黃慧琍(2000)。《藏傳佛教在台發展初探──以台南地區的藏傳佛教團體為研究對象》。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慈惠法師(2004)。〈談佛門師徒〉,《普門學報》。
    楊書濠(2009)。〈解嚴後(1987─1990)中國佛教會的護教行動〉,《人文集刊》,第8期。頁95-110。
    聖嚴法師(2006)。《印度佛教史》。台北: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13)。《西藏佛教史》。台北: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16)。《佛教入門》。台北: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19)。《法鼓山的方向:萬行菩薩》。台北:法鼓文化。
    雷盧坎納.月無垢大長老原著;D.J.Percy Silva英譯;至賢光、易志行中譯(2016)。《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Shāsanāvataraṇaya)》。台南:法寂禪林。
    趙威維(2014)。〈敦煌本《壇經》中「善知識」的角色探究〉,《宗教哲學》,第70期。頁151-169。
    蒙藏文化中心(無日期)。〈海外藏僧來臺弘法人次及大陸藏僧來臺弘法人次統計表〉。取自蒙藏文化中心網頁https://mtcc.moc.gov.tw/home/zh-tw/statistical/2259
    劉國威(2015)。《承舊鼎新-藏傳佛教寧瑪派及其在台發展現況》。台北:蒙藏委員會。
    劉國威(2017)。《語旨傳承-藏傳佛教噶舉派及其在台發展現況》。台北:蒙藏委員會。
    劉婉俐(1999)。〈智慧的女性:藏傳佛教女性上師傳記與佛教女性身份認同議題〉,《中外文學》,第28卷第4期。頁188-211。
    劉婉俐(2002)。〈空行母與藏傳佛教上師傳記〉,《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頁227-256。
    劉婉俐(2003年3月)。〈神聖與世俗的融合:藏傳佛教詩歌──傳統中的宗教/文學關係〉,「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台中市南區。
    劉婉俐(2015)。〈西方佛教電影視域下的轉世議題表述:以藏傳佛教紀錄片《祖古》(2009)為例〉,《輔仁宗教研究》,第31期。頁29-73。
    蔡亞樺(2017年7月27日)。〈獲頒國民身分證!澈贊法王是台灣人了〉,《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144750
    蔡侑儒(2018年7月29日)。〈用心為台灣祈福2018噶舉祈願大法會圓滿日完美結束〉,《上報》。取自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45369
    鄭如芳(2012)。《運用降低不確定性理論探討資訊搜尋—以保健食品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碩士論文。
    蕭金松(2002)。〈台灣藏傳佛教發展管窺〉,《法光學壇》,第6期。頁102-116。
    蕭金松(2011)。〈略論菩提道次第(一)〉,《慧炬雜誌》,第561期。頁20-27。
    蕭智隆(2013)。〈簡述「利美運動之研究」〉,《蒙藏季刊》,第22卷,第4期。頁60-76。
    蕭金松(2013)。《西藏文法典研究》。台北:大千。
    鍾善文(1999)。《鄉村宗教傳佈之策略分析-以嘉義縣東石基督教會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志鵬(2021年4月7日)。〈不捨!印度2萬名喇嘛為太魯閣號罹難者誦經 天地同悲〉,《三立新聞網》。取自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21973
    懷海圓智(2013)。《佛教秘密.秘密佛教的新視野》。台中:一切智智。
    羅中展(2009)。〈乾隆皇帝之菩薩唐卡研究〉,《中華技術學院學報》,第40期。頁653-667。
    羅娓淑(2007)。〈台南重慶寺的發展歷程與南台灣藏傳佛教發展關係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20期。頁305-330。
    關紹箕(2007)。《宗教傳播學》。台北:輔仁大學文學院新聞傳播學系。
    釋慈怡主編(1988)。《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
    釋惠敏(1999)。《戒律與禪定》。台北:法鼓文化。
    釋大律(1999)。〈菩薩慈悲利他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學生論文集》。頁925-941。新竹:福嚴佛學院。
    釋聖嚴(1999)。《學佛群疑》。台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2003)。〈漢傳佛教文化及其古文物〉,《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頁1-22。
    顧美芬(2009年8月31日)。〈三次訪台 達賴待遇大不同〉,《新頭殼newtalk》。取自https://newtalk.tw/news/view/2009-08-31/17

    二、外文文獻
    Berger, C. R. and Calabrese, R. J. (1975). Some explorations in initial interation and beyond: Toward a development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2), 99-112.
    Berger, C. R. (1979). Beyond initial interaction: Uncertainty, understand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H. Gile and R. St. Clair (Eds),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bology, 122-144. Oxford: Blackwell.
    Berger, C. R. and Bradac, J. J. (1982). Language and social knowledge: uncertainty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London: Arnold.
    Berger, C. R. (1987). Communicating under uncertainty. In M. E. Roloff and G. R. Miller (eds.).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New direction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Berger, C. R. (1988). Uncertainty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In Duck, S. (ed.).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Wiley, NewYork.
    Berger, C. R. (1995). Inscrutable goals, uncertain plans, and the production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 processes, 1-28.
    Gudykunst, W. B. and Hammer, M. R. (1988, Summ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identity and intimacy of interethnic relationships on uncertainty reduction processe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4), 569-601
    Shannon, C. E. and Weaver, W. (1949).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West, R., and Turner, L. (2010). Introduc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4th ed.).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646400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6464007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1588
    Appears in Collections:[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7101.pdf2903KbAdobe PDF228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